加西亚马尔克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1

西班牙语第四届国际大会于2007年3月在哥伦比亚的哥塔赫纳-德因迪亚斯召开。此次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是纪念诺贝尔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诞辰80周年。出席纪念活动的有由西班牙外交部长陪同的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索菲娅王后,哥伦比亚总统乌里维,墨西哥知名作家卡洛斯・福恩特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等重要人物。与会的学者、作家约1200人。马尔克斯身着白色西装,他才是大会真正意义上的“王者”,人们看他的目光就像在仰视一位英雄,会议期间他几次起身向报以热烈掌声的人们表示感谢。

墨西哥作家福恩特斯把《百年孤独》誉为美洲的《唐・吉诃德》,说马尔克斯是横跨大西洋的西班牙语作家,他是美洲人,也是西班牙人。会议上还举行了百万册《百年孤独》纪念版的首发仪式。马尔克斯在致答谢辞时说,“百万册《百年孤独》纪念版的出版不是对其作者的纪念,而是因为有数以千万计的西班牙语读者对这本书的期待。”“我创作《百年孤独》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今天会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这个奇迹是大批西班牙语读者创造的。”

纪念活动看似寻常、平静,但带来的却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据西班牙《读书》杂志2007年第五期报道,这一爆炸性新闻的制造者是墨西哥摄影师、马尔克斯的朋友罗德里格・莫亚。墨西哥刊物《La Jornada》首先披露,后来美国的《纽约时报》进行了报道,同时刊发一幅从未发表过的照片。照片里年轻的马尔克斯脸上略带微笑,肿胀的鼻梁上有一道伤痕,左眼的眼圈明显是黑的。这张照片正是罗德里格・莫亚在30年前拍摄的。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自1967年就成为很好的朋友,甚至有人认为两人极有可能合作创作一部小说,因为略萨比较热衷研究马尔克斯的作品。1976年2月的一天,在墨西哥城一个私人招待会上,放映电影结束时,马尔克斯看见了略萨,便友好地边大声喊着他的名字边走上前去准备拥抱问候一下。但没想到的是,得到的回应却是一记重拳,马尔克斯当即被打倒在地,鼻子流血,处于半昏迷状态。墨西哥小说家、记者埃雷纳・波尼亚托斯卡当时也在场,她向墨西哥有关媒体讲述的情况与摄影师莫亚说的极为相似。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发生此类事情?有人说是因为某些传言所致;也有一些媒体,比如哥伦比亚的《Barranquilla先驱报》就肯定地认为,在略萨和其妻子帕特里西亚出现矛盾之后,马尔克斯可能在夫人说服下曾经去劝说帕特里西亚与略萨离婚。据现场目击者说,巴尔加斯・略萨边向马尔克斯挥拳边说道,“你要为你在巴塞罗那跟帕特里西亚说的话付出代价”。

墨西哥摄影师罗德里格・莫亚在《La Jornada》发表长文说,他本人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深厚友谊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是在1966年,一天,加西亚・马尔克斯,身着那件闻名遐迩的格子西装,来到他的工作室要求拍照。那张照片后来发表在阿根廷版《百年孤独》(第一版)的护封折页上。

莫亚说,10年之后,1976年2月14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再次叩响他的家门。他左眼有严重血肿,鼻子上有一道伤痕,是两天前同行给他留下的痕迹。那个同行就是此前他一直视为挚友的巴尔加斯・略萨。马尔克斯想把被打事件记录下来,认为莫亚是他可信任的朋友,相信他能够替他把照片保留下来。临走时马尔克斯说了一句,“请保留好照片,同时给我邮寄一份。”

人们可能又要问,为什么现在把事情公之于众?《读书》杂志的记者和巴尔加斯・略萨的夫人帕特里西亚取得联系并谈起此事,她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有些不愉快,但还是比较有礼貌的问道:为什么现在说出此事?莫亚的回答很明确,“照片我保留了30年,现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年满8旬,《百年孤独》问世已经40周年,我认为是发表它的合适时候了。难道有人不希望他们结束30年的恩怨言归于好吗?”有记者认为,《La Jornada》是墨西哥有名的左派刊物,在这样一份报刊上发表马尔克斯受伤后的照片对一些人具有特别意义,因为普遍认为巴尔加斯・略萨是作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2

魔幻现实主义被引入到中国读者的视野始于1979年,沈国正在当年成立的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上做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生平与创作情况的报告,其后上海译文出版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之后在西葡拉文学研究会上,中国学者的关于拉美文学的一系列论文的公开发表,以及紧接着1983年由沈国正、黄锦炎、陈泉翻译出版的《百年孤独》更在中国读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自此之后,译界对这方面工作的广泛展开以及文艺界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迅速发展,并对国内诸多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莫言的诸多作品如《怀抱鲜花的女人》《透明的红萝卜》等都有明显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而同时代的美国,以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1977年)的诞生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浪潮席卷至北美并有深刻影响的标志。在这部作品中,鲜明的魔幻特色给全世界文学界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清新感受。当然,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并不是莫里森成功的唯一原因。她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充满活力的语言描述,充满深情的感情内涵,还有如电影般生动的黑人生活景象的描述,综合起来的原因才是她成功的根本。

由此可见,虽然身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的作品虽然都被冠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然而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正如他们的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一样,都是绝对性的不同。虽然他们都采用魔幻主义作为表现手段的背景、根本原因,但具体表现都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文化背景与文化感情的民族化倾向

无论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是托尼・莫里森,抑或是莫言,他们三者的成长经历在这一点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从小都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这一点都得益于在其童年的生活环境里都有一位精通民间神话传说的亲属。而民间神话传说都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民间文化从他们懵懂的孩提时代起就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扎了根,这种文化的熏陶也使他们从小就对本族文化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知之心又让他们进一步去探索本族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到最后这种文化就与其思想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无论是神秘的还是现实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已经成为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灵魂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对这种文化的热爱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人类看待自己一样,无论是令人欣慰的好的方面,如文化的灿烂辉煌,还是令人痛苦的不好的一面,如愚昧无知落后等,都是这个文化的真实面貌。因此,无论是从《百年孤独》里充满拉美特色的神奇的拉美的描写,还是《所罗门之歌》里黑人会飞的神奇传说,抑或是《怀抱鲜花的女人》里那神奇的鲜花,都充满着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的或是痛苦或是喜悦的深刻感受,而这是非本民族的旁人不能感同身受的。

以莫言为例,他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经历大变革的时代。政治路线的变化,经济的极端赤贫,人心在极端状态下的善与恶在他孩提时代的心灵的成长中留下烙印,各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传说,再加上自身对这一切的理解与感悟,使得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怀乡”与“怨乡”的乡土小说。而这一“怀”一“怨”真正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极端复杂的心理。在“怨”的外表之下的“怀”才是作者对自己故乡的真正深厚的感情。而他对本族文化的深厚感情最初是作为他写作的文化基点,后来就成为宣泄深厚感情的方式。韩少功在其《文学的根》(1985)中宣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就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正因为莫言的作品都深深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才使他成为不可逾越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家。莫言曾这样解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我认为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其他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如莫里森,她对黑人文化的热爱从不隐晦,并以多种方式来揭示黑人的现状和文化困惑。由此可见,文化背景与感情的民族化是他们写作的根本,也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二、魔幻与现实的表现形式的民族化倾向

首先,从魔幻的具体形式上来看,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1984,黄锦炎版)的开篇中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这一点其实也点出了三位作者同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但却风格各异的原因。因为不同的民族对同种东西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魔幻化的表现方式也有所区别。比如对于生与死的见解,虽然在三种文化里,人死之后都有鬼魂,但《百年孤独》中拉美文化里的死去的梅尔加德斯和普罗登肖・阿基拉尔等人因为受不了死人国寂寞无聊的生活,又回到活人的世界;而《所罗门之歌》中的鬼魂就像老麦肯・戴德一直跟随着他的儿女的脚步,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真实生活中而已;而莫言《奇遇》中的三大爷则是典型的中国式鬼魂,在刚离世的时候徘徊在亲人周围不肯离去,到最后了结心事后便去另外的同样热闹的世界中生活。这些都是文化民族化的具体表现。另外,象征、隐喻、暗示、借代等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而这些则充分体现了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比如《蛙》中的“蛙”象征着汉语中的“娃”,这是对极具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隐喻,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民族之痛。而《百年孤独》中长出猪尾巴的人,《所罗门之歌》中的“奶娃”都是历史性的、民族化的,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都必须在了解其文化背景之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隐喻的真正含义,因此也是极具民族化特征的。

马尔克斯说过:“魔幻只不过是粉饰现实的一种工具,但是,归根结底,创作的源泉永远是现实。”(《外国文学动态》,1982)这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魔幻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永远都是现实。这一点在这三位作者的笔下有非常明显的表达。比如中国从解放初期到现代的巨大变化;19世纪到20世纪的哥伦比亚从殖民地到民族解放的历史;黑人民权运动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变化和发展,都是极具民族化的历史现实。而他们作为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着这些现实的人,作为本民族文化中有代表意义的文字工作者,对这些现实的感受和理解必然是超乎常人的。因此再结合非如此不可的文化特色,创造出特色迥异的同属一个文学形式下的优秀作品就不足为奇了。

三、借鉴与发展是民族化的最终出路

许多学者对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是否是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模仿很有争议。甚至莫言自己都承认:“我的小说在86、87、88年这几年里面,甚至可以明显看出对马尔克斯小说的模仿。”但如果仅限于此,莫言的文学创作的成就就不会达到现在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程度。莫言曾说过:“《百年孤独》……最初使我震惊的是那些颠倒的时空秩序,交叉生命世界极度渲染夸张的艺术手法,但经过认真思索之后,才发现艺术的东西,总是表层。”(《世界文学》,1986)莫言又说:“《百年孤独》提供给我们,值得借鉴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哲学思想,是他独特的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方式……”(《世界文学》,1986)显然,真正给莫言启迪的不是文学形式这么表面化的东西,而是哲学思想,即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类的方式。使他自己去开拓创新创作思路和方法,并以其新的技巧开拓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领地。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3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3.6-2014.4.17)

4月17日,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去世。作为作家,马尔克斯用魔幻的色彩为人类创造了一种连模仿都无法触及的文学样本;作为电影编剧,其名下有多达51部电影作品,但马尔克斯对于自己的小说改编特别保守派,他曾阻止过《百年孤独》被搬上银幕,令这部传奇小说至今无缘大银幕。据说,马尔克斯曾表示,好友黑泽明是唯一能执导此片的导演。2007年,贾维尔・巴登、乔凡娜・梅索兹殴诺主演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算是最著名的马尔克斯作品改编的电影。除了编剧和提供故事灵感,马尔克斯还有在银幕中亮相,客串出演的经历。1965年,根据马尔克斯《他们不是本村的贼》改编的同名电影里,马尔克斯亲自出演,该片的主演还有导演布努埃尔和小说家胡安・鲁尔福等。

PEOPLE 一周人物 桑兰

北京时间4月14日凌晨,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的家属通过新浪微博宣布桑兰产下一子,母子平安。桑兰因为1998年友好运动会上的一次意外,17岁就高位截瘫,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其余生。2013年,桑兰和经纪人黄健结婚。虽然经历了命运的巨大打击,但桑兰在受伤后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并感动了所有人。相信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将为这个坚强的三口之家增添无尽的欢乐。 章子怡

4月17日,亚太电影大奖(APSA)组委会在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特设颁奖会场,为第七届亚太电影大奖影后得主章子怡颁发奖杯。拿奖拿到手软的章子怡刚刚从香港金像奖摘得影后,对她来说最近拿奖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接下来还有吴宇森的大片《太平轮》等,想不受关注都难。恋情助阵事业,在章子怡这段时间里非常完美地实现了。 柏青

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美丽的契约》中饰演范明老母的柏青因肝脑病晚期,于4月14日下午病逝,享年76岁。被称为“奶奶专业户”的柏青多年来以慈母形象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2004年春晚与巩汉林合作小品《都市外乡人》,深受观众喜爱。曾演母子的范明和巩汉林都对老人离世表示痛心,透露柏青老伴做助理,老两口平时很是恩爱,经常买零食给大家,为人大气。演奶奶从不用化妆,皱纹特别有沧桑感。柏青曾说虽然很累,但体谅导演缺人的心情,总是答应出演。奶奶,一路走好,劳碌一辈子,去到天堂你能好好休息了。

QUOTATION 语录

“我想找个40至43岁的!虽然习惯单身,但有时都会寂寞。”

张柏芝近日自揭恋爱史,指曾经当过第三者,被迫躲入衣柜,经历过婚姻的张柏芝就认为男人年纪愈大,思想才会愈成熟。

李亚鹏老师刚好是这个年龄段的单身男士。

“我觉得自己很后悔,我在看守所也想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应该更配合政府工作,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因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李代沫16日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最新照片中李代沫穿戴着标有朝阳派出所字样的橙色号服,身体发福,胡须更加浓密,眼神也暗淡了不少。

回头虽然是岸,不知道到时候娱乐圈还会不会收留你?

“每次创作,我总是投入最大的热情和心血,创作艰难,抄袭容易……在伤心、沉痛、无助下,只有写下这封公开信,向两位领导呼救!”

琼瑶正式发表公开信状告于正抄袭。琼瑶在信中列出抄袭部分,请求立即停播《3》。于正在微博回应称琼瑶为“言情剧鼻祖”。

是否抄袭交给专业人士判断,公道自在人心。

“我们的一些产品只能给观众喂高级或低级的垃圾,比如 《小时代》这样的电影,票房很高,这部电影就是描绘了一幅虚假的富贵图。我们应该有郭敬明这样的电影,但更应该有文化精神的电影。”

曾写过《霸王别姬》、《活着》等剧本的“中国第一编剧”芦苇,慨叹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票仓,但我们一方面数着钞票,一方面全世界在看中国电影的笑话。

吃垃圾长大的一代不会同意这种看法的。

“若和她比,要么死,要么生不如死。”

《最美和声》邀请黄绮珊、孙楠、陶、萧敬腾担任导师,还有歌手韩红跨界担任总导演。韩红被问到与黄绮珊的水准高下,韩红如此赞美黄妈。

韩妈客气了。

“小弟才疏学浅,不敢来给港产片下定义,所以上网搜集了资料,第一个说法是‘港’产片,第二个是港‘产’片,第三个是‘产港片’,而在网络搜索上,第一个是王晶,第二个是刘德华,第三个是烂片之王黄秋生,这个就靠不住,因为明明有成龙在。”

大嘴黄秋生在第33届金像奖上台发言时,自嘲“烂片之王”,却不忘拿成龙垫背。

当港产片只剩下一种精神的时候,电影人要好好想一下港产片的出路了。

金像奖请黄秋生来就是砸场子的?

KEY WORD 关键词 一剧两星

【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据传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于多屏时代和小屏时代生存的年轻人而言,这个政策基本没影响,你就是一剧一星,或者一“剧”全星(如新闻联播),他还是不会按时在电视上收看,就是在新媒体上等吐槽,然后上B站去看重点。这么多碎片信息,追一部剧的成本哪比得上数十年前,准点全家守候齐声探讨的阵仗。但播出平台还是有讲究的,你落在芒果台荔枝台上,就比其他卫视来得受关注。以后的电视剧,寡头收视的情况也会愈演愈烈。目前最受打击的,就是涨幅堪比房价的演员片酬,因为以后不可能出现多合购剧的局面。 代沫检讨

【李代沫狱内检讨书曝光。】

明明就是文艺工作者啊,这种检讨书太模板化了。没有小押韵,也不带大转音,连小荤段子都没有,带写真也看不到(原来就看不到),绯闻男友也不见踪影,之前的那些文艺腔、悲情减肥故事、雌雄难辨的情感表白,通通不见了。怎么让人知道这是李代沫的肺腑之言与内心之痛。这段检讨以后拿出来,在复出演唱会和真人秀中亮相,也会被编导视为没有收视元素和煽情基因的。因为当下的李代沫,只求把眼前这段岁月熬过去。眼睛一闭,肥皂一捡,经历不再留血痕。 谢楠结婚

【吴京与谢楠5月在京大婚。】

主持人和功夫演员的正常爱情,有了个结果。都说恩爱不要晒,大家羡慕越多,恋情死得越快,但他们又没有转卖直播权,也不肆意对周边记者大发红包喜糖,更没有奢华王大仁牌的婚纱赞助,在微博上也就是那么几句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的婚事,实在太像你某个同事,顺其自然,人到春季发两芽的婚恋。往往这种“没什么好说”的婚姻走得特别扎实特别远。这样的恩爱,是涂过防晒油的。(文-boya)

GOLD 黄金档 腾讯英美剧改版上线 打造中国最优质英美剧平台

腾讯视频英美剧频道现已全新改版上线,无论你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剧咖,还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英剧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水剧目。 【来这里,拥抱好莱坞】

《开门遇见好莱坞》和《美剧明星中国行》进驻英美频道,前者专为中国观众打造,独家奉上超酷炫的娱乐资讯盛宴。后者则提供与美剧大明星们亲密接触的机会,“鹰眼”杰瑞米・雷纳等14位明星正在路上赶来。隔空看偶像的时代结束了,男神女神正向我们走来! 【来这里,涨姿势】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4

由于昔日享有“罗马第八国王”美誉的那位巴西巨星,法尔考这个名字让人肃然起敬,不过波尔图的法尔考年方25岁,且来自哥伦比亚。对于这位年仅18岁就在阿根廷劲旅河床出道的球员来说,他在祖国留下痕迹的就只有出生地了。

1986年2月10日,拉达梅尔・法尔考出生于哥伦比亚北部港口圣玛尔塔(Santa Marta),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第二古老的殖民城市

美丽的加勒比海岸边、圣玛尔塔湾之畔,坐落着马格达莱纳省的首府。史载:1525年7月29日,西班牙人罗德里戈“发现”此地,由于当天正逢西班牙的圣玛尔塔(圣母玛丽亚的妹妹)节,故将其命名为圣玛尔塔。这是西班牙人在哥伦比亚最早建立的城市,放大到整个拉丁美洲,它也是第二古老的殖民城市(最古老的是安提瓜圣玛丽亚城)。

优美的海滩、迷人的风光,小城圣玛尔塔宛如热带天堂,这里有游艇码头、飞机场,铁路可以通到圣菲波哥大,游人成群结队,从各地蜂拥而来,又向各地悄然分散。或许某一天,这人群中会出现你的身影也说不定。

玻利瓦尔和马尔克斯

一个是南美解放者,一个是天才小说家,两人年代相隔久远,实无任何交集。不过,作为南美解放者先驱的西蒙・玻利瓦尔,1830年12月在圣玛尔塔病逝,他最后呼吸的是这座海滨城市清新的空气。如今在圣玛尔塔市中心,矗立着他的雕像――骑在战马上的他左手执剑,右手持帽,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瞻仰。

玻利瓦尔逝世后将近一百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距离圣玛尔塔不远的阿拉卡塔卡镇,这位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以一部《百年孤独》享誉世界文坛,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7年起,马尔克斯耗时四年、呕心沥血创作了长篇小说《迷宫中的将军》,这是叙述西蒙・玻利瓦尔的一部传记小说,两个名字以这样的方式产生了交集。

事实上,马尔克斯在他的回忆录《沧桑阅尽话人生》中还有过对圣玛尔塔的描写,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引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

圣玛尔塔出球星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5

[关键词]女性主义;生态批评;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17

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作品《百年孤独》,通过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一个拉美小镇――马孔多百年的历史,其魔幻色彩、孤独主题与悲剧意蕴引起了欧美文坛的“一场文学地震”,使拉美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小说于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当代知名女作家迟子建于2005年出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自述,讲述了我国东北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以及对民族文化的顽强坚守。该小说曾荣获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该作品的影响力虽不及《百年孤独》,但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两部作品中出现的百岁女性都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见证了印第安家族的百年历史,《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见证了鄂温克族的百年历史;两部作品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百年孤独》中所描写的喧嚣纷乱映射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富足与贫穷,《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的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悲喜、文化则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缩影,是以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同时,两部作品都从民族悲剧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这些严肃的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将《百年孤独》与国内作品(如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阎连科等作家的作品)进行相关影响比较与平行比较的研究,但对《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百年孤独》的共性探究还少有学者涉及。本文拟从女性、生态、魔幻现实主义、民族四重视域,对两部作品的共性进行探析,以期为多重视域下的悲剧书写提供有益借鉴。

一、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悲歌

《百年孤独》中的乌尔苏拉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都是见证民族百年沧桑历史的百岁女性老人,在故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两位女性都表现出了对本民族未来的担忧,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本民族做最后的坚守,“不论是有趣还是辛酸,老年女人的智慧都仍完全是消极的:它有着对立、质控和拒绝的性质;它是结不出果实的”[1]。两部作品都以女性的视域,呈现出两个民族盛衰的历史。

加西亚・马尔克斯认为,“妇女们能支撑整个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坏;而男人们只知一味地倒退历史”[2](P110)。妇女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家族的支柱,马尔克斯笔下的乌尔苏拉活了120岁,是唯一一个家族百年兴衰变化的见证者,作为一位女性,她承担着家族的使命,面对家族的衰退,“她那不可战胜的心气成为她在黑暗中的引导”[3](P289)。当蚁族来袭乌尔苏拉将要兑现雨停就死去的承诺时,她仍然充满着对家族没落的担忧,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说服家族成员从最小的房屋整理做起,试图改变家族没落的状态,但最终事与愿违,随着乌尔苏拉和家族成员的纷纷离去,最终家族居住的小镇――马孔多――消失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边缘族群的故事。可见,“我”是民族百年历史的见证者。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4](P3)比起乌尔苏拉,“我”更为直接地成为了民族历史的叙述者,“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4](P5),“我讲了一天的故事,累了。我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因为我不想留下名字了”[3](P248)。故事运用追忆的方式对百年间民族的变迁历史进行了回顾,“我”成为一个可靠的叙述者,其自述是对历史的一种真实还原。

总之,两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女性都是自己家族、民族之百年历史的见证者、守护者,乌尔苏拉用她那女性的直觉守护着马孔多,“每当有人注意到她磕磕绊绊,不小心撞到她那天使般高举过头的手臂,都会认为她身体状况堪忧,却未曾料到她其实已经失明”[5](P289)。百岁老人原本可安享晚年,但乌尔苏拉却选择了为家族祷告,“不要让布恩迪亚家的人近亲结婚,生下猪尾巴的孩子”[3](P296)。《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我”是最后一个坚守民族“营地”的女人,“虽然营地里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4](P5),“我”怀着对民族的热爱,守护着民族的希望之火。而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是作为第二性而存在,如果由女性来坚守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那么这个民族的没落将是必然的。

二、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没落

“生态批评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重申人类的文明历史,重申人类文明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传统,重申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对生态自然和人类社会抑或人类的精神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作用。”[5]从生态批评视域看,《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涉及到了自然生态批评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态批评中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在两部作品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转为紧张,原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冲突愈演愈烈,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均无法调和,最终酿成了两部作品生态视域下的悲剧。

在两部作品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初始状态下都是和谐的:自然以人类为伴;人类以自然为生。《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是一个有20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3](P1)。《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以驯鹿为伴,以自然为生,连绵的雪山、清澈的河水和淳朴的人们映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状态的突转伴随的是外来秩序对原始秩序的取代,《百年孤独》中不同政府轮番操纵马孔多,使得原本种植的绿化树被弄得断枝残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伐木工人对大兴安岭的开发导致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如果发展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显然是不可取的。马孔多和鄂温克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到紧张,也对本民族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民族发展的悲剧就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开启的。

如果说自然生态是悲剧结局的外因之一,那么社会生态则是酿成最终悲剧的内因。“社会生态是指社会性的人与环境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6]其中,人际关系是马尔克斯和迟子建进行社会批判的共同切入点。作为原生态的两个部落民族,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印第安人接受了吉卜赛人为马孔多带来的冰块、磁铁、望远镜等现代文明的产物,鄂温克人也接纳了安达们带来的现代文明的必需品。可见两个原始部落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都是被动的、缓慢的。

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碰撞中,原始文明不断走向没落,就如《百年孤独》中所描述的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3](P358),这也象征着印第安原始文明走向了灭亡。《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我”这个鄂温克人所生活的乌力楞,最终只剩下“我”和安草儿,其余人都下山定居于象征着现代文明的乡镇。“如果土著人生活在他们的部落中,没有来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也许就不会遭遇生活中本不该出现的冲突”[4](P254),“他们大约都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人!”[4](P255)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冲突中,原始文明逐渐走向没落,其没落的背后蕴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引人深思。“生态批评的任务不只在于鼓励读者重新亲近自然,而是要灌输一种观念,一种人类存在的环境性意识,使每个人都将认识到他只是他所栖居的地球生物圈的一部分。”[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现代文明应以宽阔的胸怀去接纳原始文明,使之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与借鉴。

三、魔幻现实主义视域下的悲剧

《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都将民族传统的“万物有灵”观念行文于作品中,在亦真亦幻中揭示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悲剧意义。

《百年孤独》以魔幻现实主义立足于世界文坛,作品“不仅打破了人鬼的界限、主客观的时序,而且还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和夸张的手法,同时将印第安人的传统神话与信仰和阿拉伯文学的《一千零一夜》以及《圣经》中的典故结合在一起,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8](P18),“小说遵循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富有一种神奇和神秘的色彩”[8](P58)。《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也有诸多的神奇和神秘,鄂温克人与印第安人有着共同的传统观念――万物皆有灵!

根据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万物是有生命的,人与鬼是可以对话的,生与死是没有严格界限的。《百年孤独》中多处提到阴曹地府,认为鬼与人一样也会衰老并再次死亡。“正午之前,阿玛兰妲・布恩迪亚将在傍晚起程捎带冥信的消息就在马孔多传开,到下午三点客厅里已经放了整整一箱信件。”[3](P244)《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靠万物而生,也相信万物有灵:“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4](P4);“火中有神,所以我们不能往里面吐痰、洒水,不能朝里面扔那些不干净的东西”[4](P29)。此外,还相信山神、雷神等。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就有了与灵魂交流的具有神奇预知能力的人,“世上有些人与某些事物存在着感应关系,所以能够感到它们的神秘所在和运动规律,这便是预感和预示能力的根源”[8](P117)。《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上校对某些事物的发展是有预感的,当他三岁的时候,看到厨房的汤锅放在案子上,便惊慌地告诉妈妈:“要掉下来了”“汤锅本来好好地摆在桌子中央,但孩子话音刚落,它便像受到某种内在力量的驱使,开始不可逆转地向桌边移动,掉到地上摔得粉碎”[3](P13)。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等对自己的死亡也都有预感。同样,《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萨满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预感和预示能力,不仅可以预示死亡,还可以成为与神沟通的“半人半神”的媒介,“神衣”“神帽”“神裙”“神鼓”披上身、“跳神”仪式举行完之后,可以达到救治死亡或者转嫁死亡的神奇效果。为了寻找列娜的“乌麦”,尼都萨满“从黄昏开始跳,一直跳到星星出来,后来他突然倒在地上。他倒地的一瞬,列娜坐了起来……而尼都萨满苏醒后告诉母亲,一只灰色的驯鹿仔代替列娜去一个黑暗的世界了”[4](P7)。为了帮助马粪包吐出熊骨,妮浩将自己的女儿交库托坎葬送了。妮浩跌下山谷,被黑桦树拦住,保住性命,却将死亡转嫁给了自己的儿子。

两部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是对民族信仰的再现,还原了一个具有神秘色彩却又真实的现实社会,“万物皆有灵”的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神奇和神秘”更是印第安民族和鄂温克民族的原始坚守,这种对民族原始状态的再现,既虚幻又真实,在亦真亦幻中异曲同工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最好的阐释。

四、民族视域下的悲剧

《百年孤独》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透过民族的孤独与神话的消失映射出了民族的悲剧。《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成员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陷入孤独的境地,乌尔苏拉独自对家族的守护无不镌刻着孤独的烙印,最终布恩迪亚家族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消失,经受着永久的孤独。“时间的停止就标志着孤独的开始,反过来说也可以,与世隔绝就意味着时间的静止。”[9]《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鄂温克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敬畏和尊重自然,最终却不得不被现实所吞没,孤独守望着空空的山林和象征着种族延续的火苗。《百年孤独》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更是拉丁美洲土著生活的一个缩影,与《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沧桑岁月和命运悲歌一样,折射出一个边缘族群的没落,这样的落寞正是民族悲剧的根源。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神话给一个民族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神话的毁灭使文化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人、教育、风俗、国家都变成抽象的存在,不可消除的内在的匮乏”[10](P109)。当一个民族的神话不再继续时,其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百年孤独》中的飓风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火种终结了印第安民族和鄂温克民族的神话,更终结了两个具有神奇色彩的少数民族,用尼采的话来说就是“这里站着失去神话的人,他永远饥肠辘辘,向过去一切时代挖掘着,翻寻着,寻找自己的根,哪怕必须向最遥远的古代挖掘” [10](P110)。挖掘民族的根要从失去的民族神话开始,这也正是马尔克斯和迟子建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民族的悲剧正是由于对原始文化消失的漠然而引发的。

在两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和迟子建也都试图探寻民族悲剧的出路。“生命尽管孤寂,时光历史尽管有时候给人一种无聊的重复感,但是,只要人与人之间还能相爱,世界就有希望。”[3](P111)马尔克斯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民族悲剧的途径,即“爱情”“人道”与“团结”,也许真正的悲剧不是民族的灭亡,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只有消除冷漠,才能摆脱悲剧,走向最终的人道主义道路。迟子建把民族悲剧的出路寄托于民族自身并指出,“这些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令我无比动情”[4](P257)。可见,马尔克斯和迟子建都将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人类自身,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包容是走出民族悲剧的有效路径。

五、结语

《百年孤独》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以一位百岁女性的视角见证了各自民族的兴衰,充当了民族兴衰的见证者和守护者,唱响了女性视域下的民族悲歌。作为原生态文明象征的印第安人和鄂温克人,都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最终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中都逐渐走向了没落。同时,两部作品都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为作品注入了神秘的色彩。两位不同民族的作家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有着共同的创作倾向,都对原生态民族的悲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为原生态民族探寻到了一条“团结”“包容”的摆脱民族悲剧的出路。[参考文献]

[1][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普利尼奥・阿・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672.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3][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4]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5]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22.

[6]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8.

[7]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8]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文6

《百年孤独》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描写,反映了拉丁美洲的一段历史,我们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感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欢迎参阅。

《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一我常常自矜自己喜欢读书,爱好书籍,却又常常在读书时极为偏好,兴起试读名著,却又为那其中的晦涩难懂而撤退。事实上,于我而言,《百年孤独》正是如此。

读过一遍,心头复杂感情简直无法形容,最多的想法是:天哪,这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奥雷里亚诺,乌尔苏拉,阿尔卡蒂奥,本就对各种又长又拗口的外文名敬而远之的我,更是读起来费力的将人物与身份对上。最要命的是,父亲跟儿子常常会起同样的名字,让我毫无头绪,一遍读下来,脑子里好像有浆糊,真是一点感想也没有了。

不客气的说,我实在是想着自己还有阅读笔记,才硬着头皮读了第二遍。这一遍,我依旧不懂,却感受到了内心有了什么,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

它看起来那样荒诞,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读书之前老师介绍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正是由此影响。此时我也是切身的体会了。

《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他的拉丁语,在家人心中只是疯言乱语,几十年后他才在那棵树上死去。

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

就像奥雷里亚诺,不断的战争,他甚至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目的,而是在杀戮,血腥中度过。他的结局停留在小金鱼中。

孤独是感受,孤独又无法感受。

当奥雷良诺参透了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卷的奥秘,一阵飓风将马贡多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书中如是说。

《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以前也拜读过。相比于《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百年孤独》更合我的胃口。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史,也给我们呈现了南美国家的时代变迁。小说的框架宏大,描写细腻,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讲述着一个英雄家族没落的悲剧。

从书的结构来讲,多采用倒叙。还会从倒叙中,倒叙起因。这种手法,非常吸引人,让人读了就不放不下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来,世界级的文学家和普通文学家的差别在于,世界级的文学家能完美的填上他所挖的每一个坑。而且还能把所有的坑都连成一副美丽绝伦的图画。而普通的文学家,能把自己预设的伏笔解释清楚就已经很难得了,遑论将所有的线索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安排好。这是个人能力问题,世界级的文学家,他的眼睛在山巅,普通的文学家,他的眼睛在笔尖。

从书的内容来讲,虽然书中的背景架设在真实的世界,可是却掺入了玄幻的色彩。比如梅尔吉亚德斯数次死而复生,甚至魂而有灵指点着布恩迪亚们。比如皮拉尔特尔内拉,靠着纸牌算命,一算一个准。然而作者将玄幻插入文中,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反而塑造了一种宿命的环境,让几代人命运纠葛,如同莫比乌斯之环一样不断循环。最终,第一代布恩迪亚创建的马孔多,经历短暂的辉煌后,陷入了衰退,而布恩迪亚们则随着马孔多的衰退而消失在了世界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深深地绝望之感。

可从布恩迪亚的兴衰史,道学家又能有所收获。有着暴虐、、偏执、的家族最终陷入败亡,实在是宜其死也。道德和智慧实乃逆天行事,人类的宿命是要在欲望中沉沦而消亡,可道德和智慧去赋予了人们一定追求幸福和圆满的能力。而背弃仁智之人,纵使能辉煌一时,也将陷入命运的陷阱,因为当命运给予你礼物的时候,早已暗中明码标价了。

无论如何,《百年孤独》都不失为一个上乘之作,但愿有生之年,我舞文弄墨的本事,也足以感动人心。最后一首诗,抒发我的感慨,和对布恩迪亚家族的纪念。

《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三西亚.马尔克斯的让我有些懵懂,也许是第一遍阅读的缘故。

它到底想表现什么?作者因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这本书的内涵应该很深刻,它到底是什么?一个家族兴衰的过程及结束的原因?还是告诉读者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无法逃避?抑或是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真实再现?布恩地亚家族延续了100多年,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中,并在其中终其一生。虽然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世,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庭成员中没有情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与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没有人关心身外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何忙碌。他们在忙碌中体味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最后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他们孤独的表象一样,但孤独的缘由却不尽相同。乌苏拉的孤独是理性的,这个百岁老人历经沧桑,却一门心思为家族的兴旺而努力。她孤独地奋斗着,争取着,看管着,但直到老死,仍是一个人在努力。没有人感谢她,没有人支持她,没有人继承她,没有人关注她,她的努力空前绝后,她的孤独也成为布恩地亚家族中理性的孤独。乌苏拉的丈夫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二儿子奥雷良诺的孤独是人性的孤独。霍塞整天忙着搞科学试验,发誓要让愚昧、闭塞、落后的马贡多小镇富裕起来。他倾其财力、智力,但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也从未想过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孤独一生,最后因发疯被绑到栗子树上孤独地死去。奥雷良诺一生发动了32次战争,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也不明白不关心自己声名显赫,他最终把自己困在制作小金鱼的工作间结束了一生。乌苏拉的大儿子霍塞.阿卡迪奥的孤独是兽性的孤独。他的生活里除了和霸道的占有,什么也没有了,他身上没有人性的痕迹。乌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塔的孤独是爱情的孤独。她心里有如岩浆般炽热的爱情,也多次与爱情相遇,但每次都坚决地拒绝,用冰封住火热的心,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独中。在诅咒与怨恨中,在渴望与拒绝中结束了可悲的一生。布恩地亚后代们重复着前人的故事,亦重复着先人的孤独。

虽然是初读这本书,虽然书中情节琐碎,故事亦魔亦幻,亦真亦虚,虽然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小说的脉搏,不能很好地领悟它的宗旨,但还是感受到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之魂,这也应该是书中马贡多小镇的孤独,是哥伦比亚的孤独,是拉丁美洲的孤独。读着它,总是不由自主想起《红楼梦》,想起它的繁华、热闹,但这繁华、热闹的背后是否也有孤独在叹息?林黛玉清高寡合的孤寂,贾宝玉享尽荣华的孤寂,薛宝钗圆滑于世故的孤寂,贾元春表面荣华、内心卑贱的孤寂,王熙凤两面三刀的孤寂,贾氏家族表面兴盛、实则腐朽的无奈,不都是真实地存在着吗?不同的著作,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国情,却有着同样的灵魂——孤独。也许孤独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永远无法走出的。

《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四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

《百年孤独》中小学生读后感五在忙碌却又充实的学业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在这个可以自主调节时间,不必为完成作业而忧心的假期里,我与《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始了一场邂逅。十本优秀书籍之中,读后想为它写点什么的感觉最强烈。

《百年孤独》和众多外国名著给我的第一感觉一样,内容复杂,人物众多且名字十分雷同,写作顺序也多采用倒叙和插叙,初读甚至一度因为晕头转向,理不清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放弃深读。但是第二次将人物对号入座后再读,便被书中所渗透和传达的孤独深深的震撼了。《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作者赋予了人孤独,同时又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孤独的:“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然而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及的孤独也与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孤独不同。带上时代背景与作者的身世细细品味,孤独似乎又为我们呈现出了另一番模样。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接受了采访,对孤独的解释似乎很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那一刻,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我脑海中逐渐明晰起来:他渴望拉丁美洲的民众团结起来,共同走向文明,开放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