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范文1

1 对英语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英语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包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风俗习惯,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扎实的、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和体验各种目的明确的交际活动,通过查找课本、网络、资料、制作视频、图片,分组开展讨论、辩论、归纳总结,从问题中掌握语言,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形成学习策略。

2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英语备考复习

按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的英语备考复习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是"查漏补缺"、"补基础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会自主复习策略"。因此,为了适应这个新要求,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三种新的教学理念。

2.1 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差异的理念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个性差异较大。第一种类,好学善学者,愈学愈好学,就像"牛吃草,愈吃愈有滋味"。这类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个性和策略。教师要想办法保护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示范性,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带动全体学生。第二种类,想学但不会学者,这类学生,因为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不妥而信心不足,自暴自弃。教师要跟紧这类学生,更多地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第三种类,厌学者愈学愈不想学,就像"一块搬不动的石头"。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尊重这类学生,降低学习目标和要求,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学习个性差异入手,按高、中、低三种层次要求,分层次教学。如一项专题复习分三种层次,一次检测分三类试题(A、B、C卷),一项活动分三类人马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习个性差异入手,留给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

2.2 一节课一个话题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提倡一节课一个话题。一个话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讨。如0.5分值多少钱?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又如,如何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考高分?就这个话题,教会学生的一些考试方法和技巧。

以德庆县中小学目标管理之四为例,教会学生的阅读技巧。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 ① 什么是"带读"?――带着问题阅读文段。eg. Who broke the toy horse? (答案B. Amie)。 ② 什么是"跳读"?――遇到不懂的单词跳过去,通过上、下文去理解其义。eg. From what Bill was carrying,we can know that he

.(答案B.liked sports and music)。③ 什么是"猜读"? ――结合上、下文,猜出不懂的或未学过的单词和词组。eg. In this passage,the phrase"break up"means

.(答案C 关系破裂)。 ④ 什么是"泛读"?――大体掌握其大意,归纳文章中心。eg. Th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答案D.How computers change our Habites.)。第二步,分成组开展讨论,陈述所选答案的理由。如为什么选B?第三步,教师点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总结好的方面,指出不好的方面。

2.3 双语沟通配合备考复习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这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感受和体验,就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的备课

适应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简单写教案,教师的备课应该是多方面的准备,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策划者,教师应该备好哪些课,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下总结。

1.备好思想情操课

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育人,教会学生做好人,教书的影响力很大,教师的修养情操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榜样作用,潜移默化作用。学生身上或多或少会留下教师的影子。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2.备好社会课

现代教育是开发教育,学生不再封闭保守,现代社会信息流量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多且良莠掺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了解社会信息,并进行甄别,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3.备好沟通课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特点,知识水平,个性差异;了解对语文课的要求,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个方面,才可能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4.备好积累课

语文教学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单一的语文知识已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搞好语文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宽,深度越来越广,教师的积累应是多学科的,不光是专家,还应是杂家。

5.备好研究课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超常问题很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除了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外,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课下还应该进行专题研究,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培养自我搜集信息的能力,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

6.备好文本课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只是些例子”,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大量的时间是花在课文的学习上的。我们通过“语文教本”怎样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了解写作技巧,感悟情感、培养情操,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下大工夫不可。怎样备好文本课,我的做法一是通读全套教材,把握编者意图;二是明确单元侧重点;三是把握每篇课文的特色;四是借鉴他人、同事、专家、网上同行在教学设计上的优点;五是针对所教学生特点设计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组织结构预案。

二、科学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安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我的经验是遵循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找准适合课文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层探讨。

1.遵循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

(1)教学目标要明确

(2)课堂结构要严密

(3)教学思路要清晰

(4)教学方法要得当

(5)学习气氛要活跃

(6)教学手段要跟上

(7)教学效果要明显

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作为我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好坏的评价标准。

2.找准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新闻两则》〉时,由于课本是新闻体裁,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是太多,我利用这几天的报纸,选择几篇贴近本地生活的消息,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授了有关新闻的系统知识:什么是新闻?新闻有哪些体裁?新闻有哪些传播手段?消息有什么特点?消息的写法与结构有哪些?消息常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消息的要素有哪些?并布置了课外作业:预习阅读课文,研究以下问题:1.课文是什么新闻体裁?写于什么时间?发表于什么时间?什么背景下写的?有哪些组成部分?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为学生学习课文作好了铺垫。在第二课时,我根据上节讲过的新闻知识和课外作业,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学校气氛,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校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充分,收到良好效果。在学校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直接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我先让学生谈读后感受,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种感受从何而来,特别是作者的几次“眼泪”,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中体会作者的语言、情感。课外作业是用几件小事勾勒出你的一位亲人的形象,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情。这样做到了文理与文外的统一,知识和训练的统一,感情和情感的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除肯定式的评语外,课堂上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时表扬,对学生的兴趣追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探索和感受。我深知,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很不容易,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会有新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范文3

一、 明确听课目的

听课的目的是学习,学习人之所长补我之不足。所以我们的态度上要做到四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

二、讲究听课方法

听课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观察记录是听课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记录时要注意内容包括课堂上的言语和非言语事件的真实记录,记录时要注意观察教学效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记录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即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上来,看其是怎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怎样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怎样做到对学生评价合理、公平,要突出重点,区分格式,,也包括听者对某一事件的感悟。那么具体记录时应该关注些什么呢?

(一)关注教师言语和非言语教学艺术的展现

关注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言语启发调动学生跟随教师言语积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呈现“放射状”?如某老师在《劝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学生超过老师。”师说“对。这是横向比较,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可是,如果进行纵向比较呢,还有其他意思吗?”学生一下愣住了。师再问:“青与蓝,冰与水是什么关系?条件有无变化?”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回答:“是对原有条件进行了改造、提炼。”师问“结果呢?”生答:“超越了自我。”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只要不断学习,改造自己,就会超越自我。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到一道根据化合价规律给物质排序的练习题时并没有讲完了事,而是恰当的问了一句:还可以根据其他规律排序吗?学生的思维立刻发散开了。学生开始搜索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还可以根据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给物质排序;还可以根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给物质排序。很小的细节,但是却是水到渠成,关键教师却能把握好时机采用巧妙的提问艺术,使学生思维散开,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关注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它是教师的知识和修养的表现。学生一般都喜欢教师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因为它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调节讲课节奏,可以使看似枯燥的知识活跃起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语言幽默风趣,还可以消除教师和学生的隔阂,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能力。

我们还要关注教师教学语言的以下特点:准确性,不会让学生产生歧异;干净利索,没有废话,半截子话,空话,口头语,用本学科的专用术语;语言富于逻辑性,讨论问题系统性;语言文雅,有分寸感和教育性。

教师在课堂上还展示着一些非语言艺术,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身姿,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语等。记得一次听某化学老师上课,她一直面无表情的讲解着。她的学生基础很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很顺利的回答她所提出的问题,可是突然一个学生答错了,这个老师笑了,笑得很亲切,她说:“看着书,然后说一遍。”生看着书不太流利的重答了一次,师说:“很好,再念一遍。”生这次很流利的答出来了。一个微笑,如此的温暖和震撼着我的心,学生应该于我有同样的感受吧。当我以后遇到这样的局面时,我会向她学习。

(二)关注教师的导课和结课的教学艺术

例如某化学教师在讲授初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该教师通过投影解题设疑导课,学生情趣盎然。

如果说导课是“起调”,那么结课就是“终曲”,完美的教学就必须做到善始善终。结课的形式和方法有:自然式;归纳式;悬念式;回味式;比较式;练习式;拓展延伸式和激励式等。我们应该关注教师怎样在结课时体现教学目标,首尾呼应,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完《空气》组成一课的新知识后,总结到:“空气是由许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每一种物质都有用,所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目前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还记得电视上那个拍卖广告吗?拍卖最后一罐没有污染的空气,那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为了使我们的天空变得更蓝,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在这里比较好的总结了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设疑结课又实现了情感教育目标。

(三)记教学方法的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比较多,首先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其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最后还有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研究法等。随着教学观念由“重知识轻技能”、“重教轻学”向“知识与技能统一”“教会学生学习”转变,伴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般能力、适应能力等必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听课者应该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怎样体现启发式教学;怎样体现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怎样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怎样与学生心里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与自身特点相适应;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相适应。

新课程理念范文4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大力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不少教师仍然只注意作业量,却没有注意作业的质的问题。他们没有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对作业的思考没有深入展开。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就能搞好教学,至于课后练习随便布置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功夫。甚至于打着给学生课后减负的旗号,将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解不透彻,对作业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了解不深等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作业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作业的最大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让学生明白作业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解释布置作业的重要性,如果不讲清楚做家庭作业的意义所在,会使学生对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重要性不理解。教师和学生要经常相互交流勾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好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步一定要做好、做到位,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

二、不依赖现成作业,教师或学生可以自己编写作业

由于现在教辅书籍非常的丰富,这些资料使教师从整天编制练习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同时也使许多教师仅仅依赖于现成的练习和作业。他们不再去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去思考学生的特殊性。很多的学生手中有标准答案,教师留的作业,根本不用思考,照着答案就抄。我的想法是,作业不要留教材中的题,或者要有所改动,或者由老师或者学生自己出题。但是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没能力去出题目。很显然这对学生的能力是持否定态度的。这说明他们对学生不了解,更不敢让学生去尝试,这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符。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经常让学生出作业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体现作业的多面性和层次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

但长期以来,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做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会产生学生厌学的负面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我在尝试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布置的作业种类、数量也有区别,接受能力强掌握程度高的作业种类和数量也较多,反之较少。我认为这样布置作业挺科学的,他既符合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又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在前进”原则。

学生接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这种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程度不同的作业。根据课文事实内容及目标要求,分层来巩固所学知识。题型难度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且莫让他们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教师可以编写一些与目标要求有关的,可以激发兴趣的题型,让学生合作完成,并激励他们进步。

四、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教师每天作业布置不宜过多、过滥,但也不能过少。过多会产生抄袭现象,而过少会让有些学生“吃不饱”。一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搭配得当。如口头作业可以搭配一定的笔头作业,此外,作业的题型上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搭配。作业要有趣味性和创新性,这样学生才能从作业中找到乐趣,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避免无效作业的产生。

五、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

这一点可以说是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教师不去及时批改或检查作业的话,就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合理有效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那么不论多么精彩、多么科学的作业设计也就化为泡影,没有实际效果。有的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没有及时批阅,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导致学生遗忘作业的内容甚至是一直保留着错误的信息;有的教师布置了一些口头的作业,却没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督促和监管,这样对于一些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形同虚设,那作业的效果就根本体现不出来;而有的教师一味采用单调的批阅方式,如打钩、打叉或“A” 、“B”的形式等等,这样学生不能在作业中和教师有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很生硬,学生甚至会忽略教师批改的结果。以上这些误区都使得英语作业效率低下,甚至是根本没有效率。

新课程理念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刍议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老师依据教材、教学大纲机械地传授,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课堂缺乏活力,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丧失了应该有的学习能动性,难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新课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呢?

一、新课程中师生角色在课堂中的定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占有者。教师有权决定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等。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习惯了等待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老师的监督和控制下学习,学习的任务和责任就是被动接受评定。这样造成了课堂教学成为单线连接方式,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显得缺乏生气和创造力。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获取知识是一种建构过程,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可见教师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进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建构意义的方向发展。

二、新课程中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1.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新课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把增强吸引力,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况时,不光要考虑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还应该强调情景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动性。在讲哲学部分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年龄特征,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把抽象的哲学道理简单化,表面化,使学生更易理解哲学道理。

2.倡导“对话”式课堂讨论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倡导“对话”,构建一种互动教学模式。这种互动不仅仅是在学生与教师间,还包括学生间的互动。“对话”教学的主要体现就是课堂讨论教学,这种讨论可以是自主,也可以是合作,还可以是探究,形式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交流,这种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成学生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厚。

3.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育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一些可感知、鲜活的具体对象,给学生以鲜明的生动的形象感觉,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对发挥政治课堂德育教育功能有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政治生活》有关“一国两制”的内容时,我截取了中英政权交接仪式时,中葡政权交接仪式的片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当时香港、时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作为结束来教育学生祖国的统一事业还未最终完成,每个学生现在都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人人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完善政治课堂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确立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也确立了对教学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标准。但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尺,分数是确定性的标准,往往用一个标准和一个模式要求所有学生。这种以单纯分数和考试作为衡量标准的观点存在诸多的弊端。

新课程理念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师生关系 新型

研究新问题,拓展新视野,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应当是教育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教育堪称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发展蓝图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描绘,教育事业的腾飞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教育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教育的探讨和研究也同样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必然的。

从教二十余载,不断摸索,不断否定,勇于探索,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总结了一点点体会,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一直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枉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新时代来临,新形势下,就要我们继续前行,适应新环境,改变旧观念,适应新课改,理解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说到底,当前我们教师要想及时适应新课改下的新课程理念,就要尽快的构建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师生关系方法:

一、 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在人意识,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出发点。

1、要防止和克服教师高高在上,脱离学生,摆出一副先生的面孔,让学生怕老师,显示老师高学生一等,无视学生等心态。

2、要防止和克服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一教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转,学生围着教学转,你问我答,我写你抄,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习服从于教学等心态。

3、要防止和克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把学生当“容器”,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事事过问,事事亲为,或不允许学生违背自己的意愿,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轨迹前进等心态。

4、要防止和克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对学生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把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习成绩简单的转化成一个分数,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等心态。

二、 教师主动走进学生,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切入点。

1、教师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学生在一起。

2、教师要用心走进学生,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

3、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真情付出,不厚此薄彼。

4、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作为教师,要容忍学生想法的存在,应该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努力让学生的需求与教学内容达成一致,而不是死守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旧有观念不该。

三、 改革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

1、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展和解决新的问题。

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程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要变重教为重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获得为知识获取。

3、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是教师利用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

4、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实力才有自信,学生实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对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要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

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好新课程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2、丰富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记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3、良好的心里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自身必须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要有超越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有健康的心里,要保持较为沉稳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个相公任务。

4、多方面的教育能力。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了解、赏识学生的能力,组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

总之,教师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恪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能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考虑: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原则层面-----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规则层面----尊重学生是前提,研究学生是基础,帮助学生是桥梁,信任学生是关键。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良好发展,我们将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净化设备

下一篇天使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