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拍摄微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拍摄微电影范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项目微电影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等,以微电影的方式实现项目宣传,提升企业的社会认知度与企业品牌影响力,项目微电影正成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与认同。
一、走进微电影及项目微电影
(一)微电影
微电影本质属于一种微型电影短片,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它主要凭借新媒体技术进行?鞑ィ?以数字技术为制作核心技术。此外,微电影不同于一般视频短片,它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与传统电影相比,“微”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投入微,制作微,电影时长微,情节微,但是传播效应不亚于传统电影。微电影又分为广义微电影与狭义微电影,广义的微电影主要从时长加以划分,一般时间控制在几十分钟以内;狭义的微电影主要是专指微电影广告,目的性较强,是塑造品牌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项目微电影
项目微电影属于狭义的微电影,它以微电影为载体,以品牌塑造为目的,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微型电影视频短片。项目微电影功利性很强,以服务企业、宣传项目为主要任务,它融艺术性、商业性、技术性、文化性等多位一体,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不断提升项目微电影的艺术性,不断提升微电影拍摄与制作技术,通过文化渗透的形式为受众所接受,项目微电影是文化服务企业商业化背景下的产物。
二、微电影应用于项目的优势
(一)内容更加纯正
传统项目宣传主要以画报、图册与视频短片为主要形式,画报与画册互动性较弱,微视频直观形象,但是从内容上来看,项目微电影更加纯正。微电影尽管时长较短,但是制作精良,从选题到拍摄、剪辑等环节都按照电影制作的一般程序与要求,因此在内容上与传统项目宣传形式更具有纯正性。
(二)受众粘合度高
广告是当前项目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广告受播放时长制约,往往采取轰炸式传播方式。项目微电影则不同于广告,它不仅制作精良,而且具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情节跌宕,结构处理艺术化,融观赏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等为一体,因此受众粘合度更高,更容易吸引受众,达到较好的传播效应。
(三)低成本高收效
微电影不同于电影,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低成本,它是碎片时代下的产物,但是又不同于碎片,是对电影的高度浓缩,因此相对于电影而言,项目微电影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它却具备电影的一切特征,因此能够受到受众的广泛欢迎,达到较高的成效,成为项目宣传与企业塑造形象、打造品牌的重要手段。
三、项目微电影拍摄的学与思
(一)提炼项目微电影拍摄主题
项目微电影拍摄首先要解决一个主题问题,只有明确主题、做到主题集中才能打造出高品质的项目微电影。项目微电影主题要突出“三化”:生活化、故事化与情境化。
生活化是提升项目微电影传播效应的关键,项目微电影主题提炼要善于从生活取材,立足于实际生活,不能脱离生活导致曲高和寡。生活化才能颠覆传统宣传模式,唤起消费者的生活观;故事化是体现主题的重要方式,只有注重项目微电影故事化,才能优化项目微电影的结构架设,有效渲染项目,以故事化的情节取胜,以悬念吸引受众注意力;情境化是从产品使用视角而言,通过还原情境,引领受众在情境感染下深入项目,达到项目宣传、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项目微电影拍摄品牌意识
项目微电影拍摄要树立品牌价值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品牌本身就是价值,无论是项目微电影剧本的创作,还是拍摄过程、后期制作都要紧紧围绕项目品牌打造。
剧本创作阶段,剧本要集中体现项目品牌价值意识,无论是剧本结构,还是剧本的情节,都要紧紧围绕项目品牌建设,不断强化受众对项目品牌的认识,传达项目品牌建设理念,在艺术化中带给受众积极的情感体验;项目微电影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演员、导演的选择,还是场景选择与设计,镜头艺术化处理等,都要增强受众的品牌识别意识,通过项目微电影拍摄扩大项目外延,丰富项目内涵,使受众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体验;后期制作方面,要基于品牌价值理念,进行艺术化与技术化处理,提升项目微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含量。
(三)优化项目微电影制作策略
项目微电影制作要注意优化策略,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项目微电影要调动受众积极的情绪,将项目寓于情节之中,丰富项目信息。
一般来说,评价一部项目微电影的标准是受众的情绪体验。因此项目微电影拍摄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受众积极的情绪,包括技术、艺术、情节等手段,使受众对项目微电影产生共鸣,打动受众的心,给受众留下独特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增强受众对项目的心理认同感;项目微电影拍摄要以情节取胜,将项目宣传寓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用受众熟悉的生活化情节感受项目,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渗透项目宣传理念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最后项目微电影拍摄要以项目信息为核心内涵,引导受众全面认识项目,从项目上升到一种积极的情绪,进而升华到高度浓缩的精神,使项目内涵得以释放,项目品牌文化得以彰显。
拍摄微电影范文2
【关键词】设计师品牌 营销 电商
“设计师品牌”这个概念如同潮流的代名词,近年来刺激着一大批紧跟潮流的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仿佛只要拥有设计师品牌的某一件产品就传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与眼光。逐渐开放的市场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强势商业品牌所领导的潮流趋势,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年轻消费者也对此感到厌烦,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潮流风向,而设计师品牌与设计类电商平台的合作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自2013年起,各式设计类电商平台不断进入大众视野,例如:“良仓”、“东西”、“暖岛网”等。其中,从2012年5月创立的 “暖岛网”,作为B2C(Business To Customer)的典型案例,可谓风光无限。该电商平台最初由两个美国华裔女孩走访各大城市设计店铺,将中国原创设计师及其作品记录在个人博客上,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与追捧。后将博客主页独立成网站,以限时折扣形式销售设计师产品,成功打造一个“发掘好设计”的网络平台。网站发展至今合作的设计师品牌高达5000多个,在售商品有65000件之多,累积用户接近60万。但自2015年3月起开始拖欠设计品牌货款、买手离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暖岛网目前已顺利恢复运营,但是这次的危机也暴露出设计类电商平台的一些问题。
在如此跟风的环境下,到底何为设计师品牌?其营销运作模式是否能在传统模式和强势电商中顺利成长发展。
1 什么是设计师品牌
“‘设计师品牌’为一个概念名词,在不同的时间坐标与地域坐标上具有不同的内容与实质。”[1]“设计师品牌”的概念最早源于欧美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和定制服务,由于量小、质优、服务佳的优势使得老一批欧美设计师品牌可以流传至今。而这些优点仍是现今欧美设计师品牌所秉承的内在精神。而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中国的设计师品牌。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到后期随着社会逐步进步,自给自足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商业化模式开始萌发,出现了酒楼、米铺、布行等。早在古代扬州建城初期,出现了中式的成衣铺,专为地方官僚、富商加工服饰。虽然两者都是作坊的运作模式,但是到后期中国国情的转变,部分作坊逐渐消失,部分作坊收为国有或转为产业化大生产的模式。而欧美的小作坊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最终将其原有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保持了下来。
近年来大多数现有被熟知的设计师品牌,主要为服装设计师品牌。随着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其他类别的设计师品牌也逐渐建立,例如小型皮具行、丝网印刷工作室、独立出版书店等。设计师品牌可以简单理解为:由设计师个人或他人投(注)资,由独立设计师团队设计、运营的品牌,可以是服装,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综合类别。设计师品牌更多的是突出设计师自身的风格,不随大流,不过分商业化,强调原创性、个性化。但到底是设计师对于品牌的推动力大,还是品牌对于设计师的推动力大也是影响设计师品牌定义的一个因素。因此,受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师品牌定义并不能用简短的一两句话能概括完全的。
2 国内设计师品牌现有的运营模式
2.1 线下实体
线下实体可分为三大方向,分别为品牌实体店、集成店、买手店。
(1)品牌实体店。由于实体店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小部分运作成熟的设计师品牌会选择在百货店内开设实体店,例如“素然ZUCZUG”、“例外EXCEPTION”等成形较早发展稳定的时装类设计师品牌。其产品以进驻百货的方式可以快速打响品牌知名度,最大程度上展示品牌的内涵与价值;同时,设计师品牌的进驻可以让百货公司找到差异化,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
品牌实体店的运作模式虽然可以与消费者有面对面的接触,获取消费者对于品牌最直接的意见反馈,同时也能提供最方便的售后服务,但实体店所面对的消费群受地域店铺所在地域限制。地域环境和消费群体的差异直接影响实体店铺的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计师品牌运作的风险。
(2)集成店。集成店是将几个或更多的原创设计师品牌集合在一起销售。也可以比拟集成店是百货商场的缩小版本。集成店更加注重产品及品牌的设计性,而一般的百货商场则更加大众化。基于集成店的合作模式,设计师只需要将产品、售价提供给集成店的管理者,后期的宣传、管理、销售、售后等一系列都由集成店的管理者来负责。集成店的管理者给设计师品牌提供售卖的场地及后续服务,设计师品牌不用承担店铺租金,收益与集成店采用分成或佣金的方式进行结算。对于过季产品集成店会退还给设计师,交由设计师处理。这种运作模式将设计师品牌和集成店的风险都大大降低,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例如北京的BNC(薄荷糯米葱)、上海的栋梁、TRIPLE MAJOR 等都是成功的范例。
(3)买手店。买手店最早发源于欧美,店主搜罗各式样式新奇,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放置店内售卖,久而久之一些设计师会将自己设计的产品寄放在类似的店里进行售卖。可以说集成店的运作模式可以看作是买手店的延续,在买手店的基础上完善而成,但二者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近几年国内买手店开始逐渐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接收着市场的考验。一般买手店会有固定的消费群,形成小型的圈子,这个圈子也会随着买手店的发展逐步扩大。买手店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是个很好的合作渠道,但是买手店店主的审美因素与主观因素决定了产品是否能寄卖,也影响到设计师品牌的生命周期。
2.2 线上电商平台
线上平台主要集中在混合型电商平台与设计类电商平台两者之中。
B2C(Business To Customer)线上平台是近年来较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面对消费群较广等这一系列的优势成为大部分设计师品牌的首选。鉴于大部分设计师品牌前期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基础薄弱,缺少资金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冒然投入实体店的运营。而电商平台限制较少,售卖时间相对自由,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与客户直接沟通,大大的节省了时间与空间。
以淘宝为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商平台,市场占有率极大,包含各类商家。大部分刚起步的设计师品牌正是看中淘宝的电商地位,庞大的客户流量以及较为完善的制度,首选在其平台开设网上店铺。但淘宝平台商户数量庞大,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让品牌被消费者所熟知一些设计师品牌会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同步产品信息及连接,加强整体宣传。
一些网站以设计为切入点,将平台进行整合形成专门针对设计产品的推荐、售卖平台,例如:暖岛、东西、良仓、D2C(Designer To Customer)等。以暖岛为例,在其网站运作中,由网站买手与设计师品牌进行联系,以7天为一周期进行货款结算。发货可委托暖岛网进行,也可以自主发货,退货流程则由买手与设计师品牌共同处理。由于买手同时与多家设计师品牌进行联系,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各类信息导致网站买手的流失较大,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网站过多设计师品牌也易资金链锻炼,从而发生无法及时结算货款的情况,对网站自身和设计师品牌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这类网站的运作模式还需进一步摸索与完善。
3 面临的挑战与契机
设计师品牌之所以会有多种的运营模式,与其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国内大部分品牌都是产业化大生产,具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及成熟的供应链,但是大部分设计师品牌先天条件不足,在发展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3.1 渠道缺失,供应堵塞
设计师品牌在发展前期遇到渠道缺失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环节。大部分原料商和加工商倾向与发展成熟的品牌合作,主要原因在于其产品生产量大且数量稳定。而设计师品牌产品的生产量远远达不到成熟品牌的生产量,直接导致加工厂不愿意接单或者接单价格高的情况,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订单时间被拖延。同样是因为量少的问题,在原料的获取上也会遇到以上相同的问题。这层层相连的环节上成本的增加让设计师品牌背负着巨大的资金压力,阻碍发展。因此,设计师品牌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前期准备过程中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于对各个环节的掌握。
3.2 品牌整合管理经验的缺乏
大部分从事设计师品牌的设计师对于设计以外的商业部分甚少能共自如运作。运营一个设计师品牌,不单单是如何设计出好产品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将品牌与产品推销出去,即如何营销。产品的后期宣传、活动策划、品牌运作等一系列都不是设计的范畴,都需要不断去摸索。这很明显并不是设计师所擅长的。“一种声音希望设计师能保持纯粹,保持原创设计的能力;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设计师要走入市场不得不顾虑商业化因素。”[2]产品的生产可以由工厂负责,但后续环节都需要设计师进行整合,在宏观的角度上对品牌进行运作。出于对商业的考虑,后续环节设计师不关心是不行的。
因此,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设计师品牌可以与商业运作团队合作,可以逐渐接触、学习商业运作,同时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设计。
3.3 营销模式的不成熟
设计师品牌现有多种营销模式,营销模式的多样化既是机会也存在危机。网络平台的兴起为设计师品牌的营销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综合型电商平台和设计类电商平台各有利弊。综合型线上平台点击量大,平台制度完善,但目标消费群不明确,且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缺乏针对性的宣传。设计类产品专门网站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目标消费群针对性较强,且定期策划专题对设计师品牌进行推广,但品牌自主性与实效性较差。集成店与买手店的运作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较为稳定,但是多半集中在一线城市,覆盖率较小,存在地域上的限制。如何与集成店和买手店建立长期的合作也是需要考虑的。设计师品牌若有效的将线上平台与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同步进行推广,将会对对自身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绝大多数设计师品牌虽然成立时间短暂,缺乏经验,但设计师们对设计满怀热情,在创业的路上坚持梦想。这份坚持也让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潜力的设计师品牌。虽然发展的道路坎坷,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只要设计师品牌认清自身优势结合正确的营销渠道,会让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越来越顺畅。
参考文献
[1]史小冬.试论服装设计师品牌的“模糊属性”.艺术与设计(理论)[J].2012.
[2]罗欣桐.凡事有“例外”本土设计师品牌如何快速成长.纺织服装周刊[J],2013.
拍摄微电影范文3
接地气的草根艺术之微
不仅仅在时间长度上微电影和它的鼻祖非常相似,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微电影和电影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最显著的就是许多的微电影和它的鼻祖一样,其表现的题材都是非常贴近生活,表现手法都比较简单。比如影片《卢米埃工厂的大门》表现的就是生活里简单的一幕而且拍摄手法也非常的简单。我们今天不少的微电影题材也是来自生活,很多都有生活原型。如本次大赛的参赛微电影《黄山画魂》就是取材一个画家16年坚持不懈创作一幅100米长的瓷版画的故事。片中再现的瓷版画不论是创作过程还是创作成果都是真实的。参赛微电影《我们的青春之歌》就是取材于江西省永丰县一支中老年合唱团的故事。片中的许多人物都有真实的原型。他们热爱合唱艺术,克服种种困难练习合唱,最后唱到国家大剧院夺得全国金奖。这里面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都不是编剧虚构的,也都有生活的原型。安义县的参赛微电影《宗山米粉世家》取材的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表现了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对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坚守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所遭遇到的巨大阻力。
相当多的微电影都带有自娱自乐的成分,因此无论是在剧本创作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显得不够专业。如参赛微电影《传递爱》,表现的是一个有听觉障碍的小孩,得知该米粉店为每天第100个顾客免费送上一碗米粉时,为了让奶奶在生日那天吃上一碗米粉,他一大早就在米粉店门前数进去的顾客数。而老板发现这个孩子的举动时,打电话叫朋友来吃粉,好让这个孩子早点让他奶奶吃上免费的米粉。整个故事很简练而且非常感人。不过本片在配设手法上无论是镜头的运用、蒙太奇的剪辑,还是用光、化妆等都显得比较粗糙。《我们的青春之歌》全片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全部是合唱团成员自己演自己。也没有一个专业的导演,甚至摄像师都不是拍摄电影、电视剧的专业摄像。因为参与拍摄的都是业余人员,拍摄现场谁看了都要来“导几下”。因此本片不仅让合唱团成员们过了一把演戏的瘾,也让不少在场的人过了一把导演瘾。
独特的结构艺术之微
时下不少人认为微电影就是缩小的电影或微型电视剧,因此他们在评判一部微电影作品的优劣时,总是不由自主地用电影或电视剧的标准来判断。他们要求微电影也应该有鲜明的人物性格,有完整的故事发生、发展、结局过程,即有矛盾冲突产生的原因,矛盾冲突的发展、和结局。在拍摄剪辑中也要有反应镜头,场景转换要有空镜头过渡,不然转场太突兀等。
然而在我们这次参赛微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有的微电影作品在故事完整性上就明显不足。如微电影《宗山米粉世家》,本来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没有任何铺垫和交代,女孩父母突然就要求女儿的男朋友改做机制米粉,不然就要女儿和男朋友分手。最后这对恋人还是走到了一起,而这个女孩父母反对的态度是否转变却没有交代。如果从一部正规的电影来看,这部微电影确实有欠缺。可是作为时间长度只有普通电影几分之一的微电影,留下一些给观众想象的空间也不是件坏事。毕竟是一部十几分钟的微电影,只要把故事讲精彩了就行,没有必要把什么都交代得那么清楚。微电影《我们的青春之歌》几乎所有的转场都没有任何空镜头过渡,使得看惯了普通电影,特别是看惯了肥皂剧的观众,对这样没有过渡的转场感到不习惯。然而微电影这样的处理却是必要的。此外还有一些微电影就如以前也曾出现过的“一句话小说”,故事简单到就是一个小小的桥段。如参赛微电影《一元钱》,没有故事发生、发展、结局,没有矛盾冲突,甚至连片中人物的名字都没有。全片表现了一个顾客花一元钱买了三个包子给一个老年乞丐吃,从而感动了原本有点冷血的包子店小老板。故事就是这样简单,简单到有人认为这不是艺术作品而是一个单纯的说教。
精致精美之微
微电影正是由于篇幅的短小,因此它在拍摄制作艺术上走了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如上述所提出的,微电影如果作为草根艺术,在拍摄制作上就显得粗糙。然而如果微电影由专业的电影人来拍摄制作,那么微电影的拍摄就比普通的电影、电视剧显得精雕细刻多了。
本次参赛作品不少就是由专业影视制作人员拍摄制作的,因此其作品不论是剧本、导演分镜头本都非常讲究,摄影机使用的不是电视摄像机而是专业电影摄影机,灯光、化妆、道具等都非常专业,剪辑、音乐、音效等也非常专业和精细。本次参赛微电影《凤仪天下》通过弘扬“赣绣”艺术和讲述“破茧成蝶”的创业经历,描绘了年轻人择业和企业家二度创业过程中蕴含的辛酸苦辣。巧妙地将充满浓郁中国女性韵味的旗袍与水墨、青花及江南古镇风格贯穿整部影片。全剧还把赣派的各种艺术元素混搭和融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这是一部不以故事尖锐矛盾冲突取胜,而是为了与主题协调,画面非常唯美的微电影,色调带着淡淡的江南特有的温馨,音乐更是蕴含着赣剧风格。因此这部精美的微电影视觉冲击力和音乐感染力都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而本次大赛的另一部参赛微电影《回家过年》,以风趣幽默表现手法,讲述了航空护林人甘于奉献、不惧艰险的精神。片中同时出动两部直升飞机,地面一个拍摄机位、灭火直升飞机上一个拍摄机位、灭火直升飞机旁边一架拍摄的直升飞机还有一个机位,并利用林业部门的“炼山”和森林灭火,经过精心组织,非常真实地在森林大火中拍摄了直升飞机航空护林的戏码。通过多角度拍摄航空灭火的惊险瞬间,让这部微电影有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片元素。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加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微信、微博、微电影的“微时代”。由于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近年来才开始兴起,因此,微电影的创作和微电影的研究刚刚起步,即使要找到一个公认的微电影的定义都很难。而本次大赛收到的参赛作品上百部,其题材之广泛、艺术手法之多样,对微电影创作是一次有益的展示,也是对江西乃至全国微电影作品的一次检阅。我们有理由相信,微电影将是我们这个时代如唐诗宋词那样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文学艺术样式。
拍摄微电影范文4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本的特征。
作为传统电影和网络视频短片结合的衍生物,微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微”字。其主要特征有:
微时放映,区别于传统电影动辄一个多小时的长度,微电影短则几分钟,长则二三十分钟:一般的微电影时常在3-12分钟之间,是最符合碎片化观影时间和制作成本投入的,太长了就不能称其为“微”了。
微制作,微电影的“微容量”决定了它不必像传统电影那样耗时耗力,投资少,准入门槛低,参与者不乏草根一族;其前期拍摄一般以单反相机为主,后期也就是简单的苹果工作站或者pc,是属于平民化影视制作的一部分。
微平台播出,区别于传统电影的影院模式,微电影大多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放,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普及度远远大于普通电影。尤其是现在移动手机上播出量更大。
微电影中的电影元素——故事
故事是什么?简单说就是电影要讲的是什么,也就是电影讲了个什么事情。它是电影的核心,是其它元素产生的基础。因而好的故事情节是电影与微电影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电影是在90-120分钟内讲故事,而微电影则是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内把一个故事讲述完整,还必须生动吸引人,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也就决定了微电影不能像电影一样,起因、经过、、结局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来,情节必须更加紧凑、更加的跌宕起伏。同时由于时长过短的原因,微电影的开头也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开始的一两分钟内不能吸引住观众的话就很难使观众继续看下去了。所以通俗的讲,一部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一部微电影就是讲一个微故事。
现在各大门户视频网站热播的微电影,或是受追捧的广告短片不外乎是讲述一个能够引起“故事”的故事。例如大家熟知的筷子兄弟的作品《老男孩》、《赢家》,它们所以能受欢迎,选取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老男孩》讲述的是友情和追梦的故事,《赢家》讲述的是亲情和自我救赎的故事,《李雷和韩梅梅》讲述的是爱情和错过的故事。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换言之,微时代的微电影不仅是有意义,更重要的一点甚至是远远超过前面那一点的是要有意思。
微电影的故事要求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线索少,有悬念,包袱到位。比如《一触即发》,90秒,8句话,把一个故事讲述的比较精彩。这恰恰体现了编剧和导演的水平,也赢得了比较高的点击率。如果微电影获得成功,必须要在故事性去花气力打造。
微电影中的电影元素——摄影
微电影只所以能够风生水起,和单反相机5DMarklI的视频拍摄功能关联在一起的。因为这款单反相机是全画幅相机,CMOS比摄影机RED的还要大不少,其画质、景深已经完全达到了摄影机的水平了。现在低成本运作的微电影基本上都是采用5DMarkII来进行拍摄,高成本的用数字摄影机拍摄,都是采用的电影的拍摄方式。传统的短片是用摄像机拍摄,做出来的是电视,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电影。单反相机的镜头的选择空间更大,在拍摄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光圈,更大的景深,超越一般的DV效果,达到电影级颗粒化的画面质感。拍摄器材和方式的不同也就决定了画面风格和成像质量的不同。
微电影拍摄一定按照电影的拍摄方式。这是微电影成为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2010年优酷网联合中影集团,推出了微电影《老男孩》,草根、怀旧、青春、人生的整体基调通过唯美的画面表现出来,获得巨大的成功。该作品正是使用的单反相机5DMarklI完成全程的拍摄。微电影《老男孩》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使用单反相机能够出色完成微电影的拍摄。
微电影中的电影元素一剪辑
微电影的剪辑要体现出电影性,为营造一个好故事服务,就应该“在动作中剪,在动作中接”。要么摄影机运动,要么画面中主体运动,要体现出其动势。
拍摄微电影范文5
这是京和大视传媒成立个人艺术电影项目组的初衷。早在2007年,我个人就已经预感到个人艺术电影必将会引领新的时尚消费理念。多年来,我们一直恪守定位原创、拒绝模板化,坚持使用电影手法的制作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作品。2008年,我们出品的多部个人艺术电影(爱情微电影)引来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新晚报》首次进行独家报道,同年十月,中国台湾省三立电视台《在中国的故事》栏目组又对京和大视传媒爱情微电影的项目进行了专访报道。如今,结婚拍摄属于自己的爱情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新时尚。2010年,随着大画幅电影感设备的横空出世,低成本数字电影时代悄然而至,个人艺术电影蓝海市场开始泛红,对于京和大视传媒公司来说这是个恰当的时机,于是我们加大团队建设,成立专项小组运作个人爱情微电影的摄制工作,力争打造国内爱情微电影知名品牌。
专业影视团队 定制全明星体验
面对方兴未艾的个人艺术电影市场,每一个实践者都在试水盈利模式。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唯一确定的是我们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为客户量身定做专属他们自己的爱情微电影。我们专项小组的工作人员具备多年影视剧制作经验,一般来说,我本人会兼任爱情微电影的导演和摄影,后期的调色我也会亲自进行指导和把握。美术指导王兴军老师曾在《本山快乐营》任职多年,其他工作人员比如编剧、造型师、场记、后期剪辑都曾参与过多部电影电视剧制作,实战经验丰富。所以多年来,我们承制每一部爱情微电影的时候,整个团队能在各自领域发挥极致,最有效地按质按量完成摄制工作。从一个团队运营来讲,完美的组合、资源的合理利用无疑会降低管理和机会成本。
诚然,个人艺术电影的主角并非明星大腕,毫无表演经验的普通人如何能在大屏幕上演绎动人的爱情电影呢?动态影像区别于静态写真的一点就在于需要人物语态和体态来配合镜头语言的表达。而且现在部分时尚人群对个人影像拍摄的需求正在回归,正在从布置拍摄、模板化创作、矫揉造作式的摆拍过渡到自然真情流露、生活化、专属个性原创。基于此,我们团队就致力于为普通人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微电影。
整个制作流程也是明星式体验:第一阶段――签订制作合同;第二阶段――客户提供他们原始爱情素材,讲述两人相识相知过程,我们团队策划人员根据真实的爱情记忆进行加工润饰成可供拍摄操作的电影脚本,同时反馈给客户;第三阶段――拍摄前几天邀请男女主演(客户)来公司进行简单的表演培训,熟悉现场拍摄流程,敲定拍摄场景等事宜;第四阶段――实地拍摄,整个拍摄流程都严格按照电影剧本进行。通过《因为爱情》、《爱你61秒》的拍摄,我们发现尽管男女主角并非专业表演出身,甚至从未有过表演经历,但是通过京和大视传媒前期的短培训、导演现场丰富的执导经验,由于是在演绎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有过相似感触的场景,加上脚本的一些艺术加工、蒙太奇表现手法和一些空镜头的组接运用等,最后剪辑成片中的表演效果都非常理想,保持自然,电影质感很强。这坚定了我们坚持继续原生态、量身定情微电影的信念。
婚礼首映 将爱进行到底
拍摄微电影范文6
【关键词】微电影;培智;团队合作
一、引言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障碍,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独特性,他们在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神经系统等方面与同年龄的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异性[1]。由于存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他们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方面也存在障碍:情绪发展水平比较低、情绪情感的体验水平比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情绪反应直接、情绪反应时间短暂、特有的行为问题(如自我刺激行为、自我伤害行为、侵犯或破坏行为、爆发性行为等)[2]。而对于培智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走进社会,或是走上工作岗位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就业所需的技能方面在特校多年的学习能够得到提升,但是就业所需的品质(如团队合作、忍耐力、意志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有学者对毕业的培智学生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反馈,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与人交往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导致工作中断或是被解雇等问题。因此对培智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品质方面的培养刻不容缓。笔者选取团队合作品质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微电影这一生动的新时代产物来辅助研究培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可行性分析
对于微电影的定义,根据百度百科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制作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三微”(微时、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电影短片[3]。根据其特征,利用微电影促进培智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形成是可行的。
(一)微电影的叙事风格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微电影与传统的电影模式不同,传统的电影情节较长,需要观众或参与拍摄的人员对剧本情节有较好的领悟力,对于培智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较难达到,但微电影的叙事风格简洁,主题比较简单易懂,时间较短,培智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达到微电影拍摄的要求,这也为培智高年级学生参与微电影拍摄提供了可能性。
(二)微电影的传播速度快,能够给培智学生及时的反馈培智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胆怯的心理,而微电影由于传播速度快,具有立体、快速的传播平台,能够快速给予观众、拍摄者及时的体验[4]。因此参与微电影的拍摄,能够给予培智学生及时的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微电影的拍摄需要不同角色进行分工合作,为培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微电影虽然具有“三微”的特征,但本身也需要完整策划和完整制作,因此同样需要不同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培智学生在参与微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培智学生团队合作品质的特点
培智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在身心发展方面滞后于同龄的普通学生,但他们在身心发展同样也要遵循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应当逐步深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逐渐进行培养。第一步首先是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第二步是团队合作能力形成;第三步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5]。但培智学生在团队合作品质的形成过程中不同于普通儿童能够循序渐进,他们会出现反复曲折、周期特别长等不同的问题。
(一)合作意识薄弱由于培智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主要处于受照顾的角色,许多任务的完成不是通过主动寻求合作来完成的,而是被动的接受、或者更多的时候是独立完成的,特别是在班级学习中,当其他学生大部分都是自闭症学生时,那么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团队合作的意识就很难得到培养,更多的时候是独自作业的情况,因此在高年级时团队合作精神便很难形成。
(二)合作能力较弱培智学生在进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往往缺少主动性与稳定性,他们常常局限于某一件具体任务的合作,通常是在老师、家长或者是资优学生的指挥下进行合作,因此很难将这种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内化迁移,从而形成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容易出现反复的过程,需要多次不断的循环反复才有可能形成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精神形成周期特别长培智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技能的周期与同龄儿童相比普遍更长,特别是团队合作精神这样较难形象化,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对于培智学生而言形成的周期会更长。
四、参与微电影拍摄,促进培智学生团队合作品质的形成
虽然一部微电影的作品时间不长,但它本身也需要经过完整的创作过程,包括拍摄前的剧本创作、拍摄计划的制定、实施拍摄、后期剪辑制作等等,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才能创作出一部理想的微电影作品。培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剧本学习、拍摄过程、后期的反馈评价等不同的环节,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促进他们团队合作品质的形成。
(一)学习剧本为培智学生的沟通理解提供了前提培智学生要想拍摄微电影,必须先要理解剧本的内容,明白角色的要求,这就要求培智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学会倾听,学习理解剧本的要求,这也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了契机。例如学校在拍摄微电影《快乐的一天》时,选取了洋洋等几名培智高年级的学生担任主角,特别是洋洋同学情绪行为不稳定,害怕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人易焦虑便开始抓自己的脸,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与他人合作方面表现较弱,但是洋洋喜欢看电影电视,喜欢模仿表演,因此抓住他喜欢电影这一契机,期望通过拍摄微电影提高他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洋洋在与同学一起学习剧本的时候需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理解在不同的场合表演不同的情景,这些都是团队合作品质所必备的。将拍摄微电影作为强化刺激物打开了洋洋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有效通道,从而促进培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
(二)参与拍摄过程为培智学生提供与他人沟通合作的真实场景每个场景的拍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拍摄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洋洋同学在拍摄的过程中从开始的焦虑—拍摄出错—批评指正—重拍等多次的循环反复,他的焦虑情绪行为从开始的频繁出现到后期渐渐稳定,在实践中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样的拍摄场景是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所需要面对的与人沟通交往的场合的一种模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性。在这个过程中,培智学生产生了自我塑造,培养了自我意识[6]。这样的做法则是将团队合作能力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化,有助于培智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进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微电影的拍摄成效能够给予培智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微电影拍摄的时间较短,能够很快给予培智学生及时反馈。洋洋经过付出拍摄微电影《快乐的一天》,在校园里播出后得到大家的认可,他在班级中、学校里大家都肯定他的表演,提高了他的自信,增强他在团队中的存在感与价值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品质具有正向的意义。微电影的及时反馈符合培智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与心理需求,对他在今后学习工作中的沟通合作意识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7]。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有效的反馈评价有助于培智学生形成“心理的我”,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步形成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参与微电影拍摄,有效提高培智学生的沟通、交往等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他们形成团队合作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