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范文1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文化形态呈多元化并存融合状态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越来越频繁,使世界文化形态出现多元化融合并存的特征。从目前世界文化现状可以看出,现代东方文化已经与传统东方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融合了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元素;而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也大有不同,其中渗透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元素。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受古代东方技术的启发而发展,同时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又反过来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文明。西方现代诗从我国汤匙中得到启发,改变了英式诗歌的句法与诗法,开创了西方意象派诗篇,而我国的现代诗歌又受西方影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世界文化一直处于多元化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2、民族文化意识加强并建立起全球文化意识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逐渐从欧洲中心逐渐向世界多中心发展,建立起了全球文化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3、文化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世界文化的多元并存特点以及全球化意识的建立,使得东西方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与碰撞,使世界文化向着新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研究逐渐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向着宏观总和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

世界文学的发展表现在从民族文学主义的狭隘观念逐渐转向了更加广阔、宏观的世界文学观念。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发展

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正处于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转型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文学交流活动逐渐向世界性发展,国际性文学组织、团体陆续出现,对于文学创作的视野扩大与思想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渗透中不断发展,各国对外来文化、文学的接收使得民族文学的圈子得到了扩展。

2、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兴盛与世界诗学的产生

现代文学批评的兴盛是世界文学发展的另一特点。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批评、历史主义―实证主义批评以及文学―美学批评三个阶段,批评的对象逐渐从作品向读者发生了转变,开始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读者的反应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以及“平行研究”以及“接收研究”的发展,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促进了世界诗学的产生。世界诗学的萌生以及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对比较文学观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3、世界文化与文学联系加深

文学的产生受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从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中的各个学科与文学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文学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出现了变化,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

1、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

比较文学研究者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并用世界性的眼光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要树立起世界意识,并具有全球性文学观念,倡导比较文学中的世界精神,使民族文学向世界文学方向发展。在建立世界意识的同时,要加强民族意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文学,以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学吸收外来文学中的精华,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世界意识与民族意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比较文学观。

2、文化意识与文学意识相结合

从比较文学的命名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是文学。所以,比较文学观的建立应该以文学为基础,以文学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使得文学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因此比较文学的研究要求文学意识与文化意识相结合,以文学意识为主,以文化意识为辅,突出文学性。

3、比较意识与诗学意识相结合

世界文学范文2

英文名称:Forum for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8-0163

国内刊号:32-1478/I

邮发代号:28-26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世界文学范文3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马克思主义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世界文学范文4

杰斯·罗对英文版《兄弟》的批评道出了在“世界文学”图景下一个作家的写作矛盾。作品究竟要写给谁看?本国读者还是西方读者?作家的写作矛盾还体现在内容上,叙事越直白、幼稚甚至粗暴,越可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陌生世界的猎奇和窥视欲,也越能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限制。

对于杰斯·罗的批评是否接受?余华的新作《第七天》给出了答案。

余华在《第七天》中用13万字讲述了一个残酷的童话。主人公杨飞意外身亡,灵魂要前往殡仪馆,在去的路程中,夹杂着杨飞的回忆、爱情、亲情,接触到人生的炼狱。余华借用但丁《地狱篇》的形式,用杨飞的视角串联起我们熟稔于心,经常见于报端的故事:强拆、造假、上访、跳楼、拜金……这些在现实世界中被掩盖起来的事件成为余华构建小说的地图。

毫无疑问,《第七天》对中国近两三年社会新闻的大量移植采用受到国内文坛的口诛笔伐。很多人评价说:“从文学观感而言,人们很难相信这是七年磨一剑的长篇小说,它更像三两个礼拜就码出来的网络快餐。”

但如果《第七天》面对的是西方读者,这些中文读者早已习以为常的事件会瞬间变得新鲜有趣,再加上余华荒诞的写法,更会披上魔幻的外衣。即使中文作品显得语言生涩僵硬,但经过翻译,反而都可以得到遮掩甚至是改进。

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作者大卫·丹穆若什说:“一部作品会沿着‘文学性’和‘世界性’两个不同的坐标起伏不定,一部文学作品未必能成为世界作品,反之亦然。”最后作者指出:“一个文学作品在国外要以不同于国内的方式展现自己。”

余华偏执地收集着在中国发生的各种社会新闻与案例,就如同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对于一起凶杀案的执着一样。

这位写出《蒂凡尼早餐》的著名小说家在年轻时代执着于追寻一起谋杀案。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卡波特不停地与杀人犯以及警方沟通,并查询千页的调查笔记,最后写了一部厚厚的《冷血》。这不仅仅是还原新闻事件的经过,卡波特更是用他的目光、他的笔打开凶手的内心。

余华说:“我在写下中国的疼痛时,也写下了自己的疼痛。”但相比于杜鲁门·卡波特的老辣写作手法,余华仅是描述了对于官员和社会道德败坏的嘲讽而已。至于深层原因几乎没有任何碰触。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当我开始我的写作生涯时,我满脑子都是良好的愿望,试图使自己与推动本世纪各种事件的那些无情的能量联系起来。我试图在推动我写作的那种富于冒险精神的、流浪汉小说式的内在节奏,与世界那乱作一团的、有时充满戏剧性有时充满怪诞感的奇观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显然,这种平衡余华在《第七天》中并没有做到。

《有可奉告》

作者:苏童、严歌苓、阿来、齐邦媛、白先勇等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时代,文化是一个尴尬的词语,语言也变得苍白。

谁说的话你会倾听?当权威变得叫嚣,我和你内心应该早有答案——上帝已死。不错,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户媒体,可我们做的东西同样也非常想自己的小圈子也喜欢。《有可奉告》第一辑——苏童和你在黑暗的人性中一同——混沌无穷,我心向光;齐邦媛和你分享八十岁的人生智慧——时间巨流,滴水澄澈;陈丹青和你守望残破的文化摇篮——活着,是最伟大的信仰?朱大可和你聊聊三个语焉不详的故事——让文学回到它原本的样子。

《胡适的前半生》

作者:邵建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42.00元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1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 译者:陶玉平 /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 定价:19.50元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马尔克斯自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艺术成就要超越《百年孤独》。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生活。这位著名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被誉为“20世纪小说中最难忘的人物”,小说结尾也被誉为“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历史的惯性》

作者:阎学通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42.00元

本书深刻对比、剖析了中美未来十年的实力变化,提出了2023年世界将出现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两极格局也随即形成的大胆预测,同时还将世界主要大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走势进行深入阐述。作者还结合国内情势以及中国政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作者:【美】徐中约 / 译者:计秋枫、朱庆葆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定价:80.00元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三条线索,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火烧白宫》

作者:【美】西蒙·约翰逊、郭庾信 / 译者:綦相、刘晓锋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45.00元

《火烧白宫》揭开了国家债务的面纱,揭示了国家债务的来源,勾绘了一幅清晰而且有吸引力的图景,它显示了如何在壮大经济、保留政府核心功能的同时解决美国当前的债务危机。本书揭穿了关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这些关键服务必须被削减到最低限度的错误说法,毫不留情地剖析了急速增长的国家债务问题,并建议在不使中产阶级家庭和老年人陷入贫困的同时,消除它对美国人所享有福利的威胁。

《叶问》

作者:范小天、张炭、朱逸立、任莎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定价:29.80元

20世纪初,清朝覆灭、军阀混战、国共相残、日军侵华……整个中国处于动荡和巨变之中。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位聪颖憨直的佛山少年渐渐长大,肩负起武学救国的历史使命。刀锋上,纸伞定情,他走进乱世的武林;失落中,婚约如刀,他逃离熟悉的故乡;逃亡下,咏春成谜,他陷入争斗的漩涡;刑场上,枪口饮血,他成为佛山的英雄;争霸中,浮名若梦,他问鼎最后的擂台。

《尚品宅配凭什么?》

作者:段传敏,徐军著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世界文学范文5

莎赫扎德的新衣

我们炫耀自己的弹片

聂鲁达遗作即将出版

当代印度文学作品选目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褪色的哔叽,泛黄的蕾丝

外国反法西斯作品小辑

罗伯-格里耶夫妇通信选

简·奥斯丁:艰难的浪漫传奇

耶胡达·阿米亥诗新译十七首

耶胡达·阿米亥谈诗歌艺术

单恋:有关帕斯的若干瞬间

萨瓦纳热带雨林里的生活方式

没有惧怕,只是前景不明让人忧心

十五岁的小姑娘们超额完成工作量

水兵们高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

关于杰克·吉尔伯特及其诗歌

诗歌与科学:相杀或相生?

邂逅阿哈龙·阿佩菲尔德

夏洛特·麦克劳德短篇小说三篇

波德莱尔与“前朦胧诗”写作

从残缺的世界里辨认出善和光明

三诗人——被镀金的世纪恋情

戴夫·艾格斯的世界文学

创伤絮语:以色列女性文学一瞥

眼睛的钥匙——我读过的外国文学

符里有什么?——诗歌里的爵士乐

艾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

熟悉而又陌生的当代蒙古国文学

通往崇高的对角线延伸:戏剧中的科学

我和尸体一起被装上车,然后拉到停尸房

佐兰·日夫科维奇的超自然幻想曲

当我们创作微型小说时,我们该把握什么

白色的神路﹡小说:介于时间与历史之间

围困——对列宁格勒围困时期的口述实录

天才的与独特的:叶果夫与其眼中的莫言形象

汉字“天人感应”观:对唐诗《辛夷坞》的释译

清寒与丰饶——一种感官开启的日本文学阅读

疑义相与析——关于《威廉斯诗选》的编校问题

南十字星下孤独的舞者——记澳大利亚诗人

从《金果》的多声部看新现实主义中的真实

科幻小说与侦探小说——描绘世象的两种方法

精读与对话: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走之路》

瞬间永恒——普鲁斯特小说时间研究中缺失的一页

三岛由纪夫的当代价值——兼析日本“战后派文学”

拉丁美洲也有Ipod——阿尔贝托·弗戈特的纪实作品

绿茵场上的孤独者——足球场上“最后卫士”的文学世界

世界文学范文6

英文名称:The Wor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主管单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3778

国内刊号:11-3388/H

邮发代号:82-29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上一篇围产保健

下一篇动物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