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山中访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仿写山中访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1

中山东区好玩的地方有如下:

大尖山:大尖山风景区属于五分山群的姜子寮山列,山腰素以慈航堂最著名;孙文公园:孙文纪念公园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面,兴中道与城桂路的连接处;金钟水库:中山金钟水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新安村,水库水面面积高达35公顷,水质优良;歧江河;岐江河贯穿全市共11个镇区,全长39公里;紫马岭公园:中山金钟水库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新安村,水库水面面积高达35公顷,水质优良。

(来源:文章屋网 )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2

“模仿是借鉴的第一步,创造才是借鉴的归宿。”面对学生的热情,我鼓励并引导着,“同学们都熟悉的美国动画片《狮子王》,就是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获得灵感,成功创新,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成为孩子们喜欢的经典动画。”

“经典文章,我们除了可以借鉴其立意和构思外,还可以借鉴什么呢?”我继续启发道,“还可以借鉴材料与写法。立意好似文章的筋骨,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材料足以托起文章之‘意’,只是在采用的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借鉴。当然,仿写要多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家用心体会吧。”

课后,杨晓天主动找到我:“老师,写作中,如何创造性地借鉴材料与写法呢?你能不能具体谈谈。”我思考片刻:“当然可以,在文学界,这样的例子很多。众所周知,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过往的行人和旅客。”顿一顿后,我接着说道,“金庸和莎士比亚,这两位重量级的作家就是借用他人材料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代表。莎士比亚剧作的故事情节几乎全部取材于他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文学地位;金庸的大部分小说也取材于他人的情节,这里的‘他人’包括古今中外的武侠小说家,可金庸的作品却成为读者酷爱的美餐,关键在于巧妙借鉴他人的素材而又自成一家,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小说情感更加饱满。”

她听得特别认真,我接着说:“我们学过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第二自然段描写景物就有很多手法,如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动物到植物、从静景到动景的写作顺序,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好好借鉴和仿写。”“老师,我知道了,这一段还从味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景物,这些手法在《安塞腰鼓》《观舞记》《口技》等文章中都有运用,能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我们也可以借鉴。”“好!孺子可教也。要记住:取法乎上,始得乎中。要选择经典的文章来仿写,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老师,那怎样能更好地借鉴课文中的创作经验?您说说具体的仿写过程。”她一脸期待地望着我。我看看她闪烁的瞳仁:“具体来说,仿写的过程可以分四步:第一要明确仿写并不是去抄袭;第二是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并分析文章的特点;第三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和仿写点;第四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写作时有针对性地借鉴和仿写。”她点点头,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办公室。

过了几天,她交来文章的初稿。“整体构思很好,还可以修改修改。老师提醒三点:第一,切忌通篇都是材料,让文章成为一个素材库;第二,切忌通篇都是他人,唯独缺少自己;第三,不可为仿而仿,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真挚的情感。”

又过了几天,她交来文章《梦回百草园》:

梦回百草园。朱漆凋落的大门,古朴的石井,苍翠的皂荚树……风撩过,刷新了记忆中的百草园。

――题记

春华秋实,好一个相传而来的百草园,播种了迅哥儿的童年:挺立在身旁的枯槐与亭前的皂荚树在幽幽地喃语;脚下,一片厚实的土地,烙着周家人的足迹,朝花,夕拾。

万物复苏,百草风茂。光着的脚丫曾经与细嫩的草茎有多少次亲密接触啊。

猎猎西风,刮走了百草园的春。

夏日时节,如能在树下乘凉,再听听长妈妈的故事,亦是一大乐事。长长的夏草中,“美女蛇”的传说是那样神奇,不知当初蒲松龄听说过没有?

杂草丛生的百草园透露着神秘,或许正是迅哥儿悠悠的童年情趣吧!

杂草丛生的百草@,在夏日里疯长,无眠。

秋,是叶落的季节。这诗般美妙的季节让百草园收获了幸福的沉静。看吧,迅哥儿正与落叶嬉戏,纷飞的黄叶儿,一片一片地将自己单薄而柔弱的身躯覆盖在童年的足迹上,每一片都是盛开在鲁迅笔尖的花;周家人谈论着丰收,十五月圆之夜,迅哥儿便将自己的稚嫩幻想寄给月亮神。

时光荏苒,一晃已是深秋,也许迅哥儿正准备着捕鸟的工具了吧!

雪来了,银装素裹的百草园是安详的。等天稍一放晴,迅哥儿就会出来捕鸟。麻雀是他的手下败将,但每一次太心急,却捕不到大鸟。就像学飞的雏鸟,每一次都想放弃,怎能成为傲视蓝天的雄鹰?就像我童年放飞的风筝,总是等不及将它放上天空,却又心急地将它拉了下来。

又是一年。一年里,百草园里洒满的欢笑、泪水,融进了草上跃动的风。

没有华丽的装束,没有深情的洗礼,岁月是这儿缓缓流动的音符,它沉淀在迅哥儿悠悠的记忆里。朝花,夕拾。

可是,我的百草园呢?

我想,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百草园。因为年少是美丽的,是充满幻想的。早上,我定能看见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午后,我定能欣赏向日葵吮吸阳光;黄昏,我定能遥望白云挽住夕阳;黑夜,我定能仰望树梢牵着月亮……

曾经有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儿,扎着羊角小辫,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将自己留在了心底的百草园。那永恒的童年。

思,在百草园。幻想,亦在百草园。

游移的云,风轻的思绪,好一个百草园,好一个童年!

从“迅哥儿”的百草园到“我”的百草园,从“迅哥儿”的童年到“我”的童年,从“迅哥儿”的情感到“我”的情感,基于文章又超越文章。在作文点评课上,很多同学对本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对“仿写”这一话题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在对话中达成共识: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用好教材是务本,滥用试题是逐末;巧用教材靠教师智慧,但活用教材靠学生勤奋。科学仿写,是写作入格的前提,也是写作破格的基础,还是写作升格的抓手。

“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分水岭就是能否科学仿写。

什么是科学仿写?

与被仿写的词句特点吻合、语段结构相同、文章技法相似,这是仿写的形似;与被仿写词句、语段、文章的内容取向相同、思想精神一致,这是仿写的神似;借用他人规范优美的语言形式,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的独特认识和情感,这是一种仿创,也就是科学仿写,它是仿写的核心价值所在。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3

2010年底,再次审视我市的语文课堂才发现:目前我市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无法突破瓶颈,是因为我市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这实际上是语文教学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原来,是我们的语文课像思想品德课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究竟该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什么?该如何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出发,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还语文教学以本色呢?

一 感知语言特点,引导语言实践

第一,要借助意味深长的标点符号,悟其妙。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同一个标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现的色彩不一样。由于表达的需要,教材中许多作者常在某些地方以略写带过,给文章留下空白,让读者有充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标点,引导学生在品读精彩段落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补写文本空白进行言语转换,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文,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赋予草虫以生命。以不同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一些草虫,文中第八段“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和第九段“我还看见许多许多……”留出了空白,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在草虫的村落里,还有许多怎样的草虫,它们会在干什么呢?教师在此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这样一个个的符号,展开想象,似乎目睹虫子的工作,聆听虫子的心声,自然就会想起我们人类的生活,在忙碌中得到充实。想象的空间也就被学生自然地放大。

还有一些特殊的标点运用手法,非常少见,甚至出人意料,使人产生“陌生感”,但却充溢着作者独特的认识、情感与思想。关注标点的“陌生”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触摸人物隐匿的内心世界,感受语韵节奏的奥妙,引发学生对标点表达方法的探求。如《桥》中老汉沙哑地喊道:“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我们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把三个感叹号与“沙哑”进行对比,会发现尽管老汉此刻声音已经沙哑,尽管已经很劳累,但是依旧喊出高亢激昂的声音。这声音是老汉威严、责任、人格的体现。这样的教学,将学生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形成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和方法。

第二,捕捉经典的词句,悟其韵。如《搭石》一文以“一道风景”为“文眼”来统领教学,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乡亲们的美好心灵,领悟作者是如何将“一道道风景”写得具体,从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会仿写作文。

第三,把握精巧的构思布局,悟其特。不同的文体,在教学处理上也有侧重,因此,在细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把握课文的文体风格,发掘别具一格的文体中的“言语形式”。如《山中访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作为教师,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叙述。显然,用第二人称称呼,能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因此,在教学时,要先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最后还让学生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叙述。

第四,抓住精彩的人物对话,悟其意。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让学生读父子俩重逢后的对话部分,问,从表达形式上,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这是一段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请学生再仔细研读后,引导明白:当时情况危急,加了提示语,反而多余。这样紧凑的一问一答,符合当时的情境,更能让人感受到父子俩的惊喜与激动。

第五,了解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悟其情。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作为教师,应广泛研读作者相关作品,总结作者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尤其是应关注作品中语言风格发生变化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在《凡卡》一文中,一向力求语言简洁的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却重复地写凡卡求爷爷接他回乡下,一共有5次。让学生关注到这种反复的形式,并拓展联系契诃夫的写作风格后,产生这样的疑问:“契诃夫说文章要简洁,可是这几处却多次重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接着,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学生体会到了凡卡“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后,更深切地理解了凡卡为什么5次在信中乞求爷爷接他回家,同时也明白了作家契诃夫这么写的目的,乃是“情到深处才反复”。

二 关注方法习得,实现言语转换

关注语言形式的最后归宿点在于运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语言形式的关注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悟”上,那么,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带兵杀敌”。因此,在明白了“教什么”之后,我们需要明白“怎么教”。我们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还要指导他们习得语言方法,学习、模仿,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将别人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首先,要比较对照,体会言语表达效果。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时,教师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来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时间的罗列,这几个句号将巴迪的焦急形象化,使学生充分感受句子带来的强烈的形象冲击和精神冲击,真正明白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通过这样的教学,在以后的作文中,学生一定能逐步把这种简单却情韵无限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其次,要品词析句,习得句式表达形式。品词析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自古就有贾谊的“推敲”、王安石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反复锤炼的佳话。通过品词析句,既可理解语言内容,更可体悟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到之处,加深对语言的感悟。品词析句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增”、“删”、“换”、“移”、“补”等。通过这些手法,引导学生将改过之后的词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感受作者的匠心,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力,同时,也加深对语言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内容理解与形式感悟的和谐统一。

再次,要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特点。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诵读,反复的诵读可以使语言产生“默会性”。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反复诵读,让学生发现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此方法最适合排比句的学习,因为排比句在排列上具有层递性,通过诵读可让学生体会到排比句增强语气、有力表现思想情感的作用。

最后,要仿写运用,内化语言形式。如:模仿文本、段落结构形式“总分总、倒叙、插叙等”仿写;模仿排比、拟人句式仿写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语言运用训练,促进学生将消极的语言转变为积极的语言;将典型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转化自己的语言表现方式。

三 整合语言习得方法,回归语文本色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4

一、诵读情感触发点,丰富情感和审美素养

散文,语言美妙动我心,非常适合诵读。通过诵读,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更透彻地领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在朗诵过程中,学生的感情也会一点一点被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素养。可抓住特点反复诵读,对比衬托,升华情感。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重点描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教学中,笔者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水“静、清、绿”的特点。学生反复朗诵描写江水“静、清、绿”特点的相关语句,在突破表层言语的基础上进入深层的情感,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抓住文章中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的精彩语句,启发学生置疑开头,揣摩文章描写大海和西湖的用意,并且让学生在反复朗诵江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妙词佳句的品析,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多层面赏析后把文章独特的感情分析出来进行诵读深层朗读,读中入境,读中悟情,读中升情。

二、挖掘内化练习点,彰显个性语言和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在的是语言理解能力,外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说的训练中解决的是思维的条理性,对已储存的语言材料还要通过学生的思维定式进行系统的练习,帮助学生内化和吸收为自己终身固有的语言能力。

散文教学中的内化练习有学词造句的练习、连话成段的练习、组段成篇的练习、精彩话句摘录的练习等。把练习作为基础平台,发挥写的基础作用,突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内化和运用,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交流训练。

1.抓住结构仿写练习点,发展共性语言

如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有对山野、水野、物(动物)野的并列式描写结构,可引导学生练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同一主题。通过仿写课文的写作特点体会课文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作题材和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样学生经过系统内化训练,有了较扎实的字、词、句等语言基础,再通过仿写的定势练习和说的思维整理练习,把字、词、句和写作方法较顺利地内化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2.填补想象空白点,培养独特表达能力

散文总是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会让读者在读文时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读懂蕴藏在内容和文字背后的东西。老师在授课时,找到这样的“想象空白点”进行精心设计,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在课文的空白处有意识地创设话题,用描绘想象抒发作者的情感体验,可引导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如《山中访友》,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和树木是知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树。要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在想象中体验作者的物我两忘和大自然的和谐之情。进而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丰富多彩的填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作品进行沟通。

三、化抽象为具体,提升美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都是名家名篇,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老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熟读文章之后将自己所体会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画下来。学生都很兴奋,紧张地投入画画中。大概30分钟后,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交流,并选出了几幅最出色的作品。作品虽然简单稚嫩,但小兴安岭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都让孩子们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读文理解到画画领悟,再到欣赏,学生将外在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后,创造性地对内在的理解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外化,形式多样,还原课文内涵和意境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既感受作者眼中的“美”,又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

四、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点,提升人文素养与延伸内化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5

一、把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程落到实处。

以应试为目的、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主流观念影响下,大部分语文教师把教学的着力点落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把教材处理的着力点落在“考试可能考出来”的知识点上,由于口语交际部分重在语言实践,不容易形成试卷题目,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对许多老师来说,就形容虚设了,要么被蜻蜓点水处理,要么干脆被置之不理。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把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程真正落到实处,把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口语交际》时,引导学生回味《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精心设计两个环节,一是“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二是“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在自然角色扮演的有趣氛围中用心领略大自然的魅力,倾听造化神奇的音响,尽情交流和倾吐,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在倾听和表达中受到了口头表达的有效训练。

二、让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教学相互融合

第一是复述情节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具有很强故事性的文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把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孙漂流记》等这样的课文。这样复述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坚持把这样的工作做下去,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是口头仿写练习学生的表达能力。仿写通常是指文字的模仿表达,但是也可以进行口头的仿写训练,使得文字的训练和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先让学生写下仿写内容,再进行朗读分享,引导学生用语言尽情展示自己的想象智慧。比如我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引导学生对“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这样的句式进行仿写。写好后,运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分享自己的智慧,充分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在这样的交流与分享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通过口头作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仿写山中访友范文6

一、学会质疑,主动生长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有疑才能产生读书的兴趣,有疑才能明白读书的目的,有疑才能明白读书的方向。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读书解疑,学生的思维在质疑解疑中自然地快速生长。

今年年初,台湾李玉贵老师在福州教育学院四附小执教《蝙蝠与雷达》,一开课就问学生:有没有问题要问?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没有。”李老师又问:“一个问题都没有?”“没有。”此时,会堂里,一片寂静。李老师用平和的声音说:“那老师问个问题吧?‘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为什么有一红一绿的两盏灯?”学生傻眼了,听课教师也愣住了,大家都没想到这样的问题。李老师耐心地对这个问题做了解释,她温柔的话语鼓励着学生大胆质疑,因此课堂上问号跌出:“蝙蝠吃什么?”“蝙蝠听觉怎样?“什么叫‘超声波’?”……拘谨的课堂慢慢地活跃起来了,生生讨论、探究,师生交流,课堂灵动起来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开始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关键词画图法、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仿生学图片,那些我们想到的,没有想到的,在课堂上都出现了。这样的课,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课,是充满生长律动的课。

二、接受挑战,勇敢生长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学生的心理也是这样。课堂上,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随口可答,那么学生的猎奇心理就会消怠,转而昏昏欲睡。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像跳水运动员跳水一样,不断增加难度系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兴趣。

例如,教学《落花生》,引导学生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抓住关键词品味父亲话的含义。学生从“鲜红嫩绿”想到花生果实土黄土黄的,不好看但好吃,觉得花生样子朴实,有内在美。从“高高地”“矮矮地”想到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结得高,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而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炫耀,只是默默地奉献自己。教师设了一个台阶:“花生确实值得赞美,那么你认为石榴、苹果和桃子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吗?”学生回答,外表好看,好吃,富含维生素,美容,甚至有学生谈到抗癌,说早期得了乳腺癌,因每天吃一个苹果,活到106岁……教师没有就此止步,继续让学生接受挑战:“既然石榴、苹果和桃子与花生一样,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那么父亲为什么要把花生与它们进行比较呢?”教师组织学生读书,小组讨论,学生的困惑慢慢解开:父亲并不是看不到桃子、石榴、苹果的好处,而是两相比较,他更看重花生的品质,更喜欢花生朴实、有用的特点。父亲觉得,外表平凡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更值得别人敬佩。

在这样的课堂,学生需要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犹如登山,又如探险,必须积极地思索、动脑,才能登上峰顶拥抱美景,才能寻到出口见到光明。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喜爱的,也是学生欢迎的。

三、练习运用,扎实生长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创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积O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善于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满怀豪情来到山中,感受到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完这一段,笔者让学生仿写:“孩子们,现在,你们跟作者一样,置身山中,你想跟哪些朋友打招呼?试试学习作者的写法。”有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写道:“你好,多姿的花朵!你频频点头,是向我问好吗?”有的学生写道:“你好,柔软的柳枝!你在岸边随风摇摆,是在梳妆打扮吗?”有的孩子写道:“你好,调皮的松鼠!你在树上窜上窜下,玩得多么欢快!”笔者就说:“瞧,把你们写的连起来,就是一段优美的文字。以后,当你们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时,就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了。”学生自信地点了点头。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四、互帮互学,共同生长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像容器一样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互动少,学生之间更没有什么互动,每个学生都像孤独的单干户。而理想的课堂,师生间、学生间能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能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共同生长。

上一篇去远方

下一篇修养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