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螳螂捕蝉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螳螂捕蝉文言文范文1
一、再现时代背景,设疑激趣
春秋时期距今久远,儿童阅读缺少相关背景知识。所以,在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我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再配上朗诵、背景音乐,借助声像媒体的直观、高效,把历史故事的悲壮沉雄和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在短短的两三分钟里阐述清楚。除了让学生明白吴王阖闾准备出兵攻打楚国的原因,还能营造出和文言文一致的古代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架设了“时光隧道”,从课堂效果来说,的确是牢牢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眼球。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阐明:“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表明人的情感随着客观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情感又会触动词语的萌发。这样的情景,对于文章主人公的出场自然是极好的。于是,就有了我和学生的如下对话。
【课堂回放】
师:大家看得专注,听得入神,吴王下了一道什么命令呢?
师:(出示“敢有谏者死!”)谁会读这句话?
师:猜猜看,吴王这话是什么意思?
生1:谁要是敢来劝我,我就处死他!
生2:哪个大臣还敢叫我不要攻打楚国,我就要杀了他。
师:谁能把王者的风范和霸气读出来?
(生读,很有气势)
师:这个“死”真让人不寒而栗呀。
师:你们看,当皇帝他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可是后来他却变成了这样一
(出示“善哉!乃罢其兵”)
师:“善哉”就是“好啊”。“乃罢其兵”你们明白吗?
生:“乃罢其兵”就是吴王改变主意,不出兵攻打楚国了。
师:皇帝一般都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顾明远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巧设吴王前后的态度变化这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有了解的学生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了解娓娓道来,这多好,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让他们感受到表达和收获的喜悦。不知道,那也没关系,老师适时简述缘由,让学生轻轻松松且兴趣盎然地走进古色古香的文言世界。
二、凸显学生主体,情趣交融
1.“趣”在多层读
在比较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差异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学情,顺势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难读?”大家的意见趋向一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读之后,理解的确困难。我就标出节奏,给学生提供一根“拐杖”。此为第一个层次的朗读,总体要求是读通。第二个层次的读,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懂。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读懂”,只是要求大致了解课文的意思,一些关键字词的注释也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意的难度。毕竟六年级的孩子理解“做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的道理并不难。少年用这个故事打动了吴王,故事自然要绘声绘色才行,所以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读的时候根据情节适当加入表情、动作,读出情境。在不同的朗读形式中,学生白然而然亲近文本,明白故事揭示的道理。“读”始终是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努力践行“情趣朗读,熟读成诵”的文言文教学特点。
2.“趣”在抓主线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是一串冰糖葫芦,学案所要达成的目标就相当于一个个散落的山楂果,这些山楂果离不开中间起着串联作用的竹签,同样课堂的整体感也离不开主线。本节课在读通、读懂的环节设置上也有一条紧紧围绕小动物的主线。以三个问题来凸显,其一: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重点留意小动物们的动作和神态,看哪个小动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二:这三只小动物都犯了一个怎样的错误?其三:通过想象,把小动物们的表现补写丰满。选择三个小动物来作为主线,这是遵循了儿童的立场。这个寓言故事里的小动物表现最出彩,孩子们对它们的表现最感兴趣。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能让整堂课灵动起来。一条明晰的主线,让我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也让课堂具备了“行云流水”的可能。
三、随堂创意写话,教学相长
【课堂回放】
师:这个故事虽然只有77个字,但是画面却很生动,含义也很丰富。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补充得丰满一些。“蝉高居悲鸣,饮露”,请你根据这句话想象一下,夏天清晨王宫花园的美景和蝉的自在悠闲。注意:重点写蝉的自在悠闲,第一组的同学们就扩写这句话。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螳螂是怎么发现蝉的,它是如何一步一步逼近蝉,并做好攻击的准备的。这里蕴含着螳螂的很多动作和心理活动,请二、三组的同学来写。“黄雀延颈,欲啄螳螂”,看着螳螂和蝉,黄雀心里是怎么盘算的,除了伸长脖子,它肯定还有其他的动作,请你通过想象,把黄雀写生动,第四组的同学写。
学生作品如下。
晨雾如轻纱般弥漫在王宫花园中,树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一只蝉正趴在高高的树冠上,它沐浴着阳光,唱着动听的歌,有时还停下来饮食着清甜可口的露水,真是惬意呀!
――范子豪
螳螂看着眼前悠闲自在的蝉,心里不禁冷笑一声:“哼,小样儿,你今天是插翅难逃啦!”蝉却浑然不知,还在起劲儿地高歌呢!螳螂突出的眼睛里冒着“金光”,弯下腰,前肢一缩,刹那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蝉扑去。
――朱桓
呈现教师下水文。(略)
通过扩写,孩子们进一步领略了古文凝练、简洁的特点,看似简单的几个短语,却值得好好去品味。试教时,听课老师对这个环节提出了质疑,我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质疑一:为什么分组而不是全班同学都把故事完整写下来?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整个故事都写下来,至少要30分钟左右,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权衡之后,我选择分组写作之后再当堂交流,这样,全体学生都得到了训练,完全可以把完整的写作作为课后作业去完成,这也体现了课堂的效率。
螳螂捕蝉文言文范文2
一、循文而悟理,寓意的自然抵达
【现象描述】寓言教学是“言”“意”兼得的过程,二者理应相互促进,和谐统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失之偏颇,主要表现为重意轻言。有的教师盲目执著于对寓意的深挖细究,穷追猛打,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的教学价值;有的教师甚至直接把寓言教学等同于说理教育,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揠苗助长》时,初读环节就直奔主题,直接问“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反复启发下,几个学生答出 “农夫太着急了”这个结论。显然,这个答案仍停留在内容层面,与教师准备好的“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这个板书不符,故而继续追问“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于是学生面面相觑,课堂一片沉默。
【对策解读】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这个经典譬喻隐含的另外一层意思在于:作为为了寓言的故事,“言”和“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上例中的教师就犯了把“身体”与“灵魂”相割裂的错误。文本还未深读,词句还未品味,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都尚未具体感受之时,突兀地空谈道理,其理解往往是肤浅、刻板甚至是错误的。寓言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是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却是丰满传神、栩栩如生的。教学寓言,教师应该站在语文学习的角度,以文本为依托,重在文字的训练与感悟,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品读揣摩,展开想象,在故事里“走”几个来回,待到故事了然于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抵达寓意自会如水到渠成一般自然而然。
如教学《揠苗助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忙到天黑”等短语作思考:每一棵禾苗都不放过,他的心里怎么想?别人劝他休息,他又会怎么样说?关注农夫从“巴望”到“焦急”,从“筋疲力尽”到“兴致勃勃”的神态变化,通过朗读、表演、评议的方式沉浸到实际的言语当中去,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到农夫因为心有所盼,所以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做出拔苗助长的傻事。最后,巧妙安排一个父子对话的环节:儿子如何向父亲解释禾苗枯死的原因?得知实情后的农夫又会说什么呢?在这样的生生对话中,学生提升了言语表达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欲速则不达”这个寓意。
二、适当而有效,文本的合理拓展
【现象描述】作为寓言的故事,大多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因此,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适度地拓展来丰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是值得提倡的。然而我们在课堂上也看到了,有的教师教学《鹬蚌相争》时,初读环节就出示文言文进行拓展,引入“赵且伐燕”中苏代对燕惠王的劝诫。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从文本中逐字对照寻找释义,给原本简洁清晰的教学任务盲目加码,不仅无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直接影响了固有目标的实现。有的教师执教《螳螂捕蝉》时,甚至挖掘到“春秋时期,吴国政局与各邻国关系”这样的深度,逐一剖析,表面看教师引经据典,文化味浓郁,可实际上拓展的内容是否适当,使用的时机是否合宜,都值得反思。
【对策解读】寓言这种文本,穿越了漫漫的历史时空,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抵达我们现代人的面前,具有言简而意丰的独特魅力。寓言教学应该在简约与丰厚之间把握好尺度,既要关注年段要求,又要联系文本特点。拓展必须做到“适度”和“有效”。只关注文本,则稍显单薄;过度拓展,则会使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过于艰涩,导致教学过程繁冗低效。
以《螳螂捕蝉》为例,了解吴国的实际处境是理解侍从譬喻成功的一个难点,此时的拓展成为了必要。那么如何呈现拓展内容,使之更有效?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出以吴为中心的列国环视图,学生就能清晰看懂吴国当时所处的环境:一旦它贸然出兵,虎视眈眈的邻国对吴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插图与简笔画,这样的拓展,简洁高效,谁为螳螂,谁为鸣蝉,谁为黄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当然,课堂实践时,最好先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具体语言出发,抓住“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一句品读,再相机出示简笔画。这样一来,言意兼得,语文味会更浓郁,效果也自然更好。
再以《鹬蚌相争》为例,在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明白寓意以后,教师可以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漫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使学生从依托于文本的“知道”,发展为落脚于实际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这是一种拓展。学文后文白对照: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此时此刻的文言出示,不仅能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帮助他们初步感受古文的凝练之美,这也是一种拓展。
三、新鲜而有趣,教法的推陈出新
【现象描述】寓言大多有亲切可感的形象,妙趣横生的情节,与童年有天然的联系,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寓言教学就应当紧扣这一文本特点,念好“趣”字诀,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少老师,眼里有“寓”有“言”,偏偏缺失了“趣”。不管教材是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呈现(单篇寓言),还是以一个系列的方式组合(二则或三则),无论是初学者(二上《狼和小羊》),还是高年段(六下《螳螂捕蝉》),只要是寓言课,就只走一个流程:出示课题,质疑问难,疏通文脉,总结寓意。这种不关注教学对象,不体现文本特点的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枯燥单调,很难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学了寓言,既留不下形象,也留不下语言,更留不下情感。这样的寓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无趣自然无语(语文)。
【对策解读】语文教学要达成语言教学的目标,教法上就必须推陈出新,把激发兴趣作为重点策略。那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年段和教材特点来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让寓言教学新鲜而有趣呢?
以苏教版教材中的第一则寓言《狼和小羊》(二上)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它故事性强、生动形象的特点,抓住狼和小羊的对话,通过自由练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明白“找碴儿”“倒流”“背地里”“争辩”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同时,训练学生关注提示语,体会到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来读懂人物,最后以伊索的点评来揭示中心,初步概括出寓言的特点。学文后尝试续编故事:对付凶恶残酷的坏人,该想怎样的办法脱离险境呢?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自然能在互相启发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满堂的惊喜。此法可以总结为“还权法”,亦即把表演权、拓展权授予学生,而学生则自然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啦!
随着年级逐增,在教学系列寓言(如《寓言二则》《寓言三则》)时,我们可以用“教—扶—放”的方式展开教学,把“还权法”扩大化。重点指导第一则寓言,然后提炼出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学第二则、第三则寓言,在此基础上汇报交流。这类寓言在教学时仍要注意侧重点,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文本空白。教学《牧童和狼》时,抓住牧童先后两次大叫,用表演读的方式揣摩牧童的心理。教学《蝉和狐狸》时,可与《狐狸和乌鸦》的结局相对比,引出关键话题,辨析蝉的聪明之处在哪里?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找准兴趣点,挖掘价值点,吃透重难点,让寓言教学得法得趣,情趣盎然。
四、“多元”与“一元”,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
【现象描述】如前所述,寓言这种文本,穿越了漫漫的历史时空,凝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抵达我们现代人的面前,具有言简而意丰的独特魅力。寓言的言简而意丰,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但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课标中关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的论述,不加省察地对学生偏差甚至错误的回答,采取一味迁就、盲目认同的态度,这就走向了事情的反面。以四年级的《一路花香》为例,有学生认为:课文中的破水罐虽然有裂缝,但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朵,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缺点也是优点,破水罐比好水罐强——他忘了水罐的首要任务不是浇花而是装水。另有教师执教此文时,盲目抬高破水罐的谦虚,贬斥好水罐的骄傲,把好水罐摆在了破水罐的对立面。像这样的“多元”,偏离了文本自身的言语环境,违背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是一种盲目的多元,片面的解读,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对策解读】珍视多元解读,就是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是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老师在珍视多元理解的同时,更加要注意尊重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始终是哈姆莱特这一个,而不会变成“莱特哈姆”,这就是文本内在的规定性。我们始终都要坚持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展的价值观看待文本。当学生的自由发挥、自主感悟发生偏差之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反复品读,体会挑水工富有哲理性的语言,采取让学生通过“XX,我想对你说”(对破损的水罐说,对完好的水罐说,对挑水工说)这一练习,达到对文章寓意的正确感悟: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生活中不妨多找自己或别人的长处,让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一路花香”……对于本文的寓意,我们鼓励多元解读:作为好水罐,它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破水罐能在挑水工的启发下找回自信,尽力发挥自身的价值,也值得肯定;而挑水工别具一双慧眼,充满友善之心,则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要我们能用这种积极向上、开放宽容的心态来解读寓意,所有符合人性之美、道德之义的解读都是值得珍视的。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多元”或者片面局限于“一元”,走非此即彼形而上的偏执之路。
总之,小学生的寓言教学,应立足寓言的文本特质,着眼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遵循儿童言语发展、精神发育的规律,自然、简约、诗性、多元共存。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语为本,理性看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正确分析教学行为中的偏差,让寓言教学如同寓言本身一样,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营造出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