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歌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歌知识

诗歌知识范文1

在以往的研究中,诗性知识并没有被提及,所以我们先从以往对知识的评价中来获得我们对知识的见解,以再次旁证诗性知识的特殊性。或者这样解释,诗歌自然是一种知识,我们可以从学者们无所不包的知识的讨论中来获得对诗性知识的辩证认识。社会学大体上探讨了知识的四种视角:(1)词语(;2)语言(;3)认知方式(;4)意识与思维。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讨论诗性知识。社会思想家福柯主张从词语的角度来观察语言的流变来管窥社会现实的变异,他甚至创立了“知识考古”一词专门指代他的话语实践研究。福柯认为知识是世界观的反映,他从词语与物的关系中阐述了他的知识型理论。知识型理论中他区分了四种知识型,分别是文艺复兴时期词与物统一的知识型、17到18世纪的用词的秩序表现物的知识型、19世纪的用词的秩序再现人对物的秩序知识型和现代的词与物的分离的知识型。[7]256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视野让我们看到了词语系统走向独立的历史。无独有偶,法国社会学家在“模拟社会”的论述中同时指出,符号系统的独立使得社会被拟象物控制,这难免有些悲观。不过我们需要承认词语已经走向某种独立,或者脱离事实、脱离客观,但是它仍然来自于现实。就像鬼神之说,仍然在人类的掌控之中。诗歌以词语的形式表现,词语开始独立为一个系统,它仍然是诗人的创造物,或者某种意义上是出版的创造物而已。以词语表现的诗性知识只是一种呈现,而这种特殊的呈现或许惊世骇俗,这恰是诗歌作为自由表达的体现。当代的诗歌词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挑战词语秩序的倾向,诗歌内容里大谈、死亡、存在的逻辑等等,而这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极力想要避免的话题。词语同时作为一种语言,它与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联系。语言社会学就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语言的知识是如何反应社会现实的。语言社会学从不同社会群体使用不同语言的角度来开展的社会学研究,而诗性知识之间体现的语言的差异,即使有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甚至成长历程都会影响到诗人的诗歌写作,但是这些差异往往是无规律地随意的,因为诗歌写作本身就是一种随意的创作,而且来自于外部的借鉴对诗歌语言的获取也有重要的影响。虽然没有确证的统计数据来证明诗歌语言的自由性,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因为如果诗歌语言是一个公式或者规律的话,那么诗歌创作早就走向了死亡。知识被看作是脱离于身体的话,自然就需要主动去获取,这就是认知。现象学社会学等派别倾向把世界认为是一个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使得知识获得意义,那样也可以说这个分类的系统就是知识,需要去内化这个分类系统形成现实世界的真实感。可以说诗歌区别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也是某种分类系统的内容。这里借用哈贝马斯关于共同知识的论述,诗人自然有一种自然知识,这来自于诗人对自己和对诗歌的界定和感受,当然也会存在相异的知识。这里的讨论主要是知识是人的产物还是独立于人存在的,而我认为是前者,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体现为一种事后解释,事后解释源自于我们时间的一维性,这里就必须要提出,事后解释的缺点——不确定性和多种解释。而诗歌则是一种创作中的知识,恰和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相符。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被创造的知识,而不是在事物发生之后做出的解释。当然基于人思维的稳定性,知识的稳定性与其同期的稳定性被一部分人质疑是否存在关联,而我以为这种关联更像是一种虚假关系。卡尔•曼海姆承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开展他的批判,他指出思想认识的发展并不遵循自身的逻辑规律。在诗歌方面这一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很多时候诗人恰是正不断尝试着突破被别人称之为思维惯性的意识形态,他们的文字和思想来往于一个没有意识形态的国度,甚至没有国家民族的界限。这是对现存分类系统的某种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又是遵循诗歌的原则和逻辑的,诗歌总是有一种模糊的创作逻辑,诗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逻辑,因为那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完美的只存在诗歌的意向和诗人的脑子里。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反思,我们可以得到诗性知识的几个特点:(1)诗性知识是一个词语的自成系统,它是诗人个人的创造物,是某种模糊的诗歌逻辑指导下的产品(;2)诗性知识是一种自由的象征,它们是用来表达情绪和体悟,这种表达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3)诗性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是以诗歌为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特殊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中包含一种内在的价值(;4)诗性知识是一种正在创造的知识,而区别于一般的事后解释,从而避免了事后解释的人的价值型的扭曲(;5)正是因为与事后解释的价值改造的其他知识的区别,使得诗性知识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反知识,这种“反知识”是反对那些违背诗歌模糊逻辑的现实,诗歌在当代文学发展的流变中获得了这种“反知识”的自我认同(;6)诗性知识是现实秩序的一种有益补充,这种“反知识”存在着某种正功能,即充实知识类型,丰富视野和传递思想等功能。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诗性知识

1.诗性知识产生的社会背景虽然说诗性知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塑造,这些则可以从社会环境来讨论。事实上,新诗是现代性的产物,至少在中国是如此。所以为了区别于古体诗,取名为现代诗。这种现代性却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较早地观察到了一种区别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的新的类型,他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五个预测中已经被证实或者正在被证实,除了一点——他所认为的社会的中轴:理论知识。他认为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知识会处于中性地位,成为社会革新和制定政策的源泉。这一论断难免有些理想主义,毕竟社会还在人类的手里,但是他也开启了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先河。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关于第二现代性的研究对理解知识有一个较好的借鉴作用。他把区别于工业社会的现代性命名为自反现代性,意指一种自己反对自己的现代性。[7]284而中国的新诗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传统的知识秩序在造反。伊哈布•哈桑就在《走向后现代文学》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做出了阐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强烈对比,我们不得不醒悟,原来文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象征主义走向了怪诞,从形式的走向反形式的,从等级制的走向混乱的,从创造走向了结构等等。[8]174后现代主义似乎已经打乱了我们对秩序井然的文学作品的印象,而中国诗坛梨花体、羊羔体、下半身等也无一不是一种尝试。所幸的是,任何文学的尝试都没有对错。

2.诗性知识的意义转向和现实境遇古体诗所要求的平仄和对仗,在自由主义浪潮中被抛弃。如此诗性知识失去了自我确认的一个标尺。那么诗性知识是如何形成本身的个性,以保持对别的知识的界限的呢?而回答在于意义的深度挖掘。除了对词语的广泛引入,其意义外延也得到很好的拓展。中国新诗写作越发倾向于一种实验——破坏性实验。破坏性实验是常人方法学派创始人加芬克尔创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它的意涵在于通过打破生活秩序来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的。也正如鲁迅曾经提到的那样,一流的文学作品在于毁灭美,从而获得对美的认知,而这就是诗性知识对其意义的建构。一首诗总会有一些破坏秩序的句子,而那些破坏秩序的句子所呈现出来的秩序就是写作的意义所在。古体诗和早期的朦胧诗中的词语一定是人或者物,而现代诗中的词语开始涵括一些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克姆提出的用以指代那些外在于人的社会之物,例如制度、现象和结构。现代诗为表现的诗性知识则是一盘散沙式的表现,任何只要能够想到的、写出来的词汇都可以用来放进诗里,而且加诸一种社会意涵,使之成为新的意义的代名词。按照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定义,诗性知识的生产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体应当获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但是,以破坏秩序为特色的诗性知识被称为非主流,这种破坏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被接受。这就使得诗性知识生产虽然成为了产业,却少有收入。诗性知识的生产者难以从生产中获得与其付出对等的回报,诗人不再与诗性知识亲近,而转而生产一种近乎谄媚的伪诗性知识,这里的“伪”体现在情感的职业化上。一个诗人在观潮时赞美大海,这是真实的感情,而他赞美一个观潮景点的时候就显得他感情失去了标的。资本的社会运作使得诗性知识的生产也不再那么纯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所把控的诗歌出版使得诗性知识产出质量降低。

三、诗性知识的走向

诗歌知识范文2

传统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从感情上产生共鸣。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

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其实,诗歌学习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必须依赖学生的个性阅读。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建构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其次,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诗词诵读的方法有:一为熟读,因为读得熟,就不待解说,自然洞晓其中的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二为联系。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诗人、理解几首作品,着眼点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以整体上提高审美能力,使审美空间增大。我们在学习某一首古诗词时,可以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极大兴趣。三为想象。好的诗往往诗中有画,诗词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展开想象,使诗歌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把他们引进诗的意境中去,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整合资源,体味诗意

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诗歌的教学中去,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如我在教学《春日》中“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句时,学生对“景物一下子焕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感受,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景物“一时新”的表象,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体验到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情感。我就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时新”的图。于是有的同学从茵茵绿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焕然一新”,有的同学从大片金黄的菜花中感受到了“焕然一新”。我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找能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景物,这样,学生对“无边光景一时新”有了清晰的表象,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了。三、拓展活动,体味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咏柳》这首诗,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到了柳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时,我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位小画家,画出柳树的色彩、形态,以及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这样让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感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创新。

2、写诗。这里说的“写古诗”,并不是抄写古诗,而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让学生徜徉在诗的王国里,共享才思的愉悦幸福,让语言进一步得到内化提高。

四、课外延伸,引导探究

诗歌知识范文3

关键词:诗歌 主旨 确定 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让语文老师头疼的便是诗歌鉴赏;学生也总是说对于诗歌鉴赏题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学生在鉴赏中,除表达方面存在着不准确不到位等问题外,更主要的是学生对诗歌的主旨很难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正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呢?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才能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诗歌主旨。下面就结合诗歌内容作一些具体说明。

一、抓“诗眼”

古代诗词,语言力求简明、生动、形象,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注重一字传神。一首诗,总有一、二个或一、两句表现诗歌主旨的词或语句,这些词和诗句或议论或抒情,起着统摄全诗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诗眼,那么,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就不会无从下手,而是有迹可寻。我在教杜甫的《月夜》一诗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写诗人对妻儿的思念)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诗中的“独”字看出来的)3、诗中的“双照”是什么意思呢?(指二人在一起看月)4、作者和妻子在一起看月了吗?(没有)5、既然没有,那“双照”一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呢?(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6、那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独”和“双照”)7、现在你们能概括它的主旨吗?(它通过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从而表达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再如讲授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这首词写的对象是什么?(海棠)2、写海棠怎样了?(海棠在狂风暴雨中凋谢了)3、词中哪一句是词眼呢?(应是绿肥红瘦)4、暴风雨夜,海棠被摧残时,词人在干什么?(借酒浇愁)5、那这首词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呢?(词人在海棠的凋谢中寄寓着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通过巧妙地提问、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诗眼判别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主旨的判断也越来越准确。教会学生抓诗眼,就能让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较准确地把握诗歌主旨,从而产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题材相同的诗,由于作者的不同,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主题立意。如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乌江》这三首关于项羽的诗,由于作者不同,各自所处的时代和思想境界不同,诗中表现出来的主旨也完全不同。讲析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的相关资料,然后提问:1、这三首诗的主旨一样吗?(不一样)2、你能说说它们的主旨和原因吗?在学生回答后,我明确地告诉学生:杜牧的《题乌江亭》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的《乌江亭》则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王安石这样写,其实是跟他的身份、地位有关,作为宰相的王安石,他更关注的是民心和形势。李清照的《乌江》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作为女人的李清照,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男人气概呢?那是因为南宋初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随着大批逃难人群来到乌江,她想起楚霸王兵败后不肯忍辱偷生,在此自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讽刺宋朝统治者懦弱无能,不敢抵抗金兵入侵。古人写诗,为了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常常会借他人之口发表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如讲析朱庆馀的《闺意上张水部》一诗时,我明确告诉学生:这首诗看内容是一首表现―个女子在新婚第二天拜见公婆前的娇羞之态和小心翼翼的心理。但如果你能结合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唐代人在考功名之前,都要向当时有名望的人献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期能够先得到他们的赏识并请他们帮自己到主考、主管大人那里推荐一下,求个好印象。这首诗其实是作者在献上自己的文章却久久得不到消息的情况下探问结果的小诗。如果在鉴赏时你没有提醒学生注意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就很可能导致学生曲解诗意并闹出笑话。因此,鉴赏诗歌时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不仅能起到让学生准确把握主旨的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关注诗歌的标题

诗歌的题目往往会标明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鉴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题所提供的信息,去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主旨。如讲析张籍的《节妇吟》一诗时,我把诗歌内容抄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朗读后讨论: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写一位妇女接珠又还珠)2、它的主旨是什么?(表现妇女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学生回答后,我向他们出示了诗题,并提问:这首诗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学生这才恍然大悟:这首诗是诗人张籍借节妇之口来婉拒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一封信。再如讲析柳中庸的《征人怨》一诗时,我明确告诉学生:如果不看诗题,会以为此诗是写将士勤苦训练,驰骋疆场的雄心壮志。但结合诗题看,全诗却是围绕征人的怨情来写的,他们既怨恨年年岁岁的频繁调动,怨恨时时刻刻都要练兵备战,也怨恨边地的酷寒气候和景色的单调。由此可见,关注诗歌的标题是判断诗歌主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注意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体味涵咏诗歌的意境,有助于他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如分析杜甫的《其一》的主旨时,我问学生:1、这首诗写的是一幅风景画,你知道它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吗?(春天)2、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太阳、春花、春草、燕子等)3、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意境?(明净绚丽)4、这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显示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愉悦心境)5、它的主旨是什么呢?(这首诗通过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意境图来表达诗人在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的愉悦心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古典诗歌受格律、字数的限制,诗歌中的形象塑造,往往只能抓住其主要特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补充细节营造意境,在脑海中自我创造诗歌形象,做到“身临其境”,以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实践证明:教会学生解读意境,就能让学生较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

五、关注用典、诗歌的情感等问题

诗歌知识范文4

一个失去了爱情的人

他有理由成了一个梦游者

世界粉碎了美好的情感

我们的灵魂里堆满了灰尘

沉默的人太多了

喃喃自语者太多了

背叛的人太多了

他把一个秘密锁进了抽屉

有一天他会死去

我们也会跟着他死去

这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手挽着手跨过了地狱的门槛

爱的上帝

爱的上帝

我刚刚从生活的狭缝中

钻出来一小会儿

这一小会儿是我自己的

如果你不介意

我想和你说一小会儿话

你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坐得很高

我尽力仰着头

也看不见你

如果我跪着

你会坐得更高

我现在站在屋顶上

接收来自你的信息

真的该死

人间的黑暗笼罩着我

我的钱包丰满

我的内心空虚

就是这一小会儿

我依然空虚

没有理由为生活辩护

爱的上帝

你的爱无所不在

但我不配享有

这人间的罪恶有我一份

我摸着伤口犯罪

充当知识分子的帮凶

在堕落中从不孤独

爱的上帝

我想抱住一块石头痛哭

我想在身体里点一支蜡烛

我想心中藏甲兵二十万

爱的上帝

我想两手空空

我想被你的智慧吞噬

爱的上帝

我想同时做一个儿童和老人

爱的上帝

我想和你再说一小会儿话

虚 无

深渊让我们分担命运的矛盾

天空是我们的死亡之所

你和我都是孤独的个体

生前没有拥抱

死后依然沉默

大风吹走我们的体温

灰尘落在我们的白骨之上

至高的事物呈现在我们的表象里

我们仿佛醒来

又被天空埋葬

解 脱

风从虚无的气息开始

它流动着

在我的手掌里

形成一座旋转的花园――

石头和山谷对峙

鸟鸣清洗一枚淡绿的铜钱

马匹在湖泊上空飞翔

牛羊满足青草的气息

仿佛我刚醒来

一个婴儿穿过我的身体

在夜里,你独自品味悲伤

回家的路很深,舌头很深

灵魂没有痕迹,像你回到月亮上去

在我的视野里,不见一颗孤独的星球

那些下降的事物,在空旷中失重

像一层层打开包裹,露出白骨和栅栏

但你的伤痕一层层加厚,像坚硬的壳

小心翼翼地分泌火焰的汁液

自 述

我被夜里的冰雹震醒

披衣起坐

在黑暗中亲近黑暗

阳台上的花草

拼命咬住雷电的尾巴

把身体塞进饥饿

实际上我没有倾诉

我只是爬出自己的洞穴

诗歌知识范文5

苦乐人生 总有诗歌为伴

1941年6月,张新泉出生于四川富顺县城关镇。母亲闲来无事时喜欢吟诵唐诗宋词,也许是耳濡目染,兄弟姐妹8人都爱好文艺。童年的张新泉曾挎一个装着瓜子、糖果、花生的小竹篮,出入茶坊酒肆叫卖。他总是不由自主地钻进县城的小书店,读得如痴如醉,饿了便抓一把篮中食物送进嘴里……

1958年,因为将他人一些言论“搬”上了油印小报,他被学校开除,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颠沛流离的底层生活。扛包、拉纤、打铁、修路、放炮、做剧团乐手,凡此种种,生活向这个少年肆意展示着它的冷酷无情,甚至将他推向生死边缘。一次扛盐包,时过中午,饥肠辘辘的他踏着颤巍巍的跳板上船装舱,因体力不支,双腿发软,一头掉入波涛翻滚的河中,幸好生死关头,被一渔民救起。

在富顺糖厂当了几年临时工后,张新泉翻读了相关的劳动条例,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工作”,而且决不会有人与自己争抢――打铁。当时粮食是定量供应,张新泉因“大胃”不得不时时面对饥饿的“来访”,而所有工种中,打铁的定量最高,一个月45斤粮食,还有猪肉、菜油等劳保福利。

打铁房只上半天班,师傅前脚走,张新泉便将门紧紧关起来,打来一桶冷水,将烧红的毛铁放入水中。他将自己洗干净,然后一手拿馒头一手拿书,开始了遐思飞扬的阅读。

早在上初中时,他就开始写诗。如今,大量阅读之余,青春的思绪与激情便在笔下哗哗流淌,凝成动人的诗行。这些诗作陆续在全国各级报刊刊出,给他带来快乐和自信的同时,也让他逐渐确定了当作家的梦想。

“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是诗歌给了我力量和信心,拯救了我,消解了现实的种种不公。那时我想,这个社会不可能永远这样,我的人生也不会永远这样,知识才是力量,我要为总会到来的那一天作好准备。”读书、写作、锻炼身体,张新泉活得自信充实。

数年后,早已名声在外的张新泉被调到宜宾地区文工团创作组,之后,又调到《金沙》编辑部、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星星》诗刊,一直从事自己钟爱的文学编辑工作,并执著于诗歌创作。

底层生活 炼出平民诗人

“我注定是民间的土著,离垄沟最近,离宴席很远……”(《烤薯店》)阅读张新泉的诗,总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民间气息和诗人的平民情怀,张新泉也因此被称为“平民诗人”“铁匠诗人”。

不管是当年生活在社会底层,还是数年后做出版社、杂志社编辑,一拿起笔写诗,浮现在张新泉脑海的便是底层百姓的生活、劳动场景。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吃喝拉撒,他都熟悉并容易为之动情,因为他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码头搬运时的脚步踉跄,沱江边拉纤的号子悠悠,打铁房里的挥汗如雨,依旧历历在目。即使后来表面上底层生活远离了他,在感情上他依然始终驻守在那里。

10本诗集,一以贯之的是诗人的平民情怀和视角,《拉滩》《野码头》《残纤》《弹棉絮的人》《带红枣的人》《扫街人》《阳台上的母亲》《老孟》《烤薯店》《寻找剃头匠》《作家张君》《乡里兄弟》,一个个平凡人物,一帧帧市井画面,跃动在他的诗中,组构成真切丰富、热气腾腾的生活。评论家燎原说:“我们顺着他的笔触游走,不但能通过那曲里拐弯的长长街巷和蜂窝似的楼房,几乎看到中国当代都市中小民百姓全部的生态场景,而且还能意外地看到我们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新泉的这种诗歌,甚至实现了只有小说这一体裁才能做到的表现当代生活的丰富性。”

踏实做人 铸就一把“好刀”

“留一桌狼藉/我们站起来说/该回家了/说这句话时/我们其实是想说/今晚不走了/陪你抵足而眠/外面下着小雨/我们慢慢地穿着风衣/如果穿得快了/便觉得/更对不住你/外面下着小雨/你从一条很累的路上来/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多想把友情铺成一张沙发/陪你谈心,谈诗/像从前一样/善意地挖苦和攻击/唱快乐或者忧伤的歌/然后/谁拥着一支酒瓶打起鼾来/然后/窗子四四方方地说天亮了……”

这是张新泉的诗歌《朋友》,没有华章丽句,没有故作高深,仿佛朋友间低低的絮语,通俗晓畅近乎于白话的语言,读来却情思隽永,犹如清泉沁人心间,唤起人们对真挚友谊的回忆、向往。

“写诗当然要从自我出发,但也希望被受众理解。诗歌就像一架飞机,不管飞得多高多远,总要有一个停机坪,这个停机坪,就是读者的生活经历和生存感受。读者通过阅读,唤起共鸣。

正是基于这种近乎朴素的创作思想,张新泉选择了口语化的诗歌语言,与普通口语不同的是,这是经过诗人心灵和修为照耀过的口语,通俗,亲和,饱含诗意,带着诗人深切质朴而又具有普遍性的情感,走进读者心田。

诗歌知识范文6

1、牢牢把握“读”的环节,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上课的时候,我着重于读,但也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那种“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了。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然后进行朗读比赛。一组在“读”的时候,其它组就听,等到这组读完后,其它组就指出这组在“读”的过程中读错的字。错一个扣10分,然后把这组的最后得分记入他们的学期总分,学期末进行奖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大多能把别人读错的字找出来,并且轮到自己读的时候也相当认真。事实证明,这种“读”的效果是不错的。

2、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上课积极思考。

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太泛、太难,都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由于问题设计得比较合理,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为了调到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我常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和前面介绍过的朗读竞赛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对这种方法相当欢迎,为了给自己这一组争光,可以说个个都积极地思考,小组讨论的气氛也相当热烈。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高了,上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3、探索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着重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语文课堂教学又是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新的课型。在一个学期中,我不间断地开设了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比赛”、“查安典比赛”、“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IQ游戏比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讲笑话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语文这一门课程的热爱,使他们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爱学”、“乐学”,同时,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学生们很喜欢上这样的课,这也是我以后继续探索、努力的方向。

4、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近几年,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悄然兴起。多媒体教学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感性、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逐渐掌握了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适当加以运用,让语文课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初中课文中有两篇文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的《沁园春.雪》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和诣的音韵,优美的意境,作者博大的胸怀和气概,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但这里却存在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全篇都是以雪作为背景的,雪对于增强对于诗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广州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下雪,只是从电视画面上得到过一点模糊的认识。如果此时不加深学生对雪景的形象感知,即使学生对课文了如指掌,也达不到对诗歌内在美的品味,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为了在上课之前加深学生对雪的认知和感知的能力,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雪景图片,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既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显得意犹未尽,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上一篇软件开发

下一篇合理化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