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范文1
不要忧伤,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阴沉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
而过去了的,将会成为未来美好的怀恋”。
每当我吟诵普希金的这首诗,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无尽的力量,思绪也被拉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
那是1984年盛夏,N次高考落榜的我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求学,还是放弃梦想直接工作?我举棋不定,无法抉择。那时我身体瘦弱,父亲觉得我应该放弃高考,劝我接他的班。可是我的内心还在为我的大学梦而苦苦挣扎。在那段阴郁的日子里,我徘徊不定,看不到前路。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普希金的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当时我去邻居王辉家做客。王辉比我小一岁,也是高考落榜后闲在家里无事可做。和他闲聊中,我无意间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黑龙年》杂志,随手翻了几页,竟发现了大诗人的这首名诗。读着它,我仿佛一下子与诗人产生了共鸣。现在的我不正是在“阴郁的日子”里,“忧伤”“心急”吗?普希金好像在用这首诗告诉我:一个人,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需要的是“镇静”,千万不要“心急”。天道酬勤,只要你持之以恒,那么“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而这段难熬的岁月一旦过去,它就必将成为你柳暗花明后的“美好怀恋”。
仔细地品味这首诗,我郁闷的内心顿觉豁朗,心里充满了前行的力量。我重新振作精神,毅然沿着自己的求学之路走了下去。
终于,在苦苦求索后的1985年,我如愿以偿地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我过得既充实又丰富多彩。我曾因品学兼优连年受到学校和省里的表彰,并且在毕业后留校工作。
有时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读到那首诗,我人生的轨迹或许就会改变,今天的我可能完全就是另一个模样。我很庆幸,在人生的拐点上,看到了这首给予我无尽力量的诗作,它用文字感染着我、鼓励着我,让我有勇气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那段时间,不仅是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我带来重要影响,电视剧《手足情》的主题歌《过去的事情不再想》也曾给予我久违的温暖。“过去的事情不再想,弹起吉他把歌儿唱。风中的迷茫,雨中的彷徨,今天要把它遗忘。青春,经历了风和雨,对生活更向往。人生的道路多漫长,冬天过后是春天。兄弟的情义,朋友的衷肠,今天要把它记在心上。心灵,经历了甜与苦,对生活更向往。”
虽然我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但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我就被其至真至纯的情感所打动。在艰辛的求学历程中,我经历了各种坎坷,品尝了人情冷暖,咀嚼了苦辣酸甜。我曾在“风中迷茫,在雨中彷徨”,是亲朋挚友的殷殷嘱托,使我在逆境中鼓起前行的勇气;是姐弟间的手足深情使我在艰难的跋涉中感受到近在咫尺的温馨。五尺男儿,我怎么辜负“兄弟的情义,朋友的衷肠”呢?是这种歌增添了我的信心和勇气,它使我咬紧牙关,奋然前行。
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范文2
在他们当中,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的耿乐,大概是最年轻的一位。从1994年主演第一部电影《头发乱了》开始,耿乐就被视为“文艺青年、摇滚青年”的最佳代言人。难得的是,20年过去了,他身上那种边缘、叛逆、不妥协的感觉依然没有被磨灭。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的耿乐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强烈敏感。在前不久举办的“魔力”当代艺术展中,耿乐展出了自己最新创作的装置艺术《不,好,意,思》,四副作品分置在展馆的四个角落,安静,不起眼,存在的最大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被人忽略。耿乐说:“‘不好意思’在现实社会是很难生存的,尤其在演艺圈,吸引眼球更是重中之重,怎么能往后退?怎么能隐藏自己?参展的作品,都想呈现在画廊的中心,恨不得周围要清空,要打上灯,就为了体现它,为了隆重而瞩目地呈现。《不,好,意,思》藏在角落里,你很容易忽略它,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也许你没注意它,但你离开场馆的时候,在你的视觉印象里,会有一种似曾存在的感受。这就是我的价值观。”
《止杀令》里止不住马跑
虽然被贴上“文艺青年”的标签,但耿乐一直没有放弃过尝试新的角色。3月22日即将上映的《止杀令》,耿乐在片中扮演成吉思汗的侍卫官刘仲禄,这是他第一个大银幕古装角色。
耿乐介绍:“成吉思汗大军已经打到中亚以西很远的地方,刘仲禄一直跟随他。大汗觉得打得再远,哪怕征服全世界,人还是会死。他听说中原有一位高人丘处机,有长生不老药,便派侍卫官刘仲禄去取。刘仲禄拿着大汗给的虎头金牌和诏书,从西征前线带着一支马队,日夜兼程赶往中原。”
刘仲禄在山东见到丘处机,好不容易说动他出山,于是一行人再掉头往西追赶成吉思汗的队伍。丘处机当时已经年逾七十,不能骑马,只能坐车。一行人走了两年才到成吉思汗大营,可这时大汗早就打到更远的地方去了。丘处机说:“我不走了,我走不动了,让大汗来见我。”可是大汗不肯放弃已经打下的疆土,便商定大汗驻兵不动,等丘真人来。
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却说自己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一个人得“顺应天,生老病死,该什么是什么,不能滥杀无辜。”丘处机冒着自己被砍头的危险,终于说动了成吉思汗,令他不再西征,班师东还,从而避免欧洲更多国家的生灵涂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言止杀”的故事。
汉人刘仲禄史上确有其人。因为成吉思汗连年征战,征服了许多民族,所以在他的蒙古骑兵队伍中,汉人并不鲜见。刘仲禄擅长制造弓箭,得到大汗的赏识,后被调为近身侍卫。刘仲禄武功高强,精于骑术,这对耿乐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止杀令》拍摄期三个多月,每天在片场,耿乐几乎都是穿着盔甲在马上度过。
耿乐觉得很奇怪,刘仲禄在片中这么多骑马戏,《止杀令》导演却从来没问过他会不会骑马,就是觉得他行。耿乐以前拍戏也骑过马,心想这部戏可能马术部分难度不高,以前的经验足够用了。
进组拍摄第一场戏,就是刘仲禄和他的马队千里迢迢从西域赶到山东,在那里他们第一次见到大海,人和马均兴奋不已。“沙滩上,十几匹快马一字排开,迎着朝阳飞奔。第一场戏就拍这个大家既没在一起拍过,他们也没见过我骑马,根本不管。刘仲禄是头儿,所以他们还给我挑了一匹最快的马,我必须一马当先,还不能落在他们后面。导演说预备开始,那马就冲了出去。我的那匹马特别聪明,站的时候就有点站不住了,轻轻一点,就奔了出去。真是好马,不像旅游景点的马,拍着屁股都不走。”
耿乐特别紧张,他从来没骑过这么快的马,而且这跟以前骑马有很大不同,以前是朝前跑,这次是由着马儿在海滩上撒欢。耿乐暗暗叫苦:“这哪儿是人骑马,这是马想把我往哪儿搁就往哪儿搁啊。”摄影机一直对着他,他还不能把紧张表现出来,咬着牙做出一副欢欣愉悦的表情。演耿乐部下的,不少都是内蒙专业骑手。因为沙滩深浅不一,有些马儿的蹄子倒不过来,一个趔趄就把骑手摔了。耿乐说自己运气不错,胯下那匹马从来没有“马失前蹄”。
经过三个月的相处,这匹头马成了耿乐最亲密的朋友,他对它是又爱又恨:“三个月天天骑马,马越练越好,可就是这样,我还是勒不住它。这匹马本来也是调得很好,但有个毛病,不爱停,起步特别猛,刹车不灵。飞奔起来以后,它高兴了,根本拉不住。本来跑300米就够了,结果它都跑出画了还不停。我拉缰绳拉得浑身大汗,手指头生疼——后来又跑了300米才停下来。我下马脱盔甲,浑身湿透。”
打戏实打实
除了骑术,耿乐还在《止杀令》中奉献了从影以来最多的打戏。佘少群在片中饰演丘处机的弟子,西行路上一直追随师傅,他和耿乐的对手戏最多。耿乐说:“进组第一场打戏就是我和他,他拦着不让师傅走。我就说,大汗的铁骑谁敢拦?俩人就动手了。”
耿乐虽拍武打戏不多,但以前在电视剧中,也算舞过刀弄过枪。余少群武打戏拍得更多,比如《新少林寺》《功夫咏春》等。可《止杀令》里的打戏,一开始却让他们很不适应。在一次对打中,耿乐一刀砍下去,余少群本意用剑挡,没想位置没拿捏好,把手送了上去,当场血流如注,后来还留了疤。
耿乐说:“《止杀令》的武指是韩国的,他对动作的要求很不一样。我和余少群以前拍戏,都是和香港武指合作比较多,比较习惯这一套:到现场先套招,然后配合镜头给反应,剩下的动作由武行做。这位韩国武指不是,他要求演员全是实打实。套招要套,但后面基本上希望你从头到尾打下来。先全景拍一遍,再近景一个个拍动作,拍得特别实。后来我就说,这样不都是演员自己在做吗?他说对啊,我们的风格就是要真实,不要做成香港武侠片的感觉。后来拍全景,我们提意见说为什么不用替身做,替身会比我们做得好看。武指特别认真的说:看得清楚脸!”
由于毕竟不是武行出身,要把一整套复杂的武术动作一气呵成,对耿乐和佘少群来说,并不容易。可既然武指要求了,他们也只能兢兢业业地做。后来有一套动作实在太长,才不得不分解成四组。
这几年,古装动作片在国内观众中的口碑不太好,耿乐却对《止杀令》抱有信心,他觉得:“说来说去,不管哪个类型的电影,故事和人物好还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如果没故事,画面再绚丽、场面再大也不行。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真实的,能把自己带进去的故事。”
挑战极品腹黑男
电视剧《那样芬芳》中的极品腹黑男林超,是耿乐演艺生涯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面角色。“其实我自己这些年,一直想做原来没做过的,演原来没演过的,我觉得这样才有意义。演员应该多挑战、多拓宽,老演自己轻车熟路的人物也没意思。”
刚拿到剧本的时候,耿乐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看完剧本,他理所当然觉得弟弟林越是给他准备的——玩摇滚的好青年,这活脱脱就是上大学时的耿乐啊。还剧本的时候,耿乐开玩笑说:“怎么又让我演摇滚青年?”谁知制片方认真地告诉他:“找你是想让你演哥哥的角色。”
耿乐事后承认,当时自己确实犹豫了一下。“这么遭人恨的角色……”可后来他想到,“要是演林越这不是又回去了吗?再说了,我不是一直想找反差大的、有挑战的、连自己都觉得很难完成的角色吗?林超不是正好都符合这些?得了吧,挑战一把,演林超!”
头一次演坏人,耿乐对人物做了深入的心理分析。“林超是大众意义上的坏人,可没有一个坏人会觉得自己是坏人。他做的事情必须符合他的心理逻辑,他自己要觉得合情合理。不可能说,他都唾弃自己要做的事,可他还偏要做。所以必须从心理上,对人物的行为合理化。只不过林超做的事情,作用在另外两个角色,林越(郭京飞饰)和芬芳(宋佳饰)身上,太害人了,观众才会觉得,这个人真的太过分了。”
在耿乐看来,对白虽然是剧本写好的,但怎么说是由演员决定的。同样一句话,心理出发点不同,说出来的感觉也不同。说话时的眼神,说话时的态度,这都来自于演员的创作。耿乐的宗旨是,他要演一个真实可信的坏人,绝不演“贴标签”的坏人。耿乐坦言,以前曾有人找过他演反面角色,但他觉得那种没有心理依据,一味十恶不赦、无恶不做的坏人,没意思,就没接。“我可以演坏人,但脸谱化的坏人很无聊,跟脸谱化的好人一样。”
为了演好林超,很多关键场次耿乐都会跟导演安建反复沟通。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林超,跟剧本有较大不同。剧本有场戏,林超为了跟董事长女儿结婚,无情抛弃芬芳。他对芬芳说:“你忘了我吧……”芬芳声泪俱下,从工地上拿起一根木棒要打林超。林超跪在芬芳面前,同样也是涕泗横流。看到这里,耿乐觉得有些不太对,他对导演说:“林超怎么会觉得他这么对不起芬芳呢?在观众看来,故事进行到这儿,可能希望做了这么件负心事儿的林超,能够跪在芬芳面前忏悔。但我觉得从林超的角度,他不可能这会儿就觉得对不起芬芳,要不然后面他就什么坏事都干不出来了。”安建听了觉得有道理,最后这场戏被改成:黄浦江边,林超从车上下来,没有下跪也没有哭诉,就是冷冷地对芬芳说,“对不起,你忘了我。”——这么一改,耿乐觉得分寸和火候就对了。
耿乐说:“演员有这么一句话,当你演一个角色的时候,你不能在表演当中批判这个角色。这样才能演出人性的复杂。”但即便如此,林超的还是超出了耿乐所能承受的极限。林超的太太发现他以前的日记,问他跟之前的芬芳啊宋颜啊,到底有事儿没事儿。林超脸不红心不跳,告诉他太太:“我跟芬芳什么事儿都没有,她那个孩子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演到这儿,耿乐都没法淡定了,他问导演:“这戏怎么演啊,你瞧他这词儿编的哟……”安建循循善诱:“首先他必须这样,他要招了,咱们下面就编不下去了。不过照这样说这么多理由,确实也太那个。这样,你先听你太太说,到了最关键点,你就轻轻自嘲一句,‘没有’——就完了。你这个‘没有’一说出口,后面再补充什么,都顺理成章了。”耿乐频频摇头:“导演,我都被你教坏了。”
结果这场戏演完,所有人都跑过来对耿乐说:“哎哟喂,真想大嘴巴抽你!”只有安建一个人叫好:“这场戏咱们就要拍出这种感觉!”
导演决定剧组的气场
《那样芬芳》讲述的是围绕在宋佳饰演的芬芳周围发生的故事,这是耿乐和宋佳的第四次合作。刚刚拍竣杀青的《九年》是耿乐和宋佳的第五次合作。谈起和宋佳的“缘分”,连耿乐自己都啧啧称奇:“一般两个演员能有两三回合作就算不浅的缘分。我俩合作过这么多回,我的天!”不光合作得多,最近的合作连题材都近似,《那样芬芳》和《九年》都是现代婚恋题材。这样的合作,会不会很难擦出新的火花呢?耿乐说:“关键是我俩合作每次导演都不同,不同的导演会让整个剧组的气场都不一样。这特别有意思,一个剧组就像一个人,跟导演的个息相关。我跟宋佳虽然合作过这么多部戏,但都是不同的导演,所以每部戏感觉都不一样:因为导演不一样,所以演员的状态也都不一样。其实在现场,导演是演员的惟一观众,只有他来评判你的表演准确与否。一个导演怎么搭这个班子让演员用哪种风格来表演,我发现在不同的剧组是不一样的。有些导演喜欢你过一点,有些喜欢你生活化一点,有些是你觉得自己已经很生活了,可他还会要放下放下再放下,不要痕迹;有些注重画面,有些注重台词。”
在耿乐看来,安建导演就是十分注重台词的导演。可能是学文学出身的缘故,安建对演员的台词要求近乎苛刻,必须一字不差。每场戏开拍之前,他会让大家在他身边围坐一圈,所有演员对台词,他闭着眼睛听。只要有一个字说错了,他不用看剧本,立刻就能知道。有时演员较真,“就这么一个字,我不说或者多说,有什么关系呢?”安建就会认真的跟他解释,你这一个字的错误会导致说话的引申的含义不同。耿乐对安建导演的这种精确性十分佩服:“有时候表演是这样的,你说的顺嘴了,说多了说疲了,你常常就感觉不到语言的精确性了。反而是听的人能听出引申的内涵的不同意思。安建导演就有这种台词敏感度,精确到每一个字。”
摄影师出身的张黎,转做导演后拍摄过很多年代戏,《九年》是他少有的现代题材作品之一。张黎以前导演的影视剧,镜头的构图和用光都很讲究,但拍《九年》的时候,他一反原来的镜头语言,要求摄影师肩扛摄影。摄影方式的不同,改变的不仅仅是画面的构图,连演员的表演也随之一新。耿乐说:“我在现场没看到过三脚架,摄影机都扛在摄影师肩上。导演喊预备开始,摄影机就上肩了。其实演员和摄影机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如果机器固定在地上,那意味着画面范围基本是固定的,你的表演就只能局限在它给你的框里,你的动作不能出画面,出去就拍不到了!有时为了提醒演员,甚至会在地上标记号。没有三脚架肩扛摄影,等于摄影机会根据你的表演随时运动,那意味着你的表演没有了束缚,你想怎么演怎么演,想怎么动怎么动,摄影师永远跟着你。”
现在演父亲只能“蒙”
作为一名演员,耿乐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在片场他永远会像一个猎人那样,时刻清醒而敏感地捕捉着所有能为他表演所用的细节。耿乐说:“我一直觉得,影视是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能好,单独一个好是不行的。我拍戏这么多年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哪怕服装师、道具师给你一个准确的服装或道具,哪怕外联制片找了一个特别准确的场景,那个场景就是你看剧本时脑子里想的,那个戏有时你不用演都对;但如果场景不对,衣服不对,你还是你,但你就不会演了,这其实跟你的演技没关系。虽然我们看一个电影,又能出声又会挤眉弄眼的是演员,总是最能吸引人注意。可事实上,一个画面里不只有演员,他背后是场景,身上穿的是服装,手上拿的是道具。所有这些一起才构成视觉影像,虽然它们不会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呈现,有时可能还在焦点之外,但它们对故事和人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即将播出的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耿乐饰演一名帅气多金的机长,该剧明星荟萃,囊括了陆毅、耿乐、郭京飞、秦海璐、吴越等多名实力演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围绕黎家仨子女的婚姻展开,他们分别代表1980年代三种不同类型的婚姻。耿乐至今单身,不过对于把握角色在婚姻中的状态,他倒觉得并不太难,“只要有过情感经历,这个不会太难,不会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没结过婚,但谈过恋爱吧,没离过婚,但总失过恋吧。这些情感经历可以借鉴,虽然可能跟结婚、离婚不完全一样,但也不会差得太远,你照猫画虎也行。”
真正让耿乐犯愁的是,他饰演的向东海和前妻有个孩子。“让你演一个孩子的父亲,你没有女儿,你怎么演?这不像别的。没有孩子,你就没有体验过那种为人父母的情感。我就只能观察别的父亲对女儿什么感觉,照着演。好在这个戏的导演姚晓峰有女儿,我有什么就问他:你平时怎么跟女儿交流啊,你内心深处怎么样啊——但这也是资讯,是学习,不是内心、骨子里的体验。”
后来耿乐把自己的困惑跟一个有孩子的演员聊,想得到些指点,对方说:哎哟,这个真没办法,当父亲的和没当过父亲的人的区别就在于当父亲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你就知道父亲的眼神是什么样了——这说了跟没说一样。耿乐无奈:“这个只有过几年再说吧,现在只能‘蒙’。”
耿乐影视作品
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范文3
是大器晚成抑或少年得志,现在看来都不重要,一切浮夸背后的那颗平静的心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
佟大为信佛,讲求顺其自然,不争世事。1997 年,佟大为从家乡抚顺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办完新生登记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自行车,每逢周末,他就骑着车到各个景点玩。相比大上海的繁华热闹之所,佟大为更喜欢寻找一些安静的地方,可能是上戏离静安寺很近,所以老去那里,渐渐地,佟大为开始信佛了。当一颗躁动的心开始平静下来,我们似乎可以对同一问题找出不同的答案。心中有佛,一切随缘。这样的心态在娱乐圈中,很多人只是在喊口号,一旦心中计较的那一点点得失失衡,便会撕掉虚伪的面具,纵情追逐,假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我。
2005年,那时候的佟大为崭露头角,但他已经在博客里写下很多对于职业、人生、感情的感悟。他曾经写道:“生命开始的前二十三年,我早已习惯了平静,二十四岁以后,我开始习惯被观众追捧。这个过程在起初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虚荣,而后伴随而来的却是一种极度的不自由。”
“即使我演一万部戏,戏里的生活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演戏不是我的全部,我说过为了爱情可以完全放弃。不想因为演戏,不想因为在剧中体验一种生活,而耽误自己的生活,我只是把生活看得比艺术更神圣。”
现在,回想起以前写的那些点点滴滴,佟大为依然非常认同。“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不自由的生活状态下,追求看似平淡却也积极上进的人生,不需要太戏剧化。我理想中的人生共处方式是,自如而不窘迫、恬淡而不凡庸。我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得到了不过分喜悦快活,失去了也不过分懊悔失落。总之我希望一切都稳稳妥妥、平平淡淡,这样至少可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自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份豁达淡然的处世之道,难能可贵。机遇来或不来,肯定有适合你的。
拍摄《金陵十三钗》以前,佟大为与张艺谋并不相识,有一次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活动,他坐在张艺谋旁边,都没好意思主动跟导演说话。在佟大为心里,张艺谋是很多华人演员都想合作的导演,也是一代人的偶像。面对偶像,你不敢有太多的奢望。然而,演员海选过程中,张艺谋正是看中了佟大为身上知性与刚毅特质,凭着“对这个人,这张脸的一种记忆”,《金陵十三钗》中李教官的人选,花落佟大为。
有时候,我们总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到最后,却把自己丢掉了。急功近利,得不偿失。
《中国合伙人》的创业三兄弟中,佟大为饰演的王阳是最让人钦羡的一个,他梦想着改变世界,懂得讨女人欢心,不羁得让人羡慕。
佟大为自述王阳这个角色是最早看清生活真谛的人:“王阳是一个在每个阶段都活得很精彩的人,拥有一帆风顺的成功,他是很多人都想成为的那种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也只是短暂的调剂。向左向右,方向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佟大为和王阳之间的交集,都是享受对生活的品味,虽有理想,也绝不是凌驾生活之上。佟大为在事业上有过高产的阶段,一年拍四五部戏,110多集电视剧,他形容自己那时候已接近疯狂。“光顾着工作,却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完全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且有了家庭,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如果老不参与,孩子会跟你没感情。”
2008年在和妻子关悦结婚生子之后,作为“一家之主”的佟大为已经开始慢慢学会了协调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他提到女儿七八个月大时那段时间,因为拍戏经常不在家,女儿对父亲很陌生,严重到一看见他就哭。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于是慢慢地把工作量往下减,遇到合适的、好的作品再去演,这样就可以多留点时间在家里。
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再到一个父亲,不同角色的转变,也在促进着自身的成熟感迸发,是父亲的身份让他慢慢长大。“有了孩子以后,责任感会让自己为家人付出更多,但这种付出让我感到幸福与安心。现在在家里,她们谁的事儿都比我重要。”
佟大为的家庭责任感,或多或少都与母亲的影响分不开。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父亲卧病在床,佟大为的母亲扛起了了所有照顾儿子的责任。在佟大为眼里,母亲是一个温柔、体贴、和蔼可亲的人,是一个什么事都为别人担心、着急,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家人受一点累的人。
2011 年底,佟大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关悦做起了夫妻档老板。工作室的城里,对佟大为的改变之一,就是可以相对自主地安排时间,不用一年到头都在外拍戏,而是能在一年中有四五个月都留在北京陪伴家人。
电视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范文4
诚信教育演讲比赛总结范文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高尔基曾这样告诉他的儿子“假如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带上你的诚信,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很轻松很愉快”。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许多事,到许多地方,接触许多人,我们靠什么来获得别人的信任,实现成功呢?答案只有一个:诚信。
小时候,听了无数遍“狼来了”的故事,从中懂得了好孩子要诚实、不能说谎的道理。那时候,诚信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经历了诚信对我的考验: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自己贪玩,没有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还撒了谎,影响了老师的正常工作。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让我知道诚信的可贵,更让我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从此,诚信便在我的心中开了花,结了果。
曾经看过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在水中挣扎,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就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没有人会帮助他。
诚信是一个人的胸襟,坚守诚信是对生命的热爱。即使你再有鸿鹄之志,殊不知丢了诚信,人生之路又岂能长久的熠熠生辉呢?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诚信,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美丽的,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诚信是微小的,它只需要占据心灵中一个很小的角落,就可以温暖我们的整个人生!
我们生活在21世纪,诚信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需要诚信。但是,在我们的周围仍有许多让我为之担忧的事情,因为他们失去了诚信,为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危害,甚至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例如给馒头里放点洗衣粉;给猪喂点瘦肉精;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制假造假等等,这些行为让人叹为观止,更让我难以理解,在这些唯利是图的人的心目中,难道诚信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也许过于沉重,但是我们必须沿着这个正确的方向来塑造自己,改变自己;我们更要明白,失去诚信会让人寸步难行,无法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同学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让诚信伴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用诚信来谱写自己的人生,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吧!
诚信教育演讲比赛总结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评委,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系xx班的学生,在这象征着青春活力、充满激情的五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加这次有关诚信话题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
诚信,一次心灵的握手。
握手,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可却流露出人与人相见时的礼仪。然而,在和谐社会里,人与人互相共处还需要另一种更为高贵的礼仪,那就是——诚信。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所公认的一种美德。如果提起诚信,也许每个人都会说很容易,不说谎话、办实事,仅此而已。可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与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关键关头,又有几个人能坚守住诚信呢?虽然,诚信二字是很简单,但要做到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实现了。
同学们,如果我们认真追忆曾经自己走过的每一步,相信一定会找出许多诚信的影子。小时候,家里的长辈经常会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要守信用”。上学了,我们通过课本学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诚信是为人之本”。今天,我们走进了大学校门,跨入了更高层次的文明礼堂,我们站在这里赞美诚信、歌颂诚信,是因为它已经不紧紧只是停留在言语和书本之上那么简单。诚信,对于我们这些站在时代浪尖、即将接受社会洗礼的大学生更具有实际意义。
我国的一所大学关于诚信做过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在思想上出现了偏颇,他们认为诚信是“理想主义”,并不现实。其实,出现这种问题不足为怪,如果是经常关注新闻媒体,浏览互联网页的同学可能会观察到,去年我们经常会看到关于“殇”类题材的报道。种种恶劣的行为确实让国人为之伤心、让我们这些大学生为之震惊。但这毕竟只是伤心,只是震撼,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诚信这一真实不欺的美德,像一颗长青树依然扎根在你我心灵的深处。我们不会忘记,曾经接受过国家助学贷款、现已经走出校门的师兄、师姐,虽然刚参加工作工资相对微薄,但他们却时刻提醒自我要省吃俭用、尽早还上贷款,好让更多因为家境贫困的学子圆大学梦;我们不会忘记,曾经走出校外实习的学子们,虽然他们相对单位其他员工缺乏干练,但真诚的话语,守信的言行,依然得到了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赞誉,对我校的褒奖;我们不会忘记,这些在校大学生,也就是我们自己,一度肩并着肩、手拉着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甚至会联想到在运动会接力赛场上,我们都会把自己的一棒交给队友,并为他高呼加油时的目光。是诚信让我们守住了诺言、是诚信让我们收到了赞誉、是诚信让我们彼此走的更近、更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和在座的很多同学一样,憧憬着自己在学校期间能够得到老师、同学们的信任;憧憬着自己走出校园后,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公司白领、甚至是企业家,圆了自己为国家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的梦想。相信,大家也都看过央视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剧中的乔致庸是真实活跃在我国清朝末年的山西晋商。当乔致庸年迈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只是简单概述为“不缺斤短两,不以次充好,做生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诚实守信”。对,无论是我们今天在学校立志读书,还是将来走进社会建功立业,诚信这块儿金字招牌应该永远作为瑰宝、从我们的手中继续让它传承下去,让它永不退色。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泱泱大国的学子,我们从小就懂得“坐着读书、站着做人”的道理。现在,我们在学校除了掌握知识之外,还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铸就人格。诚信为人,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诚信做事,必能韧如江流,动如海啸,赢得的一定是信赖和尊重;诚信对待生活,才能挫之不馁,安之不燥,使我们未来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
同学们,诚信是驿站,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诚信更是我们做人处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给我们生命以支撑。让我们敞开心扉,为社会、为你我、为身边的人打开一扇窗户,用充满诚信的心灵,握手!
康德曾说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比如诚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因而,我们今天谈诚信,绝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着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延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由此赢得了信誉。总裁自豪的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诚信的种子种在心里,它就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大家还记得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吗?还记得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吗?还记得戴高乐为了一句:”没有司令的命令绝不离开“而去做一个哨兵站到第二天吗?做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里。我曾笑过华盛顿的笨,笑过戴高乐的傻,直到后来,一位老学者告诉我:”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上了大学,大家都懂得讲诚信的重要性,却又遭到了社会的物质冲击,以至屡屡发生为了利益而背弃诚信的事情。
如今,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严峻。为什么?老实的人吃亏,说假话的人当道,是我们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倾斜。而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了大学生的投机心理。考试除了衡定、评判、甄别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外,在选拔性的考试中,更是一种竞争。社会普遍的浮躁心理,使得我们大学生学风浮躁,坐不住板凳,耐不住寂寞,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甚至作弊。在座的这么多同学,有多少人能站起来,坦然的说:”我考试从未作过弊!“很遗憾,我不能这么坦荡的对自己说,即便只有一次,我还是欺骗了自己。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心情灰黯,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快。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当我听到那些冒用别人公司大名的人,津津乐道发财之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当我看见学术界出现东拼西凑的专着,东拉西扯的体系和博士生导师的剽窃现象以及假新闻、假文凭、假证书的泛滥时,心里不免有些悲凉。真的,如果将”尔虞我诈“用在商业运作或人际交往中,我只有变成悲观主义者了。
也许我们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无法如鲜花般迷人灿烂;也许我们只是山间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万人瞩目,但也绝不可丢弃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吹绿每个人的心田!因为诚信是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
听!有个声音大声地说:道德是做人的准则!有个声音真诚地说:这世界需要新的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这世界才会有美好的结果。让我们同祝道德之河永远奔流,让我们共唤诚信之歌永远唱响!
诚信教育演讲比赛总结范文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同学们,骑车不小心撞到别人的车,车主不在,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面对?11月2日,扬州大学附中17岁的学生徐砺寒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形。他没有溜走,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车主。因为赶着上课,只好留下“联系纸条”准备赔偿。徐砺寒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让车主十分感动。这件事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来无数人转发并赞扬,大家都表示,“诚信学生”的行为温暖人心。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信,是为人之本。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信是信用,遵守诺言。“正心诚意”、“人无信而不立”,这些儒家经典、悠悠古训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
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更是自欺欺人。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作为未来祖国的主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时代。要想使自己能够适应于这个时代,使我们的民族立于这个竞争的世界,就必须诚实守信。你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荣誉,也可以没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没有诚信,因为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在日常学习中,有的人没做作业,就抄袭他人的,或者对老师撒谎,有人因为对学习不上心,但又怕考不好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就作弊。这样的行为怎么称得上是个诚实的中学生呢?古往今来,没有一个靠坑骗、欺诈消费者而成为誉满天下的商家,也没有一个靠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弄虚作假而成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能通过考试作弊而成为学业优秀的学子。要做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诚信乃为人之根本,事实上,人的成长中不可能没有弱点,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然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错误。我们惟有诚实、坦然的看待自己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力求让自己更为完美。"诚信守纪"是为人做事的重要内涵,作为中学生,更要将"诚信守纪"看成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