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1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72-01

1 种子处理

水稻的病虫害问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在水稻开始生长时,在进行种植前必须对种子实施处理,会对病虫害的防治起到较佳的作用。

1.1 晒种

选种前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把种子放在背风向阳处晾晒2-3天。

1.2 盐水选种

50公斤水加盐10-11公斤,盐水浓度以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鸡蛋露出水面5分钱硬币大小为准,把种子放入盐水中,捞出空瘪粒后,将成粒种子用清水冲洗2-3次,再放入清水中浸泡5-7天。

1.3 种子消毒

常用药剂有浸种灵、施保克等,结合浸种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可有效防治恶苗病。

1.4 种子包衣

浸好的种子捞出后控干水,用40%立枯宁种衣剂拌种,闷2-3小时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苗期青枯病和立枯病。

2 水稻虫害防治技术

2.1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二类检疫性害虫,产自于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唐山市唐海县被发现,随后陆续向全国蔓延。鉴别:成虫长度在2.6ml到3.8ml之间。喙的长度与前胸背板相近,稍有弯度,呈现扁圆筒状。前胸背板相对较宽。鞘翅侧面边缘保持平行,宽度大于前胸背,肩部呈倾斜状,鞘翅端半部行间位置存在瘤突。对雌虫而言,其后足胫节上存在锐突,较长且呈尖状,雄虫的锐突长度较小,属于稍有些粗的两个叉状物。虫蛹长度可达3ml,颜色为白色。幼虫在出生后,通体白色,头部是黄褐色。成虫所生的卵是圆柱形,两端是圆形。成虫会蚕食叶片,幼虫则会寄生在水稻的根部,可能将水稻的根本彻底吃光。在发生后,可按照每667m2使用20%三唑磷乳油100ml到150ml,也可使用5%氟虫腈30ml,可以依据说明对水喷雾。此操作通常在插秧之后的缓苗期开展,在我市通常在6月10日前后用药[1]。

2.2 二化螟

此虫是我国对水稻危害最大的害虫之一,专门啃食水稻茎部,对分蘖期水稻存在较大的危害,容易导致枯鞘和枯心苗等情况的出现。在对孕穗期和抽穗期水稻进行危害时,会导致水稻出现枯孕穗、白穗;在对灌浆期和乳熟期的水稻发挥危害作用时,会导致水稻出现半枯穗现象,也会造成虫伤株[2]。在处理此害虫时,要在冬季或次年的春季初期3月份,实施翻耕灌水。在放置早稻时,要将其放置在距离晚稻田较远的位置开展曝晒,避免危害转移到其他位置。晚稻草则要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到化蛹前这段时间实施焚烧处理。在化蛹高峰阶段到蛾始盛阶段,要在田间灌水,浸泡稻桩3d到5d,能将大部分虫蛹和幼虫杀灭。以上是农业防治,也可进行药物防治,在6月下旬施药,如果枯鞘率超过3%就要开展防治。选用18%杀虫双撒滴剂,按照250g/667m2的方式进行使用,也可以使用浓度为80%的敌百虫晶体,按照150g到200g每公顷的方式使用,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喷雾[3]。

3 水稻病害防治技术

3.1 稻瘟病

使用25%施保克对种子进行处理,浸种后要彻底冲洗干净,然后采取措施催芽。在进行移栽时,可使用浓度为30%的三环唑等药物对其实施处理,能有效控制大田叶瘟的出现。大田期要在苗、叶瘟病出现的早期使用药物进行处理,让病原出现的中心得到处理。如果发生穗颈瘟,就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物处理1次,也要在齐穗期进行全面处理。如果水稻嫩绿,要在灌浆时再次使用药物处理1次。

3.2 纹枯病

发生此病后,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然后利用药物进行治疗。加强田地的废水管理,在田地中使用氮、磷肥,增施钾、锌肥。让基肥处于充足状态,确保穗肥。在水稻成长到中期时,不适合使用氮肥加强水稻增长力。一般在分蘖封行期,病从率达到50%时,要使用药物处理1次;在孕穗期,如果并从率达到10%时,再施药1次。如果抽穗期的并从率为20%,则要再使用药物处理1次。井冈霉素是防治此病的主要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喷洒在药物的中部和下部。使用泼浇法,要在田中使用3cm到5cm的浇水层。此项操作最佳时机是雨后天晴时,也可在使用药物后2h未降大雨时。每亩使用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水剂,剂量为100ml到150ml。也可以使用此药物的粉剂25g,对水100kg,以正常的方式喷雾使用。

3.3 立枯病

立枯病通常出现在水稻苗期,造成死苗。发病通常在2到3叶期,主要集中在秧苗的基部,患病后叶片吐水停止,心叶卷缩,植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常常会出现白色、灰黑色的霉状物。发现患病后,要使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500倍液。也可以使用浓度为40%的多福粉,对种子浸泡48h即可防止立枯病发生。在发病初期可选用浓度为38%的恶霜嘧铜菌酯稀释后的800倍液,每隔7d 到10d使用1次。

总结:水稻是人们的主要食物,要对病虫害保持足够的重视。在处理水稻病虫害期间,要依据田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在防治过程中不断使用新的病虫害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2

一、稻瘟病

1、根据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苗瘟:发生在秧苗3叶期前;叶瘟:秧苗自三叶期一穗期均可发生,病斑的类型、形状、色泽等因天气、品种和病斑年龄而异;节瘟:多发生于穗以下的第1、2节位上;穗颈瘟: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颍上。

2、化学防治

(1)种子消毒

用20%三环唑1000倍液,早稻浸种48小时,晚稻浸种24小时。

(2)药剂防治

20%三环唑粉剂100克庙;或40%稻瘟灵(富士1号)乳油60—70毫升庙;或40%,50%异稻瘟净乳油

(3)防治时间

发病初期。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重病需喷2次,间隔期为7——10天。

二、水稻纹枯病

1、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烂脚秆。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发病重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我国的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较重;华北、东北和云南稻区也有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2、化学防治

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庙或20%粉剂50克庙;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庙;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厂亩;或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50克,亩,兑水50千克喷雾,重病田需打药2次,间隔期为7—10天。20%甲基胂酸锌(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水100升喷雾或加水400升泼浇。5%田安水剂200克庙,加水100升喷雾或加水400升泼浇。这两种药剂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但必须在孕穗前使用,否则会发生药害。

三、水稻白叶枯病

1、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细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严重时造成枯心苗。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米质松脆,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

2、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

80%“402”2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农用链霉素200单位浸种24小时。

(2)药剂防治

目前大田有效的药剂有:25%叶枯唑(叶青双,叶枯宁)可湿性粉剂,75~100克庙,兑水叶面喷雾;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50%代森铵水剂;40%胶硫铜水剂。

3、防治时期

秧田期在三叶期和移栽前各喷一次;大田出现发病中心时挑治,控制在点发阶段,暴雨后必须对感病品种用药普治。

四、水稻螟虫

1、三化螟,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二化螟为我国南北各稻区的主要害虫。

2、危害:苗期、分蘖期为害水稻,造成枯心苗;孕穗期为害水稻,造成枯孕穗;破口抽穗期为害水稻,造成白穗;水稻分蘖期、孕穗后期至抽穗期侵入率高。

3、化学防治

50克,升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1.5~2.5g有效成份/亩;氟虫腈+敌百虫(1:49),50g有效成份/亩;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40—50g有效成份庙;10%呋喃虫酰肼悬浮剂;20%三唑磷乳油,30~40g有效成份庙。

4、防治时期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施药,最好维持田间水层2—3天,效果更好。

5、使用技术要点

在二化螟卵孵化盛期喷雾。由于三唑磷残留期较长,对水稻褐飞虱有刺激增长作用,因此宜在水稻抽穗期以前使用,推荐在早稻或上半年使用。

五、稻飞虱

1、俗称蠓虫,蚰虫。其中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为害较重。两种飞虱为害都是群集在稻株的下部取食,成虫和若虫均能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虫量大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瘫痪倒伏,俗称“冒顶,透天”,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褐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两种飞虱都有远距离迁飞习性

2、化学防治

百丛虫量低于1000头时不要防治。25%噻嗪酮(补虱灵)可湿粉。推荐使用的剂量为7.5~12.5g有效成份庙。施药时田间最好保持水层。10%吡虫啉可湿粉。推荐使用的剂量为1—2g有效成份庙。或80%敌敌畏乳油。

3、防治时期

稻飞虱药剂防治适期为2、3龄若虫盛期,于水稻中下部喷雾,或用粗水喷雾,让药液沉降到稻株基部。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3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防治;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 435.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12年我省遭遇了半个世纪的干旱气候,导致水稻出现病虫危害上升的趋势。全省发生病虫害面积近553万hm2,其中本县水稻病虫害受灾面积超过8万hm2,使本县农业经济严重受损。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确保水稻高产优产、保证粮食生态安全和第1支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普及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性

1.1 水稻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影响

广西省2012遭遇了春夏连旱、洪涝灾害和秋冬高温连旱的极端气候,给农业种植水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致使早晚稻出现延迟播插等现象。省全年水稻病虫害总体危害程度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其中,稻瘟病、稻纹枯病、稻胡麻叶斑病等主要病害集中发生在下半年,与2011年同期相比受灾程度偏重;虫害全年都有发生,其中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比去年有所加重,稻蝽象、稻蝗、螨类发生有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受灾总面积近553万hm2,比2004年受灾情况略重,经应急补救后的实损量为21万t左右。此次受灾严重影响了水稻的质量和产出率,同时也使种植户经济受损,积极性受挫。

1.2 水稻发生病虫害的特点及主因

我省发生水稻病虫害具有几方面的特点。首先从全年受灾程度和类型看,水稻由于虫害导致的损失大于病害,上半年中等偏重危害且伴有局部大发生的现象其受灾程度高于下半年。其次,迁飞性虫害仍占虫害的主比例,波及面广、发生快且危害程度深;与往年相比钻蛀性害虫也有回升势态。最后,病害具有流行性的新特点,在以往受灾区出现反复叠加性发生规律。分析表明,影响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主因有3点:

1.2.1天气影响

当种植年景赶上持续重干旱的时候就会影响水稻插秧和生长,而高温干燥等条件对病虫害的滋生和发展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

1.2.2种植方式

种植时间、面积和环境等因素均会导致病虫害的蔓延扩展。大面积种植中稻,延迟晚稻插秧,或在疫区内连植水稻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虫害发生提供足够场所,延长发生的周期和提供病害菌型植入的机会。

1.2.3防治技术落后

化学防治的低毒农药推广还没有真正在农户中产生适应性,而其他的防治手段又未形成有利的补充作用,个别农户没有形成防治意识,都会使防效达不到预期效果。

2 对水稻主要虫害的综合防治

稻飞虱、三化螟及稻纵卷叶螟是我县主要水稻虫害,本文将重点介绍这3种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1 稻飞虱

危害我县稻飞虱多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又以褐飞虱破坏最为严重,褐飞虱体小易群集于水稻茎部吸食稻汁。稻株患虫初期常现不规则棕褐斑点,重灾失收。水稻生长中后期常见褐飞虱大量发生,孕穗期导致无穗或空粒穗,抽穗期则形成干瘪谷粒。稻飞虱多在田中间点成片始发,形成枯萎团后迅速扩延,咬噬的伤口同时会令稻株增加菌核感染机会,造成秕粒增加,严重减产。稻飞虱喜氮多密实型稻田,喜温暖高湿,凉夏秋暖时危害严重。而白背飞虱偏重发生于多雨初夏或干旱季。我县为6~7代稻飞虱。其具有远程迁飞及趋嫩绿、光性。

2.2 三化螟

三化螟也称钻心虫,螟蛾科,仅食水稻。幼虫钻蛀稻株,枯心形成于分蘖期,枯孕穗和白穗形成于孕穗至抽穗期,转株形成虫伤株,严重时可致颗粒无收。单一稻区,抽穗慢、杂乱、水稻病弱的稻田或多氮迟肥,徒长水稻区螟害重。三化螟喜高温高湿。成虫具有趋光性,卵具有趋嫩绿性。

2.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也称卷叶虫。它是我县常发性迁飞害虫。幼虫纵卷稻叶结苞,等到水稻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取食嫩叶或剑叶肉,至叶片枯白。稻纵卷叶螟同样会降低千粒重,影响秕粒率,致使水稻减产,严重时可致种植水稻产量减半。大量暴发于盛夏多阴雨天或迟氮多氮的嫩绿稻田。由于其迁飞性,一般呈现4~5月早造开始迁入,乳熟后大量迁出的交替规律。

此3种虫害应从物理、生物、农业及化学等角度进行全面综合防治。

2.3.1针对稻飞虱及卷叶虫应选择具有二者抗性的水稻品种。对优良具有抗性的种子进行热浸泡、杀毒灭虫卵等物理防治。

2.3.2可在田间投放三种虫害的天敌,以生物防治的方式间接降低害虫规模。如可在稻间兼养青蛙,或在稻间投放一定数量的蜘蛛,黑肩绿盲蝽等自然天敌。

2.3.3通过合理农业防治技术实现预防。避免早、中、晚稻的混栽,及时插抛秧,做好犁田晒水、耙田,灌水等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施肥追肥,重视氮磷钾肥的均衡施用。深化耕作制度,提高种子的纯度。控制田间种植密度和品种的优化组合。并在田间设有浅水层。

2.3.4针对迁飞性和钻心性害虫的生长周期及特点进行化学药剂的防治。选择低度高效且对天敌安全的农药进行喷施。根据各虫害生长阶段掌握好喷施时间。可选用30~40g的稻虱净(25%)喷施禾苗正背面防治稻飞虱;选用250mL杀虫双(18%)进行单位667m2施来杀灭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当虫灾长时发生或虫口密度较大时,可视情况调减施药频率,一般为每周1次。

3 对水稻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这里仅对本县出现的稻瘟病,枯纹病和胡麻斑病3种主要水稻病害的防治进行介绍。

3.1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发禾瘟、火风、烂颈瘟。该病多发于上半年且受灾较重,并随水稻品种抗病、气候等因素呈现间歇性的暴发规律。稻瘟病为全水稻生育期可发性病害,具体可根据受害部位划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节瘟、枝梗瘟和谷粒瘟。表现病症各有不同:苗瘟多发于3叶期前,病苗基部变灰黑,叶片变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叶瘟可持续发生在秧田至抽穗期,以叶片患病为主,偶有叶鞘患病,其病斑有急性和慢性等多种,以梭形中灰白外深褐的慢性斑最多,而急性斑则呈灰绿或暗绿水浸状椭圆或不规则形;穗颈瘟顾名思义是在穗颈部形成黑褐色病斑直至干枯腐烂。早发常导致白穗,晚发时又会使谷粒干瘪。其危害最为严重。

3.2纹枯病

纹枯病,又称烂脚瘟、花脚杆。初患表现为近水稻株叶鞘上出现暗绿小椭圆斑,渐扩至浅褐或灰绿色斑,后变至中灰白不规则褐边病斑。其发病机理是破坏稻株组织,影响水稻叶鞘的光合作用,降低根部吸收力,阻碍营养积累,从而干预水稻结实,增加秕谷率,后期病害重者甚至造成枯死及倒伏。一般施氮多的密集田块或高温高湿天气会诱发或加重纹枯病流行。

3.3 水稻胡麻斑病

水稻胡麻斑病是稻株侵染平脐蠕孢霉真菌引起的病害。发病机制是通过分生孢子附着或菌丝体越冬潜伏于稻株,翌年直接随气流侵染秧田、本田。该病菌喜在酸性贫瘠砂质土或长积水少日照的受损根部水稻中快速繁殖。全株均可发病,且病周持续整个生长期。通常叶片最易发病。初期可在叶片、谷粒、穗颈、枝梗和叶片发现小褐点,逐渐扩大为胡麻籽状椭圆褐斑,斑常有明显黄晕,后期斑中央呈灰黄白色,严重时连生不规则大片密斑。谷粒病斑在高湿下会产生大量黑色绒毛状霉层;穗颈及枝梗部的病症表现与稻瘟病相似,但呈较长的深褐色。

对3种病害的防治宜采用物理、农业及化学3合1的综合防治技术。首先,选择用抗病高产的水稻优良品种(如天优122、培杂茂三等)。对所选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多品组合避免种植单一化可以有效预防稻瘟病等真菌类病害。用百克(25%)稀释2000倍浸种2d进行消毒灭菌和晒种处理。其次,实行正确的农业防治。加强深耕改土、合理肥水管理、科学施肥。通过对稻田的露晒调节来降低田间温湿。及时收割、隔离、销毁患病稻草减少菌源。打捞浪渣应集中深埋或烧毁。沤制的堆肥应完全腐熟。最后,使用低度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科学喷施。抓准施药的时期,采用安全低毒的高效化学药剂防治病害。如可选用0.1~0.15kg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兑50~60kg水防治稻瘟病和胡麻斑病,选用0.2~0.25kg的井冈霉素(5%)兑75kg水防治纹枯病,均667m2施喷洒。

4 尾语

对病虫害进行全面综合的防治可以有效防止病害和虫害对水稻造成的危害,从而保证农户的经济利益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如.水稻病虫害原色图谱及其诊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许焕明.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探讨和实践[J].广西植保,2011(2).

[3]向洪爱.浅谈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科技风,2011(17).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 水稻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 病虫害防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79-01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要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大力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是从当前横峰县水稻种植情况来看,农药使用不规范,用药量一直居高不下,不仅无法对病虫害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还会降低水稻产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将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

1 农药用量过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我县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因农药用量过多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农药资源浪费

横峰县总耕地面积为13.6万亩,分布有多种类型农作物,每年都容易发生病虫害现象,而农民防治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便是喷洒农药,所以横峰县每年的农药用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所喷洒的农药中,仅仅有79%左右的农药真正起到了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剩余的部分则是以各种形式被浪费掉。

1.2 农药使用不当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一般都是凭借耕地经验,缺乏科学使用方法的指导,简单的认为只要农药用量多,便可以起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忽视了农药中所含有毒物化学质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在喷洒农药时不会刻意控制农药用量。并且,农药类型比较单一,病虫害对农药抗性会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农药失效,无法对病虫害起到抑制作用。

1.3 破坏生态环境

在使用农药过程中,除了抑制病虫害之外,还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会有很多残余农药无法被病虫害和农作物吸收,会逐渐渗透到土壤中,农药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对土壤结构中的养分造成破坏,在造成土壤污染的同时,还会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并且,渗透到土壤中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引用水源,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

2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试验

为了解决因农药用量过多所造成的问题,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增加水稻产量,横峰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农药减量增产技术试验,具体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如下。

2.1 材料与方法

在一季稻区选取地势平坦、水肥条件较好的耕地作为试验场地,试验场地中没有使用杀虫灯和引诱剂。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在7月13日每亩用40%的氯虫苯甲酰胺10克加50%吡蚜酮15克加水50公斤喷雾,在8月20日每亩用40%氯虫苯甲酰胺10克加50%吡蚜酮加30%苯甲・丙环唑15克加水50公斤喷雾。

选取与试验场地自然条件大致相同的田地作为对照组,同样不使用杀虫灯和引诱剂,然后由农民自行喷洒农药。农民分别在7月13日、8月3日和8月20日喷洒三次农药,所用农药类型为分别为三唑磷、丙溴磷和井冈霉素,防治的病虫害类型分别为二化螟、稻叶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

2.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比结果可以知道,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二化螟的枯鞘率分别为4.3%和12.7%,平均值分别为1.3%和4.2%;试验组和对照组出现稻叶纵卷叶螟卷叶率分别为6%和28%,平均值分别为3.2%和6.7%;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纹枯病的的概率分别为10%和18%,平均值分别为2.4%和2.8%;试验组和对照组稻飞虱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00头/百丛和1300头/百丛。从多种病虫害防治结果来看,试验组的防治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农药使用次数却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水稻平均亩产分别为623kg/亩和575kg/亩,试验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水稻产量。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农药减量增产技术试验,可以知道药物类型、用药时间和用药量都会对病虫害防治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苯甲・丙环唑作高效低毒的农药,能够对二化螟、稻叶纵卷叶螟、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等常见水稻病虫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农药残留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同时,三唑磷、丙溴磷、井冈霉素、噻嗪酮等药剂对水稻病x害也起到防治作用,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农药时,要选择最佳时间防治病虫害,尽可能的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降低田间农药的残留量,提高水稻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结束语

通过农药减量增产试验可以知道,科学使用农药、控制好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不仅可以对病虫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也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5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防治 提高

水稻作为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主食,经常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深受爱戴。水稻产量的多少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市场价格和供给,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产生,使得生态气候逐渐温暖,越来越适宜害虫的生存。不同的种植方式、方法和对病虫害预防、控制手段的不当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坚持农药减量与保产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节本与增效兼顾。

一、影响水稻产量的病虫害发生因素

工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适宜的温度是很多生物生长繁育的条件。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的害虫也在其中,在温暖的大环境里,它们的繁殖速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适宜的温度也促生了很多细菌病菌的生长,于是它们共同影响着水稻的产量。

二、病虫害的种类

病害有好多种,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绵腐病等。虫害类型又以稻飞虱、稻三化螟、稻卷叶螟等尤为显著。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现状

(一)轻病害重虫害

相比较虫害发病的明显特征,水稻病害的防治往往会被忽略,例如由灰飞虱隐藏在苗株根部所引起的条纹叶枯病。如果在前期被发现积极防治就不会出现由局部扩散到全部的条纹叶枯病。

(二)重后期轻前期

许多水稻病害的防治如果在前期被发现防治,就不会导致后期虫子生长虫龄不齐、虫子品种多样,造成不好根除的局面。许多农民认为前期有分蘖,可以不用防虫,但是事实却是截然相反。

(三)轻综合防治,重视药剂

由于缺乏综合全面的考虑,很多种植户没有想到在育苗时就可以选择抗病的品种,种植时采用宽株窄距的方式来防治后期出现的稻纹枯病,农户们大都只是在水稻生病时用农药围追堵截杀死的病虫害。其实完全可以从育苗、种植方式还有延缓种植期等方面来防治。

(四)重防治日期,轻药种选择

农户们一般都是在植保部门下达的防虫时间内进行防治,然而对于防治药品的选择却疏忽大意。由于农药品种的多样性,杀虫治病效果存在差异,农户相对缺乏专业知识,农户自主选择的产品不一定具有同等的效力,这样一来防治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普遍有以下几种

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还是遵循防为主,治为辅助的方式,从育种到施肥、浇水等合理选择安排。出现问题时用物理配合生物、化学等方法共同的防治。

(一)苗株品种的选择

在水稻育种的初期需要选择适应性强一些、抗病性也强而且高产的品种来种植,例如一些深两优5814、广八优165等抗稻褐飞虱病的品种,抗水稻瘟病的汕优94-4,穗丰占681对于预防白叶枯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将所有种子在农药或者温水里泡一泡,能预防某些病菌对水稻的传染。

(二)水稻科学施肥

稻田里的施肥需要注意有机肥、无机肥合理配比,并且与氮磷钾合理搭配,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满足水稻对于养分的需求。还要注意某些含氮量高的肥效,对于某些病虫害发生率会有增加,只有合理搭配施肥才能让水稻生长态势良好。

(三)水分合理灌溉

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调节田间的气候。例如水稻各个时期所需的水分不同,可以用薄露灌溉或者干湿交替灌溉方法。

(四)绿色防控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用自然天敌的控害技术:利用寄生蜂还有寄生蝇来干扰害虫种群,对其进行抑制。还可以用信息干扰素,干扰害虫,降低繁殖率。生物防治没有环境污染,选择性较高,对于病虫害防治有长久作用效果。一般30天内,不打农药,培育天敌的繁殖,过了30天,可以适度喷洒。还可以采取稻鸭共存的饲养方式,在水稻分蘖非常旺盛的时候,每667亩可以放养15天大的小鸭子15只,通过鸭子在田间的飞行采食来抑制稻飞虱,而且还可以给稻田除草。

(五)绿色防控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是区别于化学防治方法,利用一些光谱来消灭趋光性的昆虫,通过改变温度、通过一些电流产品,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来进行灭虫。在种子播种前,用热力学的办法把里面的病菌清除。

(六)科学用药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就是通过农药等化学类药剂对于病虫害进行剿杀。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但是使用不合理很容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所以需掌握药量。缺点是不可以阻断病虫的繁殖。

1.对于水稻病虫害农药的喷洒无疑是最快速的方法,然而方法不当很容易引起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所以要想农药既能够发挥作用,又不至于产生副作用,就必须合理配伍。首先施药时间要和植保部建议的时间相同,最好能做到专业化统防统治;其次要遵循能一起杀绝不单独杀的原则,这样药物可以达到最大化利用率。施药时还需要弄清楚症状,好对症下药,所谓对症下药有奇效。

2.如果天敌可以解决的,最好不要用药物。而且还可以选用既能杀死害虫,同时还可以保护天敌的药物,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3.科学施药。例如对稻纹枯病,喷洒药剂时需对准植株的根部,施药的浓度还需要掌握,足量的水可以把药剂对匀,低容量的新型喷雾器是很好的选择,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就可以放心喷洒。

水稻病虫害防治范文6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 常见种类 防治对策

前言: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水稻面积的增加,病虫害的影响也在加剧,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对策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下文针对稻瘟病、卷叶螟、稻飞虱等常见病害进行分析。

1.当前常见水稻病虫害

目前,水稻病虫害种类较多,最为常见的可以分为:稻瘟病螟虫、稻飞虱是、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等。

1.1 稻飞虱

这是对水稻产量危害最大的一种害虫,其主要靠吸取水稻基部汁液为生,然后通过唾液分泌有毒物质,使得稻株变黑,直至死亡,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甚至绝收,危害十分严重。

1.2 水稻螟虫

这一虫害主要是靠幼虫为主危害水稻,初孵幼虫造成水稻枯鞘,2 龄以后幼虫会造成枯心苗、死孕穗、白穗等病害。造成水稻的空穗和瘪粒、空粒现象增多。一旦遭受螟虫危害非常容易出现倒伏。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加大农药用量,降低损失。

1.3 稻瘟病

该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这一病害对水稻各个部位都会产生危害,而且整个过程都会出现,对水稻生长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1.4 水稻纹枯病

在抽穗或者是孕穗的关键时期,一旦遇到高温少雨的天气,就会出现真菌感染,导致稻枯病,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感染稻枯病的水稻穗小、不实,一旦发病在剑叶下部就会出现黄绿色条纹,该病是水稻病中的癌症,染上此病的水稻减产是必然的,甚至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导致种植户的损失增加。

1.5 水稻白叶枯病

如果遇到连续高温多雨或者是多雨的季节,就会导致稻穗过细,在这一病害的初期,水稻的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严重的最后变灰白色,整株水稻枯死。患病的水稻容易倒伏,稻穗不实,减少产量。

2.解决水稻病虫害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类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采取有效对策加以防治,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2.1 根据时期不同选择不同的防治对策

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病害发生,必须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加以治理。对于一些危害不大的病害可以采取物理方式治理,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药害,杀虫灯杀害水稻螟虫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2.2 治理稻飞虱和卷叶螟的对策

水稻都是连片种植,因此是沟渠配套,这给化学治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可以亩用40%毒死乳油70毫升加25%甲氰菊酯30克兑水50公斤喷雾。也可以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克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50公斤喷雾进行治理,具体来说要根据具体的情况

2.3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

主要要注意田间的管理以及发病前期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就可以连续用药,主要使用的防治药物可使用每亩用20%叶青双川化-018可湿性粉剂125克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300克或12%施稻灵悬浮剂30毫升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70克等对水75千克喷雾。力求早期治理病变。

2.4稻瘟病防治

针对稻瘟病关键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加强对水稻施肥与农药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加强管理,方能避免稻瘟病。

2.5 防治纹枯病的措施

针对纹枯病,可以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20%粉剂对水喷雾或泼浇、或制成毒土撒施在稻基部,也可用2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农抗120水剂喷雾。要根据病害的情况适当的选择喷洒次数。

2.6 加强种植户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

现代农民普遍缺乏提前预防的意识,因此,农业相关部门或者农业管理网站要根据自身条件为农民提供专业的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意识,增强防治技术,提高水稻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进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促进农民收成的增加。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