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颠覆式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颠覆式创新

颠覆式创新范文1

谈及实施这一策略的原因时,杜琳指出,第一个产品,至少要保证达到80分以上才能。如果一些功能看上去会让产品品质降低,变得粗糙,那就宁可舍弃。比如,百度魔图在Android版上有一个腮红功能,但在iPhone版上并没有。实际上腮红开发早已做出,之所以没有添加,主要是因为其无论是配色还是交互都不能让杜琳满意。“对于腮红,女孩子特别能够理解。腮红的通透性,精致、精细的程度都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好就会变成恶搞,而不是美容。”

当前,百度魔图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品体验。杜琳介绍说,在核心功能的用户体验上,对产品经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美容功能是百度魔图的杀手锏功能,在这种杀手锏功能体验上,一点都不能输、不能差。“在手机上做设计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出现误操作,包括文字提示在哪里,这行文字怎么说,下面两个按钮叫什么,怎么去做,在这些细节上百度魔图都修改过很多次。”

“百度大厦我们这一楼层的人,不管是用过触屏手机的,还是没有用过的,几乎都已经被我们扫了一遍。每做出来一个版本后都会拿去让他们试用。看他们会不会用,如果不会用,我们就去琢磨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琢磨出来后就立马修改。哪怕是提示文字应该出现在哪个位置,都需要一点一点地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出来的产品让大部分用户都能看到,并且都会用。”

“一些功能,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好。比如用户现在反馈很多的,像文字编辑、自定义文字等功能。”杜琳指出,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通盘考虑百度魔图的长远计划。如果说行业内已有第一、第二、第三,靠微创新不可能成功,不可能突破,只能是颠覆创新、可以打破行业格局的思路,从头开始才可能取胜。

相对来说,美图秀秀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其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精品推荐。对于百度魔图来说,盈利并非考虑重点,更多的是基于百度整个图片产品战略做决断。杜琳说,美图秀秀已经先入为主,而且在品牌传播和推广上花了很大工夫,百度魔图也会在品牌传播力上逐渐赶上来。

未来,百度魔图也将展现出与Instagram类似的部分特征,比如与用户通讯录有直接联系。此外,最新版本的百度魔图已经添加了百度相册入口,并可以基于通讯录分享。杜琳说,未来百度基于图片的应用会以百度相册为主导,并且相册功能会走向开放,成为一个平台,让第三方也可以接入进来。

特色功能浏览

“美容”功能:只要指尖轻轻涂抹点触,就可以轻松做到美白祛痘、瘦脸瘦身、放大眼睛。

“特效”功能:搜集了柔光、蓝调、LOMO、老照片等等时尚酷炫的图片效果,一键为图片添加多种华丽艺术风格。

“装饰”功能:集成了各种漂亮饰品、有趣印章和恶搞评语,更有时尚流行文字素材,让你的照片瞬间活色生香,极富个性。

颠覆式创新范文2

看过了上面的精选ppt,来来看看他当时在现场是如何演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聊颠覆式创新”这一话题的。笔者以一种碎片方式,尝试把收获总结为15句话,也加些自己的分析感悟:

No.1 商学院讲经典

教授说,商学院注重讲经典,为何呢?因为经典安全,不会犯错,于是西南航空的案例被讲了近30年……,

笔者:的确,只会越讲越安全,因为离你的新鲜认知越来越远;所以我很认可教授提的四句:“不是经典、是新锐;不是现象,是逻辑;不是中庸,是绝对;不是主流,是异端”;敢讲不安全的新鲜认知,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洞察。

No.2 雷军有过很多失败

小米案例是教授此次课程主线,但他没有从小米的辉煌,而是从雷军过去的很多惨痛失败开始:90年代初即杀入互联网,黄金时间花在了WPS和微软的对抗上;金山时期敌不过360;米聊甫一推出,又遇微信横空出世……,悲催其实挺多的;所以雷军近年总结:“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不要逆天。”

笔者:如你所见,教授所言:成功在一个人的经历中是概率多低的一件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提雷军,再看其他大佬,哪个不是伤痕累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才从大概率的失败中修出一个正果,这是常态。

No.3 你不是跟别人竞争,而是跟消费者脑海中的认知竞争

小米定位有独到之处,教授提及“以高打低”:看似与苹果三星争高下,实则重伤中华酷联;

小米手机强调跟高端手机同样的高质量,比的是性价比。这里有两点不同,其一是创造了不同,其二是从品牌上给自己加了分:“你的对手是谁,也说明了你的水平在哪”。教授引用傅盛观点:“除非你和钱有仇,否则就别去教育你的消费者”;当用户已觉得苹果三星是最好,小米说的是“最快的手机”。

笔者:超越竞争对手颠覆用户认知,这有可能吗?当然有,只是像《盗梦空间》里Eames说的:“Inception?当然可能,只是难得要死!”还是留给乔布斯这种阿修罗转世吧;更现实的办法是创造一个不同,在用户脑海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是我对教授观点的理解。

No.4 定位越小越好

教授说,过去我们喜欢宽泛的定位,常说,13亿中国人,每人给我一块钱就能发财,反而,这样的结果经常得到的是——“0”;

可口可乐告诉全世界,我们是正宗的可乐,百事可乐想,那正宗就是传统,传统就是“老”,于是定位年轻态,这样一来,一些年纪大的人想凸显年轻,也选择百事品牌;类似的案例有万宝路“男人的世界”,这么Man的形象让那些不太男人的男人和女汉子们都进来了;同理,小米的定位是“发烧”,“发烧”开始于一个极窄的定位。

No.5 不同的品牌养成模式

教授对比了传统和互联网完全相反的品牌“养成”路径:以小米为例,先获得铁杆粉丝的忠诚度(100个天使用户),自内而外扩散美誉度,再形成相当规模的知名度。

而传统品牌的路径显然是先有知名度,再有美誉度,最后才是忠诚度。

笔者:我的个人理解是,互联网思维的两个基本特质——“产品是第一驱动力”和“体验营销”,决定了在用户越来越容易触达产品,越来越容易形成口碑的当前,品牌路径也发生了这种逆向转移。

No.6 没有好的媒体特征的企业,将不能生存。

教授讲了企业的自媒体化,没有媒体、自建媒体、自成媒体,这个今天被聊得很多,不再赘述;这里也提到了小米的“线下同城会”,是黎万强从线下车友会得到的启发;现场还播放了小米三周年庆典,给自己的“荣誉粉丝”颁奖的视频,李教授当场提问:大家想一想,这个活动本身是在卖手机吗?No!而是增加粉丝与公司之间的接触点。

No.7 客服广义化

教授提到了客服与营销的融合、互通:小米30人的微博团队,15分钟内快速响应……

笔者:最近我观察到一些企业高管的尴尬:团队开了微信公众号,自己从来不去看后台,某天去员工那突然瞥一眼:靠!怎么这么多人提问?都问了些什么?顿感亚历山大;首先想到:我要增加多少员工才能回复这么多信息?这会增加多少成本?

管理者们还没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被微信“教育”过以后,用户空前地期待与品牌做直接、快速的“点对点”沟通,过去投那么多广告才能建立起来的,梦寐以求的用户联系,今天通过新媒体真的进来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却是:逃!

No.8 通过信息交互手段的变革,改变原有行业的成本结构,这是颠覆式创新。

这话谁说的呢?不是教授,是教授援引黄太吉CEO赫畅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对何为“互联网思维”的一个考证,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教授说,免费就是吗?或者说,搞个微博,给老板加个V,弄个微信,开发个APP,这就是吗?No!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有没有用新的信息交互手段,改变了你原有的成本结构。

黄太吉有一个数据,说它2012年的“坪效”(单位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是56000USD,同期苹果店的数据是44000USD。

教授继续举例,在传统手机的营销预算中,有10—20%用在了广告上,三星一年140亿美元营销投入,相当于1个摩托罗拉、2个诺基亚、3个HTC、4个黑莓,把广告投放玩到了极致;所以在小米这儿,当黎万强最早跟雷军要3000万广告费的时候,对一个新品牌来说并不夸张。但后期小米做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新媒体、自媒体,改变了成本结构。

这只是一方面……

现在有必要放进这张更加重要的图片!

教授继续深化大家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说,今天,太多人,包括大型企业管理者,也分不清两个基本概念——“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他们以为自己做的是互联网化,其实只是数字化;数字化,你最多也只能改进10%,而真正实现互联网化,你才有可能释放另外90%!

小米的互联网化带来了成本结构变化:零渠道费、零广告费。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教授给出的,对互联网思维的三层理解,借此你或许可以顺带更新一下自己的认知:

层级一:数字化

互联网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层级二:互联网化

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流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层级三:互联网思维

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商业模式和价值观创新。

No.9 降维:高维文明攻击低维文明!

“降维”是李教授非常形象和独特的一个提法,即便理解起来稍有晦涩,但值得保持耐心去理解:

教授现场问,有多少人看过《三体》这本书?《三体》描绘了宇宙中高维文明攻击低维文明的过程:它们投放了一个叫“二向箔”的东西,这东西开始只如名片盒大小,但它会不断扩大,每个与之接触的东西都会被迅速“二维化”,最后,地球被二维化,月球被二维化,太阳也被二维化……

高维文明不担心这个东西最终长到足够大,会来到它们的世界,因为它们已经可以在“二维化”的情境下生存,而类似地球这样的低维文明不行。

小米就是李老师比喻中的“高维文明”,他们能够适应“二维化”的世界,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成本结构去挑战其它厂商。

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华为,联想。在小米成功之后,试图以同样的低价进行回击,但做不到,小米再降价,他们也无法跟进;究其原因,中华酷联仍然生存在“三维”世界,他们的大部分利润要外化给渠道,联想的净利润率只有2.2%,成本结构和小米有显著区别。

笔者:按我理解,小米能“降维”攻击,其实有赖于其信息交互手段变革带来的成本减少;更有赖于其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 ”。“加”的是服务收入,依附于硬件销售的后项服务收入。

这一加一减,令小米彻底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保证它在价格足够低的情况下还可以盈利!而其它企业一旦跟进……

No.10 去中介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

教授提到未来一切以“中介”为其定位的企业都危险,因为去中介化是互联网趋势。

笔者:企业自己的媒体属性加强后,为摆脱“广告”摆脱“渠道”束缚提供了机遇,因广告和渠道的本质就是中介。

最近我在写一本营销书,对图书出版多了一些琢磨:过去出版社在很大程度上被渠道捆绑,很多利润贡献给了渠道,无论线下书店,还是线上电商;今天很多传统出版机构看待“多看”这种数字阅读服务商,依然是“数字化”的思维,不是“互联网化”的思维。

他们看到的是:把书变成数字形态、无纸化、阅读体验、支付方式,这就完了吗?他们可能忽视的是:数字提供商还在改变自己的成本结构!正在和小米手机做一样的事情:“降维”,通过自建媒体属性,通过新的信息交互手段,通过延伸后项服务,正在把自己变成一个可以适应“二维化”的新物种!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主动发起“消灭”低维文明的战争。

马云说,狮子吃羊不是因为狮子恨羊,而是因为狮子自己要发展。三维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打赢二维战争,你怎么可能骑着马,去和特斯拉比赛百米加速度呢?

No.11 不喜欢你的人不会喜欢你,你要做的是,让喜欢你的人更加喜欢你。

对这个不做过多解释了。

No.12 “非广告营销”时代来临

刚才我们聊了传统广告在新时期的重大“原罪”:成本高、中介、无交互、无口碑、无体验,罪恶很多;

注意教授说的是“非广告营销”,而不是“非营销”;小米可以说“0”广告,但绝不是“0”营销,而是把营销拆解、打碎,融合到产品,融合到客服,融合到一切与用户链接的触点上。教授提到小米30人的论坛团队,30人的微博团队……,这难道不是投入吗?只是钱被花在了不同的地方。

No.13 情感体验超越功能体验

教授提到,过去工业时代的产品是功能标准(FAB),是看功效,看你有什么功能别人没有;

FAB:Fact,属性;Advantage,优势;Benefit,客户利益。

今天做产品强调的已经不再是功能体验,而是情感体验,核心有两点:一是极致体验,二是强烈的情感诉求。

笔者:新生代现在追求的不是功能,不是功效,甚至不是逻辑合理性而可能只是简单一句“我乐意”。

过去我推荐大家看《商业秀》的时候总提到,营销是创造与用户的情感联系,教授对产品的这个概括显然更加简洁,也更加深刻,他说:“只有产品触动了用户的心灵,提供了超越商业的价值,才有机会。”

什么叫“提供了超越商业的价值”?我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很棒很棒的表达!

你卖一个东西给我,我付钱,这是商业,这是合理逻辑;现在打破这个,提供超出这个动作本身的情感价值,你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溢价;

大家今天其实可以通过产品、内容营销、服务,通过一千零一件事情去“提供超越商业的价值”。

最近我在为企业做营销服务的过程中,我努力想灌输给他们一个概念:“营销本身要创造出价值”,说这句话是希望大家尽快忘掉“宣传”这个概念。你有什么好宣传的?不需要,你的内容、产品、服务都是对你最好的宣传,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宣传而是创造价值;

No.14 互联网品牌是产品和粉丝间的一场合谋

教授在这一板块聊的是,小米很“狡猾”,他们高度重视的“用户参与”理念,最终倒逼了自己的员工。当用户的情感被极大激发,他们对产品有了更大的期待,工程师就不需要公司再给他下命令,用户的热情就会督促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笔者:过去品牌要塑造自己,是和谁去“谋”呢?你找媒体谋,找供应商谋,BD找合作伙伴谋,这些都没有找你的用户去“谋”可能带来更大的惊喜;翻译翻译什么叫做惊喜?还是直接引用教授的总结吧:“公司中心型”的创新方式已经落后,未来属于“用户领先型创新”。

No.15 作品心态 VS 作业心态

颠覆式创新范文3

4月13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亚洲规模最大的第11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以及同期举行的国际资讯科技博览揭幕。这两项展会为观众展示了各式各样最新的电子产品丶创新技术和资讯科技方案,吸引了25个国家及地区超过3 300家公司参展,创下历史新高。展会上的“品牌荟萃廊”更是带来了超过500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首次参与的Bigben、Ford、英特尔、宝丽莱、海尔、Coway、Otic、Telefunken等。有数据统计,截止到4月16日闭幕,两项展会共吸引了全球超过9.2万名买家进场采购,不少参展厂商更喜获现场订单。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香港贸发局最近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出口指数为48.1,较上季大幅反弹9.6;其中电子行业表现尤为突出,由上季的39.7反弹至48.4。这代表着买家的采购意愿正在不断提升。

聚焦可穿戴电子产品

从本次展会所体现的产品潮流来看,不少买家的眼球都聚焦在智能及绿色产品上,尤其是可穿戴电子产品(Wearable Electronics)的市场需求更是有旺盛增长。为了迎合可穿戴电子产品这一发展潮流,本届展会还特意新增了“i-World”展区。

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机辐射测试器到蓝牙扬声器帽子,展会上各种充满创意和新奇酷炫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其中内置传感器的运动款智能手表和智能腰带、与Google Glass神似但价格更具吸引力的智能眼镜、既能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屏上使用也可以一秒钟变智能手环的触控笔、可通过蓝牙无线传输让用户欣赏音乐的帽子等创新产品,都给CHIP记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炙手可热的3D打印

备受全球关注的3D打印技术,已经被人们普遍视为推动新一代工业革命的重要元素。而在本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上,3D打印产品也得到了突出展现。首先展会第一次为3D打印专门开设了专区,为观众展示了来自比利时、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诸多3D打印机产品,其次展会还特地举办了“3D打印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针对3D打印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据了解,目前的3D打印技术设备可分为叠层实体制造(LOM)、立体平版印刷技术(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等四大类,并且相关技术正日臻成熟,可在设计、生产、机械工程发展及生产上彻底颠覆传统生产方式,为用户大大缩短生产时间及成本。CHIP记者在现场也发现,仅仅与数月之前相比,如今的3D打印产品在精度上就已经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与之相应的是,其产品价格和打印成本却越来越平易近人。由此可见,3D打印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那一天正在越来越近。

小批量采购的大市场

考虑到不少买家都倾向于维持低存货量丶单密量小的采购模式,主办方香港贸发局在展览中专门设置了“小批量采购专区”。该专区设立有大约400个专柜,为买家展示了近4 000件小批量产品,最低采购量由5~1 000件起。为了方便买家,专区还加入了网上付款及付运服务功能,部分产品可让买家透过 PayPal 网上付款平台以信用卡付款。网上专区更是为买家提供了一系列物流服务供应商,每宗交易的付运服务均由供应商安排妥当。

为了帮助参展商增加订单,主办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还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40个国家及地区、逾9 000名买家组成的约150个买家团。其中中国移动、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Best Buy、韩国Groupon Korea、新加坡Omigo、泰国Power Mall、法国Lexibook等知名公司均赫然在列。

展会“小批量采购专区”的开设,受到了全球各地买家的热烈欢迎。据统计,在4天展期内,该展区吸引了逾32 000人次参观,并创造了超过40 000件交易。

超过35场研讨会及活动

除了展示创新的电子产品和技术之外,汇聚业界顶尖的行业专家和学者,为人们揭示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寻找和发掘未来的潜在商机,也是第11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和国际资讯科技博览的一大看点。

据统计,在两项展会期间共举行了超过35场研讨会及活动,包括有“3D打印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中国技术创新生态圈的新机遇・新创新・新合作”研讨会、香港国际编程马拉松2014决赛者分享会、“如何利用数据中心与云端推进数据管理服务”研讨会、“物联网趋势”研讨会、“新一代个人电脑和云世代”论坛等等。这些研讨会通过理论、数据和观点的碰撞,为参会的业界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

全方位满足资讯科技需求

颠覆式创新范文4

人保电话车险自2010年5月创立官方新浪微博至今,粉丝数量已达20余万,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自微博创立以来,人保电话车险便将官方微博平台看做和客户沟通的重要渠道,并首家开设了官方客服微博,回答客户提出的业务及产品疑问,将微博的互动性特征发挥到了极致。

近期,人保电话车险更是抢先一步,领先同行推出了业内首个微博应用平台——人保“微车险”。这款集沟通、娱乐、试算、咨询于一身的应用,再一次将车险服务创新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专家预言,车险营销即将步入“微时代”。

国家“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作为国家经济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经济人士纷纷断言,中国面临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抉择趋于理性、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等等。对于国内车险企业来说,不断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非常重要。

车险企业靠价格拼用户的时代早已过去,用户“满意不满意”成为企业关心的重点。想要获得较高的客户满意度,除了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还要对客户的触媒习惯、生活喜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生活在web2.0时代的用户,已经渐渐远离过去那种大一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他们更讲求平等、互动的交流,更追求简洁、快速的“碎片化”传播。人保电话车险在研究中发现,很多车主都将微博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表明,如果建立完善的微博沟通渠道,那么一定会给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人保电话车险深耕web2.0是基于战略布局的高度,而并非仅仅开设一个企业微博这么简单。人保电话车险将微博看做一个与客户重塑关系的平台。传统媒体中,受众与企业的关系非常不确定,单向度的传播使得受众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微博革命性的颠覆了这一模式,让客户可以轻松与品牌建立紧密联系,让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缩短到“0”。

颠覆式创新范文5

1、只有让客户满意、忠诚,提高满意度上的领先,才是公司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2、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标准化、信息化、集中化”的服务战略。

一、服务蓝图简介

服务蓝图是详细描画服务系统的图片或地图,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同人员可以理解并客观使用它。它直观地从几个方面展示服务:描绘服务实施的过程、接待顾客的地点、顾客雇员的角色以及服务中的可见要素。服务蓝图将服务合理分块再逐一描述过程或任务、执行任务的步骤方法和顾客能够感受到的有形展示。

服务蓝图主要由以下四个行为和三条分界线构成,四个行为名称与功能如下:

1、客户行为:顾客在购买、消费和评价服务过程中的步骤、选择、行动和互动;

2、前台员工行为:顾客能看到的服务人员表现出的行为和步骤;

3、后台员工行为:支持前台的行为称作后台员工行为,它围绕支持前台员工活动展开;

4、支持过程:内部服务和支持服务人员履行的服务步骤和互动行为。

三条分界线名称与功能如下:

1、互动分界线:表示顾客与组织间直接的互动。一旦有一条垂直线穿过互动分界线,即表明顾客与组织间直接发生接触或一个服务接触产生;

2、可视分界线:这条线把顾客能看到的服务行为以及看不到的行为分开。看蓝图时,从分析多少服务在可视线以上发生、多少在以下发生入手,可以很轻松地得出顾客是否被提供了很多可视服务。这条线还把服务人员在前台与后台所做的工作分开;

3、内部互动线:用以区分服务人员的工作和其他支持服务的工作和工作人员。垂直线穿过内部互动线代表发生了内部服务接触。

另外,服务蓝图还包括“结构要素”与“管理要素”两个部分。服务的结构要素实际上定义了服务传递系统的整体规划,包括服务台的设置、服务能力的规划;服务的管理要素则明确了服务接触的标准和要求,规定了合理的服务水平、绩效评估指标、服务品质要素等,以此制定符合“客户导向”的服务传递系统,首先关注识别与理解客户需求,然后对这种需求做出快速响应。介入服务的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必须把“客户满意”作为自己“服务到位”的标准,左图为完整的10086热线——消费情况查询服务蓝图。

二、服务蓝图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服务蓝图将是未来服务创新的一个优势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公司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所提供的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过程,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

2、有利于公司建立完善的服务操作程序,明确服务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

3、有利于理解各部门的角色和作用,增进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协调性;

4、有利于移动公司有效地引导顾客参与服务过程并发挥积极作用,明确质量控制活动的重点,使服务提供过程更合理;

5、有利于识别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失败点和薄弱环节,改进服务质量;

对内有利于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模式构建,对外有利于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显性传播体系构建,从而促进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三、基于服务蓝图的标准服务体系搭建思路

以服务蓝图为指导,建立新的服务规范体系,其建设思路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1:分——服务分配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以集团业务和客户接触渠道作为两个维度,将服务分解到每个交叉的接触点,使服务类别明晰化;

步骤2:识——识别客户需求

根据客户的特点及研究目的,在每个触点上通过合理调研识别客户需求,采集需求信息,为服务蓝图的绘制提供指导方向,即以客户寻求为导向;

步骤3:定——确定服务关键点

对客户需求的有效性及可信性进行评估,与管理后台人员进行交流和求证,确定后台行为及支撑条件,确定服务关键节点;

步骤4:绘—服务蓝图绘制

针对关键节点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如何解决、何时解决、何地解决),确定关键节点的后台支撑行为绘制服务蓝图;

步骤5:调——内部工作调整

根据服务蓝图实施流程改造,优化服务工作流程,撰写服务手册;

步骤6:用——服务试点应用

颠覆式创新范文6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服务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业态。但由于我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起步较晚,电子商务云服务商在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模式,以价值实现为中心。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于以有限的资产和资源为基础,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商业模式实质是企业的价值转化机制。商业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是维持不变的,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调整,创新商业模式,保证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以电子商务云服务领域的A公司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以及现有商业模式,针对其发展阶段的转换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和规划,以期为电子商务云服务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路径依赖和商业模式转型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二、 电子商务云服务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全球云计算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2010年的683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 528亿美元,2017年将达到2 44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22.23%,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水平,正发展成为全球新兴产业。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4年与赛迪网联合的《中国公有云平台白皮书》显示,自2007年云计算概念引入国内以来,经过概念推广期和技术发展培育期,云计算服务市场已从2012年的78.47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30.91亿美元,预计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2017年为936.46亿美元。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化,第二个阶段是网络化,目前,信息化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即智慧化阶段。伴随着信息技术创新、扩散、融合、渗透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提升,信息化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到2020年,云计算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有望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电子商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电子商务云服务主要是基于云计算模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我国传统产业面临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重挑战,纷纷开始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资源进行“互联网+”业务转型,电子商务云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办公、软件租用、在线交易、信用评价等服务,帮助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不必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建立电商系统,进行后台的维护,从而可以集中精力更加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效益。近年来,云计算在电子商务实践应用中已取得突破,2013年淘宝和天猫八成以上网店的进销存管理系统都已迁移至阿里巴巴的“聚石塔”云服务平台。未来,云计算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更加紧密,智慧云计算将会推动企业电子商务跃迁至云服务平台。

三、 电子商务云服务A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云服务A公司依托国家首批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和IBM全球商业化运作云计算中心的合作,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云计算三层服务(SaaS软件服务、PaaS平台服务和IaaS基础服务)架构的应用开发技术,为客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咨询、方案设计、开发实施和运行维护等一站式服务。

1. 公司现有商业模式。从盈利构成与模式看,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仍属于传统软件开发型企业,通过项目驱动、系统开发与运营维护,推动软件和硬件的销售,实现价值的转化。公司目前已承接了百余项的系统开发和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系统集成、云平台服务和电子商务三大业务领域。从公司客户所在行业来看,行业主要分布在服装、互联网、保险、医药医疗等,服装行业客户提供的业务收入近三年稳居各行业榜首。项目来源主要依托公司市场营销部门的市场开发。系统开发是项目解决方案软件功能实现的核心环节,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发版等阶段。由于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涉及细分领域众多,包括B2C企业官方商城、B2B经销商交易平台、OMS订单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积分商城、微信商城等一系列,因此电商技术部是公司人数最多的部门。对于已经开发测试好的项目产品,由公司运维管理部负责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确保项目按照客户要求顺利实施,进行项目实施后的运营维护工作。帮助企业快速了解系统整体运行状况,针对性能缺陷提出优化建议并帮助客户快速采取行动。通过为客户提供周到、及时的日常运维服务,增加客户粘度。

2. 公司客户关系结构。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所形成的客户关系主要以项目为纽带,具有单向联系的特点。公司所开发的项目涉及行业较多,客户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的客户关系,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是单维度的,公司与客户保持单向联系,而公司的客户之间缺乏联系纽带,即使是同处一个行业的客户之间也较少将公司作为平台中介发生联系。公司仅是客户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配角”,只是帮助客户企业商务实现电子化,而无法在公司层面为客户所在行业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建立起新的联系,在技术、资源、产品或服务方面,无法降低公司客户企业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并创造出新的商机。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的客户关系是松散的、单维度的,无法形成公司与客户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生态体系。

四、 电子商务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公司需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发展方向与定位,实施战略转型。战略转型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做企业项目向做行业产品平滑过渡;第二步产品平台化,将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部署到云平台上,调整商业模式,产品从售转租,使服务创造主体价值,最终成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第三步生态体系化,打造领先的分销零售行业智慧云服务平台,完成项目开发型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的转型,纵向突破与横向一体化相结合,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紧密结合,形成3B2C良性互动的生态云体系。公司目前以项目开发驱动业务增长的商业模式,存在着业绩波动较大、涉及行业较多、项目开发边际成本下降困难的问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公司自身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定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1. 项目培育转向行业深耕。项目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收益回报确定,是解决公司发展初期生存、立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以项目为中心,重视项目培育在公司发展初期阶段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公司发展步入成长期,以项目为中心的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将阻碍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客户的价值链难以深入挖掘,项目结算就意味着客户最大价值的实现,后续的运营维护也仅是项目合同事先的约定,无法实现服务主体价值;二是项目间隔存在着不均衡性,容易导致公司业绩大幅波动,不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定价;三是项目涉及行业较多,一旦一个行业中的全部项目结束,受限于有限的公司内部技术研发资源,资源分配必然以项目为中心,由此对一个行业业务逻辑的追踪研究将无法继续深入,行业通用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研究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支持,行业难以做深、做透,项目开发边际成本下降困难。

公司发展在进入成长期后,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转变以项目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从抓项目转向深耕行业,基于前期积累的丰富行业知识,精炼业务逻辑,大量行业通用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外加少量功能的定制化,为行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精准去除商务电子化过程的“痛点”,结合云计算的技术优势,降低广大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上线“门槛”,让“长尾效应”发挥效用,推动系统开发边际成本下降。从公司项目分布行业来看,服装行业项目提供的业务收入近三年稳居各行业榜首,积累了丰富的服装行业知识。目前,服装行业竞争,已经从单一层面的竞争跃升到整个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在品牌企业零售管理领域中,垂直化、精细化、移动化,将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聚焦服装行业,内部有基础,外部有空间。

2. 项目驱动转向平台带动。项目开发是公司成立初期的生存、发展基础,以项目为中心,满足客户电子商务交易、订单处理、支付结算的需求。这种项目驱动业务发展模式,联系仅仅建立在公司与客户之间,公司的客户之间,即使同属一个行业,在以公司为中心的网络联结中,也没有建立起关联关系。客户项目价值链较短,价值最大化就在基础业务环节完成。现代商业价值理论认为,基础业务、增值服务、个性化定制构成了企业三层业务结构,从业务量级上看,呈现正三角结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处于底层的基础业务价值量逐渐向中高层业务的增值服务和个性化定制环节转移,整个价值体系呈现倒三角结构,基础业务量最大,但实现的价值最小,主要作用是增强客户粘性,而增值服务与个性化定制业务量虽小,但实现的价值却最大。因此,公司未来的发展必须着眼于客户项目价值链的延伸,深入挖掘客户的价值网。

结合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就需要从项目驱动转向平台带动,充分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让云存储、云计算、云应用、云安全构成良好的生态体系,打造分销零售行业智慧云服务平台,发展互联网业务、移动应用业务,涵盖零售管理、供应链、电子商务、商业智能、云服务、移动应用等领域,推动平台服务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互联互通,助力广大中小企业打造线上线下商业生态圈,强化网络叠加效应,实现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的网络价值,即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规模的平方成正比。发展平台经济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平台经济依托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三个最大化:一是资源最大化,将各种资源供给集中在网络平台上;二是用户最大化,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到网络平台上;三是服务最大化,对接资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特别是提供整体业务解决方案,打造平台化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3. 业务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的制高点。全球500强公司的发展经验表明,做大做强不能仅仅靠企业产品利润的积累增加企业资本,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本,通过资本运营、市场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在成长期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成长期,需要适时创新商业模式,从业务经营转向资本运营,解决公司快速发展过程所面临的资本“瓶颈”问题和营业收入多元化问题。

资本运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围绕企业自身的资本需求,公司发展初期以项目驱动业务增长的经营模式,可以解决成立初期的生存、立足问题,对资本的需求可以靠自身的积累完成。但进入成长期后,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充足的资本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仅靠自身积累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提前对接资本市场,依托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潜力,通过资本运营,在资本市场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本;另一个层面是围绕公司客户的资本需求,公司未来打造的智慧云服务平台,将联接着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传统金融体系环境中长期难以解决,而公司通过云服务、大数据挖掘,则可以准确掌握各个企业的销售情况,从而可以为企业信用风险定价,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平台企业客户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企业并购金融服务,公司业务增长将呈现商务云服务+金融服务“双轮”驱动格局。公司借助资本运营,可以整合企业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智慧云平台服务的延伸与质量的提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