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1
儿子的提问勾起了老公的回忆,他说:这一块是我7岁那年爬到树上给家里摘果子的时候摔的,这一块是我10岁那年第一次放牛时被牛踢的……
爸爸,你好棒哦!我要是有你这么勇敢就好了!儿子说。城市里的孩子被呵护得太多,爬树放牛在他们看来是极高难度的事情。
从没有见过孩子如此崇拜的眼神,我心里一动,便想抓住这个机会对他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说:那你想不想知道妈妈小时候的事情呢?
当然想!儿子一脸兴奋。
于是,我搬出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张张荣誉证书来,有比赛获奖的,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我一一地告诉他这些证书自己是怎么得来的,然后对他说:儿子,妈妈不聪明,可一直很努力,所以才会取得了这些成绩。
也许清楚了我的意图,儿子没说什么,“哦”了一声,便自觉地进书房写作业去了。
老公冲我会心一笑,说:我想啊,既然咱俩的成长能给孩子提供正能量,那么,何不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咱苏家的“家史”呢?
你觉得有意义吗?咱家祖宗可好几代都没有声名赫赫的大人物,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了啊!我提出了质疑。
老公立即纠正我的观点,说:有空的话我建议你去看看央视制作的寻根专题片《客从何处来》,很感人的。其实,普通百姓家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我们的祖宗就算没经历过传奇,但真实生动,同样可以丰富乃至矫正我们的认知。让孩子与祖先“对话”,了解其家庭历史,能培养孩子的家族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其更快地成长呢!
老公说得不无道理,于是那个周末我给儿子布置了一份作业:采访爷爷奶奶及叔叔们,并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做一份关于家史的手抄报!
儿子对这份特殊作业很感兴趣,当天便直奔爷爷奶奶家。
经过采访,他了解了爷爷奶奶和叔叔的事迹,回来后便一直在房间里画画写写了老半天时间。
小家伙的第一份手抄报完成得很好。我看到儿子笔下的爷爷是最受崇拜的。老人家出生农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妹妹,爷爷曾主动辍学。后来有机会当了兵,他在部队努力好学,因此很快便被提了干。最让孩子敬佩的是,爷爷还参加过中越战争,在猫耳洞被敌人飞机的投弹炸昏死过去,醒来时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他却一直坚守在战场上,成了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手抄报里的奶奶也不赖,她勤劳能干,操持家务有方,在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居然将3个子女全部供了上大学!尤其让人吃惊的是奶奶的多才多艺。她没有上过一天艺术学校,却自学成才,能唱会跳,成为乡里的文艺骨干。年轻时她戏唱得特别好,在老家附近一带很有名气,也就是因为这个才被爷爷看上了。
当然,手抄报里的叔叔也是很厉害的。他从小就有志气,11岁就离开镇里到县城读寄宿学校。当时他英语基础特别差,上课时根本听不懂,可经过几年的努力后,竟然成了学霸,高考时考了全班第一名!
我和老公也出现在手抄报里了。对于老公的形象刻画,仅限于那几块疤痕来历的叙述;而关于我的文字也不多,只出现了一小段如何关心他爱护他的内容。
我和老公对这份手抄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把它珍藏进了“家史”博物馆(其实就是以前的书柜加了把漂亮的锁)。见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如此重视,儿子一脸自豪,他说:爸爸妈妈,我想更多地了解咱家“家史”,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老公想了想,从柜子里翻出一本家谱递给他,说:如果真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先认真地看看这个!
儿子如获至宝,立即拿去认真地翻阅起来。
过了几天,他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没想到咱们苏家一族还出过不少名人呢!尤其是文人!比如说唐代的苏味道,北宋的“三苏”!
哦?你竟然还知道苏味道?我故作惊讶地说。
那当然!我爸说了,苏味道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9岁就会写诗,还当过大官呢!儿子自豪地说。
要不你就去找找资料,再给苏味道和“三苏”做一份手抄报放进咱家“家史博物馆”怎么样?我跟儿子商量道。
儿子高兴地答应了。领到任务后,他便丢下所有心爱的游戏,全神贯注地收集资料做报纸去了。
两天后,儿子的报纸就完成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手抄报,而是网上下载打印的文字,然后一小张一小张以剪报形式做成的。上面的内容主要是这几个名人每个时期的诗词,当然还有少量的书画作品和一些轶事。
儿子平时贪玩,不爱阅读,所以一写作文就犯愁,因此看到这份报纸后我意味深长地说:从苏味道到苏轼都这样厉害,看来咱苏家在文学方面还真有遗传哪!宝贝,你也要好好学习,让自己将来也成为“家史”里让后人引以自豪的文人哦!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2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一、注重推荐的方式: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也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
(1)推荐时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如语文课上学习了《狼和小羊》就推荐《伊索寓言》;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推荐《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等等。渐渐地,学生不再满足于和课文相关的几篇文章,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课本之外丰富的大千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甚至于要求每一节课,我都能向他们介绍新书、好文章,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一些文字优美的精致散文、道理浅显的哲理散文,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美,还从中获得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2)教师在推荐时还可以运用必要的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往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我们还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将军"吃墨水"的故事、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语......无不激励着一代人孜孜以求、刻苦攻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简单的几句话,立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读书兴趣。二、教给方法,自由选择:
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者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读了《三顾茅庐》,指导读《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三、开展活动,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举行"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表演"、"阅读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上学期,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的同学讲得滔滔不绝,小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发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语文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再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予保证,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再加上"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平时的课外诗歌的指导中,我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都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3
从那件事开始,我们老师开始有所感悟,着力打造“触动学生灵魂”的思品课堂,真正重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这期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现在选取其中成功的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
策略一:以真实的活动熏陶学生
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这里所谓的真实指的是不矫揉造作,不事先演练,追求学生在活动中真实的表露其行为,并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与感悟。
例如,在讲授《竞争合作》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竞争合作小游戏”。先让每一小组推选一人参加记忆力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屏幕上出现的3个字母或数字组合。而后加大难度,数量上由3个变成了9个。这时,我补充了一句,想想小组的力量吧!于是,个人回到了小组,并且小组内实现了分工合作,顺利地完成了第二关。最后我把难度提高到了极致,由9个变成了56个。这时,我又补充了一句,想想班级的力量吧!于是,各组小组长自发出来进行了一个碰头会,明确各组的分工,小组长回到小组内又明确了各组员的任务,第三关最后也顺利完成。
又如,在讲授《同学 朋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在情感上感受与体验“交友注意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不能一味索取”这一目标。我绞尽脑汁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教师让全体学生起立,当学生听到老师说“我要你帮我XXX”则憋气;当学生听到老师说“我来帮你XXX”则换气;憋不住的同学可以坐下。学生被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给吸引了,饶有兴趣地参与了活动。
全体学生起立,之后老师开始读(事先准备好的预设)。
师:我要你帮我收作业。(生:全体憋气)
师:我要你帮我檫黑板。(生:全体憋气)
师:我要你帮我出板报。(生:两人憋不住气而坐下)
师:我要你帮我辅导数学。(生:四人憋不住气而坐下)
师:我要你帮我打扫卫生。(生:八人憋不住气而坐下)
师:我要你帮我做手抄报。(生:十几人憋不住气而坐下)
师:我要你帮我照看宠物。(生:全班只剩一人还在坚持)
师:我要你帮我打饭菜。(生:唯一的一人也憋不住气而坐下)
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学生纷纷表示实在憋不住了,太累了。师不多语,组织学生再玩第二遍。全体学生起立,之后老师开始读(与第一遍的内容一模一样)。
师:我要你帮我收作业。(生:全体憋气)
师:我来帮你檫黑板。(生:全体换气)
师:我要你帮我出板报。(生:全体憋气)
师:我来帮你辅导数学。(生:全体换气)
师:我要你帮我打扫卫生。(生:全体憋气)
师:我来帮你做手抄报。(生:全体换气)
师:我要你帮我照看宠物。(生:全体憋气)
师:我来帮你打饭菜。(生:全体换气)
读完全部预设的八句,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因憋不住气而坐下。师提问:你能从两次活动的不同结果中感悟到交友过程中要把握什么原则吗?
生1:不能索取过多,要注意付出。
生2:我们在交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不能一味索取。
多年以后,这些长大了的学生肯定会忘了关于合作与交友原则的有关知识解释,但是他们应该还会记得曾经参与过的这别出心裁的活动,也肯定能体会得到其中承载的合作精神与交友原则。
策略二:以生动的多媒体打动学生
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刺激。研究表明:外部感官刺激越大,内心认知与影响也就越大。
策略三:以真挚的语言感动学生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4
一、突出问题导向,丰富活动形式,有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模式
曾对“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作出过重要指示,他强调,只有真正突出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做到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做,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在中职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样需要突出问题导向,精心设计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教益。
1.突出问题导向,促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生成
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学生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但是,由于受生活阅历的局限,难以看清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启发和点拨,充分挖掘适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热点。例如,《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选编了《离太阳最近的树》,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雾霾根治方案大比拼”“污染源的调查报告”“环境污染与生命健康辩论会”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活动成果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丰富活动形式,使文本教学与实践活动双线并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否顺利开展,关键看活动形式是否活泼多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结合文本,又要突出实践,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简单的听说读写训练课或一般的游戏活动课。比如庆祝教师节期间,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让学生制作贺卡赠送给科任老师。对于这类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应该怎样组织开展活动才能实现语文学科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创作若干条祝福信息,然后组织学生登台朗诵,最后才把这些语言文字融进贺卡的创作当中。这样一个简单的贺卡制作融合了写作、口头表达、动手设计的各项能力,既有趣味,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立足教材,辐射课外,积极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思路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凭借这个‘例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依纲靠本,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辐射课外生活实际,真正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言:“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1.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体系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因此,借助节日所特有的民俗活动设计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在“细雨清明,悠悠诗情”的活动课中,笔者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组织开展了诗词朗诵会;在“重阳佳节,金菊飘香”的活动课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敬老、摄影、征文等活动;在“张贴春联,喜气洋洋”的活动课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书写春联、义卖春联的活动。
2.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精心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课程
教材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空间,我们需要借助地方资源。地方资源由于历史悠久,内容材料都比较丰富,更利于我们开发活动课程。我校毗邻中山市小榄镇,一年一度的盛会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我校语文科组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了“菊城金瓣分外香”的主题活动,精心开发了一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活动内容包括知识抢答赛、诗会(朗诵)、摄影暨电子相册制作、主题手抄报设计、美食广告词创作等。校本课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各展所长,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结合专业特点,整合学科资源,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服务功能
由于中职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高语文教学仍然有所区别。中职语文教学要体现职业特色,紧跟就业导向,要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毕业后立即投入工作的需要,这也是也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
1.因材施教,使活动内容适应学生专业成长的需要
中职语文脱胎于普高语文,但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形象地说,中职语文教学应定义在遵循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共性”的同时,又要突显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专业的“个性”,这一“个性”正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例如手抄报设计的实践活动课,就排版而言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强调手工书写绘画的精致细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应重点强调电脑排版的合理美观;就内容而言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作些调整,如电器专业的学生以展示电类知识为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以展示商务信息为主,服装专业的学生以展示服装文化为主。不同R涤胁煌的特色,通过因材施教,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专业才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5
一、英语课外阅读好处多
1.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加强词汇学习,因为“重复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文章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阅读不但是单词的重复,而且使学生了解一词多义,这样新词猜测的准确率增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促进阅读的速度提高,吸收的内容增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孩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使他们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更为完整、严密。
3.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推动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英语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
小学生学英语就如幼儿园的幼儿学识字,作为儿童文学的基础部分,英语图画书无疑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点。所以,我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图书。只要空闲,我就会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享受与英语图画书亲密接触的乐趣。我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看完后让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段复述,这时可能会吞吞吐吐,错误百出,但在他们感兴趣后,我让他们借助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再进行反复阅读,两遍三遍或更多遍后他们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能完整地用英语讲出所看的图画书,有时还能加入自己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图画书,精心指导,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三、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阅读
1.借助表演进行体验式阅读。据科学实践表明,利用艺术所造成的强刺激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保证。这种刺激既包括感官刺激,也包括情绪刺激。表演是造成强刺激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使英语教学达到持久高效。
因此,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将所看的图画书表演出来,表演本身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更具有刺激和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观看英语视频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一个中国孩子去到美国,不用半年他的英语就说得很好了。当然,这其中主观上的动机是关键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美国学英语的客观条件——英语环境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想起来,这个不可替代的英语环境不仅仅是到处是英语的表面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接触到的英语都是有意义的,有声音的,有情景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事实证明,有影像情景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境界。因此,我让孩子们多看英语影像视频,使他们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浸泡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英语大餐。
3.自制英语手抄报,展示阅读成果。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结合阅读内容,寻找材料,自制手抄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圣诞节前,我要求学生办一期关于圣诞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已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精当,有些甚至是我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资料,学有所获,学有兴趣。
4.开展英语演讲等活动,以阅读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Free Talk”之外,还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英语碟片等,久之,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质量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难点。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掌握那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呢?
1.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借助图画和上下文,概括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复述。
2. 慢读。所谓“慢读”就是借助工具书查阅通过图画和上下文还不能理解的词和句,达到对阅读材料全面的理解。
关于文学的手抄报范文6
一、课堂教学,注重体验,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教”不会的。所以,课堂教学只是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条件和环境,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人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习成果内化的目的。首先根据特定的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情境创设可以利用语言、图像、影视、表演等手段。例如:学习《看戏》时,利用影视手段,播放一段戏曲表演,使学生体验一下看戏的情景,很容易使学生进人角色;学习《口技》,让学生上台试着表演一项口技;学习《回声》,让学生听一段有关回声的录音……。这些手段,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行为,又能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培养创新意识。其次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任务或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在交流的活动中提高认识,转变态度,培养情感。例如学习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生活时,在让学生品味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捕鸟,让学生现场表演捕鸟的过程,这种实践引导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是内化创新,通过总结,澄清是非观念,内化情感.迁移训练,达到创新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回味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是学生在实践中的再创造,也是自己情感的再体验。其他如课本剧的表演,改写文章结尾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活动课程,落实实践,锻炼创新能力
语文的阅读,学生没有实践体验,就无法理解;写作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就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文章。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舞台。例如课本剧的表演,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我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组织学生分组改编课文,进行表演。学生都投人极高的热情,不时出现创造性的“火花”,学生在这里将知识与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如让学生编《班级日报》,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一些读报、编报的有关知识,学习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组稿、版面设计、题图插图、刊头设计、文学美术的搭配,亲身感受一下办报的辛苦和乐趣。经过几天的努力,大家的手抄报终于办成功了。通过展评,发现手抄报精彩纷呈.特色各异,同学们看到那一张张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小报,都异常兴奋,格外珍惜,他们创造性在这样的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它的如朗诵会、演讲比赛、赛诗会、讲故事比赛等,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非常乐意投入这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社会实践,展示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但是,课堂教学的空间毕竟是狭小的,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毕竟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这条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基本素质。所以,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1.写调查报告。一般做法是,教师给出调查研究题目,并且告诉学生报告的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由学生自己去实地调查,去查找资料,按要求完成。还可让学生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单独完成或分小组合作完成都可以。例如,我曾让学生以本地区环境卫生情况为例,写一份《关于本地区环保调查报告》,然后在全班展开交流,对可行性方案进行讨论答辩形成共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学习了写作技能,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锻炼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