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1

(山推楚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 要:简要介绍了TRIZ理论及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运用TRIZ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应用TRIZ中的矛盾矩阵、40个创新原理、物场分析和标准解生成了多个解决方案,验证了解决方案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 :TRIZ理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U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45

收稿日期:2015-01-26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北省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IM022100)

0 引言

搅拌运输车的副车架与底盘大梁通过底盘连接系统中的U型螺栓和上下连接座进行连接,搅拌筒安装在副车架的前后支座上,前后支座焊接在车架上。为增加后支座的刚性,同时减小底盘大梁最后端受力后的变形,在后支座前面增加了斜支撑,斜支撑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在副车架和后支座上。搅拌筒前端安装减速机,减速机固定在前支座上,后支座上安装拖轮,拖轮支撑搅拌筒后部。

TRIZ是发明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文章借助TRIZ理论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断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应用TRIZ理论曲面化、柔性化、分割等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1 TRIZ的核心思想及主要内容

TRIZ的核心思想是:①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像生物体进化一样遵循着诞生、成长、成熟、衰老、灭亡的客观规律。②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或技术领域被反复应用,很多创新实质上往往是其他领域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全新应用。③技术系统的无序和离散问题,可以通过建模(系统模型、物场模型)来解决。

TRIZ的理论体系庞大,包含内容非常多,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TRIZ的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术语、工具、算法。TRIZ的工具体系作为TRIZ理论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又可以分为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即九把利剑、创新的规律即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三部分。

技术系统进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其中存在的矛盾的过程。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往往重复采用相同的原理来解决。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出了40条创新原理,定义了39个通用工程参数组成的近1 500对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以及解决这些技术矛盾常用的创新原理。为了科学的选择技术矛盾对应的发明原理,指导技术矛盾的解决。阿奇舒勒将39个通用技术参数与40条发明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称为矛盾矩阵表。

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TRIZ解决问题有一套标准的方法:首先,将一个带解决的实际问题转化为TRIZ中标准的问题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模型,应用不同的TRIZ工具得到解决方案模型;最后,将这些解决方案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之中,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2 TRIZ在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的应用

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的问题。

经过对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的问题的分析,找到了下面几个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技术矛盾与创新原理的入手点,并分别设计了方案。

2.1 针对转化问题“如何改善副车架的刚性”以减小斜支撑对副车架的应力作用效果

初步构思改善副车架的“刚度”,但同时恶化了副车架的“形状”,即产生了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查找创新原理,得到的创新原理为改变浓度或密度,并根据该原理得到了以下解决方案:

改变副车架总量的材料,由Q235B改为Q345B,来增加副车架总量的刚性。

2.2 针对转化问题“如何改善副车架所受的应力”

初步构思改善“应力、 压强”,但同时恶化了“静止物体的长度”,即产生了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查找创新原理,得到以下几个原理:

方案1:采用分割原理将斜支撑由原来一个整体分割为2个部分。

备选方案描述:采用分割原理,将斜支撑由原来一个整体分割为2个部分,在2部分连接处释放一定的应力。

用户方案图:

方案2:采用分割原理,将斜支撑由原来一个整体分割为:3个部分。

备选方案描述:采用分割原理,将斜支撑由原来一个整体分割为3个部分,中间部分采用连接杆连接两端。

方案3:用曲面化原理,将斜支

撑的上下两个平面改为曲面。

备选方案描述:将斜支撑上下平面改为曲面,形成应力释放结构,减小副车架所受应力。

2.3 针对转化问题“如何防止副车架相对底盘的分离”

初步构思改善了“稳定性”,但同时恶化了“可制造性”,即产生了技术矛盾。利用矛盾矩阵查找创新原理,得到以下原理:

方案4:减小副车架相对底盘的柔性(由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中的改变系统柔性原理得到)

备选方案描述:通过增加副车架与底盘连接强度的方式,来减小副车架相对底盘的柔性,使二者一起变形,不产生间隙。

3 运用标准解得到解决方案

阿奇舒勒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以下三条定律:①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执行体、接受体、场(相互间的作用);②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这3个基本元素组成(必要条件;③将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元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一个功能(非充分条件)。物场模型是由两种物质和一种场组成的系统模型。建立物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技术系统的功能机制,描述技术系统中不同元素之间发生的不足的、有害的、过度的和不需要的相互作用。标准解法是阿奇舒勒于1985年创立的,是针对标准问题提出的解法,一共分5大级,18个子级,76个标准解。物场模型与标准解法帮助我们明确问题着手点及思考的方向,针对不同的问题模型,应用相应的解法,解的模型更接近最终的解决方案。

还是以提高搅拌车副车架的可靠性项目为例,我们以斜支撑、副车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物场模型。

由物场模型分析可知,斜支撑对副车架产生的是有害作用,为了消除该有害作用,应用标准解法体系里的原理1.2.1,在物质之间引入第三种廉价的物质消除有害作用,得到解决方案。

用户方案5:引入廉价的物质来消除有害作用

方案描述:引入廉价的物质——螺栓,来消除斜支撑对副车架的有害作用。

经过对原有结构与新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设定同样的加载条件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较老结构在关键位置处的应力明显减小,远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故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使用的可靠性。

样车验证实验是在襄樊国家级试验场内进行的,所选路面均为模拟实际工作情况的路面,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最终实验结构与理论分析结构基本一致。

4 结语

基于TRIZ理论对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得出的多个解决方案应用于产品改善设计,经过设计计算分析和样车验证,最终证明采取的最终方案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训涛,曹贺,陈国晶.TRIZ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2

关键词:含气量;混凝土;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英国、日本等已经在公路、隧道、地下工程中使用引气剂;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使用松香聚合物和松香皂类的引气剂。[1]随着北方港口工程的快速发展,位于微受冻地区、受冻地区、严重受冻地区港口的水位变动区混凝土对混凝土抗冻性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水运工程规范JTJ269-96《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3.3.14明确规定,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入适量引气剂[2]。同时对于其他工程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要求的抗渗混凝土也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含气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在国外,对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前大多数通过掺加引气剂或掺加引气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

2影响混凝土含气量的主要因素

2.1坍落度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同一配合比,采用相同的用水量,相同的引气剂掺量,通过不同掺量的减水剂来改变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同一配合比不同坍落度下的混凝土含气量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大,混凝土含气量不断减小,并且降低的幅度也在增大。因此坍落度控制,也是控制混凝土含气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2.2砂率、砂细度模数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根据比表面积的理论,砂率增大,骨料之间空隙就越多,相应的气泡就多。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细度模数的改变也影响着砂率的大小。我们通过保持其他条件(胶凝材料、水胶比、引气剂掺量)不变的情况下,四种细度模数的砂,调整砂率,通过用减水剂掺量变化使三组试验坍落度大致相同,进行测试混凝土含气量的大小。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不同细度模数、砂率下的混凝土含气量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随着细度模数的增大,砂率的减小,混凝土含气量也在不断减小。

2.3胶凝材料总量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本试验采取相同用水量,不同胶凝材料总量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试验时全部用水泥)。试验配合比,及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胶凝材料总量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试验配合比及含气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单位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新拌混凝土粘聚性增加,气泡散逸较困难,含气量不断增加。

2.4混凝土运输车转速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通过对同一配合比下,出厂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混凝土运输车不同转速下的混凝土到达同一施工地点进行含气量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1 不同混凝土运输车转速下的含气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混凝土罐车转速小于5.5r/min时,混凝土含气量损失较小,当超过5.5r/min时,混凝土含气量损失开始加大。

2.5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同一配合比,采用相同的用水量,不同的引气剂掺量,测试混凝土含气量和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不同引气剂掺量下的混凝土含气量和坍落度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在同等配合比,同等外加剂掺量,同等用水量下,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大,混凝土和易性、保水性良好,减少混凝土泌水;混凝土的含气量对引气剂掺量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在混凝土试拌时,一定要找到一个最佳掺量。

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含气量控制措施

3.1对于砂石原材料进料应集中进料、来源稳定;砂石进场后,应先采取目测是否合格,然后取样做试验。

3.2针对各个工程合理试配混凝土配合比;找出合理砂率、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适当的引气剂掺量。

3.3加强质检人员培训。定期对质检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不定时组织新老员工进行经验交流,定时总结找出不足并进行改正。

3.4加强对引气剂称的计量检验和监督。由于引气剂掺量较少,计量准确性对于混凝土含气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3.5必须对混凝土坍落度及时和准确测量,在正常检测次数下,可以适当多测几次,减少混凝土坍落度对混凝土含气量的不利影响。

3.6加强对混凝土运输车的培训和监督。目前混凝土运输车多是采取外租方式,人员和车辆的流动不仅给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带来不便,也是混凝土运输车司机的业务素质参差不一,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必要不定时对司机师傅分批培训。

4结语

4.1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含气量这一混凝土指标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当重视混凝土含气量的控制。

4.2质检人员、混凝土运输车司机的粗放式管理,有必要得到控制,质检人员、混凝土运输车司机的培训应得到重视。

4.3日常检验和监督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陈建奎.混凝土外加剂原理与应用(第二版).2004.4

[2]JTS202-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012.1.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3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 施工质量 施工控制

1. 原材料配比方面的质量控制

1.1 单位水泥用量。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合料中,如水泥浆用量愈多,拌合料的流动性愈好,反之,较差。在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中,除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填充的空隙外,还需要有一部分水泥浆包裹骨料和钢纤维的表面形成层,以减少骨料和钢纤维彼此间的摩擦阻力,使拌合料有更好的流动性。

1.2 水泥。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可泵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但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1.3 钢纤维。在一定范围内,钢纤维增强作用随长径比增大而提高。钢纤维长度太短起不到增强作用,太长则施工较困难,影响拌合物的质量,直径过细易在拌合过程中被弯折,过粗则在同样体积率时,其增强效果较差。

1.4 粗集料。粗集料的级配、粒径和形状对于混凝上拌合物的可泵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空隙率小,对节约砂浆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起很大作用。因而泵送混凝土应用较多的国家,对粗集料的级配都有规定。

1.5 细集料。又称细骨料,用于填充碎石或砾石等粗骨料的空隙并共同组成钢纤维混凝土的骨架。在保证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相同时,粗砂需要的水泥用量较细砂为少。显然,当水泥用量相同时,用粗砂配制的混凝上强度要比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为高。

1.6 减水剂。减水剂可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是一种对规定和易性混凝土可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这种减水剂一般为可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它可以改变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7 其它掺合料。除去水、水泥、粗细集料、粉煤灰等材料外,在搅拌时还可加入其它掺合料,如矿渣、超细粉等。

2.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方面控制

2.1 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泵送混凝土的连续不间断地、均衡地供应,能保证混凝土泵送施工顺利进行。泵送混凝土要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制得好,混凝土泵送时则不会产生堵塞。因此,泵送施工前周密地组织泵送混凝土的供应,对混凝土泵送施工是重要的。

泵送混凝土的供应,包括泵送混凝土的拌制和泵送混凝土的运送。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工厂制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这样制备的泵送混凝土容易保证质量。泵送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工厂制备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在交货地点进行泵送混凝土的交货检验。

拌制泵送混凝土时,应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对原材料进行计量,也应符合《预拌混凝土》中有关的规定。

混凝土搅拌时的投料顺序,应严格按规定投料。外加剂的添加时间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预拌混凝土》中有关的规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保证制备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有符合要求的可泵性。

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最好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现在大量使用的是搅拌筒6-7m,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搅拌运输车运输途中,搅拌筒以3-6r/min的缓慢速度转动,不断搅拌混凝土拌合物,以防止其产生离析。

搅拌运输车还具有搅拌机的功能,当施工现场距离混凝土搅拌站很远时,可在混凝土搅拌站将经过称量过的砂、石、水泥等干料装入搅拌筒,运输途中加水自行搅拌以减少长途运输中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待搅拌运输车行驶到临近施工现场搅拌结束,随即进行浇筑。

2.2 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控制。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在可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待各方面情况都正常后再转入正常泵送。正常泵送时,泵送要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遇有运转不正常的情况,可放慢泵送速度。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宁可降低泵送速度,也要保持连续泵送速度,但慢速泵送的时间不能超过从搅拌到浇筑的允许延续时间。不得己停泵时,料斗中应保留足够多的混凝土,作为间隔推动管路中的混凝土之用。

3. 喷射混凝土施工控制

3.1上料速度要均匀、连续、适中,始终要保持喷射机进料斗中有一定的贮存量,并及时清除振动筛上大粒径粗骨料和杂物。

3.2喷射过程中,喷射手后方的助手应及时协助喷射手,理顺混凝土管。避免喷射手在更换方向时使混凝土管产生急拐弯,引起堵管。

3.3喷射手在操作喷嘴时,应尽量使喷嘴与受喷面垂直距离0.8-1m,喷射压力保持在200-500kPa左右,才能保证有效施工喷射作业时喷射手要时刻注意观察喷嘴情况,一旦堵管,要让助手立即与操作司机联系停机关风,检查管路是否畅通。

3.4在喷射作业时,坍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喷上部时坍落度控制在8cm,喷边墙时坍落度控制在12cm。

3.5在施工喷射混凝土时,侧墙壁由下至上部由一侧末端开始向另一侧延续,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射设计厚度在5cm以内,在第二次喷混凝土作业时,完全除去附着在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面的异物,喷射混凝土的操作人员要使用护具注意安全。

3.6喷射混凝土的连接部分,应在需要连接的部分约13cm以前厚度开始变薄,在受喷面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3.7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一般比普通混凝土薄,水泥含量多,因此要经常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和受喷面湿润以防干缩裂缝。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4

关键词:分析;责任;措施

在工程建设领域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好坏严重关系到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以及适用性,为此我们应该把混凝土搅拌方面的研究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混凝土搅拌站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质量问题,给我们的工程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下面就影响混凝土搅拌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混凝土可泵性较差,容易出现抓底或者板结的情况

1.1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产生此现象的常见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选择不符合泵送工艺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2)混凝土中的胶材用量过少。(3)细骨料颗粒级配不合理,孔隙率过大。(4)严重泌水的混凝土容易出现抓底或者板结的现象。(5)水胶比过大的混凝土易出现抓底情况。(6)混凝土中的含砂量过小将会出现板结的现象。(7)混凝土中添加的外加剂过多,混凝土容易出现泌水率过大,保水以及引气效果较差的情况。

1.2 针对于此种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适当减小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提高含砂量,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粉煤灰以及其他混凝土外加剂。

2 混凝土强度以及均质性不达标

产生混凝土强度以及均质性不达标的原因:(1)将要过期或者已经受潮的水泥活性会明显降低,砂石等骨料级配不好,含泥量过大,杂物含量没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混凝土配合比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或者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不正确。(3)混凝土中的水添加量过高,使水胶比数值过大。(4)混凝土搅拌前,加料顺序不正确,搅拌时间过少,搅拌不充分。(5)混凝土试块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到位,或者养护条件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3 针对于混凝土强度以及均质性不达标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3.1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检验合格才能使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季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前,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前,均不得受冻,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3.2 加强计量设备的保养,确保投料准确,控制出机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

3.3 施工现场取样应在搅拌运输车卸料过程中的1/4~3/4之间抽取,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于0.02m3。人工插捣成型试块,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层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cm2截面积不少于12次。

3.4 加强试块养护,标养试件成型后覆盖表面,以防水分蒸发、脱水,隔天拆模后,应放入温度为20±1℃、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当无标养室时,混凝土试件可在温度为20±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

4 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过小以及不稳定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

4.1 产生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过小以及不稳定的原因:(1)如果混凝土外加剂以及水泥的适应性不能满足设计以及调配要求,那么将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较快的现象发生;(2)在天气炎热下拌合混凝土,将会使一些混凝土外加剂在高温环境下失效,以致使混凝土的塌落度过低;(3)如果混凝土配合中的水添加量过小,那么混凝土的塌落度也会过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4)混凝土的拌合以及出厂时间如果事先没有和工地协调好,那么将会出现混凝土在工地过长时间等候,也会使混凝土的塌落度过低,为此可以双方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出厂以及到工地时间,防止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情况的发生;(5)混凝土搅拌称量系统误差较大,不稳定。

4.2 针对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1)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2)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或降低砂率、用水量,将混凝土初始塌落度调整到工地送货塌落度要求范围的上限;(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4)适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中调整缓凝成份(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

另外,针对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的情形,我们还可以与外加剂供应商联系,要求调整缓凝成分的添加比。在一些技术要求不是太高的混凝土配合时,也可以在施工前进行混凝土外加剂的二次投放。

5 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5.1 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现象的主要原因:(1)细骨料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孔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2)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3)单位用水量过大的拌合混凝土,更容易产生泌水离析现象;(4)强度较低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5)外加剂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混凝土容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6)超量掺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更容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7)部分型号的搅拌运输车搅拌性能不佳,经过路途运输,初始出料时混凝土混合物发生明显的粗骨料上浮现象;(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桶内如果留有积水,那么也会容易出现混凝土搅拌后的泌水离析现象。

5.2 针对于上述原因,可以采取的措施:(1)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3)炎热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4)增大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Ⅰ、Ⅱ级粉煤灰;(5)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6)改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使其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适量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掺量,有可能出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快的新问题;(7)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物均匀后卸料;(8)加强管理,对清洗后的运输车罐筒,须排尽积水后方可装料。装料后,严禁随意往拌筒内加水。

为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搅拌站应该加强混凝土质量检验的标准以及技术水平,在混凝土材料采购、运输、存放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使用,也要严格控制搅拌设备的检验,不符合要求以及质量有缺陷的搅拌设备禁止使用。那些计量不准确的设备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不能出厂。做好混凝土的随机取样,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搅拌站应该及时收取混凝土使用单位的反馈信息,准确分析检验资料,掌握混凝土质量情况以及变化规律,及时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使用外加剂以及其他掺合料。加强搅拌站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增强工作责任心,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5

关键词:钢桥面;沥青;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57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琅岐闽江大桥全长1280m,主桥为跨径680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桥钢桥面铺装起点桩号K3+023,终点K4+303,总铺装面积32972.8O。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组成为:35L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0)+35L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10) +甲基丙烯酸树脂防水粘结层。

二、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

(1)、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岗位布置

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制定出明确的岗位责任目标。为确保主桥钢桥面工程质量,项目部将针对环岛互通B匝道试验段施工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继续加强对参建人员进行的技术培训、培训考核,再次对琅岐闽江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实施细则进行技术交底,切实做到定岗定责,明确责任到人。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相对复杂的施工工艺,我部细化岗位,明确责任,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场由生产副经理分管,施工处设主任副主任各一人,按《施工处岗位职责、工序责任制》要求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制定出明确的岗位责任目标,除管理岗位外,施工前场设19个工种。

(2)、沥青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各档料的配合和拌制。

沥青混合料用日本产日工3000型间歇式拌和机拌制,设有接料滑车。

试验室及时对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验。每天正式生产时,取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刘埃尔流动性、贯入度试验,进行矿料级配及沥青含量的试验。

拌和机能分口、分级上料、计量准确、拌和均匀、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其生产能力定为2吨每盘。并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二级除尘设备。

温度控制

在浇筑沥青混合料生产之前夜,要预先将贮油罐内的沥青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5℃之间,尽量不超过190℃。

a.混合罐内混合沥青的保温

根据第二天施工所需混合沥青数量,将加热好的浇筑专用沥青泵入混合罐内,根据泵入数量添加按比例计算所得沥青数量,并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继续加热,恒温至170~180℃,备用。

b.矿料加热温度

集料根据试拌时确定的各冷料仓的流量向拌合机进料,经加热后进入热料仓。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220~300℃之间。

c.控制混合料出料温度

矿料温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后,喷入沥青进行拌合,初步拌合均匀后,喷入矿粉进行最后拌合。各阶段拌合时间根据试拌时确定的时间进行操作。将拌合均匀的混合料卸入临时热料斗(卸料滑车)中,立即测温,出料温度控制在220℃~250℃。

当混合料温度满足规定范围后,即卸入升温搅拌运输车进行进一步的保温搅拌;每车重量控制在12吨。在升温搅拌运输车初次进料之前,应将其温度预热至160℃左右。在运输过程中保证加热搅拌系统的正常运转,确保混合料能够均匀受热且不产生离析;为避免混合料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发生老化,混合料不宜在Cooker车内长时间停留,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超过250℃时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h,220~250℃时停留时间不能超过4h。混合料在升温运输车内滞留足够的时间,根据试验段施工情况来看,升温搅拌运输车中的加热搅拌时间应在60 分钟以上,90分钟左右时混合料流动性、和易性较好。

加热搅拌后的混合料在排出口温度必须在220℃~260℃范围内,主桥以230℃~250℃做为控制目标。特别注意必须控制局部温度。

在保温运输车搅拌、升温充分后取样进行流动性和贯入量试验。

填写送料单

将满足温度要求的混合料由临时热料斗中卸入运料车内的同时,将该车混合料的相关信息记录在送料单上。

(3)、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前的准备

a.检查摊铺、碾压机械是否正常运转。

b.摊铺前,事先要把钢桥面板上的水分和油污等清扫干净并充分进行干燥。检查防水粘结层质量情况,如有局部破坏必须及时修补。

c.升温搅拌运输车驶入桥面前要对轮胎进行清理,并铺设人工草坪,人工草坪按宽1.0米,长20米铺设两道。

d.为铺设成既定的形状,设置摊铺用模板。主桥摊铺采用每节9.0×3.2×270M的木模。

e.摊铺机每天摊铺前至少20分钟进行熨平板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100℃。

f.检查路缘或接缝处是否完成接缝材料铺贴或粘结材料涂抹。

g.准备好人工修整施工缝的全部人员和设备。

摊铺宽度及纵缝设置

每幅铺装层的宽度及纵缝位置严格按照既定的分幅宽度执行(设计摊铺分幅宽度设置见本章相关内容,摊铺顺序如下图所示)。

摊铺速度

摊铺速度与供料速度相匹配,设专人计算并控制摊铺速度,根据拌和站出料情况和cooker车升温搅拌情况,及时调整速度,以尽量匀速摊铺,不停机为原则。按分时流程图计算的摊铺能力,摊铺速度按1.5~2.5m/min之间控制。

摊铺方向及顺序

摊铺方向及顺序的设置应能保证摊铺的顺利进行,并尽可能的减少料车及机械在已铺浇筑沥青面层上行驶。主桥施工采用分区铺装,先进行上游侧三幅浇筑,随后进行下游侧三幅浇筑,最后完成中分带人工浇筑施工部分和护栏带下层人工浇筑部分。

摊铺施工

浇筑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浇筑沥青摊铺机摊铺,无法机械摊铺处进行人工浇筑施工,根据分幅设计主桥机械摊铺宽度为3.50m。摊铺施工前拼装好施工宽度。摊铺机每天摊铺工作前至少20分钟进行熨平板预热,预热温度不低于100℃。采用边侧模板和摊铺机自有控制系统控制厚度与平整度。

a.在摊铺机前至少要到达两台以上升温搅拌运输车后方可进行摊铺作业。在确认加热调制后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流动性等均满足所规定的要求以后开始施工,并且连续施工。

b. 在施工起点部,要在熨平板下面设置控制施工厚度的标尺,并把控制厚度的木板垫在熨平板下面,然后放下熨平板开始施工。

c. 对于施工起点的人工施工部分,主桥施工时伸缩缝端部水泥混凝土高度是7cm,采用人工修补摊铺机熨平板起步位置混合料,在摊铺机开始工作后,要立即用手推运料车运来从升温搅拌运输车卸下来的沥青混合料,用木抹子进行摊铺。尽量做到起步工作有条不紊,保证碾压等后续工作的操作空间。

局部修正

机械摊铺过程中,当出现以下问题时: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表面明显不平整等,在施工技术人员专门指导下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并用人工模板刮平、抹实。

(4)、接缝处理

在桥面系构造物处形成施工接缝的采用设计指定或允许的接缝材料进行处理;浇筑式沥青与结构物相接部位采用CELLOSEAL SS TAPE Ⅰ型接缝材料,接缝材料粘贴前,钢结构的立面与铺装层接触部分,要进行人工打砂除锈,达到Sa2.5级以上清洁度要求,然后贴附接缝条。

纵横缝施工,要保证接缝位置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要保证施工缝完全密结不能让雨水侵入。施工缝界面要清洁干净,采取新施工的高温沥青混合料使已经铺设好的沥青混合料熔化连接的方式接缝;也可以采取涂抹中间粘结层材料等措施来进行处理。粘结好的施工缝应平整、密实、不透水。

(5)、养护

浇筑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完毕后,要进行封闭养护到温度降到自然环境温度。在此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浇筑沥青混合料铺装完毕,在上面层施工前,高气温条件下派专人不断地检查是否有鼓包发生,一旦出现鼓包,则应铲除鼓包处的铺装层,清理后重新涂抹防水粘结层,用新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回补,找平。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范文6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生产环节;问题;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 文献标识码: A

1 进行对预拌混凝土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原材料控制不当

1.1.1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胶结作用,它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来源,其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水泥的试验项目主要有:水泥细度、标准稠度加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水泥强度。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批储存及检后使用,实际上多数是即进、即入库、即用,这对高质量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来说是很不合理的。此外 , 水泥用量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

1.1.2 骨料

骨料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80%左右,其强度、级配、粒径、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质含量,这些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及经济性,因此骨料的质量必须加以控制。

1.1.3 拌合用水

凡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均可作为拌合用水,混凝土生产厂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洗刷水,也可作为拌合混凝土的部分用水,但应注意洗刷水中所含的水泥和外加剂对所拌制混凝土的影响。

1.1.4 外加剂

外加剂品种很多,质量差异很大,选用时要特别慎重。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不好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出料时满足要求,到现场时坍落度过小或过大,泵送困难造成堵泵或堵管。此外,有些搅拌站盲目追求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水泥用量,未经对粉煤灰和外加剂进行试配,仅根据一些经验和外加剂厂家的说明书,在生产商品混凝土时未严格控制粉煤灰的掺量。往往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严重的会引发工程质量事故。

1.2 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正确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和重要手段,预拌混凝土强度要求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 (GBJ107-87),结合施工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规定了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定的数值。对于预拌混凝土尤其是泵送混凝土,由于其受搅拌、运输和泵送等因素的制约,提高施工配制强度尤为重要。

1.3 材料计量问题

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由于采用了机械或电子称对混凝土生产所需的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混凝土能够按配方严格的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并且使工程技术人员在混凝土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成为可能,也使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

1.4 搅拌问题

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度偏小、粘聚性差、泌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

1.5 运输问题

混凝土的运输通过特种车来进行运输。有的驾驶员在洗完车后,水没有放完就装混凝土,等于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混装,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另外,会发生把混凝土送错工地的现象,导致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混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的质量。

2 加强对混凝土生产前期的管理分析

2.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

1)石堆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以免料堆底部积水。

2)砂、石按品种、规格分隔堆放,严防混料,避免混用或错用。

3)各种材料标识清楚,特别是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贮存仓,进料口加盖上锁,并由专人管理,以防止进错料或受污染。

4)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调整原材料的使用期,防止材料应堆放时间过长而产生结块。

2.2 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管理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原材料性能状况,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理论设计计算、试验和调整。由试验室通过试验取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再进行复验,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应用于生产。

3 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环节质量的控制分析

3.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进场的原材料应及时通过目测材料外观质量和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然后再进行复验,各项指标应满足标准的要求。

3.1.1 水泥

泵送预拌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为它需水量大,易泌水。

3.1.2 骨料

沙子宜采用中、粗砂。沙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3%,泥块的含泥量不得大于 1%,不得含有草根的杂物。应尽量使用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的砂子,保持砂子的含水率基本一致;宜优先选用天然连续级配的粗集料,使混凝土具有较好可泵性,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进而减少水化热。

3.1.4 拌和用水

应将商品混凝土用水的计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 准确测定骨料含水率 , 并据此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出相应调整 , 准确计量 , 严格禁止随意调整用水量。

3.1.5 外加剂

根据外加剂的功能和对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合理地使用外加剂。外加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场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当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时,应采用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当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时,应采用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阻锈剂等;当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及优化功能时,应采用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1.6 矿物掺合料

预拌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普遍采用粉煤灰。粉煤灰掺人混凝土中,它的颗粒形态效应产生减水势能,微集料效应产生致密势能,火山灰质效应产生活化势能;从而起到减少需水量,提高耐久性和抗渗能力,减少收缩,降低内部温升,提高抗拉强度,抗硫酸盐侵蚀,减少泌水和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

3.2 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通过“计算 - 试验法”实现的。即先根据各种原始资料进行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然后经试配调整得出和易性满足要求的“基准配合比”,最后再经强度复核出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要求,且较为经济合理的“实验室配合比”,即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3 计量的质量控制

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核查。

2)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 GBl4902-94 规定的计量精度。

3.4 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

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

3.5 混凝土的运送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一般要求采用专用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在运送过程中,应避免产生离析、分层、大幅度降低流动性以至凝固等现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 为商品混凝土运输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混凝土搅拌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以防止影响混凝土水灰比。

2)混凝土搅拌车自装料至卸料,搅拌筒必须一直转动,以保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的均匀性,不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

3)在混凝土运送途中,当坍落度损失过大时,可在符合混凝土没计配合比要求的条件下适量加水,除此之外,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搅拌简应保持 3 ~ 6r / min 的慢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