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主流符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主流符号范文1
关键词: “非主流”现象 服饰及形象特征 审美取向
时下“非主流”现象充斥于新闻媒介、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芸芸丛谈,大家各述己见,对于这个特殊现象,人们也已经把“非主流”现象作为一个群体现象来讨论。“非主流”现象在人们的争论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是时代性鲜明的,是活生生地放在了社会里的。而“非主流”现象的表现形式更多地依赖于人类的发展需求。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为对“衣”的要求,“非主流”现象对于服饰的要求有着较强的“个性”的特点。这种依赖性的需要,对于目前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非主流”现象普遍存在于年轻人中,时间年限模糊一点:80后-90后①,正是年轻人从受教育阶段踏入自我生活阶段②,此阶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一种所谓的相对“成熟”与否的阶段,各方面未定性期,在审美层次问题上带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在服饰选择需求上,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
一、“非主流”现象的界定范围
(一)非主流与主流的定义及区别。
对于“非主流”现象的定义,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这个词语。比较一下“主流”与“非主流”的概念,可以解释为:1.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比如一条大的河流,总体流向大海,不会因为这个河段窄、这个河段宽,那边水流急、那边水流缓,而产生流向目的地的改变。2.非主流是主流的逆向思维,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也就只有两种结局:消灭或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就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退落。鉴于上述两种概念,对于目前“非主流”现象有一定的客观解释。“非主流”现象有其独特的一面,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特点,也是被社会发展阶段所包容着的现象,同样也是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群体。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从心理上来说,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非主流的创造力往往打破周边环境,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非主流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那么,较为通俗的说法就是,非主流的东西总能表现出一种个性。这种个性必然是强烈的,否则将湮没于共性中。绝大多数个性种子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所谓个性,似乎又通过言行来表达,言行总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和法则。非主流当然不是跟随大众潮流的东西,它另类些、张扬些,或者更确切点说符合我们个人心理的行为。或者超前,或者滞后,但非主流是有转变成为主流的可能的。
(二)培育“非主流”现象的环境条件。
几年前,非主流在“80后”部分人群中异军突起,这可追究为国内最早的“非主流”现象。当第一次听到“非主流”一说时,大部分人联想到的是西方的新派摇滚、新嬉皮士、朋克等次文化元素,很多人第一意识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曙光”,青少年都开始步入文化前沿了。非主流在那个懵懂年代,代表的是一种不成熟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定位的探索方式。“80后”对于非主流,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理解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探索方式;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大范围、大群体的“非主流”现象,也就是没有形成症候群。到所有人开始聚到一起讨论、交流、相互借鉴,这时第二代“非主流”悄然形成,也就是“90后”的非主流。至此,非主流现象开始群体化、普遍化,打击面广,影响深刻。“非主流”发展至今,被讽刺为一桶西方强势文化市场的“潲水”,而我们不能说它是支流或是逆流文化,所以暂时把它归结为一种现象。
培植“非主流”现象在懵懂中发展的土壤是什么?当今中国人文环境的闭塞与社会环境的开放造成了多重矛盾:历史习惯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矛盾;主流叙事与盲流叙事之间的矛盾;道德传统与法律范围之间的矛盾;外来文化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矛盾等。在这种多重矛盾的夹缝中滋生“非主流”现象,犹如在山崖巨石夹缝间生长的植物一样。而多重矛盾的夹缝中滋生“非主流”现象,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培植“非主流”现象的土壤。
电脑的“家庭性”普及,网络及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更加增加了社会的信息量,而信息的传递速度不断地在增长着,渗透面向广度延伸,渗透层次向深度延续。年轻人更是在新的时代面前表现很活跃。大量的信息灌输着年轻人的思想,“非主流”从网络上的种种现象当中发现了哥特文化、Punk文化、Hip-hop文化等前沿或是边沿文化的身影,其中又浅显地融合了颓废美学、美学、死亡美学、暴力美学及次文化元素,慢慢显现出了其西方强势文化市场“潲水”的特性。
因此,当培植“非主流”现象的土壤具备,而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为其提供快速生长环境条件具备之后,“非主流”现象也就逐渐成型。
(三)“非主流”现象的形态特征及界定范围。
我们现在对时下“非主流”现象的群体范围进行界定,首先把界定的范围放在其外在的表现形态上分析。
非主流现象的具体表现存在于三种形态:
1.低级形态。空洞的文字武装和照片、大量的错字别字、穿插语法不通的英文短语再加上泛滥成灾的特殊符号造就了“火星文”③,所谓的“非主流”文字,如不是当事人理解起来就着实模糊。再加上安妮宝贝文体和郭敬明散文写法的结合发挥,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无病进而空洞无趣。低级形态的非主流的表现,同样表现在图像上。图片以卡通类和“英伦”风情为主,其图片风格取向无非是基于可爱、颓废、、死亡几个题材,同时结合了火星文,可谓“图文并茂”。但处在低级形态的这类非主流人类还勉强能让主流人群接受,目前大部分主流人群已经对火星文产生了免疫力。“非主流”现象中的图文信息和照片则体现出他们对形式主义的追求,所以低级形态并没有过于突出地表现其非主流性。
2.中级形态。主要是低成本的行为艺术模仿行为。经过长期的讨论、交流、相互借鉴,处于中级形态的这类人开始了真正非主流意义上的相互模仿与共同进步。低级形态的所有特征经过他们的提炼与不断实践创新逐渐演变成为“内八字”,即个人影集与个性服饰。“内八字”只是其非主流性与模仿性具体化、形象化的标志之一。网上能够随处下载到的图片处理软件、图片处理教程和遍及大街小巷的名牌A货是他们的非主流生活资料。当模仿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掌握一定的非主流生活资料,其结果造成的恶劣影响众所周知。中级形态的另一种情况是意识形态非主流性的发展短路和高级非主流生活资料的失衡搭配。
3.高级形态。主要是具体化空虚。这类人过着充裕的物质生活并且有一定的文化认知、艺术认知,但盲目的价值观与自我定位的不明确带来强烈的反叛精神是其行为艺术行为的根源,并且进一步将其精神上的空虚形象化、具体化。这种形态造成青少年的误解与盲从并形成了非主流候群症,表现在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是虚化的。
非主流不是指向未来的信念和希望,相反,它只是主流文化中一个无法抹除的存在而已(存在即为合理――黑格尔)。非主流现象是以颠覆主流思想为目标的低级反叛行为。非主流意识形态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反讽性镜像。
二、“非主流”现象表现出来的服饰及形象特征
针对分析研究“非主流”现象的服饰及形象特征,通过实际的调查手段来获取信息资料。调查表明:笔者在同一些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年轻人攀谈之后,初步了解“非主流”群体着装形象的装扮特征:在装扮上,很多女孩倾向于日韩剧里的服装搭配系列,身穿不讲求款式、质量、品牌,更多的是讲求“个性”鲜明的多彩衣服;无论身材多瘦小通常会把衣服故意穿得松松垮垮,或者穿着暴露,冬天里也只有一层丝袜;裤子穿得低,档较长,给人“短腿”的效果,有些裤腿从上至下逐渐收拢,形成萝卜状,有些则从上宽大到下;上衣长短不一,条纹T恤占相当大比例;有时配大V领外套,这类造型如果拍全身照,通常也采用镜头俯视的角度,力求腿短身长的效果,并做出“罗圈腿”造型。脚上穿的“匡威”④经典款式的鞋或者类似于“匡威”式平底板鞋,并不讲求鞋子的合脚程度,而选择偏大一些鞋码。上述所描述的服饰搭配元素,是在这个群体中一种相对“共性”的搭配元素。当然,这些“个性”鲜明的着装的方式仅仅是代表这群体特征的一部分,而在“个性”中还包含追求“个性”的存在。
在形象上,她们喜欢画烟熏妆的黑眼圈,多涂一点睫毛膏或者用假睫毛来增加眼睫毛的长度,胭脂与唇色不会过分浓艳;发型上,不拘规矩,保持一定的秩序,增加细节部分来显现层次的丰富;而男孩子注重发型的个性鲜明,通常梳着一半长、一半短的头发,也会进行烫发、染发,或者干脆弄个爆炸头等奇异的发型来标榜“个性”的自身形象。他们甚至喜欢在身上“打洞”,耳朵上、鼻子上、嘴唇上、舌头上、肚脐上等并配上相应的耳钉、鼻钉、舌钉等装饰配件,来追求残缺的“个性”效果。
三、当今国内时尚界特定的审美取向与“非主流”现象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的关系
目前国内“时尚”与“非主流”现象两个概念在各个媒介的宣传中,同时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国内特定“时尚”的元素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对于“非主流”现象所起的影响,我们不难在各种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的相关“非主流”现象的资料中所看到。但是当“非主流”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把大量的客观可取的元素反馈到“时尚”界之中,当两者交织运行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互助作用现象出现,两者的关系也就明朗化。
综上所述,当今国内时尚界特定的审美取向与“非主流”现象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的关系暧昧且不能急于定论。
注释:
①现在人们通常把公元1980年出生的人,称为“80后”,把1990年后出生的人,通称“90后”作为的群体性的特征来描述,然后某些新闻报刊就把“90后“说成为“非主流”的中间力量,据无所考,在实据调查中,追究“非主流”现象,也同样包括一部分“80后”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姑且在文中提到:“时间年限模糊一点:80后-90后”的说法。
②文中提到“年轻人从受教育阶段踏入自我生活阶段”是针对“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概念的模糊性而定的文字。学校做为社会的一部分,人从出生的婴啼开始已进入社会。“自我生活阶段”意思为走出监护范围,在法律上相对独立个体为准。
③据考证,火星文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上网族,因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久而久之,大家都能明白常见错别字的意思。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在内地的流行,这种另类醒目的“文字”随着网络游戏等渠道进入内地,得到了“非主流”群体的热烈追捧,并自创了适合简体中文发挥的输入方式。总体来说,火星文由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在以“非主流”为主的QQ群里,用火星文交谈是主流。百度劲舞团贴吧和其他劲舞团论坛里,几乎都是诸如“(韩舞秀)”、“钕孑(小女子)”、“豸苗ル(猫儿)”这样的火星文字。
④匡威(Converse),世界顶级运动品牌之一,也是方兴未艾的全球运动时尚最早的倡导者和最成功的实践者。Converse,创始于1908年,拥有95年的制鞋历史。
参考文献:
[1]丁钢.当前我国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变迁与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3).
[2]魏小琳.论亚文化及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3]武艳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及特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4]韦春北.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象、影响以及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1,(2).
[5]刘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新变化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4,(3).
[6]邓彦,王萍涛,钟添生.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度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4).
网络资源:
1.百度搜索.baike.省略/view/11222.htm.
2.中国教育网.省略/.
3.青岛日报.ribao.省略.
4.维普资讯网.省略/.
非主流符号范文2
1传统文化与皮革服饰图案设计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性文化对文化意识构建和艺术的创造尤为重要。
1.1宗教亚文化在皮革服饰中的传承发展皮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服装面料,它的光泽与质感带有与生俱来的高贵和神秘之气,更为特别的是在对男性阳刚和戎马军威的彰显上尤为独到,走入民间社会的皮革服装,以其自然天成的花纹图案和充满神秘色彩的亮烁光泽倾倒了追逐时尚的阳刚男性,而其散射出的豪情剑气更是令时人深深迷醉。皮(裘)革服装从远古的御寒、装身炫耀到现代社会中着装者身份地位的象征,服装审美文化的发展一直引导着服装设计的变迁。宗教文化也在皮革服装的图案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中,宗教现象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紧密联系,深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实践和认识。宗教一直利用艺术作为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艺术以宗教生活作为艺术主题来源和反映对象。宗教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同时,宗教也不断适应着变化的社会结构和各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印度佛教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重构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佛教模式。从魏晋开始,温婉高贵的观音菩萨形象,哈哈笑的大肚弥勒佛形象,四大天王与风调雨顺的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8]。敦煌壁画覆盖了南北朝到元朝之间1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为服装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资料[9]。在亚洲文化圈里,飞天比天使更普遍常见。敦煌飞天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飞天这一形象随着佛教传播的广泛化和世俗化,逐渐不再被束缚在宗教艺术中,飞天形象于世俗生活中逐渐女性化,化身为天女。天女散花被赋予吉祥祝福的含义后,象征着盛世升平,吉祥如意,被广泛运用在服饰图案艺术中。唐代莫高窟藻井图案具有庄重严肃感,正符合宗教礼拜者在礼佛时崇敬的心理境界。敦煌藻井图案主要用在服装的边饰纹样上,由团花、菱格、蔓草、花卉等元素组成,以旋转自如的藤蔓、卷草、花叶为主,整个纹样构成充满了强烈的动感[10]。这种纹样及其表现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赋予服饰华丽动人的韵律感。我国传统的装饰手法有刺绣和画缋,画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纺织品上的绘画艺术,同绘画一样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国从公元前2250—2140年的舜开始,就将象形文字用在衣裳上,从周朝至魏晋南北朝,在贵族的衣裳上,宫廷的陈设上,都有花色丰富的刺绣,根据图案的表现力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愿望。近年来,敦煌文化作为盛唐艺术的代表,在皮革服装设计中频繁出现。设计师围绕宝池莲花、梦醉霓裳、宝莲飞天、梵音缭绕、夕阳古道、反弹琵琶等主题,演绎了千年文化轮回,唤起现代人们对远古文化的追溯和对大漠神秘艺术的尊崇。而皮革服装更是由于皮革材料悠久华贵的不凡特质,与敦煌图案的恢宏盛大相得益彰。
1.2民间艺术强势回归带来中国元素大热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强势回归,成为中国服饰的时尚热点。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标志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延续性,意味着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转型中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6]。民俗是人类在特定地域长期密切的合作与共同生活中,受信仰与习惯的制约而世代传承的民间群体行为。人们通过传统的民俗活动,反映内心希翼神灵佑护的心理和愿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的民间艺术通常是以寓意、联想作为艺术创作的途径,通过吉语谐音,或者通过指物会意、感悟等手法,来表达美好愿望,唤起民众情感上的共鸣。随着中国元素在世界服装舞台的大热,在近年的皮革服装图案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选用民间艺术图案形象。传统的龙凤、福字、喜鹊、花卉等图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龙凤飞舞奔腾的形象象征中国的腾飞和家庭的幸福和睦;“福”字形象经过一定的艺术变形和提炼,或整体或部分地出现在服装主体或边饰的装饰上,中国传统祝福和期盼跃然可鉴;而喜鹊可人喜庆的形象总是与节日盛装联系在一起,婚庆、节日中吉祥如意的意味亘古未变。不论是剪纸、版画、年画图案或是运用不同门派书法字体形象的提炼和表现,设计师大胆地将民族图案修饰在皮革服装的衣前身后,传统的文化寓意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跃然而出。对于皮革服装而言,由于天然皮革材料的特殊性,装饰图案除了采用彩印、刺绣、缝缀、贴补等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外,还可以采用激光雕刻、镂空、热压、编织等方式表现,尤其是运用镭射和激光手段绘制的装饰图案,赋予天然皮革表面不同凡响的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神秘气息。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赋予了传统元素以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生命。传统的民族图案在现代都市风格的高昂宣泄中,慵懒着一抹恬静的世外桃源般的淳朴和自然,变得更具有别样的时代韵味。
2都市流行文化与皮革服饰图案设计中国现代流行文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的,到90年代末流行文化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推动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进入新世纪后,流行文化与文化产业相结合,通过各种媒体开创了它的黄金时代。流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为吸引广大受众,大众媒体倾心于把不断花样翻新的流行文化作为自己的最爱。流行文化形式成为最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不但取得了完全的合法性,而且取得了文化霸权的地位[11]。对于服饰文化而言,由于其处在时尚前沿的地位,自然是流行文化占领的阵地。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新流行文化中的消费意识、环保意识、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对服饰图案设计的影响堪称巨大。
2.1社会意识改变促成“符号”消费的流行实质上,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必定出现文化的产业化。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流行的大众消费文化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对标识“地位商品”的追逐成了时尚,在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和自我意识的确定中,把生活方式变成一种包装生活的策划和对自己个性展示与地位感知的途径。现代的城市消费文化现象,可以说是文化转型中各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碰撞的结果[12]。现代社会的消费已不再是单纯针对产品使用价值、实物用途的消费,而更为多见的是对“符号”的消费。这时的城市文化也就成了消费“符号”的文化。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流行是至高无上的,其符号是武断和随意的,因此,它必须把符号转变为一种自然事实或理性法则。流行能说什么?当它确实意识到其规律时,是作为一种隐喻,当它隐藏于事实背后时,又仿佛是文字上的。它给予现实以精致隐喻的修辞强调,给予其隐喻以事实观察的简单性[13]。“符号”消费体现在各种社会产品的消费中,这种消费观念的流行,吸引设计者在设计时更多地采用“符号”语言来抓住或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大大提高使用者地位身价的炫耀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图案可以很好地传达符号寓意。例如:品牌图案标识代表着产品的品牌形象,象征使用者的经济地位和消费实力。奢侈品牌图案标识在中国而言近似等同于地位符号,因此,国际奢侈品牌皮革服装高昂的价格没有挡住崇拜者热情追逐的脚步。除此之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案色彩组合、造型设计,如鸟巢、奥运五环、水立方等图案是中国国际化的符号;长城、故宫、天安门、兵马俑是中华民族的符号等。在这样的文化意识氛围下,皮革服装的色彩、材料、款式以及图案设计都成为大众“符号”消费的一部分。当然,符号还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比如自然风景图案体现着人们热爱大自然,对绿色环保生态的渴望之情;明星人物形象图案是时尚前卫及淋漓尽致追星的表现;卡通形象的童趣、有意味性以及动物的威猛和凶残等等,都是现代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的精选内容。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图案本身丰富的象征含义,在一个侧面上体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内涵。在我国,皮革服饰一直是富贵奢华的象征,是皇权贵族的专宠,除非是王公贵族,否则即使是巨富擅自穿着皮草也有僭越之罪。正是由于皮革服装在传统文化中形成的高贵奢华的符号意味,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流行表现。正如出身贵族与平民的差异,皮革服装本身就标志着耀眼和光环,再加上图案的文化传承和时尚韵味,彰显皮革服装的符号消费意义。
2.2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的时尚速写皮革服装依赖于图案纹样来增加设计的艺术性和时尚性。图案纹样已成为皮革服装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创意和对物象的感受,追求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而非自然的再现,采取夸张、变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遵循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以适应设计特有的需要[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尚风格的不断变换,尤其是在社会审美意识发生重大转折的今天,皮革服装图案的设计内容和表现技术也由单一传统变为多元开放,表现出来的图案也更加具备社会时尚趋势。
2.2.1皮革服装材料图案的拼接天然皮革材料本身具有非常别致的花纹图案。例如,牛皮革细小的点状花纹,绵羊皮革的扇弧形凸起花纹、爬行动物皮革不同粗细凹凸的立体几何花纹等,形成了独特的纹理效果,再加上人工赋予的各种表面效应,如,仿旧、龟裂、毛刺、条纹等,使皮革具有多种图案形象。将这些不同纹理图案的天然皮革材料拼接在一起,利用不同的分割线条和分割形状,设计出各异的图案效果以表现现代时尚意味。不同材质、不同明暗、不同纹理的皮革在一起交相辉映,表现出桀骜不驯、温文尔雅、休闲自然、嬉皮嘻哈、硬朗冷酷等不同的风格韵味。不但有材料纹理图案带来的与生俱来的或高雅或奢华或粗犷的装饰风格,更有人工赋予的潮爆风尚,同样可以深深打动追逐者的心扉。
2.2.2皮革服装装饰图案的不拘一格现今的服饰产品款式造型上往往讲求线条的简洁流畅,具有几何外型朴素外观的皮革服装,更由于装饰图案的装饰风格而摇身变幻,备受时尚弄潮儿的推崇,成为消费者选择的焦点。近年来流行在服装上加缀平面或立体装饰物,如珠宝、小金属圆片、小珠子、蝴蝶结、编织带、刺绣、缀珠、蕾丝、横纵交错的条纹等等,些许精致的元素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以达到更加突出的效果。因为那是时尚所推崇和强调的。高密度的女性元素塑造出温婉精致的淑女形象。当然,如果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直线、曲线以及旋转外展的轮廓造型加盟图案设计,将会更加突出流行的多元化和无拘无束。层层叠叠的波浪线条、规则的几何菱格和黄黑对比的色彩组合表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多面和旖旎。通常,为满足需求而产生的设计,是与每个时代的生产条件和审美习惯相适应的,当它们发生变化时,设计方向也会随之变化[4],因此,人造物的时尚与流行一直以来都随着人们的喜好而变迁和发展。近年来人们的消费呈现非常明显的个性化趋势,表现出时代风格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设计,选料,还是制作、装饰、追求标新立异。同时,适应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突出休闲化韵味的设计大受推崇,因此,也应让图案更加张扬出这种设计的主题构象。走入新世纪的产品设计艺术,更加注重主题设计表现,新的设计不但展现人类生活本质,而且更深刻表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可以说,科学研究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艺术不但反映出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而且会引导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15]。应该感谢科技的进步,各种颜色的花样图案可以被完美呈现在不同的材质上。丰富多彩的图案正在给生活添加鲜活的乐趣,让平淡的日子具有更加令人向往的理由。
非主流符号范文3
【旅行地点别出心裁】
如果逢节假日就去北上广消费,那就不是小清新了。小清新的旅游目的地總是刻意避开喧嚣的大都市,而选择一些别具特色的城市。例如被奉为小清新圣地的厦门鼓浪屿、江南水乡的代表乌镇、湘西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總之,不是大城市。
【旅行装备一应俱全】
在风景如画的旅行路上背着单反相机四处拍照,你还不一定是小清新;但如果没有用过拍立得或者LOMO(乐么)相机,那你可千万不要跟别人说你是小清新。当然,对旅行而言,最重要的是带着一颗丰富的心,小清新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總而言之,小清新是一种追求简单生活的情怀。如果你在某个小城镇上看到一个人身着白色简单T恤,脖子上挂着大耳机,听着陈绮贞《旅行的意义》,再背着双肩背包,拿着拍立得或者LOMO相机……走累了,会找个咖啡馆坐下或者回到自己费了一番心思找到的特色酒店发微博、写博客,那就是你要找的小清新。
非主流符号范文4
“虚荣心,强烈的虚荣心”,一位学者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何会取得如此成就时狂傲的吐出了这九字箴言。对!没错!“90后”的我们就是在为自己的虚荣心而战斗。我们追求时尚,那是因为我们是走在前列的天之骄子,是我们在引导潮流的方向。我们“哈日哈韩哈潮流”是因为我们是当代的弄潮儿。“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这是邓爷爷说的,当然是要付诸与实践的。“90后”的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既不信上帝,也不信安拉。我们自信“我的世界我做主,我的地盘我说话”。
张美玲在《精神的拾荒者》中说“我们90后就是披着羊皮的野兽,也是穿着虎皮的小猫。我们就是帮人不需要道谢,揍人不需要道歉的90后”。是的,我们心中的颓唐,让父母朋友大开眼界。整日游戏人生、网络世界的熊猫眼,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既惊呼他们心肝的恶搞与忤逆,又折服于我们的不屈与执着。他们不懂“你狂我更狂,你横我更横,你弱我还强”的生活作风与学习习惯。我们不是不刻苦,我们也赶夜车赶到了凌晨,但是我们被别人不屑的理由是我们在啃爱情数字密码和可爱淘的符号。所以,“90后”发怒了,火星文自此诞生,张扬个性化学习与生活。
“80后”要得是效率,“90后”要得是速率。那一点就爆的化学剂被“80后”随手扔掉,导致“90后”在不小心时被追认为中纵火犯。其实,这一切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作料而已。其实我们崇尚——非主流。我们与时代背道而驰,是因为我们坚信地球是圆的。谁说“80后”的愤世嫉俗让他们在张扬之后便消失了。在听到有人谈论自己喜欢的明星时,我们在自我安慰:“你们就是一群庸俗者,我们喜欢的是他们的精神魅力,你们只追求他们的外表。”
非主流符号范文5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的僭越
网络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量和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获取空间。一方面,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讲,网络流行语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在网络媒体里进行的个性化、非主流化的创造和模仿。这种网络流行语从客观上表现出大众文化在网络领域的传承、移植和普及,实现了精英文化的普及化;但在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也为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带来了许多问题,它对个人价值观的宣扬、对个性文化的宣泄,构成了对大众主流文化的僭越和消融。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肇始及热化
网络流行语言并非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学界和业界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不久就有所关注。早在200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就出版了于根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一书,收录了诸如“美眉”、“版猪”等1305条网络热词和新词,曾经在语言学界和文化学界引起争议。如果说在2001年网络热词还是一种新的事物或者新现象的话,在今天,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一大内容和特色,被大量地复制、模仿和转载,这些流行语集中体现了网民的智慧和其当下的思想和心态,在网民中有极高的人气和点击率,能够普遍反映某个特定时期内一些特定人群的心声。
简单概括而言,网络流行语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网络技术的支撑性,即网络媒体作为其传播的技术平台;二是语言传播的流行性,即网络流行语契合了某些特定受众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的网民群体中能够引起普遍的共鸣;三是传播内容的精练性,即经过了加工、模仿的流行语是以文字、词组或语句的形态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更得益于日渐提升的网民的传媒素养和网民的人数。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网络普及率达到28.9%。大量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涌入网络媒体,在把互联网当做信息获取平台的同时,也将网络媒体当成一个个性展示和心理情感抒发的平台。正如覃晓燕所说,这种文化“更多代表的是草根文化或平民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质疑与反思。它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和内在的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①。
网络流行语:大众文化的网络再现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备大众文化的特征之外,又具备自己专属的特征。网络流行语专注的是个性化的表达,所以从传播的主体而言,网络流行语具有以传播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理念为核心的自我中心性,强调以个体为中心的思想和情感宣泄,而这些流行语一般都是“一鸣惊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传播的引导价值;这些流行语言诞生之时,创造者和传播者往往求新、求异,更注重眼球的吸引力和语言表达后的影响力;这些流行语言反映出的文化潮流具有强烈的求炫、求奇的文化影响心理。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大众文化,又实现了对精英文化的改造。特别是网络流行语对精英文化的另类诠释,更使得精英文化背离了其最初的意愿,向着搞笑、“雷人”、夸张的方向过渡。因此,网络流行语言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主流偏离性。
网络流行语将普通语意中的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是名言,进行了网络化的加工,变成一种具有特定的文化审美价值、感情抒发价值和消遣娱乐价值的精辟语言,实现了在网络语境中对传统语言的再造。而与此同时,一些经典的诗词名句、名人名言,甚至一些“高深”的术语等精英文化,经过网络的普及和流行化的再造后,逐渐增添了娱乐、狂欢和调侃的味道,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平民化和普适化,而网络流行语也逐渐从主流文化中吸取养分,成为一道风景、一种特色。
转贴于
一个特定的网络流行语从它的诞生到传播过程经历了由传统文化向网络文化的过渡、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过渡两个过程,而最终的发展方向,则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冲突、融合和汇流。网络媒介的开放性特征造就了社会个体以建构自由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方式,以便表达其阶级意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也展现了受众话语权的提升,处于被支配地位避开受压制性的权力,使用商品文化的材料和资源并颠倒其功能,这一抵抗方式实现了网络自我身份的建构,同时这种文化比精英文化更具有号召力和示范的模仿性。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过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为大众所接受与消费的一种文化”。②大众文化是网络文化的母体,是因为传播语境的改变而产生的网络平台的再现与移植。这从网络流行语的语意构成上可以分析得出。网络流行语具有大众文化的属性。大众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对大众的依赖性和价值共享性”。③网络流行语保留了大众文化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进行了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使其六个基本属性有了更鲜活的体现。
“寂寞党”的案例考察
寂寞党来源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此后被高度模仿,并形成了“×××不是×××,是寂寞”的句式。此后,“哥唱的不是歌,是寂寞”、“哥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等语言被迅速模仿,成为一个时期内最热的流行语。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积淀,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模仿及迅速蹿红的过程可以看出,词汇是语言变革中最为活跃的方面,网络流行语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变革。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三类:一是语素构成类,比如缩略、表意数字、表情符号等;二是语言移植类,比如外来语、方言古词新解等;第三类是文化娱乐类,比如媒体的省略词(像“艳照门”等)、名言俗语的僭越类(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等。
“寂寞党”的诞生过程,虽然有复杂的传播学和文化学背景,但并非无迹可寻,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到“哥唱的不是哥,是寂寞”,这种“×××不是×××,是寂寞”的句式,传播大致的流程是语言的创造语言的复制语言的模仿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中包含了传播者的心理诉求、传播环境的影响、受众的心理诉求、语言文字的特点、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受众获取的易得性、模仿的简易性等元素。
诸如“寂寞党”这样的流行语,体现了部分年轻网民对文化的调侃和消遣性的利用。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话语地位上升的实现,网民采用这种方式宣泄和表达心中的郁闷、无聊、彷徨,也表现了对当前主流文化一种消极的对抗。另一方面,在网络流行语的改造、模仿和传播过程中,主流文化开始趋向边缘化,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在争鸣和冲突中实现融合。
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文化盛开在网络技术土壤中带刺的花朵,是带有狂欢和娱乐功能的交流武器,是智慧和庸俗并举的文化现象。不能说是网络语言将大众文化变得庸俗不堪,也不能说是网络文化拯救了日渐边缘化的精英文化。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依然将其界定为一把双刃剑,它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具有示范及引导作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和平民化特点,扩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对于大众文化的传播而言,无疑是其传播方式的改革和延展。网络流行语有助于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也包括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化。各种各样的传播主体之间的意识互动、思想互动和文化交流被强化,社会主流文化所蕴涵的道德意识也被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具有消解与异化作用。网络流行语由于其传播语境的特殊性:“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以及“把关人”效果的弱化,导致了流行语传播的非理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这给大众文化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恶搞的形态存在,对于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包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历史观念、群体观念、社会家庭等级秩序观念的冲击,是对大众文化的消融、消解和异化。
网络传播的规范机制
首先,以受众主体地位回归为基本语境,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媒体受众是主导,他不仅阅读、复制、评价信息,还上传和信息。因此,信息的质量和反映的社会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决定了互联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和主流文化能否传承。网络流行语是草根网民的杰作,网络流行语质量的高低,网络流行语所反映出的文化的价值取向,都与网民的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育合格的“网络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把关人缺失的时代,应进一步强化媒体的规范与自律。参差不齐的网络流行语大行其道,也是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网络媒体给受众提供了一个绝对开放、公开的话语空间,因此,规避网络信息的低俗和非主流化,遏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有对抗性的信息的存在,必须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的引导,而加强媒体的规范和自律,培育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环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网络具有开放和兼容、共享和自由的精神,它有利于培养人的开放意识和世界胸怀,开阔人们的眼界,兼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尊重人们的个性特点,同时它自由而宽容,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加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自主和平权的文化立场,它能使人们少一些对权威的盲从,多一些自主意识,同时它对道德自律还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网络对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结语
从本质上来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每个人都有表达和沟通的欲望,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蔓延,草根文化的力量逐渐增大,公众的话语权也被一再扩大。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大程度上,网络热词也是“社会热词”,每一个网络热词背后都有故事和诉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
网络始终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它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同样,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获取的工具和观点共享的平台,更是一个激扬着智慧、产生着思想的阵地,永远恪守精英文化理念的追求必将被孤立,而一味地追求刺激、猎奇和眼球效应的价值取向必将被淘汰和唾弃,因此,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只有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地实现着交锋、争鸣,才能激发更大的创造,让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有营养的快餐,成为倡导全民共享网络魅力的交流武器。
注 释:
非主流符号范文6
【关键词】戏剧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53-01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概念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他指出记号“是一种由两项要素联合构成的双重东西”。他认为语言记号就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他用“能指”一词表示语言的音响形象,用“所指”表示概念。语言符号的特点是其相对的“随意性”,即能指与所指缺乏显而易见的关系。
戏剧符号学来自布拉格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的基本美学观点是将艺术看作一种记号系统。也就是说,戏剧符号学的美学基础是结构主义美学。在国内,胡妙胜在他的著作《充满符号的舞台空间》和《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中,从舞台美术家的角度,对舞台演出的符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评价,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上海戏剧学院编著的舞台设计教材《舞台设计概论》显然也使用了戏剧符号学的理论。那么,戏剧符号学是否存在局限呢?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结构主义的局限来从根本上认识戏剧符号学的局限。
对结构主义的批评最有代表性的应是法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结构”在解构哲学眼里意味着以目的论或等级观控制结构中各成分所形成的自足的整体性。在这整体性中,各成分间的差异受同一性中心原则支配并“共时态”地同时展现在一个平面上。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拆除这种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结构主义认可这样的信念: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最终都禁锢在一个“有意义的”、完全不能分割的、生成现实世界的统一体中。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超验的、终极的因而占支配地位的所指,能指与所指的连接方式是任意的。
由于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因此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对待作品的态度。在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方面,传统作品观把作者与作品看作是父子关系。而在解构主义本文观那里,本文与作者无涉,是无关的网状关系。在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方面,传统作品观指出写作与阅读是相互分离的,作品是严肃的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果,阅读同样是严肃的事。解构主义新本文观则认为写作即阅读,阅读即误读,本文就是一切,本文是语言的游戏,是令人欢欣的。
可以说,现在主流的舞台设计依据的仍然是传统作品观的理论。在对待一度创作的作品(即剧本)方面,尽管提倡对剧本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和思考后的“二度创作”,但是舞台设计构思仍然受到剧作的题材、主题和风格等的制约。在对待观众方面,为了保证将信息从一点传到另一点,演员与观众必须共享一套规则。这两种做法的弊端就是限制了舞台设计和观众的创作,因此舞美设计似乎可以借鉴渗透着解构主义思想的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做法,来进行一些具有开拓意义的实验。在对待剧本方面,可以修改、删节、拼接剧本,用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东西;在对待观众方面,可以超越传统戏剧的说教模式,让观众积极参与演出过程,与演员等创作者共同完成一部戏剧创作。中国实验戏剧里,林兆华就是这种“非主流”戏剧创作观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三姐妹・等待戈多》、《樱桃园》等,但是结果毁誉参半。由于打破了剧作中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重新创作的演出变得支离破碎。由于演出的作品与观众不再共享一套能指与所指关系规则,演出变得晦涩难懂。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舞台空间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呢?我认为首先应承认两点事实:一、能指与所指的联结方式从根本上讲是任意的,既非必然的联系,亦非自然的联系;二、当一种戏剧形态的规则被观众普遍接受时,它们就成为常规、惯例、传统,也就是说,当一种戏剧形态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观众普遍接受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就变得相对固定。因此我认为,由于观众的观演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在大众戏剧中应保持能指与所指的传统关系;在实验戏剧中可以打破能指与所指的传统关系,但应注意演出作品的整体统一以及观众的接受。
参考文献:
[1]胡妙胜.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2]顾凤威,巫育民.文艺学批评方法论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