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雷锋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雷锋评价

雷锋评价范文1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痹;五藤饮;疗效评价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⑴,目前治疗上西药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GCs)以及生物制剂,副作用大且仍有较多患者病情反复。为探讨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临床效果,我们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5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MTX联合中药协定口服方五藤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为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55例RA患者。入选标准:⑴诊断明确,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类风湿关节炎分类诊断标准⑵;⑵疾病处于活动期,临床表现至少符合以下5项中的4项:包括:①:晨僵时间≥60min;②关节肿胀数≥3个;③关节压痛数≥8个;④静息状态下关节中等程度的疼痛;⑤血沉>30 mm/h;⑶所有患者保证观察期间的治疗与随访,同意接受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IV者;③合并其他风湿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患者;④合并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⑤对甲氨蝶呤过敏者;⑥严重贫血、白细胞数低于4*10^9/L、血小板低于正常者;⑦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⑧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1.2 分组 依据患者就诊时间(单周进入治疗组,双周进入对照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比例、年龄、病程、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甲氨蝶呤(MTX)10mg,口服,每周1次;同时服用五藤饮。该方药组成:雷公藤9g(先煎90分钟)、忍冬藤24g、青风藤12g、络石藤15g、南蛇藤15g、苍术9g、薏苡仁30g、稀签草18g、白芍15g、丹参15g、晚蚕砂15g、白附子9g、全蝎5g、地龙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服用。服药期间注意节制饮食,忌辛辣、肥甘厚味、烈酒琼浆、茶水之品。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甲氨蝶呤(MTX)10mg,口服,每周1次。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药物,不辅助其他物理治疗方法。已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依据病情按激素减量原则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1.4 观察内容与方法

1.4.1 关节疼痛、肿胀程度 关节观察参照ACR建议的28个关节:包括患者双侧肩(2个)、肘(2个)、腕(2个)、掌指(10个)、拇指指间(2个)、近端指间(8个)、膝(2个)关节疼痛数目、关节压痛指数和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评定:0度:无压痛;I度:轻度压痛,患者回答有痛;Ⅱ度:中度压痛,病人尚能忍受,但有皱眉不适等;Ⅲ度:重度压痛,压挤关节时病人很痛,将手或肢体抽回。关节肿胀指数评定:0度:无肿胀;I度:关节轻度肿胀,皮肤纹理变浅,关节的骨标志仍明显;II度:关节中度肿胀,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显;Ⅲ度(3分):关节重度肿胀,皮肤紧,骨标志消失。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期前后临床指标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1.4.2 晨僵持续时间 记录患者前一日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感到完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

1.4.3 实验室指标 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上指标均由本院检验科测定完成,并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相关正常参考值范围⑶。

1.4.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推荐的病情改善标准⑷,用ACR20计算病情改善程度。比较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及ESR、CRP、RF等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关节压痛指数、肿胀指数等临床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按以下公式计算:改善程度(%)=(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X100%。ESR、CRP、RF改善程度按以下公式计算:改善程度(%)=(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正常值)X100%。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及ESR、CRP、RF等相关指标的改善率≥20%定义为有效。

1.5 不良反应 记录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性别比例分析采用Fisher’s test,计量资料包括其他状况资料比较(年龄、病程、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等)以及治疗前后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中两组治疗ACR20有效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参数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关节疼痛数目、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目、关节肿胀指数和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从表3可以得出,治疗前后对照组ESR、CRP、

RF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明显。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观察期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2.3 有效率比较表4显示,观察结束时治疗组ACR20有效率为22/29,对照组11/2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4 两组患者观察期ACR20有效率比较

注:两组有效率比较,P

2.4 不良反应观察 对照组用药后有3例出现胃部胀闷不适、恶心欲呕,考虑为甲氨蝶呤的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两组在观察期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

3 讨论

RA属于中医学“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指出风寒湿邪是本病的病因。《黄帝内经》还认为“所谓饮食居所,为其病本。”可见痹病的产生又与饮食和生活起居环境有关。我们认为福州地处南方,天气以湿热为主,寒湿之邪多从阳化热,致风湿热邪流注关节,浸血脉,闭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而发为痹证。故治疗上当以祛风清热除湿为主、佐以活血通络止痛。中药藤类植物多为祛风除湿之良药。方用雷公藤祛风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止痛,虽本品有大毒,但只要正确炮制、合理用量,可使其减毒增效,事半功倍;配以忍冬藤、青风藤、络石藤祛风湿、通利关节、通一身之筋脉;稀签草、晚蚕砂、南蛇藤祛风湿、强筋骨;苍术清热健脾利湿;薏苡仁祛除肌肉筋骨之湿热;丹参、白芍活血祛瘀、养血止痛,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另考虑外湿内侵日久,湿邪积聚为痰,留驻关节,久病从瘀从络,经脉不畅,故予白附子祛风痰湿痹、通血脉经络,全蝎、地龙搜剔筋骨、通气血、畅经络、除顽痹。正如叶天士云:“搜剔经络之风寒痰瘀莫如虫类。”同时由于虫类药多辛燥宣散、性味刚烈有小毒,有耗血伤阴之弊,故配以白芍养血滋阴之品以制其弊、增其效。最后佐以炙甘草健脾养胃、调和诸药。综观全方,辨证用药配伍得当,药到痹痛除、诸症愈,故常奏良效。

临床治疗RA时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早期使用慢作用药物相结合应用,既发挥了甲氨蝶呤作为一种高效改善病情药物的独特作用,又突出了中医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的治疗效果,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互补作用。另外,中药准确合理的应用,有助于患者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关节功能、防止骨质破坏,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可减少治疗过程中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对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炎症反应是导致RA诸多症状和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关节损害及功能障碍是RA最主要的不良后果。因此只有根除炎症,才能使病情缓解、有效阻止关节损害。本研究证实了中药五藤饮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抗炎疗效,对RA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CRP、ESR、RF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施桂英,栗占国.关节炎诊断与治疗[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2.

[2]Am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 Rheum, 1988,31(3):315-324.

雷锋评价范文2

关键词:担保企业;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9-0026-03

随着全国担保行业的蓬勃发展,担保机构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数量也开始增多,涉及到的业务领域也更广泛,在经济发展中也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是担保企业本身从事的就是具有很高风险性的商业行为。整个担保行业风险的增大,伴随而来的是银行资金风险增大和民间资金风险增大的双重风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越来越多的担保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强,整个担保行业才能真正做到稳定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担保行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尝试性地从担保类企业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程序上去研究担保类行业的风险控制,针对中国对担保类行业的需求,探讨适合中国担保类行业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预警方案,促使中国的担保类行业主动响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中国金融业建设,为中国担保类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一、担保企业风险预警流程图

COSO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COSO)2001年正式对外公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ERM)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机制框架是一个在战略决策以及在整个企业中贯穿实施的过程,用于识别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ERM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设别、风险评价、风险回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基本要素共同作用,构成了风险管理机制。它的终极目标是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鉴于此,中国担保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也可借鉴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部分相关原理,为担保企业减少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根据ERM的部分相关原理,本文将中国担保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划分为以下几个流程(见图1)。

二、担保企业风险模糊评价步骤

第一步,根据被研究的担保企业实际情况,识别风险评价内容,选定评价因素,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四层:第一层:决策目标(A),以担保类企业终极风险的控制为总目标。第二层:目标层(B),根据担保企业风险模型=内部风险B2×外部风险B1。第三层:子目标(C),根据担保内部风险=人的风险C1×管理风险C2。第四层:指标层(D),根据担保企业经营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分解出影响B2、C3、C1的多个因素。第二步,根据各风险因素在导致风险事物中影响程度不同,确定权重,构造判断矩阵。

具体办法是:首先,结合被研究的担保类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德尔菲法对担保类企业部分项目经理进行调查问卷,请各位被抽取的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并按照(图2)所列的判断矩阵标度说明,运用两两比较法,逐层分析指标之间相对重要性,得出成对比较矩阵。其次,再对各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将各要素对整体评价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作为权重分配到各项目上。最后,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和结果,形成权重Wi,得出判断矩阵。

第三步,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判断矩阵运用数理统计和Excel软件计算出各层单排序。

第四步,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AHP来测量所作的成对比较的一致性。

第五步,根据评价的要求,设置等级评语,如低、较低、中、较高、高等,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风险因素分析法确定企业风险的等级评分评语集:[ 1—2为低度风险,3—1为较低度风险,5—6为中度风险,7—8为较高度风险,9—10为高度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对每次担保项目、以及担保机构的所有担保项目的进度如何、合作银行目前的政策和额度等因素按照本文提供的这种综合评分规则进行综合评定。如果认为可以对该项目进行担保,则将结果上报项目评估委员会。这样的逐级上报的制度,不仅能够从担保项目本身来衡量风险,也能够根据担保公司的当时实际状况来进行综合评定,作出最有利于担保机构的决定。

三、担保企业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各类风险的重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方法,选择适应的风险管理机制策略,通过缩小损失程度,将可能的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1.风险回避策略,建立反担保机制。风险回避策略指在担保作业过程中,经过预测,内部人员认为所面临的风险无法控制,或控制成本太高没有必要进行控制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回避策略。中国企业人员要客观评价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管理机制能力,慎重选择担保项目,尽力规避缺乏人力资源支持、行业跨度大、技术难度大的项目。可以设置反担保机制,如,担保机构在设置反担保物时,一般要求其具有以下条件:(1)中小企业在抵押或质押式,拥有经过有关法定机构批准的实际所有权;(2)反担保物加上其他一些反担保措施的金额总和大于担保机构的项目担保额;(3)不存在其他的而一些违反法律或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情况出现。

担保机构也可以通过让申请担保企业提供保证人的方式作为反担保。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担保机构需要详细审查这个保证人。但由于保证人方式的反担保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在实际业务中,担保机构都是反担保物方式跟保证人方式结合使用的。

2.风险分割策略,设置保证金制度。风险分割策略指担保人员根据担保项目的风险特性进行分割,按照风险的依存状态不同将担保项目分割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对那些风险程度较高的项目,更加谨慎行事,适当时可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随着担保行业的竞争激烈,以及行业风险的加大,为了降低在保项目的履约风险,担保机构也应该建立保证金制度。通过对每个项目的履约保证金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被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提高其还款意识。保证金主要是一旦借款企业没有按时全额偿还银行贷款,担保机构发生代偿行为,则担保机构可以自行先将保证金偿还银行贷款,弥补其损失。防止贷款风险的扩大化。

3.风险控制策略,建立相互牵制制度。风险控制策略指担保企业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限定与控制风险。它可分为组织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内部控制涉及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实行工作职责分工与牵制等,如:可以针对担保项目根据重要程度分别由不同的级别的领导负责,部门经理、主管项目经理、项目执行者等进行相互牵制。而且因为担保机构在同一时期会有许多不同的担保项目,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对此次担保项目以及担保机构的所有担保项目的进度如何、合作银行目前的政策和额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如果认为可以对该项目进行担保,则将结果上报项目评估委员会。这样的逐级上报的制度,不仅能够从担保项目本身来衡量风险,也能够根据担保公司的当时实际状况来进行综合评定,作出最有利于担保机构的决定。外部控制涉及国家法令、行政监察控制等。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担保类企业是有风险的,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程序去详细分析和控制担保类企业风险。同时,对担保项目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便可以使担保机构将担保项目风险进行准确定位,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风险控制策略——内控的相互牵制制度的建立、风险规避策略——反担保的管理、风险分割策略——担保保证金制度建立等等,这样,可以帮助担保企业管理层在实际工作中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关系,使企业风险降低到最小化,促进企业不断健康、快速、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德安,田靖宇.中国地方融资平台运行风险及控制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6).

[2] 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4).

[3] 张兵,胡俊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

雷锋评价范文3

[关键词] 能源;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支持向量机;CART决策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066

[中图分类号] TP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5- 0133- 05

0 引 言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各产业运营的保障,能源类项目的兴建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类工程项目扩张建设时期,较短时间内大量工程密集开工。由于大型工程类项目普遍具有一次性等特征,项目中的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各大能源类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风险所导致的损失程度也越来越惊人,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能源类项目因其产品的特殊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更多,潜在危险更加难以预测。如何充分认识项目中的风险并对其加以分析和评价对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型能源类工程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能源类项目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方法做了一定研究。能源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中后期,Crayson首次将风险分析方法引入到石油工程项目中。R.Dahlgren(2003)将电力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文献大致归为7类,即:一般风险评估概念、竞价决策、电价预测、套期保值方法、电源规划、市场分析以及市场运行。Sergey P.Kolos,Ehud I.Ronn(2007)通过现货和期货价格来评估能源市场价格风险,证明了萨缪尔森效应。Dashan Huang等(2009)在原油的VaR模型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用来评价石油的市场价格风险。Nguyen(2007)在大量问卷的基础上对越南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风险因素,包括项目周期长、设计差、项目小组的组织能力差、投标失误和与业主沟通问题等。朱伟 等(2000)对石油工程项目投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评价,从外部环境风险和内不可控制风险两方面来进行风险划分,包括资源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完工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和人员风险等。杨立东(2007)以哈尔滨石化分公司的MEK项目为实践对象,分析了该项目在建设、技术、生产、市场、财务和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并分别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对石化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黄国英(2011)对能源类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了大型能源类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政策、资源、技术、环境和管理等角度分析其投资阶段的风险因素。

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虽然对工程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较多,但是以大型能源类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共性特征进行风险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另外,现有文献对项目的投资风险研究较多,但其指标体系较少涉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因此,对能源类工程建设期内的风险进行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有待做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对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一般可分为多种,主要有决策树法、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法、人工神经网络风险评价法、基于模糊相似优先的范例推理方法和SVM(支持向量机评价法)等。国内外多名学者对这些方法在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Steven Pender(2001)和Hyo-Nam Cho(2002)提出运用通过风险测量、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模拟技术等方法对风险出现的后果和概率及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为后来学者的研究起到指引作用。Prasanta Kumar Dey(2002)对大型建设项目中成本、工期、质量的风险评价进行研究,并将层次分析法和决策树法组合运用到实证分析中。Franck Marle等(2010)基于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复杂项目中的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了可以识别两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风险结构模型(RSM),并用来解决项目风险聚类问题。张俊玲 等(2004)对工程项目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城市规划、社会、市场、财务、金融、经营管理、营销策略、项目控制、实施技术、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12项风险,并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风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张丽霞,施国庆(2005)应用该指标体系,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预测,但指标权值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王翔 等(2011)对项目风险做了进一步研究,将Labroche(2002)提出的蚁群簇聚类方法(AntClust)应用到工程风险评价中,并采用前文的指标体系和数据进行实证,测试结果一致,并解决了应用SVM方法在参数选择中的问题。孙宾 等(2010)和孙军(2010)分别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前者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火电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价,利用加权平均法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并将熵权法对权重的计算进行改进;后者对ERP厂商选择外包合作伙伴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段利东(2010)对火电厂建设项目运营初期的风险进行评价,构建了建设期风险、政策性风险、运营过程风险、财务风险、环保风险、财务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风险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支持向量机对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建议方案。程铁信 等(2010)将CART决策树应用到水利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评价中。陈景辉(2011)将AHP法与G1法相结合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赋权,但是G1法对AHP法的改进仅是不需一致性检验从而降低复杂性,因此这种赋权法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测效果,但只能得到最终的风险值,无法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决策树等方法虽然直观性和可解释性较好,但泛化能力较差。并且神经网络方法和决策树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基础,在样本较小的情况下适用性较差。因此,当实际项目中无法获得足够大的样本数据时,如何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并得到直观解释结果的风险评价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参考文献的指标体系和大型能源类项目的共性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全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SVM和CART决策树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方法的泛化性和可理解性相结合,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风险决策支持。

1 大型能源类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1.1 能源类工程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与统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首先通过与从事多年项目管理研究的学者和具有多年大型工程项目实际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研讨,并查阅总结相关文献,对风险因素进行了初步识别和归类,进而设计并发放了风险调查问卷,识别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1.1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指施工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各类与人类活动无关的风险,这类风险往往破坏性大且后果严重,一般可分为可预测性风险和不可预测性风险。可预测性风险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可以提前预知的自然灾害;不可预测性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难以事前预知的自然灾害。

1.1.2 社会风险

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政治经济等宏观环境对项目的影响。①产业政策影响:由于能源类项目是申报并批复后开展的大型工程类项目,项目实施情况与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密切相关,国民经济计划的调整、政府扶持产业导向的变化等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已开工的项目难以继续进行,进而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②行业标准变化:行业标准是指该行业内统一使用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的变化实施必然将对有关的项目在施工或验收方面产生影响。③利率税率变动影响:利率和税率的变动会对项目的资金周转等产生影响,继而产生成本方面的风险以及企业内部相关的财务风险,这些都会对能源类项目产生影响。④汇率变化影响:汇率变动可能会对进出口原材料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工程收益发生变化。⑤市场价格变化:能源类产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能源市场的需求和收益,能源类工程项目也与其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石油价格变动、电价变动等。据美国国家能源部统计,石油价格年均波动为37.8%~48.5%,电价波动高达359.8%,而我国发改委在近些年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多次调整,波动频率和幅度均较大。⑥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会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对工程的成本和收益产生影响。⑦:主要指由某些特定矛盾激发导致特定人群临时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这些事件会对项目的正常施工、工程进度等产生阻碍。

1.1.3 技术风险

包括项目施工和工艺中所涉及的技术,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①勘测设计技术: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勘测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使用成熟的勘测技术实时监控现场条件的变化将对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②技术选择风险:能源行业对技术依赖性大,技术和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了工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例如水电、火电项目需要对热负荷预测、发电技术进行选择,石化项目对锅炉方案、催化裂化等技术进行选择。③施工技术难度:在对技术进行选择后,项目中具体技术的实施难度成为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容易造成严重损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1.1.4 资源风险

资源主要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投入,主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①施工人员风险:施工队伍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其到位情况对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而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是项目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②设备风险:能源类项目因其行业的特殊性,涉及的大中型复杂设备众多,例如电力行业的三大主机、热控、辅机等,石化行业的油罐、储罐、排水阻油设备等,这些设备的良好管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③物资供应风险:工程物资需求量众多,物资的短缺或运输的延误会对项目的进度产生严重影响,需要与供应商做好沟通协调以保证物资的正常供应。④资金风险:大型工程项目投资额大,资金占用时间长,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自筹经费、政府款项、合作方投资,以及融资获得的资金,可靠的资金来源是项目得以顺利完工的重要经济保障。

1.1.5 组织管理风险

企业的内部运营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者决策、相应制度、风险意识等。①财务绩效风险:企业的财务绩效情况影响项目的资金、物资等供应,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要严格监控,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②组织运营风险:企业整体的组织结构影响着企业的运营管理,包括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划分,人员的组织和协调、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参与方的沟通和配合等。③法务合同风险:工程项目从招投标到最终的完工都涉及一系列的相关法务合同,涵盖了承建、工期、责任、资源等多方面,与项目管理重要因素都密切相关,对于风险责任的界定有重要的意义。④信息管理风险:现代项目均采用相关项目软件如P3软件等,进行进度、成本、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有效地帮助项目方进行信息管理,保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助于项目的实施和决策制定。

1.1.6 进度风险

进度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工程中需要严格计划控制的重要因素,大型能源类工程项目能否按时完工涉及每一个分包工程和子工序的进度控制。本文主要选取总进度完工风险和关键工序完工风险作为衡量指标,其中,总进度完工风险通过计算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值来进行衡量,关键工序完工风险通过计算关键工序实际进度与关键工序计划进度的差值来进行衡量。

1.1.7 成本风险

成本是项目经济因素的一个方面,前面已对资金供应等进行了讨论界定,这里的成本风险主要指工程款项的使用情况,即工程预算费用是否超支、成本控制情况等,主要通过计算成本绩效指数来衡量。

1.1.8 质量风险

工程项目的质量主要包括完工工序的合格情况和项目的安全质量等。

1.1.9 可持续发展风险

工程项目是一个长期建设使用运转的主体,在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时,也需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为投资企业创造的价值。本文主要从社会影响(即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企业收益风险(如水电、火电项目的持续供电风险,石化项目的产能风险)、环境风险(即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项目施工造成周围环境稳态的破坏)3个方面进行风险衡量。

根据前面的风险识别和专家咨询,本文综合国内外参考文献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大型能源类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

1.2 基于SVM和CART的风险评价方法

支持向量机作为机器学习的算法,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却因为其黑箱性而难以理解,而决策树算法因为分类结果显示为树型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可理解性,但其泛化能力却比不上支持向量机。因此,本文将这两种算法相结合,首先使用支持向量机来预处理训练样本,然后再使用CART决策树算法来处理预处理后的样本并生成决策树,从而得到直观的风险分析图。

对于决策树方法,算法处理的有效样本数越多,那么算法对于特征空间的覆盖率将越大,即泛化能力更强。本文通过前文建立的SVM模型,采用可重复采样方法(Bootstrap Sampling)来对样本进行扩大,作为CART决策树模型的输入。这种方法增加了分类器集成的差异度,从而提高了泛化能力,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泛化能力预处理原始训练集,使新的训练样本集包含了更多有助于预测分类的信息;二是从同样的样本集中,随机生成特征向量的方法提高了有效样本的数目,使得样本数得以满足决策树的训练要求。

本文将样本集中各项目风险因素的分值作为模型的输入,将项目的风险值作为模型的输出,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决策树。CART决策树在众多属性中选择Gini系数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作为树节点的分裂变量,把测试变量分到各分支中,重复该过程建立一棵充分大的初始分类树,然后用剪枝算法进行剪枝,得到一系列嵌套的分类树,最后用测试数据进行测试从而得到最优分类树。

本文的模型建立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样本特征集S;

(2)选定部分样本作为模型训练集S1,剩下的样本作为模型测试集S2建立SVM分类模型M1;

(3)使用训练集S1对模型M1进行训练,选定SVM模型M1相应的核函数K(xi,x)和参数;

(4)用测试集的数据S2对SVM模型M1进行测试,测验证模型的精度;

(5)用训练好的SVM模型M1来生成新样本集S′,综合S和S″形成新的样本集,作为决策树模型的输入;

(6)使用样本集S″来建立决策树模型M2,整个算法的最终显示结果为决策树。

1.2.1 建立特征集

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价,可以得到各二级指标的具体分值和项目总体风险值,因此,可以构建基于大型能源类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样本特征集S。

1.2.2 SVM模型训练

本文利用Matlab 7.1建立模型。在众多SVM软件中,台湾大学林智仁等人开发的LibSVM软件包较为简单、易用,且快速有效,故选用LibSVM 2.91-1来进行建立模型。

设有n个项目数据,第i个项目中第j项指标中的评分为tij,该分值与权重ωj的乘积为rij,风险值为Ri,可以构建训练样本集S1,包括输入样本P和输出样本Q。

在训练中,需要确定模型的惩罚因子C和核宽度σ。目前还没有一个较有效的方法来确定这类参数,本文使用svmtrain内建的交叉验证法Cross Validation来进行参数选择,构建C-SVC模型如下:

1.2.4 基于Bootstrap Sampling的样本扩大

利用已建立的模型,本文通过Matlab来随机生成样本集,该样本集中含有m个项目各风险指标的分值,分值范围与前文的评分规则一致,这些分值与权重ωj相乘后即得到新的输入样本集P′:

将P′输入到已建立的SVM模型中,即可得到新的输出样本集Q′:

这些新样本集S′与原有样本集S即构成了新的样本集S″。

1.2.5 建立CART决策树模型

本文使用Matlab的treefit工具箱来建立CART决策树模型,以前文建立的样本集S″来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其中风险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风险类型作为模型的输出,最终结果为显示决策树t,该树可以用来解释风险结果的相关规则。其中CART决策树的分支规则如下:在众多属性中选择Gini系数最小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作为初始根节点,将测试变量分到各个分支中,然后重复该过程建立一棵充分大的树,并利用测试数据计算模型精度。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获取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和风险评价值,该问卷主要分为3个部分:①项目的基本信息;②风险指标重要性的评判;③项目风险评分。

在初期调研中,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34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

2.2 基于SVM和CART的项目风险评价

2.2.1 建立特征集

利用问卷的28组数据,建立初步样本特征集S。在初步数据集的基础上,利用前面章节建立的指标体系权重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其中,23组项目数据作为训练样本,5组项目数据作为测试样本。

2.2.2 SVM模型训练

本文使用LibSVM中的svmtrain来训练样本,产生Model文件,这就是我们建立的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对模型的惩罚因子C和核宽度σ,即确定SVM模型中的c和g,通过svmtrain内建的交叉验证法Cross Validation来进行参数选择,最终结果显示,当C=60,g=0.8时,模型的精度达到了86.4%,预测效果较好。

2.2.3 SVM模型测试

下面使用前文中测试组的5组项目数据样本来进行测试,预测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这5组测试集的数据全部预测成功,预测精度达到了100%。

2.2.4 基于Bootstrap Sampling的样本扩大

利用已建立的模型,本文通过Matlab来生成80个新样本S′,这些样本与前文的28个样本共形成108个样本,作为CART决策树模型的输入S″。

2.2.5 建立CART决策树模型

以前文建立的样本集S″来作为模型输入,首先选取S″中的98组数据来建立训练测试集traindataset,用剩下的10组数据建立测试数据集testdataset,通过调用treefit函数来建立决策树模型,通过调用treeval函数来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进行预测,并计算分类精度DT_mean和DT_var,最终显示树结果如图2所示。

该决策树的精度为90.00%,var值为0.1,预测效果较好。

通过该结果分析可知,影响大型能源类项目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技术选择风险、预算超支风险、勘测设计的工作深度――现场条件的变化、通货膨胀、环境风险等风险因素。

2.3 对比分析

本文结合SVM和CART决策树算法的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一是结合BP神经网络和CART决策树的方法;方法二是仅使用CART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

2.3.1 基于BP神经网络和CART决策树算法的项目风险评价

本文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与CART决策树相结合的算法来与前文的算法进行对比,初始数据集同样选用S,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BP模型, 经调试,建立了31个输入节点, 8个中间节点和1个输出节点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次数设为

1 000,目标值为le-3,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生成80个新的样本,将这108个样本作为决策树的输入。决策树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数量设置与前文一致,最终显示树结果如图3所示。

该决策树的精度为70.00%,var值为0.233 3,预测效果比SVM与CART决策树相结合的方法差。

2.3.2 基于CART决策树的项目风险评价

考虑仅使用CART决策树算法来对样本进行训练和测试的情况,测试数据集为S,同样选用23组数据来进行训练,5组数据来进行测试,最终结果显示如图4所示。

该决策树的精度为80.00%,var值为0.20,预测效果比SVM加CART决策树方法差。另外,此棵决策树最终只显示两个风险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一步说明了决策树在小样本时的解释实用性较差,需要基于大量数据才能得出更好的解释效果。

3 结 论

本文在能源类工程项目大量兴建的背景下,对大型能源类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风险评价模型,总体来看,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从大型能源类项目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能源类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等多个角度对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具体识别。

(2)基于小样本情况提出了SVM和CART决策树相结合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涵盖石化、火电、水电等相关能源类项目的数据,最后利用SVM较强的泛化能力和CART决策树的可理解性来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从而为项目管理者对该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分别与CART决策树、神经网络与CART决策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的方法在分类精度和模型的可解释性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算法。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国英.大型能源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2]李柏年,吴礼斌.Matlab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李文富,郭树霞.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风电项目市场投资风险评价[J].华

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5-97.

[4]苏晓影, 贺跃, 郑建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决策树构造方法[J].计

算机仿真,2006(11):95-98.

[5]孙宾,曾勇红,孙利.改进模糊综合评判在火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中的

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2010(2):194-197.

[6]孙军,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ERP厂商项目外包合作伙伴的评价

与选择[J].项目管理技术,2010(5):73-76.

[7]张丽霞,施国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工程项目风险预测研究[J].计算机

工程与应用,2005(21):224-226.

[8]朱伟,等.石油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0

(11):99-101。

[9]Franck Marle, Ludovic-Alexandre Vidal, Jean-Claude Bocquet. Interactions

based Risk Clustering Methodologies and Algorithms for Complex Project

Management [J]. Internatioan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1):

1-10.

[10]Nguyen Van Thuyet, Stephen O Ogunlana. Risk Management in Oil

and Gas C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Vietna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Sector Management, 2007(1):175-194.

雷锋评价范文4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核磁共振;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MRI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Seventy-seve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y 18,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MRI and CT were performed on the patient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MRI, there were 277 cases of synovitis, 145 bone marrow edema and 112 bone erosion. Among them, the main bone marrow edema was the lunate bone, and the site of bone erosion mainly consisted of carpal bone and MCP2. The normal joint intake rate was (1.12 ±0.13), and the diseased joint intake rate was (1.64 ±0.35). Statistically, P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is; treatment; prognosis assessmen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T

为了探讨MRI、CT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 年12 月-2018 年5 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7 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病程分为观察1 组和观察2 组,观察1 组为病程1 年以内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计纳入34 例,其中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分布在44-7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7 ±11.37 )岁。观察2 组为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计纳入43 例,其中男性患者29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分布范围为40-77 岁,平均年龄为(55.11 ±10.46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比较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1.2 .1MRI检查 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5TMRI系统为患者进行关节检查,取患者俯卧位,将双手平放,并举过头顶,位于线圈中部,固定手背,确保掌故和指骨处于同一平面,冠状位STIR、冠位T1-TSE序列、矢冠轴位T1 压脂增强序列参数设定后,对患者双手掌指关节、近端的指间关节以及双腕关节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滑膜炎、骨髓水肿以及侵蚀情况,并参考RAMRIS系统作为评价指标,对患者关节部位进行评价。

1.2 .2CT检查 给予患者静脉注射20mCi的99mTc-MDP,注射3h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6 型CT,对患者关节进行检查,先进行SPECT扫描后对患者手腕局部进行CT检查,,并获取腕、PIP、MCP关节相关信息,所有图像经过软件处理后得到局部断层SPECT和CT及融合的重建图像,并对骨代谢增加区域进行ROI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MRI和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缓解率进行比较,缓解代表SDAI评分低于3.3 为准[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以P

2 结果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MRI图像分析 根据MRI检查结果,共计检查930 个关节,其中出现滑膜炎的共计277 个,在检测的1900 块骨中,骨髓水肿共计145 块,骨侵蚀112 块,其中,出现骨髓水肿的主要是月骨,骨侵蚀发生部位主要要腕骨和MCP2 。38 例患者出现PIP关节受累,其中PIP3 和PIP4 多表现为滑膜炎和骨侵蚀,PIP5 则为骨髓水肿。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CT结果分析 根据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的SPECT/CT平均摄取率为(1.28 ±0.33 ),正常关节的摄取率为(1.12 ±0.13 ),病变关节的摄取率为(1.64 ±0.35 ),经统计学检验,P

2.3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跟踪随访结果显示,12 个月后,观察1 组患者的缓解率达到,67.65%(23/34 ),观察2 组的缓解率为41.86%(18/43 ),18 个月后,观察1 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8.24%(30/34 ),观察2 组的缓解率为65.12%(28/43 ),观察1 组更容易达标,经统计学检验,P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关节病变,是以侵蚀性缓解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2]。该病的临床特征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急性、功能性失调等,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则容易留下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准确了解炎性关节病患者的炎症活动程度,必须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与X线片相比,MRI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关节病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能够对患者骨骼结构变化进行准确评估,直观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学改变,特别是骨髓水肿、附着点炎症、侵蚀等结构变化,MRI的敏感度具有明显优势,在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另外,在炎性关节的诊断和治疗中,CT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其应用能够有效获取化膜增生或骨质代谢等过程[5]。在本次研究中,选择77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参与研究,根据MRI检查结果,关节滑膜炎的共计277 个,骨髓水肿共计145 块,骨侵蚀112 块,其中,出现骨髓水肿的主要是月骨,骨侵蚀发生部位主要要腕骨和MCP2 。38 例患者出现PIP关节受累,其中PIP3 和PIP4 多表现为滑膜炎和骨侵蚀,PIP5 则为骨髓水肿。而根据CT检查结果,正常关节对99mTc-MDP的摄取率为(1.12 ±0.13 ),病变关节的99mTc-MDP摄取率为(1.64 ±0.35 ),经统计学检验,P

参考文献

[1]陈志民,李建荣.MRI、超声、CT影像学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7,(4):287-289.

[2]李真真.X线、CT和MRI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腕关节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5):174-174,175.

[3]邱勇刚.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J].健康前沿,2017,(6):267.

雷锋评价范文5

[关键词] 关节超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24-0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侵犯全身各处关节的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增生性滑膜炎,疾病长期管理的目标是控制炎症、规律评估疾病活动性并调整出合适的治疗。对于日常检查及临床试验而言,发展新的、有效的评估RA关节炎的方法是具有挑战性的,但也是基础。过去的10年中,出现了大量关于US、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估RA受累关节炎症活动度的标准及组成有效性的研究,并与组织学、MRI、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及放射学进行了比较。使用灰度US能够测定形态学改变,例如滑膜增厚和骨侵蚀,而应用多普勒US能够发现滑膜和关节周围的血流信号。多普勒的使用更有意义,因为单纯使用灰度US不能发现炎症引起的滑膜增厚和陈旧性滑膜增厚之间的差异。由于增加的血流是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充血的存在就能够被用于检测验证的存在,而多普勒的活动量也就能用于直接测定RA疾病活动性。

现在还不能确定需要多少个关节的超声检查获得的RA疾病活动性是最有效的测量标准。两项研究测定了有效的关节数量及其各种组合[1-2]。这些研究提示更少的关节数目与更多的关节数目一样有效。因为关节的数目和由此引起的获得有效多普勒所花费时间的测定对于这项检测技术同样重要,笔者认为将来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风湿科,符合1987年ACR诊断标准的RA患者53例。其中,女性37例,男性16例;年龄24~66岁,平均(40±6)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4.3±2.1)年。纳入标准:(1)患者疾病处于活动期,既临床评估DAS28>2.6。(2)均为本院首诊首治的患者,之前未应用任何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3)年龄18~70岁。(4)经本省伦理委员会批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接受随访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风湿性疾病。(2)合并其他脏器重大疾病。(3)有关节外伤和(或)关节置换病史。(4)未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或)未签署之情同意书者。

1.2 临床DAS28评估

由1名有经验的风湿科医生完成。评价28个关节的肿胀和疼痛程度,这28个关节包括双侧的第1~5近端指间关节(PIP)、双侧第1~5掌指关节(MCP)、双侧腕关节(Wri)、双侧肘关节(Elb)、双侧肩关节(Sho)和双侧膝关节(Kne),记录每一个患者的压痛关节计数(TJC)、肿胀关节计数(SJC)。记录患者3 d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的一般健康得分病计算DAS28。同时收集其他的临床及生化检测结果,以便于发现CDU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 CDU检查及评估

在临床评估的24 h内对患者行DAS28评价所包含的28个关节行超声检查,由相同的富有US经验的风湿科医生完成,操作者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为单盲。要求患者不能向超声检查者提及他们的临床症状。采用8~12 MHz频率的线性阵列传感器进行采图,所有检测使用相同的多普勒预设定并且不改变其参数:参数设定在对于任何血流都保持最高的敏感性(奈奎斯特极限0.042 m/s,最低的壁滤波器和多普勒频率为7 MHz)。各个关节均在国际标准推荐的多个部位及切面进行扫查。这些关节内、肌腱滑膜及滑囊的CDU信号均以半定量法分为0~3级:0 = 无,无血流;1 = 轻度,< 3个点状血流;2 = 中度,> 3个点状血流或血流融合成片,但小于50%的滑膜面积;3 = 中度,血流信号大于50%的滑膜区域。记录每例患者各个关节的CDU信号等级及总积分,以及简化方案所包含关节的CDU信号及积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分析DAS28、28关节CDU积分及简化方案的CDU积分之间的关联。显著性相关水平选定在P ≤ 0.05。

2 结果

2.1 简化方案的选择

笔者以关节检测到滑膜炎和CDU信号的的频率为依据,行数据缩减过程形成简化方案。各个关节检测到CDU信号的情况见表1。

根据受累情况选择简化CDU方案的关节组合,证实包含双侧PIP1、双侧PIP4、双侧MCP2、双Wri和双Kne的10个关节组合,能检测到28关节CDU所检测的100.0%的病例。故可以确定以以上10个关节为构成的简化方案。

计算个每入组病例该10个关节中CDU信号积分。

2.2 DAS28、总CDU积分以及简化方案的CDU积分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进10年中,灰度US及多普勒超声--包括CDU及能量多普勒(PDU)作为一种非入侵式、实时动态、简便快捷的检查方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诊断及病情监测中,对日常管理和临床试验中评估风湿性疾病活动性的标准临床评估进行了补充[3-6]。过去大多数的研究都显示了US检测与RA及其他炎性关节病局部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如膝关节和踝关节。然而,少有进行US检测和整体疾病活动性参数评估的比较,这是由于未能选择代表整体炎性活动的有效关节。

本研究纳入了一个较大的样本,对该样本中的所有病例进行了广泛范围的关节超声检查,证实了多普勒测定和RA疾病活动性生物学测定之间的一致性。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多普勒与CRP、ESR和DAS28之间的r值从0.33到0.63不等[1,3,7-8]。但是,在日常工作及临床研究中患者和医生可能考虑时间消耗而不能进行广泛的超声检查,几项研究提示更少的关节数目与更多的关节数目一样有效[2-3]。因此,为了RA可行的总体活动度评估,决定哪些关节及滑膜点应该被评估是必要的。

笔者通过对该样本中各关节受累频率的总结,提出了能代表总体疾病活动度的关节组合。简化的CDU检查方案包括了双侧的第1、4近端指间关节、第2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简化方案判别疾病活动度与广泛关节的CDU检查及临床评价DAS28间均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包含这10个关节的CDU检测应该是进行RA患者关节炎症疾病活动性评估的有用工具。

[参考文献]

[1] Naredo E,Gamero F,Bonilla G,et al.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comparison of extended versus reduced joint evaluation[J]. Clin Exp Rheumatol,2005,23(6):881-884.

[2] Naredo E,Rodriguez M,Campos C et al. Validity,reproducibility,and responsiveness of a twelve-joint simplified power doppler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joint inf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rthritis Rheum,2008,59(4):515-522.

[3] Naredo E,Bonilla G,Gamearo F,et al. Assessment of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evaluation with gray-scale and powe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J]. Ann Rheum Dis,2005,64(3):375-81.

[5] Terslev L,Torp-Pedersen S,Savbnik A. et al. Doppler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synovial inflammation of the hand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3,48(7):2434-2441.

[6] Szkudlarek M,Court-Payen M,Jacobsen S,et al.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in ultrasonography of the finger and toe joi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3,48(4):955-962.

[7] Naredo E,Collado P,Cruz A,et al. Longitudi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joint 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predictive value in disease activity and radiologic progression[J]. Arthritis Rheum,2007,57(1):116-124.

雷锋评价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 评价语言 多元化 尺度 互动

一、教学评价语言要富有童趣,有吸引力

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旺盛,情感丰富,富于形象思维。评价的形式越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劲头越足,离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越近。

但是评价的语言要巧妙。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这样说:“现在,老师要奖励你们玩一个游戏。”“动脑筋的时候到了,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想出好办法。”“真奇怪,怎么就难不倒你们呢?我一定要提个最难的问题难住你们。”例如我在教学书写生字时,为了能让学生全神贯注听写生字的笔顺,我说:“唉,这个字的笔画太多了,太难写啦!老师都觉得难呢!”我的话一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f:“老师,这个字不难,我们能学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被激发,听写时特别专心、认真,书写得正确、规范、美观,我立刻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棒!你们比老师学得快,你们是我的老师。”孩子们听了非常开心,求知欲更加强烈,提高了书写的兴趣。

我教的班级中有几名学生写作业特别慢,拖拖拉拉交不了作业,我观察到原因:他们在写作业的时候手在下面的抽屉里摸东西,心不在焉。我说:“我班×××同学总是写得又快又好,谁能赶上他的速度就更棒了,赶上一次奖励三颗五角星。”这样,写得快的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更加努力,写得慢的同学有了赶超的目标,还有奖励,他们的写字速度有了很快的提高,他们书写时认真、专心,手摸东西的毛病改掉了,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语言评价的方式以外,还可适当地运用实物评价,态势语评价(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

(一)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让学生听而不倦

(1)幽默。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我指名学生读课文:

沿着/长长的小溪J,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J里,

你在/哪J里?

这个同学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J,你在哪J里?”声音太小,没有感情。我说:“噢,你那么小声叫雷锋叔叔,雷锋叔叔是听不见的,应该大声朗读这句话。”该生听了之后,就大声延长地喊,并且带上了手势,很形象逼真,读出了想找到雷锋叔叔的急切心情。

(2)多变。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层出不穷,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你已经完全进入境界了,口中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你的声音真好听!”“你写的字老师最爱看!”“你敢和时间赛跑吗?”……

(二)口语、体态语相结合评价,使学生信心倍增

地摸摸头,亲切地握握手,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轻轻地拍一下肩膀,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传播一种情结,交流一种感情。

我教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长时间得不到妈妈的关爱。我在课堂上经常用鼓励性语言加上用手摸摸头、拍拍肩膀这些动作,这种口语、体态语相结合的评价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高的赏识,成了很大的推动剂,他们能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三、评价语言要把握好尺度

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朗读,我们教师要摆正心态,既不要期望过高,求全责备,又不要漠视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一味地称赞学生,这样极易使学生“迷失自我”,而是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自己的不足。例如:一次听《司马光砸缸》教学片段:

生1:老师,我觉得司马光砸缸破坏了公物,不好。

师:那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生1:可以用救生圈救人。

师:你比司马光还聪明,真了不起!

生2:打110急救。

生3:好多小孩一起跳下去,水就漫出来了……

教师大加赞赏:“你们真棒!”“你们真聪明!”你的想法真有创意!”一节课下来,掌声、喊声、表扬声不绝于耳,一味地激励,简单地肯定,极少对学生说“不”字。但我们也就理智地看到这些漂浮在表面上的模糊的评价,在学生学习中起的引导价值有几何?例如生1用救生圈救人是不符合那个年代的条件,生3用了乌鸦喝水中用投石子的方法把水漫出来,但孩子小,跳进水里有生命危险,这些知识老师应该给学生讲,不能让孩子们迷失了方向。

四、评价力求互动

评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方法。只要你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那么你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合理、准确的评价,而且还会教会学生如何评价。

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方法。“听”是指听清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