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考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模考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模考试

一模考试范文1

该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求解,现将同学们的解法整理成文,并作点评分析,希望给高三同学的复习有一点启迪.

解法1:如图,设C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D,连结CM,DM,OM.AM=BM,CMAB.又OM=OA=OD=2,

AMD为直角三角形,且DMAB,

M,C,D三点共线.

tan∠BAO=tan∠OCD=ODOC=21=2,

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或由C(0,1),D(2,0),所以直线CD的斜率为-12,又ABCD,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点评:这种思路较好地运用了圆和三角形的几何性质,从而转化为求一个已知的三角形OCD中一个角的正切值问题或与其垂直的直线斜率的问题.反映了这些同学有较好的平面几何基础.

解法2:如图,连结CM,OM,AM=BM,CMAB.

设∠BAO=α,OM=OA=2,∠AMO=α,

从而∠CMO=π2-α,∠MCO=π-α,

在COM中,由正弦定理得OCsin(π2-α)=OMsin(π-α),

即1cosα=2sinα所以tanα=2,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解法3:如上图,连结CM,OM,AM=BM,

CMAB.

设∠BAO=α,CM=d,

则∠CMO=π2-α,

AM=CA2-CM2=5-d2,

在AOM中,OM=OA=2,AM=5-d2,

cosα=12AMOA=145-d2.

在COM中,cos(π2-α)=CM2+OM2-OC22CM・OM=d2+34d,即sinα=d2+34d,

sin2α+cos2α=1,(145-d2)2+(d2+34d)2=1,化简得d2=95,

cosα=15,sinα=25,tanα=2,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点评:解法2和解法3用我们熟悉的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建立方程,再通过解方程加以解决,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基本方法,其中解法3比解法4简单自然.它们都是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具体体现.

解法4:设M点的坐标为(x,y),易知A点的坐标为(-2,0),故B点的坐标为(2x+2,2y),由OM=OA=2及点B在圆C上得:

x2+y2=4(2x+2)2+(2y-1)2=5即x2+y2=4x2+y2+2x-y=0

解得x=-65y=85或x=-2y=0(不合,舍去),

kAB=85-65+2=2,

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点评:其实由∠AMC=∠AOC=π2知A,O,C,M四点共圆,即点M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由A(-2,0),C(10,1)知M在圆:(x+1)2+(y-12)2=54上,下同解法4.

解法5:设M点的坐标为(x,y),同解法4得:

x2+y2=4(2x+2)2+(2y-1)2=5即x2+y2=4x2+y2+2x-y=0

两式相减得y=2x+4.

从而点M的坐标满足这个方程,又因为点A的坐标也是这个方程的解,所以这个方程就是直线AM即直线AB的方程.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

一模考试范文2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是因为同一物体在月球的惯性比较小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抛出去的标枪和手榴弹靠惯性向远方运动

D.运动越快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是因为物体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2.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则( )

A.落在a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落在c的小球抛出初速度最大

C.落在a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3.如图所示,杆BC的B端铰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将绳的A端沿墙下移再使之平衡时( )

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增大

C.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减小

D.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不变

4.右图是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动的滑动触头,AB间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通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图示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B.P不动将Q向左移动,两灯均变暗

C.Q不动将P沿逆时针转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暗

5.图示的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且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两个电荷P和Q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从极板M边缘和两板中间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电场,恰好从极板N边缘射出电场,若不考虑电荷重力和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则( )

A.两电荷的电荷量可能相等

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D.两电荷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相等

6.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的第一和第三象限内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现有两段不同材料的导线弯成直角形和圆弧形并焊接成导线框Oab,焊接良好无接触电阻,Oa边与x轴重合,O与坐标原点重合.若导线框的半径为L,三段的电阻均为R.现使导线框绕垂直于xOy平面过原点的转轴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且aOba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则线框内感应电流I和Oa两点间的电势差UOa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7.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右侧是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置于竖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1中,左侧是光滑的倾角为θ的平行导轨,宽度为d且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导轨左侧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现有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恰静止在导轨上,则( )

A.圆形线圈中的磁场必须向上增强

B.导体棒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mgcosθ

C.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mgsinθB2d

D.圆形导线中的电热功率为m2g2sin2θB22d2(r+R)

8.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同向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已知地球的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则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1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2的比值ω1[DK]∶ω2为( )

A.tan3θ [WB]B.cos3θ

C.1sin3θD.1tan3θ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必考题(4小题,共47分)

9.(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在阻力作用下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为f.

①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测量[CD#4](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②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Wv曲线,分析曲线可得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D#4].

10.(10分)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

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请将实验电路图在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②每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2,U2),标到UI坐标中,经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E=[CD#4]V,内阻r=[CD#4]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CD#4]Ω.

11.(14分)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斜壁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取g=10m/s2,且已知sin 37°=0.6,cos37°=0.8)

①当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下的推力F1=50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②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求对A施加竖直向上推力F2=60 N时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长>2m)时速度的大小?

12.(18分)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圆形磁场区域内同时存在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时,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v0从A点沿直径AO方向射入,恰以不变的速率沿圆弧运动到C点,若不加电场和磁场时恰落在磁场区域的最低点D,已知∠COD=30°.

①求所加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1的大小和方向;

②若撤去匀强磁场,换用匀强电场E2,粒子以相同的初速从A点沿直径AO方向射入也能落在C点,试求匀强电场E2的大小和方向.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4](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B.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已达饱和,现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待稳定时蒸汽的压强一定会减小

C.从热库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

D.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CO2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因此会产生温室效应

E.知道气体的质量和体积,若再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估算出分子间距

(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时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已知A状态时的压强是1.5×105Pa,试根据图线提供的信息求出A状态下的温度并在PT图中画出物态变化过程.

1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周期一定为T

B.波传过P点后,P质点仍在原处做热运动,并不随波迁徙

C.P质点运动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P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LL]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位移相同

(2)(9分)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1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原子发生β衰变是原子失去了一个外层电子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C.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D.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一模考试范文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计算[]16的值为()

A.±4B.±2

C.4D.2

2.观察下列图案,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第2题图

A.1个B.2个

C.3个D.4个

3.下面左图是两个长方体堆成的物体,则这一物体的主视图是()

4.“抛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

C.确定事件D.不可能事件

5.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长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通信卫星零部件的质量情况的调查

D.对某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6.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8πcm2,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45°,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

A.64cmB.8cm

C.22cmD.24cm

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反比例函数y=xa与一次函数y=bx+c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第8题图

8.如图,直径为10的A经过点C和点O,点B是y轴右侧A优弧上一点,∠OBC=30°,则点C的坐标为()

A.(0,5)

B.(0,53)

C.(0,523)

D.(0,533)

9.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则第2012个格子中的数为()

A.2B.-3

C.0D.1

第10题图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E=2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分析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EG=DE+BG;④AG∥CF;⑤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

C.3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km,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km2.

12.分解因式:3x2-27=

第14题图

13.若方程2x2-kx-5=0的一个根是-1,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14.如图,D是AB边的中点,将ABC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50°,则∠BDF=度.

第15题图

15.如图,AB是O的直径,PA切O于A,OP交O于C,连BC.若∠P=30°,则∠B=°.

16.一组数据-1,x,0,5,3,-2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7.如图,曲线y=[SX(]4[]x[SX)](x>0)交梯形AOCE于A,E两点,已知点OA∥CE,点C的坐标是(3,0),则CE的长为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如图,矩形ABCD中,AB=4,BC=8,E为CD的中点,点P,Q为BC上两个动点,且PQ=3,当CQ=时,四边形APQE的周长最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

19.(本小题满分10分)

(1)计算:-12012+(12)-2-(tan62°+2π)0+|[]27-8sin60°|.

(2)先化简,再求值:(a2-5a+2a+2+1)÷a2-4a2+4a+4,其中a=2+[]3.

20.(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出A1B1C1和A2B2C2.

(1)以O为位似中心,在点O的同侧作A1B1C1,使得它与原三角形的位似比为1[DK]∶2;

(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2,并求出点A旋转的路径的长.

第20题图

21.(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已知AD为O的直径,B为AD延长线上一点,BC与O切于C点,∠A=30°.求证:

(1)BD=CD;

(2)AOC≌CDB.

第21题图

22.(本小题满分8分)

某中学对九年级准备选考1分钟跳绳的同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频数分布表

第22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第组中;

(2)如果成绩达到或超过180次/分钟的同学可获满分,那么本次测试中获得满分的人数占参加测试人数的%;

(3)该校九年级参加体育测试的总人数为200人,若要绘制一张统计该校各项目选考人数分布的扇形图(如图),图中A所在的扇形表示参加选考1分钟跳绳的人数占测试总人数的百分比,那么该扇形的圆心角应为°;

(4)如果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171次/分钟,那么这个成绩是否可用来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跳绳的平均水平?为什么?

23.(本小题满分8分)

有甲、乙两个不透明的口袋,甲袋中有3个球,分别标有数字0,2,5;乙袋中有3个球,分别标有数字0,1,4.这6个球除所标数字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从甲、乙两袋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摸出的两个球上数字之和是6的概率.

24.(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小明在大楼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A处的俯角为15°,山脚B处的俯角为60°,已知该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为1[DK]∶[]3,点P,H,B,C,A在同一个平面上,点H,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HC.

(1)山坡坡角(即∠ABC)的度数等于度;

(2)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2).

第24题图

25.(本小题满分9分)

小明同学周日帮妈妈到超市采购食品,要购买的A,B,C三种食品的价格分别是2元,4元和10元,每种食品至少要买一件,共买了16件,恰好用了50元,已知A种食品购买m件.

(1)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另外两种食品的件数;

(2)请你帮助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

26.(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EB.

(1)求证:∠AEP=∠BEC;

(2)若∠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EP=60°?为什么?

第26题图

2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角梯形OABC中,AB∥OC,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C在x轴正半轴上,点B坐标为(2,2[]3),∠BCO=60°,OEBC于点E.动点P从点E出发,沿线段EO向点O运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OE的长;

(2)若OPQ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设PQ与OB交于点M.

①当OPM为等腰三角形时,求(2)中S的值.

②探究线段OM长度的最大值是多少,直接写出结论.

第27题图

2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抛物线y=a(x+2)2+k与x轴交于A,O两点,将抛物线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一条新抛物线,它的顶点在x轴上,新抛物线上的D,E是A,O平移后的对应点.设两条抛物线及线段AD和OE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P(m,n)是新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满足2m2+2m-n-w=0.

(1)求新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m=-2时,点F的坐标为(-2w,w-4),试判断直线DF与A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一模考试范文4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高考语文复习,究竟采用怎样的模式才最为有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校高三语文备课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发现目前流行的几种复习模式都各有所长,但总体而言,都是集中于高三阶段学习五、六册教材的同时安排整个高中内容的复习,甚至在第二学期留出不多的时间突击复习,这样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强度与难度,且容易与会考相冲突,对高考未必有利,鉴于此,我们采取了更为稳妥的复习模式,具体做法是:

第一轮边按正常进度学习教材,边穿插“考纲”列出的有关考点,然后依次进行第二轮专项训练和第三轮综合训练,最后回归课本,整理资料,查漏补缺。这种复习模式稳扎稳打又不显山露水,不会影响到正常授课秩序,纲目清楚,讲练结合。为此,我们在高二乃至高一时即让学生了解高考考点,尽早地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中学知识体系与网络,比如在起始年级先不急于讲授新课,而是先用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梳理巩固初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然后按正常进度完成一至六册教材,同时每两周挤出一节课穿插讲练高考考点。这里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要精选一本用于专项讲座与训练的教材,既要详尽具体又要系统全面,以便于学生自学。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的《3+2高考语文能力培养教程》,师生都觉得易于把握。二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兴趣,教给方法,让他们认识到高考备考重在平时的道理。三是要将专项讲座与训练的内容纳入单元检测之列,以保证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这种复习模式能够化整为零,多数考点都已经落实到平时教学中了,所以高三阶段的复习备考显得从容主动得多,复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为什么采用这种复习模式比较有效呢?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强调了平时学习过程,突出了整体战的指导思想,同时它还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能较好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语文知识丰富庞杂,很多内容很难一步到位,比如语音和文字,不少人总想毕其功于一役,但就是效果不佳。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应该是一种耐力长跑,仅仅寄希望于高三阶段的冲刺拚搏是不科学的。

从学生方面来说,高一新生刚刚完成中考,对中学语文知识已经具备了初步印象,但尚未达到体系化、系统化的程度。所以在初中基础上及时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内容,对语文能力的巩固提高将十分有利。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关于遗忘规律的实验表明,在大略记住和学会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某种技能,其效果更为明显,这就是著名的“过度学习”效应。可见及时指导学生复习梳理过去所学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一些教师一边埋怨学生“不到高三不重视语文”,一边却又畏首畏尾,不到高三不肯转入到基础复习。有些教师虽然平时也在提醒学生要注意知识的复习梳理工作,但由于缺乏具体指导,或者措施不力,没有学习时间上的保证,因此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提不起兴趣,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怪了。语文学习离不了感受领悟和积累运用,这种复习模式恰好体现了这种学习规律,为避免高三阶段的“题海战术”奠定了基矗其次,这种复习模式还可缓解会考与高考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其它复习模式之所以缺乏从容感,主要是因为过去积压的内容太多,而在高三一年之内既要学完五、六册教材,又要复习完“考纲”所规定的内容,当然只能浅尝辄止,疲于应付了。采用上述复习模式,既不会为会考和高考备考而手忙脚乱,又可充分保证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时间。

一模考试范文5

1、本次考试范围:为必修一所学内容,考点分布在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理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热力环流、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等,共计35个考点。

2、试卷结构:选择题20道、60分,综合题2道、40分,满分100分,此外附加题1道,20分。试题难度适中,图幅和材料多,对现实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试题侧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

二、学生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成绩总体上不够理想,674名考生,平均成绩59.02,在宝安区排名13,排名较差,比康桥低了0.02分,比华胜低了0.26分,比石岩民办低了1.34分, 班级的情况是:原1-4班平均成绩原高一3班成绩较好,原高一1班较弱。

原5-14班从平均成绩来看原高一8班成绩较好,原高一9班较弱。

附表.班级平均分与排名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均分

61.42

63.27

63.98

62.72

56.72

58.51

58.94

59.26

56.06

58.88

58.45

56.08

56.75

56.2

排名

4

2

1

3

11

8

6

5

14

7

9

13

10

12

三、存在问题

(一)考试答题中问题

1. 读题不仔细。大多没有根据表中数据变化来答,如“城市中心区”写成“城市”,“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直接写成“地表径流”,没有按材料答题。

2. 条理不清。写一堆文字,却没有分清答点。

3. 错别字多。比如写成“泾”流

4. 用词不专业,语言不简练,如下渗写成“渗透”, 地表径流写成地面(上)径流,很多口水话。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考试涉及的内容掌握不够,基础较薄弱,说明老师对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

这次考试年级均分为59.02分,与宝安区民办学校均分相同,分数偏低。选择题作为考察基础知识的试题。通过数据分析,我校学生在试题6、7、8、9、17、19正确率不足50%,涉及的考点是:二氧化碳的保温特点、潮汐对进入港口的影响、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冰川地貌类型、判读避险路线、长江流域主要自然灾害。

2、部分学生读图能力弱,对问题要求理解不够,答题不规范,说明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读图分析训练不够,指导不足。

从宝安区统计数据看,综合题部分学生出现对问题理解不到位,答题出现偏差,如21题满分20分,我校学生这道大题的三个小题得分分别是:2.95、1.56、2.99,得分7.5分。分数明显偏低,拉低了平均分。该题有一段资料和两个图,图幅表示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类型、河流湖泊、气候类型,也显示了东北地区一年内大风的各月分布,学生不能很好获取信息完成填空和简述。

3、教学进度把握不够好,导致考前新授内容草草结束,没有复习巩固的时间。

四、今后教学的措施与改进方向

1、今后的学习中应加大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重在基础知识掌握和技能的提高。高一备课组两名老师将这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登记,从课堂的学习到课后的训练、作业关注他们,通过个别谈话、上课提问、训练和作业单独辅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成绩。

2、继续落实“创设情境—问题导学—自主建构—拓展应用”的课堂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3、规范学生表达,强调地理思维过程,课堂上老师精讲精练,多给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机会

一模考试范文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1分)

1.如图1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搬运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件,如果用力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受伤。如图2所示的四种搬运重箱子的姿势中,正确的是(

)。

3.如图3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

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

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

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

4.如图4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5.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L2将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 将变暗。

6.* 如图6所示,R1=8Ω,变阻器 阻值的变化范围为0~10Ω,电源电压6V,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为了使电流

表和电压表能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化范围是(

A. 0Ω~10Ω。B. 2Ω~8Ω。

C. 0Ω~2Ω。D. 2Ω~10Ω。

7.*有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一燃气打火机,就是应用该效应制成的。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压电陶瓷片就会产生10kV~20kV的高压,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

C.光能转化为电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8.“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 848m,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9.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水上梦之队”,图7是我国奥运会冠军--劳丽诗、李婷在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的“完美一跳”。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增大是由于受到的作用,运动员的动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m/s,声音_____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11.到过海洋馆的同学都可以看到玻璃柜中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海鱼.如图8是某同学看到的一条鱼,请问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本位置的。(填“上面”、“下面”、“左边”、“右边”)。

12.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_____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_____;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_____。

13.*一个实心物体重50N,体积为 ,把它放入盐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N,把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

14.同学们经常用“签字笔”写字,其笔尖的小钢珠可以减小,使书写更流畅,笔蕊中有一层油质液体,它可以防止墨因而变干。

15.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可以来回移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小明爷爷老花镜的度数 是度。

16.用久了的白炽灯通常要比相同规格的新白炽灯暗一些,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是因为灯丝发生而变细,电阻,当电压不变时实际功率减小。

17.如图9是正确连接的家庭电路的一部分,根据电路图可以判断b导线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18.*白炽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如图10所示,则它的发光效率为_____,而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为25%,那么一盏功率为100W的白炽灯的亮度相当于功率为_____W的荧光灯的亮度。

三、实验探究题:(19小题3分,20小题3分,21小题4分,22小题8分,共18分)

19.图11是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种未知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情境,其中负责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请你帮他填上。

20.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很多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伪信息,我们应当学会鉴别真假。下面是一则广告摘录:“……本电热水器高效、节能、省时,其规格为“220V 300W”,在家庭电路上,烧开一普通保温瓶的水,仅需4min……”

问:(1)该广告是否可信?答:_____。

(2)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估算加以分析说明 标准气压下计算)。

21.背景知识:观察月球的照片,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有许多环形山(如图12所示)。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所以环形山也叫做“月坑”。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km,小的不过是些凹坑,月坑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受月球的吸引,流星在太空中运行时会靠近月球,到一定距离时会与月球发生碰撞,从而形成坑洞。你能对有关月亮坑洞的问题进行探究吗?

想想看,有哪些因素(变量)可能会影响坑的尺寸?

现在一个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月坑探究的模拟实验:

如图13所示,找一只铝制的盘子,里面铺上面粉,几只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玻璃球。每次使一只玻璃球在盘子的上方某一高度竖直下落,再尝试使玻璃球在不同高度下落,观察现象。如果你的猜想是“玻璃球质量越大,坑就越深”,那么,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

记录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发生的对应关系,总可以在直角坐标系里描出一条图线,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如图14是根据“月亮坑”实验的实验数据所绘成的曲线图。

观察图像,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22.*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小新同学先用电压表直接测得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V,然后将两只小灯泡:并联接在该电池组两端,测得 和 两端的电压均为2.5V。于是小新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但是对照前后实验数据,小新感到十分郁闷……,另外的0.5V电压到哪儿去了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经过分析和检查,小新提出猜想:电池内部可能有电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把并联的两个灯泡等效一个电阻,则电池内部电阻r(简称“内阻”)与这个等效电阻相当于是串联,这个内阻r就应该分得一定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若增大外部电路中的电阻,外部电路得到的电压就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想到这,小新立刻找来“0~20Ω”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一个相当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结果与猜想完全一致,他高兴极了……

1)你知道他设计的电路图吗?请画在虚框内。

2)喜悦过后,小新又有了新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经过深入探究后终于搞清楚了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是_____W;此时电源对外输出电能的效率是_____,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此时_____(填“是”或“不是”)最大,最大值为_____W。

四、论述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3题6分,24题7分、25题8分。共21分。)

23.边长为80cm的正方形水平“八仙桌”中央放置着一个200g的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是20cm2,曾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现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为600g,求:1)这种液体的密度;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4.某电梯公寓楼高约40m,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制钢筋混凝土 ,还需要使用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密度为。求:

(1)若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加压设备至少需给水施加多大的压强?

(2)若每天要把120m3的水从地面送到楼顶,每天至少应对水做多少功?

(3)测量表明,该楼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 ,若房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此大楼另外添加的装饰材料、各种设备等物资及进入大楼的人员的总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25.*如图15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灯泡铭牌标着“18V,9W”,电源电压恒为U=24V。

(1)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36Ω时,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何值,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当滑动变阻器左右任意滑动时,电路能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