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1
在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抓翻译,只重视“言”,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很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只重视“言”,只讲文章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内容,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学,那么一些重要的句式,重要的虚词、实词等文言知识点,学生就无法学会。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文、言并重”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会体。
1.通过“通读”兼顾“文”“言”
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容易遇到困难和障碍,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二是缺少相应的语感。因此教师要讲解文言文,在阅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扫清语言的障碍,整体把握住“文”“通读”。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借助字典的注音读准文言文;再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大概了解文言文的意思,从而带动对“言”的品味和学习。例如教学《 赵普 》一文的第一课时,在疏通字词和理解文章大意后,可采用“通读”的方式,即由教师或者一个学生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说译文,让全班学生找到相应的文言句子。在“通读”中,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于《 赵普 》这课的文言文内容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下面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不管怎么说,立足在“文”中,立足在“通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
2.通过诵读理解“文”“言”
要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和“言”离不开诵读,学生通过诵读有时甚至可以取代老师的分析与讲解。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诵读,把诵读贯穿到整过教学中。通过“读—提问—思考—解疑—再读”的环节,让学生吃透文章。学习文言文,只有把文章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把握好了,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如何才能疏理好文章的层次呢?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行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外,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诵读。诵读时,我们可以从语气和语意中去寻找文章内容的走向,以及作者行文的匠心,文章的脉络。语言是文章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词语的感彩、句子的组成形式、修辞手法的应用等,都和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能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原始地表达出来,正如朱自清说的,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诵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和“言”,帮助揣摩文章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品味作者所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文”和“言”在不同文章中各有侧重
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文体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如《 孟子二章 》《 论语八则 》《 出师表 》,等等。教学中既要把博大精深的思想融入文言词汇中,又要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了解古代先贤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比如《 赵普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他的爱国之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2
对文言文词语和翻译的教学,我们基本上都采用教科书上或教参上的说法或理解,但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存在诸多的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很少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或是理解文言词义的方法。
1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
1.1 词义辨析方面:
(1)关键词义含混带过
教材的注解,只介绍其然,不介绍所以然。
如《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教材下的注释,对这一句翻译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这里,对“让”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谦让”。事实上,把“让”理解为“谦让”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让,相责让”,以言辞相责备。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以及《汉书·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顾左右而惊”。这些句子中的“让”,都解释为“用言辞相责备”的意思。
(2)语境义误代基本义
有的文言文篇目词义的注解不是很细腻,把语境义当基本义教给学生。
如《察今》中“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循表而夜涉”文下注为:顺着标记在夜里渡水。这里,对“涉”也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渡水”。《说文》注“涉”,徒行厉水也。在甲骨文中,“涉”指两个脚趾一前一后,徒步涉水。所以,“涉”的基本义应理解为“徒步涉水”,课文的注释不是很细腻,很清楚。
(3)某种意义孤立存在。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文下注:临,面对。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临,监临。俯下身子,面对盛水的器皿照镜子。这种用法,古书中很多。比如《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皇疏“临谓以高视下也”。《左传·昭公六年》疏:临谓位居其上,俯临其下。
其实,学文言文的词义与学外语有相似之处,某种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他的地方会有相似的解释。新课标也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鉴赏能力。我们认为必须在真正准确读懂字词的基础上才能鉴赏。像“执策而临之”的“临”由“俯下身子看”,引申为“居高临下”,就非常传神地把千里马的悲哀刻画出来了。
1.2 语法判断方面
对词类活用的判断,教材中往往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文下注:朱亥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子打死晋鄙。此处把“椎”注为“一椎子”,不准确,此处的“椎”,应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铁锤。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作状语的例子很多,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中的“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中的“犬”,这些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可解释为“像……一样”。
2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准确理解文言文应沿循训诂的研究精神,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考证字句在语境中的准确解释。
所谓训诂,按照黄侃先生的说法,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语解释古语。训诂方法除了常用的形训、音训外,义训。这里主要说一说义训。义训,就是直陈词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四川大学张永言也认为,形训、声训以外的训释字(词)义的方式都属于义训。义训的依据主要有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1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
如《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中的“税”,应该解释为“脱”。依据的是:郭注,西汉杨雄《方言》:“税,舍车也。”“税犹脱也。”
读文言文,有时碰到选择义项的问题,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的解释。
如《左传·文三》“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此处的“封”,《左传》杜预注:封,埋藏之。东汉贾逵说:封,识之。两种义项,都可以说得通。但在这个语境中,只能取其一。刘文淇《疏证》引朱骏声说:崤败在僖三十三年四月,封尸在文三年。阅三载之久,岂尚有可以埋藏之尸?唯表识其地而已。可见此处的“封”,可解释为“立碑作标记”。
2.2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2.1观境为训
观境为训也叫“据文定义”,即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义的准确含义。所谓语言环境,指一个词所在的上下文(本句、邻句、全篇等),乃至整部著作、整个时代的著作、整个历史时期的语言运用情况。
(1)根据“连文”、“复语”探求词义。
如《史记·乐毅列传》中“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顾:本义“回头”;反,返回。
王念孙《读书杂志》中“顾反者,还反也。
《韩子·外储说左篇》中“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都是同样的用法。
(2)根据“对文”探求词义。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词或反义词。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的解释。
如“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法言》)中“殚”“尽”对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穷”“达”对文。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课本注:“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根据对文,“翔”“集”是两个词,从而推断“游”“泳”也应该是两个词。《说文·水部》曰:“泳,潜行水中”;《玉篇·水部》曰:“游,浮也。”所以,“锦鳞游泳”的正确解释应为“漂亮的鱼儿,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
像上面的例子,可以在文言文的骈文或者诗词的对仗中找出许多。
2.2.2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即通过排比、归纳用法类似的语言材料,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法上的异同,来获得对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3
而作为义务阶段的最后一场语文考试――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肯定少不了。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继续围绕着课标要求作文章,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基础与能力并重,即在考点设计上,文言文基础知识题与分析、品味、探究等能力题“平分秋色”;二是课内与课外兼顾,即课内文本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各领”,以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解读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基础知识考得勤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常见句式翻译等。打开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除了字音在“积累运用”板块已经考查过之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可谓卷卷皆有。这类题目呈现两大特点:一、都是平常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踏实,注重积累,那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二、分值大,以确保更多的同学能在文言文阅读板块拿到基本分。
譬如2009年苏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一阅读共有三道基础题,第一题的考查点是一问多义,虽然有五组之多。量大面广,但这些词实际上都是常见实词,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AC。第二题的考查点是古今义异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与积累中的一个重头戏,所出现的四个词全是“老面孔”,非常容易发现D项符合要求。第三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中,只要明白“闻”、“朝”这两个实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易如反掌。而“闻”、“朝”能有几人不知呢?
再来看这一阅读的分值设计,总分是12分,而基础题竟然占了8分,确保了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吃亏。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这一命题特点,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生僻字读音到常见词意思,从通假字到一词多义,从词类活用到古今义异同,从常见句式到重点句翻译,要逐篇进行梳理,最好设计一个表格,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力求做到没有遗漏,准确无误。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能了然于胸了。
题型稳中创新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与往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基本题目有释词、译句、理解性填充、问答、赏析等。只是在释词、译句、赏析这些题目上,有些试卷设计成了选择题。但在这些常见的题型之外。一些试题也颇有新意。譬如过去在针对朗读停顿这一考点设题时。一般都是设计成选择题型,难度不高,但今年多地试卷这类题目要求真接用‘,断句,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例如2009年沈阳卷:
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日:“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日:“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a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an)子:人名。下文“(ba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i):高兴、快乐。
1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盼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而变化最大的,是诗文类对比阅读的“批量”出现。这种题目,将有关联的古诗与文言文放在一起对比、设题,拓宽了命题空间,加大了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
例如2009年安徽卷: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 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这组题目,1、2两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划分朗读节奏,第4题就是诗文对比阅读填表题,题目不难,却很有新意。
【建议】针对今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同学们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化,考点却是不变的。譬如划分朗读节奏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大意,那断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而诗文对比题,和普通的对比阅读是没有两样的。
对比阅读唱主角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继续唱主角。从选文内容上来看,有课内与课内文言文对比、古诗与文言文对比、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其中,以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为主。从题目设计来看,一般都是先出现基础性题目,然后是对比分析类题目,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积累到能力运用的原则。从对比阅读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景色对比、人物性格对比、情感观点对比、哲理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及寻找两文共同点等。
例如2009年浙江台州卷: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备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昊均《与朱元思书》)
1 【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
2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题便是有关景色特点对比的题目,第2题便是寻找共同思想感情的题目。
再如2009年常州卷: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嘲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念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a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i,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u,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很显然,这道题考的就是性格对比。其他例子,在此不再一一而足。
【建议】针对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设题特点,我们平时在进行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从景色、人物性格、情感观点、哲理、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寻找两个文言文语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玩昧。长期坚持下来,对比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文体特征很明显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从后一部分的理解、分析、品味、对比等题目来看,文体特色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文体特色”,就是写景散文后面的设题就与景色特点、内心情感、写作方法有关;议论文后面的设题,就与观点、论述方法有关:而写人记事类就与人物形象、文章道理有关。
例如2009年厦门卷: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鲍。
1 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描绘币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这两篇文章都是咏物之文,后面两道题目,一道的考点是“景”,一道的考点是“情”。
再如2009年常德卷: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固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萋,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勒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日:“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是一个写人叙事的文章,相关考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题文体特征很强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与相关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相同。譬如议论体文言文,那就从抓论点开始,对论据、证证方法、语言特色等依次进行梳理。如此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难度不大重能力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却不低。一是识记能力,基础类题目的解答,靠的就是平时的识记,只有记得准,背得牢,答题时才不会出错。二是阅读能力,包括疏通文言文能力,
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等。许多阅读题,都要求同学们首先能读懂文意,然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答题,如果连文章大意都猜不透,那答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是迁移能力,要能把课内所学,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四是品鉴能力,包括语言品味、人物分析、写作特色提炼等。五是语言组织能力。在解答相关问答题时,要能够观点全面。用最简洁的语言把答案讲明白。
例如2009年咸宁卷:
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夸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教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教新失候。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徒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耩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令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叉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到。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阐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_______②其势不屯行 屯:_______
③周自辞于大将军 辞:_______④军亡导 导: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 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
C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夭子军曲折。
4 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 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白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4
一、判断句
1 有判断标志的,包括判断动词、判断副词以及“……者……也”。
现代汉语中,“是”作为判断动词表判断,可以作为判断句的标志;文言文中,“是”也可表判断,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但大多情况下,“是”在文言文中作为指示代词“这”来使用,表判断的情况相对较少。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寡人之于国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这两句中的“是”都在分句首,都有指代作用,不能直接译为“是”,要译为“这是……”“这才是……”。其实,这里的“是”是指示代词,而不是判断动词了。原来,判断词“是”就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在文言文中,“是”作为指示代词更普遍些。
“为”作为判断动词表判断,在文言文中相对就常见些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为”有时不是判断动词。
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这里的“为”是一般动词,“作为”的意思。
文言文中,除了判断动词外,还有用判断副词,如“乃”“即”“则”“皆”“素”“诚”等表判断的: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且相如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者,……也”式的判断句应该是最常见的了。有“者”“也”都有的,有单用“者”或者“也”的,这类判断句相对简单些。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2 没有判断标志的。有些判断句什么标志都没有: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我们先分析一下判断句的构成特点,判断句中的谓语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比如上面的两例:“刘备”、“秦”都是名词,“天下枭雄”、“虎狼之国”都是名词性短语。其实,准确看出判断句,最可靠的方法可能还不是判断标志,而是看谓语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二、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有被动句式和无被动句式两种。
1 有被动句式的被动句较常见的有“为”字句、“于”字句、“见”字句和“被”字句。
“为”字句主要有“为”、“为……所……”或“……为所……”这样几种用法。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于”与“见”字分别表被动,有时也会以“见……于……”的形式同时出现表被动。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被”字与“是”表判断有类似的情况,在古汉语中很少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在古汉语中,“被”多用为动词,“覆盖”、“遭受”之意。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2 无被动句式的被动句因为没有标志,只能从语句的结构与内容上去判定。这类我们称之为语意上的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被诛杀)(《六国论》)
戍卒叫,函谷举。(被攻破)(《阿房宫赋》)
几以不纳死。(不被接纳)(《(指南录)后序》)
公之逮所由使也。(被逮捕)(《五人墓碑记》)
相对说来,语意上的被动句的确定有些麻烦,形式上与一般的陈述句没有区别;但我们可以从内容着手,进行逻辑分析。从例句可以看出,不论是逻辑上推理,还是从内容上理解,李牧肯定是被诛杀,函谷关是被攻破,文天祥不被接纳,周公是被逮捕。只要我们理清句意,再联系上下文语境,“麻烦”就会解决了。
三、省略句
省略句一般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或介词。
(廉将军)不若(秦王)也。(前省去主语“廉将军”,后省略宾语“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省谓语“为乐”)(《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烛之武退秦师》)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我们在做文言文语句翻译题时,务必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完整。
四、倒装句
倒装句是文言文特殊句式中最复杂的一类,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的各成分之间的位置,一般是这样的排列: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哪一种成分的位置移动了,就会出现倒装的现象。
1 主谓倒装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的内容,于是把谓语提前。这种倒装在文言文中出现的不多。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定语后置是把修饰主语或宾语的定语成分后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岳阳楼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有异态之山水)(《始得西山宴游记》)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之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以上例句看,“之”和“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性特征。“之”是用在主语(或宾语)与定语之间的,“者”用在定语之后。
3 状语后置,是把修饰谓语的状语移至谓语之后。这里的状语是由介词+宾语构成的,所以又称为介宾结构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状语后置句在翻译时一般要把状语内容提至谓语的前面。
4 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这里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果不是否定句,或者宾语不是代词,那宾语是不需要前置的。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如果把此句中的“余”改为“苏轼”,那就要调整为“古之人不欺苏轼也”;如果改成肯定句,就要调整为“古之人欺余也”。两个条件少一个,都不会出现宾语前置。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里也是存在两个条件,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缺一不可。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用“之”和“是”作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用“是”作提宾标志的现象,在一些常用的成语中就有,如“唯命是从”、“唯利是图”就是“从命”、“图利”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种介词的宾语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这里的宾语“谁”只是介词“与”的逻辑宾语,不是句中真正作宾语的。一般情况下,这种前置是与真正的宾语前置相区别的。
除了以上归纳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与倒装句,还有些固定句式,如“无以……”、“如……何”、“何……为”、“得无……乎”、“……之谓”、“得无……”等等。这些固定句式的翻译也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要用心积累,熟悉例句。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5
一、诚心还愚拙吗?
苏教版必修五课本对《陈情表》中 “矜悯愚诚”作如下注释:“怜悯我愚拙的诚心”(见课本47页注释第7)。配套的《教参》将此句翻译为:“体恤我愚拙之至的诚心”(见教参第76页)。应该说课本和教参对该句的理解是一致的:都将“愚”解释为“愚拙”。笔者以为,此处的“愚”切不可理解为“愚拙”。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均有:“愚”除了“愚蠢、愚昧、愚拙”的义项外,还有一个意思“称与自身有关的事物,自称谦辞”。如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陈情表》中的“愚”,正是这种谦称的意思。故“矜悯愚诚”应直接译为:怜悯我的诚心。把它理解成愚拙,难道诚心还有愚拙和聪慧之分?
二、是挡住阳光吗?
《教参》对《项脊轩志》第一段的“以当南日”的翻译是: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显然,这里将“当”理解成“挡住、抵挡”。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首先,在这段中,文章明确交代项脊轩是“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于是,“余稍为修葺”以达到“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的目的。其次,在坐南朝北的房子前造堵白墙承接南来的阳光,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见做法。由此可见,此墙的功能不是“挡住”日光,而是“反射”日光。应将它理解成“对着、迎着”比较合适。笔者也是这么教的。在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中有:“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此处的“当”,就是“迎着、对着”之意。因为此句在课本上并未注释,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三、书是借来的吗?
《教参》把《项脊轩志》第一段的“借书满架”翻译为:“借来的图书插满书架”,此句课本上亦没有注释,我把《教参》的这个解释抛给学生去讨论。大部分学生觉得这样翻译有悖情理:其一,归有光勤奋好读,说他跟人家借书来看是有可能的。但借而不还,看过或没看过便长年累月地堆在书架上,这就实在不好理解。其二,中国古代图书馆(更确切地说是藏书阁)多为皇家所办,且不对公众开放,因此这些书不会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归有光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曾经做过官,有文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为证。在封建社会里,此类人家有可能也有实力藏有相当数量的书,自家的图书堆满书架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可以认为,“借书”的“借”不能当“借来”解释。按《辞海》注,“借”亦通“藉”,其中读为“籍”(jí)的“藉”就是“狼藉”。《辞海》注为:“错乱不整貌。”“按狼籍与狼藉同”,并转引古注云:“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因此,这里的“借书”应解为“纵横交错的书”。
四、敲打船桨离开的吗?
《渔父》一文“鼓而去”,课本和《教参》都将“鼓”注解为“敲打着船桨”。笔者以为,如此解释不尽合理。船桨是用来划的,若是敲打船桨,船又如何能离去?《说文解字》:“鼓,从,支像手击之也。”查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字典》,“鼓”共有八个义项:①〈名〉鼓,一种打击乐器。《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之音,管之音。”②〈名〉鼓乐声。《石钟山记》:“噌如钟~不绝。”③〈名〉战鼓。《赤壁之战》:“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大进。”④〈动〉击鼓进军。《曹刿论战》:“战于长勺。公将~之。”⑤〈动〉弹奏、敲击(乐器)。《庄暴见孟子》:“何以能~乐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瑟。”⑥〈动〉挥动;振动。《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刀之屠。”《石钟山记》:“微风~浪,水石相搏。”⑦〈动〉隆起;凸出。《中山狼传》:“遂~吻奋爪以向先生。”⑧〈量〉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更”的代称,一鼓即一更。可以看出,鼓本义是名词,后引申为敲打,再引申为挥动、振动、挥舞。所以,“鼓”解释为“挥动船桨”比较合适。这既与文句“鼓而去,乃歌曰”相应,也更易于让读者理解悠然自得、超然世外的隐者渔父形象。
近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其《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这三者中,“信”是前提和基础,所以他又提出“求其信,已大难矣。”照此标准,笔者以为上述几例注释及译文在“信”方面还不够到位。姑妄言之,以就教于方家。
赵普文言文翻译范文6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下,高考语文要求是什么?
2011年高考说明要求“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据此,高考语文选择题应废弃的理由如下:
一.选择题不能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是考查了学生的筛选判断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的语言运用题,主要有语音辨析、成语运用、病句辨析、语言连贯等,均以选择题来考查。比如2010年全国卷I第1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
语音题用选择题考合适吗?很显然不合适。就语音题来说,最有效的考试形式应该是口语测试,可以像英语口语测试或普通话测试那样,直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那样“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笔者认为通过朗读考语音是一种有效的考查方式。
当然也可以像上海卷那样,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根据注音写出某个词语,这样不仅考查出学生的语音辨析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的书写能力,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再比如成语、病句、语言连贯题完全可以放在作文中考查,而不必单独考查。或者让学生根据指定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综合考查成语、病句、语言连贯等方面的内容,阅卷时根据学生这段话的表达情况判分就行了。
二.选择题考查不出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和推断能力,只是思维结果的呈现。
综观2010年的18套高考题,有五个省考了4题选择题共12分,有13个省考了3题选择题共9分,而翻译题一般是2到3题,有10套试卷分值10分,有7套试卷分值是5到7分,北京卷没有考翻译,江苏文科加试题、北京卷、广东卷、重庆卷考了断句题,分值3到6分,北京、上海有问答题10分。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选择题占文言文阅读题一半的分数。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客观性选择题只是考查了学生的判断、推断、筛选能力,考生遇到选择题能够较快地选出正确答案,并不能真实有效地考查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高考文言文中有一条必考的选择题,就是实词翻译的考查。如2010年全国卷II文言文试题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再遇阵没/及:趁着。B.寻知代州,移深州/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遂:于是。
做这一题,学生只要用选择项提供的意思代入句子中,就可以很快地判断应该选A,根据文意,A项“及”应译为“等到,直到”。这里学生只要进行一个简单地判断和排除,就能得出答案了。
而翻译断句则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内容、句式、虚实词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多年来形成的文言选择题得分较高,而翻译得分偏低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据陈元《2009年语文科福建高考质量分析报告》,2009年福建卷文言文的两条选择题和得分情况如下表:
另外广东省断句翻译共10分,2010年得分为4.73分,2009年得分为4.91分,2008年得分为6.59分。
我们从相关数据不难看出,文言文的选择题得分远比翻译断句容易得多,两种数据都反映了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但哪种更有信度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今后工作中学生遇到的是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基本理解能力,而不是让学生面对文言文去选择去判断。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是考查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主要是一种理解能力,而不是判断选择能力。
三.选择题不能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只是对鉴赏结果的确认。
对诗歌鉴赏来说,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正如语文考试说明中所说诗歌鉴赏要“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北京卷、上海卷、安徽卷等省市的高考命题仍有选择题的形式,现在我们以2010年北京卷为例分析一下: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阅读这首诗歌后,我们发现A项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把握有误。此诗前四句意象阔大、深沉,给人以苍茫、悲怆之感,整首诗也呈现出怀才不遇的悲愤情调,所以“昂扬奋发”的情感基调有误。
学生做这题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现BCD三项都是悲观的,而A是积极的,因此选A。第二种是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感知,发现诗歌的感情是悲观的,因此选A。这里如果换成“谈谈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这样的主观题,每个学生由于学识、经历、感受能力的不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不一样,自然对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对诗歌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一样。根据学生不同的答案,给学生不同的得分,这样的考查才是有效的。
四.选择题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只能培养学生单一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选择题的选择项是固定的,考生只能根据选择项进行判断,如果自己有不同的认识却不能表达出来。而语文的魅力在于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阅读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选择题限制了考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
如对名著阅读的鉴赏,江苏省和福建省都用选择题进行考查。2010年江苏卷对名著题的考查: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阿Q正传》中,阿Q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B.《女神・湘累》中,屈原在洞庭湖上说:“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作者借此表现了五四个性解放精神。C.在《边城》的结尾部分,傩送出走了,白塔倾圮了,老船夫也死了,老马兵觉得自己却成了翠翠“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D.《哈姆莱特》中所写的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三人复仇的举动,既是为了各自故去的父亲,也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E.《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很明显A项和D项错误。A项,龙牌和宣德炉是赵秀才和洋鬼子砸的、偷的。D项,哈姆雷特的复仇是具有骑士精神的,而另外两人的复仇都纯粹是个人恩怨。
这样的试题主要是对识记的考查,缺少对内容理解的分析,缺少对考生掌握人类经典文化深度的考查,不能反映考生对文学文化名著的整体感悟和个性化解读。我想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和文化经典的考查,要在考查识记性内容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素养,以及对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个性化解读,也许这样的考查会更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