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汇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汇率范文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研究”(编号:05JA79004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应是浮动汇率制度,但鉴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选择了较为缓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和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相比,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形成机制更趋市场化。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不仅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发挥人民币汇率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也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参考一篮子货币;钉住单一美元;钉住一篮子货币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1―0027―0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何我国选择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有何作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选择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理论依据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指出,在固定汇率制度、自由资本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三难选择。①如要想选择独立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政策组合就必须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实行资本管制。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前选择的一种政策组合,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再选择这种政策组合已不合时宜。要想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政策组合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20世纪90年生的一系列货币金融危机说明,这种政策组合的危害决非货币政策无效这样一个温和的负面影响,固定汇率制度在开放的资本账户下往往伴随着货币冲击和货币危机,从而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动荡,使经济时时处于不稳定的威胁之中,从长期来看,我国也不宜选择这种政策组合。要想选择独立货币政策和自由资本流动的政策组合就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应当选择的一种政策组合。这种政策组合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必然是我国的现实选择;另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资本自由流动也是大势所趋。据此,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应是浮动汇率制度。
但从国际金融经验来看,汇率急剧变动和不稳定往往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不完善。②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欠成熟和完善,人们对金融避险工具的认识还需要有一个过程,金融监管也比较薄弱。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国有企业仍面临着诸多困难,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还缺乏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可见,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不仅无助于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还将大大增加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成本。为此,我国采取了较为缓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另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美元的相对稳定性,美元确实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各国货币标尺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美元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同时欧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代表性国际货币。因此,我国政府根据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和美元地位的变化,放弃了钉住美元汇率制度,选择采用了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这可以削弱长期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过度影响,更好地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二、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从汇率形成机制来看,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不同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和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在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供求变化并不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大于需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会下跌,人民银行就会买进美元卖出人民币,从而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反之,人民银行会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以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另外,在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下,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化也不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是由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美元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套算而得。如果美元对非美元货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会维持不变,而对非美元货币会升值;反之,如果美元对非美元货币贬值,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同样会维持不变,而对非美元货币会贬值。
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是使人民币相对于几种货币(或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保持不变的一种汇率制度。为更好地理解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内涵,我们假设人民币货币篮中只有美元和英镑两种货币,W$。为货币篮中美元的数量,W£为货币篮中英镑的数量,ER/$和ER/£分别表示人民币对美元和英镑的汇率,人民币与美元和英镑的加权平均汇率为ER,则:
ER=W$・ER/$+W£・ER/£
(1)
其中,ER是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的价格。所谓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是指保持ER不变,即ER为常数E③。
从公式(1)可以看出,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不同,在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同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同样无关,但篮子中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引起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波动,而且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例如,在上述以美元和英镑构成的虚拟货币篮中,由于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的价格钉住不变,因此,当美元对英镑升值时,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会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会贬值;当美元对英镑贬值时,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会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会升值。可见,在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的可能性皆有。
与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相比,在人
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仅受货币篮中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且与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供求有关。例如,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下,当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时,人民币对美元应该贬值。但在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考虑到外汇市场上存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压力,人民银行可能不是根据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要求,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相反,人民银行可能不干预外汇市场或仅进行小幅度的干预,而听任人民币在市场供求作用下升值。“参考”意味着人民银行有了决定汇率水平的较大灵活性。
三、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的作用
(一)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影响的是实际有效汇率。人民币钉住单一美元汇率制度,尽管可以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但在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不变,因此,美元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波动完全由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波动吸收,从而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进而引起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较大不稳定。因此,在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稳定,不仅不能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反而可能会造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更大不稳定。
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汇率制度,因为人民币对货币篮中任何一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变动,经过权数(小于1)化后传导给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的影响大大缩小了。例如,在上述以美元和英镑构成的虚拟货币篮中,如果美元在货币篮中的权重是50%,那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10%,只对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影响5%。此外,由于货币篮中各种货币的双边汇率的变动,向上的变动与向下的变动对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的影响可能会相互抵消,从而使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相对稳定。可见,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可以有效克服钉住单一美元的弊端,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与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相比,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由于允许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进而引起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会有适度波动。但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相比,正是由于在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限定了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的浮动范围,从而使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幅会较小。由于实际有效汇率是名义有效汇率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有效汇率,因此,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亦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见,与人民币钉住单一美元?[率制度相比,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
(二)可以有效配置资源
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均衡价格是对供需双方最有利的价格。尽管单纯从供应方看价格愈高愈好,单纯从需求方看价格越低越好;但是从整个经济来看,一定是供需均衡的价格最好,因为它能最优配置资源。人民币汇率也是一种价格,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也是均衡汇率最佳。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相对于均衡汇率)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相对于均衡汇率)会促进出口,但人民币汇率低估也会提高进口成本,从而不利于进口。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进口大量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人民币汇率低估尽管有助于出口,但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可能会扭曲价格机制,使人民币汇率丧失在资源配中的积极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会减少贸易伙伴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这不仅会抵消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积极效应,而且还会损害国际协调机制的建立,从而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问题。
同样,人民币汇率高估对贸易双方国家也都是不利的。首先,人民币汇率高估会抑制出口。其次,人民币汇率高估尽管有助于降低进口成本,促进进口,但人民币汇率长期高估也会扭曲价格机制,从而降低外汇资源的使用效率,造成外汇资源的浪费。另外,如果我国出口产品是贸易伙伴国消费者欢迎的商品,那么人民币汇率高估也会损害贸易伙伴国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人民币汇率长期过度高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大幅下降,那么贸易伙伴国对我国的出口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可见,人民币汇率是把双刃剑,人民币汇率低估或高估对我国和贸易伙伴国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人民币均衡汇率也是一个双赢的汇率,对我国和贸易伙伴国经济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实行钉住单一货币汇率制度,则本国货币政策将依附于钉住货币国的货币政策。当钉住货币国提高利率时,本国中央银行就必须提高利率,否则就会产生套利,资金就会外流,本币就会贬值,为维持钉住汇率制度央行就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出外币,回购本币,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最终会导致本国利率上升;反之,当钉住货币国降低利率时,本国中央银行也必须降低利率,否则投机资金就会大量流入境内,冲击国内金融市场,本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增大,为维持钉住汇率制度央行就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出本币,购买外币,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最终会导致本国利率下降。同样,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我国继续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那么当美国调整货币政策时,我国货币政策也必须作出一致的调整,否则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难以为继。
在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相比,在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即使我国货币政策与美国货币政策出现了偏离,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仍会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了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相比,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由于允许以人民币表示的一篮子货币价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从而使我国货币政策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
(四)会增加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
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货币篮中各种货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钉住一篮子货币,它还要将市场供求作为另一重要依据,并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种缺乏明确汇率形成规则的汇率制度会增加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一些消极作用。1.不确定的汇率形成规则会损害企业的投资行为。汇率形成规则的不明确会导致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进出口价格随之不确定,这直接影响到利润的不确定,增加企业选择投资的难度。2.不确定的汇率形成规则和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升值幅度会增强市场预期,刺激投机资金流入。不确定的汇率形成规则,会增强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随意猜测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央行公告指出,新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状况仍是调节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基础,那么目前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情况,必然会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刺激投机资金的流入,对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四、简要评论
货币汇率范文2
关键词:美元 汇率 利率 博弈均衡
一、引言
主要发达国家的央行都实行浮动汇率和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政策制定方式。当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在国家通货膨胀不及目标,消费和实体投资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主要国家都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之下,过去的教条和经验都不再准确。到目前为止,没有可靠的理论告诉我们如何推导负利率和量化宽松的影响。
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是全球交易量最大,流动性最高的资产。相比于其他资产,这些货币任意时刻的汇率报价都更加有效,即反映了市场上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得投资人难以从中获利。各种统计检验表明,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之间汇率的短期走势和无规则游走并没有区别,海外学者对此也有过充分研究。在任意时刻,汇率下一秒的或涨或跌的概率相等,投资于任何货币的短期预期收益为零。
因为每日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远远大于实际贸易需求,汇率短期的波动主要来源于市场上对于未来货币走势的投机行为。通常情况下,资金量较小、交易行为不影响市场报价的投资者很难从大量高频的货币投机行为中获利。
不过,当某个国家经济持续好转,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利率的差别开始增大的时候,投资人买入该国货币的预期回报极有可能高于市场的普遍认知。现阶段的美元货币就是很好的实例:相比于欧洲、日本和英国,美国的利率更高,美元价格也会相对增长。理论上,理性市场中,利率高的货币存在贬值的预期①。形成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并不是无风险套利,而是汇率投机者们的博弈均衡。
二、从资产层面,利率对汇率的影响
利率和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两个有力工具,同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在运用和传导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联动制约关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经济内外均衡产生重要影响,但二者相互影响的力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各种主要交易货币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背后的利率。利率变化直接影响汇率的走势,但走势方向却不容易判断。在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低利率时代之前,一个国家利率的升高有两种情况:(1)市场对于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比如央行缩紧政策减小货币供应,或者经济活跃,消费和投资的需求增加使得居民需要更多的货币;(2)国家经济过热,货币供应过大,市场开始担忧通货膨胀。第一种情况下,该国货币倾向于升值,因为利率提升的背后是资产回报的增加,从而吸引了其他国家资金的流入;而第二种情况下,利率的走高往往伴随着货币的贬值,因为通货膨胀的持续走高会侵蚀投资人的实际回报。
过去几年至今,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饱受低物价的困扰。未来几年内,发达国家利率的提升将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投资回报的增长。因此,货币市场的交易应该考虑到名义利率差别带来的收益和损失。
三、从交易层面,汇率的趋势如何形成
长期投资决定了货币价格的长期趋势,频繁的投机交易造成了汇率的短期波动。投资者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赚取利率和汇率,而投机者的收益只来源于汇率的变化。假设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欧元兑美元的外汇市场,美元利率高于欧元。将市场的上所有赚取欧元利率或美元利率的资金标记为“投资”资金,而在两国货币之间频繁交易不赚取利率的资金标记为“投机”资金。任意时刻,市场上所有参与者的信息相同并且需要在欧元和美元中做出选择。投资者和投机者两方共同进行零和博弈。即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一般而言,投机者拥有雄厚的资金,有能力获取一国汇率扭曲状况的充分信息,并且行动较为一致。假定投机者入市后投资者跟进的概率为P,其实P也表示市场资本预期本币贬值的概率,其大小决定于该国经济的基本面,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等。同时P也受货币当局入市干预行为的影响,货币当局不能维持汇率,本币贬值预期强,投资者就会跟进抛出本币换取外币,反之,本币贬值预期弱,投资者就会持有本币而不跟进。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完全,投机者也要根据P来判断当他们攻击汇率市场时投资者是否容易动摇。这样,投机者和投资者的决策便构成了一个动态博弈。而且根据假设,博弈p方对本币贬值的信息事不完全的,这亦为一种不完全信息对动态博弈。
投资者关心资产的长期回报,其回报来源于债券收益率和汇率的变化。所以,如果汇率市场当前报价反映了货币的均衡值,则投资者对于两国资产的预期回报相等②。那么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选择美元或欧元的概率都为二分之一。
投机者希望猜中投资者的选择从而获利。实际市场上汇率的波动远大于利率的波动,我们简单定义汇率收益为两个单位,利率收益为1个单位(利率的收益来源于美国与欧洲的利率差)③。
如果投资者和投机者对于汇率走势判断的选择相同,回报是两个单位(例如两者都选择美元,美元兑欧元升值,则获利两个单位,若美元兑欧元贬值,则损失两个单位)。
如果投资者和投机者选择不同,例如投资者选择美元并且正确,而投机者下注于欧元(买入欧元卖出美元),因为美元利率高于欧元,则投机者的损失是3个单位(汇率损失,加上付给投资者1个单位的利率);
货币汇率范文3
关键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趋势人民币汇率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从当初的1美元兑换人民币8.1111元升至2006年12月14日的7.818元,涨幅超过3.6%,而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性也在逐渐扩大,2007年1月11日,1美元兑人民币7.7977元。从这一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走上了真正的“管理浮动”之路。
然而,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依然在扩大;与此同时,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距也将超过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左右)——近期以来,面对巨额的全球经济失衡,美元相对于欧元呈明显的疲软态势。实证分析显示,人民币虽然相对美元升值,但由于其它一些主要的国际货币相对美元有的升值幅度更大,因此,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反而在继续贬值。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经济今年乃至今后持续平稳的高速增长,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定时期内,人民币升值压力必将有增无减。
当前的世界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怎样得到解决,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未来的走势如何?早已成为学术界、市场人士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货币合作的深入等国和国家集团日益改变着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推动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而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从根本上说受制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变革的未来取向。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征
1971年8月15日,美国关闭黄金窗口之后,为了继续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十国集团于1971年12月18日签订了“史密森氏协议”。但1973年2月外汇市场上再度爆发的美元危机,使该协议寿终正寝,也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因此,一般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从1974年开始的。虽然理论上它属于汇率自由浮动的货币体系,但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汇率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管理或管制。因此,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
纵观近代国际货币史,从古典金本位制(1870-1913),到布雷顿森林体系(1946-1971),再到现行的所谓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不同形态的更替。而且,每种体系也都经历了从建立、发展、完善直至最终崩溃的过程。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过程中,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体系内各国在经济实力、经济周期(从而政策目标)、政治权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左右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因为,一种形态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想能够存在并正常运行,就必须在诸如货币本位确定、汇率制度安排、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形成以及国际清偿能力供给等方面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运行机制。而这种差异使得相应的规则和运行机制相对于体系内不同国家而言不均衡。换言之,遵守规则的成本与收益权衡因国家不同而不同,运行机制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权衡也因国家不同而不同。本文称这种不均衡性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
从1870年至今,这种不对称性始终存在。具体说,在每种形态的国际货币体系时期,体系内国家都可被划分为两个集团——核心和。在核心国与国的相互作用中,核心国居于支配地位,这一地位使得核心国与国相比能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更低的成本来实现自身的宏观经济目标。也正因存在于核心国与国之间的这种不对称性,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国常常有意或不得不改变或放弃体系规则。
国不执行统一体系规则以及核心国滥用特权的道德风险、国退出体系的威胁、核心国对国所施加的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压力、核心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体系稳定所作的妥协和让步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可能导致体系规则的调整、核心国地位的丧失甚至体系的崩溃。
简言之,正是这种不对称性以及核心国与国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重点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其鲜明特征:美元霸权依旧,但面临的挑战更多;国集团化。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建立以及转型国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国不但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也逐渐分化为特点明确的两大集团:第一集团主要包括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现今还包括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他们越来越关心国际投资头寸的收益风险关系,越来越关心其头寸在美国的暴露程度,在这些国家,其汇率政策是对美元浮动(世纪之交诞生的欧元区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代表—欧盟中有12个国家统一货币,共同对美元浮动);第二集团则主要由亚洲及部分美洲国家组成,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向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出口;当进口不能保持同步增长时,逐渐增加的官方储备就直接用来购买美国证券;其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是管制其汇率、限制其货币升值。在国中,日本较为特殊—从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看,他接近第一集团,从贸易角度看,他应属于第二集团;浮动与固定并存。在现行货币体系下,从较为清洁的浮动汇率制到硬约束的货币制度甚至美元化,各种货币制度同时存在。
以上特征决定了现行货币体系独特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国,美元职能不对称。众所周知,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同时行使着国际清算、国际干预与国际储备职能。但由于不同国家发展战略或者宏观经济目标的差异,美元在不同国的职能侧重也不同:在第二集团,多数国家政府强调赶超型的经济增长战略,而且就业压力以及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型。为了贯彻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集团国家更侧重经常帐户的盈余,因而倾向于管制其汇率、限制其货币升值的货币政策,出于干预外汇市场和预防投机性攻击的目的,他们更强调美元的国际干预职能和国际储备职能,主要表现为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频繁干预(以维持本币对美元相对固定的汇率)和官方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
而与第二集团相比,在第一集团,其经济实力更强、经济结构更合理、市场经济机制更完善、生产力也更先进,在许多经济领域和环节具有与核心国抗衡甚至领先的实力。因而其更强调与核心国平等竞争的发展战略,更关注国际投资头寸管理及资本金融帐户平衡。在市场自由化的背景下,就要求以浮动的汇率来调节。一般地,其货币当局不主动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主要由私人部门决定。由于市场对美元的长期信用存在疑虑,因此其本币对美元有升值的趋势,这使得第一集团从总体上更强调美元的国际清算职能而不是国际干预和储备职能。
2.在国,对核心国要求权的积累主体不对称。这里所谓的国对美国的要求权主要是指国政府或私人部门持有美元或美国债券而产生的对美国的追索和要求权。基于以上关于美元职能不对称性的分析,在第二集团,对美国要求权的最主要主体是政府和货币当局。他们对积累美元储备有着强烈的愿望,官方外汇储备总体上呈逐年增加之势,进而成为美国财政部债券执着而稳定的需求者。其结果是既维持了美元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的信用(美元对其货币总体升值)又压低了美国总体利率水平。总之,它从客观上支持了美国扩张的货币政策。
而在第一集团,对美元和美元债券的需求主体主要是私人部门。当这些部门持有美元后,并不像第二集团的政府那样只将其用于储备和购买美国国债,而是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投资,既包括面向美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间接投资(主要是购买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美国货币市场工具等);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出于资产选择分散化或追求更高收益率的目的,他们也将其部分美元资产投向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另外,由于近年来其本币相对于美元总体存在升值趋势,出于对美元信用的担心,他们也会将部分所持美元兑换为本币或其他强势货币。总之,相对于第二集团,第一集团的行为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几乎相反——对美国实施过于宽松货币政策具有约束作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在核心国,强势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美元的特殊地位以及相对优化的经济结构,使其调节机制具有不同于体系内任何国家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并不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盈余,因而也不以汇率调整来刺激出口,而是任其自动调节。当经常帐户逆差过大,就业形势严峻并危及到美元的信用时,其调节手段也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以采取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而是依仗其霸权地位,在频繁实施贸易制裁的同时,以政治手段迫使第二集团国家货币升值或对美扩大进口。相对于核心国,国(尤其是第二集团国家)更追求经常帐户的平衡和盈余,而且为此支付的成本也更高。在第二集团,当一国采取钉住美元的制度时,调节“平衡”的义务全靠自己承担。为了增加就业、维持出口引致的经济增长,其既要以更优越的待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要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促进出口。其结果是实际稀缺资源的外流和低收益且信用存在不确定性的美元储备的大量积累。
而在第一集团内,虽然以浮动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与核心国相似,但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与美元相比,各国货币处于明显劣势,即没有像美元那样有坚实而稳定的需求作支撑。因此它难以依赖像核心国那样的低利率政策和宽松的财政预算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相对的高利率以及私人部门普遍存在的对美元信用的不信任使其货币对美元呈系统性的升值趋势。相对坚挺的本币虽有利于第一集团国家私人经济的经济部门对核心国的投资,但他们又担心国际投资头寸在核心国的过分暴露,而且可能增加改善对核心国贸易的难度。其结果是时常爆发与核心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为了应对和弥补与核心国在调节机制上的不对称性,摆脱对核心国的过分依赖,第一集团国家之间加强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以扩大“内需”,其典型代表是欧元区。欧元区的建立增强了区内国家管理内外平衡的能力,但在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货币政策及强制性财政政策的硬约束也同时使其整体经济增长难以协调运行。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
(一)现行体系所经历的变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虽然美国仍是现行体系下的惟一核心国,且美元仍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但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却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
如上文所述,在布雷顿森林时期,对于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的管理,国一般情况下具有单个国家动机特征;而在现行体系下则具有集体动机的特征。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国的个数更多,且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国家更加采取集体行动和跨国管理;相比之下,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因而政策目标优先权也存在差异;另外,亚洲国家区域性合作水平现状甚至不及40年前的欧洲。欧元取代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主要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国(美国)承诺维持其币值稳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自由兑换时期,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因此这种承诺至少在表面上是可信的。而现在,美国政策决策者的意图更加模糊,美元维持其对外币价值的前景更加不明朗。资本控制的消除使得抑止私人金融交易更加困难,从而使得如今第二集团国家的货币当局如今为维持现状而进行的冲销和干预操作范围更广、成本更高,爆发由预期性投机攻击所致的货币危机甚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更大。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自由化,维持国内高储蓄率和低估本币越来越难以保证额外投资以可贸易品部门为中心。
(二)核心国与国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现行体系的演进趋势
在现行体系下,从汇率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第一集团国家较第二集团国家更具有相对独立性。尤其是欧元区,其货币作为事实上的第二主要储备货币,最接近核心国的特征。况且,在金本位时期,英、法、德、美被认为同属于核心国。因此,在现行货币体系下,欧元区是否愿意以及能否进入体系的核心,是决定体系演进的关键因素之一。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自1998年成立之日起,即决心继承德意志联邦银行的传统——把物价稳定作为其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从现实情况看,欧洲央行给予国内货币政策轨道以优先权,但其物价稳定的最终目标与汇率政策之间出现冲突的概率相当高。而且,欧元区部长理事会的“汇率导向”与欧洲央行董事会的政策之间也常常不一致。这些冲突以及欧元区与美国商业周期发展的差异等因素将导致市场对欧元信心的波动。欧元汇率的波动将阻止或延缓欧元区进入核心国的步伐,但欧元的相对坚挺以及市场对美元信心的下降等诸因素势必使第二集团愿意持有更多的欧元储备。
在第二集团这种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初期,由于美元的绝对核心地位仍难以动摇,因此这种多元化必将表现为储备资产的净增长,其结果是加大第二集团整体的通货膨胀压力。而舒缓通胀压力的途径包括:放弃钉住美元制;向美元储备索要更高的利率;减少美元储备的比重。
在美元储备资产增加、对美贸易顺差扩大的情况下,放弃钉住美元的结果是第二集团国家本币总体对美元升值,进而导致对美顺差收缩。考虑到欧元在国际货币中相对坚挺的表现以及第二集团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政策,势必会扩大对欧元区的出口,并以此作为进一步积累欧元储备的重要手段。此时,若欧元区仍坚持刚性的财政预算约束及稳定的物价目标而不愿向第二集团提供更多的欧元流动性,则第二集团势必会扩大对欧元区的进口,否则欧元储备将支付更高的成本。这样,第二集团与欧元区将达到更大规模的互惠贸易水平。从较长期来看,当第二集团与欧元区贸易依存度达到的相当水平后,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将下降,从而形成对美国扩张货币政策的约束性。若第二集团的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性的协同性,则有可能形成美元、欧元及第二集团货币之间“三足鼎立”的相对稳定态势。其性质是相互制约的货币体系。
若欧元区有意加快进入核心国的步伐,将会向第二集团提供更多的流动性,并支付高于美元的利率。这将加速第二集团降低美元储备的比重。但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必须增加美元储备以干预美元与欧元的双边汇率,使其更为稳定。当然,当美元需求下降后,美元也会寻求更稳定的汇率以扩大自己的出口并吸引资本的流入。因此,美欧之间为了降低汇率波动的成本,势必强化诸如《广场协议》(1985年9月)和《卢浮宫协议》(1987年2月)式的旨在稳定汇率的合作。另一方面,美欧之间这种竞争性货币合作关系若能持续,也将降低第二集团储备资产多样化的成本,从而最终走向钉住以美元、欧元为关键货币的货币篮子制度,形成美欧为核心、第二集团为的汇率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总之,核心国、第一集团、第二集团的相互作用决定着现行体系的演进趋势。但欧元区以及中国和东亚区其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关键因素。
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的变革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的走势和变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的分析表明,不论欧元区选择维持现有的政策目标不变还是有意向货币体系的核心靠拢,国际货币体系都将会向着保持美国、第一集团、第二集团之间双边和多边汇率相对稳定的方向发展。如果第二集团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朝着更加协调一致、汇率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则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这种演进趋势。但是,考虑到未来第二集团各国的货币对美元或欧元仅是相对稳定而非绝对固定的关系,因此亚洲货币合作的目标应该是亚洲其他国家货币钉住亚洲关键货币(如,人民币或日元),而亚洲关键货币应采取钉住主要以美元和欧元为篮子货币的货币篮子,以便使其对美元和欧元汇率均具有相对的弹性。换言之,亚洲的关键货币不宜只对美元和欧元中的其一浮动而对另一货币固定,因为这不利于促进未来更为稳定和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假定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现行的经济增长趋势,人民币至少会成为亚洲关键货币之一。从眼前看,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人民币的市场信用尚不具备对美元大幅浮动的实力。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安排应能够应变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基本原则应是能应变美元和欧元相对地位的调整及中国与第一集团国家经济往来规模的变化。也就是说,以维持对美元相对固定的汇率为基础,同时适当增加市场调节的作用以逐渐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具体地说,在中短期内,当人民币与核心国货币汇率水平偏离均衡水平太多,即由此引起的外汇储备变动或贸易摩擦等成本过高时,可以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做出一次或若干次“跳跃性”的调整,以减低成本。这里所谓的“跳跃性”是指调整幅度可以稍大一些;至于调整的次数和时机则以尽量减小市场投机预期和投机攻击为原则。
在调整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应保持人民币对核心国货币的相对稳定,这是以当前核心国货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现实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对核心国货币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有利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价值稳定,也有利于防范货币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为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稳定和均衡的方向演进,在增强亚洲货币合作中人民币地位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应逐渐朝着对美元和欧元保持相对弹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央行欲逐渐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承诺是正确的。但不是短期的,也不是简单地钉住篮子货币,而是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相协调,逐渐微调篮子中美元、欧元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国际货币的权重。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基本结论:首先,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较长期选择,但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浮动区间并非恒定,而是在逐渐扩大的前提下呈现波动性;其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可能会体现出一定的“跳跃性”,即在总体上呈现波动区间相对狭窄的同时,偶尔会在一定的时段内表现出较大的波幅。
参考文献:
货币汇率范文4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危机;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08)10-0006-05
一、货币危机的成因
货币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一种类型。当前国际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已非只涉及一国国内金融机构的银行危机,那些由于短期国际流动资本或其他外部冲击,导致一国或地区不得不放弃原有汇率制,进而造成本币汇率大幅贬值和经济动荡的货币危机也不容小觑。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金融危机日益表现为多国和地区货币危机的形式。Paul Krugman(1998)估计,世界每19个月就有一次较严重的货币危机发生。
从货币危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情状况,诱发货币危机的因素是不同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强调了一国经济的基本面因素,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则强调了市场主体行为的博弈过程是危机的诱因,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更注重微观分析及由于政府干预导致的扭曲行为分析。
无论是经济的基本面变化,还是微观主体行为的变化,最终将导致对本币汇率的看空,给投机性冲击提供了机会。从根源上说,货币危机的发生是一国经济内外均衡目标间发生冲突和政策手段不协调的结果。但具体到每一次危机而言,引发危机的经济因素又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国家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危机。一国财政赤字增长会促使通货膨胀上升,造成出口成本增大,外汇储备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当外汇减少到某一程度,投资者对该国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开始抛售本币,兑换外币。该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当金融投资者认为该国确实己经无法维持固定汇率时,就会发起投机性攻击,从而引发货币危机。
第二,银行体制不健全也会导致货币危机。由于银行体系的不完备、缺乏必要监管制度和实行政府担保,导致其向高风险项目过度投资,并推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经济。随着需要救援经营不善银行的数目增加,救援成本加大,政府救援意愿下降。当政府担保能力下降,贷款收益最佳预期值下降时,就会导致资产价格整体下跌,并使得由金融机构促成的泡沫破灭。而经济泡沫破灭又会引起汇率波动,招来投机者进攻。
第三,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货币危机。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政策体制的不透明,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使得主体之间难以获得一国或世界金融市场充分信息,致使金融交易出现风险,交易风险往往造成金融市场的较大波动,引来投机者套汇、套利,进而导致货币危机。
笔者认为,诱发货币危机发生的因素要从两方面考虑:一国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以及国内市场主体微观行为变化固然是因素之一,国家间的经济周期不一致也是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汇率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利率政策来保持币值稳定。当本国与钉住货币国经济周期不一致时,将导致汇率与利率水平的差异,此时金融投机者认为其中一方货币贬值的条件己经成熟,就会对该国货币发动投机性攻击,进而演变成为货币危机。这种固定汇率制度或者钉住美元等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正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特征。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危机主要是经常项目逆差、保卫固定汇率的国家储备极其不足而导致的。货币危机的传递过程是这样的: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政府通常采用通货膨胀政策,导致本币的购买力下降,投资者及投机者都会争购外汇,从而官方储备大量流失,当储备损失到一定程度,政府只有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危机就此爆发。
事实上,在经常项目长期逆差状态下,只要有扰动出现,就会引发大量资本流出和外汇投机,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即使不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也会出现危机。因为国际金融投资者要求获得国际货币或者硬通货而不要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他们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很大程度上是被发展中国家高利率、证券市场发育初期的高回报率和出口增长所带来的外汇收入所吸引,而非真正需要当地金融资产。在固定汇率条件下,他们的金融资本投资能换取更多国际货币资本,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但如果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长期逆差,外汇储备流失很大,固定汇率制度便难以维持,(以国际货币表示的)金融投资就很可能亏损,因此一遇上风吹草动,资本就会大量抽逃,导致货币危机。不但是外国投资者,只要允许本国居民拥有外汇资产和移居国外,国内居民也会抛出本币大量购买外汇,造成货币危机。
二、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的关系
(一)固定汇率制与货币危机
固定汇率制度在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由于汇率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方面有很大优势,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因而在特定的时期――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时期,或者在特殊的地域(如欧洲货币体系)都发挥过或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货币危机都表明与资本自由流动结合的固定汇率易受到外汇投机攻击,并引发“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基于固定汇率制度本身的特点,固定汇率制度更易引发货币危机:
1. 固定汇率的承诺将外汇风险集中于中央银行,易引起货币危机。对于一国的货币当局而言,使用固定汇率制就意味着将本币的汇率固定在了一个名义锚上,那么本该由市场交易主体承担的分散的外汇风险便集中于货币当局,而中央银行成功维持固定汇率的前提是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有先进的风险监控系统,有对风险的快速反应和决策机制,而我们看到发生危机的那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几乎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而易于发生货币危机。
2. 固定汇率制具有风险积累的特点,货币政策失灵不能化解风险。在开放经济下,本国的市场利率水平不仅取决于国内的可贷资金供求状况,还受到国际资本追逐利差的套利行为的影响。因此,国内市场利率会趋近于国际市场利率。当国内因经济紧缩需要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导致可贷资金供给减少,国内市场利率又上升到与国际市场利率持平,从而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见图1)。在资本完全流动且本国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若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证券,则LM线右移至LM1,这样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和利率的降低,中央银行必须动用外汇储备来应付国际收支赤字,外汇储备减少使得基础货币的增加被抵消,LM1线左移,直到本国利率恢复到与外国利率一致的水平,LM线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完全无效。
3. 固定汇率制易招致投机性货币攻击。固定汇率制下,一国政府是外汇风险的承担者,投机资本也搭了便车,不用承担外汇投机的风险,因此固定汇率的承诺实际上在引诱外汇投机,固定汇率下的货币危机可以说是诱致性的货币危机。同时实行资本项目开放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最易遭到国际投机性资金的冲击。政府承诺维持一定的汇率水平,在庞大的投机性资金抛售的压力下,一国外汇储备往往是杯水车薪,最终只能放弃干预,投机性资金从政府的干预失败中可获得高额利润。如果投机失败,投机者们也能以原有汇率水平进行抵补易。
4. 固定汇率极易导致实际与名义汇率的偏差。僵硬的固定汇率不能反映实际经济变动对实际汇率造成的影响,必然使名义汇率常常偏离实际汇率。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汇率水平在货币危机发生前已与其名义汇率水平有较大差距。原因如下:
(1)出口下降和预期出口水平下降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下降。出口导向型的发展道路使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这种发展轨道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此时需要技术竞争,而这些国家技术开发方面较落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而且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往往集中在某几种产品上,技术类产品出口的集中度更强。当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和价格变动时,出口很容易受到打击,并产生预期的出口下降。
(2)通货膨胀率上升,实际利率下降,造成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偏离。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经济开放程度高,在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引导下,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快。经济繁荣带动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热,在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方面出现盲目扩张,加上过多的外资流入,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在韩国、泰国和墨西哥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这些国家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和继续吸引外资,均出现长期贸易逆差。
(二) 浮动汇率制与货币危机
投机性资本和大规模热钱使得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发生了多次货币危机。尤其是东亚货币危机使得经济学家们认为类似浮动汇率制的较灵活的汇率制度,比固定汇率制度更易于利用货币政策和市场本身的力量来吸收或化解金融风险和投机性攻击。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投机性资本最容易攻击资本项目开放、同时又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对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投机性资本显得没有那么“嚣张”。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浮动汇率制度把汇率的风险完全推向了市场,外汇风险被市场交易主体分散承担,市场交易主体还可以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避险;当供求不平衡时,汇率的市场变动能够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自动地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阻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同时,货币当局可以自主地运用汇率杠杆,实施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有时需要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如提高关税、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苛刻的技术安全及卫生检疫标准等。但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国际收支可自动达到均衡,因此无须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浮动汇率制可从几方面来有效抑制货币危机:
1. 浮动汇率制没有“名义锚”,导致投机性资本失去攻击的参照系。浮动汇率下,由于汇率随时进行调整,政府也不承诺维护某个汇率水平,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的机会,且要承担汇率反向变动的风险。投机者要风险自担,恶意投机的可能性较小。浮动汇率把汇率风险交给了外汇市场,在市场上每一个参与的主体都平等地享受利益和承担风险。在资本流动频繁的当今世界,固定汇率应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初的成功和后来的失败,说明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是特殊环境的产物――成功是因为适应了二战后发展多边贸易的需要,失败是因为它有一个公开的名义锚,货币当局不能作为一个平等的参与主体,它其实就是一个“靶子”。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贸易,吸引外资,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等目的,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固定汇率是对的,但一旦这些目标达到后,就要及时地改变汇率政策,平稳过渡到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2. 货币当局实行扩张货币政策来抑制货币危机的发生。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可在不动用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平抑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不给投机性资本留下机会。在资本可以完全流动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可以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并在短期内达到促使产出上升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本币会有一段时间的贬值,通过贬值和经常账户的调整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而且,由于商品市场比资本市场调整得要缓慢,价格在短期内是有粘性的,汇率还将会出现超调,即本币先在短期内过度贬值,然后再升值回到其长期水平(见图2)。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BP线是水平的,外汇市场是均衡的),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有用的。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导致基础货币量的增加,LM线右移到LM1,在新的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点E1处,利率降低,资本外流压力立即促使本币贬值,同时IS线右移至IS1,经济迅速从E1点移至E2,但这只是短期影响。在E2点,产出超出充分水平,价格将上涨,使实际货币余额下降,这将使得LM1线左移,推向原来均衡点E0。同时利率上升,吸引资本内流,本币汇率升值,IS1线也被推向E0点。在长期,产出回到最初的水平,货币存量、价格、汇率以相同比率上升。可见,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这对货币危机发生的确能起到抑制作用。
(三)中间汇率制与货币危机
1. 中间汇率制度下政府公信力不足,维持汇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易成为游资攻击对象。相对固定汇率制度而言,中间汇率制度作为一种行政部门的相机政策而非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导致了公众对政府承诺的信任危机(易纲、汤弦,2001),再加上由Frankel等人(2000)所提出的“可检验性”问题,即汇率的决定机制透明度低,政府政策可信性不高,因此政府维持中间汇率制度的成本很高,这就为投机者攻击中间汇率制度增添了成功的概率,投机攻击也因此内生地产生了。
在汇率遭到攻击而贬值时,政府一方面不能通过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国内债务的真实价值,以保护银行体系,因为如果它为银行提供信贷,实际上是增加了货币供给,使储备兑换需求上升,加剧储备的流失,增加外汇市场投机攻击成功的概率。同时借贷者还会要求提高国内利率以抵消汇率下降的损失,而如果利率升高又会使金融体系更加脆弱,债务进一步增加,超过货币当局的救援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它对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坐视不管,则将面临银行挤提,出现银行危机、经济衰退甚至金融、经济危机。因此中间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时常会陷于这种两难处境中,而这又会影响到当局的抉择,延缓危机的解决。为维持中间汇率制度,将汇率维持在有限浮动范围内,政府有时不得不面临用光外汇储备或者使利率水平偏离与国内经济目标相一致的水平的危险,在汇率遭到投机攻击时这两种情况的成本更高。
2. 中间汇率制度推动了大量短期资本流入,助长了经济泡沫并加剧其脆弱性。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各国或地区的经济确实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其国内宏观经济发展不平衡、投资泡沫膨胀、金融机构脆弱、腐败盛行、法律不完备等现象一直存在,大量市场投资者明明清楚东亚经济的缺陷还大量地涌入这些国家,国内银行体系和公司体系就是这些外资的中介机构,外资进入后大量从事冒险性的投资活动,如在某些领域和某些项目上过度借贷、不对冲其外汇借款、进行借短贷长的贷款或投资、以不动产进行抵押后再进行不动产的投资等等。这些国家实行的中间汇率制度提供了一个隐性担保。市场投资者本身也许是理性的,但在中间汇率制度产生的扭曲的激励机制下,形成了集体的非理(贺学会、姜建强,2002)。就像Krugman(1998)所说的那样,投资者虽明知道他们的借款人是“弱的借款人”,但政府的隐性担保使得他们感到受保护。借助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及衍生产品的杠杆效应,巨额的短期资本就可以对一国货币发起一次次的攻击,加速金融危机的到来;而一旦危机发生,巨额资本的逆向流动更会对一国经济产生灾难性破坏。
三、汇率制度与危机易发性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1994―2004年为样本期间。由于危机发生期间各经济变量并非是独立的,当危机发生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会增加,考虑到这一点,本研究的样本剔除了危机持续期间的样本点,只保留了危机发生前的年份、危机爆发的年份和危机结束后的年份的样本。样本国家选取了一些资本流动日益加剧的国家,具体有加拿大、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印度尼西亚、意大利、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根廷、泰国、土耳其、英国、巴西、俄罗斯等20个国家(数据来源于IMF、ADB和中宏数据网)。
我们选取两类变量:经济变量和虚拟变量。经济变量包括GDP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M2/外汇储备、国内金融贷款/GDP、国内信贷的增长率,将汇率制度的选择作为虚拟变量,即当汇率制度是管理浮动和自由浮动时变量值为1,否则,变量值为0。
使用多变量logit模型研究汇率制度的选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将汇率制度的选择以虚拟变量的形式作为解释变量之一,通过模型得出其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这一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
在样本观察期的每个时间段内,一个国家的危机状态有两种可能:存在金融危机或不存在金融危机。则危机这一被解释变量为一个二元变量,设以
使用logit估计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得到系数向量β的估计值。但β并非是它所对应的解释变量的弹性。只是β的正负号说明被解释变量发生的概率变化方向:如果β为正值,则解释变量与危机发生概率呈同方向变动;如果β为负值,则该解释变量与危机发生的概率呈反方向变动。
(二)研究过程及结论
先对所有的七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由D1表示,在此基础上,选出统计检验显著性较好的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为D2。表1列出了对七个经济变量的几个回归结果。
在两个方程中,虚拟变量(汇率制度)都以90%通过了统计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危机发生概率存在影响。
在比较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时,AIC值较小的模型回归效果较好。表1所示的回归结果中D2的效果最好,这是由于该模型的解释变量选择是建立在前一回归模型结果基础上的。使用D2对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引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做研究,结果显示,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具体而论:(1)平均看,将近3/4的危机发生在实行钉住汇率(包括严格钉住和软钉住)的国家,尤其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钉住的和有限灵活性的制度安排似乎比管理浮动和自由浮动安排更容易引发货币危机。(2)对于那些资本市场比较封闭的国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引发危机的可能性相同。
实证表明,随着汇率灵活性增加,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也降低。但从历史演变考察,无论是过去实行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或是现在名义上的浮动汇率制度,均非最优或所谓理想的汇率制度。联系中国身处的东亚地区实际来看,要有效规避货币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亟待通过国家层面协调汇率制度改革,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东亚货币合作。
参考文献:
[1]潘淑娟、忠等:《新编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2]忠:《人民币汇改疑难问题辨析》,《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6期。
[3] Mckinnon,R,“After the Crisis,the East Asian Dollar Standard Resurrected: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Frequency Exchange―Rate Pegging”[R],Lecture given in Shanghai, 2000.
[4]APEC,省略/ [DB],APEC Econo-
货币汇率范文5
[内容摘要]在考虑汇率的影响因素时,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一国的宏观基本因素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货币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替代现象日益严重,对汇率的干扰也越来越强。本文在货币分析法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替代因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我国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检验,证实货币替代确实对汇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分析法;货币替代;汇率决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越来越多国家的资本账户对外开放,为规避汇率风险,人们的货币替代动机越来越强。货币替代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以及汇率的决定,然而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没有考虑货币替代问题,从而使汇率决定出现偏差,难以真正反映实际的汇率水平。本文试图通过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建立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并用我国相关数据加以检验来说明货币替代对汇率决定的影响。
一、相关文献回顾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空前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资产市场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成了世界上汇率决定理论的主流。依据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可否替代,资产市场说又可分为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两者可完全替代,而资产组合分析法假定两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货币分析法内部,依据对价格弹性假定的不同,又可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模型
该模型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弗伦克尔在1976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三个主要假设上: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持续有效;货币需求函数形式是稳定的;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国内货币供给决定了国内物价水平,从而汇率最终是由货币供给来决定。利用国内外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S=a+b1m+b2m*+b3(y-y*)+b4(r―r*)
(1)
公式(1)表明本国与外国之间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各自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而决定汇率水平。
(二)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该模型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多恩布什于1976年提出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认为购买力平价(PPP)长期有效而非持续有效,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对外部冲击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差异,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甚至超过汇率的均衡水平,而商品价格的反应较慢,成粘性状态,因此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商品价格调整后,汇率回到初始均衡水平。在该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该模型与前者假设一样,也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但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根据国内外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以及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S=a+b1m+b2m*+b3(y-y*)+b4(r―r*+b5(π-π*))
(2)
公式(2)表明汇率最终是由本国与外国之间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水平及预期通货膨胀率来确定。
然而以上模型只考虑了存量的变化而忽视了国际收支流量对汇率的影响,这是二者的不足之处。
(三)汇率的资产组合模型
该模型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布朗森于1977年提出,其特点是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替代物,风险等因素使非抵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的供求平衡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进行考察。另外,该理论将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引入模型,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制约着对各种资产的持有量,而经常账户的变动则对它造成影响。这样,模型就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起来了。资产组合模型建立在两个主要假设上:本外币资产不完全替代;本国居民持有本国货币(M)、本国债券(B)、外国债券(F)等三种资产。一切影响预期资产收益率和相对风险变化的因素将影响资产组合的调整,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引起各国资产之间的替换,从而影响外汇供求和汇率。根据以上假设和描述,当每一个金融市场处于均衡时,得到如下公式:
S=f(r,r*)W/F
(3)
公式(3)表明汇率最终由本国与外国间利率水平、本国财富总量及外国债券的变动来确定。
二、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决定模型
货币替代是指本国居民用外币替代本币,从而持有一种以上货币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货币收益的最大化。然而以上三种模型都认为汇率是由一国宏观经济变量决定,它忽略了国际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尤其未考虑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针对这一缺陷,本文以下部分将从货币替代的角度,运用货币分析法构建一个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决定模型,以此来考察货币替代对汇率的影响。
该模型有如下假设前提:①在两国货币模型中,货币需求由本国居民的需求和外国居民的需求组成;②两国间存在不对称性的货币替代现象,即本国居民既持有本币又持有外币,但外国居民只持有所在国的货币;③长期购买力平价(PPP)成立;④未抵补的利率平价成立。
根据这些假定,本国和外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5)
式中k和入各自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
根据假设③则可得:s=p-p*
(6)
把方程(4)和(5)代入方程(6),得到长期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式中s1是长期汇率。方程(7)即为包含了货币替代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考虑到商品市场价格水平具有粘性,PPP在短期内不能成立以及投资者的理性预期对未来本币汇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方程:
式中St+1表示投资者运用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8为可调整参数。
再根据假设④得到:St+1-S1=r-r*
(9)
把方程(9)和方程(7)代入方程(8),得到相似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最后,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之差代替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得到包含了货币替代的模型:
再整理,得:
式中b1,b2 b3,b4,b5,b6均为各变量的参数;即期汇率、货币供应量均取自
然对数。
如果不存在货币替代,当b3、b6等于O时,方程(12)即为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参数符号:b1>O,b2
三、模型的实证检验
下面将利用中国和美国的经验数据,对加入货币替代因素的汇率决定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一)数据及模型设定 本文采集了我国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自于IMF的《国际金融统计》各年数据、《中国统计年鉴》、EIU―country data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其中s是以人民币表示的单位美元价格;y以各国的实际GDP来表示;我国的名义利率以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来表示,而美国的名义利率则以一年期国库券利率水平表示;货币供应量则用两国的M2来表示;我国居民持有的外币主要来自于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外币存款;通货膨胀率则以两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变化率来表示;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取自然对数;其他一些制度性因素用u来表示。根据以上描述,模型设定如下:
本模型运用OLS法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软件采用Eviews 3.1版。
(二)实证检验
一般来说,如果时间序列具有不平稳性,会导致伪回归现象,使统计检验无意义。因此,先对采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单位根的ADF检验对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的原始值,都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都是非平稳的。而变量的一阶差分中,S、(r-r*)、(π-π*)、m1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m在5%、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m*、(y-y*)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平稳序列。说明模型在平稳性上检验通过。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如下:
在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时,为了更好地观察货币替代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因而也做了未加入货币替代因素的回归,以此进行对比。
表2的第二列未考虑货币替代。未加入货币替代因素的回归结果中R2=0.905418,Adjusted―R2=0.852872,回归标准误差为0.062929,F=17.23105,D.W.:2.810542(dL=0.615,dU=2.157)不存在自相关。从各个系数解释变量的符号看b1>0,t检验显著,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与汇率变动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本币贬值;b2
表2的第三列为加入货币替代因素的回归。在加入货币替代因素的回归结果中R2=0.938984,Adjusted-R2=0.893221,很明显加入货币替代因素后,可决系数R2、修正可决系数R2及回归标准误差相对前者来讲都有很大改进,并且D.w.=2.393797无自相关(dL=0.502,dU=2.388),F=20.51869,这些数据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方程显著性水平较高。从各个系数解释变量的符号看b1>O,b20,b4
四、结论
本文在货币分析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本国居民持有的外币存款这个因素,建立了一个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决定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最小二乘法采用我国和美国的相关数据对此加以检验。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未考虑货币替代因素的情况下,影响我国汇率的因素主要是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即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而其中尤以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比较大;利率和国民收入对汇率的影响不明显,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资本账户受到管制,阻碍了资金的自由流动,从而割裂了其与汇率之间的联系。
第二,加入货币替代因素后,很明显除了宏观经济变量对汇率产生影响外,国际经济因素即国外的货币供应量及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即货币替代)同样对汇率产生影响,且系数很显著,意味着本国汇率随国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而升值(贬值),随本国居民对外币需求增加(减少)而贬值(升值)。
货币汇率范文6
以2000年到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我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得出汇率对外汇储备影响十分显著,而且影响效应持久,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量成正比。由此得出,调控外汇储备向着更均衡、市场化方向发展,就必须保持汇率的稳定、提高市场化的自动调节灵活度。
关键词:
外汇储备;VECM模型;脉冲响应;汇率;货币供给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01303
我国在2012年初步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后,2013年又再度呈现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旧格局,也就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又将再创新高,2013年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82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位,其占比是全球总额的3166%,其总量也是位居第二名的日本外汇数额的3倍多。由图1可以看出,外汇储备一直处于上升水平。
本文拟通过2000年到2013年的季度数据,研究汇率和货币供给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思路如下:第一节是相关文献回顾,第二节从国际收支的视角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二者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第三节通过使用VEC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图1外汇储备额季度额(2000年到2013年,单位:亿美元)
1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外对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其它经济指标的影响已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对于执行完全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其货币是国际化的可自由兑换货币,任何外汇供求都可以随市场汇率的调整达成均衡,任何外汇需求都可以及时地直接通过外汇市场获得,国际收支因而能自动实现平衡,理论上来说,该国对外汇储备没有需求。在汇率与外汇储备的研究中,罗忠洲(2010)用广义矩估计对2003年到2007年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汇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巴曙松、朱元倩(2007)使用广义可加模型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因素进料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汇率弹性的增大是汇率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贡献产生的动因之一,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应该增大汇率弹性,实现汇率的双向波动。易行健(2006)利用我国1996到2004年的月度数据分析表明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及其波动性、国内外利率差、进口依存度、进口的波动性均显著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
李扬(1997)的经验研究发现: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长期巨额盈余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且国外资产净额占现金发行准备资产的比重在1996年以后超过了100%,他认为,当货币发行的准备资产全部由外汇储备构成时,外汇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的任何变化都将对国内货币供应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的条件下,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会造成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度的增加,这会诱发国内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曲强(2009)利用2003年第2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的数据研究表明中国央行的货币冲销确实能有效抑制由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并且其理论冲销效果和实际冲销效果差别较小。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给量对外汇储备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下文将从数量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其影响效应。
2汇率、货币供给对外汇储备的传导机制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对一个国家来讲,外汇储备规模不足,意味着贸易顺差过大,不能满足调节短期国际收支的需要,而外汇储备规模过大,不仅带来高额的外汇储备成本,加大国际上的贸易摩擦,也造成了一种资金的浪费。外汇储备的规模必须考虑国情。发达国家综合实力强,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本币是国际货币,可以履行对外支付功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外汇资源短缺,本币不是国际货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也就使得外汇储备需求较大。
2.1基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是常住单位(又称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居住或者停留超过1年的自然人、企业、团体等)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活动。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储备资产及净误差项,其中净误差项所记录数额取决于国际收支其他各账户记录数额的不平衡情况。在国际货币基金协会(IMF)的《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中,储备资产被归为资本账户里,则平衡表是由两个项目组成。我国由于外汇储备数额较大单独列为了一项。如果不考虑此误差项,那么国际收支平衡表里面的关系式为:
CAB+CFAB+RAB=0(1)
其中,CAB表示经常项目差额,CFAB表示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RAB表示储备资产项目差额。表1是我国2000年到2013年储备资产增减额形成分析,可看到,储备资产主要是外汇的增加。除2009年占比95.4%以外,其余年份占比均大于98%。误差和遗漏项占比有下降趋势,除个别年份(如2000年与2012年)外,其余年份均较小。另外,货物进出口和直接投资所占比重最大,最储备资产形成的两大关键因素。
2.2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外汇储备影响机制
假若政府采取扩张型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虽不常用)使得市场上货币数量增加,那么市场上货币便会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物价下降,使得本国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更有优势,出口额增大,经常项目顺差,外汇储备则上升。另一方面,货币数量增加,由IS-LM曲线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下降,资本债券利率上升,会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和资本项目差额增大,外汇储备进而也会上升。
2.3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影响机制
假若其它条件不变时,直接标价法汇率值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出口额增大,造成贸易顺差,经常项目差额增大,致使外汇储备提高。另一方面,本币贬值,外商直接投资增多,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增大,也会使外汇储备增多。
3用VEC进行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与其描述性统计
m2:广义的货币量。M0、M1、M2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0是指现金,狭义货币M1等于M0加上企业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等于M1加上定期存款类。M2可以更好的反映货币供应量。
cpi:物价水平用cpi指数度量。
fr: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
e: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的加权汇率。
本文样本数据时期为2000年到2013年的季度数据,共计56个观察值,数据来源于中经网、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为消除原时间序列的异方差现象,我们将所有的变量取自然对数,相应变量名为lcpi、lfr、lm2、le,其描述性统计如表2。本文采用stata11做数据分析。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首先要判定变量间有几个协整,本文使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汇率及物价水平是否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向量自回归(VAR)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也就是VAR(2)。然后通过johanse协整检验判定这四个变量间有几个协整关系,根据输出结果整理如表4所示,可知有一个协整。进一步判断哪些变量不能进入那一个协整式,得出lcpi不能进入,其它三个变量均可进入协整。4结论与启示
一个国家持有外汇储备量从理论上说应该与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衰退的概率程度正相关,发生危机的概率越大,影响的程度越深,就需要越多的外汇储备量。从我国目前来说,高额外汇储备除了满足传统的支付进口、稳定汇率、偿还外债以外,它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其重心逐渐放在增强外币信誉上。但过高的外汇储备却增加了机会成本,也会加大国内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货币数量的增长也在另一方面加大了外汇储备的形成,所以完善国内货币政策有利于稳定外汇储备。一国的汇率也是影响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外汇体系也是稳定外汇储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ussell Green,Tom TorgersonAre.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Emerging Markets a Blessing or a Burden?[J].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OCCASIONAL PAPER NO. 6 ,MARCH 2007.
[2]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
[3]高敏雪,李静萍等.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2).
[4]李巍.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与国内就业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1).
[5]巴曙松,朱元倩.基于可加模型的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11).
[6]高瞻.我国外汇储备、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国际收支视角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