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教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应该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因此,每一个初中品德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化与思想品德课有效地结合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1.以生为本,确定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任务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是人生观、世界观还尚未真正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要建立“大德育”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各种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任务,并努力通过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渗透。

2.坚持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要在学生成长中成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课堂、与文本、与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能够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敞开心扉,真正获得灵魂的升华。

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教师要寻找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激荡,得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克服逆反心理》的教案中,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成长的烦恼》,视频中小明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调试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把握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能够自觉调试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帮助。

2.课堂巧妙提问,曲径通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的连接点,采用巧妙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敞开心扉,并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构建精彩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提问,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渗透

1.紧抓教材,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思考,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苏教版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孝道让学生感知到反哺父母的爱,是每一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妈妈,洗脚》的广告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在心底敬爱长辈。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形成的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要紧紧依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是考试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开辟第二课堂,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开辟第二课堂,初中生正是处于情感多变的时期,紧靠课上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帮助下学生将所感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延伸德育教育。如教师可以开辟专题调查、主题演讲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爱似海,常驻我心”的专题演讲,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懂得孝敬长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智能、感悟人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效把握教学时机,进行有组织地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想品德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柱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2]宋淑红.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2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氛围 ;积极性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初中思想品德课(也称政治课)给人的影响总是教学方法简单;有些教师常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等等。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但可喜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飞快地改变着自己的“呆板”形象。

今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影响之所以有改变的原因当然离不开教师们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我认为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里,情景教学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让学生们能在活动里学到知识,从而把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展开,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其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所以,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创设教学情景的策略有很多种,我们必须依靠教学规律来选择,因人因时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向大家介绍几种创设教学情景的有效方法:

1 故事情境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例如,我们在教学生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难报三春晖》这一节时就可直接用教材中“小峰和妈妈”这一故事来引入本课的主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让学生通过故事反思自己。

2 角色表演情景模拟法即把情境材料以小品、话剧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表演出来。通过模拟排练,角色扮演,学生亲临其境,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让他们更真切地体验“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乐趣。这种形式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检验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他们乐学、善研的习惯,意义重大。我们可常用一些反映社会生活或日常生活的情境材料。例如我在教七年级思想品德《文明交往》这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小品《让座》、《购书风波》等,使学生从中领略在交往过程中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 多媒体情境法也就是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如:在九年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教学时,我们可事先播放“我们的家园”课件。课件大量引用图片、图表、短片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资源环保问题,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 创设情景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像是辩论会的形式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等等。例如:在八年级《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的教学中就可针对平日学生与老师交往时的一些行为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反思自己平日里与老师交往时的行为是否正确。

5 漫画情景法即把情境材料以生动直观、诙谐有趣、意味深长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漫画中的人、物、提示语的评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寓意)以及漫画所提醒人们应注意的经验或教训。这一方法可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幽默中得以增强。现行初中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插入了很多漫画,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6 实验情景法即把情境材料以直观形象的实验,创设必要的背景,以构成一个整体,展示某一特定的情境。它可使学生从现象中产生联想,感悟出其中的道理。例如:在八年级《合作竞争求双赢》这一教学中,就可开展很多实验情景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两名同学参加实验。一名同学一手拿针,另一同学一手拿线。比一比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好、最快。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实物、音乐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运用。我们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真正的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使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郭受农主编 ,《政治课教学》 1999年出版.

[2] 李甫运主编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0年出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呼唤多媒体教育技术

    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是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讲课,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学生不愿听,教师也不愿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上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模式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抹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学生必须细听教师的讲解,无法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创新性无从谈起。以上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教材《欣赏与赞美》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图片,从动态的、静态的、人工的、天然的等多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美;通过欣赏对比家乡今昔面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家乡的美;通过欣赏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心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用心灵感受社会生活的和谐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实社会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自觉地培养审美情趣。

    3.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学习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假如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就能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更对我们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品德教学该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改变,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关键。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教材《情系祖国》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长城、故宫、中国传统民俗等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

    4.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思想品德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如我们在讲八年级教材《放眼世界》一课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简单掌握课本知识的传统做法,将课本知识以故事情境的形式整合到一个flash中来,要求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如何化解文明冲突,实现世界的和谐共处。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1.利用录音,渲染课堂气氛。初中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并结合青少年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教材中的《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可能不感兴趣,反映较冷漠,因此,在课前先让学生听韩红的《天路》,这首歌是专门为青藏铁路而制作的,从歌词的描绘以及MTV 中反映出的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以及该工程对于西藏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足以使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从而激发起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热情。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被广泛地应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更容易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深感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教学的天地之宽,深感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活力。下面仅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求教于同行,以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多媒体技术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加形象化,增强学生“学”的动力

学生对形象的兴趣大大高于对教师的讲解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下载一些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将以前黑板很难给学生呈现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个人与集体》一课时,首先播放了神九飞天和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工作的视频给学生,然后再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就非常的投入。将抽象、静态的教学转化为形象、动态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积极的情感和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二、多媒体技术使思想品德的教学形式更多样化

思想品德由于其学科特点,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多媒体教学就能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丰富上课用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去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查找关于及时尚歌星周杰伦的资料和视频。学生从中明白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学生比较喜欢周杰伦,课后也乐于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和视频。学生的亲自动手比教师的单纯讲解会深刻得多,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多媒体技术促进了思想品德教学信息的有效反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运用多媒体技术后,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大,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并能通过人机对话,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得到检验和反馈,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我们都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解决,很多知识学生在课前都已经基本掌握,课堂和课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大大减轻,而对思想品德学习的主动性则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给思想品德教学效益的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加情境化

品德与生活更多的是情感、能力的教育。如果想要学生更好地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真实的情境带到课堂上来。如,在教学八年级《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这一课时,我专门到一位学生家录了一段学生在家学习、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的视频,录了一段本单位同事晚上在校辅导学生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看完,心理上很有感触,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5

本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将坚持“以创新求发展,向教研要质量”的工作思路,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凭借,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工作主线,开展务实、新颖、活泼的教研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关注国际国内时事,ji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及学习思想品德课、地理课、历史课的积极性,提高中学生的政治、人文素养。在工作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坚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崇尚人生哲理、追求科学真理”的优良品质,以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为中心,整合各项常规工作,为新学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信息化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组情况,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加强组内建设,团结一致协作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研组基本情况分析:

本组共有专任教师8人,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深的理论修养,中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态度严谨;年轻教师朝气蓬勃,知识新颖前卫,计算机水平较高,课件制作精美。全组成员团结协作意识较强,教学工作抓得扎实有效,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关系融洽。

组别 备课组长 组 员

政治组 季 芸(七年级) 季 芸 杨 森

丁乃秦(八年级)

历史组 圣坤花(七年级) 圣坤花 杨 森

赵承东(八年级)

地理组 程 涛(七年级) 程 涛 郑 虹

王寿文(八年级) 王寿文 程 涛

三、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力争创优质团队(优质教研组)。争取在八年级地理会考中均分达到87分以上,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争取全区第一,为中考打好前战。其他科目在期末考试中均分争取达到80分以上,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争取全区第一。

四、工作思路:

本教研组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科骨干教师为根本,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努力尝试多媒体教学,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教育理论学习活动;二是搞好教学常规工作;三是进一步提高本组教师的科研意识,让教学从经验走向科研;四是配合教务处组织好校级公开课,争取开几节有级别的公开课;五是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化进政、史、地课堂。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优化措施

引言

新课标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不断实行,既对当下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些许缺陷提出了挑战,也对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全面实行素质教育这一趋势起到了推进作用。其中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对初中阶段学生起到人格塑造以及思维启动的思想品德起步教育,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效率进行提升以及教学情境、引导方法的优化。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阶段进行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特点

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侧重点、对学生的引导方向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对社会中现象的认知能力不足,对许多事物对错不具备主观的辨识力,同时在事物的对与错、是与非上都不具备清晰的概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主要以对事物的认识与分析为主。而在初中阶段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对事物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具备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在面对事物时喜欢按照自身的思维进行独立行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正在进入青春期,思想存在着偏激的趋向,且往往对自身认知较为浅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观察、认识、分析为基础,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面向生活中的问题,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将教学侧重点置于社会问题的高度。如果说小学思品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那初中思品课堂则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世界观的培养。且不同于小学教育的课堂模式,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课堂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灌输,需要在课堂中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大学生之间的互学习,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课堂活动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较大的积极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当

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进度不断加深,ρ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教材中也能得到相关体现。为了应对当下社会对全面性人才的需求力度,教学阶段的教材中增添了较多新内容,以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这一大环境下,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就出现了对教材内容处理失误的问题。统一大纲,多版本教材同行的现状越来越明显,也就直接导致了教材内容不再是教师讲课时的唯一参照。且教材内容的丰富也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很难抓住教学重点,对学生接受教育较为不利。当前苏州地区七年级学生已经又开始使用全新教材了,这更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的挑选,在教材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并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度扩充。

(二)教学活动体验流于形式

在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就提及了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变革的问题,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为了响应这一标准,全国各地初中都在进行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互动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进行着活动式课程的添加,加强着师生互动式教学。然而随着该目标实施的推进,活动式教学课堂由于需要的教学准备过于冗杂,对课件丰富性的要求较高;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活动式教学课堂无法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帮助。频繁的进行活动式教学的开展,不仅无法营造起教师所需的课堂环境,还会引起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厌倦。这就使得当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屡屡受阻。

(三)教学评价及指导内容的缺失

教学评价以及指导内容的缺失同样限制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教学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有效措施,而指导内容则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学习。但现如今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对鼓励式教学的提倡使得教学评价以及指导内容均无法有效进行,教师不会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见解做出鼓励,对错误不进行指正,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会进行过分表扬。长此以往,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积极性将不断降低,使得课堂趋于平淡,活动式教学越来越难进行开展。

三、优化思品课堂的有效活动方案与教学措施

(一)优化情景创设,启动学生学习思维

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情境创设, 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积极性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且在活动教学的开展中能够有效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的开展时,应对课堂情景创设方面进行重点准备。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时,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生活中案例的引入,结合多种实例进行生动化的教学。同时对周边环境的利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与内容有关的故事和生活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活动课程时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开展课堂演绎。同时由于当下多媒体课堂建设的完善程度,教师在开展活动课堂时可以利用现有多媒体设施进行图片、动画以及PPT为载体的课件演示,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不能选择父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家庭成员一课开展相关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家庭成员的合影或是学生小时候、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利用多媒体设施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根据照片来个小小演讲比赛――我与爸爸妈妈。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起到了对课堂主题的引入。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学习呈现活跃性。

(二)优化引导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小组讨论探究、同桌检查监督、师生集体交流、教师个别谈话、课堂分组辩论、学生展开质疑等,都是课堂教学重要引导外化表现形式。引导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起到极大的协调作用,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吸收以及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都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引导方面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适度沟通,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问题的分析反思以及对课堂内容盲点的有效再吸收。同时也能快速提升教学课堂的和谐度以及融洽度,起到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目的。

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八课民族情、民族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课题的宽容性进行讨论话题的开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并要求学生根据我国民族多元文化的特质开展对民族文化的自我探知。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合作收集有关世界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来进行课堂演绎,或收集学生家乡中有关民俗文化的相关习俗进行小组讨论。任务下达后,学生快速展开行动,纷纷设计不同表现形式。在成果展示时,有学习小组用不同民族舞蹈动作展示文化特征,有学习小组用不同歌曲表现不同文化特色,还有小组用小品表演进行展示。就这一教学效果来看,这一课节的活动教学就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当热这一教学成果的主要成因也是教师的成功引导。

(三)优化实践活动,塑造学生整体素质

一节成功的活动教学课程,不单单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以及教学环境、课堂情景的有效布置,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以满足活动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塑造的一大有力保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基础,针对学习主题展开。社会调查、走访座谈、搜集资料、整合信息、课堂演绎、引入游戏,以及展开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都可以彰显课堂教学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较为活跃,正处于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大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阶段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认识到课堂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意义以及对课堂活动教学的推动性。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好习惯受用终身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关实践活动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展时,可以利用该课节内容反映生活现象这一特点,设计较为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按小组划分,分别表演不同情境下的习惯行为。教师可以设计成大街上有学习方法、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问题以及在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让问题等。要凸显不同人物、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特征,做到表情自然,动作设计大方合体。学生对这样的实践活动兴致很高,开始设计排练。在学生n堂演绎时,教师负责整体调度和评价。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受众学生群体正处于三观培养以及思想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在进行活动课堂的优化创设的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对学科知识的表现形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筛选与补充等方面进行教学手法上的优化与改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存在着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对教学进度存在着一定的拖延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宜优不宜多。直观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过度进行活动课堂的创设则会起到反效果,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下降。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优化实施时,还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与接受能力,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梯度划分,以达到教学目的循序渐进的达成。

结语

当下我国在初中教育中课堂活动教学的相关创设已然得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一致重视与认同,然而在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措施上还存在着经验不足、指导观念缺失等弊端存在。考虑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对我国新课改环境下对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还应对课堂活动教学的优化提升自身认知,以达到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薇敏.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0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