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记叙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记叙文范文1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前;主题
想要写好记叙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观察,平时还要多读些课外读本,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在写作之前需要多多思考、多多准备、多多积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一、动笔之前关键是要审清题
在动笔写作之前,需要认真地看题目,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研究。审题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明确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以及主题要求。另外,还要明白题目要求写出的重点是什么,即关键点是什么。很多题目当中都藏有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把它找出来,这样也就能找出写作的中心思想围绕点。这样才不会跑题。有的题目很是简单也比较模糊,我们更要认真找出关键词,领会其含义。另外,在题意搞明白后还要明确写作的体裁。碰到半命题的作文,我们还要对已给出的题目进行分析,明确规定之后还要填充另一半的题目,这样把整个作文题填充完毕后通读一遍,看是否连贯,是否符合材料要求。
二、选择材料要慎重不跑题
在审清题意并且定好中心思想后,需要选择好材料。选择材料要慎重,要取舍得当,要抓住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对于那些无关中心的材料要放弃,不能因为喜欢而选择它。
选择材料时候要注意:材料要具体真实和独特。选择的材料一定要是亲眼所见所闻,这样才能反映我们的真情和实感。当然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联想是可以的。写作文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还有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把主要的写具体,所以,材料也一定要丰富和具体,这样文章才能具体且生动。材料有很多,但是对于那些独特的、典型的材料,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出彩。
三、列好提纲省时省力
一旦确定了中心,并且选择了好的材料,那么对于这些材料要怎么安排才得当,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这样都要好好地进行构思,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我们应该列好提纲,这样对于整体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做到统筹安排,不会顾头不顾尾,省时省力。
写作提纲可以分为:写作的题目、中心思想和表现重点以及段落的安排等。
编写提纲时候需要注意:(1)时刻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2)要沿着一条合理的线索思路进行布局,或是时间线索或是事情的前因后果或是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3)要时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对于哪些需要详写和略写,对于怎么开头和怎么结尾都要认真考虑。
写记叙文需要作者的用心创造,按照科学合理的办法,经常训练,还需要时常总结优缺点,在生活的基础上升华思想,这才是写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桂萍.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教育,2013(06).
小学记叙文范文2
一、关注学生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品质时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总目标中有“热爱祖国语文”“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和理解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关心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质的审美情趣”等教学目标。如: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内容讲述的是洛杉矶地震后,一位父亲跑到儿子学校的废墟上不停地挖掘,在38小时后,父亲救出儿子的感人故事。此故事展示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的强烈欲望,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一种信念。父亲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驱动下,在所有人都让他放弃希望的时候,他依旧坚信儿子在等待他,所以他救了儿子的命。课堂上,我还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与“汶川地震”相关的图片和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视频、图片,切实的感受出文中父亲的心情。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亲情的力量,明白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让学生们感觉到亲情的伟大作用,让学生试着去感悟亲情,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父母的爱,从而让他们懂得珍惜这份爱,为了爱而努力,为了爱而不放弃任何希望。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减少课业负担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贪玩的特点,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太多的约束。教师应该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小学生不能像高中生一样,成天在题山书海中挣扎,有做不完的作业,整天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这样就会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完全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就会让学生抄写几遍甚至十几遍的生词或是课文的选段,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加深记忆,可事实上往往都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在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做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厌烦这种作业,开始厌烦学习语文。所以,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设置形式新颖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课程教材在设计上,利用了直观而形象的插图,课本内容也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单从教材形式看,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差的特点,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家长说:“学生对学科有了兴趣比学生考100分更有意义。”这说明,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我在上课时就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春雨的色彩》一文时,课本中的图画是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图片形象动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但是,我并没有直接进入对文章的讲述。上课伊始,我问学生:“今天下雨了吗?学生们感到很好奇,为什么我会这么问呢?”接着我又问:“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雨是什么颜色的呢?”“没有颜色”,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有谁知道“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此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无色”,“好吧,现在让我们进入文章中,看看小鸟们看到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态,最后我让学生们还学着小鸟和小黄鹂的样子告诉我,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以上几点只是我课堂上的点滴感悟,其实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去注意。比如: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小学记叙文范文3
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着培训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形式单一、师资力量缺乏等局限性。网络教学对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了较为重大的突破和改进,集合了交互性、多维化、低成本、快捷性等诸多优点。
1.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广泛、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施网络教学,其教学资源不仅仅来源于教室里的教学课件,更多的是来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上信息源。不论地处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教育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家都可以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地跟世界教育信息连为一体,获取最新最强的教师和专家资讯。
2.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全面、先进的教学理念
当前运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有效远程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网络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的教学理念,以有效进行个别化和大众化教学。同时,利用电子教案重复使用化的特性,帮助网络教育学生更全面地对所学知识进行高效复习和巩固,使教学方式达到了最优化。
3.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个性、人性的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网络教学因为没有时空限制而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在他们的时间安排上也是一次“革命”,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或其他空余的时间进行教学,对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4.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快捷、适用的教学信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印刷周期比较长,而且一本教材常常使用多年,使得有些课本在授课时就已经是过时了的东西而不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而网络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随时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技能、教学信息、教学方法即时迅速地传到网络上,也可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适应现实需要的最新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能从网上及时获得最新及迫切需要的知识。
5.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低廉、高效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免去了走到学校的路途奔波,可以节省下场地和交通的费用;同时,网络教学因教学过程的重复性和电子信息的复制性而可使学生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减轻。另一方面,挂在网上的电子课件与传统教材相比,可以节约学生用于购买书本的开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继续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模式分析
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听授课时间的一致性、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环境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不同维度可以划分出十余种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参考网络教学在会计学、医学、英语教学等广泛使用领域的运用模式,目前继续教育中应用得比较多的网络教学模式是远程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和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1.远程教学模式
继续教育中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网上教师放置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教案、课程练习、教材重点难点等等。这样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和情况进行有选择地学习,这种方式是继续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的网络教学模式。
2.在线教学模式
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在线上,并且将五湖四海的学子集合到一个平台集训,且成本低廉。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的、课程为主的大数据教育革命的在线教学模式深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为师生间和学生间建立起了真实而丰富的学习交流场所。
3.针对化教学模式
在继续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教学和辅导。同时,教师把教学资料等材料放在互联网上供学生自由下载。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既经济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且可以跨平台运行一次性编制的教学资料,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提供时效性的材料。
4.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通过互联网,教师在电脑终端可进行实时的教学和指导,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但因其缺乏真实的课堂氛围及不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而受到影响。这种模式可让学生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授课,同时师生间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交互。其次,教师可根据在网上集中授课的教学页面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和应答学生的提问。
三、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网络教学虽然有着时间扩展性、资源共享性、手段交互性、对象广泛性等许多传统继续教育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科和师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质量
尽管在继续教育中采用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各学科之间、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接受习惯存在着差异,这一教学方式显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实践中各学科应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网络教学或采用哪种模式的网络教学。此外,采用网络教学这一方式,还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问题,诸如网络的有无与宽带速度的快慢问题,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运用能力问题,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的自控能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开办继续教育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形式。
2.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感问题,可能影响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首先只能是一种单独进行的人机对话模式:即老师面对电脑进行课程和课件设计,学生面对电脑进行课件的学习。即使是老师和学生同时在线交流,给人的直观感觉,仍然是人机对话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习者因为难以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良好沟通而产生情感和社交隔离的感觉。在师生交流方面,学员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手段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但这些方式很难保证教师能够马上给出答案,学生获得的反馈的实效性差,可能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和软件的单一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尽管电脑和网络技术早以普及,但在教与学之间,印刷品仍是人们所习惯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载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人们的这一传统习惯,如果没有根据学生接受习惯制作一些符合人们感官特性和学习规律的优质教学软件,难免影响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很多教学软件的制作者,没有注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优势,还是仅仅沿用课本的组织方式按单一顺序、单一的表达形式将内容堆积起来。这样的软件只是从印刷文字到屏幕文字的一个简单转化,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缺乏监管,可能影响教学安全
目前,尽管各级网监网络正在完善,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区,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和及时管理,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会使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员陷入网络泥坑,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时,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四、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
基于网络教学的模式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需要认真研究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和措施,以切实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使继续教育为满足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管,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重要措施。
1.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是“人机对话”方式,网络学习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在网络教学初期,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于课程内容和软件使用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被关心、被关注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教育管理机构要督促教师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讨论区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学生有学习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和学校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形成学校教学的集体气氛,让学生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网络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选择经验丰富又熟悉网络教学技术的教师。在课件的开发中,要注意选取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采用实时双向传送方式和自学课件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接受兴趣。
3.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和学校教学的管理一样,网络教学的监管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综合考虑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因素,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以下几种监督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①加强学生登录次数与在线学习时间的统计管理。
②充分运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时机进行监督和管理,也可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有效的利用时间和网络资源。
小学记叙文范文4
【摘 要】预习,是学习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有步骤地搞好语文预习的学法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论文;预习;教学方法
预习就是上课前对即将要讲的内容进行自学,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见,预习是学习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有步骤地搞好语文预习的学法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会预习呢?
首先,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形成预习的习惯。
形成习惯是关键的一步,为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学生预习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粗浅到精细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指导预习时,我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原则。预习开始阶段,我将预习安排在课内,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预习题目,激发学生学文情感和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帮助下,愉快地、主动地探索问题。这样,既保证了学生预习的时间和质量,又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的制约、影响和帮助下,学会预习。将学生引上预习之路以后,我又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预习,逐步减少课内预习,循序增加课外预习,使学生逐步由被动预习过渡到主动的独立的预习,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次,以鼓励为主,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学生预习的具体方法:
1. 常规性的预习方法 (1)默读。先把课文默读一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绘了一些什么景象,告诉我们哪些知识等,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2)查问。划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查阅工具书或问别人,给生字注音,写上注解。
(3)朗读。学生接受文本的最佳途径是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地朗读、品味才能培养语感,把握文本的语言层意和语意层意。
(4)摘抄。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语句摘录下来。
(5)思考练习,提出问题。阅读课文后,看一看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然后试着做一做。
2. 特殊性的预习方法 有些课文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这些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预习内容,进行预习的学法指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灵活地使用如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1)品味法。古诗词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2)记叙文“四素”法。对于初学记叙文的学生,可让他们在预习课文中找出记叙文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去了解记叙文的脉络和具体感知各种记叙文的表述功能,达到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
(3)操作发现法。教材中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学生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例如,《动手试一试》、《傍晚的实验》、《有趣的发现》、《皮球浮上来了》这些课文,只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秘密,就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
(4)表格法。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分门别类,条理很清楚。指导学生预习这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训练重点,精心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预习填写,表格填写好了,课文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5)情境感触法。教学状物写景之类的课文时,可以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预先感触有关情景,激发兴趣,丰富感知,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例如,指导预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可提示学生去观察“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生长状况;预习《春天来了》、《秋天》等表现季节特征的课文时,可以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观察秋景。这样,由于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内容又与课文相关,学生就会在快乐的情境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得到了学法的启迪。
(6)图示法。指导学生预习介绍建筑类课文时,可以提示学生搭建或查看有关图片资料。例如,指导学生预习《长城》、《颐和园》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先找寻有关介绍它们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初步感知宏伟建筑的壮丽。另外,还可以要求学生画图示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作比较直观的图解,以解剖其纵横联系,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
(7)激疑思问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疑问难,逐步使学生自能发疑、辨疑、解疑。例如,指导预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可向学生发疑:“飞夺”是什么意思?谁飞夺泸定桥?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飞夺结果怎样?教师自然地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学生就会一层一层地辨疑、解疑。
(8)举一反三法。例如,《我爱凤凰树》一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教师以“春”为“举一”的材料,边导读边让学生领会,教给“从景物的形态、颜色来抓特点”的方法。然后“夏、秋、冬”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找到共同点,依照“春”的学习方法,无师自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9)提纲法。教师出示提纲,学生根据提纲预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者可提出如下统揽全文的提纲让学生预习: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幻想到什么?为什么会幻想到这些?
小学记叙文范文5
精美的喷绘图画和彩纸固然让教室布置漂亮,但远没有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的教室充满温馨。
面对灰尘斑驳的教室四壁,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学生怎能充满激情。然而学校财力无法满足精美的喷绘广告和写真,也无法去大量购买名人名言以及宣传标语。怎么办?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我的教室布置—我做主”的主题班会。
“同学们,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家漂亮吗?究竟漂亮在哪里?”
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纷纷述说着自己家居布置的亮点。
“那你们认为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同学们怔住了,一双双大眼睛四处张望。短暂的沉默后,我说:
“同学们,不如我们自己动手来布置教室来一次“我们的班—我们做主”,怎么样?
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老师,我们常相互交流作文,不如将作文在墙上张贴出来。”
“老师,我们应当有学生行为习惯评比栏,这样便于互相监督。”
“老师,我们的读书角连续两年都没有书了”……
面对同学们一句句真挚的请求,我知道,好戏开演了。
“这些任务你们能完成吗?”
“老师,我能,我会写毛笔字,我来写‘读书角’”。
“老师,我会剪纸,我来布置评比栏。”……
我内心一阵窃喜,赶紧和班干部一起,一一布置了任务。并自己掏腰包买了一些彩纸和剪刀。接下来的一周内,下课竟然看不到追赶打闹的同学,教室内外都是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
一周后,当我再走进教室时,眼前一亮。章晧月同学书写的“读书角”三个红纸黑字在墙角闪闪发光,章露、王圆霞等几位同学用剪刀剪的“一周之星评比栏”在教室后墙上是那么醒目。可图书角不能空着啊,于是,同学们将自己的好书捐献出来,整齐地摆放在书柜上。“作文欣赏栏”在班长的带领下,张贴了部分同学们的优秀习作。评比栏中的红花因表现好的同学越来越多而慢慢绽放。
我震撼了。谁说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娃。这间由同学们自发组织布置的教室,岂不比单纯用精美的材料装饰的教室更具有朝气蓬勃的文化气息。
看着这充满朝气的教室,这一张张美丽灿烂的脸,我的眼角不知觉湿润了。
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整天对照制度不停地说教,让同学们自己来制定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守,才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保证。
“杨老师,张昇忠又欺负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别人都找上门来告状了。”
“杨老师,张子涵上课又吃零食了,还到处乱扔。”
面对一次次告状,开学的第一个月,我的头都胀大了。是啊,这能怪谁呢?全班56名同学,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又哪有时间管孩子?其中,还有26名留守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看,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自我约束力不强,自由散漫。怎样让他们学会“管住自己”?我决定在班上开展“我的行为我制定”,各个同学针对自身存在的缺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行为管理制度,将每一个人的制度写在我剪好的卡纸上,粘贴在自己的课桌之上,每周一早上晨会时大声朗诵一遍。同时,结合大家各自的行为准则,由班干部集体讨论,总结出二(3)班班规,由“小书法家”张志云用红纸写出来粘贴在墙上。
行为准则有了,但如何遵守,犯错了咋办,同学们又开始了积极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犯错的同学给他两个纠错别人的机会。这一举措使班级纪律一下子出现了大的改观,主动遵守,相互监督,班风得到好转。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文化表象,它能激励人,是充满爱,会感恩的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学生的人格品质会得到提升。
当时间匆匆过去半年后,我对所带班级的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了一个“明帐”,我开始探索班级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电话,让我对班级文化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这是一个真实而充满温情的电话交谈。
二(2)班班主任文老师:“是胡敏岚的爸爸吧?我是胡敏岚的班主任文老师。”
胡敏岚的爸爸:“您好,您好,文老师,有什么事吗?”
“没事,您和胡敏岚的妈妈在广州还好吗?”
“好,好,谢谢您关心,胡敏岚还听话吧?让您操心了!”
“没有,他这几天很听话。我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胡敏岚第二单元语文考试考了85分,比上一次进步了16分,而且上课专心听讲了!一是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二是也请你们多打电话鼓励一下孩子!”
“啊!真的,太感谢了!真不知道怎样感谢才好!我们一定多关心孩子,谢谢您了!”
第二天早上,文老师将胡敏岚喊到办公室,说:“胡敏岚,这一段时间,你进步很大,你父母知道了都很高兴。”
“是的,爸爸昨晚给我打电话了,可高兴了!”胡敏岚高兴地说。
“你看,你进步了,表现得好了,你父母在外打工都省心了,你今后准备怎样做?”
“我会好好表现的,让爸爸妈妈放心,让您放心。”
望着胡敏岚转身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为之一震,这才是我应当追求的班级文化内涵—营造爱的氛围,传递爱的友情。让学生在“爱”中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自立。于是我在班上开展“手牵手,咱们交朋友”活动,关爱留守孩子,让每一个留守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全班26名留守学生每人在班上交一到两名好朋友。大家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行为上互相监督、在生活上互相关照、在进步上互相促进。我将本班的手牵手名单张贴上墙,定期检查相互帮助情况,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
我们班每月都要小结表彰,对互相帮助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王圆霞同学与留守学生段萱雨同学是手牵手好朋友,由于两人都住在同一个队,俩人一起上学、回家。王圆霞同学每天都到段萱雨同学家中帮助她辅导功课,还经常邀请段萱雨同学到家中吃饭,两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校这种做法得到段萱雨同学父母的高度赞扬,也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同。
像人有奋斗目标一样,一个班级也应有奋斗目标。虽然这个奋斗目标很小,但也能催人奋进。
近一年的相处,我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喜欢这些善良淳朴的农村孩子。然而,一次英语测试反思班会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班级文化的重新定位。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次英语考试为什么平均分比别班少3分。”
“老师,我们班英语底子薄,赶也赶不上,您没来时,我们比他们少上10分呢?”班长站起来无奈地说。
“那怎么办?”
“没办法了,英语不及格的人太多,怎么办?”
不能就这样让学生们在“赶也赶不上”的无奈中放弃英语吧。我和他们来了一次掏心掏肺的聊天,他们惭愧地低下头。
我说,“咱们英语一点点进步好不好?这个月进步一分,下个月再进步一分行不行?”
“一分啊,那没问题!”
“怎么进步一分呢,总不能空口无凭啊!”
“那我们把进步一分当做我们这个月的奋斗目标,行不行?”
“好,既然你们这么说,咱们把这个目标贴在黑板上,行不行?”
贴上了这个目标,我对全班进行了分工,对几个英语后进生谈了话,实施了“一对一”帮助。每天早、中各十分钟必背,英语课代表定期抽查等措施,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全班大声朗读英语。
在目标的驱动下,全班英语学习氛围空前强劲。
通过这件事,我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班级目标的制订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有了这个经验,我在班上实施目标管理:运动会比赛,力争跳绳第一;学科竞赛,力争年级第一……纵然有时事与愿违,但同学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了,相互学会帮助了,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进步吗?
小学记叙文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特殊性;现实性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语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当前职校师生因急于学技能而重理轻文,普遍对语文教学不重视,教师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上缺乏主动思考,无法增强学习兴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何改变这一情况呢?我抛砖引玉,谈四点看法。
一、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应像其它专业科一样要紧跟社会发展,瞄向市场就业,明确能力培养导向,突出专业特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从教学的初始设计上体现职教的特殊性。保证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更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突出职教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一是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口语交际训练首先应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建立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回答老师提问,课堂教学就能做到师生融通互动,默契配合,达到“教”与“学”相得益彰。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自我推销、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做到吐字清晰、自然流畅。二是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重要内容。在写作训练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会写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求职信等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利用课堂教学,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常识,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进行日常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从而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三是把快速阅读能力作为关键环节。阅读能力是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制定阅读计划,有计划、广泛地指导课外阅读,如教材外的经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辅以一些必要的说话技巧方面的书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加强相互交流,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不断增强阅读兴趣,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