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卫填海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卫填海翻译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1

一、适合对象的原则

这里的“对象”,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主导者(教师)。

1.教学内容

使用多媒体要切合上课内容和文体特点。有些形象性强的课文如《春》,在引导学生想象之后,结合课文语言进行画图比赛,然后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四幅春天的画,评出最优秀的画,最后欣赏名家画的图画,结合文本文字品味效果好。而有些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在指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论证的方法,领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后,可以多媒体进行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印象。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结合课文学习重难点,选用合适的媒体,才能事半功倍。在具体分析课文时,多媒体呈现要切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不可脱离课文情境,否则华而不实,有哗众取宠之嫌,会适得其反。

2.教学对象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具体直观展示的媒体适合低年级低层次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集中注意力相对较弱。而高年级高层次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一些启发性的媒体展示。如教学《谈骨气》时,可以先播放三个有骨气的人的视频,让低层次的学生讲诉,投影孟子的“大丈夫”三句话,让高层次的学生讲两者的联系,从议论文的三要素方面切入,进行有效指导。当然根据教学对象,既要有现代化媒体的呈现,也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呈现,将传统的和现代的完美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3.教师本人

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比如教授《海燕》时,可以发挥自己朗诵水平,通过多媒体音乐的伴奏,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达到征服学生的目的。如果自己的语言描述能力有所欠缺,那就适当地选择一些直观形象的媒体。如果自己的多媒体技能不错,便可以选择一些视听动画媒体。但不可为媒体而媒体,将教学内容边缘化。要提醒的是,语文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也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如果过分依赖现成的多媒体内容而不多加思考,就会变成多媒体的奴隶,最终湮没自己。

二、适合时机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相比,虽有优势,但并不可以漫无目的的滥用。优势的发挥也有它的时机。

1.上课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文导入时,老师常会切入名人名言、有趣的故事或者感人的情景描述等。而多媒体在视听方面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上课的浓厚兴趣。比如在《精卫填海》导入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精卫填海》的视频片断。当教室里的屏幕上出现一只勤劳的精卫鸟时,那展翅飞翔的特写画面,那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不但会让课堂有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而且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如进行“感动”作文指导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精选的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片段,镜头式剪接生活中的感人的画面,可以激发学生心灵感动情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情感,为下面的具体作文指导作好了铺垫。

2.上课中巧用多媒体,缓解学生的审美疲劳,维持学生注意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产生审美疲劳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一下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由文字向图画转变或由无声向有声转变等,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中,当讲授到三味书屋的枯燥的生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古代书塾学子读书片段,让学生直接感受那时候的上课内容和方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书塾先生的特写镜头,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书塾先生的可爱之处。再如讲授《“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间可穿插播放“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画面,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太空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明白从杨利伟到王亚平中国航天事业走了怎样的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课堂结束时进行课时总结,使所学内容清晰明了

传统语文课堂总结,一般是靠老师口头叙述,效果往往不佳,有些老师干脆省略这一环节。有了多媒体,一方面可以较为轻松地清晰呈现上课所讲的内容,梳理重点,总结本课;另一方面可以将这堂课重要的知识、方法、规律,以多媒体板书的方式呈现,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呈现启发性的作业布置和预习新课要求。

三、使用适度的原则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2

《柳林风声》读后感1   暑期里,为给孩子们荐书做准备,所以挑选了一些童书来读。而《柳林风声》似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一、四季之诗

  关于本书,我的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是四位绅士——鼹鼠、河鼠、蟾蜍和老獾,他们生活在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畔。细细品来,他们之间发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又是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

  其实,四季从来没有停止过歌唱和吟诵。这本书中仿佛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着你:请你看,请你听,请你想——那最美丽清新的大自然。请你闭上眼,用你最细微的感觉神秘地梦想吧……

  梦想河鼠从柳树下拉出小舟,与初次相见的鼹鼠一起顺流而下的情形——那是在和煦的春日;梦想快乐无忧的癞蛤蟆驾驶马车又人仰马翻的惊险情节——那是在炎热的夏日;梦想老獾打开久已封闭的门迎进两个可怜小动物的场面——那是在飘雪的冬日。而秋日呢?则是关于离别的那一章。在秋日,面对着许多的迁徒者、旅行家,总有几分离别的感伤与无奈的怀想。

  二、朋友友谊

  我想,鼹鼠的朋友们分别属于三个季节。河鼠的泛舟和诗情与春季的河流紧

  密联系,蟾蜍的历险与雄心只有在夏日才更显其热烈,而冷静威严的老獾的友谊更像是那冬日的炉火。季节的更迭隐含了丰富的秘密,在这些秘密的运行中,河水涨落,候鸟南飞,草木枯荣。动物们保持着对大自然的高度感应,他们各自在属于自己的季节气候和环境里,度过那完美的一天又一天。也许,对于鼹鼠来说,和不同的朋友交往,就好像是感受不同的季节,好像是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多面的自己。

  当然,在友谊中,除了有所学习之外,更动人的是真挚无私的友爱。鼹鼠被春天迷人的气息所吸引,来到地面游玩、探险,遇见河鼠,从而开始了一段不同以往的奇妙生活。在帮助蟾蜍夺回家园的战斗中,他表现得有勇有谋,深受老獾的赞赏。河鼠虽然有些固执,但对朋友却慷慨大度,真诚无私。所以,他会为了寻找鼹鼠而在黄昏毅然冲进野林;他会在回家的路被风雨阻断时,机智地找老獾寻求帮助;他会因为担心蟾蜍真的生病,而被蟾蜍欺骗。在不易接近的外表下,老獾实际上是个憨厚可亲,乐于助人的动物。在寒冷的雪天,他敞开家门,用温暖的火炉、诱人的美食、温情的关怀来迎接河鼠、水獭等朋友的带来。为了帮助蟾蜍改掉老毛病,他可谓费尽心机;在帮助蟾蜍夺回家园的战斗中,他无疑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这个动物的世界,也像人类社会一样,但友谊终究是不可或缺的,朋友终究是团结、真诚的。

  三、冒险和家

  本书中癞蛤蟆算得上是个“冒险王”,他极度贪玩,又喜新厌旧。你看他一

  路笑料百出,危险叠加,却又每每化险为夷,换来继续吹嘘的资本。从帆船到马车到汽车到汽船,癞蛤蟆追逐速度的热情好比夏天的太阳越晒越烈。因迷恋汽车而被误认为偷车贼,被糊涂的法官判了重刑,又被关进全英格兰最阴暗、潮湿、隐秘的地牢。后来在善良的御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婆逃出地牢,开始了一段有惊无险,但绝对传奇曲折的历险。但是,请别忘了关注其他两个动物的冒险。鼹鼠春日的那场以扔下刷子为开始的冒险;一条初次相见的大河,几个初识的朋友,第一次泛舟,第一次聆听黎明的笛声,第一次体验再次回家的感觉;还有河鼠在心中向往南方大海的心灵历险。你尽可以在这本书中遨游,跟着这几个小动物一起在大自然中进行冒险之旅。

  四位主角的家各不相同:气派豪华的“癞蛤蟆庄园”,古朴坚实的老獾的地下居室,岸边小巧舒适的河鼠的洞穴,还有简单实用的“鼹鼠窝”。不管是在简朴的还是豪华的家里,只要朋友们在一起出现,那里必定是欢乐的所在;不管你离开它有多久远,家总是在欢迎你回来。远行后回家的鼹鼠心满意足地睡在熟悉的床上,觉得那些物件见到他总是欢天喜地的,亲切热情的。所以,家永远是温暖、舒适的。

  捧读此书,仿佛柳林间的风吹过河岸,穿过芦苇丛,吹拂在我的心头。动物的世界,如人类的社会一般。故事是作者讲给自己的儿子听的,但他赋予整个童话故事以深厚的内涵,饱含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大自然的感悟,也能让读者从中领受到生活的教育与启迪。

《柳林风声》读后感2   吴青璇阅读172天《柳林风声》30分钟,我从这里知道了:对朋友一定要彼此敬重,不然友谊是不可能有的。就像河鼠一样,虽然河鼠不想参加蟾蜍的旅行,但鼹鼠对旅行有极大的兴趣,河鼠为了不让他失望,所以他答应了一起和蟾蜍去旅行。

  叶姿葶阅读第168天《柳林风声》之《乡绅蟾蜍》这个故事说的是:鼹鼠、河鼠和老獾,他们要帮蟾蜍喜欢坐车的毛病。可惜没成功,还让蟾蜍开车逃走了。因为蟾蜍很喜欢车就偷了别人的车。被关在监狱里20年。

  郑雅阅读第一百六十五天《要命的游戏》读后感:洗澡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安全,还有闭气潜水对小孩子来说太危险了,如果严重的话会造成死亡。

  刘思雨:阅读第152天巜中国神话故事》之精卫填海为了阻止大海继续吞噬无辜的生命女娃死而不屈化作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期精神可嘉不然又把精卫称为“志鸟”就是称赞其志向宏大、意志坚强

  章钊豪阅读第141天《老鼠,鸟和香肠》书中讲了老鼠香肠和鸟他们一直在一起生活,可是有一天我看见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说你的责任不对,所以鸟决定把自己的任务换掉换掉之后他们的生活就不平安了,他们不仅把朋友的姓名,丢掉了,还把一个好端端的家烧掉了,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不要轻易的把自己的责任换掉。

  戴子其阅读第112天《十万个为什么》“海火”有帮助海航人员在晚间辨别航海标志和障碍物的功能,还能帮助渔民寻找鱼群。

《柳林风声》读后感3   今天是礼拜天。因为下雨出不了门,我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找找有没有好玩的,结果也没有发现新奇的东西可玩。这时,忽然想起爸爸给我买的新书《柳林风声》还没读完,于是便拿出读了起来。我曾经读过简装本的《柳林风声》,作者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但这本是原版翻译过来的,插图画得很精美,特别吸引我。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3

一、新的网络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对新的网络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定位,然后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年级偏大的教师固执地认为自己多少年都靠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参过来了,学不学一个样,他们没有认识到网络教学科学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网络的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是时代的潮流。不走进网络就不知道网络资源的丰富,只有走进广阔的网络世界,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的宽广。其实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就是最好的解释。所以,要充分认识网络对教学优化的一面,全面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的学习网络知识,才是教学的出路所在。比如教学上古的神话传说时,仅凭老师的讲解和板书,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这些神话故事的积极思想意义以及它们的文学价值。“精卫填海”的意义就在于战胜自然的精神力量,不在故事本身的过程如何。上课时有的学生就质疑,大海那么大什么时候才能填满!同样教学“夸父逐日”时,学生无法想象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口才不好的老师是很难把神话故事的神秘力量描述清楚的,如果借助网络手段,把这两则神话故事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在借助百家讲坛的名人讲解,学生就能理解看似短小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了。两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现代网络面前不知逊色多少倍,所以树立科学的观念,正确认识新的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

二、新的网络条件下教师的备课方式的转变

多年前网络还不这么普及的时候,老师备课,一是靠的经验,二是靠买的教学参考书,三是靠其他老师的传帮带。现在老师的备课,基本上靠的是网络资源,打开需要的网站,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料,就可以了。如笔者在备的《沁园春雪》时,通过上网查找,下载了一些幻灯片,下载了几个视频,经过加工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资源,这样就彻底转变了学生先背诵然后老师再讲解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科学气息。

三、新的网络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十年前,大多数老师是一根粉笔,就能走进教室进行教学,因为那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到每个班级,学校就一个多媒体教室,每周那天谁上都有安排表。现在每个班级都安装了一体机,网也开通了,教学十分方便。笔者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利用多媒体设计自己的教案,笔者彻底抛弃背诵翻译做题的死板模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共设计了三节课时,第一课时,把一些课文下面的音节或者是比较难认的音节,利用幻灯片播放出来,学生根据音节自己去读课文,同时在文中注音,这样读够三遍后,笔者有意叫不同层次的学生读课文,检测他们阅读的情况,然后在展示词语的诠释,根据诠释的词语,学生自己疏通课文的意思,无需老师讲解,有的时候老师讲解得很是费劲,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第二课时就逐段分析课文,当然老师不能满堂灌,还是要设计一些问题,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理解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人物情怀,理解愚公决心战胜自然伟大精神的主旨。今天我们学习,就是学习这种精神,汲取精神力量。第三课时就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网络上搜索有关愚公的话题,进行分析和取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上课内容就完全依靠网络来完成,彻底颠覆了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新的网络条件下教师的辅导方式的转变

十根指头伸出来有个长短,学生不可能都是那么的优秀,总有几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显得非常吃力,如提出问题半天理解不透,书写方面又脏又乱,格式方面没有章法。面对这样的学生,只有课余补习了,就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导。老师把教学的内容,到学校的教学平台上,或者是到班级的QQ和微信群里,学生晚上下载继续观看学习,这样家长和老师的辅导就在一条线上,因为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家长对句子的理解就和老师的不一样,这样学习越是吃力的学生,方法越多越不知道该学习哪种,反而啥都记不住。如作文,这是最让后进生头疼的事。老师把拟定的提纲,选材的范围,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段落的布局,中心的提炼等要求,提供给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作文。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4

习语是语言的一部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典故等,是一种在结构上与意义上都比较稳定的语言结构。它是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含义深刻且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同时,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应其文化特征。以下谈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关系。

一、自然环境差异

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来自航海用语的习语。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了如指掌,to trim one'sails to the wind随机应变,nail one'S colors to the ma坚持到底等等。英语 中有不少用鱼来比喻人的习语:a poor fish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家伙等…。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土地、山水对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山崩地裂、东山再起、水到渠成、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又如,中国盛产竹,竹子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如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节外生枝等。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咏竹之高洁与坚贞。英美民族生活地区不产竹,bambo是舶来品、借用语,所以英语中与竹子相关的习语寥寥无几,更无联想意义。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汉语用雨后春笋般、如雨后春笋,英语用 like mLlshrooms。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语中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着名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二、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要表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汉语有习语“小菜一碟”英语有习语 a piece of cake。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有“容易(或轻松愉快)的事情”之义,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人在 13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食品,所以他们就用piece ofcake表示一件容易做的事情。在中国,小菜在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这两个习语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饮食风俗习惯。在性格方面,中国人质朴凝重,谦虚宽容;英美人性格外向开朗,看重自我,从不贬低自己。汉语习语如“不为祸死,不为福先”、“知足常乐”、“安贫乐道”、“枪打出头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命中无者莫强求”…等表现了中国人以自苦、中庸、明哲保身为特点的为人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则强调人要不断创新,不满足现状,标新立异,寻找新的机会。如“No money,no honey.没有钱就休想得到称心如意的女人为伴侣 ;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爱情和战争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等习语就是这种形象的反映,这些对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是接受不了的。

三、历史文化差异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由于古代中国长年战争,许多习语如围魏救赵、临阵磨枪、毛遂自荐、四面楚歌、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三顾茅庐等出自国家间的征战故事,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古代的英国,磨坊和铁匠铺是农村的主要手工业生产地,许多习语如 of the mill job没有多大变化的普通工作,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to come under the harmer被拍卖等与此紧密相联。

四、典故和神话故事

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典故。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黔驴技穷”等是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画龙点睛、愚公移山”等出自神话传说。英语习语如“cat's paw受人愚弄的人,the bear and the two travelers患难见人心,the dog and the cook吃一堑,长一智”等出自《伊索寓言》,Aladdin's lame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的东西等出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丰富了习语 ,成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汉英民族对客观事物各持己见,赋予事物不同的内涵。如“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习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有时也用“腾飞的巨龙”来形容我们的国家,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 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凶残狰狞的怪兽。撒旦被称为dragon,凶暴的女人称为dragon,“亚洲四小龙”是“Four tigers”,而不是“Four如 dragons”。又如在中国北方,猫头鹰出现就是一种凶兆,和吉祥全然无缘。英语中却有 as wise as an owl,表明西方人把 owl象征“狡猾、机警、聪明”。两个民族都养狗,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口。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然而,对西方人而言,狗既可以看门或打猎,也可以做人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多数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top dog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又如中国人用“花花公子”表示“只追求享受、过纸醉金迷生活的轻浮阔少爷”,用“拈花惹草”表示作风不正派的男人。而英语的 flower却无汉语中提到的含义。再如daffodil汉语中是“黄水仙”,仅仅是一种花而已,但在英语中它是春天、欢乐的象征。在色彩方面,英语中的白色象征着快乐、纯洁。例如习语“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lie无恶意 的谎言,white elephant大、笨而无用之物”…。但在汉语中,白色蕴涵悲怆贫寒,衰败死亡之意。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一穷二白”,都勾勒出苍凉寂凄、衰败哀愁的意境。

六、宗教差异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一尘不染、万事皆空、现身说法、借花献佛、在劫难逃”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e sword of Damocle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通过英汉习语来源的比较,我们看到了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英汉习语。

参考文献:

[1]刘艳芹.从英汉习语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J].平原大学学报,2O06,(4):87-89.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5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自然、风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环境,会培育出不同的文化、宗教、艺术和学术的诸种性格特征,因此,考察日本文化历史的发展,必须了解日本国土、民族的诞生。但在社会环境尚未确立其政治、经济秩序之前,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间的自然与风土。《古事记》正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反映原初文化的典籍。本文通过对其古代歌谣的举例分析,可窥见其口承文学的许多特色,同时也显现出其史学价值。

关键词:原初文化 《古事记》 古代歌谣 口承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习外语者,想要提高语学能力,除加强语言实践外,还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与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否则,所讲出来的语言就像是脱离土壤的秧苗,显得苍白无力。而要加深这方面的知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多了解那个国家的文学。

任何民族的古老神话,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取胜的。如中国古代神话“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故事,都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幻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本的古代神话也不例外,其最早的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因此在潜意识中也受到中国古代的儒教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古事记》既是其中一本融入神话传说,而又保存了日本的“古神道”、具有日本民族固有思想的信史。

日本古代的神话与古老的传说,收集在天武天皇统治的和铜五年(712年)成书的《古事记》中,它是由太安万侣编撰而成的,全书由古代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与天皇系谱等组成,分序和上、中、下卷。序和正文的散文部分用汉文撰写,诗歌则借用汉字做日语标音。这部书出于强化天皇统治的明显政治目的,将日本古代各部族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加以联缀、统合,尽管改变了某些神话的原始面貌,但毕竟给后人留下了若干比较富于形象力量的神话,开启了日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先河。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其文学创造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传诵之中,很难使本民族的文学得到发展;如果永远停留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上,它就会逐渐受到异民族同化作用的影响,也很难促使本民族文学的繁荣。从这种意义上说,《古事记》的出现,为创造日本民族的文字和文学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像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一样,《古事记》的神话、传说,在笔录成书前,都经过了长期的口头传承。正如《古语拾遗》所说:

“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

对于《古事记》一书的整个内容及评价,是研究日本古代神话的重大课题,本文不打算过多触及,只想对收集在本书中的部分歌谣进行浅析。

《古事记》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所谓的“神代卷”,叙述的都是创造天地的诸神,然后将这些神话的世系与天皇的祖先传说捏合。从其局部看来,故事情节、歌谣皆与主题构成有机的联系。因而,《古事记》上卷最具艺术性;中卷记载了许多虚构的或传说中的天皇一族的故事,一连串的歌谣表现了天皇择后,以及这种活动中显现的丰富的人性特征,因而具备了文学作品的意味;下卷则记叙了历史上实际存在的天皇一族的关于恋爱、争斗等故事,这已经不属于神话而属于古老传说了。

在《古事记》三卷中,除记述了古代神话与传说外,它的另一项文学价值还在于其中插有110余首歌谣,包含了长歌、短歌、片歌、旋头歌等诗歌形式,且采用了序词、枕词等修辞手法,这些歌谣不但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情趣,还加深了它的文学性:全书以日式汉语体为基调,歌谣则采用了一字一音的表音方式,严格地保留了古日语的形式,其神话故事则规定了日本后来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对日本诗歌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学者将这部书中的歌谣单独分离出来,与《日本书纪》中收录的130余首歌谣合在一起,统称为“记纪歌谣”,进行专门的研究。这是因为有种种证据表明:这些歌谣,或是从氏族社会中很早就流传下来的古老歌谣,或是在这两部书成书的当时流传于群众之口的歌谣。虽然《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作者在将这些歌谣附会为书中人物歌唱的过程中,不免将其中某些歌谣加以改动、增饰,但毕竟后人可以从中看到古代歌谣的某种面目。其中英雄传说歌谣的传统,以激情和浓烈的色彩描绘自然、反映人事,创造出一些鲜明的艺术形象,作品富于悲剧情调,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有创造性成就。

这里,只将收录在《古事记》中的歌谣,举出一两首来,以见一斑。

首先,让我们看看“战斗歌谣”。在氏族社会中,部族之间的战争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在《古事记》中,当描述传说中的天皇进行统一全国的斗争时,插入一些战斗歌谣也是不足为怪的。在《古事记》中卷里,记述了传说中的天皇――神武天皇征服“登美那圆须泥古”(即「登美の长髓彦――“登美地方的长腿人”之意)部族时,插入了有名的“久米歌”(“久米族”据说是日本古代西南的一个部族,以骁勇善战著称),这首歌谣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古代日文原文

みつみつし1久米2の子らが粟生3には臭一本そねが本そね芽ぎて击ちてし止まむ

みつみつし久米の子らが垣下4に植ゑし椒口ひひく吾は忘れじ击ちてし止まむ

神风の伊势5の海の生石に这ひもとほろふ细螺のい这ひもとほり击ちてし止まむ

现代日语译文

势い盛んな久米部の兵士が作っている粟のには、臭いが一本生えている。

そいつの根と芽を一绪に引きくように、数珠ぎに敌を捕えて、击ち取ってしまうぞ。

势い盛んな久米部の兵士が、垣のほとりに植えた山椒のは、口がヒリヒリする程辛い。我々は、敌から受けた痛手を忘れまい。敌を击ち取ってしまうぞ。

伊势の海に生い立つ石に、这いまわっている小さい卷贝のように、

敌のまわりを这いまわってでも、敌を击ち取ってしまうぞ。

中文译文

勇壮的久米儿郎 勇壮的久米儿郎 神风吹拂着

我们的粟地里 我们的墙角边 伊势海的大石

长出一根臭韭 种有一株山椒 大石上围住无数细螺

这可恶的根与茎 山椒火辣辣蜇口 让我们紧紧将敌人围住

让我们连根带茎拔掉 此仇火辣辣怎能忘掉 不杀掉敌人决不罢休

不杀掉敌人决不罢休 不杀掉敌人决不罢休

日本古代歌谣,具有许多共同特点。我们从上面的这首古代歌谣可以看出:首先,文语口语兼存、音读训读交替、日语汉语夹杂,它喜欢使用“同音反复”及对句等修辞手法,以加强歌谣的韵律与节奏感;其次,它经常以与古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眼前事物,作为比兴手段,形象感强烈。如这组歌谣中,以眼前事物“臭韭”、“山椒”、“细螺”等作为比喻,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厌恶与战斗的决心,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节奏鲜明、曲调高扬、勇壮威武气势的感觉。

下边再欣赏一下《古事记》中出现的最多的“爱情歌谣”的例子。

在《古事记》的上卷里,收有“八千矛神”(即大国主神的别名)向“沼河”求婚的故事及其嫡妻“须势理姬”因“八千矛神”想要外出求婚感到妒嫉的故事。这两段虽然名为故事,其实它的叙事部分十分简略,主要通过5首歌谣来构成整个故事情节。这种写法,后世称之为“歌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特异的体裁。以下是“高志国の沼河比との结婚”的原文及其译文:

古代日文原文

八千矛の神7の命は 八岛国8 妻娶きかねて 远々し高志国9に

贤女を 有りと闻かして 丽し女を 有りと闻こして

さ呼ばひに 有り立たし 呼ばひに 有り通はせ

太刀が绪も 未だ解かずて 袭衣をも 未だ解かねば

子の 寝すや板户を 押そぶらひ 我が立たせれば

引こづらひ 我が立たせれば

青山に は鸣き さ野つ鸟 雉はむ 庭つ鸟 鸡は鸣く

心痛くも 鸣くなる鸟か 此の鸟も 打ち止めこせね

八千矛神は、八岛国に妻をみつけることが出来ないでいたのだが、遥か远い越の国に、

贤い乙女がいると知って、丽しい乙女がいると知って、

求婚にしげしげと出け、求婚にしげしげと通い、

太刀の绪もまだ解かないで、袭をもまだ脱がないで、

乙女の寝ておられる板户を开けようと、何度も押し摇さぶって私が立っているうちに、

何度も引っ张って私が立っているうちに、

青山でが鸣いてしまった。雉も鸣き骚ぎ、鸡までもが鸣いている。

いまいましくも鸣く鸟め。こんな鸟

中文译文

八千矛尊贵的神, 站在姑娘的门前,

走遍了大八岛国, 拉伊的门。

没有寻到称心的妻子。腰刀丝绦还未解,

在辽远的志高国,罩头衣裳还未脱,

听说有一个聪慧的女郎,青山里呼子鸟在哀鸣,

听说有一个秀媚的女郎。荒野里野雉在喧闹,

他跋涉去求婚, 庭院里雄鸡在报晓,

他屡次去求婚。这些恼杀人的鸟儿呀,

站在姑娘的门前,恨不得打杀你!推伊的门;

这首歌谣,对仗工整,“五、七调”的音律也比较完整,因此有些日本学者认为,它很可能已不是古代歌谣的原貌,而是经过《古事记》的作者进行过艺术加工的。但不管怎样,这首歌所反映的内容的确是日本古代人的爱情生活。在古老的氏族社会里,男女的婚媾,实行的是“よばひ婚姻制”,所谓“よばひ”,是由“呼ばふ”这一动词转成的。这种婚姻,按照古代习俗是一夫多妻制,但又与后世的家庭关系不同。求婚的男子,只是在黑夜里才能去女家结为夫妇而天亮时则必须离开,因此,这种婚姻关系是比较松散的、自由的。这首歌谣写的就是求婚时唱的情歌,求婚者虽然整整唱了一夜,但女方没有做出反应天就亮了,求婚者不得不离去,当然感到失望,但歌唱者没有发出任何对女方的怨恨之词,而是借天明时鸟鸣鸡啼的情景,发出了对野鸟与雄鸡“恨不得打杀你”的恨恨声,来反衬出对女郎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设想既新颖有趣而又在情理之中。这首歌谣,由于在原文中使用了五组对句,且基本上使用的是“五、七调”的音律,因此读起来节奏鲜明流畅,加上清新的意境,就成为一首饶有兴味的古代爱情歌谣。

《古事记》保留了日本古代丰富的语言,记录了大量的民族词汇,同时也吸收了汉语的特长。而且《古事记》的语言也明显受了汉译佛典的影响。汉译佛典主要是供僧人讲经诵读时使用的,所以极为口语化。体现在《古事记》中,一是故、而、于是、故尔、尔、亦、然等连词特别多;二是语言风格、用词等与六朝口语极为相近。其文体主要是散文和诗歌,前部分主要使用古汉语,其中固有的名词、敬语和助动词也采用汉字做标音,而抒情诗歌则使用汉字作为日语的标音。全书采用的古汉语行文和汉字做日语标音,构成了日本古典创作的基本文体。正是由于有了《古事记》这本书,也正是有了这些古代歌谣,才使得这些日本古代人的生活得以记录下来,并形成最初的、具有形象力量的文学创作。《古事记》就是一例尝试着确立一种用汉文字来书写日语文体的划时代之作,它标志着变体汉文这种文体的确立,在日本的语言文字史上,它比同时期的《日本书纪》和《风土记》更具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有恒、吕元明译:《古事记》,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 津田左右吉:《日本古典的研究》,岩波书店,1972年版。

[3]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梅原猛:《诸神流窜:论日本〈古事记〉》,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精卫填海翻译范文6

关键词文化多元性;文化常识类读本;编辑原则;文化自信

文化读本是小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资源,是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读本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着不可逆的影响。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对普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逐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教材和读本也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纵观目前,相关研究多就小学读本本身,探讨其特点、历史演变、新旧版本的对比或从小学读本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切入,考察其在推行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所讨论的主题对小学文化读本编辑出版的指导意义并不十分有效。本文拟从编辑出版视角出发,以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下文简称“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为研究范例,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在编辑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及理论指导。

1多元化文化与传统文化出版热潮与现状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节指出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教育部于2015年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了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意味着政府从政策层面确立了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后,不断传承、变化、发展、创新,延续至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审美情趣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多元文化理论应运而生。在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下,不同文化间相互平等并在接触与借鉴中不断融合。[2]多元文化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批判中学会用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在基础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通识性知识,并建立跨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对比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开放的胸怀以及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跨文化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3-4]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编辑图书要“顺自然之趋势”,也就是说要考虑时代的需求。出版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多元文化需求,辅助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诸多出版社出版了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常识类、跨文化对比类中小学教辅和读物,可以说迎来了一股出版热潮。在这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学生古代文化常识辞典》、中华书局的《小学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系列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青少年1001个文化常识(外国篇)》、中国书店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世界文化常识》都颇具代表性。与目前市场同类出版物相比,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突出多元化需求,以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中外文化的异同,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搭建了解世界的平台,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此外,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结合了北京的地区性文化和习俗。出版领域紧跟时代潮流,层出不穷的文化类出版物涌现在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多数出版物质量上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图书整体质量稍显晦涩,编排仓促。作为出版人和编辑,面对新的出版热点,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中小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地域特点与差异,打造出品质优异、趣味生动的文化常识读本,应避免一拥而上、唯利是图。

本文依托前人提出的图书编辑原则[5],结合小学生群体以及文化常识类读本的特点,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北语社《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的编辑经验,提出以下文化常识类的小学读本的4点编辑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作为读本首先要有完整的编排体系,前后知识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进而不断深化。结合丛书具体来看,第一、二册主要介绍中国的文化常识,从中国符号、生活常识、中国故事、京城文化、国学常识、诗歌赏析、蒙学博览和经典诵读8个单元对传统文化以及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典型建筑、天文地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尽可能全面中有所偏重—着重文学常识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第三册从历史、文化、饮食、建筑、教育、文学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西方文化,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基础知识体系。第四、五册在前三册的基础上,注重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外文化的理性认知,进而建立对本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全套读物从整体而言,遵循了先学习中国文化常识,再学习西方文化常识,最后学习跨文化的对比的认知体系。其次,读物各主题内部应有连贯性,前后知识不应该是割裂的,各部分内容既有所侧重又紧扣同一主题。以第四、五册为例,第四册偏重于古代文明的对比,首先围绕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和印度展开,接着描述了亚非欧的3个文明古国—伊朗、埃及和希腊文明的起源和主要思想。第五册则偏重现代文明的对比,以大国崛起为主线,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7个先后在世界历史上曾拥有显赫地位的国家,中间穿插讲解了巴西和墨西哥。我们可以看出,第四册着眼于古代文明,第五册着眼于现代文明。

2.2渐进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读物不仅仅是普及文化知识,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第一、二册《中国文化常识》中,选文选取了《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篇章,使小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体悟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重孝道、讲美德的思想精髓,受到启发。在第三册《西方文学与文化常识》中,通过建筑、饮食、戏剧、诗歌、小说等不同侧面帮助小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学习西方文化,倡导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优秀的读本建设要有时代气息和现时感,也强调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本丛书中,各讲的内容正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例如,在讲日本时,第一节从具象的樱花入手,引出以樱花为精神象征的武士道,再引申出“物哀”的民族精神;第二节从切入,提出与“菊”相反的“刀”,再揭示日本人追求极致和崇拜强者、好战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所讲内容都是一步一步逐渐推进,从具体的事物或者生活现象上升到思想精神层面。

2.3图文并重原则

小学年龄段的读物编排一定要图文并茂,插图和内容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且图画要美,因为图画和书面语言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小学读物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插图的运用和编排形式上。[6]插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文字符号的抽象性高,认知加工的难度较大,而图片作为非文字语言符号可以运用恰当的图文比例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呈现文字的内涵信息,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诸如有些历史场景、事物形象、情绪观念等难以用文字简洁清晰描述。[7]因此,丛书紧密配合文字内容,在每一节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地配备了相应的图片,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解释,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以第一册中讲甲骨文的部分为例(见图1),文字为“比如说‘鱼’字的字形像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鱼,而‘龟’字的字形则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很难想象出“鱼”和“龟”的字形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当我们给文字配上相应的图片,既有“鱼”和“龟”本身的形状,又有相对应的甲骨文的字形,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甲骨文描摹事物形状的特点。此外,整套读物在封面颜色使用上大胆、丰富,每一册书都有一种主题色:第一册是红色、第二册是橙色、第三册为蓝色、第四册为绿色、第五册为青色。相应地,各本书的内页通过主色调的深浅变化来表示文字内容的层级关系和相关关系。不难发现,从第一册到第五册,图书主题色由暖色系变为冷色系,符合了低年级小学生喜欢鲜艳、热烈的颜色,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心智成熟更加偏于冷静的心理特点。

2.4互动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的读物应当思考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如何通过图书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作为编辑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回归到丛书,很多篇目在正文后都添加了“扩展知识”或“扩展阅读”的版块,这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例如在第一册的“四大发明”一讲中介绍印刷术时,正文介绍了印刷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简要过程,在“扩展知识”中又添加了印刷术分类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完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又如在第四册中“希腊”这一单元中涉及雅典卫城时,正文主要就建筑历史来展开,“扩展阅读”中用神话故事补充了雅典卫城得名的由来,能够帮助学生探究事物背后的因缘。此外,图书的每一讲都有课后思考的设置,课后思考都是先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切入,就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紧扣跨文化比较的理念,联系中国相关的事件或人物。例如,第四册韩国篇的课后习题为∶“1.韩国人为什么喜欢泡菜?2.你怎么看待韩国泡菜的世界化?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从中可以有什么借鉴呢?”这种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书的发行与图书编辑过程有密切的联系,图书整体设计时应当考虑地缘因素,即图书的主销市场。本套读物市场考虑到图书推广地域以北京(北京地区的小学生)为主,所以在细节编纂上着意增加了京城文化元素,结合了北京地域特点,以北京的老工艺、老行当、城门楼和老字号等鲜活的文化点带动学生进一步认知的兴趣(如图2)。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实地到访,这其实无形中增加了全书的实践意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