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法范文1
关键词:顶升式建筑法;高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7-0189-02
对于单层、多层、高层建筑来说,现有的建筑方法基本沿袭了祖宗几千年来的模式,即由下往上添砖加瓦、逐层建筑;以难度相对较大的高层建筑为例,先是打桩、挖坑、浇灌基础,之后逐层安装脚手架,在塔吊(中、低层有用卷扬机、汽车吊的)的现场运输辅助下,一层一层往上建,直至封项;主体完成后,逐层进行外墙、内室的装修以及水、电、气、通讯等管线的预置、铺设……这种建筑方式古老又普及,好处是无以伦比的通用性:所有的建筑材料、建筑工具、设备及对应的生产企业群体、设计群体、监管群体及至标准化体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趋于一致;伴着这种传统建筑方式的各层次从业人员数量也十分庞大。
但平心而说,这种传统的建筑方法还是无奈地存在着如下现阶段难以克服或无法杜绝的弊端:建造周期长、施工费用高、主体越高施工难度越大,间或发生惨烈的人身安全事故。另外从材料到设备再到主体构造,标准化范围杂而乱、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对此,建筑业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大量技术攻关,不断地获得成果,取得进步;如改进建材,设计制造出新型建筑工装设备,改良施工方法,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等,但并未获得根本性的,彻底的解决。
于是,近几十年来(或更早一些,但未见报道)有人构想一种全新的,跳出由下往上建造这个圈圈,改而从上往下的建筑方法:比较典型的是:日本人1996年采用吊装法,由上往下建,完成了一栋中层(我们称之为小高层)建筑,具体为:将顶层在地面完全建好(含内外装饰和管线),用塔吊将建好的楼层提升,再在其下建倒数第二层,再用塔吊整体提升,周而复始,直至完成全栋的建筑。此法部分解决了传统建筑法的不足,如:它施工进度较快(几近装配式)、施工费用减少(报道中有对比,不赘述),施工人员安全性提高,墙体等可实现工厂化生产,有利于标准化的实施和简化。但它也存在一个绕不过的大弯:因这种方法采用的运输辅助设备是塔吊,只可应用于楼层不太高,建筑占地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无法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主要受到的限制是:1、随建筑主体的加高,受倾角影响,塔吊需不断加大自身吨位和高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塔吊本身的制造和安装变得艰难和不现实;2、随着建筑主体的加大,塔吊与建筑物之间的工作距离也得扩大(即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得加大),这在为节约土地才建高楼的城市来说同样受到局限。
那么还有不有比上面两种方法更好的建筑方式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我们经多年思考、计算,并受到“用顶升法整体平行移动建筑物”(近几年多有报道)的启发和鼓舞,“不知深浅”地说:由上往下建造大型建筑物的顶升式建筑法就是目前的答案。这里先简言其显见的优点:1、该建筑方式不用传统的塔吊、汽车吊、卷扬机等现场运输辅助设备,更无需钢、木制脚手架;2、该方式用依据简单帕斯卡定律在工厂生产,施工现场装接安装的液压顶升设备(形象点说,似按需将多个千斤顶搬到现场串接安装),在主体建筑外不占用任何土地面积:3、由于建造过程是由上至下,每层建筑物可在“地面”完成(含室内外所有装修、管线布置),因此省掉了大量的现场运输及其设备,施工人员可从容施展,施工速度和安全性均大为提高;顶升设备只须做它的“主业”――顶升即可;4、建筑墙体、内装材料易于实行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施工可象拼积木般进行装配;5、该方式采用的顶升设备结构、原理简单,制造方便(是否应了前辈哲人说过的“简简单单其实最不简单”,还需实践检验),但应用广泛;除高楼建造外,还可用于大型室内无柱建筑(如室内足球场、游泳馆等)及大跨度桥梁的建造。由于其“应用广泛性”的论述需数倍于本文的篇幅,而其原理相近,故本文不赘述。
本文结合附图将顶升式建筑法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作较详介绍,供广大建筑业同仁共同探讨。
采用本建筑法建造高楼时,基础桩部分与传统建筑法的主要同异点为:相同的是通过计算,用同样方法做实能承重相应高楼,但确保其防倾倒、防震性能的基础桩:不同的是采用本法时,不再需按传统方法在基础桩上预浇灌上一层建筑物的钢筋水泥承重支柱。采用本法时,基础桩做好后,在基础桩以上,地面以下分建好顶升、施工两层(比大多传统建筑多一层地下室),下面一层(图二,19~23)空间用作顶升设备安装、控制层,上一层空间(图二,19~20)用作建筑立柱供应、安装施工层。
众所周知,每个建筑物都有若干基础桩,这里以单个基础桩为例对本文主题进行论述。
一、首先在底层(顶升安装、控制层)进行顶升设备的安装:1、将水平基础定位钢盘(图一,3)穿过预埋在基础桩(图一,1)里的地脚螺栓(图一,18)装于基础桩上,它与基础桩之间铺有一层通过计算而确定厚度和材质的抗震材(图一,2);2、将可调钢质顶升油缸及其基座(又称法琅盘)(图一,4)卡位安装在定位钢盘上,如图一,油缸及基座、定位钢盘之间为过渡配合安装,均是同心圆体:3、将钢质空心主柱(图一,6)(注:空心立柱侧面开口,可容顶升油缸置入)如同前述方法一样,卡位安装于定位钢盘上,并进行垂直度调校;完毕,就将地脚螺栓的螺帽戴上并逐一拧紧,依次将水平基础定位钢盘、空心立柱、顶升油缸及其基座牢固地与基础桩连在一起,并用调整固定螺栓(图一,5)将顶升油缸从侧面垂直固定好:4、将顶升层空间中已安装好的所有空心立柱与钢梁(图二,12),副钢梁(图二,13)固定联接为一个牢固的钢结构架,联接方式可通过计算分别采用螺栓联接、铆接或焊接:垂直交叉处用三角钢板、牛腿钢板或圆弧钢板支撑;5、在上述钢架上铺设钢板或浇铸混凝土建成顶升安装控制层的顶面(亦即施工层底面)(图二,19),其对应各空心立柱处均开有圆孔,直径略大子顶升油缸活塞(图一,9)圆截面;6、将顶升油缸的活塞(图一,9)从预建好的第二层底面吊入置于第一层空间的顶升油缸中,活塞上部定位于空心立柱及顶升油缸的上部内圆盖中(常用密封件非本文主论点,此处略),以备顶升。7、将主升油缸注入液压油,用相应的油管连通顶升油缸及液压驱动源(如油泵等,不赘述);至此,顶升设备安装完毕,准备顶升。
二、进入施工层的建造:1、将本施工层专用的钢质空心立柱(图一,8)[注:空心立柱
侧面开口,可容楼层支撑立柱(图二,22)置入]与上述已装于顶升安装、控制层的空心立柱(图一,6)用螺栓(图一,7)联接;2、将本层专用主钢梁(图二,14)、副钢梁(图二,15)与空心立柱按前述方法牢固联接成本层钢结构架,它须能承受通过计算确定的整个建筑物的压力:3、按一、5、同样的方法建成本层顶面(图二,20),本层顶面与建筑物外地平面处同一水平面。至此,顶升施工准备工作就绪,可进入建筑物的建造阶段了。
三、建筑物顶层的建造:1、将支撑钢立柱(图二,22)垂直放入空心立柱(图一,8),下部与主升油缸活塞(图一,9)活动相联,本工序在施工层完成(不论建筑主体为N层,本工序都在施工层完成),此时的活塞处于底部,液体压力为零;2、钢立柱上、下部预先开有四通的四方圆角孔,以备插接相应的钢榫(图一,11);3、用适合的钢材在支撑立柱上方(此时实际是在建筑物第一层地面上)连接成楼顶框架,在框架上按传统建筑物的顶部需求做防水、隔热、避雷、太阳能供热、水箱等施工,并预留向下的管线接口;并将框架用钢榫与支撑立柱牢固联接;4、楼顶建造确认完工后。启动顶升设备,将所有支撑立柱同步顶升,此时的楼顶缓缓同步上升;由于支撑立柱的长度事先设定,并与建筑物层高一致,所以当立柱下部的四通四方圆角孔在施工层上方的楼面(图二,20)露出时,表明建筑物顶层空间展现,此时将钢榫(图一,11)插入立柱(图二,22)上、下方;顶升装置卸压,让主升油缸活塞复位;5、将支撑立柱与插入的钢榫焊接牢固,并将本楼层底面主钢梁(图一,10)、副钢梁(图二,16)采用合适的联接方式(如螺栓联接、铆接、焊接等),牢固地与支撑立柱(图二,22)下部联接,完成建筑物倒数第一层(顶层)底面框架;6、在本层楼底面进行铺装(钢板或混凝土),并进行本楼层的内外六面装修施工;用本建筑法,很方便推广工厂化生产的轻质墙体。在进行六面装修时,将本楼层的管线与楼顶管线驳接,并再次向下预留管线接口;至此,本建筑物的顶层完全建好。
四、顶层以下各层建筑的建造:1、再次将已备好的支撑立柱在施工层通过空心立柱侧面活动联接于顶升油缸的活塞上部;本层立柱的上端插入上层立柱下端(上、下两层立柱预加工有凹凸圆,设定有合适的配合间隙);2、第二次启动顶升设备,由本层新有支撑立柱将顶层底面(即倒数节二层顶面)稳当地徐徐升起;如前所述,当本层立柱下部的四通四方圆孔在施工层上方的楼面露出时,本层空间已展现;3、如前所述,进行本层的各项联接,六面内外装修以及管线的上下联接和接口预留;4、主升油缸卸压,活塞复零位;至此倒数第二层建造完毕。
建筑法范文2
建筑法人授权委托书一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 。
受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 现委托上列受委托人在我单位与__________因_________纠纷一案中,作为我方诉讼人。 人_________的权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_________的权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建筑法人授权委托书二委托单位名称,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公民身份号码,住所,联系方式。
受委托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公民身份号码,职业,住所,联系方式。
现委托 在我与 一案中,作我参加诉讼的委托人。
委托权限如下:
1、 代为立案;
2、 参与诉讼,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3、 代为调解、和解;
4、 代收法律文书。
委托单位xx(盖章)
xx年xx月xx日
法人单位授权委托书模板三
我单位 授权 (身份证号: )为我单位
及我单位所属职工代为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的经办人员,具体权限为登记、开户、变更单位
或职工信息、汇(补)缴、提取、封存、转移、销户等事宜。
单位盖章(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
建筑法范文3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习模式,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末。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创建了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新型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PBL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情境案例的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和开放性思维方法培养。
二、建筑法规PBL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问题既要以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又要与他们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相关联,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发设计问题。在建筑法规课程的PBL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某一部门法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案例的综合,也可以综合多门课程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2.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己提出问题
在学习小组中,学生需要有自己小组的具体问题。通过提问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是对能力提高有帮助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的这一特点,对问题的设置,我采取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方式循序渐进,通过一次次案例的成功完成,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刺激学生不段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系统性与真实性的案例情境
PBL的问题应来源于建筑工程中的实际纠纷实际案例,与学生将来在建筑行业的职业生涯中所要面临的问题相似;从法律调节纠纷的角度来讲,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的,可以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只要方案能让纠纷各方都能接受;问题需具有系统性,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专业知识的框架体系。通常一个建筑工程纠纷案例的设计可基本囊括双方争议的焦点,各方主张有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有无免责事由,问题应如何解决。
4.工程与法律的复合专业知识面尽可能广
问题设计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建筑法规的教学紧密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包括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控制等,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学生将这些专业知识串联起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自主应用。问题越复杂,应用专业知识的要求就越高,越有利于起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5.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学生只有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才能解决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去寻找答案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搭配,一个小组5-7人,并由小组成员推选出组长,再由组长对组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确保教学过程能顺利进行。
三、建筑法规PBL模式的初步探索
1.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
PBL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并且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材料,学生之间通过协作交流来探索和解决一个个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其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建筑法规的实践性决定了建筑法规教学要在理论实际结合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学懂并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针对建筑法规课程特点设计适合学生自学研究的问题体系时,可把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情境真实地引入课堂,突出时效性,高度关注重大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选择最贴近学生的事例,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的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科学地进行分组
PBL学习过程均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组长由组员推选,组长和组员之间自行双向选择,这样组员和组长之间可以由于共同的爱好、动机、兴趣走到一起,每个组员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小组组长进行组员的明确分工,组织组员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讨论,要求每个组员必须发言。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长陈述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和存在分歧的问题。这样每个小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出现课堂讨论延续到课下的场面。
3.教师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学习。在PBL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投入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策划教学过程,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PBL教学案例的编写、综合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指导手册的编写等来表达和实现;另一方面作为课堂的指导者,要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鼓励组员之间互相争论、质疑,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高职学生建筑法规课程采用PBL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教学资源的较高要求
PBL教学是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获取大量有用的、可能来自教材、教师和校园之外的教学资源,包括实地考察资料、这些教学资源的缺乏影响着“建筑法规”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效果,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
2.高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
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包容和平等互动,而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也较差,让其独立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自主讨论难以深入,又不能分享专业教师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会感觉总是在迷茫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自我探索,目标不明,效率不高。因此“建筑法规课程PBL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刚刚接触时兴趣很浓,但时间一长,参与的积极性开始下降。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首先,可通过导学使其了解PBL教学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对其综合能力培养的意义;其次,教师需在考虑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基础上精心设计“建筑法规”课程的问题,使其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最后,需建立与PBL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都纳入其评价的标准中。
五、结束语
在建筑法规这门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要有针对性,切忌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工程类学科中的做法。目前,许多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活跃,但有时偏离方向较远,自主学习的方法不正确。因此,采用PBL教学法时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针对性设计问题方能达到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创新思维、自主学习。
作者:李莉
参考文献:
建筑法范文4
【关键词】建筑法规课程;改革;实践
一、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1、经调查研究发现,以前学者在研究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时候往往只是站在理论教学的角度,片面地对理论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忽视了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从查阅的资料中,即使有少部分学者对高职院校建筑法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但是,他们大都处于将案例教学法的引入理论教学或是仅仅在理论上对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没有进一步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
2、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空间研究处于空白阶段。建筑工程法规是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获取相关职业/执业资格、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政策以及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公民在建设活动中沟通、协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工程法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尤为重要。
3、对建筑工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多方面的评估研究还有待提高。目前,从我们查阅的材料中,尚未发现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包括: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等多方面的评估研究。没有有效的评估体系,就难以在高职院校中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现状的述评,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视角,以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与该课程能够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模块、教学空间、教学评估等方面展的研究,分析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最终为提出并完善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主要采取纯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建筑工程法规知识实践方法、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不适应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实证分析对象执行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已经有四年,学生毕业后可到施工员、质检员、造价员、监理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材料员等多个岗位就业,每个岗位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建筑工程法规专业知识、技能侧重点均有不同。
因此,在实证分析对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大专业招生、分方向培养”的背景下,针对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分方向能力模块的设置与课程组成、分方向能力课程模块,拟制定新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调整和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建立建筑工程法规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对接的紧密关系。
2、更进一步的,在实证分析对象中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依据企事业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使课程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一致,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工程项目报建、招投标、合同管理、索赔等工作流程,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
3、形成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分析报告。完成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后,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约束力,往往会导致教学改革的中止。所以,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空间等改革是否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任课老师的认可,或将其结果运用到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与就业岗位、知识能力需求评估体系。
因此,通过设计针对建筑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建筑工程法规授课教师的不同问卷,进行“四方”问卷调查研究,探索职业能力取向的、校企合作相关的建筑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模式并进行评估。
三、建筑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1、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高职院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法规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案例—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是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本课程加强工学结合,改变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建立适合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在新的教学空间中,模拟报建、招投标、索赔等真实情景,通过班上成员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改革,各班级分成若干各小组,各小组扮演土建类及相关专业所涉及工作中的各岗位,使学生全面获得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室中,通过采用现场示范教学法,边讲边做,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时,及时通过示范进行纠正。
建筑法范文5
一、案例教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有成效。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 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强调全员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保持案例问题的客观性。
二、案例教学法的设计环节
1.案例的选择
教学用案例的精挑细选,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而在众多案例中挑选合适的案例,应当遵循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启发性、新颖性等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弄懂前后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
第一,针对中职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案例的选择不能过大、过深,要短小精湛。例如在建筑法规教材中关于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组成的这一内容,主要学习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一些基本要求。在讲授过程中,笔者从课外选编了一个小案例,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有4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经济专家1人,技术专家1人。问该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马上指出了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应全部由招标人直接确定,而且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也不符合规定。选择这样一个小案例,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能够判断出结论,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案例的表述必须选用大段的文字,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时可以根据案例的提问进行适当的分解,从而带动学生的集中力,避免因文字太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对于一些考量工作程序额的知识点,可以算用一些排序的案例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公开招标程序招标的知识时,笔者选用了这样一个案例:某综合楼工程项目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业主委托相关招标机构组织施工公开招标。招标工作主要内容确定为:成立招标工作小组,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及标的,发出中标通知书,发放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和招标答疑,投标单位资格审查,接收投标文件,开标及评标,确定中标单位。提问:如果将上述招标工作内容的顺序作为招标工作先后顺序是否妥当,如果不妥,请确定合理的顺序。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排出一个合理的顺序,同时也明确了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工作内容的先后顺序。
第三,在建筑法规中有许多关于时间方面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可引入一些有具体时间的案例加以巩固,例如在介绍关于递交投标文件时间的规定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选用了这样一个案例:某市建设办公楼,招标人于2004年4月20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甲、乙、丙三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其中说明,4月25日在该投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5月8日上午10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3家承包商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学生通过时间的判断,能够把关于《招标投标法》第24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之日起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最短不得少于20天”这一规定灵活掌握。
第四,对于建筑法规中一些相近的知识点,可选用相类似的案例举一反三。这样既可避免由于知识点类似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又能使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快速掌握其他知识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解建设工程安全法律制度这一内容时,选用了这样两个案例:深圳某公司在面粉厂工程中负责拆除顶层钢模,将拆下的19根钢管(每根长4米)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6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屋顶18米高处下落。此时操作该机械的人员去厕所未归,一名刚跟班一天的合同工开动卷扬机,当卷扬机启动下降时,钢丝绳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死1人,重伤5人。深圳某公司在一工地用吊篮架进行外装修作业时,首层安全网已经拆除,工长指派一名抹灰工升降吊篮,在用倒链升降时,未挂保修钢丝绳,突然一个倒链急剧下滑70厘米,吊篮随即倾斜,一名工人从吊篮上摔下死亡。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案例都是由于施工设备出现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但又有所区别,学生在掌握了第一个案例的基础上,对于第二个案例的讨论积极性会更高,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2.案例的教学实施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的不同,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学习上较自觉的同学与学习能力及习惯较差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从而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在案例分析前,我们可以先针对本次案例分析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做复习巩固,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从而能更好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案例的选择上要由浅入深,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出来后,教师引入一些较难的案例,但对这些案例的提问部分要精心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尽量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展,对有难度的部分,适时给予提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总结与评定成绩
总结与评定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概括和提升。在总结阶段,教师要综合评定学生案例讨论的情况,如各小组讨论是否激烈,发言是否积极,对于案例中所使用到的知识是否恰当,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同时要将各小组的成绩进行记录,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适当表扬,把每次案例分析的表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法范文6
违法建筑未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均不能得到保证,工程无法按正常程序进行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难有保障,容易引起房屋开裂、漏水等质量通病,甚至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隐患。同时违法建筑质量保修无保证,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难以寻求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建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要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的国家标准不能适应确保建筑安全的要求时,应当及时修订。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