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抛锚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范文1

抛锚式教学的思想雏形最早起源于1929年,应用最成功的范例是由约翰·布瑞斯福特(john bransford)领导的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简称ctgv)于1984年开发的基于12个冒险故事的贾斯珀问题解决系列。该故事系列主要针对美国五年级以上学生,按照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nycm)推荐的标准,将相关的数学问题镶嵌于影碟故事当中,通过提供复杂的问题解决情境,激励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持续性思考,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科学、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迁移。[1]贾斯珀系列在课程设计上将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行了融合,充分体现了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性、建构性、协商性以及实践参与性,作为有效克服惰性知识的抛锚式教学被成功运用于该系列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抛锚式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已被广泛应用于语文、历史、数学、大学英语、高校管理类等相关课程,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并不广泛。

一、抛锚式教学的内涵及教学设计特点

所谓抛锚式教学是指通过创立允许学生与教师持续探究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情境,帮助学生体验不同领域专家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以知识为工具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专家视角来探索相同情境,通过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整合其已有的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2]我们将创立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知识带入“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情境”中的真实的学习情境称作“锚”,在真实的情境中,我们创设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融入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中,这个过程被称为“抛锚”。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环节大致包括五个:创设情境(“锚”的设定)→确定问题(“抛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是“锚”的设定及“抛锚”。[3]

由于在大多数教育环境中缺乏贾斯珀系列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因此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惰性知识。学生只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结果(记住了),而不是将知识作为解决问本文由收集整理题的手段(不会用),通过抛锚式教学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抛锚式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一是借助多媒体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并创设与真实的情境相关的一系列复杂多样的问题或让学生完成一个真实的项目,教师创设的问题应是有探究空间的劣构问题,具有挑战性、真实性,情境中应有复杂的线索和解决问题的脉络,存在着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实现意义建构;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设计更为深入的拓展性问题,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的兴趣,完成知识的迁移;三是促使学生有效地应用他人对自己的反馈来不断地对方案进行优化,即通过形成性评价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四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权威作用,使其以熟练新手的角色参与到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将教师由一个主导者转变为一个教学促进者与辅助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

二、“保险学”课程引入抛锚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防范产生“做中学”后遗症

目前我国开设保险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近百所,有四所高校专门设置了保险学院。保险专业发展较好的院校开始尝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已经在大四开始开设一些与真实工作场所类似的实验课程,能够将学生直接带入真实的工作情境,高校教师也较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采用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让学生动手去做等,鼓励学生体验实践得真知的过程。但在如何引导学生将惰性知识运用于实践、如何完成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如何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如何提高持续探究相关问题的兴趣上存在较多不足。另外美国学校教育曾因大量采用杜威的“做中学”理念,产生了忽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抛锚式教学的五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5]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由于我国长期的中学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自己提问、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较推崇谦虚、含蓄,学生上课时主动提问、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强,有时会担心别人说自己是在出风头。“保险学”课程采用抛锚式教学,一方面有助于转变教师长期以来在课堂上作为专家形成的语言霸权,发挥教师作为熟练新手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设定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形成性评价环节,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根据他人的反馈对成果进行反思与修正,提高协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效果,解决惰性知识的运用障碍问题。

(三)有助于提高保险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的实践性弱,这是由于双方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厚基础、宽口径”,本科学生上学时理论知识学习多,实践经验少,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到工作岗位就能上手,是职业培训,两者之间存在的偏差可以借助教学设计来加以调和。另外很多大学生不习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水平,无法正确处理批评性的意见。大学生从紧张的高考中进入环境宽松的大学生活,需要学习如何制定生活学习的目标。在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到专业知识学习时,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抛锚式教学,通过为学生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让学生体验未来工作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任务、解决问题,学会工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寻求他人帮助及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信息等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学会如何处理他人的意见;通过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识别问题,并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转贴于

(四)抛锚式教学与“保险学”课程特点能较好地融合

“保险学”是我国保险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金融学、会计学等其他财经类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课程特点是基础性、实践性、操作性强,课程内容涉及保险史、风险管理、经济学、法律、精算、证券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等,与学生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高度相关,便于未来学生知识的迁移。高等院校保险本科专业“保险学”课堂教学通常至少包括以下内容:风险与保险、保险制度与保险原则、保险合同、保险市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保险监管、社会保险等,几乎涉及全部后续保险课程,容易设计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保险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内容广泛,深度有限,大部分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其未来工作生活联系紧密,较易营造真实情境,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其中大部分章节都可采用抛锚式教学设计,如风险与保险、保险制度、保险市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等。

(五)抛锚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他甚至需要与学生一起学习,其角色由以前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教师不再是以前学生心中的“万事通”,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环节,以让学生对“保险学”的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且兴趣盎然,引入抛锚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进行深刻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三、“保险学”课程的抛锚式教学设计

“保险学”课程是保险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前学生先修课程只有“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和“财政学”等公共课程,与“保险学”课程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如“经济法”、“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等课程都未开,学生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少,但又都泛泛地知道保险。因此在进行抛锚式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有意义建构,为帮助学生做好工作准备,本文由收集整理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个积极的、感同身受的人物。本节以人身保险这部分内容为例进行抛锚式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人身保险的学习内容分析及“锚”的设计

“保险学”课程中人身保险的学习一般包括人身保险的定义、人身保险的种类——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每种人身保险又有若干具体分类、定义及标准保单的主要条款,如人寿保险又可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它们各自的定义、细分类以及标准保单条款等,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基础的记忆性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由于后续专业课程有人身保险课程,因此较深的内容并不适合在“保险学”课程中涉及。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将风险与保险、保险制度、保险原则、保险合同等相关章节的内容都吸纳进来,通过设计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设定问题,帮助学生自己探究相关问题的答案,完成意义建构。

根据学习内容,“锚”设计如下:

金启是保险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再保险集团下属的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工作,风险管理部门经常需要为不同的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为投保人拟定投保方案。由于他刚毕业,部门经理希望给他多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要求他根据单位的某客户的情况为其设计一份人身保险计划和财务计划。但他在学校时从来没有接触过人身保险方案的设计和财务计划的制定,如何能设计出一个能让经理满意、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案呢?金启陷入了沉思。同学们,如果你是金启,你能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吗?

(二)抛锚式教学中问题的确定——“抛锚”

图1 金启的任务思维导图(人身保险计划)

图2 金启的任务思维导图(家庭财务计划)

当宏观背景确定下来之后,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确定问题——即“抛锚”。问题一经确定,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就随之确定下来。我们需要将学习内容镶嵌于整个项目完成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完成人身保险方案设计与财务计划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对项目先进行分析,即设计财务计划需要哪几个步骤、掌握哪些知识。可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确定为完成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参考,并鼓励学生各自设计不同问题,但必须清晰、易于实际操作,具体如图1、图2所示。[6]

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诸多的拓展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持续探究兴趣,达到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目的。如金启面对的客户群体是怎样的,某客户面临的风险有哪些,他目前的风险管理方案是否合适,人身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如何,目前世界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再保险集团的性质、保险经纪公司的主营业务、我国的保险集团有哪些,我国的前五大人身保险公司是哪些,它们主要的人身保险产品是什么等。还可以用思维导图就拓展性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向。

(三)抛锚式教学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当问题确定下来之后,就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阶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4~5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设计不同类型的项目5~6个,如为单身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单收入家庭、双亲双收入家庭及有子女家庭中子女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企业的团体人身保险等。每一组领一个任务,让学生处于金启的角色去学习调查、了解、设计不同类型家庭的人身保险计划与财务计划,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而不是根据教师的参考意见来完成项目,并将创意列为评价学生成果的一个指标,在课堂组织讨论阶段通过不同组员之间的调查结果来进行对比、交流、讨论。

在这一学习阶段,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主要充当学生的协助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好学习参考书目、查阅的网站资料、学生最终提交的成果以何种形式设计等建议,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好脚手架。

(四)抛锚式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7]

学生学习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必须经过一个来自同伴和他人的反馈过程。通过他人建议来反思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并对项目进行不断的修正。如果没有反馈,学习将变得相当困难,这一过程就是抛锚式教学中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的过程。通常课堂上可以采用自己评价自己小组的成果、他人评价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师评价总结等形式,然后学生根据评价对方案进行优化并完成上交。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给出学生自评与评价他人的一些标准,如搜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能力、形成性评价能力、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创作能力等,尽量避免分组学习后项目最终成为个别人任务的现象。抛锚式教学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特别的环节,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能较好地完成项目,教师上课时做好观察记录、对学生进行表现型评价就可以了。转贴于

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学生普遍在这一环节较为薄弱,很多学生不擅长上课时的总结发言,因此需要在这个环节多锻炼学生。另外教师在总结评价时应当教会学生在口头总结时能对内容进行分类总结介绍。

四、“保险学”课程抛锚式教学的

教学策略与媒体支持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8]这句话也适用于大学生,因为听、看与做的结合符合人脑对知识的记忆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抛锚式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很容易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听、看、做的结合,可以说抛锚式教学的整个环节离不开媒体技术的支持。下面仍以上述教学内容为例,来谈谈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媒体支持。

(一)抛锚式教学的教学策略[9]

1. 抛锚式教学的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采用抛锚式教学时,学生处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制作展示文稿,因此需要给他们在课后进行充分准备的时间,教师应当提前两周或一个月将需要完成的项目告诉学生。课堂上,首先将项目背景以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完视频后就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分析项目,为完成项目需要做什么准备。之后为学生展示教师以思维导图形式对问题的分析,鼓励学生学习用类似的软件来理清思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成果的标准,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同时教师最好能建一个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如qq群、博客、邮箱或电话等,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与讨论、后续的课堂成果展示以及评论与交流做好后续的教学准备。

2. 课堂讨论的组织

在正式的课堂分组讨论阶段,首先组织学生上台汇报学习成果——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并请同组组员对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要求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然后请其他小组对该组成果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是教师的评价与总结,并要求学生针对大家的意见对所提交的成果进行修改、定稿后上交,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评定为平时或期中考试成绩。

(二)“保险学”课程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媒体支持

抛锚式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而被广泛采用并推广的,媒体的支持手段在抛锚式教学环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锚”的设计上,可以引入一段视频或flash动画,视频可以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也可用绘声绘影软件来设计。这样就可以将故事的背景以可视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较易创设真实的情境。

其次在“抛锚”阶段,采用mindmanager软件编辑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梳理完成任务需要的步骤、搜集的信息、分析的方法等。

再次在自主学习阶段与协作学习阶段,需要学生学会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源以及专业网站(如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保监会网站、保险公司网站等)信息。

最后在形成性评价阶段,要求学生提供的成果形式是多媒体演示文稿,鼓励学生学习使用ppt、概念图、思维导图、电子书等多种形式提交最终学习成果,供不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参考学习。

抛锚式教学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瓶颈;抛锚式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瓶颈则需要教师巧妙地应用抛锚式教学予以突破。何为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类似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学习知识、提升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有效的“抛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大某教授给一些中央党校的学员讲课,在讲到宇宙知识时,告诉这些学员地球是个球体,并且还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这些学员基本没有什么物理知识基础,该教授考虑这些学员应该大部分都去过美国,就提出问题:“你们中哪位去过美国纽约?”“你们是怎样去的美国纽约?”学员回答了很多方式,如,有些学员先经日本东京再到美国纽约,还有些学员是先到了伦敦、温哥华最后到了美国纽约等。该教授接着问:“你往东飞,他向西飞,对不对?最后你们都到了纽约对不对?”学员豁然开朗,相信了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但他们仍然不相信地球在转。该教授问学员“中国有大海,那么地球那面的美国有没有大海?”“美国的海水会不会跑出来?”“中国的大海向上,美国的大海是不是向下呢?”“中国转到美国所处的位置海水会倒出来吗?”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这些学员轻松掌握了地球在转的科学事实。教授“锚”抛得好,学员在教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了问题。如果我们在为学生解决复杂物理现象时,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还会感到那么抽象吗?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学习“曲线运动”一章时感到力不从心,原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接触过曲线运动,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而“抛体的运动”又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典例,如何突破这一课例呢?我决定用抛锚式教学突破其中的典型问题。在讲到物体水平飞行距离远近的决定因素时,先提出问题:马上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咱们怎样选拔铅球投掷运动员呢,是不是像赛马一样,都拉到操场上去投一投呢?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有些学生会说我们选力气大的,我说:“如果一只蚂蚁力气很大,并且能将铅球举过它的头顶,它适不适合作为投掷铅球的运动员呢?为什么?”学生会想到,如果蚂蚁投铅球的话,时间很短铅球就会落到地上,所以它投不了太远的距离。于是,学生提出运动员需要选个子高的,那样会增加铅球的空中飞行时间。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能想到这一点你们真是很了不得。但是,假如一个人个子很高,但腰和芦苇一样细,他适合投掷铅球吗?学生会回答,当然不行了,很可能他会砸到自己的脚。这时,学生会想到投掷运动员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身高、一个是力气。这时帮他们纠正应该是身高和爆发力两个因素决定了他适不适合作为投掷运动员,因此,一般投掷运动员大都身高很高并且爆发力很强。然后,让他们观看奥运会中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及个人介绍,看看与我们讨论的结论是否相符。

在学习光电效应时,对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学生很难理解,而学校又不具备实验条件,我利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超过了极限频率不管光多么弱都能发生光电效应”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比如,我给在座学生发核桃,只有得到10个核桃才能跑出教室,如果我拿个大盆装了一盆核桃,直接撒给大家,这时候我撒核桃的强度够大吧,可是我撒出一盆核桃后你手里能拿到10个核桃吗?下面,我换一个办法,大家看行不行,我用纸包将10个核桃装好一包抛给大家,这次是不是有学生会很轻松地得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呢?但是这次我抛核桃的强度并不大,所以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上面的10个核桃就相当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只要入射光的频率达到或超过该值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当然,拿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的学生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跑出教室他就没有能量趴到地上了。如果另一个人拿到了15个核桃,他跑到门口会消耗10个核桃的能量,但这时他还具备5个核桃的能量,还能跑很远才倒地。显然,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突破“光电效应方程”的学习瓶颈,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便于他们正确理解这个问题。

在进行“天体的运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弄清楚地球既参与了围绕太阳的公转又参与了自身的自转,我伸平双臂围着讲桌转起圈来,并且在转圈的同时,加入了自转,并让学生观察我什么时候面对讲桌,即表示太阳可以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我背对讲桌时,即表示太阳不能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夜晚。另外,提出问题,要想在太阳落山时,多观看太阳落山时的美景,有什么办法吗?如果学生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的话,可以提示他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想到,可以以足够快的速度向西跑,这样学生对自转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可以再顺水推舟地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想到地球在自转,因此与地球相对静止的人也会随着地球自转。再提出问题,八万里有没有科学依据?不妨大家计算一下,这时告诉学生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以赤道处的人为例。学生通过周长公式计算得到赤道处的人随地球自转一圈走过的弧长为40.192千米,约为8万里。这样,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就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上述教学案例实施后,我发现学生对这些课理解得很透彻,看来,抛锚式教学在突破学习瓶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尝试如何更好地“抛锚”为物理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抛锚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抛锚式教学模式 学习评价

1. 引言

2003 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中学课程方案(实验)》。新的课程方案要求在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即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主张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和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教学模式需要以有趣、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为基础,故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锚”。

2.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

根据设计原则,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可以表现为,情景设计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评价。笔者结合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教学分别从这五个环节加以论述。

2.1情景设计

抛锚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应建立在创设的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之上,该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极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对于听说课上一定语言情境背景的创建,不仅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听力及口语能力的提高。创造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创造情境,使得学生置身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2.2 问题设计

在已经创设的完整情境下,设计问题对于英语听力及口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应选择与当前真实事件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紧靠之前提出的真实情景。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问题难易的普适度,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抛锚”的过程。例如,播放一段英语视频:“张强同学寒假生活回顾”,然后展开合理的讨论与假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寻。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in Zhangqiang’s winter holiday?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story?

When and where did it happen?

How did the story happen?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Zhangqiang’s story?

2.3自主学习

即学生从自己独有的知识角度自发地学习新的语言学习材料,发现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使课堂上的盲目被动学习转变为有目的、主动性的个性化学习,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2.4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抛锚式教学模式不仅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自主学习能力,也强调促进其合作、协商能力的提高,通过合作学习,使他们能看到那些与其不同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的利他行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思维能力。

例如,关于“张强同学寒假生活回顾”这个“锚”,经过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已有了一定知识基础与相应的信息资料,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问题,学生们彼此之间可以分析和评价各自的答案。同时,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2.5学习评价

高中英语听力及口语的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通过评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总结,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评、自评等方式来提高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程度,总结对该知识背景下学到的以及还应及时补充什么。例如,对于“张强同学寒假生活回顾”,经过以上四步的学习和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答案给予总结,并对学生听说自学与协同合作给予合理化建议,同时要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不断进步。

[1] Holec H. Autonom 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2 gamon Press, 1981.

[2] 高文, 王海燕.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J]. 外国教育资料, 1998(3).

[3] 张建伟,陈琦. 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 教育研究, 1999(5).

抛锚式教学范文4

1.把抛锚式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促进了合作式学习的开展

高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之一,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其内容一方面涉及企业非常规性的财务活动,比如并购财务管理、企业的破产重组清算等;另一方面涉及到企业集团和特殊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这些知识往往又是现代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和掌握的。因此,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更高一级的财务管理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内容多、难点多、操作性不强,提不起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抛锚式”教学改革。

“抛锚式”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我们所做的“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在现实中寻找案例,把学生进行角色安排,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抛锚式”教学有效地实现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合作性学习”教学改革,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2.按照模块设计学习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内容支持

我们将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以模块的形式进行重新划分,分别是特许经营财务管理、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企业破产重组和清算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讲授部分,即讲解每个模块涉及到的基本的理论知识;二是研讨部分,即“抛锚”环节,由教师设置好各个模块的问题,由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总结并回答这些问题。抛锚环节,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锻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特许经营财务管理模块时,我们会布置学生研讨:特许经营的魅力在哪里,它为什么是成功创业的理想途径;我国特许经营现状如何,发展特许经营难度在哪里,我国特许经营之路如何走?如何开办加盟店?最后,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跑市场做调研,撰写一份真实的加盟店创业计划书。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进行调研,先根据投资额的大小确定可以加盟的品牌,然后再在不同的品牌之间选择、确定最终加盟的品牌。确定加盟品牌之后,有的学生负责联系总部,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方式了解加盟的条件和方式;有的学生负责地址选择,根据不同品牌的消费人群选择不同的商圈选择店址。整个过程和实际操作加盟一家连锁店是一摸一样的。学生们一般会到该特许经营品牌的实体店进行考察,询问店里的销售情况、费用开支等财务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数据来推算本小组的预计营业收入,做详细的财务预算,直到最终完成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里的每一个财务数据都来源于实际调查,非常具有可行性。在做这个案例时,学生们都热情高涨,很认真地去和社会上的人沟通、咨询,学生们不再觉得财务是枯燥的。通过这样的内容设计和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还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市场调研能力,培养了创业意识。

又例如在讲授并购财务管理模块时,我们要求让学生寻找一个真实企业并购案例,通过专业财务分析软件,分析其结果。结合其中涉及到的筹资、资金支付方式等财务问题的分析,思考并购企业如何选择并购对象,采用了哪些反并购的措施,写出对该并购案例的评价意见。学生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借助报表的计算分析,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公开展示评比。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明显提高。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鼓励自选案例进行研究

传统的案例教学,一般都由教师准备好案例,再针对案例准备好问题,让学生思考、探讨、总结,最后教师再归纳点评。在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如果由教师准备好案例,那么在上小班讨论课时容易出现案例雷同,观点相近似,学生讨论的热情会下降。因此,我们探索性地在传统案例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教师不再提供案例,而是只提出每一模块需要探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并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自行寻找案例,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对问题进行思辨性地回答,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企业的经营战略到底是应该采用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在现实中也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世界上既有采用专业化很成功的企业,也有多元化做的好的企业。那么,学生在做这一模块的案例时,如果某个小组认为多元化经营更好,就可以寻找实行多元化经营成功的企业,归纳该企业的成功之处,在小组讨论课时用该企业的成功之处来支持自己多元化经营更好的观点;相反,如果其他的小组认为专业化更好,就可以寻找专业化经营成功的企业,归纳总结出该企业为什么走专业化道路,在小组讨论课上就可以拿该企业的成功之处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针对一个问题,在讨论课上,学生就接触到了不同的观点,了解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成功的原因。我们试图鼓励学生站在财务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企业的成功或者失败之处。因为财务的世界没有太多标准答案,学会思考和多角度看问题,往往比记住一个概念和一个定义要好得多。所以,通过在课堂上的不断思辨,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端正了学生看待财务事件的方法。

4.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是研究式学习最突出的特点

遵循建构主义,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方式。我们的教学改革是这样操作的:第一,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调研时间。课程总的课时分为理论课和讨论课两部分,理论课上教师提纲挈领地讲解该模块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基本概念,布置本模块需要完成的案例内容,并提出问题。在讨论课上,各小组先自行组织讨论,形成讨论发言提纲,再回到课堂相互交流。在课堂上向其他小组进行讲解,并提出本小组的观点和结论。看似课堂时间与传统教学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动,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时间更多了,增加了大量的课外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分析讨论、制作文档的时间,真正将课堂开放化。第二,将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探索、思考。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枯燥的课本概念和僵硬的知识点,而是需要学生不断地搜寻现实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参与调查,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参与度更高,通过亲身经历学到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第三,强调学习的合作性。本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不再是分数和排名的竞争者,而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者,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需要不断地沟通协商甚至是妥协,需要更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才能真正融入到集体中,在这种小组互助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真正改变了思维方式,更好地学会在团队中工作,这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改变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也要求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本课程注重对学生全学期过程的评价。总评成绩按期末试卷占40%、平时占60%进行计算。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方式,出题内容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又包括研讨课堂评价和课后表现评价两部分,课堂研讨的评价由教师和其他组学生共同完成,着重考察学生所在团队的整体表现、对案例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案例是否到位以及幻灯片设计等内容;课后评价内容包括小组贡献度、个人案例报告和小组案例报告,其中小组贡献度由小组共同打分完成,个人案例报告和小组案例报告由教师批阅后打分,按比例换算成每一次案例的个人得分,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人的平时成绩就可以累加计算得出。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重视每一模块、每一环节的学习,不再只盯着考试试卷,不再为了考试而突击学习、背诵。多元化的评价,不单考察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记忆,更多地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抛锚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情境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高职大学英语

收稿日期:2013-09-22

作者简介:古嘉惠(1971-),女,硕士,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课程论。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1]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生活的英语情境中主动学习,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框架对新知识进行构建。“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情境式教学模式之一,其特点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际问题解决情境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主张将教学重点置于(anchor)一个宏观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借此让学生将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活动中”。[2]

二、大学英语课程特点与“抛锚式教学”的切合点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属于公共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基础+职业”,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具备一般的口头与书面交流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应主动融入到情境中去,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与建构者,这一点与抛锚式教学模式所提倡的学生自我进行意义建构是相吻合的。第二,强调职业情境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大学英语第二学期的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通识能力为目标,每个单元依据典型工作场景来设计,这一特点与抛锚式教学模式所提倡的为学生创设真实或逼真的学习场景是一致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应该是合适的。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案例

本案例以《实践英语教程》(李万敬、王坚主编,2012,江苏人民出版社)Unit III Job Hunting and Interview[3]为例,围绕此单元进行“锚”的设计和运用,具体说明“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该教材为我院开发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通识能力,选择的话题也多与职业相关(Communication,Job hunting and Interview,Delight in Work,Corporation Organization,Ways to Success),偏向对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步骤1,引出“锚”的设计情景。运用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播放寻找工作、撰写简历和进行面试的片断,在课堂中创设“到外资企业应聘”的情境。这一过程主要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并引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Suppose A company is going to recruit some graduate students from our college,what preparation will you probably make?”,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框架和情境提示构建出他们的答案,如“write an English resume,sur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position which are applied for,prepare a face-to-face interview”。

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4]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环境,引导学生构建语言知识。

步骤2,围绕“锚”展开教学。通过一系列问题讨论引出教学活动的发生。如“Please discuss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writing a resume”,“How do you prepare for an interview”。在讨论中,引出英文简历的主要元素以及进行英文面试所做的准备,从而帮助学生主动识别与习得在英文简历与面试中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唤起学生新旧知识的冲突与联系,促进学习的发生。

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意义是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及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先前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4]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或激活这些认知结构。

步骤3,拓展“锚”投掷问题。让学生关注在视频中人们参加面试的着装、礼仪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讨论哪些面试是成功的,哪些面试是不成功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个环节是给学生创设问题,运用所学语言解决真实环境中的问题。教师提出拓展“锚”的问题“If you are an interviewee,what do you do to achieve your goal?”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相关教学模式,主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一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步骤4,激活“锚”协作学习。我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根据“五要五不要”的原则交流原始简历,讨论优缺点,各组做的最好的同学进行简历展示,全班同学依据展示的简历,讨论完整的简历应具备的元素(Personal Information,Objective,Education,Work Experience,Special skills,Hobby and Specialization)。接着教师总结一份完整的简历必备的元素,教师和学生讨论相关元素所涉及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并重视学习的协作性,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全面的语言意义,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步骤5,重建“锚”学习展示。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小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扮演面试官,一部分学生扮演面试者。这一环节其实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建构自己所理解的语境,熟悉参加面试的思维过程和表达方式,实际运用并自我创新职业场景。

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结果的相对开放性,在学生创建面试的工作场景时,就体现了这一带有开放性与多样性的教学结果。

四、“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设计过程的程序性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其设计方案根据所创设的场景和所需解决的问题而定,因此教学过程仍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如紧紧围绕教学主题“锚”而展开(撰写简历、进行面试),从而引出所需解决之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扩展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索,最后通过模拟相似场景与总结来检验教学成果。

2.职业情境中职业通识能力的输入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最突出的特点即是创设“锚”。这一情景下,有效积极地贯穿职业通识知识,也是大学英语“基础+职业”特色在抛锚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必然体现。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职业情境下的问题,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解决学生学以致用的问题。

3.构造有创造特色的活动教材

“抛锚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依据所创设的“锚”对教材、课程与教法进行丰富的建构。因此有必要打破课本固定顺序安排教学,需要从所创设的情境内外出发,围绕这一情境内外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材、教师、教法相应发生转变,教师对教材进行提取,按照“锚”的发展设计提取与利用教材并结合大量的课外资料进行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围绕整个“锚”的设计中进行语言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五、结 语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情境式教学模式之一——“抛锚式教学模式”,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角。情境视角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典型工作场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生成,并形成学习的正迁移。笔者认为此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照本宣科的问题,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高文,等.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10.

[2] 高文,王海燕.抛锚式教学模式(一)[J].外国教育资

料,1998,(3).

[3] 李万敬,王坚.实践英语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12.

[4] 韩海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抛锚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J].煤炭高等教育,2007,(6).

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chored I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aking《Practical English Course》Job Hunting and Interview as An Example

GU Jia-hui

抛锚式教学范文6

中职英语教学抛锚式教学必要性中职学生在英语的基础上普遍较弱,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这就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英语学习是中职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职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就要对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英语语言的实践。本文主要对中职英语教学中抛锚式教学必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新的课程引入课堂,然后进行课文和语法的讲解,最后通过课后题目的讲解和例题的分析,把解题的步骤以及答案告诉学生,然后再留一些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在课下还要布置一些习题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质量以及布置的课外作业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这种僵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始终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来讲,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实践中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充分的发展时间与空间,可以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就可以积极地进行自身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二、中职英语教学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沟通,让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以及分析,进一步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最后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进行良好的环境创设,真正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挥,并通过相互合作进行语言训练的开展,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1.进行语言情境的创设,直接进入主题

(1)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地合作。老师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利用教材以及多媒体和道具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服务。进行情境的创设时,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要遵循科学性以及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2)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一般情况下就是利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进行生成性的情境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在虚拟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利用这种方式,就可以用真实的事物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刺激与引导,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因此,老师要根据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在对教材的语言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找到英语教学活动的支撑点。

2.确定教学模式的“锚”点,并明确学习任务

在进行抛锚式教学时,老师要设计与情境和主体相一致的“锚”,也就是真实的事件或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其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的事件,并以其作为英语学习的中心内容。所以,老师要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剖析,并确定具体的和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然后进行学习活动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确立的问题就可以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总任务或者是具体的任务,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探索,进而获得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3.互相合作,实现英语知识的交流共享

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理解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文本会有不同的理解,其采取的英语学习的策略也不尽相同。老师要充分利用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观点差异和理解差异,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不断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的完善。在学生自主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参考,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的共同提高。

4.评价学习成果,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

中职英语教学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结合,把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老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动态,然后按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调节。

三、结语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引导和刺激下,切身地去感受问题提出和解决的过程,并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对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抛锚式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实用技能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于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温梅,王瑞云.基于高职应用写作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陈桂芳.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