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雨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雨祭范文1

雨祭范文2

云宇连朝润气含,黄梅十日雨毛毛。

绿林烟腻枝梢重,积潦空庭三尺三。

作者原注:

仲夏霾雨经旬,为黄梅天。如不雨,为旱黄梅。防岁歉,大率以多雨为妙,谓“大小黄梅三尺三”。

原诗大致可以理解为:江南到了黄梅季节,雨天不断,空气湿润,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农谚以为,黄梅天多雨,将预兆秋收丰收,于是人们希望和祈祷黄梅天的雨下得密一点,大一点。

现代人往往以现代的气象知识来解释黄梅天的,如《辞海》释:

主要指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由势均力敌的冷、暖气长期在该地区交绥,导致锋面或气旋的频繁活动所致。

而古代人没有那么多的地球和气象知识,他们只是根据气象规律和传统的术数理论来计算黄梅天日期的。农谚有“芒种遇壬便入梅”,“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日,一般在农历的五月,固定于公元历的6月6日(偶尔会提前或推后一天)。古人以被称之“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依次排列的数记日期,十日为一旬,“芒种遇壬便入梅”即芒种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就算进入黄梅天了。确实,芒种以后的江淮流域进入了一个多雨的季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也有可能芒种后十数天不下雨,或雨下得不大,古人也有自圆其说的好办法――“如不雨,为旱黄梅”。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历四月是梅子结果的时期,于是四月被叫做“梅月”,“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而芒种是在农历四月的尾上或五月的头上,在吴方言中,“梅子”音谐“妹子”,称待嫁的姑娘,“青”音谐“轻”,吴方言常以“青青梅子”喻“年纪轻轻的妹子”,以“黄熟梅子”喻“人老珠黄的老姑娘”,谚有“黄熟梅子无人要”之说。芒种之后,挂果的青青梅子早已成了无人要的黄熟梅子,于是,此时的雨被叫做“黄梅雨”,此时的天气被叫做“黄梅天”。这是一种说法,《辞海》也认可这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以为“黄梅天”应该写作“黄霉天”。“霉”的古字为“”,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俗字作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物中久雨青黑。”意思是:东西长期置于雨季潮湿处而在物体表面生成的一种颜色青黑的物质。这一点与现代人的理解是相似的。清郑板桥曾在写给自己弟弟的一封信中讲“昔欧阳永叔(即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读书秘阁中,见数千万卷,皆烂不可收拾。”文中的“”即“霉”。

明朝谢肇《五杂俎・天部》:

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不止,物始也。

天气多雨,气候潮湿,物体容易霉变,因此,更多的古人认为“黄梅雨之‘梅’,当为‘’,因雨多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

古代的农谚是“经验主义”的产物,中国的古人太注重传承和经验,所以古人认为:

芒种一日遇壬,则高一尺。至第十日遇壬,则高一丈。

古人把芒种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作为入梅的第一天,又认为,若芒种那天就是壬日,这一年的芒种就入梅了,如芒种后的第十天才是壬日,这一年入梅则是在芒种后的第十天;古人又以为,入梅的日期越早,这一年梅雨的情况就不严重,而入梅的日期越迟,这一年梅雨真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了。

而现代人则是“实用主义”者,现代的气象学家一般把芒种前后连续几天有雨,而降雨量达到相应的指标后就算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后,天气连续多日放晴就算出梅了。

古人又以为“夏至后遇庚为出”,夏至一般发生在公元历的6月22日,与芒种间隔约16天,天干的排列程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庚”在“壬”前二位,按此计算,黄梅天的日期约为14天。而到了小暑(一般发生在7月6日)就断梅了,江南地区结束了每年一度长达一个月的阴雨潮湿季节。

农谚是人们在参照长期的经验积累后总结出来的谚语,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但是,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无常的,现代人也知道,当气象台宣布“出梅”或“断梅”后,又会出现连续多天阴雨连绵的气候情况,人们称之为“倒黄梅”,大概是黄梅天刚过去又倒过来重现的意思。古人则认为,小暑是断梅的那一天,如小暑那天听到雷鸣或下雨,这一年一定会发生“倒黄梅”气象,农谚讲做“小暑一声雷,依旧倒黄梅”。

《红楼梦》大观园里养了一位性格孤僻、高傲,行为古怪、离奇的尼姑,叫妙玉。这位混杂于世俗之中的女尼经常有发人深思的奇谈怪论和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行为动作。她有她的一套饮食和养身理论,在品茗啜茶方面,她除了讲究茶叶的产地、品种外,还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其中如收集“大雪”那一天的雪,融化后放入甏中埋地深藏,又如收集梅雨季节的雨水,称之“梅水”,梅水存甏中可以存放很长的日子不变质,而且用梅水泡茶,其味更佳。这实际上也是江南黄梅天风俗之一。江南许多地方的地方志上有类似的记载,如《昆山志》:

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甏中,水味经年不变。

《长兴志》:

人于初交霉时(入梅初),备缸瓮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

清人徐士《吴中竹枝词》写得更入木三分:

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蒸蒸润绿苔。

瓷瓮竟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沪城岁时衢歌》中咏:

瓣香肃拜付儿曹,剪彩悬弧殿宇高。

五月十三微雨处,将军灵武润磨刀。

作者原注:

五月十三日为关帝诞。俗以竹为弓矢,系纸作悬之殿庭,谓“纳将军箭”,孩提易养。是日有雨,为“磨刀水”,去疫疠。

原来,古人认为关公的生日是五月十三日,各地的百姓会自发地到当地的关帝庙烧香,与一般的礼制不一样,祭关公时除了“瓣香肃拜”外,还要用竹子做一只弓箭,再用纸扎一只弓袋(,音du,即弓袋),把它们挂到关帝庙大殿的梁上,这种风俗叫“纳将军箭”。风俗认为行过此习俗后就能保证小孩的平安,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天;如果这一天下雨,就叫做“磨刀雨”或“关公磨刀雨”,关公使的是一柄青龙偃月刀,经常要磨刀霍霍,把“磨刀雨”收集起来就是一帖去疫良药。

关公是中国道教神道中最主要的神之一。关公真名关羽,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而为兄弟,帮助刘备奠定蜀汉之大基业。在荆州一战中被东吴名将吕蒙杀害,蜀汉景耀三年(258年)被追谥为壮缪侯,以后历代加封,但道教神道中的地位并不高。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汉人是被统治者,地位极低下,于是在汉人中埋藏一股反元复汉的怒火。宋元也是中国民间说唱文学和小说杂曲的发展时期,于是始终忠于代表汉人的刘备的蜀汉故事被演义而成故事,关羽在民间的影响逐日上升,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据道士张元通之请,追关羽为“关帝”,四十二年(1614年)又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镇远大尊关圣帝君”,关公的地位与文圣人孔子相平,而“武庙”就是关公庙。

关公的称号中有“伏魔大帝”,当然有降妖伏魔的本领,祭关公以驱逐瘟疫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关公并不使用弓箭,而使一柄重180斤的青龙偃月刀,人们为何会以“纳将军箭”的方式来祭关公,驱瘟疫呢?至今无人对此作出解释。

清人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中讲:

大帝由来重伏魔,每逢诞日敬如何。

雨祭范文3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经典版】1) 关爱生命,平安出行。

2) 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

3) 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4) 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5) 诚信服务,重塑道德。

6) 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7) 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8) 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9) 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10) 文明祭扫,为创建山水生态园林城尽一份微薄之力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精选版】1)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2) 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3)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4) 告别陋习文明祭奠

5)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6) 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7) 文明祭扫鲜花祭祀

8)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9) 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10) 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1) 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12) 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13) 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标语横幅

14) 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5) 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16) 祭祖宗多怀念做孝子,爱子孙保环境好老子。

17) 先人坟前怎放无情烟火,我等思亲清明听风听雨。

18) 物燥风大,上坟莫烧纸;怀亲念友,献花寄哀思!

19) 上坟不烧纸,献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无火过清明。

20) 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泽被,慎火护山林常使后人蒙荫。

20xx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语【热门版】1) 鲜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莫把纸来焚,环保健康文明人。

2) 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只献鲜花礼,不焚香火文明人。

4) 清明时节雨纷纷,网上行人欲断魂。博客片语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5) 清明时节泪花飞,祭奠香炉烟雨忙。手捧礼花献英雄,焚烧断魂燃灵堂。

6) 清明时节祭祖坟,鲜花百绫告天灵。忧心之时莫玩火,注意环保与文明。

7)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8) 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园里绿茵菌。劝君爱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9)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

10) 清明节到了,扫墓去吧。

11) 清明扫墓 文明祭奠

12)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

13) 倡导文明祭祀,传播殡葬新风。

14) 倡导移风易俗,共建美好家园。

15) 绿色清明,文明祭祀

16) 缅怀先人鲜花祭祀,骨灰植树回归自然。

1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 清明正当今月夜,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雨祭范文4

风调雨顺,汉语成语 ,用于褒义,配合得均匀合适;适合需要;年景好。常与“国泰民安 ”连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风调雨顺的意思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风调雨顺成语解释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二、风调雨顺成语近义词平安无事 [ píngān wú shì ]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五谷丰登 [ wǔ gǔfēng dēng ]

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

天从人愿 [ tiāncóng rén yuàn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人寿年丰 [ rénshòu nián fēng ]

人身体健康,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雨顺风调 [ yǔshùn fēng tiáo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五风十雨 [ wǔfēng shí yǔ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十风五雨 [ shífēng wǔ yǔ ]

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天平地安 [ tianping di an ]

寓意自然界风调雨顺。

十雨五风 [ shíyǔ wǔ fēng ]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三、风调雨顺成语造句1、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又获得了大丰收。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每个农民伯伯的心愿。

3、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的前景令人欣喜!

4、“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今年风调雨顺,庄稼子粒饱满,丰收在望。

6、今年风调雨顺,庄稼又获得了好收成。

7、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8、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很茂盛。

9、这几年风调雨顺,农业连年丰收。

10、去年风调雨顺,农民们大获丰收。

11、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祈求能够风调雨顺。

12、瑞雪兆丰年,这一场春雪也预示着我们的祖国今年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3、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都希望过风调雨顺、河清海晏的日子。

14、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

15、这几年经济景况良好,连年风调雨顺,每个家庭都丰衣足食。

16、今年玉米的长势很好,风调雨顺的。

17、富民政策,加上风调雨顺,这里的千家万户都富了起来。

18、今春虽风调雨顺,但安不忘危,我们仍应要做好抗灾的准备。

19、在新春之际,让我们祈求今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我国近年来风调雨顺,人民也都安居乐业。

21、祈祷上苍保右,让我们的事业否极泰来,从此风调雨顺。

22、要是你成了农夫,自然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23、去年风调雨顺,所以粮食得到大丰收。

24、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农牧丰收。

25、因为风调雨顺,作物丰收。

26、这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各种作物都大丰收。

27、今年的春天真是风调雨顺充足的雨水,很少下霜。

28、农民们都盼望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丰年。

29、假如风调雨顺,农民将会有好收成。

30、今年风调雨顺,必定收成很好。

31、如今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春满人间。

32、看背影风调雨顺,看前面颗粒无收。

33、人们认为祭祀蛙神可求得风调雨顺。

34、正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简刑清,闲来无事。

35、乾隆乙酉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

36、神怒,则天降灾祸,民不聊生,神兴,则风调雨顺,天下安康。

37、李某家有薄产,只要能保得一方风调雨顺,千金散尽还复来。

38、中国地阔天长,不可能每一寸土地每年都风调雨顺。

39、哈尼族人多于农历五月后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0、这些年来,临江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都是拜您所赐。

41、天竺国来使拜见陛下,天佑我朝,愿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2、当今圣上于十六年前继任大统,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雨祭范文5

关键词:祭o;仪式音乐;原生性;再生性

彝族支系繁多,花腰彝是众多支系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支系。“花腰”因其服饰中色彩绚丽的刺绣腰带而得名。①总数仅3万余人的花腰彝,有80%居住在云南红河州石屏县的哨冲、龙武一带。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的慕善村就是一个典型的花腰彝聚居的村子。“眯嘎毫”(彝语祭o)是当地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不同的村寨有不同的祭祀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个属马日举行。“德培好”(祭大o)是“眯嘎毫”的最高形式,“眯嘎毫”一年一次以村为单位举行,而“德培好”则十二年一次,逢十二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日举行。在花腰彝心中,祭o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族人对始祖“阿o”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典仪。传说中的“阿o”是彝族的民族英雄,他智慧超群、英勇无比,曾带领彝族人民同严酷的大自然和外来侵袭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死后被奉为民族的保护神。人们通过祭o仪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仰,希望祖先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原生性”在本文语境中的释义为仪式音乐形式诞生的最初样貌;“再生性”指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变异。②在花腰彝的整个祭o仪式过程中,既能体现以“原生性内容”保持了传统音乐中心特征,也能感受到以“再生性内容”对传统音乐的延续。

祭o仪式有接o、祭o、o哦、送o。接o时由毕摩手提一个竹篮(里面有烟、酒、饭、肉、香、筷子)围绕着锣鼓队跳一种神秘的舞蹈,同时嘴里低声吟唱着含混不清的词语。舞毕,鞭炮声响起,由旗子队走在最前面,毕摩尾随其后边走边跳,口里念念有词。紧跟着的是抬纸庙和纸轿子的人员,然后是狮子队、龙队、贝壳队、纸船队和高跷队紧随其后。队伍走到中途,由两位青年到指定的山上去寻找“龙蛋”,然后交给毕摩,毕摩又进行跪拜和默念仪式。默念结束,毕摩带领队伍穿越鬼门关(穿越一些象征性的树枝)后到达神(龙)坛。仪式过程庄重而肃穆。而“o哦”、“送o”则是载歌载舞,显示出了整个祭祀活动中“以乐娱神”的目的,并达到了“人神同乐”的效果。在祭祀完毕后,人们都聚集在村里的广场上表演歌舞来祭神娱神。其中“o哦”是祭o仪式中最欢快、最热闹的集体歌舞活动。“o哦”又称为跳“祭o调”,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踏歌形式。人们围成圆圈,拍掌为奏,始终重复简单的步伐,其中由歌手唱一句,全体助唱一句,不断反复。o神接到村里的第二天,就得进行挨家挨户地“拜狮子”。清晨,各家各户都在自家的堂屋正中安放一张方桌,在桌上摆放上香、大米、糖果、烟、酒、茶水、花生、鞭炮物品。迎接拜狮子小队的到来。在拜狮子小队中,其中一个身强体壮的男子手持避邪棒走在最前方开路,其余的男性则敲锣打鼓紧跟其后。每到一户人家,拜狮子队沿右侧进入正堂屋,在正堂屋耍狮完后,再依次到其余的各个房间。拜狮子时的音乐,除基本曲调不变之外,歌词可根据主家的情况自由编唱。入户拜狮子不分贫富贵贱,拜狮子小队必须每家每户地跳唱。每到一户人家,拜狮子小队刚到房门口,主家就要出门热情地接待。跳唱结束,主家就在房门口点烧鞭炮,少则一串,多则不限。这时,头家领唱的人举起桌上酒杯,四方滴酒,敬献天地神灵。一家跳唱结束,再继续到另外一家跳唱。据村长孙正尧介绍,以前除“拜狮子”外,还需要到每家每户跳贝壳舞和叉叉舞(由男子上身,下身只穿树叶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已不愿再学习此类的舞蹈。

毕摩的舞蹈、祭o调、拜狮子调以及已经不再表演的贝壳舞和叉叉舞,都是依附于仪式活动中的音乐现象。人们对神的信仰,代表了族人所经历的心理路程,仪式中的音乐,就变为他们传承记忆的重要手段。在祭o仪式行为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神在族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敬神、娱神都是很严肃和庄重的事情,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仪式的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中的吟唱和舞蹈也一定要“严谨”,不能儿戏,否则这种仪式便失去了意义。人创造了神,人要敬神,人要求得神的护佑,不能随便,这应该是地方乐音能够长期保持其“原生性”而少有变化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商业经济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与传统的祭o活动相比,现在的祭o活动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如祭o中的“o”,原本是本族中的一位民族英雄,而当笔者亲临他们的仪式现场时,却发现所有的“o”都写成了“龙”。因此也产生了舞龙这种独特的祈福方式。这不能不说明本族与外来事物的融合与变迁。以此同时,花腰彝在祭典仪式过程中不断的精简了一些传统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时尚潮流的音乐元素,仪式娱神更娱人。以舞龙为例,龙有雌雄之别,小伙舞黄龙(即雄龙),姑娘舞青龙(即雌龙), 舞龙队在村寨间边走边舞,为村民们驱除邪气,祈求整年平安。如今,每逢有重要的活动,族人都要进行舞龙表演。舞龙已经演变为喜庆、祥和的象征。舞龙结束后,就要在村寨中的广场举行民间歌舞和杂耍表演。唱海菜腔和跳烟盒舞是其中两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村民的歌舞表演几乎都是根据彝族民间歌舞而改编,有《欢乐的彝山》《彝族情歌》《思念调》《花腰之歌》等等,再加上现代电声乐队为其伴奏,受到了更多年轻人们的追捧。在当今地方政府提出发展旅游经济、展示民族文化特色、促进地区社会发展的倡导下,其祭o仪式也在继承传统中有了改变,在保留其基因的同时,即“原生性”保持了传统仪式音乐形式的中心特征的同时,“再生性”使其传统得以不断丰富其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丰富了民族节日的形式与内涵。

花腰彝祭在整个o仪式音乐中呈现出“生于斯、长于斯”的特点,它离不开孕育它的地方社会和区域,它诞生于民族聚居的地方性自然和文化生态中,蕴含着当地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它扎根于所产生的地域,反映了地方群众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状态,是对当地社会文化情景的一定程度的折射和映照。别具一格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内生性正是其“原生性”得以保留的肥沃土壤。在现代社会中,花腰彝祭o仪式活动从“原生性”到“再生性”的保留和变异,人们生活实践的变化是其根本的原因。发展旅游经济、展示民族文化特色为根本目的一系列活动,则是仪式音乐从“原生性”到“再生性”的外在动因。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绎、发展,他们是自己传统习俗的传播者和延续者,“再生性”内容的出现既可能是出于本族人们的无奈之举,也可能是积极地应对。不管它们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顺应了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使其更加灵活、充满活力地传承下去。

注释:

①陈劲松.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2

②方墨涵.原生与再生――豫中笙管乐班的传承与变迁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0.1

参考资料:

[1]谷家荣、罗明军.仪式与变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4

[2]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雨祭范文6

作为北京的象征,天坛屹立在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地方。出于农业社会对自然力的敬畏,人们对“天”的敬仰得诚恐诚惶,天能兴邦亡国,天能予人祸福,天命可畏,天命不可违,天就是主宰万物的神圣。历代统治者利用人们的这种敬畏心理,自诩“天子”,借着天的名义狐假虎威,顺理成章地稳操主宰人间一切的权柄,于是敬天成了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福寿恒昌”而“江山万年”。“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君权神授”,皇帝对天称臣,祭天只能是皇帝的“专利”,成为国家政治伦理中不可或缺的大典,或者说,祭天成了封建王朝政权合法的标志,天坛也正式成为政权与神权相结合的象征。“国之大者在祀,祀之大者在郊”,在中国,任何一个帝王登基,第一纸诏书就是頒年号,定正朔,第一件大事就是登坛祭天,取得“天”的认可,用“天命攸归”,“天下所望”的鬼话蒙蔽天下、稳定政局。这一程式,不仅历代汉族帝王津津乐道,就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也都照抄不误。金人原有重五、中元、重九“拜天射柳”的习俗,而一旦入主中原,立即改弦易辙,建坛拜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唯恐人家议论“来路不正”,迁都北京后也急着建坛祭天,伪借天意,标榜自己才是“真命天子”。

“敬天法祖”启始于周朝,祭天大典的仪制始出周公之手,那一套颇为复杂的仪式神秘莫测,到西汉末年才最终确定下来。出于凸显皇帝“天之骄子”的正统地位,祭天大典确立了天(皇天上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那些在历史上受人尊崇、但不是皇帝“本家”的五帝(苍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则变成了皇天上帝的属神,比皇帝又逊了一等。设坛祭天始于西汉,汉成帝(公元前32~前7年)时,在长安南郊正式设立圜丘祭天。后来的历代统治者沿袭此制,都在京城的南郊建立圜丘祭天直至清末。

祭天的种类也很多,一种是季节性常祀,分为孟春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享明堂;二是皇帝于冬至在圜丘举行的南郊大礼;最为隆重的是在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封禅大典始于汉高祖刘邦,但因兴师动众、破用糜费,后世因循者为数不多。最正统、最常规的祭天则是郊祀。明清时的郊祀每年三次都由皇帝在天坛亲自主持。天坛祭祀并非仅仅限于祭天,它兼有祈谷和祈雨的功能。每年正月上辛日要在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祷告上天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在圜丘坛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而每年冬至日则在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主祭皇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河晏海清,国祚永盛,江山万代”。祭天祈福自然只是封建帝王家天下的一厢情愿。尽管明朝有13位皇帝、清朝有9位皇帝都在这里虔诚祭祀过,但最终也逃脱不了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宣统皇帝宣诏逊位的历史嘲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欺世盗名的雕虫小技只能蒙蔽一时,螳臂焉能挡车?

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