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吐温的故事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1

童话协奏曲

先从最喜爱的童话书开始。翻开著名的《一千零一夜》,我像一只饥饿的羊闯入了一片肥沃的草地,贪婪地吃着这美味的文学大餐。里面的一个个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天马行空,我看得如痴如醉,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故事里主人公与命运抗争,与大自然周旋,与成功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做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文学小插曲

一本文学书勾起了我的兴趣-------《柳林风声》。我聚精会神地看着,用心去体会每只动物的性格和特点。正当我沉浸在书的海洋里,突然,一阵刺耳的电话声把我从书海中揪了出来。原来是妈妈打来的,还没听清楚妈妈说的什么,我就说“知道了”,连忙挂了电话,继续在书海中遨游。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回来了,问:“饭煮好了吗?”“啊?我都给忘了!”

小说进行曲

最近我又迷上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有点看不太懂,但是又觉得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特别可笑。一页、两页,我囫囵吞枣地看着,想看哪篇就看哪篇,不求甚解,没几天妈妈告诉我,马克吐温的文章是用讽刺的手法嘲笑当时的美国社会,等我回长大点再来读,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书中的含义了。放下这本书,我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2

《王子与贫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偏童话故事型,个人认为这个挺好看的,如果仔细体会,还会悟出点道理,这道理我就不说了,自己去看吧!

《夏洛的网》美国作家E?B?怀特写的,是一只蜘蛛和一只小猪的故事,很感人,也蕴含着许多人生的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英国作家笛福写的,这本书很有名,只是有点枯燥,没有童话故事那般有趣,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不妨看一看。

(来源:文章屋网 )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教材;教学;阅读能力;开放性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而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删改问题的争议也从未休止。课文的删改,有着一系列社会、教育的客观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对待当前这些方面的意见呢?其实,教科书本身的删改对学生的“学”并无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教师对教科书的合理“开发”,却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学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饥饿感”。

一、原文寓于教材,引发阅读兴趣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获得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还要活用教材,更要适量创编教材。而对于教科书中选编或是改编的课文更是可以合理利用,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的教学片断为例:

师:我们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老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学生读。)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师:课文是这样写的。译文又是怎样写的呢?(出示原译文)

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我觉得小鸭出生的地方非常宁静,非常美丽。

师:是怎样的美丽呢?

生: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

师:真好,你读出了一幅幅宁静美丽的图画。有一幅是小麦――黄澄澄的。一幅是燕麦――绿油油的。这“黄澄澄”,这“绿油油”,多美的叠词,多美的画面,这是生命的色彩,是暖暖的,甜甜的。就这两幅画?

生:还有,“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远远看上去,像一朵朵大花点缀在绿色里呢!(老师点评“点缀”用得好。)

生:还有呢,“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鹳鸟很好玩,可以想象它迈着又长又红的腿散步的样子,还没完没了地说着埃及话,估计就它会说埃及话,所以喋喋不休地显示自己了不起。

师:在丹麦的传说中,鹳鸟是从埃及飞过来的,所以安徒生就想象他们这样说着埃及话。

窦桂梅老师将原文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她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更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二、立足教材,适时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增补。

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时,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他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的梗概,更是激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师:同学们,《金钱的魔力》节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老师建议大家去读读《百万英镑》整篇小说,你会明白得更多。

课件出示故事梗概:一对富豪兄弟打赌,哥哥认为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弟弟则认为因为无法找零而花不出去,那人肯定会饿死。富豪兄弟选择了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美国人亚当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试验,并答应他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亚当斯欣然接受了这个无聊的任务。亚当斯无论去吃饭还是购物都会因衣衫褴褛而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都向他大献殷勤。于是,一幕幕精彩好戏上演了……

师:想去读读《百万英镑》的请举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关注马克吐温的其他小说。

三、以教材为基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经典奠基可以激发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也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以教材为基点,不断补充、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主人公汤姆是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向往英雄事业的孩子,他曾与哈克贝得芬一起去离他们居信住的村镇较远的一个地方去探险,当海盗、印弟安人……后来,由于厌烦严格的生活和枯燥乏味的功课,与男孩子们结盟,想干一回正`正当当的强盗事业……

我特别喜欢这流传了将近一百三十年的故事,也特别想当一回海盗。汤姆的生活虽然毫无趣味,并且还很贫穷,(因为当时这个镇处在乡下)但是他会用自已的想法让他和伙伴们开心起来,虽然他也偷过别人的东西,但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极力帮助。我们应该学习汤姆索亚的品德,改掉和他一样的坏习惯,抬起头来做一回正正当当的男子汉吧!

汤姆索亚是个孩子,但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疯狂,他只是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而己,(虽然这不好,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改的),但有时,他会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想法,并一定要将它办到,例如奸寻宝,真的被他找到了一大箱金子,他说要去当海盗,很快,便有人愿跟他一同去。

汤姆索亚很勇敢,他的好几次冒险经历都印在我的脑海,永远珍惜这本书吧,因为不久,也许我也有机会去当一次海盗,那时,我要带上这本书,和它一起去。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5

一、南方幽默——美国通俗文学的民族特质

美国的南方文学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传说故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明朗的生活气息。它们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被广泛使用,在丰富作家表现手法的同时也成就了作家的艺术特质。福克纳便是此类作家中的佼佼者。与民间传说相连的民间幽默是整个美国文学和文化的显著特征。美国文学自殖民时代诞生之初就极具隐喻性和象征性,而民间传说和民俗故事无疑是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和载体。轻松的国家情态和民众的创作情怀共同催生了幽默的文学创作形态并形成传统保留至今。“美国的幽默主要分为以新英格兰为中心的东部幽默和流传于南部各州的边疆幽默。”[3]南方幽默主要指荒诞故事类的民间传说,极具生活气息和感染力。19世纪如火如荼进行的西进运动和城市化助推了文学创作中南方幽默的运用和普及。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与文化特质的集大成者。他对在通俗文学创作与传播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马克•吐温极为推崇。在他看来,马克•吐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作家,是“美国作家之父”。“福克纳是一个属于马克•吐温传统的伟大幽默家。”[4]142他曾高度评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并将其视为文学主题表达的典范。福克纳的创作使那些在民间口耳相传的幽默故事进入了文学圣殿。韦勒曾指出:“把民间故事吸收入书面传统之中为美国文学输入了极为需要的新鲜血液。”[5]南方的民间幽默对马克•吐温和福克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指出全部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为马克•吐温的追随者,福克纳的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有美国特色。他表现的是美国人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千姿百态,更可贵的是他使用的是美国人自己的语言。他以更为纯熟的手法吸取民间幽默的精华,提炼方言口语的表现张力。在福克纳看来,幽默是美利坚民族的特质,是上帝的选民的标志。美国的文学艺术应该去宣扬而非摒弃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福克纳对美国人,特别是南方人幽默特质的高度推崇足以解释其在小说创作中大量使用幽默并取得伟大的成就。福克纳的创作在全新的维度上实现了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完美融合。福克纳在创作中对南方幽默的使用随处可见。《我弥留之际》中,本德伦一家人送葬途中的艰难旅程并不能和克服种种磨难并创造了英雄业绩后回到家乡的荷马史诗《奥德修斯》相提并论,但小说情节中用水泥来固定儿子折断的腿和安斯魔术般地搞到一个“鸭子般长相”的新老婆等等,都明显反映了荒诞故事和南方幽默的影响。《押沙龙,押沙龙!》中对斯特潘这样一个人型畜类、枯燥乏味的人物的描写同样很滑稽,比如他每次出门前都要用烧热的砖头把他唯一体面的衣服熨平。《去吧,摩西》中一只狐狸和几只狗闯进来把整个房子搞得天翻地覆的情景把读者带入了典型的边疆幽默的戏剧场面。美国南方幽默的大量使用使得福克纳在作品结构、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成为无可争议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福克纳对民间幽默的使用有助于增强其人物的感染力,加大对社会的批判力度,深化作品的道德意义。读者在滑稽搞笑的场面中感受到福克纳对道德堕落的讽刺:在信仰缺失,人性扭曲的社会,功利主义思想彻底战胜了感情与怜悯。

二、方言口语——美国民族文学的优秀品质

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另一特点体现在其对方言口语的使用上。民间文学从本质上讲是大众的,大众的语言主要是生活中的方言口语。它直接来源于生活,纯朴自然,没有人工雕琢的矫揉造作。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表现大众生活,方言口语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载体。“对于有着强烈的普世情结的福克纳来说,用口语写作是最切实的文体。”[6]当代表精英文化的福克纳在创作语言上选择贴近大众的方言口语时,其作品自然会实现文学向大众审美的回归。继马克吐温之后,福克纳将美国小说的语体风格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在《喧哗与骚动》的迪尔西部分运用了大量方言变异来展现南方黑人的语言特点。当杰生要打小昆丁时,她对小昆丁说:“只要俺在这儿,就不能他碰你。”[7]另外,福克纳还经常把南方口语中的片段融入书面写作,《押沙龙,押沙龙!》中描绘昆丁想象斯特潘同波恩之间较量就是这一手法的运用。此外,福克纳在作品中还运用拼写变体来表现美国南部方言,并使用南方方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文化素养或社会地位。在《村子》中,他用“bobwire”来代替“barbedwire”(带刺的铁丝),用“paw”指代“papa”(爸爸),用“clubfoot”表示“cripple”(跛足者),用许多的词典上找不到的词来表现常见词的意思。在许多随笔中,福克纳关心文体。他用传统的修词手法取得更大的读者共鸣,用方言口语使文笔更加丰富多彩。福克纳告诉别人,“我不是什么文人,我仅仅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农夫。”[4]139总之,在方言口语的使用上,福克纳以他纯熟的手法兼收并蓄,汇雅融俗。美国文学自爱默生以来一直注重运用美国的语言,发掘美国的素材,建立并歌颂美利坚的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南方文学的发展同样贯穿着从未间断的广泛使用方言口语的传统。优秀的美国作家们力劝美国学者摆脱欧洲文学的陈词滥调,去创造属于美国的文学表达。学究式的语言,僵化的语法结构遭到鄙视,丰富多彩的口语体受到了推崇。“福克纳的小说语言的口语化与美国社会民主化所带来的语言民主化是密切相关的。”[8]南方的作家们都十分重视在作品中使用属于自己的方言口语,这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具有鲜明的南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福克纳是这一传统的集大成者。他通过对方言口语的使用来制造幽默效果、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辞》高度赞扬了福克纳对方言口语的运用及其在关注人类苦难,寻求普世价值方面的探索。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家,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等美国乡土文学大师的优秀传统,以通俗幽默的语言绘制了一幅纷繁复杂的美国南方社会画面。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地域甚至国家的界限,富于现代性和现实意义。福克纳作品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来服务自己的创作理念,将作家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见诸文字,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与读者的共鸣。总之,福克纳不拘泥于传统的樊篱,将高雅与通俗完美融合于文学创作,从更广阔的视域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6

随着学校及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知识被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认知规律。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作为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如果班主任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恰当运用"心理效应",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我尝试着将心理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学期结束后班级工作取得了成效,而我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工作经验,对"心理效应"与班主任工作的契合也颇有感触。一、心理加减法---迈开班级管理第一步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体验到"心理加减法"。比如我们去饭店吃饭,师傅可能往你碗里打了满满一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你心里可能会不高兴,觉得师傅很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你碗里打一小勺,感觉不够,就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你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你得到的菜总量一样,心理感觉却完全不相同。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

心理加减法非常适用于新任的班级管理。我刚接手班级时,制定了严格的班规,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对违规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让班级学生对我产生了敬畏感。两个月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已经基本养成,我就适度放低了班主任的架子,有时也会跟学生开玩笑,调侃一下。学生渐渐就会感觉,老师原来也是这么和善讲理,敬畏之后再生亲近之情,学生就会觉得很满足。二、期望效应---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期望公平对待不同的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这让我想起了"期望效应"。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实验证实的,旨在说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潜意识作用的影响。当你给予他人某种期待时,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影响,进而向着你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期望效应"告诉人们,对他人传递积极的期望,会使对方进步得更快。所以,只要你能坚信"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便没有不支持你的人,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期望效应"让我明白,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班主任更是如此。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男生,刚开学时他总喜欢说别人"",我很生气,就反问他:"如果别人说你,你会高兴吗?"他很冷静的回答我:"没关系,我无所谓。反正我爸妈一直都说我的,小学同学也这么说的。"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试着与他沟通,纠正他对自己的看法,后来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我和任课老师还寻找机会鼓励他、表扬他。"感人之心莫先于情",有了适合学生实际的期望,还必须利用情感因素实现这一期望。"没有了情感、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到现在为止,这个学生仍然是有些调皮,但他的成绩确实进步了,期中考试时还得到了年级组颁发的进步奖,他表面还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我开玩笑地说"你不想要这个奖,那我就给别人吧",他连忙说"不行不行,这是我从上小学得到的唯一的奖状。"看得出来,他很在意这个奖。

这个学生的转变让我想到了成功教育所强调的一句话: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当然,班级中确实会有反应较慢的孩子,但我还是会告诉他"你很有潜力",这可能是谎言,但肯定是善意的谎言。三、超限效应---建立适度有效的表扬与奖励机制

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给了我两个启示:一个是提醒我自己在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俗话说"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记得一个朋友曾聊起过他最不喜欢一个老师,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他告诉我:"因为那个老师总是表扬我们。几乎每节课都会说很多'你很不错,很棒'这样的话,我们听的都快麻木了"。如此看来,表扬的次数要控制,但表扬的程度一定要强烈,每天都不痛不痒的重复几句表扬的话,效果并不好。第二个启示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需要灵活多变,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我为了建立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进步,在班级中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实施量化管理。刚开始感觉效果不错,同学们都积极争取加分。但两个月后发现班级有些学生就有点无所谓了。这时班长提建议说:"老师你可以买一些很可爱的小刻章,弄一张大纸把所有学生的名字及所得分数写下来,得分高的或有进步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图章。"我采纳了班长的建议,学生对这个小图章确实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就会积极表现争取高分数。看来,每隔一段时间给班级加入一点变化,学生就会保持兴奋。四、角色效应---以真情消除学生的失落感

学生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角色"影响的,发挥角色的良好效应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儿童正处在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个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对儿童来说,他们在学校和班级中所充当的角色往往是其性格塑造的关键因素。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能经常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合理引导,适当激励,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