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功的企业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1
【关键词】有效沟通;运作效率;组织目标
一、企业家与员工沟通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中,由于认识的不足和文化差异,目前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阻碍沟通的因素。企业的计划决策、制度仅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员工见面的机会很少,很少了解员工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对职工的情绪、思想状况和需求关心的很少,及时了解和关心,也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
(一)对现代文化理解的偏颇,存在家长制、等级制的消极影响
中国经历了两千年封建社会,其文化影响很深,首先,管理者的家长制无处不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资料显示,企业经营者职业活动中最关注“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7.3%。其次,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在企业中,虽然没有级别地位之分,但几千年封建礼数文化、等级观念、权威主义深入人心,下级对上级有一种敬畏心理,如果管理者没有改进自己的观念,就会在对下沟通时居高临下,采用发号施令的沟通方式,造成沟通的单向性;而下级鉴于对上级的敬畏,鼓不起勇气与上级进行交流,造成有话不敢说、有事不敢问,上述两种情况毫无疑问会对沟通造成严重的障碍。
(二)忽视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沟通环境不佳
有些企业不重视沟通渠道,消极对待沟通,忽视沟通文化,那么在这个企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形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员工对什么都无所谓,既不找领导,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愤恨;管理者也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共同造就了企业内部的“无所谓文化”的企业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看到问题也不去反映,管理者更是只注重布置任务而不是发现解决问题,长期的问题积累,就会使企业内部不能协调一致,最终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1]
(三)信息传递层次太多,以致信息受层级过滤的影响,出现偏差
在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总会有人为了维护人情而过滤掉部分信息或对信息进行修改,造成沟通过程中,信息不能有效的传递,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而这种维护不仅破坏了规则,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对于企业来说,这类情义为先的行为成就的只是暂时的和平。组织层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保真上,一般来说,信息经过的层次越多,失真的可能性越大,上行沟通时,各层级还会对信息按照有利于部门和自身的方式进行主观性的甄别和过滤,经过选择加工后再将信息上报,从而造成信息失真。[3]有的组织中如果部门职责不清,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就会使沟通双方造成心理压力,上层无法接收到急需的和正确的信息,下层也过滤,不愿反映真实情况,给沟通带来障碍,使沟通达不到正确的目的。
(四)沟通的积极性不高
沟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对沟通的重要性有着普遍的认同。沟通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及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2]然而,沟通主动性的低下却会导致沟通的滞后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工作的开展。沟通渠道不畅及沟通制度欠缺使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缺乏热情。员工不乐于参与公司管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组织方面,大 多 数 员 工 并 非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不 愿 提 出 建 设 性 意 见,而在沟通中存在种种障碍,从而持保留态度,这种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良好沟通渠道以及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沟通技能欠缺和沟通方式不当,沟通技能的欠缺使沟通中的信息。沟通技能表现在倾听、语言沟通、书面沟通以及非语言沟通等方面。企业整体沟通技能的特点主要现为:倾听能力缺乏,语言沟通多,书面沟通少,这样致使很多信息无法完整保存、准确传达;同时由于沟通技能及方式不得当,使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
三、建立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际沟通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而这问题来源于多方面,最终使信息的传递和理解不能有效进行,当然也就不是有效的沟通了。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与员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认识沟通的各个过程,找出盲点,清除各个障碍点,并逐一加以完善,才能最终与员工建立起良好且有效的沟通。
(一)让员工对沟通行为及时做出反馈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 当人们考虑问题时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拉近与沟通者的距离,这样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你所传达的观点、态度,也更倾向于合作。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作出反馈。比如,当你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接着向员工询问:“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复述一遍。如果复述的内容与管理者的意图相一致,说明沟通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对管理者的意图的领会出现了差错,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或者,你可以观察他们的眼睛和其它体态举动,了解他们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二)公平对待和尊重员工 。企业在制定员工奖酬制度时一定要公平对待和尊重员工。有许多方法可以奖酬员工。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建立正式的奖酬制度来确保员工受到奖励。如果奖酬制度能够适当地执行,那么员工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对待,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奖励计划不应当只针对某些员工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员工会很容易地发现企业的偏袒。企业应当精心设计报酬形式,因为任何形式的报酬或奖励都应当对员工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员工的满意度,更好地激励员工。尊重职工的价值观,企业有企业的愿景和理念,这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一个共同的追求,但是每一个人的来源环境和背景各不相同,这样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只要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不相悖,就要尊重他们。员工的价值观得到了尊重,他们赢得了信仰和信任,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融入到企业中,共同为企业愿景而努力。 二要肯定职工,给予职工鼓励,木桶原理想必每一个管理者都懂,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看最长的那根木板,而是看最短的那根,不是看材质最好的那块木板而是看材质最差的那块。同样,员工依据个人的学历、才智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程度等,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管理者更该注重培养能力差的职工,工作中多给予一些帮助,多鼓励其参与新难工作,对于他取得的成绩也该给予其积极的赞扬和肯定,让他从心理上走出“无能”的阴影,尝试着开发他的潜能,让他尽快进入角色释放自己的能力
(三)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
在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员工往往有不同的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话产生不同理解。另外,由于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不同的员工都有不同的“行话”和技术用语。而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以为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其他人恰当地理解,从而给沟通造成了障碍。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领导艺术,会运用不同领导方式和员工交流。一般来讲,女性领导者在做到一定职位后领导方式会越来越强势,而男性领导者会越来越柔和。员工也要针对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才能使沟通达到最满意效果。
(四)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沟通是双向的行为。有一个嘉宾曾问过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这样一个问题:“您的员工敢您说真话么?”他说:“工作当中我是非常严肃的,公司里能跟我讲真的人也实在不多,特别作为基层员工见我机会也很少,那么只有身边老臣,跟着我比较多、十几年,见了我是不会客气的。”这就加大了沟通的困难度。 积极的倾听要求管理者把自己置于员工的角色上,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你想理解的意思。同时,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员工的发言而不作出判断。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的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你漏掉余下的信息。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
(五)减少沟通的层级
人与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方法是交谈。交谈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递,并得到对方回复。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口头沟通的缺点就显示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信息,当信息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常常与开始的时候大相径庭。[4]因此,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注意与员工直接沟通。管理者必须重视与基层的沟通。乐于交流重要信息,善于倾听,并且愿意花大量时间与员工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通过交流传达企业发展方向与前景规划,为企业树立信心,增强企业荣誉感。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女士为了加强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想更多的听到一线工人的声音,对干部做了整顿,曾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她发现总经理信箱都挂在厂长办公室的门口,那还有谁敢去投诉呢,当总经理找厂长谈话的时候,厂长就会知道是这个人投诉的,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会被炒掉了。所以没人敢投诉,那么当时董明珠女士是怎么办的呢,她把她们公司的食堂、厕所,反正看不见的角落,全部挂上了总经理信箱,当时最高的时候收到了700多封信,再根据这700多封信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从而练就了一个优秀的干部队伍,增强了企业之间的沟通。
结论: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计划的制定、工作的组织、人事的管理、部门间的协调、组织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沟通,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沟通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沟通是万万不能的,对管理者而言,沟通是组织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在一个有共同目标的全体群体或组织中,要协调全体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中要重视沟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与科技信息时代,信息共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有更好地利用沟通才能使企业中的不同个体达成一致,是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陈进,论企业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市场周刊,2008,(2):16.
[2]刘为军,浅谈管理沟通的作用和途径[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10):10-12.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2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商业模式 企业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84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 or Entrepreneurial Play?
LI Jin[1], DONG Yinhong[2]
Abstract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in the end is a novel trait or business model entrepreneurs,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Firstl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content of the business model, and then by analyzing the case of sea fishing, noted the business model determines the way of corporate earnings, and because the business model decided to constantly updated technology, so to some extent, the success of the business model the success of the new venture. Finally,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college students to pla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Key words new ventures; business model; entrepreneurial spirit
1 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模式
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指出,企业家才能是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正是这种要素把生产者、消费者和产品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提法也是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土地、资本三种生产要素决定论的重要补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表现。斯蒂文森(Stevenson)强调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管理方式,是一种追求机会的特质。从行为上讲,企业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需要承担战略制定、授信承诺、资源配置、沟通与激励等功能。企业家精神并不是作为一种身份的固有特征,也不是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特征,而是担负着对稀缺资源如资金、人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化配置的作用,其最终的目的是让企业长期经营达到一定的效果。熊彼特在研究创新形态时指出,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最本质内涵,是企业家区别于其他盈利组织行为人的特征。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不断驱使着企业家提出新的想法,并基于这些新的想法对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配置。从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资源有助于组织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寻求市场机会、合理利用资源、创造消费者价值得到创新租金,最终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关于生产流程、经营方式、营销手段的统称,是企业利用自身资源选择经营范围、组织生产或服务、甄别用户的全过程,是企业组织内部运营结构和外部要素相关联的统称。商业模式包含的实际内容与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与战略管理理论不同,有其更加广泛的内涵。商业模式的结构组成正是战略管理理论中有关战略结构的内容,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是一种战略变革。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更能得到创新租金,具体体现在缩减成本、扩大消费群、变革营销模式上。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主要赢利点在于为用户提供溢价产品或服务。但是,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同类产品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下,企业利润下滑至平均利润率水平,造成整个行业的畸形发展。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拥有潜在用户,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就能带来企业的聚积发展。腾讯公司的用户上亿,但是真正产生经济交换的用户可能不到10%,就是这种用户接触平台的模式支撑了腾讯的快速发展。
2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模式:以海底捞为例
自由竞争市场理论告诉我们,在完全同质化的市场中,每个企业都收获着非常低的利润率,只要这个行业和产品利润率达到一定程度,多数企业都会涌进来平摊这些利润。所以,在那些比较传统的行业里,新创企业的能力几乎完全相同,激烈的竞争使得所有企业都在极为相似而且较低的盈利水平勉强生存。同质化的生产流程、经营方式和营销手段在竞争市场下无法长期生存,只有创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这其实说明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新创企业能否盈利。
近年来的商业实践也说明了这一道理。例如,“海底捞”是最近非常有名的一个餐饮企业。这家从四川简阳靠卖麻辣烫起家的火锅店用1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销售额达到近3亿人民币,近50家分店,晚餐平均翻台3-5次(一般行业的2倍),平均等待时间为2个小时。这在餐饮行业尤其是火锅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不少学者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跑到海底捞去实习、学习。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海底捞的“变态服务”成就了他的业绩表现。海底捞给等待的客人擦皮鞋、美甲,给长发客人提供发圈、眼镜布,在海底捞等待区等待的时候,热心的服务人员会送上水果以及豆浆、柠檬水等饮料。此外,还提醒顾客在此打牌下棋和免费IPAD上网冲浪。正是这种服务,使得顾客愿意在海底捞等待消费。
表面上看,是服务带来了海底捞的盈利。但是问题是,表象的服务形式可以被其他公司复制,为什么其他的餐饮企业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海底捞的商业模式。海底捞的经营模式进行了三次成功剥离。(1)把后台能干的工作从前台剥离;(2)把机器能干的工作从人身上剥离;(3)把公司能干的事情从员工身上剥离。这三个剥离优化了餐饮行业的成本结构和服务效率。对于餐饮行业来说,产生价值的地方在营业面积而不是厨房,在一定的空间下,厨房面积相对越小,那么产生的利润就越大。海底捞为了提升利润率,将后台的工作从前台剥离,让海底捞的厨房面积变成营业面积,让员工从菜品的清洗与分拣中解脱出来专心服务,这样做的效果就是成本减少,并且让服务更加专业化。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海底捞通过三个剥离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利润率的提升,将这些利润的增量部分反馈给顾客和员工,让员工、顾客、企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才是最本质的原因。
所以说,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一个新创企业在资金缺乏、行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不仅仅是想获得平均利润的话,必须要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3 企业家精神应该包含商业模式选择的能力
传统的企业家精神具有宗教色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那部分人被认为是带着罪恶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必须用一种虔诚的心态来赎罪,以便将来能够和上帝进行交流。赎罪的心态和行为就是企业家精神。所以这种认识下的企业家精神包含着冒险、执着、追求极致的特征。在这些特征的指引下,企业家猎寻市场机会,并整合有利资源,目的就是要给消费者提供超额价值,而这部分的超额价值就是所谓的创新租金。这种特征,在从苦日子中走出来的中国60后、70后企业家身上非常明显,但是显然不能很好的解释大学生创业活动。80后、90后的新生代,没有遭受饥饿、穷困,所以很难有那种为了吃饭所展现出来的创业欲望,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成就动机在驱动着他们的行为。
创新租金的获取是资源配置达到pareto改进的有力佐证。只有利用适合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获利的产品或服务。对于一个新创企业来说,其创始人的特征不可避免的在这个企业打上烙印,越是新锐行业的创始人,这种特征就越明显。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想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率水平,必须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实施破坏性创新。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创新活动获取利润。这种经济活动在技术扩散的情况下还能获得超额利润,其本身就说明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需要更新技术,只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组织生产和服务,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很难短期内被竞争对手所效仿。新生代大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抽取和利用有着独特的观察,对互联网时代的不对称需求非常敏感,所以极易识别创业机会。这种创业机会本身很多就包含着非传统意义下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价值只有当企业家通过组织资源才能以产品或服务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利润,得到体现。企业家由于自身成长的环境不同,面对的资源禀赋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意识特点是不同的。这就是企业家本身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的特点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因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本身就具有载体不可分离性。异质性的企业家精神必然带来商业模式的异质性,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变革商业模式是非常困难的,初创企业家在进行市场探索、经营、研发的过程中,通过转换经营模式等方式获得 “熊彼特租金”。大学生由于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知识,更容易和互联网时代进行结合,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也将会比一般创业者更容易成功。
4 结论与启发
综上所述,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的盈利模式,也就决定了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只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行业规律相吻合,才能取得初创企业异质性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相互嵌套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不可能脱离企业家及其企业家行为而存在,是创新模式与资源整合的载体,通过它,企业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新生代大学生面对的市场经济条件更加开放,也更具有不确定性,只有通过对商业模式的不断改变,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要求,才能从非理性、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 彼特・F・波特.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 黄谦明.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基于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改革与战略,2009.8.
[2] 胡盛强.商业模式的结构探索与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7.
[3] 周方.POTON连锁经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09.
[4] 王基深.ABC公司商业模式变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5] 王小华.透视中国铝业――从财务报表到商业模式创新[D].厦门大学,2008.
[6] 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1):32-39.
[7] 赵安琦.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因与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8] 杨其静.企业家的企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薛红志,张玉利.公司创业研究评述――国外创业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5(11):7-11.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3
摘 要 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在于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还在于全面控制工程的造价,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将工程成本控制到最小范围内,使企业在打造精品建筑的同时,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都要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工程造价 全过程管理
一、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开始,该过程中施工企业做出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施工企业应设置专职、专项的造价员,根据建筑行业现行的规范、定额、约定的取费标准等来参与标书的编制,同时标书的造价还应充分考虑到现场的施工环境、合理的工期安排以及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等,以完善项目工程的整体造价预算。对施工企业来讲,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是其核心部分,决不能为了中标而一味降低造价,这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而且会扰乱建筑市场的秩序,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另外,施工企业为了提高中标的机率,也可以在市场中找规范性的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标书的编制工作。归纳来讲,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应遵循以下原则:
1.编制投标书之前首先要对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有清晰的认识,避免遗漏项目存在而影响到投标书的精度。
2.标书编制人员应与自己所在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在确定项目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以及施工工期得到统一认可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合理的造价书编制。
3.标书的编制应充分利用现场考察、调研成果以及市场的价格行情等资料,编制基价,确定调价方法。标书应以反映自己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企业定额作为依据,来计算人工、材料以及机械台班的耗量。
4.加强报价方法和技巧的管理,如遇到图纸有不明确的地方,或工程量可能增加或者减少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方法,提高或减少其项目单价,以确保施工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
合同是施工企业用来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合同的签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在过去一些建筑工程中,由于没有规范化的合同管理,导致施工企业结算额超过实际工程量范围,或者活干完了,由于没有合同约定最终无法要钱等问题现象时有发生,给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合同的签订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合同签订人应熟悉我国的《合同法》、《建筑法》以及《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才能依法维护施工企业的权益。合同的签订应注意以下内容:
1.合同首先应有清晰的工程范围,尤其是和其它工种交叉作业的地方,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其次,编写合同的语言要严谨,避免产生歧义、一词多义等现象,合同内容尽可能详细,
明确施工企业责任的同时,也要体现其权利,索赔的依据等。
2.合同采用固定价格时,应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价款所包含的风险费用和承担风险的范围。风险范围以外的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应在专用条款中予以约定。
3.合同采用可调价格时,应在专用条款中明确约定合同单价或者总价调整的方法。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施工企业控制造价的主要过程。对于施工单位来讲,质量就是企业的产品,是企业立足于建筑行业的根本所在。因此,该阶段施工企业除了要保障工程质量之外,还应该处理好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工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达到完美的统一。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
1.人员的管理。人是施工的主体,施工阶段涉及到的人员主要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施工队伍,即强调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是工程的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等。施工企业在项目中要针对不同的工种设置专项的技术负责人员,并由技术总工或工程部经理统一协调管理,组成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开始前,工程部实现责任落实到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各司其职的政策,避免责任区域空白或者一个技术负责人身兼多职等现象,这样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2.材料的管理。施工阶段材料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质量和材料的进场效率问题上。首先,施工阶段如果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则一定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果后期出现任何因材料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则施工单位是第一责任人,几乎需要承担全部损失,而且还涉及到返工费用等,严重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施工企业自行采购材料时,要重点管理好材料的进场效率问题。材料计划可以由现场施工人员提取,并由技术负责人或工程部经理审核确认,材料进场既不能耽误工期,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多提材料,造成材料的浪费。具体操作时,对于数量较大的材料,可以先将总的计划提交给生产厂家备货,进货时分批采购,第一次先进场总计划的2/3,等材料快用完时,对于剩余计划根据现场使用情况进行核实,再将剩余材料一次性采购完毕。
3.机械的管理。机械化施工是目前建筑工程的特点,机械的使用和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机械的台班费用也非常贵,需要施工阶段进行严格管理,以控制造价。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设置专职的机械管理人员,尤其是在机械使用量较大的情况下,由专人负责现场机械的调动,并且记录机械的开工、停工时间,严格控制机械的实际台班费用。另外,每台机械当天的工作时间,需要在当天下班前与管理人员核实并且签字确认,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4.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对于施工单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施工单位只注重生产,不重视安全,导致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时还需要停业整顿,耽误工期等。因此,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重视安全问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现场安全防范措施,为施工人员购买工程保险等。此外,施工现场要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随时检查和整顿。
5.现场签证及索赔的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设计变更、合同变更以及临时增加项目等,施工单位在此要同建设单位做好相应的现场签证及理赔工作。签证和理赔的管理,要特别注意其及时性。在变更项目完成之后,要第一时间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确定签证和索赔的工程量以及工程价格,并由建设单位工程部签字盖章,避免日后因人员更换或时间太久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施工单位应由专人负责签证、索赔的资料管理工作,每一项签证和索赔都做好原件和备份的存档,待竣工决算时一起交付给建设单位决算。这样即使甲乙双方进入到司法程序,施工企业也可以提交出建设单位下发的所有原件资料,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决算是施工单位控制造价的最后阶段,施工企业应当尽早着手进行结算工作,将原合同造价、追加合同造价以及现场的临时签证及索赔等进行收集汇总完整齐全,由造价人员编制出决算书的形式提交给建设单位进行审核、决算,决算书的完整性则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通常情况下,决算书的内容除了合同约定的中标价格之外,还应当有追加合同造价、变更费用、现场的临时签证及索赔等签证费用,最终汇总成决算总额。因此,决算书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比招投标阶段的标书还要重要。编制决算书时,既要有专业的造价人员参与,根据市场价格、取费的标准来完善决算书,同时也要有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参与,因为他们最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实际工程量和合同约定不符的地方,或者是签证部分能做出合理的约定和解释。决算书编制好之后,施工企业内部要组织相关造价人员进行成本分析,看决算额是否大于财务成本,以及材料数量、价格、库存量等能否与实际吻合,发现出入较大的,要及时进行内部调整,确认决算书无误之后才能提报给建设单位。
结语: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中,如果能合理控制造价,企业便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中,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进度的良好措施。因此,实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工期控制,三者之间是可以达到平衡,实现良性循环的。
参考文献:
[1]李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讨.经济建设.2011.9.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4
关键词:施工企业;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作为施工企业,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各个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也关乎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同时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状态形成了挑战。即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成为了施工企业不得不重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的造价,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而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拥有科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的经济权益,在一定的目标和责任的原则下所进行的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因此作为工程造价部门必须时刻关注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发展,以更好的做好工程造价管理。
三、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前期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因而要想加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就要分别加强这三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1、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企业在施工的前期阶段主要的活动有工程投标和工程图纸的设计。这些活动是影响施工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实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管理。
对于工程投标的造价管理而言,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招标制度。首先,在投标的报价前必须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工程的现场考察和市场考察,针对相关的调查报告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其次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比如招标须知、合同条件、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等,同时也要做好各种工程量清单,以满足《招标投标法》和《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的各项标准和要求。施工企业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通过招投标来有效的进行工程的造价管理,从而为降低整个工程的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做好铺垫。
图纸的设计也是关乎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工程图纸的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如果在施工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时对项目布局、建筑造型、结构形式不注意经济性设计,会导致项目计划成本的增加。因此必须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规范各工程设计人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各种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力求完美而又具有经济效益的设计图纸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管理手段。
2、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是形成建设工程实体,实现建设工程使用价值的过程,是大量投入资金的过程,是许多结算依据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施工阶段,既要注重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又要注重结算证据的保全。施工阶段是建设投入资金实际发生的密集阶段, 是投资的主要实施阶段,基本上为总投资费用的90%以上。由于在建设施工时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和变更性,施工阶段投资成本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建筑材料改变和工人费用。随着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生产工艺的提高, 建筑材料会不断更新和改变, 这些改变使得施工工艺发生改变, 原有的设计可能需要变更, 另外由于经济的浮动,材料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会有波动,也会对造成成本的变化,同时施工事故也会造成成本的变化;第二、施工阶段图纸设计的变更。由于施工的环境的不确定性,设计阶段的图纸设计、工程设计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更,从而产生相关的变更费用;第三、 项目施工过程中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设备故障或损坏、事故索赔等也是造成施工阶段成本增加的原因。
因此要想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减少工程索赔。在激烈的竞争中,施工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索赔管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主动监控, 严格审核工程变更, 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 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同时严格按合同质量标准施工,认真按照质量验收,程序进行中间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避免发生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其次,施工技术措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另一因素,不同的技术方案会嗲了不同经济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以选择最优的方案,特别是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施工方案。再次、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 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费等, 减少销售成本, 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同时将整个工程进行分解,并将小工程的经济责任分解到人,实行严格的职能分工,从而能够整体的把握各项成本和效益。
3、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竣工不代表整个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完结,造价管理贯穿在整个施工环节中,因此在工程竣工阶段仍旧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相关的管理。首先应编制好工程结算书。科学、合理的工程结算书能够对工程的实际竣工图、工程量进行有效的总结,从而为施工企业进行各种结算提供真实的依据,以确保结算的一致性和无误性,建设以多算、重算、错算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采取积极的措施, 减少或杜绝工程款的拖欠。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的竣工时最容易出现的是工程款的拖欠,比如安排相关的人员时刻关注资金的到位情况,利用合同的形式等来管理相关的工程款。
四、结语
工程的造价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即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以最大限度的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同时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和地位,时刻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星.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J].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04).
[2]李顺腾.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科技向导,2011,(03).
[3]徐晓燕.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宁夏机械,2009,(03).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5
第一,现在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十一五”规划,这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关注民生、体贴民情就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解决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那么,有没有发展机遇?现实条件又怎么样呢?“十一五”规划给我们企业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绘制了很好的蓝图。我们XX市的经济要快速增长,不仅在西部,而且要在中西部地区实现“新三最”目标,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优、综合竞争力最强。具体来讲,我们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包括地铁工程、80万吨乙烯工程和1000万吨炼油工程等,都是投资高达几百亿、上千亿的大项目,它们能带来很多商机,给我们创造很多发展条件和空间。我最近翻阅了一些资料,我市每年人口机械增长10万人左右;房地产每年开工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销售1000多万平方米;全市商品零售总额每年递增15%,去年接近1000亿元,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又蕴藏着多少商机!所以说,我们XX市是有很好的条件去创造商机,加快发展的。
第二,我们企业应认真思考自身做强做大的问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个做强做大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力推动,同时我认为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现代化,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要加快发展。只有做强做大才有坚实基础,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听曹世如同志说,今年他们又可以解决1000人就业,这就很好。我看,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红旗连锁不仅可以在城区里搞,而且可以搞到重点镇去,甚至搞到村上去,你看这个面多大,配送需要多少人员,销售服务需要多少人员。各个企业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确确实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和谐之基。说到底,人不能不生存,失地农民进了城以后,没有生活来源就要出事情。所以说,这是一种政治责任,更是良心。
第三,希望广大的企业家在关心人和培养人方面下力气。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很多“4050”的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知识文化水平有限,这就有个再教育的问题,有个岗位培训的问题,还有个转变择业观念的问题。最近,我联系的一个村,为他们找到了50个人的就业岗位,结果挑选出来的50个人上岗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跑回去30多人,原因是其自身适应不了工作的要求,甚至有人认为每天紧紧张张地工作8个小时,远不如在村上打点小麻将,生活更加自在。这就是个观念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来加以解决。
成功的企业家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
1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
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控制项目的造价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力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跟踪、分析、协调和考核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目的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如何控制好成本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工程的前期进行好,才会在施工中更好的控制成本。招标投标是项目管理中前期的成本控制。在我国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以及使用国有资金、国家融资、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就需要进行招标。要在企业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选,引进竞争机制,并且在工程造价管理只有将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逐渐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的成本也就是工程价格,在为建成一项工程中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也可以成为成交价格,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就要在批准的工程成本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其目的就是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只有建立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成本来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工程的成本管理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所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
2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中的、怎么样制好成本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工程的前期进行好、才会在施工中更好的控制成本。所以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首要就是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前期的设计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前期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点要在企业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选、引进竞争机制、招标投标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有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设计者的思想保守,又会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对施工进程的需要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若不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也不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不及时与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就会导致施工工程结算时就会浪费较多的资金,增加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做到及时化,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3、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因为工程结算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在结算的编审过程中由于编审人员所处的地位、立场和目的不同,而且编审人员的工作水平也存在差异,因而编审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纯属正常。但是相差太大,就有有意压低造价或高估冒算的可能。所以工程结算在建筑的成本控制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来进行控制并根据设计图纸、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专业设备材料表、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对已算出的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查。才能从根本上控制。
3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旨在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实施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然而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如何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控制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建筑施工中施工成本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施工的成本:有以下问题:1、尽快制定企业定额,根据企业具体的施工来确定,从根本节约施工成本。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设计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前期经济设计、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中各种消耗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计划范围之内。但是一些施工队伍中,会增加一些费用,如:机器的保养费、材料费等,这些费用会降低对成本的控制。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必要保证,在选材过程中、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利保证,并且避免其多余的费用。也不应盲目用材料,应根据施工的具体内容来讲。2、管理制度落后,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点,有许多的单位没有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不讲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建立其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齐全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是控制工程建筑成本的一个途径,应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在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约定的计价依据,做好材料等费用的记录情况。3、重视投标策略研究。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后,建筑企业的投标策略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盲目投标、盲目降价。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企业以合理最低报价中标的同时,确保企业得到一定的利润回报。在企业中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需要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成本。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量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在施工活动中,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来实现赢利的目的,实现企业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4 结束语:
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控制项目的造价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力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