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谜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人谜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人谜语

成人谜语范文1

浑浑噩噩

成语解释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 处

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hào;广大。)尔;周书噩噩尔。”

例 句

1. 青年人不该~地生活,而应该为祖国的腾飞去努力拼搏。

浑浑噩噩造句

1、即使遇到挫折,也要振奋精神,不能浑浑噩噩地活着。

2、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3、许多人浑浑噩噩地在大学混了四年,什么也没学到。

4、相反,你将会随意的浑浑噩噩的苟活着。

5、自母亲去世后,他一直浑浑噩噩的,打不起精神来。

6、他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7、有志之人不应该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8、人生苦短,不能就如此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9、“识”,需要有进取的心态,浑浑噩噩、懒懒散散。

10、他自从得这种病后,一天到晚浑浑噩噩的,你说怎么办呀?

11、他整天浑浑噩噩,怎能委以重任呢?

12、青年人不该浑浑噩噩地生活,而应该为祖国的腾飞去努力拼搏。

13、这一失利使肯尼迪从浑浑噩噩中醒悟过来。

14、自从公司倒闭后,他每天就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15、我们不能再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了,要打起精神,重整旗鼓.

成人谜语范文2

    也许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能管理好上百万人的城市;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能每年创造成百万上千万;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师,你已桃李满天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教育不成功,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孩子是你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一个孩子,输不起!教育好一个,造福三代!

    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

    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父母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思夜想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样满足庄稼的需要?

    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呢?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学习不行时,许多父母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外界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

成人谜语范文3

关键词:文秘英语 任务教学法 教学实践

一、任务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来完成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而不是靠教师灌输知识,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教师根据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多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学、寻求帮助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任务教学法”区别于传统语言教学的方面如下:一是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任务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人人都必须参与语言活动这一要求可以较好地杜绝学生偷懒的现象发生,保证参与率;三是学习活动的内容信息量大,涉及面广,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是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能力的发展;五是将文秘专业与英语语言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导向性和市场性更明确,学生会感觉到现在的自己是在为将来的自己而学,从而有利于学生自觉性、自主性的发挥,英语学习没动力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会有所改观;六是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价方面容易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找到学习动力和满足感,从而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文秘英语课程基本任务分析

文秘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贯穿第二学年。本课程是针对文秘岗位实际需求而开设的一门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将文秘专业岗位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紧密结合,通过模拟实用工作场景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秘英语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多项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侧重“学中用,用中学”。

文秘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听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常见的涉外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其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将所听的内容口头表达出来;二是阅读能力,能通过英语文章了解秘书工作的相关环节和相关技巧;三是写作能力,能根据应用模板,运用基本专业词汇以及文秘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文写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文秘英语课程中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1.真实教学环境模拟原则

利用文秘实训室这一教学资源为专业英语的使用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即文秘英语的教学任务都在这个文秘实训室里完成。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完成的任务即为以后工作中要完成的任务,如电话沟通、安排预约、为上司安排商务旅行、接待访客、出席商务宴会和带访客参观工厂或公司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这门工具来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2.学生为主体原则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教师把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教学任务完成的引导者、协调和激励者,学生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地位,表示出较强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3.课程目标及步骤性原则

无论是综合的任务设计还是单项任务设计都应遵循专业词汇目标、听说目标、阅读目标以及写作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确保《文秘专业英语》课程的有效实施。

四、任务教学法在文秘英语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1.教师明确课程及单元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项目以及单项技能训练项目的任务设计,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设计”。例如,在学习Office Equipment(使用办公设备)时,教师首先设计“真实教学环境设计”以及综合目标任务:“你在外资企业工作,新来的同事Mike缺少实际经验,这不,下午一上班Mike就来询问你关于办公室里传真机的使用方法,你虽然很忙,但还是热情回应了Mike的询问,告诉他怎样使用传真机,Mike非常感激你的热情帮助”。

其次,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单项任务目标设计。一是掌握10个左右文秘常见专业词汇(fax machine,thermal paper,slot,dial,button,face down,operate,receiving signal,press,bother)。二是掌握3个介绍办公室设备使用的基本句型。三是能运用基础语法、词汇以及专业词汇为同事或其他人提供办公设备使用方面的介绍。四是能热情为他人提供帮助,体现秘书的职业素养,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围绕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教师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通过环环相扣的多个小任务的解决来完成大任务。

2.教师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就会去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小组或个人单独解决问题,再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分两个层次进行。

比如在学习“Attending a Business Party”时,项目设定为“秘书小方将于本周五去参加商务宴会,却不知道参加商务宴会时应该怎样表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想请你帮她出出主意,以保证在商务宴会上举止得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首先,设置导入任务:秘书在商务宴会上应该怎样表现?引发学生根据常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会说出“准时到达、着装得体,语言得当、察言观色”等建议,并上网或找书本内容查出这些建议的英文表达。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扮演鼓励和引导的角色,并不急于补充内容。

随后,进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精读文章介绍。在完成这个任务前需要教师对新单词进行带读或讲解,也需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把文章进行翻译,所以本文所谈论的任务教学法前后贯穿的时间会比较长,一般需要10个学时。因此,本文所谈论的任务教学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时间跨度较大的任务教学法。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并分析文字材料后,以组为单位讨论任务并把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是PPT或口头讲解;教师把各组汇报结果再次写在黑板上,学生对自己组前后两次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体会学习文章前后的差别。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操作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加深印象。但这并不等于每个学生都清楚并记住了秘书参加商务宴会的注意事项,可能会有不少疏漏的细节问题或有些学生根本没听进去。教师此时要因势利导,利用形象和学生乐于接受的PPT等方式把学生疏漏的地方指出来,作为新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最后,由教师学生共同进行正确知识的归纳总结。

3.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

再以“Office Equipment”单元的学习为例,通过以上对任务的分析,学生已对怎样使用办公设备有了清楚的了解,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目光转向本单元教学目标:能标出和掌握10个与办公设备使用相关的专业词汇;熟悉并说出3个介绍办公室设备使用的基本句型;用100个左右的单词指导同事正确使用传真机;在提供帮助时做到热情礼貌,体现秘书职业素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鼓励、讲解和提供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途径有很多种,如自行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自由学习或向老师提出问题等等。教师对于提出来的问题,最好是让有能力的学生来解决,形成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逐渐引导、指点,在互动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4.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评三种方式对任务进行评价和提升

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教学的终点,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评价,对于学习任务的评价有三种方式,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

首先学生要对所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通过自评进行反思,通过互评和师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任务中发扬自己小组的优点,避免缺陷;吸取其他组的经验为己所有;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上更上一层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以正面引导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哪怕是一点点亮点或闪光点都要及时指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讲解。这样能保证学习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五、小结

通过文秘英语任务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可以看出任务教学法是顺应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规律的可行之路。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融入到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中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以后的自己而学,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考试合格而学。

通过三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接受他人意见或建议的能力,以及吸取经验教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对情感目标进行挖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共同作用于良好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成为既有基本语言能力,又有良好工作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人才。

成人谜语范文4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成因;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待生活的品位也在迅速增长,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要求和空间要求也就更高,现在一些宾馆、饭店、歌厅、舞厅从以前的几十平方米到现在的上千平方米,室内装修也越来越奢侈、豪华,甚至很多都是可燃材料装修;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场所缺少安全出口、堵塞安全出口,占用消防设施等严重的违规问题,这些问题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及预防对策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一)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酒吧、网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使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份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将这些建筑随意改为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也给场所带来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二)建筑面积比较小。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成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项目的多样性。酒吧、网吧、卡拉OK房、美容美发店、茶艺楼等,应有尽有。

(四)装修相对高档化。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而赢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五)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板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室外疏散小巷宽度达不到3米的要求。

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的成因

(一)违章装饰装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或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度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有的规定内容与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不相一致,缺乏可操作性。

(三)某些人员密集场所未经消防审核,有的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或随意改变建筑物内部结构,擅自改变场所的使用性质;有的验收不合格就投入使用,而与之相匹配的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事后又无法弥补,有的消防水压不足、室内消火栓数量不足,致使消防设施先天不足,留下了火灾隐患,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四)消防器材和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设置位置不够合理。有的建筑内部缺少自动消防设施或建筑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预防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从源头抓起,严把“四关”

成人谜语范文5

关键词:七氟醚;全身吸入麻醉;苏醒时间;用药安全性

目前,我国临床上采用全身吸入物一般是七氟醚和异氟醚,但由于其临床麻醉效果论述不一,使两种药物具有较大的争议[1]。现就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全身吸入麻醉成人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全身吸入麻醉成人患者,按照物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79.8±38.3)岁;体重40~66 kg,平均体重(58.6±38.6)kg;身高155~181 cm,平均身高(178.2±149.3)cm。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52.3±28.1)岁;体重43~69 kg,平均体重(65.6±41.6)kg;身高158~183 cm,平均身高(180.2±154.3)cm。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治疗前将所有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对照组异氟醚吸入麻醉,首次吸入1.0MAC,采用麻醉气体检测仪检测患者呼出或者吸入的异氟醚浓度,再根据其浓度进行增减剂量,在手术期间要保证患者100%吸氧,待手术结束后,继续检测其浓度,在结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即可。治疗组七氟醚吸入麻醉,操作步骤与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MMSE评分指标和苏醒时间 麻醉效果可通过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例恢复情况上观察;MMSE评分指标,通过观察患者在麻醉前,术后2 h,12 h,24 h内的评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分为30分[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例恢复情况,分析其麻醉效果,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指标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和24 h 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其他阶段差异显著,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是(18.01±9.12)min;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12.33±5.3)min。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异氟醚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物,能够快速的使血液达到平衡,具有较好的麻醉安全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患者的脑耗氧量,增多脑血流量,使其颅内压升高,纠正通气,抑制神经肌肉和循环系统;但是,其镇痛效果较差,麻醉恢复慢,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3]。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物,是近几年来引入临床的物,其本身具有异氟醚的功效外,对心血管系统、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较其物小,还弥补了异氟醚的缺点,其麻醉效果好,镇痛效果较好,术后麻醉恢复较快,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等[4]。

这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突出,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全身吸入麻醉患者使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提高麻醉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对全身吸入麻醉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较为安全的依据。临床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罗艳,姚尚龙,杨拔贤,等.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使用习惯的多中心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1(12):6-9.

[2]吴新民,邓小明,黄文起,等.七氟醚用于成人全身吸入麻醉的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对照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9(13):709-711.

[3]H Chen,B Zheng.Characterizing 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 freshly submerged catchment(Three Gorges Dam,China) using UV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PARAFAC[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 Pollution Research, 2012,65(5):962-969.

成人谜语范文6

【关键词】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 MICA基因; 第5外显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36-02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多,对糖尿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其中成人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LADA)属于缓慢进展性1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中一个亚型,因其发病时间较晚主要存在于成人中而得名,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约占有12%[1]。该病慢性进展为T1DM是受到触发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于遗传背景原因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因此对于MICA基因中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LADA发病的关系也成为了对该病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LADA患者、T2DM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的MICA外显子5多态性进行对比观察,以分析其与LAD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作为临床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LADA患者33例(LADA组),其中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9.82±7.14)岁;另选取同期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35例(T2DM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75±8.36)岁;以及正常体检者40例(NC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42±11.25)岁。三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LADA组入选标准,年龄超过25岁,有明显“三多一少”等糖尿病临床症状,起病后6个月可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且未出现酮症,胰岛自身抗体呈阳性[3]。

1.2 方法

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实施同样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及PAGE银染技术队MICA第5外显子多态性进行观察,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制备基因组DNA,通过DNA试剂盒对全血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使用无水乙醇进行DNA沉淀。而后实施PCR扩增,所应用上游引物序列为5’-CCT TTT TTT CAG GGA AAG TGC-3’,下游引物序列为5’-CCT TAC CAT CTC CAG AAACTG C-3’;反应体系为50μl,其中包括基因组DNA(0.3 μg/μl)含量为5 μl,其上下游引物(10 pmol/L)含量为各5 μl,MgCl2(25 mmol/L)含量为2.5 μl,Taq酶(5 U/μl)含量为0.5 μl,dNTPs(2 mmol/L)含量为1 μl,以及10*buffer缓冲液5 μl和ddH2O 26 μl;设定以下反应条件,在94 ℃环境下进行5 min预变性及45 s变性,而后通过57℃退火及72 ℃延伸各30 s为一个循环,经过30个循环后,进行5 min的72 ℃延伸,而后保存在4 ℃环境下[4]。扩增后使用2%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并使用溴化乙锭进行染色,通过紫外灯照射观察。

1.3 观察指标

与NC组相对比,观察LADA组及T2DM组MICA基因外显子5的5种等位基因(A4、A5、A5.1、A6、A9)频率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LADA组患者MICA第5外显子中A5.1等位基因的频率相比NC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患者MICA第5外显子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等,糖尿病已经成为对我国居民健康、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点疾病之一,给患者的家庭与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负担[5]。而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同类型糖尿病之间差异以及诊治特点成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前提。

LADA属于1型糖尿病中的缓慢进展型,也具有自身免疫破坏的特点,但该病发病初期与T2DM具有较为相近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进行初诊时常会因临床特征而被误诊为T2DM。如按照T2DM治疗方法在该病早期应用降糖药能够形成控制,但随病程缓慢进展会逐渐失效,甚至可产生酮症酸中毒[6]。

该病发病机制与糖尿病患者引起自身免疫破坏机制基本相同,但其中较为特殊的是胰岛β细胞的免疫破坏会呈现缓慢进展性,这一机制的诱发是受到外界触发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干扰是临床上争论的焦点。在1994年发现MIC基因家族中的MICA基因后,对其与LAD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一直收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视。相关研究发现,MICA基因包含外显子6个、内含子5个,而其中第5外显子具有GCT重复序列微卫星多态性,包含有A4、A5、A5.1、A6、A9五个等位基因[7]。通过对MICA等位基因与LADA发病过程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其中等位基因A5.1与LADA发病之间存有密切的关联,从这一角度而言为LADA受到遗传因素诱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8]。

因各国患者群体MICA基因多态性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作者对我国患者的MICA外显子5多态性与LADA之间进行研究,发现LADA组患者MICA第5外显子中A5.1等位基因的频率相比NC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患者MICA第5外显子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LADA患者的MICA基因外显子5多态性与正常人有异,其中等位基因A5.1与LADA发病存在较密切相关性,是LADA的重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刘鹏鹰,丁洪光,刘君英,等.MICA外显子5多态性与成人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22-24,28.

[2]李玉萍.CTF7L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LADA的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柳江.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临床筛查线索及其与LYP/PTPN22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4]周圆,汪大望.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8(4):249-252.

[5]谭愈昱.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NK细胞关键受体与配体基因及其表达的探讨[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丁洪光.LADA与CTLA-4、VDR、MIC-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0.

[7]王竞.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临床特征及其与CTLA-4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