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1

近年来,各行各业管理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对会计专业学生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越发展,会计也显得更重要。可以说各行各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会计的存在。俗话说:“万两黄金不如一技压身”,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阵地。其教学培养的重点,笔者认为应以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去适应于社会。

不能想象一个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怎样和具有大专、本科文凭的会计人才竞争。因此,职业学校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

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持证上岗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某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会计工作经历的开始,因此职校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加强会计基本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培训,及时考取会计上岗证、珠算等级证、及会计电算化上岗证等,为以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后续的培训考试奠定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以“强化实践模块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在校内实训方面,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商务书写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之外,还要通过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的训练,掌握以下核心技能,如会计核算技能、会计分析技能、财务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纳税会计技能、通用财务软件应用技能等。

三、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它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这这门课时,往往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如何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大挑战,虽然很多学校都进行基础会计技能训练的教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一)改变以教师教为主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技能教学模式。基础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入门课,涉及财会专业知识的许多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枯燥的理论切入教学,教师一心想把全部专业概念、原理知识教给学生,但是学生们要么是心不在焉,提不起学习兴趣,要么就是听不懂而放弃。因为他们心里都不知道学来有什么用,因为这些原理、概念似乎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首先只有积极改变这单一教学模式,建立模拟工作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把每个理论环节都与实际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实际感受到会计专业知识在财会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不会产生一种空洞、陌生感,以及由此而滋生的无用论。

其次,教学方法,传统的讲练法、讲授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限制。设问题自学、创设操作性模拟岗位工作问题等方法应该不断推进,如针对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每一定时期一个课题,如头两个星期专门研究会计科目,接下来两个星期研究会计凭证等等,使学生自己学习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个人学习或小组研究,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并提高技能。

第三、采用问题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事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尝试操作,使学生学习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这样教学有了针对性,一方面可以把教师从繁琐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又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成就。

(二)通过案例练习,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实习、实践等活动把学生引到典型的实际事件中,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和辩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目的。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追求的是一种“生存教育”,而不是传统的“书本教育”。

目前,中等职校财经专业的教学形式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描述型,以理论论理论,再加上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学生对财经专业会计处理过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种教学方法,同我们中等职校的培养目标是极不相符的。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抛弃传统的“书本教育”,一切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出发,突出财经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模式。

首先,应从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入手并进行模拟实习,从中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增长理论知识。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组织好会计基础模拟实验活动,即可采用简单案例进行教学。假期,教师布置课题,让学生参观企业财务的实际运作情况,让学生对会计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学会搜集或者自编案例。

其次,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直接在校内进行会计模拟活动,进行简单的“证—帐—表”的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从经济业务发生、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从简单的会计尝试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使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训练中巩固会计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会计基础。

第三、在进行某些概念的教学时,应注重直观性的尝试教学,如什么是原始凭证?机械地讲解、记忆,学生往往难以接受,采用预先布置学生去了解商场地,购买货物的手续是怎样办理的?选中商品后,先由售货员开一张一式二联的单据,由购买者到收银台付款,收款员收款后留一联红票,另一联让购买者凭此领取商品,那么这一联红票实际上就是销售商品最原始的凭证。让他们从生活中去搜集一些收款收据、车票、发票等,在这基础上,提出原始凭证的概念,学生就易于理解而印象也深。这样比单一地采用“制度、规定加解释”的传统教法要容易接受。再次,在了解会计基本核算方法后,还必须进行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整体性仿真尝试教学训练,从而以尝试训练推进教学过程,经尝试训练强化财经知识的运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基础会计技能训练模式

抓好会计技能训练,应该从基础会计技能着手。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加强实践性环节。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开展会计技能训练是会计学科教学的客观需要。

基础会计技能训练,是结合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模块式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和两种类型,专项技能训练又细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类。

(一)、专项技能训练的组织运作方式。

专项技能训练按其技能训练内容和目的不同又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和阶段性技能训练。

1、单项技能训练,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技能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技能,这样可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阶段性技能训练,在学习完理论课之后,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经济业务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程序进行较综合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比,专项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便于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及时地掌握会计工作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核算课题。

(二)、综合技能训练的组织运行方式。

综合技能训练的训练资料,一般是以某一模拟单位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各账户的月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按照技能训练的总体要求,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到完成技能训练报告,而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会计技能训练。这种操作训练一般应该在单项训练习结束之后进行。

综合技能训练的组织运作方式,一般采用混岗运作方式和分岗运作方式两种。

1、采用混岗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下要求每一位实习学生各自单独完成(或者两个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全部会计模拟技能训练内容。

2、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这种方式下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会计机构内部各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

此外,还可以采用纯手工实务操作与电算会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高速化的工具已普遍在会计工作中得到应用。新时期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会计理论和方法,还要熟悉微机操作,及相关财务软件的应用。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基础会计 开放式教学

近十年来,我国的会计制度不断变革与完善,会计准则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电大学生,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基础会计》教学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并非偶然,它是由于传统电大《会计基础》过程存在的弊端及电大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电大《会计基础》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的要素(会计核算的内容),什么是科目、帐户、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的抽象理解,复式记帐基本规则实例的讲解和练习,分析并掌握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模拟实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浅显的讲述操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的讲解而缺乏实践的探索,过于强调教师的主讲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过于强调个体学习而忽视合作学习的作用,导致学生对繁、难、深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践能力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现状。

2.电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电大学生多来自于社会在职的再进修人员。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在工作实践中已经接触到会计的相关知识,有的却是从没接触过会计知识的跨专业的学生。加之这些学生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再进修,学习的时间相对于脱产学习短,但是要掌握知识的容量却相差无几。这就造成了《基础会计》教学的难度,如果不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很难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的。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基本特征分析

1.强调信息传递方法的多元性与信息传递空间的开放性。即讲授专业知识时,在保留传统教学法优点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现场教学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把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实践的磨练中增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调知识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学习通过两点来实现,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旧经验为基础建构;二是新知识的摄入是对学生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内部发生的新旧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而达到的超越新知识又改造旧经验的重组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其认知主体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积极思维、努力探索。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是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桥梁,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现今社会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远胜于其他社会学科,更应注重传授会计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性原则。由于电大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基础会计》开放式课堂教学活动不可忽视个体与团队协作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必须结合该课程独特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制定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分组模拟实习等切实可行的活动策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鼓励个体化的学习和同学间相互协作、共同学习。

3.实践性原则。《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教学中,要更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的案例教学、现场演示、模拟实习操作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加深对概念和一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会计的运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措施

1.提供原型,创造自主探索的现实情境。

在基础会计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类似的探索过程,也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比如,在学习会计凭证时,就提供实际工作已填制好的凭证,让学生观摩,然后提供空白凭证让学生自己填制,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又如,学习账簿记账规则时,提供实际会计工作的账簿作为教学情境,“跳页”、“隔行”、“换页”、“红笔使用条件”这内容一目了然,无须语言过多描述,学生就能通过自主的观察、发现,最后总结出一些规律。

2.巧设悬念,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情境的创设往往能调动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而枯燥的知识中的学习兴趣,以实现促进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能抓住教材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讲筹集资金、材料采购等问题时,教师可提出“假如你是老板,怎样筹集资金;假如你是采购员,如何采购材料;假如你要出差,应当办理哪些手续”等一系列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现实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让学生自己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寻找答案,想方设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的开放教学,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成为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活动气氛。

3.搭建合作与互动交流的舞台。

学生能通过合作与互动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增强自主性,形成主体意识。通过合作与互动,还能学会合作、学会交往,从而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个性。教学中开展合作与互动学习的最有效形式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形式。在基础会计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形式。如学习第六章会计账簿,先让学生根据习题中模拟实验的l5笔经济业务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迁移做准备,并且在课前提供账簿登记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观摩。教学时,发放空白账页以四人分为一个小组(对四人小组要进行搭配,每组要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人员、会计主管、审核人员,各自进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及对账、结帐的模拟实验工作,并通过展示各组的凭证、账页登记情况进行组与组间的讨论评价。学生通过对小组合作的模拟实验讨论,对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不同凭证、账簿登记的理解,学会建账,掌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最后进一步补充登记账簿时需注意的事项,那么,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五、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选择必须具有时代特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但是案例是教材的有机的补充。案例必须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就目前的教材建设来看,已跟不上形势发展步伐,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开放性的课堂中,教材的开放就表现在教师案例选择的时代性上。教师应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案例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以典型成功的案例作为教材的有机补充,把把一些较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

2.理论与实践二者不可偏废。开放式教学是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必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虽然知识的传授主要在课堂内,但不能“关门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课堂外的实践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为课堂内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3

1.将日常生活用品穿插到课堂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熟悉它们的分类和用途,同时还要清楚它们的外观和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引入教学活动中,更真实更具体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在原始凭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平时购物时的发票,上学时的汽车票,出远门时的火车票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了解它们,以生动具体而形象的实训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

2.将实际的参观穿插到课堂中

会计理论知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到资产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进行实地参观,参观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机器设备、厂房、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现金都是资产,除此之外,企业商标同样也是资产。

3.将会计工作穿插到课堂中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入主动位置。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注重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将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填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同时还让学生做会计分录,会计明细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真实的凭证和账页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登记,帮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和体验。

4.将实践活动穿插到教学中

会计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它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来作为教学的辅助,而训练基地可以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基地,一方面,可以针对会计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另一方面,可以仿真企业实际情况,使学生产生置身于企业本身的感觉,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财会业务,加强学生实际操作的效果。此外,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将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

二、结语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时效性思考

在当今这个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的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基础会计学方面在教育上不断支持。通过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中国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服务。要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服务于现当今社会经济,就要弥补以往在基础会计教学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

1.突破以往教学缺陷,引领现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发展

受中国自古以来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教育模式保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狭窄,接受程度有限。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轨,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炉火纯青,但实践操作不堪入目。理论知识过于保守化,实践中不知所措,根本不能将教学中所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毫无社会价值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方法必定会遭到社会的质疑与改进[2]。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学生思维得不到新突破,更不能站在新的高度审视前人留下来的知识。毕竟时代不同,社会情况变化巨大,以往的关于基础会计学知识并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不断突破以往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不足,在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中推陈出新,找出适合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2.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2.1转变以往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以往教学模式保守单一,严重束缚受教育者的思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视野狭窄,根本看不到突破事实本质的实效性类容。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受教育者根本不能在实践中根深层次地了解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理论。由于不能理解前人留下的理论知识,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对中职基础会计学的兴趣,没有基础会计学学习的兴趣,何谈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怎样在实践中转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模式,值得慎重思考。例如在开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前,可以安排学生自主进行一次无要求、全自由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正接受这些中基础会计学之前,自己先对它们有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生动形象化的课程演示方式,进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例如可以采取社会中会计学方面的相关数据,配合教学过程的虚拟化,一边传授基础会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一边在这种高度虚拟化的教学课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理解。

2.2转变以往教学要求,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实施高素质的素质教育。

以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考试能否考高分,能否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记住,因为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导致受教育者死记书中的理论知识,盲目地背书中知识,最后使所学知识只能单独存在,不能依赖社会实践,更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当然,受教育者在这种教育目标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会顺应教学要求的需要。但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当这些学生真正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教育要求存在多么大的弊端,甚至严重影响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该怎样突破这种教育要求对中职基础教育的束缚该成为当下我们考问题。首先,再也不能有那种只为考高分、不顾一切的思想,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审时度势,结合社会实践,制定出符合现今社会要求的教学要求。

2.3教学内容的改进适应社会的要求。

要想会计学服务于社会知识,就必须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不断改进。毕竟社会不同,社会情况更不一样,要在不一样的社会中利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就得改革中职基础会计学。那么怎么改进,又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以往中职基础教学中注重前任留下的纯粹理论知识,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有些理论知识明显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利用社会形势慢慢改进和推陈出新以往旧的理论知识。

2.4教学形式的转变,逐渐的多样化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教学形式中,都是教学分离、学与践分离。教学分离,导致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中职基础会计学,学生失去学中职基础会计学的动力。学与践分离,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初衷丧失。而这两者的分离都会给中职基础会计教学造成致命的打击,必然会阻碍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发展。该怎样转变转变以往这种存在诸多弊端的教学形式,发展社会需求的教学形式必然成了当下的话题。要提高学生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兴趣,需要教学形式多元化。例如可以开社会实践课,高效模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关系到当今社会的发展,要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不断改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中职基础教育的学习效率,并且在这种相对主动的学习中会更了解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理解能力增强了,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就自然而然地顺应社会发展了。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利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5

一、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缺乏全面性

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着内容缺乏全面性的问题,而其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教师在开展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其始终秉承着传统的实训方法即以手工记账为主,从而导致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的问题,并致使学生在此教学环境中逐渐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就此影响到了整体学习质量;第二,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还存在着会计岗位设置不明确的问题,继而影响到了学生对会计业务流程的掌握程度。

(二)过程缺乏仿真性

过程缺乏仿真性也是当前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教师在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大多引用虚拟或黑白样式的教学材料,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到相关的基础会计知识,最终弱化了对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高职院校在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还缺乏仿真的模拟环境,继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控财务业务处理流程,最终形成了低效率的学习状态。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仿真性决定了会计课程整体教学水平,因而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二、高职基础会计实训教学手工与电算化模拟结合发展策略

(一)建设专业教师团队

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想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会计人才,首先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从业经验,在掌握深厚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训教师选择上更加注重后者。从当前高职基础会计实训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来看,综合实训的内容多在按部就班,即以某企业经济业务为参照开展模拟性教学,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所涉及的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等所谓实训内容,未考虑到具体岗位设置情况,实训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缺少实践经验,最终使教学脱离现实,因此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尤为必要,具体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聘请有实践经验且高度敬业的会计人员对学校实训教学进行指导。目前基础会计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乏善可陈,教师应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实训教学,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会计环境,制作电子课件,开展录像教学等,使学生具备处理复杂会计事物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二)实现手工与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

目前信息化教学已经在高职院校普及,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加重视信息化教学,从基础会计实务来看,手工与计算机操作均为基础性技能,在实训教学中,也应将手工与电算化实训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机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立为基础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开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对各种财务软件的利用,学生的电算化能力得到增强,但是手工与电算化相脱节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电算化实训与手工实训的不平衡发展,实际上削弱了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成果的转化,即将手术基础会计实训内容转移到计算机上,实现手工与电算化的统一,主要是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再训练,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凭证的填制过渡到计算机自动生成,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

(三)分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综合实训教学是基础会计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其弊端在于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缺乏针对性,基于会计处理程序的基本特点,应对综合实训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开展分项实训教学,实现实训内容的模块化、项目化,让雪学生自主完成会计处理过程的各项内容,如凭证摘要、编号、记账、结账等,巩固专业入门阶段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事项,同时还需对会计审核程序进行强化,避免审核流于形式,增强学生的审核和监督意识也是实训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重视,通过总结考核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训和分项实训效果进行认定,确保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化。

三、结论

会计学基础知识范文6

一、实训的必要性

目前“用人唯学历”的模式正在悄悄被打破,“论能力用人”已是大势所趋,企业对会计人员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尽管课堂上老师已向学生传授了实务操作的方法,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再加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系统的操作技巧只能通过专门的集中实训才能得以充分理解。与此同时,相关理论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由此可见,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

二、实训中若干问题探讨

(一)实训操作技能技巧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任务一般是对给定企业某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完整的账务处理,从建账到填制凭证、登账、编制会计报表(一般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由于是初次实训,不太熟悉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实训相关要求,包括实训任务、实训流程、实训注意事项等,对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技巧也应适时地进行讲授。

1.填制会计凭证和开设T形账应当同时进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T形账是实训任务中三个子任务,这也是最艰巨,最重要的耗时最长的一个实训任务,对后面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减少重复性工作,这三个子任务应当同时进行,即一边填制原始凭证,一边编制记账凭证(之前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分录的编写),同时开设并登记相应的T形账。T形账实际是账簿的一个底稿,在登记时尽可能的详细,各总账账户的明细科目都可以在T形账里进行标注,能为后面的账簿的登记减少大量的工作量。

2.正确使用划线更正法划线更正法是更正错账的一种方法,是用划红线注销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上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在填制记账凭证、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学生往往机械化地使用该方法。在实训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凭证完全正确,但登账时不慎发生笔误所致,其他类型错误如记账凭证错,试算平衡表发生错误等,都不适用该方法,只能撕掉重新填写。另外,划线是划单红线,写字是写蓝字(广义的概念,即蓝字或黑字)。之后还应该在更正处盖章,这一步在实训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否则可能导致毕业生产生错觉。3.规范结账方法《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对结账的方法描述抽象、笼统,具体到不同性质的账户结账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1)月末结账时一般需要合计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结出余额,在“本月合计”上下各划通栏红单线。为减少工作量,对于收付款业务较少的企业的日记账不必每日合计。

(2)对于采用多栏式明细账进行登记的费用、成本、收入类等账户,以及本月仅有一笔发生额的账户,在月末结账时,只需在最后划一通栏红单线即可,不必另行合计。

(3)对于本月没有发生额的账户,无需结账。

(二)选择合适的实训教程

实训教程的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基础会计实训效果。实训教材应当选择具体单位的完全仿真的典型经济业务,减少重复性业务。经济业务应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文字性的陈述,并要注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由于基础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训,专业知识面窄,故实训教程的选择不宜太难,业务的繁杂也尽量与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让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所有业务的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

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基础会计实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虽然在众多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一直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却因诸多原因,如教学场地限制,学生基础和学习积极程度的差异等,导致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常常流于形式。实训期间,让学生面对面围坐一团的完成任务的形式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同学间的鼓励与帮助,督促与协作,让很多平时不主动学,不主动问,甚至平时独来独往的学生都能渐渐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小组甚至班级集体。笔者有学生曾在实训总结中写道“: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任务是异常繁重的,但团队合作方式却能让我轻松地应对一大堆的实训材料和庞杂的数字,愉悦地、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可见团队合作魅力无穷,尤其是在实训期间,它的作用也发挥到了极致。

(四)形成多样的评价与考核方式

实训是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一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这对于平时学习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没有挑战,可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宽松的环境滋长了他们的惰性,认为在学习小组中我不会的话总有人会,遇难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甚至等别的同学的任务完成后一抄了事,因此,建立有效、合理、公平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十分重要。平时不仅要求各组组长对组员的出勤进行登记,还要对组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有效性进行考核,在实训结束时,组长必须将本组组员的实训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以此作为实训总评成绩的重要依据。老师也要多督促,多指导,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要做到心中有底。最后一关也是最有震慑性的———抽考:按每组人数的50%~60%的比例抽取部分学生回答1~2道与实训相关的题(以会计分录为主),答对与否作为期评的关键性考核指标,正如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抄也要抄懂”。

(五)以实训日记为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实训日记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实训收获等,它没有固定格式要求,是一个相对可以自由发挥的、不拘一格的作业。此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载体,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每一天的实训生活,并在次日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日记进行详细的批阅,为学生答疑解惑,给学生打气加油,要求他们对每一个任务都要抱着不放弃的决心去完成,让他们懂得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道理。你会发现之后学生写的日记可能会囊括学习、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也会乐意与你分享他(她)的所见所想所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能让你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