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愁席慕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愁席慕蓉范文1
关键词:乡愁诗 阅读 写作
乡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情结,乡愁文化浸润着汉文化的特色,而乡愁诗更是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骊珠。
1.读乡愁新诗:物已契合,领悟情感
几度夕阳红,多少月明中。在时空的隔离带,天空牵系了多少望乡的眼眸,脚下疯长了长长的乡愁绿草地。对故乡、故国的思念,总是缘于对故乡物、故乡人、故乡事的长相思、长相忆,魂牵梦绕难割舍。正如台湾散文家刘墉在《童年的故事》所感喟的:故乡,这是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名字,她可以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更能指儿时的竹林、草原和小溪、蝉鸣和鸟语的地方……
王国维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对故乡的思念,乡愁,必须有一个沾染了故乡乡风土气的具体的物,故乡,一草一木总关情。“诗言志”。诗歌主要特征就是表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诗中的具体形象。这“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意”指诗人的主观情感,“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诗歌中的“意象”是注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哲学家用三段论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指导学生阅读乡愁诗,体会诗人灵魂深处的乡愁,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注目、联想、想象诗中所采撷的意象、风物。
乡愁诗人或离乡或去国,衔着故乡的叶笛吹箫着月白风情、孤影阑珊的思乡心曲。他们中以台湾诗人余光中、席慕蓉两位影响最大,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余光中享有“台湾诗坛祭酒”之称,席慕蓉本是画苑才女,诗画双璧:他们的乡愁诗最具代表性,道出了千万游子沧桑心曲。他们的乡愁诗几乎无一例外是通过轻灵婉转的意象、纤淡的画面意境而深深地定格在读者的情感河床上。
余光中的乡愁诗:
《布谷》:阴天的笛手 用叠句迭迭地吹奏 嘀咕 嘀咕 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 和满山满谷的雾 那低回的咏叹调里 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 当蝶伞还不见出门 蛙鼓还没有动静 你便从神农的古黄历里 一路按季节飞来
席慕蓉的诗也飞出不尽乡愁:
《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惆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除余光中、席慕蓉的领头、扛鼎之作,像《乡色酒》、《三个月亮》也流传甚广。
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在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却采撷了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特定年代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物什――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形象。以时间的变化为顺序,分别对比人物的四个阶段,把诗人肺腑深处的呼唤、乡愁投射于具体的物象上。
他的另一首乡愁诗作《布谷》比《乡愁》还要乡愁。看,无论是物象的撷取,还是乡愁的缠绵绯恻,如泣如诉,都有过之而不及。“布谷”这个“阴天的笛手”、“清明”时节、“江南秧田的水意”……都是作者故乡江南(湖南衡阳)的风物。自然是一件件风物手有余温、却遥不可及,让人乡愁顿生、霪漫。
读乡愁新诗,把握了意象,一切美的情感都如春水方生一盈漫起来,放电影一般在读者的面前闪现,故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在读者的眼目中灵动起来,不用讲学生就懂了,就得到了灵魂的静化、升华,甚至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冲动。
2.写乡愁新诗:采撷物象,点化乡愁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愁诗最能感动人心,而且对离开画图时代不远的中学生更是易学善写。诵诗、作画、吟诗,常常是诗歌教学最理想的方式,乡愁诗由于她的绘画美,更能让学生接受,在仿的基础上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乡愁新诗来。
都说:诗歌最爱少年。让少年爱上“缪斯女神”,老师是“红叶”、“冰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无拘无束、情趣盎然地写,从最基础、最好学的写起。
乡愁席慕蓉范文2
故乡,南国山城——巫山。而远近闻名的三峡便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每一捧土都是我热恋的故都。
巫山红叶片片情。
巫山的红叶开得格外红艳似火,是一种浑然天成不加修饰的美。青山碧水,红叶晚霞,郎才女貌,天然绝配。人生的离离合合是缘分的牵绊,然而它则是寄托相思的最好表达,鞠一红叶,赠思于人。
巫山最美神女峰。
林立的山峰,如天然的屏障护佑着江河;攀登上山,牵一牵神女纤美的衣袖;山中,怪石嶙峋;满山红叶似彩霞,灿烂我们的心境。神女峰犹如世间多情最美善良的女子,顶风淋雨,千年复一日,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强精神。
世间绝景神女溪。
宁静的小溪浸透着与生俱来的神灵和仙气。大江截流,回水倒灌,其间,细水变成了“玉带,”使溪变得幽深而神秘。溪旁绝壁笔立万丈,峭如剑壁,美妙绝伦的巫山烟云,总是缠绕着山峰。置身其中,恍若沉落万丈地缝,顿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
这就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三峡最美是巫山。
乡愁席慕蓉范文3
有人比较武断地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这样的话未免偏颇。
2011年版的新课标很高地强调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这句话说得实在好,它从很高的层面上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好地运用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要求。
原来,我们仍是需要十分关注“怎么教”的。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就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法、手段和技巧。这种运用要求做到自然得体、平实高雅、富有机趣、饶有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地、有方法地、有效率地、智慧地学习语文。
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呈现出不同的“档次”。
一是毫无策略,如整节课的教学没有方法与活动的变化,只用简单繁复的“碎问”方式来推进。
二是平俗策略,如早早离开课文,画蛇添足,迁移拓展,要求学生说空话、套话,谈感悟。
三是简单策略,如常常用“这个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品析字词,从小学一直“问”到高中。
四是高效策略,如用“变读为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综合的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锻炼技能。
高效的教学策略讲究有效、有味、灵活多姿、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作尝试,以求既有真正的实效,又能让学生愿意做、喜欢做。
如笔者的《乡愁》教学,运用了“诗歌联读”的教学策略。
用席慕蓉的《乡愁》开讲: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中间穿插余光中《乡愁四韵》片段: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用非马的《醉汉》收束教学:
醉汉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运用这种教学手法,一是渲染教学氛围,美化诗歌教学的课堂结构;二是增加教学厚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积累;三是形成共振效应,衬托《乡愁》的教学主体。这样就增加了教学的美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习与训练的过程更有情致,更有诗意。
一种教学策略或者手法的运用,需要遵循“偶尔可用,不可常用”的原则,如果对一种所谓的手法“乐此不疲”地使用,也会流于形式、走向俗套。小则如那种“用句式说话”的方法,大则如粗糙呆板天天要用的“导学案”,都是任流俗泛滥的做法。
乡愁席慕蓉范文4
2011年10月末,席慕蓉在上海宣传她的第七本诗集《以诗之名》,台湾和大陆同步发行。这距离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恰好30年。
68岁的席慕蓉黑衣黑裤,配粉色丝巾,老派得体。宣传新书之余,她还做了一场题为“诗教我的事”讲座。讲座尚未开始,大厅内都坐满了,多为年轻人,甚至还有一群穿校服的高中生搬着凳子挤进来。坐在嘈杂的青春面前,席慕蓉沉默不语。
席慕蓉在开场白里说,她的本行是绘画,但无论绘画还是写诗,幼年时光对她的影响至为深远。
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台湾,她的童年颠沛流离;她是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其实是“穆伦”的谐译,她的家乡变换隐没。“我生在乱世,因为战乱,父母就随便让我读书,我永远是一个站在外面的插班生。这个让我终身带有自卑感,我的自卑感现在好一点,但还是会跑出来。(因为)这个自卑感,我以为我不如人,而且我明明就是不如人。”
写诗因为寂寞
席慕蓉的诗歌生涯始于初中二年级,老师带他们念《古诗十九首》。“我真的觉得这个诗对我来说很亲切,亲切得让我想在日记本上写一些东西。”
1981年,席慕蓉出版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席氏旋风,销量惊人,被称为台湾现代诗史中的“席慕蓉现象”。第二年她又出版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延续了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席慕蓉虽因诗歌成名,却并不以此为生。她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我写诗只是因为寂寞”,纷乱的时代让年少的席慕蓉过早地体会到了忧愁,“我觉得生命本质里面有一个人,那个人是不是叫席慕蓉都不一定,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身体里面教我怎么走下来。所以,这是诗在带领我”。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这首《无悔的青春》是席慕蓉早期诗歌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像诸如此类有关“爱情”、“成长”、“青春”的主题在她的诗歌里无处不在,同时也成为大陆年轻人深深为其吸引的理由。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陆,继汪国真之后,席慕蓉的诗和散文迅速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符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如今,68岁的席慕蓉再写诗,青春远去,爱情寂寥,唯有时光和记忆可供挥霍。《以诗之名》里收录的多为她2005年之后写就的作品。同名诗作《以诗之名》这样写:
以诗之名,重履斯地/以沙沙作响的跫音逐步深入/好将洞穴里沉睡着的昨日/(那所有的百般不舍的昨日啊!)/轻―轻―唤―醒/是的,一切都已是过去了的过去/(为什么还让我如此痴迷?)/以诗之名,我们重塑记忆/在溪流的两岸,我与你相遇之处/毕竟,有人曾经深深地爱过/或许是你/或许只是我自己,而已
婚后的情诗
《以诗之名》里有多首诗是席慕蓉写给已过世的先生的。“我的诗很多是一种回望,对时间错过的追悔。我们整整的一生不断地错过,我只有在别后方知,原来我错过的不是只有我的青春,我错过的是我唯一仅有的、整整的一生。”
有人问席慕蓉:有时候按写诗的年份来看,你已经结婚了,怎么还在写情诗?席慕蓉回答:“我爱了一个人才跟他结婚。我跟他立了一个婚约,我要跟他活一辈子,甘心情愿,但这并不表示,我跟他结婚之后就会突然间变成一个罐头,从今天开始跟过往一切分离。我的人还是原来的人,我的身体、我的记忆,所有的生活都是跟着我在走。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的先生没有在乎我写情诗,反而是外面人都很在乎?”
席慕蓉与先生刘海北相识于比利时。当年的两个台湾留学生,一个学油画,一个学物理,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席慕蓉却因为“整个男生宿舍只有他养猫”和“他说话声音好好听”而爱上了刘海北。她说,他是她自己苦苦追求而来的。
如何, 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让无数大陆文学少年深情背诵的诗,也正是席慕蓉对刘海北的“苦苦追求”的心情。
多年后,刘海北很礼貌地写下《家有名妻》,他这样谈席慕蓉:“在最初和她交往的时候,发现她最具北国气质―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从心到口是一条平坦笔直的大道,没有一丝拐弯抹角。对我这一个既缺乏经验,而勇气又稍嫌不足的逾龄学生来说,真是最理想的对象。”
席慕蓉幸运地追求到了一位强大的伴侣。他总是包蓉她的多愁善感,也总是她的第一个读者。两人从比利时回台湾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他们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夫妻俩种了很多槭树,春天时一片葱绿,到了深秋满眼全红。孩子熟睡后,两人便携手散步。
席慕蓉不擅家务,尤其不爱买菜做饭,多数时候一家的膳食总请专人或由丈夫料理。刘海北虽然不懂诗,却给她一贯的尊重和理解:“他晚上看我写诗,看我流泪,然后说你自己写吧,我先睡了。”席慕蓉成名后,常有人打电话到她家,刘海北代接,有那么几次,人家称他为“席先生”,他也不过调侃似的正色道:“鄙姓刘。”
就这样携手,从青葱岁月走到花甲之年。三年前,刘海北因病去世,席慕蓉说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接受:“对我来说时间跟爱情一样,你永远只能追悔。它来的时候你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把握,其实你永远把握不住。我以前追悔年轻时候的爱情,现在追悔40年的婚姻,我怎么没有多爱这个人一点?我当时怎么没有多珍惜这个人一点?!”
原乡之旅
相较于爱情,现在的席慕蓉更愿意谈论她的“原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1989年,当大陆年轻人正沉浸在席慕蓉写下的有关青春和爱情的浪漫诗歌中时,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席慕蓉搭上飞机,转了火车,又坐吉普,终于站在了父亲的草原上―她的朋友将此称为“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随后的二十多年,席慕蓉不断在蒙古高原间探寻行走,故乡的面貌,终于渐渐清晰起来。
2011年的春天,她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英雄组曲》。
她专心阅读800年蒙古帝国历史,试图找寻历史中的种种巧合,一改以往“没有任何计划,感觉到了就写”的状态,开始有计划地写作。“我已经知道内容和结构怎么写了,就写英雄木华黎。从他的父亲写起。”
68岁了,继爱情之后,席慕蓉试图在诗歌里找到故乡。“诗在我年少孤独的时候,给了我一个能够健康活下来的拯救,诗也在生命的中途给了我很多安静的时刻,让我可以整理自己的生命。诗现在教我的事是,试试看,也许历史可以在诗里重新活起来。”
这样写诗算不算一种转型?席慕蓉回答说:“心底的爱是一样的。”
尹丽川:《与时尚同居》让我与社会终于有了关系
本报特约记者 曹语凡 发自北京
最近这六年,诗人尹丽川的身份是导演。与口碑不错的《公园》《牛郎织女》相比,她的新作《与时尚同居》堪称“多灾多难”:宣传时,两大主演周渝民和徐若双双缺席,尹丽川一人孤身撑场;全国公映当日,本来该发往全国各地的拷贝全被弄丢。尹丽川坦言以前的生活没有太多挫折,她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在面对电影这个行当时,她给整得没了脾气。
拍完电影去文身
尹丽川想拍电影,缘于雷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看了那部片子,我直接决定去法国学电影。”那时尹丽川才二十几岁,上大学,正是蓉易被绝望爱情打动的年纪,她评价“卡拉克斯是一个脆弱的天才”。1996年,尹丽川去了法国,在ESEC电影学校学习纪录片。1999年,回到北京的尹丽川开始写诗,与电影唯一的接触只是偶尔写点电影评论。
尹丽川一直在写诗。2000年前后,她以“下半身”诗歌团体的主力成员身份出现,她被称为“自由作家”或“美女诗人”。她的诗歌合辑名字颇为暧昧,叫做《再舒服一些》: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呢/嗯 再舒服一些嘛/再温柔一点再泼辣一点再知识分子一点再民间一点/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她的小说处女作《》讲述一群失业青年在超市疯狂拿东西,一整箱啤酒、一床大棉被……
回首那段人生,尹丽川说就是冲着“挑衅”二字去的。她那时的生活多半与凌晨或夜晚的酒吧和边缘人物有关。2004年,她与“魔岩三杰”之一的何勇结婚。一个是中国摇滚乐团的一号人物,一个是张扬“凶悍”的前卫女诗人,这样的两个人突然结婚,圈内很多朋友把这场婚姻当作“笑话”谈论,他俩却非常认真。四个月后,双方发现婚姻难忍无趣且只会束缚对方手脚。尹丽川恢复单身。
当尹丽川认为诗歌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时候,她想到了电影和影像。“2005年秋天,一个叫罗拉的制片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想不想拍一部电影。其时我刚从拉萨回来,这就是机缘成熟吧。”
2006年,尹丽川连续执导了两部文艺片《公园》和《牛郎织女》,均取得不错口碑:《公园》荣获当年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电影奖项,后者曾在戛纳参与“导演双周”竞赛单元。这一次掌镜的《与时尚同居》则是一部商业片,讲述了一帮“草台班子”在创业打拼的过程中实现梦想的故事。周渝民扮演的杂志副主编,才华横溢且非常正太,被上司耍手段解雇后,成了一个“一谈钱就开始谈理想”的落泊男精英。他召集了一帮被失败附体的衰人,组成了一个看似乌合之众的新团队,最终实现了各自的梦想。故事虽然发生在时尚圈里,却仅仅是借了它的外壳―剥开来,里面包的是一个青春励志故事。
电影拍完后,尹丽川跑去文身,在左胳膊上弄了一片很大的花形图案。她说,以前想文身,一直不敢,拍完《与时尚同居》后狠狠心做了,既是一种释放,也算给自己的慰劳。
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和写作相比,尹丽川说自己“更满足于做电影导演”:“写作常常是比较单向度的倾诉,完成后自己心里会有不可避免的空洞感,可电影不同,它是非常双向的经验,尤其是当完成它的时候,不管是作为创作者的满足,还是记住了那瓶都不知谁在我最声嘶力竭的时候递给我的矿泉水,都能把心填得特别满。”
尹丽川开始拍电影时,很多当年读过“下半身”诗歌的文艺青年充满期待。在他们看来,尹丽川做导演,很可能成为像法国的苏菲・玛索那样受影迷喜爱的实力派:除了自编自导,必要时她还能亲自出现在银幕上,秀一秀她的削瘦性感,秀一秀她的文艺范儿,也许还会像当初挑衅文坛那样挑衅一下电影界。
但从《公园》开始,很多人就奇怪地发现,她的文字大胆前卫,塑造了许多青春叛逆的边缘人物,但她拍的电影里却都是普通人的角色,情节也非常温情。《公园》讲父女感情,《牛郎织女》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故事,《与时尚同居》则更是一个平常的励志故事。
为什么如此不同?尹丽川解释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电影是为普通观众拍的,目前还做不到既能满足文艺青年朋友的胃口,又能让普通观众喜欢”。尹丽川强调她想拍“能和人情感沟通的电影,能给人温暖光明的电影”。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在电影里有这种美好时,她说:“自己需要,所以将心比心。其实很多残酷的电影,本质上也是要给人温暖的。”
“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
时代周报:这部电影叫《与时尚同居》,但是你又讲了一个励志故事?
尹丽川: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名字是投资方定的,他们希望做一个以时尚杂志为背景的片子。但除此以外,故事人物都是我们自主创意的。名字就沿用下来了。我自己也很想被励志啊!励志片是一种成熟类型片,但在中国似乎很少有人做,我就很想做一部有欢笑有眼泪有温暖的片子。
时代周报:你也是编剧,为什么想到要写媒体圈的人?
尹丽川:因为自己有所了解吧,有不少朋友是做时尚杂志或文化娱乐类杂志的。去描绘他们其实挺挑战的,因为他们看得太多,大多都很尖刻,哈哈。
时代周报:据说周渝民与徐若的激吻戏删了?
尹丽川:没删,搁在字幕后,当彩蛋了。这片子是群戏,重点是讲一个团队如何实现梦想以及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情义。爱情只是添彩部分,不该强调。
时代周报:煤老板的儿子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就是富二代,有爹可拼。但在这部电影里,你把这个角色安排得好正面。
尹丽川:因为不想脸谱化,加上我自己也见过特别单纯可爱、讲情义的富二代啊!所以我想塑造一个没心没肺,但很哥儿们义气的形象。结果,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喜欢这个煤老板的儿子。
时代周报:你拍电影差不多六年了,最困难的是什么?
尹丽川:拍电影六年,感想是,我终于跟这个社会、这个人世有关系了。我接触到了形形的、从前没机会感受的人和事。其实具体拍摄起来都挺困难的,但回头一想又都挺有趣的。最困难的是……有许多我力所不能及的事。
时代周报:你理解的好电影是什么样的?
尹丽川:好电影是能够反复观看的电影,像好书一样,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我喜欢的电影太多了,几乎大师的片都看过,他们给予了我心灵的影响。我自己要做的,是符合自己的人性、符合自己所处时代的当代感、以及符合自己文化背景的电影。
乡愁席慕蓉范文5
摘要: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三册《乡愁》一课,收集了台湾诗人余光中和席慕蓉的同题异作,两首诗通过各自不同的物象,表达的是同一主题——海外游子对故土、故国浓浓的眷恋之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进而背诵诗篇,培养语感,打好新诗鉴赏的基础,以实现“知情合一”。
关键词:语文;信息技术;知情统一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107-02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末”的形象,应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从而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要求。
一、优化整合的多媒体VCD教学资源
多媒体VCD,是运用VCD机来点播音频、视频、动画、图形和文本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湖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已开发出系列的多媒体VCD光盘,它将各种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为师生自主选择教学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它以其信息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从教学方式、手段来看,它有别于传统教学手段,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从而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总之,优化整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带给了我们一个更宽更广的创意空间。
二、创设情境,激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特别是在教学情感丰富,内容含蓄的诗歌时更应注意。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媒体VCD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以《乡愁》为例,为引领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悉的乡愁世界,更贴近更真切地体会作者对故土、故国的眷恋之情,授课之初,笔者借助多媒体VCD资源播放“课文朗读”部份,声情并茂地范读,屏幕上作者的画像,诗文中形象的物体,配合以舒缓、低沉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流向引入到作者的情感轨道上,从而引起审美共振。之后,笔者稳稳地抓住这一契机,播放多媒体VCD音像资源中“朗读指导·示范”部分,学生边听边读,都沉浸在“与诗人谈话”之中,都为诗歌的魅力所折服,都为朗诵者的高超技艺所感染,他们全神贯注地欣赏着、陶醉着、朗诵着。一时间,诗文中那种故土、故国与人的血脉相连的思乡情结在课堂里散发开来,异彩纷呈。
三、启迪思维,创造表现
诗歌的教学必须根据其文学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有节奏的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而诗人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为了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笔者利用多媒体VCD资源实现了教材难点到课堂亮点的难能可贵的审美转化,同时,也丰富和扩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这一环节,笔者首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给学生以参照。与此同步进行的是选择“内容拓展”中的一段视频展示出来。教师深情的独白加上《思乡四韵》的配音渲染,使整个课堂都沉浸在母子依依不舍的离别情境之中,这些独白的话语,唤起了学生的创作灵感,牵动了他们的思绪,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逐个谈论起二、三、四节的画面,笔者则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想象的画面配以“背景音乐”中的歌曲,学生在品味中揣摩,在揣摩中创新,整个课堂洋溢在美妙和谐的氛围之中,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对“乡愁”都有了各自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接着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愁”。一时间,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四处闪烁,他们的答案美妙绝伦:“乡愁是窗前的风铃,叮叮当当令人心伤”,“乡愁是雨芭蕉,早潇潇晚也潇潇”,“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无日无夜地奔流”,“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这样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
四、再现情境,实现知情统一
乡愁席慕蓉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好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并具有互交功能的学习资源。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提高审美能力等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整合,就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是激发学习兴趣最有利的工具
1.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良好方法,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持久的动力。一个对语文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语文学科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使语文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计算机技术在整合中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本身,整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放胆求新,品尝、体验、发现创造性学习的无穷乐趣。以让学生在乐中、在趣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2.在语文课程整合中关键在于教师角色应由“主演”变“导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垄断者,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组织工作却大大加强了。每一个教学环节若要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离不开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整合的方法
1.做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思考和拟定好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
如教学《葡萄沟》这课时,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就非常明确,通过看多媒体课件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与品尝葡萄干结合,把抽象的说明讲解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葡萄干与葡萄的关系,了解在葡萄沟制作葡萄干的特殊方法。这节课的设计就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感与特别感,学生会受益终身。
2.多媒体课件要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借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让学生感受到仿生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飞机在蓝天飞翔,配上小鸟飞翔的情景再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仅为课文创设了一个直观的情景,同时也为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打下基础。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现各种仿生学的例子,最后又提示仿生学的新领域运用的一些最新成果,完成了整堂课的首尾照应,从生活到知识、能力再回到生活的过程,实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初步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让学生在本课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团体协作精神得到培养。《蝙蝠和雷达》一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的一个重要观念――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个性、习惯、兴趣、态度、意志、观念、价值观的培养。
从以上教学的实践来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变成了一种学习方式和认知的工具,具有课程整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整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潜能发展。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例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是现代新体诗中的精品,都是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知的事物,表达浓郁的思乡之情。教学中围绕品读语言来鉴赏诗歌,采用朗读、品味、迁移的方法来以理解促进诵读,以诵读促进理解,读后有感,感后能发。其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课题:以二胡曲《江河水》为背景音乐,学生回忆、背诵写“乡愁”的古诗词,创设符合情境的学习氛围。
2.诵读课文:首先欣赏动画制作的课文朗读多媒体课件,以及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其中配乐画面、情感朗诵、动态文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刺激,激发了学习动机;其次学生进行分组诵读,体悟诗歌情感。
3.品味语言:小组合作讨论你最喜欢的诗句及其原因,在论坛上以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这个过程鼓励学习小组互相协作、合作交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在这里提供了一个生与生、师与生直接对话的环境。
4.迁移训练:仿照这两首诗作中“乡愁是……”的句式,自己也来写写乡愁,可以是一句或者多句,学生写的诗句在论坛里发表,互相交流。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还可以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