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学校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15-03
1 中职学校施行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1.1 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实施行为养成教育,就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其实施过程要做到 “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坚持以人为本,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全面发展,实现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2 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是强化中职德育工作的需要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载体。也就是说,中职院校是通过自己有效的教育教学直接向社会输送职业岗位急需的技能人才的出口。能不能保证输出的人才都是成品、优质品,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在职教德育中,往往忽略了职教德育的特点和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存在脱离实际,流于形式、有效性不足,功能钝化的问题。实施行为养成教育,采取“一线五育四全四成 ”的教育模式,即将行为养成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主线,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坚持教书育人 、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体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时空育人。使学生在校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成为感恩为孝的好孩子、在企业成为规范进取的好员工、在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种时间上不间断、空间上不缺位、内容上不丢失、形式上不游离的行为养成教育模式,有效地强化了辽阳技师学院的德育工作。
1.3 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是保证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处于社会转型、经济市场化的新时期,来自普通中学的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其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的影响,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优裕物质生活的负面效应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利、家庭教育的失衡,使一些中职学生身上缺乏明确的信仰和远大理想,缺乏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拼搏意识、缺乏集体主义和法纪观念、缺乏道德修养和辨别抵御能力、缺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要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快成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要加大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力度,需要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
实施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加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行为养成教育从提高学生基本觉悟和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出发,以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2 毕业生道德行为养成状况调研及分析
从2006年10月至今,辽阳技师学院领导多次到沈阳、大连、北京、上海、苏州等我院对口近60家用工企业, 对1560余名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调查显示,多数企业都把招聘中职院校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指出,中职院校毕业生的“道德水准”、“行为养成”和“生活适应能力”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1 问题引发的思考
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1至6个月之间,明显感觉到自己对用工企业的诸多不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习惯于班主任老师、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及舍务老师的管理和帮助,大到在工厂临机实习、小到在学生宿舍铺床叠被洗衣服,都要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到了工厂后遇在工作中遇到了技术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出废品、延工期的事在个别毕业生中时有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习惯于企业宿舍、食堂的生活方式,到场外搞合租、饭店包伙,没人每月生活平均花费近900元,这对于每月只有千余元工资的初级劳动者来说是不堪重负的。最值得重视的是,学生的道德行为成为最受毕业生忽视的因素。主要体现在:
自律能力差,上班迟到、早退、说脏话是家常便饭,不服管理的事时有发生;自身形象差,仪表不规范、行为不拘小节、语言不规范、不文明、沟通交往能力差,协作能力不强。
2.2 创新思维与决策
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就业质量的“瓶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具备职业道德水准、如何做好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工作,如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技术,学会生活,学会创业,学会合作,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的本领显得尤为重要。长期的职业教育工作实践,使辽阳技师学院的决策者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岗位员工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综合适应能力,应该从研究学生行为养成入手,本着学生的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试、能力能提高、人人能成才的育人思想,成立辽宁省首家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德育教育行为养成训练基地!
3 德育教育途径、方法、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围绕“既学技术、更学做人”的办学理念,把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逐步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为重点,全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以行为养成训练为重点的德育教育特色。
3.1 德育教育途径、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1.1 创设省内“独家”行为养成特色教育管理体系。学院始终把行为养成训练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2007年4月,创设了全省中职学校唯一的集教学、管理、能力拓展、行为养成训练于一体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专设机构——能力拓展及行为养成部,形成了以道德行为养成基地为依托,以寄宿制准军事化管理、封闭培训为手段的道德行为养成特色教育管理体系。
3.1.2 创建省内“首家”行为养成教育基地。学校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源,习之以知、动之以情、行之以信、练之以意、导之以行,把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职业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单独设立一个校区,创建辽宁省首家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德育教育行为养成训练基地。基地占地3.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81平方米,总投资达300余万元。基地由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能力拓展活动区、行为养成示范区、生活能力养成区、坐卧行走训练室、不良行为训导室组成,可同时满足300名学员接受行为养成训练。
3.1.3 具有“专职”行为养成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形成了以德育教师、班主任、行为养成专职教师为主体,以教官、校外德育辅导员为补充,聘请部队团级以上干部三名作为行为养成管理校长, 12名部队退役转业干部任学校日常行为养成管理教官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落实德育工作计划,承担班级管理、学生德育学分考核、校风校纪教育、基地行为养成训练等工作任务,构建了覆盖校内外的行为养成教育网络。
3.1.4 形成了“独特”的行为养成特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行为养成基地施行“车间·课堂·营房”三位一体,即做三年学徒、学三年技术、当三年兵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部队士兵的标准,对照企业员工素质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模块的行为养成训练。新生入学安排在行为养成训练基地集中训练,仿照部队新兵训练模式,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纪律、内务行为规范教育,开设生活指导课、礼仪规范课,进行坐卧行走、服从服务等企业员工基本素养训练。
学生在校期间和就业之前,按照学校德育培训计划安排两个阶段的集中训练,进行准员工角色转换、员工作业习惯形成、职业能力素养提升训练。在日常管理中,发挥行为养成教导中心的作用,巩固集中训练的成果,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的行为养成教育。通过训练中培养、管理中巩固、习惯中养成、实践中提升的教育手段,培养了学生精细工作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服从服务的企业员工素养。
3.1.5 行为养成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为养成训基地,以“项目教学”作为行为养成特色培训手段,依据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为养成训练为主线,以诚信、敬业教育为重点,创建以职业道德、礼仪规范、法律法规、职业指导、心理健康、生活指导和员工素质养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日常养成教育和基地集中训练,促使学生在亲历体验中夯实员工素质基础,在实习实践中实现企业员工岗位素质形成,在模拟演练中实现岗位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3.2 德育教育方式、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3.2.1创新训练方式,注重德育效果。发挥课堂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改革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将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将课堂理论教育与专题讲座教育、模拟演练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德育课堂模式,发挥课堂育人的最大作用。
3.2.2 针对学生特点,注重规范行为。针对中职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中学阶段大多学习较差,纪律松弛,行为随便的实际,在行为养成基地进行封闭训练,实行军事化管理,进行纪律、内务训练;开设生活指导课,进行买菜、做饭等生活常识训练;开设礼仪规范课,进行行走坐卧礼仪训练,使学生懂礼貌、讲文明、合规范。
3.2.3 紧扣就业方向,注重职业指导。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创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进行模拟面试演练,邀请专家举行就业指导培训,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