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引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引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引导

视觉引导范文1

(一)增强平面广告作品的视觉流畅性

人们在欣赏平面广告作品的时候往往潜移默化地遵循着一定的视觉规律,比如“由上至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由强至弱”“由动到静”“由人到物”以及“由图到字”等等。平面广告设计活动如果能够按照这些视觉规律来组织安排画面中的相关元素,则能够极大地增强平面广告作品的视觉流畅性,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舒适感,由此从宏观上增强了平面广告作品的可读性,激发了观众的欣赏兴趣和信息接受效率。

(二)增强平面广告作品的信息传播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视觉引导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仅仅是平面广告设计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目的在于根据预期的信息传播目的、信息内容特征以及广告创意方式等等,运用目标受众在平面广告作品中的视觉流动规律来合理地安排、设计各种平面元素的空间布局与大小、动静、强弱关系,或者是激发观众对于广告作品的兴趣,或者是引导观众对于平面广告作品中某一元素的关注,亦或者是引导观众对于整个广告作品的解读方式等等,由此增强广告作品的信息传播效果。这是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最重要的价值。

(三)形成平面广告作品的基本架构

视觉引导主要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元素进行组织安排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包括单向型视觉引导、曲线型视觉引导、重心视觉引导、反复视觉引导、导向视觉引导以及散点视觉引导等诸多不同的方式,从而对平面广告设计元素的空间布局与细节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安排,由此直接决定着平面广告作品的基本架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师也往往是首先从视觉引导的角度决定作品的基本架构或者是宏观布局,随后再进行相关的细节处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视觉引导还统领着平面广告作品基本架构的作用。

(四)发挥着一定的创意功能

平面广告作品中的创意体现在各个方面,既可以是信息内容的定位、视觉元素的选择、故事主题的设计;同时也可以是整个画面的布局等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成为平面广告作品中的“亮点”,发挥着激发受众兴趣、深化其对广告作品的解读以及由此提高广告传播效果的功能。视觉引导也即是对平面广告作品中的设计元素进行空间布局设计活动,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如果应用得当,很有可能成为平面广告作品最独特的地方,也即是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点,比如曲线视觉引导技巧、重心视觉引导、反复视觉引导以及散点视觉引导技巧等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创意性特征。这是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又一重要价值。

二、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呈现出两种思想倾向,一种侧重于感性判断,也即是从视觉审美的角度,凭借着个人的直觉判断来确定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引导方式;另一种则是侧重于理性分析,认为有效的视觉引导应当建立在严格的数学与几何分析的基础之上,由此才能带来理想化的信息传播效果。这两种视觉引导理念虽然在设计出发点上不同,但设计技巧上却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具体来说,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引导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向型视觉引导技巧

单向型视觉引导技巧遵循着线型视觉流程的规律,按照直线的平面布局结构来组织安排各种设计元素,从而使平面的流动线更为简明,直接诉求主题内容,呈现出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具体来说,单向型视觉引导技巧又包括竖向视觉引导、横向视觉引导和斜向视觉引导三种形式,每一种形式又呈现出个性化的视觉特征和信息传达效果,比如竖向视觉引导从上至下安排设计元素,给人以坚定、直观的视觉与心理感受;横向视觉引导则是从左至右安排设计元素,从而产生稳重、恬静、可信之感;而斜向视觉引导则是按照对角线、横斜线或者是竖斜线的方式来安排设计元素,以不稳定的动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既极大地烘托了主题诉求点,而且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欣赏兴趣,深化对潜在的广告信息内容的解读。

(二)曲线视觉引导技巧

曲线视觉引导技巧虽然也遵循着线型视觉流程的规律,但却是按照弧线或者是回旋线的方式来组织安排平面广告设计元素,给人带来流畅、跃动的视觉审美感受,使人在轻松的视觉与心理体验过程中,按照预期的内容布局情况形成特定的视觉运动流程,从而深化对潜在广告内容的接受和解读。具体来说,弧线形视觉引导给人带来强烈的扩张感、方向感和秩序性,往往用于划分画面结构或者是排列相关内容等等;而回旋形视觉引导则是两个相反的弧线产生矛盾回旋所产生的,使构图变得更丰富,形式感更强,尤其是增加了整个画面的节奏性,营造出一种轻松随意的情境氛围,深化观众解读广告作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三)重心视觉引导技巧

这里的“重心”主要是目标受众在平面广告作品中视觉与心理的重心。重心视觉引导既可以是以强烈的形象或者是文字独居版面的某个位置,甚至是完全充斥整个版面,由此在整个画面之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视觉重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随后再按照形象的方向与力度的倾向来引导受众的视线进程;同时也可以是将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诸多视觉元素共同指向版面中的某一个位置,由此形成一个虚拟化的视觉重心,深化观众对于这一视觉重心的关注和解读,提高其信息记忆度。与之相反的是“离心”式的重心引导方式,也即是从画面重心的位置向四周发散,由此使广告主题更加鲜明而强烈。

(四)反复视觉引导技巧

以上诸多视觉引导方式主要侧重于视觉引导的方向性与指向性,而反复视觉引导则打破了此种视觉引导规律,以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序列反复排列某一设计元素,形成连续性的画面形象,从而在秩序化、规律性的画面布局之中,一方面给人以安定、整齐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反复呈现、反复诉说的方式,强化广告作品的信息传达效果。因此,这也是平面广告设计中最常采用的一种视觉引导方式。

(五)导向型视觉引导技巧

导向型视觉引导与单向型视觉引导、曲线型视觉引导、重心视觉引导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该视觉引导方式不仅仅通过线性布局结构形成视觉引导效果;而且也注重通过诱导性、关联性、指向性的视觉元素,使读者在内心兴趣、逻辑推理的作用下,不自觉地呈现出一定方向性的视觉流动行为,比如画面中人物的手势导向、视觉导向、身姿导向以及动势导向等等,都能够产生鲜明的导向型的视觉引导效果。这同样是当前平面广告设计活动比较常用的一种视觉引导方式。

(六)散点式的视觉引导技巧

散点式的视觉引导则是分散处理各种平面广告设计元素,既没有明显的视觉引导特征,也没有鲜明的视觉重心,使目标观众的视觉作上下、左右之类的移动,呈现出鲜明的感性、自由性、随机性与偶合性的特征,虽然不及其他引导技巧那么严谨、顺畅、明朗,但却生动有趣,尤其是有意违反秩序,打破规律,突破常规视觉引导技巧的单调性,使少数、个别要素变得更加突出,从而增强画面的趣味性,给人以生动感人的视觉与心理效果。

三、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视觉引导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呈现出鲜明的技巧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视觉引导虽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与技巧性特征,比如观众在欣赏平面广告作品时往往是“由上至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由强至弱”“由动到静”“由人到物”以及“由图到字”,而且也由此衍生出单向型视觉引导、曲线型视觉引导、重心视觉引导、反复视觉引导、导向视觉引导以及散点视觉引导等诸多不同的视觉引导方式,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分析目标受众对象的性格、心理、情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心理认知顺序、思维活动的逻辑顺序等等,据此选择合适的视觉引导方式,避免出现为了视觉引导而进行视觉引导的现象,从而发挥视觉引导在特定广告作品中应有的功能价值。其次,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引导活动固然是以提高信息传播效果为核心目的,但也一定要注重其所产生的画面结构,一方面要能够产生一定的意境氛围,辅助设计元素的信息传播活动;另一方面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尤其是产生美的视觉体验等等,从而兼顾信息传播和视觉审美双重价值。再次,视觉引导在平面广告设计活动中的应用还应当遵循广告的信息传播规律,也即是要在吸引受众注意、激发受众兴趣、产生深入阅读、留下深刻的一整个过程之中,都能够发挥相应的功能价值,从而通过视觉引导的方式,使受众循序渐进地接触、解读和记忆广告作品信息。

四、结语

视觉引导范文2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屏幕信息;图文重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1-0041-04 [DOI]10.39690/j.issn.1009-8097.2013.01.009

引言

教师授课时运用激光笔的光斑、移动鼠标的光标或指点屏幕的手势来吸引受众视觉注意,这是一引导信息。这视觉注意引导信息是教学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有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投影机呈现的信息一起构成屏幕信息。目前,已经上线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所呈现的屏幕信息绝大部分只有投影信息而不含视觉注意引导信息。随着视频公开课上线门类的拓广,理工、医学等非人文学科的视频公开课上线已成必然,这些学科的投影信息都有信息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在屏幕信息中包含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不仅是受众学习所必需的,也是今后开发视频公开课应该表现的。对此,后期制作人员应该改变观念,认识到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对受众的重要性,从而通过非线性编辑等软件,以引导信息为依据,用制作图文的方法对引导信息进行重构,使远程受众能够在终端上感受到引导信息给学习带来的帮助。

一、视频课程常见几屏幕信息提取方法

在以往录制课堂教学视频中(主要是精品课程),有三投影屏幕信息提取并切入视频的方法:

1.拍摄法

用摄像机直接拍摄屏幕。这做法的好处是屏幕上的信息和教师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一并被摄入,受众从屏幕上除看到教学信息外,还可以看到教师发出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不存在画幅4:3或16:9)的差别。缺点是,拍摄出来的屏幕画面比较模糊、色彩暗淡、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不够明显。

2.VGA采集法

这方法利用VGA信号和视频信号的转换设备,将计算机输出到显示器或投影机的VGA信号多分出一路给转换设备,再将这已经转换成视频信号的投影信息插入教学视频中。这方法的优点是,投影信息画面清晰、色彩还原好、能真实表现,尤其一些动画也可以很好地表现。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类录播系统几乎都采用这方法。但这方法存在着三比较大的缺陷:一是教师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必须通过移动鼠标来实现,教师只能弯着腰来移动鼠标,严重地损坏了教师的正常教态(视频公开课希望教师站着讲授)。二是当PPT显示出一条线(由一个像素大小的点连成的水平直线)或字的横笔画,会因PC机的分辨率高于现行标清视频水平分辨率的缘故,使得一个像素连成的水平直线或字的横笔画出现丢失,这直接影响到教学信息的正确传达,让受众产生困惑。三是PPT为4:3画幅而摄像机为16:9画幅的情况下,使受众在终端看到PPT等投影信息时失去原有的图像比例。这些都可能对教学信息产生误解。

3.图片插入法

方法是将投影信息转换成JPEG或其他格式的图片,然后在后期编辑中将其插入视频。这做法的优点是,画面极为清晰,插入简单。缺点是投影信息中原有的动画及教师的引导信息难于实现,也可能存在画幅不一致的问题。如果在投影信息的图片中用图像软件对其画幅转换,将出现图像变形或遮挡。

上述三方法共同的、最主要的缺点是:缺少教师发出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在屏幕信息显示中的表达。这个缺点是由目前技术条件所限引起。

二、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在终端显现的必要性

“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对视觉信息是分层次进行处理的……,对于观察者来说,并不是全部的外界环境信息都是重要的……,所以在分析复杂的输入景象时,人类视觉系统采取了一串行的计算策略,即利用选择性注意机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在众多的信息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尽快地使当前所需的教学信息纳入受众视觉系统的选择性注意机制中,减少受众捕获所需信息的时间。

“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知,人们寻找信息的时间主要与两因素相关:一是反应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有关。刺激的性质对反应时间有直接影响。二是选择反应时间与刺激物的数量和差异程度有关。刺激物的数量越多反应时间将更长;刺激间差异的程度越小对刺激进行辨别的难度也越大反应时间就越长。教师发出视觉引导信息第一个作用是增加所授信息点的刺激强度。这自然缩短了学生对该信息点的选择反应时间。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学生从PPT画面上数量繁多的信息点中尽快找到所讲授的信息点。”教师发出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符合了人类视觉系统选择性注意机制。

显然,“利用……亮度极高且色彩夺目的激光笔、或极为形象的手势都是增大所授信息点和其他信息点的差异,缩短学生对该信息点的选择反应时间。”“因此,教师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对学生视觉注意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将非常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视觉注意,有效缩短学生对该信息点的选择反应时间,帮助学生尽快地找到所需信息并对其理解掌握,对促进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视觉引导信息作为教学视觉信息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进行适时、准确地传达,对受众的学习是不利的。

在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方面,“视觉信息和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对学生的信息接收、加工、理解占90%以上的作用(高于特瑞克勒提出的83%,其原因是多了视觉引导信息)。”因此,视频公开课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知道受众将在什么时间点上对视频信息资源有什么样的要求;同时,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于合适的时间点上适时地提供这些资源给受众,即重现了视觉注意引导信息。

由于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定位于在校大学生和社会普通大众。因此,有很多非该专业的受众点播收看相关视频,在受众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投影屏幕展示的信息对部分受众而言深感陌生和困惑,这时若在投影屏幕的相关信息点上出现教师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受众之间背景知识的差别,帮助他们学习,更能在心理上缩短和这个专业的距离,受众会更喜欢这样的课程。

三、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视频图文重构

1.前期准备

视频公开课视频图文重构的创作阶段放在正常的视音频剪辑完成后进行比较合适。因为,一堂课录下来有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对画面和声音编辑,如果先做好图文,则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入出点会因为视音频的编辑而出现错位。所以,在视频公开课视频图文重构之前应将视音频编辑完成,并请任课教师对视音频进行审查。这个审查是必要的,因为对视音频编辑修改都有可能造成时间长度的变化,最终导致重构的图文与授课内容不同步,也可能因视音频的改变而需要修改已经重构的图文。

2.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图文创作理念

教育视听资源的构建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艺术层面上看,……是一创作,一新的思维方式。”它不应照着教师提供的PPT直接做成图文,而是需要制作者和教师在图文创作软件能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原先的PPT进一步理解、拓展,加进新理念的创作。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可以采用多方式来表达视觉注意引导信息,而不仅仅是光笔的单一色彩和单一光斑。二是通过后期的、与内容更贴切的重构,能更有效地引导受众的视觉注意。视觉注意引导信息有多不同的重构形式,从而比PPT更直观、形象地表达内容。参与重构的人员对视频公开课的内容绝大部分是陌生、充满好奇的,他在重构的过程中以一个外行人的角度看懂、理解了投影信息(如PPT),一般的受众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达到了视频公开课面向大众的目的。这图文比原来的PPT除了外观更丰富多彩、易于接受外,还更能让受众接受和理解、促进受众学习。

重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给工作人员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员首先要考虑到受众需要这样的信息,其次要在不对原稿做出有歧义的改动后,对所重构的引导信息的构图、色彩、信息表达等美学工作有深刻的把握和正确的应用。

3.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出现时间点的分析

(1)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入点:教师刚讲述到他认为需要发出视觉引导信息时,会将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发送到屏幕的某一点上。我们称之为“引导信息入点”。

(2)中间阶段:当在讲述这个内容的过程中,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不一定长时间停留在这个点上,这除与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相关外,还与教学内容、受众接收程度等有关。这个阶段称之为“中间阶段”。

(3)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出点:当教师讲述完这个内容后,一般不会对该内容再重复发出视觉注意引导信息。随着讲述内容的推进,受众的视觉注意将会转移到其他信息点上。这个时刻,可称为“引导信息出点”。

视觉注意的入出点是我们重构图文的起止点,中间阶段则是图文重构式样展示的阶段。

视觉注意引导信息除了在教师有意的时候才发出外,有时教师把光斑投向屏幕并不是指向正在讲授的内容,而是习惯性地或机械性地将光斑随便投向屏幕,在重构引导信息时,应根据授课内容正确地分析、判断与选择。对与正在讲授内容不符的光斑,不要将他们认定为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给予重构。

4.视觉引导信息出现时间点的提取

在视频公开课的编辑工作中,我们无法从三个机位(“采用多机位拍摄,三机位以上”)的视频素材找到视觉引导信息的入出点,也同样无法从VGA采集法或图片插入法中找到视觉引导信息的入出点。即使在场的摄像人员也无法记住全场每个引导信息的所处位置和入出点。因此,这就使得采用摄像机屏幕拍摄法成为提取视觉注意引导信息所在位置及入出点的唯一方法。做法是在投影屏幕的正前方架设一台摄像机(我们称为屏幕摄像机)对着屏幕拍摄。当开始授课时,该摄像机与其他三个机位的摄像机一起开始记录视音频。它记录的内容是视觉引导信息和教师的同步语音,作用是在后期重构引导信息时作为参考。该摄像机的光圈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以便看清投影信息。音频信号可以采用机上麦克风记录。

5.同步时间入出点

同步需要一个共同的参照点。我们依据主摄像机和屏幕摄像机在同一时间点上记录的音频信息是同步的特点。在重构编辑时同步时间入出点的目的是,将屏幕摄像机拍摄的视音频与其他三个机位的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音频同步。视频公开课中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图文重构需要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完成或用第三方软件开发,然后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插入。首先,把主摄像机位的视音频上载到时间线AV1轨道(学生机位和全景机位所占用的时间线本文不涉及,故不给与描述),切去开始时不需要的部分,选出音频信息中的某一句话做标记,然后把屏幕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音频上载到AV2轨,找到与AV1轨上做标记相同的那句话后也做出一个标记,再把AV1和AV2上的两个音频标记点对齐。这样就做到了时间入点的同步点,可以正常地对内容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AV1删除的素材时间段,在AV2轨上也要删除相同长度和相同入出点的素材时间段,以免到视频的末端出现两轨不同步的问题(这方法也可以用于时间线两轨道上任意点的同步)。如果使用同一型号、具备红外遥控功能的摄像机,通过架设适当的机位,按动一只遥控器上的记录按钮,可以同时开始两台摄像机的记录。这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同步第一个时间入点。

6.屏幕信息的重构与视频表达

在对齐了音频标记点并对视音频进行编辑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屏幕摄像机拍摄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重构包含投影信息、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一起的屏幕信息。如图1所示。

目前,教师用光笔发出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光斑都是圆形,色彩都是单色,常用的有红色、蓝色、绿色,相比重构的视觉注意引导信息,以现有光笔所能表达功能类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1)画圈法:当教师对屏幕上的某一个具体信息点进行指点时,常常会在这点的周围用光笔画圈圈,引起受众对该信息点的注意。在视频的表达上可以采用闪烁的圆圈图文给予表现。

(2)直线法:当教师对屏幕上的某一段话要给予特别提示时,常会用光笔在这句话的文字下边来回移动。在视频的表达上可以采用相应的直线表现外;还可以用动态的文字给予表现等。

(3)圈区域法:当教师对屏幕上的某一区域要具体说明时,常会用光笔在这个区域画圈圈。这圈区域法与画圈法的表达是不同的。假设教师对地图上的某一个区域进行圈画,我们用视频表现时,可以在这个区域用不同颜色变化加闪烁的方式给予表现等。

屏幕信息重构的视频表现手法可以分为:

(1)色彩变化法:即教师对屏幕上的某点进行讲解,这个点的色彩可以随着授课进程而跟随改变。

(2)灯光加亮法:即在视觉引导信息所指的区域中采用加亮的办法给予突出显示。

(3)闪烁法:即教师对屏幕上的某点进行讲解,这个区域以闪烁表达。

(4)动画法:除了可以恢复原PPT所出现的动画外,还可以对PPT无法呈现动画的信息在重构中采用动画的方法给予呈现。

7.重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视觉注意引导信息在重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如下问题:

(1)根据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要求,教师的每句话都要做成SRT的外挂唱词文件,播放时播放器将自动运行SRT唱词文件(Windows Media Player不能播放外挂的SRT文件),在终端的屏幕上呈现出字幕。字幕将置于屏幕的下方适当位置,每屏只能有一行唱词,保持每屏唱词出现位置一致。因此,在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重构中,注意在画幅的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免字幕出现时,遮挡了重构的内容。

(2)重构的图文中应该避免与授课信息不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广告类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缩短受众对有用信息点的选择反应时间。

(3)在引用的图片、著作等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中,要避免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4)重构过程中,视觉注意引导信息的色彩与周围信息的色彩要有明显的色差区别,以增强对视觉的刺激强度。

视觉引导范文3

关键词:视知觉;京式地毯;人文

引言

京式地毯在我国经济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京式地毯作为室内陈设品之一,能够一直保持着强盛的生长力,不仅得益于其卓越的产品质量,更在于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正得益于其强有力的视知觉引导功能。

一、京式地毯的视觉语言

1.1色彩语言

色彩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对色彩的认真研究是人类的一种极好的教养方法,因为它可以引导人们感知内在的必然性。”[1]因此,对京式地毯色彩的探究,能够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其深沉含义,进而理解它的艺术之美。

京式地毯使用的色线少则五种,多则几十种,色彩古色古香,雅致富丽,暗中有漂,漂而沉稳。其用色上的大胆与和谐不仅为观者呈现出一幅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艺术品,更暗示了使用者的权利与富贵。这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2]色彩蕴含着能量,采用色彩诗性的语言来渲染气氛、引导人的思维,进而揭示主旨,升华境界。

1.2图形语言

人的视觉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色彩固然重要,但是图形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京式地毯能够出口国外并甚受喜爱,这与其独特的图形语言是分不开的。

京式地毯的图案纹样运用较多的一方面暗含着浓重的政治因素,另一方面因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思维在京式地毯上体现为图案纹样的文质彬彬、安定祥和以及构图模式的四平八稳。京式地毯的构图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四平八稳的状态,讲“理”、讲“数”,采用九宫格、米子格等传统布局模式,即四菜一汤的形式。

“对形状的知觉,就是对事物之一般结构特征的捕捉”[3],京式地毯那固定的构图布局模式正是其结构特征的呈现。作为视觉语言,这一构图形式充分地向世人诉说着京式地毯亘古不变的无限魅力。

1.3肌理语言

京式地毯的色彩与图案是肌理语言,综合运用了观者的视觉与触觉,这与地毯材质及制作工艺息息相关。

从用材上说,采用羊毛制成的京式质地厚实且手感柔软,加之丰富多样的图案纹样,如此视觉与触觉的共同作用,其视觉语言的吸引力是无法估量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纺织原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原材料带来不同的视觉与触觉感受,不同的制作工艺同样阐述着不同的视觉语言。制造过程中采用的织法:平纹、斜纹、缎纹等等;工艺上的栽绒、圈绒等;修剪时的高低、错落等任一种方式都能生成别致的肌理感。

二、京式地毯的知觉特征

2.1选择性的优势

知觉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迅速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分不开的。知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它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京式地毯作为刺激物,能够挑起观者知觉的选择性,自然离不开自身与观者的共同作用。

图案、色彩以及所处的室内空间环境,使得作为刺激物的京式地毯具备了激起知觉选择性的自身条件。从观者角度考虑,兴趣、需要、个人知识经验与当时的心理状态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一个热衷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定对中式空间氛围有敏锐的洞察力。

2.2平衡感的营造

中国的艺术形式美追求对称、工整、平衡,例如适合纹样、古代宫殿、道教的阴阳等,对称与工整正是一种平衡感的体现。以紫禁城为例,从建筑学方面讲其建筑结构的对称与工整是一目了然的。殿堂顶部装饰的繁华精致与富丽堂皇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与天顶相对应的地面,而能起到代言作用的,正是那美妙绝伦的京式地毯。太和殿中铺成的地毯为“九龙金丝地毯”,整体色调为金黄调,营造了一种威严、尊贵的氛围,印衬着皇帝的权利与地位。地毯上色彩的运用,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性格作用,同时也是与天顶色彩的呼应。

当人处于这样的空间内,庄严的平衡感,似乎闭上眼睛也能感知到。如此种种便不难看出京式地毯作为宫殿建筑内部空间中的重要作用。

2.3整体和谐的呈现

一个成功的装饰空间,涉及方方面面,这处空间内所有的物品的组合,统一于一种风格、气息、主题中,因而和谐之感一目了然。地毯作为室内空间的一部分,对整体和谐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京式地毯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自然在中式风格中才能凸显其价值。太和殿内的地毯在营造平衡感的同时,也是对空间环境和谐的构建。其精湛的织造技艺、精致的纹饰图案、绚丽的色彩运用,都是对室内风格的补充与强化。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因此在考虑京式地毯艺术美感的同时,应考虑各种陈设品功能的组合。在整体中保有独特、平衡中又有突破,这才能使观者知觉到和谐的空间氛围。

三、京式地毯的思维引导

3.1 情感引导

“艺术活动给予人的精神慰藉,不同于哲学那样诉诸人的理智,不同于宗教那样诉诸人的意志,而是以诉诸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京式地毯作为一件艺术品,在制造过程中承载着手工艺者的情感;在使用中承载着居室主人的情感。织造中手工艺者的情感融入,使用中引导观者感知到主人的兴趣爱好、人生品味等等。当京式地毯处于公共空间中,其情感引导作用则是另一番境况。

“当欣赏者从作品中感受到某种情绪活动和意志外射时,实际上已将自己的情绪意趣透射到作品意蕴中了。在欣赏者用一种超功利的情绪把握艺术作品时,其内心的艺术价值框架迅速为作品染上某种适宜的情感色彩,这时使得欣赏者所面对的特定的对象形态,便成了特殊的情绪载体”。在一个中等装潢的新中式空间内,地面上的一块京式地毯,升华了空间氛围,必定让到来者用心感受着这别样的气息,引起观者对祖国文化的敬仰之情,被传统工艺的精湛所折服。

3.2人文引导

“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都不免在艺术活动中,显示出审美选择、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独特性,有别于其他民族,尤其在群体性活动中,则更为显然”。京式地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它是中国精湛技艺的展现,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更是中国人民人生态度、人文情怀的映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

我国人民大会堂国家接待厅内的京式地毯,庄重、雄伟、宁静、热情。红色自古就广为国人喜爱,它给人以热情、欢快、端庄、大方之感,红色的运用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此处京式地毯中大面积红色的运用,象征着我国人民热情、大度、端庄的民族心态。京式地毯是我国传统技艺的一朵奇葩,铺陈于国家接待厅内,暗示着祖国历史的自豪与骄傲。是我国整体民族心理的展现。

京式地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其制成品势必因制作技艺、织造方式、制作者、原材料的不同发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之声。现阶段的京式地毯,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让其视觉语言更嘹亮更长久。(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 [德]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1(P140)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P457)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P37)

[4] 宋生贵.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2(P6)

视觉引导范文4

印度学者也普遍坦承,印度各类基础设施,尤其是水、电、气、通讯和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尤其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增长需求,已成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短期内难以解决。

也有一点变化。德里与周边省份交界处的五个新区发展得相当不错,颇有印度崛起的气象。但尽管如此,至少从印度几大都市的总体发展面貌来判断,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事实,即过去15年来,印度经济常年的高速增长没有在“硬件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中体现出来。

印度已迈入经济发展的惯性加速阶段

为何如此不太张扬的发展面貌却与近年来如此张扬的“印度崛起论”相伴相随呢?这里面不能排除欧美人为炒作的成分。西方发达国家实际上非常“乐见”印度崛起,因为它们渴望以印度的“民主崛起模式”,来抗衡甚至抵消一个与其社会体制格格不入的中国“发展模式”。

然而,国际社会普遍看好印度崛起,还在于印度崛起同时拥有强大的自身优势。

比如,印拥有大国崛起的充分潜质。从幅员、资源、人口、地缘、文明质素而言,印拥有崛起为亚太乃至全球大国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印拥有控制印度洋及其海上咽喉要道的地缘优势,这将成为崛起的战略依托。此外,两千万海外印侨资源的有效开发也将便利印政治、经济、外交影响的快速拓展。

同时,印已迈入经济发展的惯性加速阶段。1991年改革开放以来,印年均GDP增速高达6%。这是除中国之外经济增速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另一大国。随着印基础设施供应环境的逐渐改善,制造业也会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产业结构将逐渐由过去的以服务业为基础、高新科技为龙头的布局向劳动密集型与知识一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转变,后发优势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而且,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相对完善的私企竞争机制,比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相对独立的司法体制,加之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印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

印还具备相对有效与多元的社会解压机制。尽管印社会仍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贫穷悬殊,地区发展失衡,大面积失业等,但千百年来,尤其是近50多年来,印度社会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政治利益能基本和平共处的框架。

印度人愉快指数非常高

重要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劳工规章、公务员体系、危机应急机制、弱势群体保障措施等体系,共同组成了一个覆盖社会各利益阶层的“维稳”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国家政策的严重出轨、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激化而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从而保证转型期间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其中,、种姓制度等传统文化与保守理念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从宗教方面而言,印度人普遍信教,无神论者在印度是稀罕物种。印度人口中82.7%以上为印度教徒,另有11%左右为穆斯林。此外,还有锡克教、耆那教、基督教、巴依教等教徒。世界其他地方存在的宗教,印度都有,故印又被称为“宗教博物馆”。虽有教派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也使得印度流行忏悔文化,广大民众深受伦理道理与宗教信条的严格约束,安于现状,注重来世。

印度种姓制度在高低种姓之间,尤其是在高等种姓与占印人口三分之一的贱民之间形成了一层坚厚的绝缘膜,客观上减少了高低种姓之间因直面对接可能导致的生理与心理的激烈冲撞,从而也减少了不少社会矛盾。

虽然印度低等种姓人群也拥有不少本种姓的政党与政治组织,但这些组织的上层人士往往又关注自己的政治权益,他们只是在选举期间体恤一下下层种姓的民情民意,一旦执政他们很快就被上等种姓的思维与习惯所同化。结果,经过选举的短暂喧嚣,一切又复归平静。高低种姓生活在各自的种姓社会,互不干扰,相安无事。

这些传统的思想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广大印度人“非分”的物欲追求,降低了他们对生活的过高期盼,甘于简单与平淡。实际上,印度人不管贫与富,其愉快指数都非常高。2005年10月,欧洲一家民调机构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大都市中,若论GDP,印度首都新德里只能排名第108位,但其居民幸福指数却排名第4位。反差之大令人乍舌,但这是事实。

印度人乐于纵向比较,而不“擅长”横向比较。也就是说,他们更愿意与长辈的生存状态比较,如果有进步,哪怕进步了一点点,他们也会感到知足。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文化及其浸而成的生活态度将印度社会转型本应遭遇的阵痛降至最低。

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确保崛起进程不被中断

印度整个社会,传统与现代呈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和谐相处与彼此包容。大大小小的历史古迹与奇奇怪怪的现代建筑摩肩接踵,毗邻而居。马路上挤满了各类交通工具,既有发达国家不太常见的奢华轿车,也有第三世界惯见的破烂汽车,更有大量的三轮车(机动、人力与畜力都有)穿行其中,而德里地铁甚至可与发达国家新建地铁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对待交通事件的态度出奇地平和。他们对于一般的磕碰事故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彼此解释几句就完事大吉,极少有人为此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动粗。

穿行在德里的大街小巷,也很难看到印度人行色匆匆,反而总能碰到三三两两的印度人―不管是衣着极其光鲜的绅士还是衣衫褴褛的苦力――在悠闲地喝着甜茶,聊着天。在德里,除了一些政界要员、社会名流的深宅大院有较为明显的安保系统外,很少见到居民住宅楼上安置了大大小小的防盗设施。

视觉引导范文5

小户型(SOLO)原本的意思是指独奏、单独、单飞。本文中的小户型概念主要是指建筑面积超小的居室类型,或者具体来说就是指建筑面积在35平方米左右,却必须囊括卧室、客厅、浴室、厨房等居家所必备的功能空间的居室户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那些经济能力有限却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城镇居民日益增多。作为某一特殊的住房消费群体,符合他们经济条件的无疑多是小户型住房,而符合他们生活品质要求的室内设计则是功能的多样化与居室环境的舒适化审美化。这样,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要兼而实现这两方面要求就成了摆在当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功能需求越多室内陈设必然越多,空间必然更趋拥堵,而拥堵的空间会给人带来压迫感,因此舒适度也就随之降低;另一方面,就环境美感而言,适度的装饰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空间的拥堵自然不利于装饰效果的呈现,由此小户型审美化室内设计也就成了难题。面对这样的设计难题,出色的设计师们总是能够凭着他们的智慧与创造性思维设计出审美与功能兼备、经济与舒适兼得优秀作品。面对这些优秀作品,笔者在想,它们都凝集着设计师们怎样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设计思维?出于欣赏这些作品并以期从中获取一些美的启迪与体认创造生活的快乐的目的,本文便从这些作品的实际效果考察入手,以小户型室内设计的基本目标与美学规律为考量标尺,同时参照某些相关设计原理,对这些作品背后的设计思维进行初步解读,也以此讨教于读者诸君,并期望能得到方家教正。

二、小户型室内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其主要招法

尽管当前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问题,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还是日益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在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改善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人们对居室环境的功能化与审美化追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科技文化的进步在丰富人们生活形式与内容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表现在居家生活上最明显的就是人们对居室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及对居室环境的审美化需求越来越高。然而,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伴随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教育而出现的时尚小户型消费群体日渐增长。这些住房消费者对居室环境的多功能化以及审美化需求与他们经济能力所相称的小户型住房的空间条件显然存在着现实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师们只能针对小户型居室的条件限制,进行合乎居室功能化审美化目的以及合乎设计艺术规律的设计。首先,他们开展工作之前自然有着两个非常明确基本目标,那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功能开掘与空间营救,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正是考量设计师水平的基本标尺(这里的现实困难上文业已说明)。针对这两个基本目标,设计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迄今已然设计出了不少令人心仪甚至堪称优秀作品。以下我们就以两个基本目标的实现情况为考察重点,通过部分优秀作品的研究分析,对小户型居室主要设计思维作一番初步解读。

1.功能开掘及其主要招法

在小户型的有限空间里,要实现多种功能并居一室,设计师们最基本的设计思维就是复合功能的开掘与利用空间死角。在复合功能开掘方面,比如,空间复合功能的开掘,设计师们通常按照性质类似的活动空间进行统一布置,诸如将会客区、用餐区等属于比较开放的空间布置在同一空间,将需相对隐密、安静的休息、学习区纳入同一空间等等;再比如墙的复合功能的开掘,多使用墙面做收纳,诸如房间高处的墙面可以通过安置搁板对物品归类收纳,厨房里橱柜之间的墙面的利用等,此外,采用沙发、柜子等本身就有特定功能的家具充当不同性质空间的隔墙,这样,既使得整体空间具有通透感,又避免采用墙壁形式分隔会在视觉上会产生拥堵感,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家具等作为隔墙,使家具除了本身的功能得以实现外,还兼具了分隔空间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复合功能的开掘。复合功能开掘又一个常用招法就是选用具有复合功能的家具,如选择或订制诸如既可以当床又可以当沙发的沙发床中间还配有可收放的茶几的沙发床,既可当餐桌又可当吧台又可当写字台的桌子等等兼具多种功能的家具。在利用空间死角方面,比如,利用通道两旁,根据通道靠近的空间——卫浴间打造出更衣区等,而对屋子中出现的不规则转角,转角处又有窗户的情况下,就不宜用衣柜封起来,最合宜的做法就是在这不规则之处顺势造一个梳妆台,这样既能保证采光又能保证空间功能的最大化。这些死角的利用无疑也体现出设计师功能开掘的思维。必须指出,这些复合功能的开掘与利用,同时也是小户型居室设计中节省空间的最为常见的做法。但是,对小户型室内设计中的空间营救来说,除了运用功能复合招法之外,还有以下一些主要招法。

2.空间营救及其主要招法

小户型居室的室内设计除了要顾及居室功能化目标的实现,还要注重居室空间的营救。要让居室有着一定的空间显然是一个设计学上的常识,也是确保居室给人舒适感的基本条件。但落实到既有功能化要求又有审美化规约的小户型居室设计实践时,留存空间却成了一大难题,而这也正是考验设计师水平的一个现实窘境。那么,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们又是如何摆脱这一窘境?如何在实现小户型居室的功能化审美化的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空间营救呢?以下是从我们所欣赏到的那些优秀作品总结出来的除了上文业已阐述的功能复合法之外的营救空间的主要招法。

其一,合宜的空间软性分隔。室内设计在空间分隔上有硬性分隔与软性分隔两种。一般意义上的空间软性分隔主要有照明分隔、家具分隔、隔断分隔、材质变化分隔、色彩分隔;硬性分隔主要有建筑结构分隔等。小户型室内设计中显然不适合运用硬性的建筑结构分隔,因为建筑结构分隔通常是采用墙壁的形式分隔,这种分隔在使用,一方面在视觉上会产生拥堵的感觉,另一方面使空间的利用受到限制,所以不适宜;而材质变化分隔,它是根据各空间功能区的性质特征进行针对性使用各种材质,在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也不宜过多应用否则则会产生凌乱的感觉,在视觉心理上感觉空间更为狭小了。合宜的有利于空间营救的小户型空间分割是采用家具分隔、隔断分隔、色彩分隔,这类空间分隔较为灵活,它在打破惯常的密闭隔断墙之时,使隔墙变成“活”的,其直接效果就是使整体空间具有通透感。

其二,选择合适的家具。家具是居室布置的基本要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居室各功能既有分隔,又有内在联系、不产生拥挤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具的形式和尺寸。对小户型居室来说,较为合适的有利于空间营救的应该是具有以下特点的家具:(1)造型简洁、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的家具;(2)浅色或通透材质的家具,因为浅彩具有扩散和后退感,在视觉上无形增大了空间,而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家具在视觉上无阻挡也有在视觉上增大空间的效果;(3)机动的或折叠式的家具,选择可伸缩的家具,是节省空间、扩大空间使用功能的有效方法,如小厅中摆不下餐具,就可使用拉伸的餐桌来实现餐具不占空间低存放。

其三,巧妙运用色彩。小户型居室除了选用浅色家具比较有利于空间营救之外,在主体颜色的采用上,一般选择明度与纯度都较低的色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灰色系)比较有利于在视觉心理上产生增大空间的效果,因为颜色的纯度越强烈,越是先映入眼帘,就越会让人有挤压感,在视觉心理上就会有空间缩小的感觉;而相对明亮的颜色由于明度较高,则会带给人以延展的感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宽敞明亮”。还有,如使用白色为室内主色调,也是扩大空间感的有效招法,因为白色能给人宽大舒适的感觉,阳光和灯光也能为墙面打上不同的色彩。其四,扩大窗户的面积。扩大窗的面积,尤其是落地窗的使用也是小户型设计中营救空间的一个很有效果的招法。

三、实现基本目标的形式美感规约

以上所列举的小户型室内设计的主要招法只是笔者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优秀作品的实际效果予以部分地归纳梳理,虽然并不完备,但通过对它们的梳理与了解,我们已然可以获悉当代小户型居室室内设计的一些基本思维,诸如复合功能的开掘,空间死角的活用,合宜的空间软性分隔,机动或折叠家具的选用,能增大空间感的色彩运用等等。这些设计思维显然是因应小户型室内设计的功能开掘和空间营救两个基本目标,通过不断实践并凭借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们已经体现出人类在改善自身生存环境方面巨大的创造能力。当然,笔者相信,更多旨在功能开掘和空间营救的小户型设计招法要么笔者未曾了解,要么还在探索之中,但是毫无疑问,人类这一创造性思维一定会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视觉引导范文6

讯:提起雅茚药妆,或许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雅茚药妆目前是国内最知名的药妆企业之一。最近,雅茚药妆更是因为逆势崛起而迅速成名。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雅茚药妆几年前已经进入中国,在经济萧条的2008年至今,雅茚药妆竟然在逆势中迅速崛起,2009年还一举获得了品牌中国女性最喜爱的化妆品品牌大奖。

2005年,雅茚药妆就已经开始实行网上运营,但其扩张速度并不快。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各大门户网站,腾讯、网易等都能看到雅茚药妆的广告,其年销售量已经翻倍增长。雅茚药妆为何会在逆势中崛起呢?这一是得益于雅茚药妆对中国市场的准确理解,二是得益于迅速成长的网络营销平台。

“当每个企业都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机遇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只要做好品质,找准定位,机遇永远存在”。为了推出雅茚药妆,前期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产品的类别到通信销售渠道的对接,都进行过反复的摸索,通过不同的市场调查和试水,最后才决定推出以“莓多酚因子”为主的护肤系列。

在产品定位上,选择以工薪阶层为消费主体,价位为中等,让中等消费者群体问题肌肤护理及保养有更多的选择。在找准价格同时,必须做出合乎价格的品质定位,这才是品牌的立足之本。客观地说,雅茚药妆今天取得的成就,网络营销平台功不可没。ARDME雅茚药妆2005年开始运营,成功地在中国本土市场建立良好口碑。雅茚药妆的总经理王文婷凭借着丰富的B2C营销经验,成功地将雅茚药妆打造成为中国本土B2C化妆品企业第一品牌,给国内外的化妆品B2C行业带来了一波巨大的冲击。其一,从货源的采购、精准的市场、货品质量管理、发货客服团队等,彰显了化妆品营销的专业。其二,雅茚药妆官网简洁明快,更适合国内消费者使用的习惯。其三,专业负责的服务,订单确认以及发货通知都及时通知到客户,客服邮件回复及时。其四,正规的货源渠道,在保证所售每款化妆品都是正品的同时,做到了低价营销。其五,其全国948个城市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的物流方式设身处地为消费者考虑,大大减少购买时的顾虑。

无论是拓宽产品领域,开设实体店铺,还是拓展网络销售市场,每一个市场战略都让雅茚药妆在逆势中崛起。探究雅茚药妆在中国市场崛起的根源,还是雅茚对市场透彻的理解。试想,如果雅茚对药妆市场不了解,怎么会去拓展网络销售市场,怎么又被入选为2009年的“中国女性最喜爱化妆品品牌”呢?(来源:经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