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因工程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1
【关键词】道路桥梁;钢筋问题;成因;防治措施
引 言:为了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克服各种条件的制约。道路桥梁一般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则是一座桥梁的骨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钢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了一些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筋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道桥施工中钢筋工程问题的具体表现
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钢筋工程会出现各种质量上的问题,例如:钢筋质量不高、规格不适当、钢筋锈蚀等,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道桥钢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也会进一步影响到道桥工程的施工进程、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是道桥施工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要抓住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踏实工作,力争彻底地消除影响钢筋工程的质量隐患,确保钢筋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实施工中因各种因素引起的钢筋工程质量问题有很多,文章按照行为主体的不同划分为:设计方面导致的钢筋工程问题、施工方面导致的钢筋工程问题、管理方面导致的钢筋工程问题和自然环境方面导致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关于设计方面所导致的钢筋工程问题
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构建中的主要材料,在结构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再设计方案上面,一定要规范设计图纸。要做好相关的调查,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设计的精确度。一定要规范操作流程,以免质量受到影响。
由于在道桥工程设计时对实际施工情况预测不准或者是照搬先前设计,这导致混凝土构件中钢筋数量不足,构件难于承受压力、剪力和应力,从而对道桥工程带来质量隐患。例如:钢筋、钢拱架数量不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设计钢筋间距和设计数量矛盾,一般发生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按照间距施工,由于设计间距计算的根数与钢筋表中给定的钢筋根数不一致,而造成间距合格,数量不足,使得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达不到应有的设计标准。
(二)在具体施工方面导致的钢筋工程问题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受力钢筋在构建中的位置也很重要。有些时候会因为一些实施单位中存在一些问题,人员的配置对于施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要求规范具体的施工步骤,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使施工质量达到标准,不要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的质量不合格,链接的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桥梁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性。
(三)管理对于钢筋工程问题的重要性
钢筋问题是道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管理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合同以及其他相关合同对道路或桥梁工程的施工中的钢筋问题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管理需要对钢筋的质量、工程的进度、相关信息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项目与各方面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对于事故的防御和质量的保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坚持做好这项工作,才可以保障质量。
主要是对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够,施工单位自检体系未有效运行,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不严,未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案施工;监理单位未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工序把关不严;承包人与作业班组劳务协作矛盾,薪酬太低,或工资不保证,职工有逆反情绪,近年该问题较为普遍,成为企业自检体系有效运行及实施监理工作的最大障碍。
(四)自然环境方面对施工的影响
地形因素与自然环境对于道路桥梁建设的影响也非常大。崎岖的山谷更是施工较难的地形。地表不平,地势较为复杂,铺装层的密度和强度全都不同。四季天气的变化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雨季地表土质疏松,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将会使地表变形,甚至无法施工,会造成沉陷、沥青骨料表面解吸。地表积水与地下水通过路面并长期存留在空隙中间,长时间的浸泡和清洗会将钢筋混凝土照成腐蚀,这样就会出现特别大的质量隐患。
二、有关于道桥施工中钢筋工程问题与防治
(一) 要建立质量控制系统
应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及有关文件,制定钢筋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及治理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权、利,齐抓共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实现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严格控制和强化施工管理,是严把工序检验关,对于在施工中检查发现或分项工程工序检验存在的不合格工程,应坚决予以返工,必要时责令停工整改,并分析原因,追查责任,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予以杜绝。
(二)要学会分阶段强化施工管理
首先,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管理和监理人员应该熟悉设计文件,熟悉每种钢筋的设计规格、数量、尺寸、形状及安装位置、保护层厚度,和与其它钢筋、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关系。钢筋施工的钢筋必须要规定的加工地点进行加工,钢筋等主材必须是合同规定的料源场(厂)。其次,施工期间的监理应加强首件工程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建议先申报施工首件工程,首件工程验收合格,总结经验成熟后,方开始大面积的工程施工,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较好的意义。
(三)必须认真做好钢筋工程的设计工作
在设计阶段应重点对施工地段进行技术、地质和水文等方面的详细调研,全面掌握施工地段的各方面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道桥工程的设计工作,促进钢筋工程设计方面问题的解决。
(四)对于施工现场的控制
钢筋间距不匀、位置不准确以及保护层合格率低、甚至漏筋的治理是现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典型的问题,应该推行施工标准化,施工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放样、划线,按线操作,按尺寸施工就可以有效防治上述现象的发生。
(五)要对然因素有效控制
要想避免问题的发生就要对自然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现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钢筋尽量避免暴漏在外,尽量使用一些新材质,避免雨水的侵蚀。要对钢筋做恰当的防锈处理。
三、结束语
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优化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提高道路桥梁的耐久性。提高科学化监管的能力,明确科学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性。工艺要细致化,抓住重要问题。对于施工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要坚持做到最好,把好质量关。钢筋的问题其实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可以通过优化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于施工单位及过程的监督来保证质量。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遵守工程与技术的规范性。控制道路桥梁建设质量问题的出现。提高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同时提高每一位检测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使质量得到保证。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合国家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焦小龙.钢筋加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0.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2
关键词:混凝土早期裂缝类型产生原因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统计[1],由施工因素造成的混凝土早期裂缝占80%左右,因混凝土材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的裂缝占15%左右.基于此,笔者撰文就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分析识别,使施工系统始终处于控制之中.
1 施工工艺因素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的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竖向的、斜向的、水平的、表面的、贯穿的等各种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与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通常有:
(1)振捣方式不当引起裂缝
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
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搅拌车运输、泵送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凝结时间比较长,一般混凝土初凝时间都在10h以上甚至更长,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在掺了高效缓凝减水剂后,浇捣好的混凝土表面被太阳暴晒,水分蒸发很快,形成一层几毫米厚的"被子",看上去混凝土似乎已凝结,实际内部还远未达到初凝,甚至还能流动.曾多次用贯入阻力仪测定掺了高效缓凝减水剂的混凝土砂浆在太阳直晒之下的凝结时间,结果初凝时间都在12~16h.这样的混凝土若不进行二次振捣和多次抹面,混凝土表面不可避免会出现裂缝.
(2)养护不当引起混凝土开裂
现场养护不当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最主要的原因.混凝土浇筑后,若表面不及时覆盖进行潮湿养护,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情况下,干缩更容易发生.有资料表明,当风速为16m/s时,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速度是无风时的四倍.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水灰比小,胶凝材料用量大,混凝土密实性好,泌水少,若保养不好,干缩情况更为严重.对于保湿养护的时间,肯定是越长越好[2].养护14天的混凝士的收缩比只养护3天的收缩降低约20%.但由于工程工期的制约,绝大多数施工人员做不到,所以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就在所难免了.
2 外界环境因素
(1)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是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应力与应变,另一方面是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产生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约束后,将产生很大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了混凝土可以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是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主要温度因素.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在初始几天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温度升高.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般较厚,导热不良,相对散热小,所以大量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当温度梯度大到一定程度时,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在升温阶段,混凝土未充分硬化,弹性模量小,因此拉应力较小,只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
不同于混凝土浇筑阶段水化热所引起的温度荷载,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温度荷载极不稳定,也更难控制.就混凝土工程结构而言,山于自然环境条件变化所产生的温度荷载,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日照温度荷载;②骤然降温温度荷载;③年温温度荷载.日照温度荷载主要是太阳辐射作用所致,还有气温变化和风速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为只考虑太阳辐射和气温变化这两种因素.降温温度变化主要是由强冷空气的侵袭作用和日落或在夜间形成的内高外低的温度分布,一般只考虑气温变化和风速的影响.
(2)钢筋锈蚀因素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了约2~4倍[3],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
3 材料质量因素
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石灰、石膏类无机胶结料和水或沥青、树脂等有机胶结料的胶状物与集料按一定比例拌和,并在一定条件下硬化而成的石材.通常我们所讲的混凝土指的是水泥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集料组成,其中水泥和水起胶凝作用[4],集料起骨架填充作用,水泥和水发生反应后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将集料颗粒牢固地粘结成整体,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
但是若组成混凝土所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1)水泥
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过期或受潮,可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
当水泥中含碱超过了一定的量(如0.6%),同时又使用了含有碱活性的骨料,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在谁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混凝上抗拉强度下降.
(2)砂、石骨料
砂石粒径太小、级配不良、孔隙率大,将导致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增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的收缩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特细砂,后果更严重.砂石中通常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云母、泥土、有机物、硫酸盐与硫化物等.这些物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集料与水泥石的粘附性.
4 结语
文章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中施工工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材料质量因素.通过分析裂缝因素,明确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裂缝成因.由此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控制裂缝的方法,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国泮、马贞勇[译].混凝土性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12.
[2] 叶琳昌、沈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3.
[3] 申爱琴.水泥与水泥混凝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5
[4] 建筑施工手册[M].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3
关键词:工民建;墙体裂缝;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砖墙裂缝
1.1产生的原因
(l)当墙体周围的温度有大幅度变化引起砖的热涨、冷缩,同时在外部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2)普通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等,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裂缝。(3)设计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结构措施;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衔接结构措施;挂重物处,未加固处理;与水接触处,未做防水措施等都是设计不当造成裂缝的原因。(4)砌块进场未做检查;随意砍砖;砌体浇水湿润时含水量过大并湿砌;砂浆不符合要求;砌块排列不符合要求;铺灰过长,砂浆失去塑性等都是施工失误造成裂缝的原因。
1.2防治方法
1.2.1温度、干缩裂缝的防治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尽量避免高温和寒冷季节施工。在屋面加设保温层或在屋面涂吸热量少的涂料,减少屋盖与墙体之间的温差和防止屋面因吸热量多而造成膨胀。提高墙体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同时设置伸缩缝。为防止干缩裂缝的出现可采取设置控制缝,设置灰缝钢筋等。
1.2.2设计施工造成裂缝的防治
在设计方面要认真严格,做出合理的结构方案并计算准确,能满足建筑物整体和局部的承载能力以及抗滑移、抗倾覆要求。在施工方面要保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进场砌块必须按规范检查验收,保证砂浆品种、施工配合比的正确性和砌筑质量,合理安排脚手眼。
1.3处理办法
(l)对宽度较小,不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的裂缝只对表面抹面加纤维织物进行修补。(2)对于局部裂缝将开裂部位凿成V字型,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或树脂砂浆等材料将裂缝填实。(3)对于墙体两面开裂的情况,在裂缝的两侧每间隔0.5m左右的地方将墙体凿开,加人钢筋进行拉结,并用水泥砂浆将裂缝填实。(4)对于墙面裂缝较多,且墙体裂通情况。在墙体两面加钢筋网并用穿墙钢筋拉结固定后,在表面涂上水泥砂浆加固。
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
2.1产生的原因
(1)加气混凝土的线收缩为0.mm/m而抹灰砂浆线收缩只有0.03mm/m左右,所以当加气混凝土的收缩强度超过砌体粘结强度时,砌块就会受到破坏而出现裂缝,这属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值大引起的裂缝。(2)加气混凝土砌块气孔大部分是内部大口径小的结构,只有少部分是毛细孔。砌块吸水量大,吸水先快后慢、时间长,毛细管作用较差,导湿、解湿缓慢。如果使用普通砂浆,加气混凝土会吸走普通砂浆中大量水分,使其水化作用不完全,粘结力下降,砂浆收缩快,当砂浆的强度增长不足以抵抗收缩拉力时,导致砂浆层过快收缩而造成开裂这属于砂浆的保水性不足引起的裂缝。
2.2防治和处理
2.2.1材料选购
(l)砌块块材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差异,难以保证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施工质量,所以,通过使用陶砂和加人粉煤灰、聚合物乳胶粉、保水剂等来改善其配套砂浆的性质,以满足施工和使用的要求。
2.2.2设计方案
预防砌块墙体裂缝,必须以建筑设计为主。根据有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各种材料的特性,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2.2.3施工质量
加气砼砌块的砌体工程施工应符合规范GB 50203-201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基本规定。
3现浇混凝土墙体裂缝
3.1产生原因
3.1.1材料选用
造成裂缝的原因水泥安定性不良;水泥水化热引起过大的温差;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和沉陷;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外加剂使用不当;砂、石含泥量超标;骨料中有碱性骨料或已风化的骨料;混凝土干缩。
3.1.2施工不当
造成裂缝的原因掺合剂加人拌合时不均匀;搅拌和运输时间长;泵送混凝土过量增用水泥及加水;浇筑顺序失误;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终凝前钢筋被扰动;保护层太薄,箍筋外只有水泥浆;施工缝处理不当,位置不正确;模板支撑下沉,模板变形过大;模板拼缝不严,严重漏浆;拆模过早,混凝土硬化前受振动;养护差,早期失水太多;混凝土养护初期受冻;构件运输、吊装或堆放不当。
3.1.3设计不合理
造成裂缝的原因设计承载力不足;细部构造处理不当;构件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局部承压不足;设计中未考虑某些重要的次应力作用。
3.1.4环境变化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环境温度与湿度的急剧变化;冻胀、冻融作用;钢筋锈蚀;腐蚀性介质作用;使用超载;反复荷载作用引起疲劳;振动作用;地基沉降;高温作用。
3.2防治方法
3.2.1选择材料方面
水泥宜选用安定性良好、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若为泵送混凝土还须掺人缓凝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在施工中必须把实验室配合比转化成施工配合比。砂、石骨料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以内,根据泵送能力,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有条件时选用5-40mm粒径的级配石,若采用非泵送方法浇捣混凝土更有利于抗裂。
3.2.2施工过程控制方面
构件当中钢筋位置和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变形、移位。在浇筑前进行弹线标出楼板的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线控制,以确保楼板厚度。混凝土下料不宜过高垂直下落距离不大于2m,振捣要均匀,恰到好处,在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收面,并边收面边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初期的收缩裂缝。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楼面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冬季施工时,薄膜外增加毛毯。混凝土浇筑12h后定期浇水。一般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宜少于7d,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宜少于14d。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和堆积材料。材料在楼板上堆放时,应分散放置,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临时堆放时,必须在材料下垫不少于两根方木,且不能堆放过多。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引起楼板裂缝。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h后,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
3.2.3设计方面
增加墙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防止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和提高配筋率;合理调整建筑物“重心”的位置,是建筑物上的合力点作用在中心位置,减少偏心荷载。基础设计应注重基础底面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墙体筋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角部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水、电管线避免重叠交叉。住宅楼板的配筋应细而密,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3.3处理办法
(l)若混凝土表面只有少量的麻面及掉皮现象,可以先用钢丝刷刷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渣,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抹纯水泥浆的方法抹平。(2)若混凝土表面有蜂窝、漏筋、和缺棱掉角的现象,可先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用有压水冲洗干净,抹上一层粘结性较好的涂料,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3)若表面有数量少而宽度大的裂缝可先将缝凿成V型、U型然后用环氧树脂、环氧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填缝。(4)若裂缝宽而深则用封缝浆液(如树脂浆液、水泥浆液或聚合物水泥浆液)用压力方法注人裂缝深部。(5)若孔洞较大时用小豆石混凝土填实。
4结束语
建筑墙体裂缝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裂缝的出现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用以上所列防止办法和处理措施,可以合理经济的控制和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的裂缝,确保建筑物使用阶段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4
关键词: 墙体渗漏;原因;措施
Abstract:The leakage of the wall is a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defects,It not only influence the appearance of a building,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influence of building structure safe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ypes of building wall leakag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Summary of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The leakage of the wall; Reas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7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建筑工程领域新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外墙砖,外墙涂料已广泛应用。但由于建筑材料,施工,设计等原因,致使近年来建筑墙体渗漏现象非常严重,这也影响到建筑的外观装饰效果,耐用性。根据近年来的工程经验,分析墙体渗漏的形式,原因,总结预防措施。
1 建筑墙体渗漏的形式
1.1 混凝土墙体裂缝造成的渗漏
由于建筑地基沉降不均匀,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的裂缝,表面的孔洞、蜂窝,麻面等,假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墙体渗漏。
1.2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造成的渗漏
砌体和钢筋混凝土的线弹性系数不同,在同一温度,砌体的膨胀值要小于钢筋混凝土,当砌体抗剪强度不够就会造成墙体裂缝;裂缝常出现在顶层内外横墙、纵墙两端,靠近山墙的开间最明显;裂缝一般从内横墙沿45°延伸到外纵墙,在窗间表现为斜向或横向分布,在结构顶层圈梁下面也会出现水平裂缝。
1.3 墙体装饰施工质量造成的渗漏
施工前未根据施工要求填塞施工缝隙和孔洞;饰面砖粘贴不牢,形成空鼓;勾缝砂浆标号太低,勾缝不合格;所用墙面涂料不合格,涂膜厚度不够,变形开裂,涂料脱落失去防水作用,这些均会引起渗漏1.4 砌体砌筑灰缝造成的渗漏
脚手架眼,填充墙,穿墙管线等塞灰不密实,都会造成墙体渗漏;框架结构填充墙未设置拉结钢筋,梁底最后一皮砖砌筑不合格,造成水平灰缝及竖缝不饱满;因砌体沉降引起梁底留有缝隙都会造成渗漏。
1.5 墙体基层过湿造成的渗漏
墙体基层浇水不均匀,就会造成面层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缝;抹灰时由于过量浇水,墙体基层有水珠就开始抹灰,会造成面层脱落、开裂。
1.6 门窗洞口周边密封不严造成的渗漏
现在均采用塑钢或铝合金门窗,因为材质相差大,当温度变化大时,两种材料之间就会产生缝隙;填缝材料不合格或填缝不密实,留有空隙都会造成渗漏。
2 墙体渗漏的原因
2.1 设计原因
现在很多设计,都没设计滴水线、窗楣线,这样雨水会顺着外窗楣流入室内;涂料墙面没有保护层,由于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等会造成涂料层与抹灰层开裂;墙面预留洞防水设计缺陷;饰面砖灰缝没填缝材料等都是渗漏的原因。
2.2 材料的原因
砌体材料质量差,变形,翘曲,防水密封材料、防水材料、铝合金门窗、饰面板破损等质量问题,施工用砂石含泥量大超出规范要求等都是造成渗漏的原因。
2.3 施工的原因
1)砌体与混凝土结合处渗漏。砌体与梁柱交接处砂浆不饱满,未设置拉结钢筋,梁底砌块填塞不实,底层砂浆标号不合格,基层未刷毛,基层湿润不够等都会造成渗漏。
2)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造成砂浆与基层粘贴力差;阳角处抹灰时间间隔太长,砂浆结合处处理不好等造成的裂缝;砌体砂浆不饱满,砂浆强度不符合标准或砌体未湿润,砂浆的水分被砌体吸收,造成砂浆强度降低,砌体与砂浆分离,这些都会造成渗漏。
3)饰面砖和砂浆粘贴不实。一次抹灰厚度太厚且未作加强处理,勾缝不密实,墙面未留置施工缝,穿墙管和预埋管没有进行密封处理,窗框缝隙未作密封、防水处理等都会产生裂缝,引起渗漏。
3 预防措施
3.1 重视墙体防水设计
为了墙体美观,墙体饰面砖一般会设计成细缝拼接,这样砖与砖之间不能填密封材料,在设计时这方面要着重考虑;墙体的设计要有防水措施,分隔缝留设;涂料饰面要对砂浆和涂料层有抗裂措施。
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砌筑材料质量要合格,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灰缝的饱满度、厚度、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均要符合规范要求;砌筑要随砌随收缝,确保灰缝密实,内外墙交接处和外墙砌体转角处要同时砌筑;填充墙要按设计要求设置拉结钢筋;框架梁底部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斜砌挤紧,砂浆应饱满、密实,不留缝隙。
2)抹灰层。基层要清理干净,并提前浇水湿润,要进行毛化处理,不同材料交接处要挂防裂加强网,以免因收缩不均而开裂,墙体抹灰接槎留设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应留在与楼面,墙柱,墙梁、剪力墙的接缝处错开3~5mm的地方。
3)涂料面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涂料底层腻子掺加抗裂纤维,使用耐水腻子,不允许在阴雨天施工作业。
4)饰面砖施工。饰面砖要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不允许出现裂纹和暗痕;基层表面平整,干净,饰面砖要粘贴牢固,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缺陷。
5)门窗四周处理。铝合金及塑钢窗框四周用化学泡沫剂或松散材料(如玻璃丝棉,矿棉等)分层密实封填,墙体抹灰时窗洞外侧窗框外边预留宽8mm,深5mm的槽,以保证密封材料的密封性和粘贴性,填密封材料时槽口要清理干净且保持干燥,密封胶均匀填满槽口,不得有缝隙和气孔;外墙门窗洞口,窗套,雨棚,腰线,挑檐等要做滴水线。
6)外墙喷涂防水剂。当墙体抹灰层或装饰面层完成后,在墙体喷涂无色透气且透明的墙体防水剂(如TF防水剂),这样就想给建筑物穿上了一件透气、防水的雨衣,既能防止渗漏,也可保护抹灰层和装饰面。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检查。如砌筑前砌体要浇水湿润,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砂浆搅拌,砂浆砌筑要饱满。砌体砌筑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灰缝要求砂浆饱满,上下错缝,灰缝均匀,横平竖直,竖向灰缝不能出现瞎缝,假缝等。
4 结语
综上,墙体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仔细检查每个步骤,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施工方法,就能有效的控制墙体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星华.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2] 姜继圣.新型墙体材料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3] 罗国强.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5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问题成因:控制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等原因,
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运输和浇筑允许的延续时间,先后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就称为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缝的质量问题。现针对施工缝设置、形式、问题种类、处理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一、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
水工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应少留置施工缝。当设计或施工确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底板、顶板不应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应留纵向施工缝。
(二)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当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 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 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注意加强防水措施。缝的迎水面采取外贴防水止水带,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浆等做法。
(三)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有高低缝、凸凹缝、平缝等多种。高低缝不宜用在墙体根部。凸凹缝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而且很难保证质量,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极易将凸楞碰掉,凹槽中的水泥砂浆粉末也难以清理干净,使在浇筑新混凝土后,在凹槽处形成一条夹渣层而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结质量。平缝使用较为方便广泛。
三、施工缝面处理方法
(一)人工凿毛: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容易影响工期;
(二)高压水冲毛:冲毛水压力达25~50MPa,效率较高,间歇期超过2周,冲毛效果差:
(三)低压水冲毛:在混凝土终凝后,用0.3~0.6 MPa的水压冲毛,可能会冲掉2~3cm厚的表层混凝土;
(四)利用风砂枪冲毛:对龄期长的混凝土冲毛有效,但费工费时费料,施工干扰较大;
(五)钢丝刷机械刷毛:工效高、效果好、费用大,但边角局部不到位;
(六)喷洒缓凝剂:可促使混凝土表面缓凝,延长冲毛时间,比较经济。
四、施工缝处理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一)施工缝处理出现的问题现象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二)施工缝处理的问题成因
1、混凝土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残渣没有冲洗清除干净,致使新旧混凝土不能结合牢固。
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胶带、木屑、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预先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黏结牢固。
4、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
5、下料方法不当,施工缝处骨料集中,影响混凝土质量。
6、混凝土墙体单薄,由于钢筋过密,捣振困难,导致混凝土捣振不密实。
7、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8、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三)施工缝的处理后混凝土浇筑控制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达到去除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的程度。
3、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5、钢筋的绑扎和墙体支模。均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基因工程试题范文6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夏季
中图分类号:TU528.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109-04
1 前言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方地区气温尤其高。以长沙为例,该地区位于北纬28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区域,燥热少风,7月最热,平均气温29.4℃,长沙平均每年有29.9天的最高气温超过35℃的酷热天气,历史上绝对最高温曾在8月初出现,达43℃。由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温度都会升高。而混凝土浇筑的理想温度在10℃~15℃,因此夏季南方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形成,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这样定义: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这样定义: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我国学界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的规定建筑物的基础最小边尺寸在1~3m范围内就是大体积混凝土。也有的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m,或预计会因为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隙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本人认为,不能简单规定混凝土的某个尺寸或某个内外温差,而应根据实际浇筑时候的外界情况而需采取温控措施最小体积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2.1大体积混凝土裂隙成因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升是由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并且膨胀,而混凝土表面处于冷却和收缩状态,如果内外形成温差过大,则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引起开裂。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取决于热的混凝土内部和冷的混凝土外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大小。
大体积混凝土很难完全防止裂缝,但如果重视温控设计并注意改善影响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裂缝及避免严重裂缝是可以做到的。对于重要部位超过温控标准可能发生裂缝的情况,最好进行裂缝的稳定分析,提出临界缝长及临界温度应力,采取重点防护措施,避免产生大缝(超过临界缝长)及严重缝,做到防患于未然。
2.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途径
为防止出现开裂,建设工程中的桥梁工程、大坝工程或其他无筋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的构件要考虑温度控制。其内部温度不能比当地环境年平均温度高出11℃~4℃(ACI 308)。
可通过以下途径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
①低水泥用量――120~270kg/m3;
②大粒径集料――75~150mm:
③高的粗集料用量――可占总集料量的80%;
④低热水泥;
⑤掺加火山灰掺合料――其水化热约为水泥水化热的25%~50%;
⑥冷却混凝土组分使混凝土的初始温度降至10℃左右;
⑦用预埋的冷却水管给混凝土降温;
⑧用散热迅速的钢模浇注;
⑨水养护;
⑩每层浇注厚度不大于1.5m。
高水泥用量的(300~600kg/m3)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不能用上面提及的浇注工艺和控制措施去控制裂缝。对这类混凝土(常用于板式基础和发电厂厂房),比较适用的技术有:①对整个混凝土构件进行连续浇注:②避免来自相邻混凝土构件的外部束缚,③防止混凝土内外产生过高的温差以控制内部的热应力梯度。后者是通过绝热,如用帐蓬遮盖、被覆棉被和在聚乙烯膜上铺砂使混凝土保温来实现的。研究结果和经验表明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最大不超过20℃可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FitzGibbon 1977、Fintel和Ghosh 1978),相应的内部裂缝也减少。
如果温差降至20℃或更低,且混凝土会缓慢冷却至环境温度,将不会产生表面裂缝,但是只有在混凝土构件不受连续配筋限制时,才不会产生裂缝,受约束的混凝土在冷却后会由于收缩而趋向开裂,而不受约束的混凝土若采取合适的程序而且温差得到监测和控制,将不会开裂。如果担心混凝土构件的温差过高时,则该构件就应视为大体积混凝土,而且应采取充分的防范措施。
混凝土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的速度很慢是由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混凝土热散发的速度与其最小尺寸的平方成反比。例如厚度为0.15m的墙体,如从墙体两侧冷却,散发所放出热量的95%约需1.5h,而厚度为1.5m的墙体散发同样的热量则需整整一周(ACI 207)。可用价廉的热电偶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
3 炎热天气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措施
工地的天气条件――炎热或寒冷、大风或静风、干燥或潮湿,可能明显不同于原规定、设计、选择混凝土拌合物时假定的最佳条件,也可能不同于试件养护和测试时的实验室条件。炎热天气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高温下水分损失速度和水泥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夏季长沙地区对混凝土有害的炎热天气条件包括:
①环境温度高;
②混凝土拌合温度高;
③相对湿度低,蒸发速度快:
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炎热天气对新拌混凝土可能会引起如下的不利影响:
①增加水分需求量;
②加快坍落度损失以致在工地需额外加入水分:
③加快凝结导致浇注和修整困难;
④塑性开裂的趋势增加;
⑤早期养护的要求提高;
⑧难于控制引气;
⑦使混凝土内外温度升高以致引起混凝土后期强度的降低;
⑧产生热裂缝的概率增大。
在炎热天气下,如果不采取人工降温,通常很难满足新拌混凝土所需最适宜温度的10℃~15℃,但夏季长沙日最低气温都在20℃以上;许多规范只规定混凝土在浇注时的温度不得超过29℃~32℃,但夏季长沙白天温度可以达到38℃以上。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来防治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3.1预防措施
混凝土浇注的温度在25℃~35℃之间时,应提前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高温对混凝土产生的不利影响,临时采取的措施很少能充分实施。如果在工地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那么应该根据试拌时的温度和典型混凝土截面尺寸来确定最高温度的限制,而不是引用某些权威机构规定的最佳温度。尽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大量的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性能,建立不同温度条件下混凝土性能与时间关系曲线,以此确定出不同混凝土温度时卸载混凝上所允许的最长时间。
要得到混凝土所需的强度和耐久性,确定什么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比控制最高温度更为重要,对于广大多数工程,由于环境和混凝土的各种要求太复杂以致不能只简单的限制混凝土浇注时的最高温度。例如,在一个工地控制温度可以容易做到而在另一个工地温控措施又很难做到。大气状况(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以及工地条件不同,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一样。例如,在有遮挡太阳辐射的顶棚和挡风外墙时,施工就可以使用高温混凝土,但同一天在受阳光直射和风吹的地方浇注混凝土就会存在困难。
采取哪种预防措施和什么时候采取预防措施取决于:结构类型、材料性能、浇注和修整工人在处理现场天气状况时的经验。下面的预防措施将会减少或避免在炎热天气成型混凝土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①采用已在炎热天气时有良好记录的材料和配合比;
②冷却混凝土或冷却一种或多种混凝土的组分;
③采用适宜的混凝土稠度,使其便于,快速浇注和捣实;
④尽可能减少运输、浇注和修整的时间;
⑤合理的浇注日程,例如晚上或在合适的天气下浇注;
⑥在浇注和修整中考虑采用避免水分损失的方法,如遮阳、挡风、喷雾、淋水;
⑦抹平后采用维持水分的临时养护膜;
⑧施工前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确定工程宜采用的预防措施。
3.2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冷却措施
通常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方法是在拌合前降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温度,如冷却一种或多种组分。在炎热天气下,应尽量降低集料与拌合水的温度,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这些材料在拌合后对混凝土温度影响比较大。
混凝土拌合物中每种材料对新拌混凝土温度的贡献与每种材料的温度、比热和每种材料的质量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公式[1]大致推断出新拌混凝土温度:
T={0.22[TaMa+TcMc)+TwMw+TwaMwa}/{0.22(Ma+Mc)+Mw+Mwa} [1]
式中,T――新拌混凝土温度,℃;
Ta,Tc,Tw,Twa――集料、水泥、拌合水和集料中自由水的温度,℃
Ma,Mc,Mw,Mwa――集料、水泥、拌合水、集料中自由水的质量,Kg。
在混凝土所用材料中,水最易冷却。即使水的用量比其他材料少,但冷水也会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我们要尽可能使用较冷的水源,这些水源不要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储水池和运输水的管道应该埋藏、隔热、遮阳或漆成白色,使水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水可以用制冷、液氮或冰进行冷却,通常拌合水温度降低2.0℃~2.2℃可以使混凝土温度降低0.5℃。但是,拌合水在整个拌合物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若单独冷却水,混凝土温度降低的幅度一般不超过4.5℃。
如果搅拌结束时冰能完全融化,则碎冰也可作为拌合水来使用。碎冰在保存时要防止结块。
当碎冰作为拌合水使用时冰的熔解热的影响很大,则有新拌混凝土温度的计算公式:
T={0.22(TaMa+TcMc}+TwMw+TwaMwa-80Mi)/{0.22(Ma+Mc)+Mw+Mwa+Mi) [2]
式中,Mi――冰的质量,kg(引自NRM-CA1962,Mindess等1981)。
另外,碎冰在其他组成材料之前装入混凝土搅拌车,搅拌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冰融化,冰的体积不能超过总用水量的75%,使用碎冰可使混凝土温度降低的最大值在11℃以内。
如果要使温度降低得更多,最好的方法是在搅拌机中注入液氮。
液氮可以直接加入到中心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车中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必须小心防止液氮接触金属壁,因为超冷的液氮会使金属罐壁开裂。液氮的加人本身不会影响所需拌合水的用量,但液氮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来减少需水量。
集料温度的高低能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因为它们占混凝土质量的70%~85%,如果我们使粗集料的温度下降0.8℃~1.1℃,就可使混凝土的温度下降0.5℃。
有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使集料保持较低的温度,料堆必须遮阳和通过喷淋维持潮湿。由于蒸发是一个降温的过程,特别是相对湿度较低时,喷淋是一种有效的冷却方法。喷淋粗集料时要避免集料表面水分含量变化过大引起流动性、均匀性不良。另一种冷却方法是制冷。集料可以浸在冷水桶槽中,还可在储料仓中通人循环的冷空气。使用真空冷却可以使集料的温度降低到1℃。
3.3使用掺合料
许多混凝土生产商认为在炎热天气必须使用掺合料,可选用的材料有粉煤灰和火山灰及磨细粒状高炉矿渣,这些掺合料通常能延缓凝结速度以减少坍落度损失。然而进行表面修整时应谨慎,因为蒸发的速度大于泌水的速度可能会导致塑性收缩开裂或裂纹。
3.4添加外加剂
炎热天气时,使用缓凝剂可以有效延长凝结时间,尽管缓凝剂的使用会增加坍落度损失。水化控制剂可用于终止水泥的水化和凝结;如果需要,再使用特殊的促凝剂或激发剂,水化反应又会重新开始。施工开始前,外加剂应在工地的环境下用工地材料进行试验,确定它们与混凝土组分的相容性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
3.5控制水化热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升高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升高的程度取决于混凝土浇注时的体积、周围环境、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通常认为每45kg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可使混凝土温度升高5℃~9℃,这就要求在炎热天气下的混凝土工程和浇注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措施来处理水泥水化产生的热和伴随的温度体积变形以及控制开裂。
3.6大体积混凝土成型前的措施
在炎热的天气,混凝土浇注前,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维持或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搅拌机、流料槽、传送带、漏料斗、泵送管以及其他设备都应遮阳、漆成白色或盖上湿麻布来减少太阳辐射热能。
浇注混凝土前,模板、钢筋及基础应喷雾或用凉水喷淋,在浇注和修整时对这些地方喷雾不仅能降低接触面和周围空气的温度,还能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减缓混凝土温度的升高,也使得浇注后混凝土水分的蒸发最少。在温度特别高时,将浇注混凝土的时间改在早晚或夜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可以很经济地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开裂。
3.6.1混凝土的运输、浇注与修整
在炎热天气,应该尽快完成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这些程序的拖延就会引起坍落度的损失和混凝土温度的升高。在工地,必须有充足的人力和设备,以便混凝土运达后能立即进行处理与浇注。
首先应减少搅拌时间。如果需要延长搅拌,应停用搅拌机,采用间歇性搅动,可使搅拌产生的热量最小。在炎热天气卸载混凝土的时间限制在1h甚至45min内较为合理,如果卸载混凝土有特定的时限要求,那么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要求操作。最好通过试拌
来模拟时间、搅拌合预期的混凝土温度等数据,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减少时间限制。
由于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凝结更快,更应采用一些浇注技术避免产生冷缝。浇注墙体时应按规定进行薄层浇注,以使得前后两部分的密实有较充裕的时间。临时遮阳和挡风有助于减少冷工缝的产生。
混凝土表面收光后或混凝土能支撑修整工人的重量且凹陷深度不超过5mm时,应立即抹平混凝土板,在干燥与有风的天气抹面应特别注意,混凝土表面的快速干燥会引起塑性收缩开裂。
3.6.2预防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有时在新拌混凝土浇注后不久就在表面出现,而有时却在修整时或修整后不久产生。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消除这些主要在水平表面出现的裂缝。
炎热天气通常会造成塑性收缩开裂,但如果周围环境引起混凝土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塑性收缩开裂也会随时发生,一旦混凝土表面蒸发的水分大于泌水速度就会产生开裂,因为这使得表面出现快速的干燥收缩和拉应力,通常裂缝为短而不规则形状。下列情况单独或同时出现,将加速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并增加塑性收缩开裂的可能:
①混凝土表面温度明显高于空气温度;
②空气湿度低;
③风速大。
裂缝的长度通常为50~1000mm,呈不规则分布,相距50~700mm。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切预测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塑性开裂。因此只能采取预防措施,这些措施以如下顺序在施工中实施:
①润湿干燥和吸湿性强的混凝土集料:
②冷却集料和拌合水以使混凝土保持较低的温度;
③浇注混凝土前,润湿基础,对模板喷雾;
④搭建临时挡风板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风速;
⑤搭建临时遮阳板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
⑥在浇注和修整之间如果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可临时用聚乙烯膜之类的覆盖物来保护混凝土;
⑦在浇注之后或修整之前立即对混凝土板喷雾,但应注意防止板积水,因为积水会降低混凝土板表面水泥浆体的质量:
⑧在混凝土中加入塑料纤维有助于减少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
减少混凝土塑性开裂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最终修整之前和之后喷雾养护混凝土,喷雾可以增加混凝土板上方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减少混凝土水分的蒸发。
其他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快速损失的方法包括:
①喷洒能临时保持水分的薄膜(通常为聚合物),或者覆盖湿润的麻袋;
②施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延误,浇注后至开始养护的时间间隔尽量缩短;
③如果抹面时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在裂纹的两侧用抹子敲击并重新抹面可使裂缝闭合,但是如果没有找到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还可能再次出现。
3.7养护和保护
炎热天气下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护比温度适宜的天气更为严格:
3.7.1拆除模板养护,拆模对混凝土不造成损伤时就要及时松开模板,然后在混凝土上露表面洒水。在硬化混凝土和平直的混凝土表面洒水时,水的温度不应低于混凝土温度11℃以上,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度应力所产生的裂缝,而温度应力是由养护水和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
3.7.2抹面后最初的几小时最需要潮湿养护,为防止混凝土外露表面干燥,抹面结束后应尽可能早地进行潮湿养护,而且持续养护的时间不少于24h。在炎热天气尽可能整个养护期都采用潮湿养护。但是如果潮湿养护的时间超过24h,且混凝土表面仍然潮湿时,可用养护纸、热反射塑料卷材或成膜养护剂进行保护以便混凝土免于干燥。
3.7.3水平表面可以使用白色养护剂,在炎热天气下应该经过24h潮湿养护后才能使用养护剂,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就应该在抹面后且混凝土的表面潮湿时立即使用养护剂。
潮湿养护结束后,混凝土的表面应缓慢干燥以减少表面出现裂纹和开裂。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