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情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情浓范文1

语文课代表赵雨晴领先发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桂花雨’和‘摇花乐’两件事,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恋。”在王老师赞许的目光下,赵雨晴带着自豪的微笑坐下来。

谁知,小精灵鬼刘泓凯又故意出起了难题,问道:“既然课文主要写了‘桂花雨’和‘摇花乐’两件事,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杭州的桂花呢?”

赵雨晴立即站起来说:“王老师以前讲过的,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比较家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突出家乡桂花的美好,以表达作者和母亲的思乡之情。”

没想到刘泓凯又接着问:“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那我问你,在比较的过程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还香吗?你看,课文中写家乡的桂花‘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而写杭州的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作者也明显认为杭州桂花的香要胜于家乡的,那又怎么突出家乡的桂花更香、更美呢?”在刘泓凯连珠炮式的发问下,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沉思。

这时,王老师说:“刘泓凯同学的发言很好,说明他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古诗说‘月是故乡明’,为什么同一个月亮,作者会觉得家乡的更明亮呢?主要是作者的心理作用。同样,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自然比不过杭州那一山桂花,可母亲依然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也是心理作用。这样更突出了母亲对家乡院子里桂花的喜爱,也更突出了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此,应该说香起思乡情更浓吧!”

乡情浓范文2

二、 地点:广东林总家

三、 人物:  大成:小莉的男朋友,福建长汀远山公司经理,28岁

 林总:小莉父,广东海天集团公司老总,56岁

四、 道具:沙发、茶几、电话等

启幕:小娟正哼着歌端着茶盘上,檫桌椅、摆弄花——

林总:(边接手机边上——)王秘书啊!今天的订货合同,我亲自和王总签,对——对——,厦门同安的投资合同你去签——yes yes。(接完电话后拿起报纸坐在沙发上看——)

小莉:(突然电话响起,急着上前接)喂——大成啊!过半个小时就到——哎,我在家等你呢,bay---bay----。(高兴地哼唱着 边摆弄着发型)

林总:(见小莉高兴样问道——)小莉呀,谁来的电话?

小莉:(高兴的迎上)爸 — 当然是你未见过面的未来的女婿—大成打来的——啦——(故作广东腔) 大成说半小时后就到。

林总:大成——他怎幺到广东来了?

大成:大成出来签合同,顺便给我们送些土特产。

林总:(表情晴转阴)我告诉你啊,小莉,你和大成结婚——我不反对,要是回长汀发展,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小莉:(撒娇的口吻)爸,从小到大您最疼我了,我知道你会答应的。

林总:爸正因为疼你,我才不同意你回到山沟沟——长汀啦,你想,当年我和你妈为什幺拼死拼活要到广东来发展、创业,还不是为了离开那穷地方,要不怎会有今天?

小莉:长汀怎幺啦,当年人称“红色小上海”呢!再说,我们不也是长汀人吗?

林总:小莉啊,我看你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你想想,回长汀能有什幺发展,现在多少长汀人都往外走,到大城市闯市场,上北京啦,下广东啦,偏你选择回长汀,真是让人想不懂?

小莉:(上前给爸捶背)爸,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怕我吃苦,你放心,你女儿堂堂一个经济管理硕士,可不是瞎混的,我和大成还打算在长汀开办一个——

林总:办一个企业,然后慢慢的发展,(学小莉说说话的口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把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

小莉:(兴奋地)对啊!爸你怎幺知道。

林总:小莉啊,我劝你别天真了,你的想法很好,可是你得讲现实,你这宏伟计划要是在厦门、在上海、在北京,我相信你能够实现,可在长汀我看是只有死路一条。

小莉:爸,你怎幺能这样说话。

林总:我说这话怎幺啦,这可不是爸吓唬你哦,二十年前,爸也像你一样胸怀大志,雄心勃勃想在长汀干一番事业,可这活还没开始,爸的信心全无了。

小莉:(疑惑)怎幺啦!

林总:记得那年,我得知沿海地区冬笋价钱卖的好,与长汀差价大,于是爸想尽办法向亲朋好友东借西凑借来本钱,收购了两大卡车,心想事成之后净攒三万多,有了钱,再办个厂什幺的,慢慢发展,可万万没想到——

小莉:(追问到)没想到什幺?

林总:两车冬笋一路上颠颠簸簸,好不容易开到松毛岭,却发现路段塌方,两车被堵在了路上,向前不得,后退不能,眼巴巴地看它一天天的烂掉。

小莉:真笨,你不会拉回长汀来卖,还能减少一些损失。

林总:能往回拉吗?那路吭吭哇哇,又小又烂,想调头往回运,那是不可能的啦!

小莉:那后来呢?

林总:后来一分钱没赚,倒是欠人一屁股债,逼得走投无路,我和你妈只好背井离乡来到这广东过着乞讨般的生活,(拿出手巾擦眼角)白天收破烂,晚上给人看工地,吃尽了酸甜苦辣,历尽了风风雨雨,才走到现在呐。

小莉啊!你想,象这样的交通条件,你要是在长汀办企业,再好的产品也很难往外送,你所需的原材料也很难往里拉呐。

小莉:爸,这你就不懂了,(兴奋地说)现在的长汀可不是以前的长汀啦。听大成说,长汀已经通上铁路啦,不用说。你那两车冬笋拉出来不成问题了,就是把爸你公司里的几千名员工拉回长汀也只消一趟。

林总:长汀也通上火车啦?小莉啊!我看你真是白日做梦。

小莉:爸,我看你才在做梦呢,家乡的发展你从来不关心关心,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可大啦。不信,待会儿大成来了让他慢慢给你介绍。

大成:(上,按门铃)

小莉:唉,说曹操曹操到,一定是大成来了。(迎上开门)

——大成真是你呀。

大成:(大成提着一大包家乡土特产上)

小莉:(接过行李,放在一旁,拉着大成)大成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爸。

大成:大伯好(有礼貌地问好)

小莉:爸,这就是大成。

林总:噢,大成啊!坐坐……(小莉给大成上茶)小莉快去给大成弄点吃的。

小莉:唉——

大成:小莉不忙了,我吃过了,一会儿还得出去签个合同,这次出来,我顺便带了点我自己公司产品,让你们尝尝。

小莉:(高兴的拉包查看)大成,都有些什幺土特产呀?

大成:噢!多着哩,有——土鲜蛋、板栗、菜豆……

林总:好了,大成啊,以后别这幺客气,再说啦,这些东西啊,我公司下属的一个商场都有卖,是专门从福建一家知名企业进来的,要吃还是很方便地。

(桌上林的手机响起,小莉递给林接)喂,王秘书啊,签约地点定在中原大厦808——好地——什幺——十点半,ok ok,我亲自去。

林总:(合上电话,对大成道)瞧,待会又要与福建这家大企业订货了。

大成:(大成正欲答话,电话响起——)喂,对,我是王大成,中原大厦808,十点半,唉,行,行。

林总:大成: (大成话音刚落,林总、大成两眼对视)

林总:中原大厦808,

大成:中原大厦808

林总:十点半。

大成:十点半。

林总:(指着对方)你是福建远山公司的王总。(晃悟)

大成:(指着对方)海天集团的林总就是你。(晃悟)

林总:小莉,快把爸带回家的样品拿来。

小莉:唉——(拿产品给林)

林总:大成,你把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

大成:唉——(拿出产品给林)

林总:(仔细端详着两种一样的产品,激动颤抖的)真没想到,原来这个远近闻名的远山集团公司竟然是咱长汀的企业,看—看来我真是不了解家乡。家乡长汀了不起呀!(竖起拇指)

大成:林总,近年来,家乡长汀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发展计划局精心谋划下,长汀正象一头猛醒雄狮。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勇于开拓,艰苦创业,构建“生态环境、产业支撑、人文政治”的三大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

小莉:爸,家乡长汀还开发了个了不起的腾飞工业区,搞得红红火火呢!

林总:大成,是这样吗?

大成:对,为了长汀的发展,县委县府高瞻远瞩,面对重重阻力,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面对多少人的误解,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忍受多少委屈,终于开发了总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腾飞经济开发区,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能落户长汀共谋发展,我县花大力气不断改善交通环境、优化投资环境、放宽投资政策(正说得有劲,突然手机响起,大成看看手机后道)——是老家打来的。

(接起电话)喂——我是,你沿安踏路一直走就能见到天守广场,旁边有座南祥大厦,右边就是了嘛(自豪的)对 对。

林总:(不解地追问道)大成啊,这安踏路、天守广场什幺的是怎幺一回事?

大成:由于家乡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再加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

今全国知名的安踏集团、天守机构、南祥集团、盼盼集团等

近两百家企业落户长汀。

小莉:大成,你那远山农业,远山公司发展得如何?

大成:目前,我们县的河田鸡、生猪……等11种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志使用权。另外,马铃薯、荷兰豆等10个产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林总:太棒了!真是太棒了!

大成:如今长汀成了福建省的西大门。

连通闽、粤、赣的金三角,省委省政府高度赞扬长汀的发展现状,把它誉称为“长汀现象”呢!

林总:是啊,看来长汀在发展,长汀在腾飞呐!

小莉:爸,这回你该不会不同意我回长汀了吧!

林总:大成,这合同就不到中原大厦签订了,合同拿来,现在就签。(歌曲故乡的云起------大成、林总高兴的签合同)

(签完合同,回头对小莉说)

小莉,给王秘书打电话,让他取消厦门南安的投资计划,把1000万投回家乡长汀。

小莉:(高兴的跳起)谢谢爸!

大成:谢谢爸!

乡情浓范文3

因此,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舅舅家很穷。记得那年我在帮助他家干活时,吃的是发了霉的,高粮米面儿做的饽饽。简直是太难吃了!于是我就说:“舅妈呀,能不能给我点儿别的吃呀?!我实在咽不下去了呀!”“孩子,有好吃的舅妈能不给你吃吗!你那么小,还给舅妈干着活呢”此时的舅妈十分为难,又很卑微地含着泪说。

是啊,当时舅舅家是和别人住在一家的南北炕上,舅舅家是住在北炕上。那家是住在南炕上。对此,屯里的人都看在了眼里。为能改变这一状况,于是有的人,就动员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乡亲们,让他们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一下特困户。最后通过乡亲们的七拼八凑,拿这拿那地把盖房用的一些村料基本凑够了。接下来,便找了个良辰吉日开始动工了。记得盖房子那天,来了四十多人。可热闹啦!他们来了之后,就不遗余力地拉土地拉土,和泥地和泥,卷草把子地卷草把(此房是用草把和泥编的墙)。编墙的编墙。他们一个个干得是热火朝天,吵吵巴火,连说带笑的。其间他们也不休息。谁要是累了就直直腰,或装袋烟,或卷一支叶子烟,边“吧唧,吧唧”地抽着,边干着活。

这时你就看吧,那个编墙的人,让泥绷得像个大花脸似的。那和泥的,把裤腿子撸到膝盖以上,光着脚丫,站在和泥的大坑里,用脚丫子“咕唧咕唧”地踩着泥。有的用二齿钩“吧唧,吧唧”地挠着泥的。有的给泥坑里泼着水。这时你就听吧:这边站在墙上的“咕叽咕叽”地踩着墙的。那边“噼喳啪喳”和着泥的,有的唱咧咧地给编墙的送泥绺子的。

是的,这一情景,宛如就像一张张向往美好生活的上河图啊。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顺脸淌汗。那身上,脸上,光膀子的前胸后背上,都粘满了很多稀泥。然而,他们没有一个藏奸耍滑的。而且都是干得十分的卖力。是的,我多么盼望,如今还有这样众多的好人,不断地经常的出现啊!

你等在吃饭时,一个个谁也不挑捡菜的好坏,尽管没有七个碟子八个碗的。他们也实实在在的,适当地喝上一点儿老白干来解解乏。而且边喝着边热呼呼地唠着如何盖好房子的嗑。喝完之后,再吃上两二碗高粮米下饭豆儿的干饭。再稍做休息之后,就又去干活去了……当时我舅妈看到乡亲们,是这样的怜悯她家,极力地帮助他家。因此,她感动得一个劲儿的泪水涟涟。而且在他们跟前,嘴里老是不停地喃喃地说:“让你们受累啦!让你们受累啦!家里又没有什么好吃的。”

是啊,那时通常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或者红白喜事啥的,乡里乡亲们都会热热情情的,不找自来的。就说盖房子,修房子,苫房子等等事吧(当时基本都是草房),本屯子里的人以及邻屯子里的人,只要给个音儿或知道了,都会有求必应或前来帮忙的。比方说,谁家的炕不热需要掏灰了,谁家的草房漏雨了需要苫了,谁家的墙皮坏了需要抹了等等活,只要找到谁,都会立马的前来帮忙的。甚至有的干完活连饭都不吃就走了。

除此,谁家要是办个喜事儿啥的,那就更热闹了。每每到了婚期头几天,就有很多的人来了。他们有来给杀猪的,有给杀鸡的,挤鱼的。有的帮助到乡镇上缺啥少啥去买啥的。有的“叮叮咣咣”给砌灶台的。有的给搭帐篷的。有的给擗柴的。还有帮助借桌子碗筷儿的。有挑水倒水的等等。你等开席之后,在劳头忙的指挥下,有端盘子的,有倒酒的。有码拼盘儿的,有盛饭的……这期间,你就听吧,有推杯换盏的,有高谈阔论的,有吵吵嚷嚷的,有你说我笑的。真是热闹非凡啦!……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幸福生活早日的到来。是的,那时的生活水准,只有坐坐席才能解解馋的!所以,在当时前来坐席的,(当时随礼才几元钱或拿点儿东西)基本都是全家抬的。后来,当宴席一拨一拨结束之后,这些帮忙的人,便细心地把一切事物帮助处理完了,他们才各自回了家。

再如:村里谁家有的人病故了,老人仙逝了,因此,差不多一个屯里的人,都会去吊唁的。他们有的拿着几沓纸也有不拿的,到了灵堂点燃烧纸,而后不管拿不拿纸的人,都要向故去的人,磕上几个头,然后有的人,便留下来帮助守灵了,有的就回家了。你等死者出殡那天,乡亲们又都来了。便排着长队,一直把故去的人送到坟茔地,而且有的乡亲和死者亲属,一同哭得像个泪人似的。是啊,恍若亲亲热热就是一家人似的。

其次让我最难忘的是,那时候家家都很困难。所以有的邻居或本屯里的人,有时一旦要去参加别人的婚礼了,以及有时要到县城里逛逛街啥的。她们就会相互借一件较好一点的衣服或裤子,来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谁家要是有个老人或孩子得了急病啥的。当邻里乡亲们得知后,就会急三火四地去找生产队长,便借来一挂马车,套上马,“嘚驾”“嘚驾”连跑带颠地,就往乡镇上的医院跑。要是当时给病人治病拿的钱不够了,前来帮忙的人,还会想尽办法帮助把钱给付上。是的,他们俨然就是当时的雷锋的再现啊!

其实让我还记得,那时谁家的灶炕不好烧了,谁家的火墙不热了,谁家的烟囱堵了。按说这些又呛人又埋汰的活,谁愿意干哪;然而不管找到哪个乡亲们来帮忙,他们都会认认真真地给你弄好。与此同时,不管是春夏秋冬;谁家有一些什么活忙不开的时候,他们都会积极的互相帮助的。倘使每每村屯里发生了一些大小矛盾,或者个别家庭闹了纠纷啥的。这时,有的人就会把村里的,德高望众的,有办事能力的,年龄较长一点儿的人找来,然后不厌其烦的,和风细雨地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说和。直到把双方说得心悦诚服,满意为止,而后这个人便悄然离去。

乡情浓范文4

自古女子便爱花之香气,花之灵性,很早便有人将个中精华融入到沐浴、熏香等日常行为中。而现代女子虽无古时的水袖长袍,却也可以在夜晚沐浴时,借一捧暗香,对镜中倩影,护理那一头最为珍贵的青丝了。

第一步:

勤修理,多养护

1.每六个月要修理发梢一次,并用专门的植物香脂进行养护。中长发的MM,将一缕头发打个结,如果头发很快弹开说明你的头发比较健康,有弹性,要是很缓慢地才松开,那说明你的头发需要更深入的保养。

2.为了使烫出的发型向内收拢,内部的头发要比外部的头发修剪得短一些。

3.束发最好使用美观的束发带或松紧适度的橡皮筋,将头发扎得过紧会影响头发生长,使发质变差。

4.如今为头发补水最简便的产品就是保湿喷雾了,随时随地随手轻轻一喷,就可以达到滋润发丝、重整发型的目的。新的趋势是在保湿喷雾中添加蛋白质成分,能够起到补充头发中流失的蛋白质的效果,特别适合干性头发。

第二步:

沐浴阳光,沐浴果香

1.洗发时水温要适中,洗发时还要做一定的按摩,以增强大脑的血液循环,健脑益智。

2.洗发后应选择柔软的干毛巾拭干,最好不用吹风机,以免因吹风机的温度过高对头发中的蛋白质与角质层造成损害。

为了使头发洗过后带有一丝清香,可以选用含有阳光果油的产品。果油天然洗净成分,高渗透,温和洗发不伤发,丝丝爽洁更自然。高能量清爽平衡配方,均衡油脂分泌,抑制头屑头痒,令多油、燥痒秀发健康舒爽。

第三步:

小绝招给秀发

一个与众不同的造型

年轻人追求一种随意的生活方式,衣着不一定是最贵的,但至少是时尚的;发型不一定是最酷的,但至少是前卫的。下面就来看3个“秀发绝招”――

1.未经化烫处理的头发让直发光亮顺滑

最简单的美发技巧是:洗发护发之后,上摩丝,梳出自己想要的发型,喷上定型发胶即可。

第一次时,用干毛巾由下而上搓揉头发,等到头发半干的时候,涂上免洗护发素,用梳子轻轻梳理,把弯曲的头发拉顺。待头发快要全干时,进行第二步梳理。从前向后顺梳,左手稍微朝上移,右手自然托住,最后从前额处向发根部伸进去,至手指夹缝处,向上提拉,额前的头发便会自然生动。

2.直发变卷发居家DIY古典小卷发

一时兴起,想将直发变成卷发。时间太仓促,又来不及去美发厅。没关系,在家也有办法帮你打造优雅卷发。先将头发弄湿,再用手指缠绕打圈,最后用卷发针固定住。绕的圈数越多,头发便会越卷。具体的卷曲度,自己掌握哦。等“卷发”完毕,轻轻梳理即可以全新的形象出门啦。

乡情浓范文5

呷一口碧螺春茶,饮不尽我对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祖母家住太湖边。每逢清明谷雨之前,她会斜背一个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刚,赶往碧绿葳蕤的茶园,采摘新茶。

“手提着篮儿将茶采,片片采来片片香……”祖母虽是个村妇,不懂音律,却不想能将采茶的民谣唱得如此宛转,像一只黄莺在枝头歌吟。她身着藏青衣服,头扎一块蓝印花布,看上去是那么的淳朴自然。而我,像一只蜜蜂尾随着她。看她兰花指轻翘,倾着上身,像一羽轻盈的蝴蝶在翠绿的茶园里翩跹起舞。

春雨过后的茶叶疯长。狭长的叶片根部掖着一小枚翡翠般碧绿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别尖,只要长度略满一个小指甲就微微低头,轻轻一掐,拳头一握,待掌心里茶叶鼓鼓囊囊,便可放进那只粉红色的布袋里了。听她说,这只布袋还是用我儿时的小衣缝制而成的呢。我却不以为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只茶袋么,买个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里继续采摘着新茶,一刻也不愿停歇,说是:“采茶,要趁早。好卖个高价,供娃念书。”我不懂,闹着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头巾,在空中甩着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来,招手示意我过去。只见,她小心翼翼地从叶子间掐一粒芽尖,放进自己的嘴里,抿一抿,嚼一嚼,眉头渐渐皱成一个“川”字,又渐渐舒展开来,绽放成一朵。我觉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头,轻轻放在舌中央,一卷,嘴里顿觉苦涩,鼻子陡然一酸,骂祖母坏。

祖母,弯下身子,用衣角轻轻擦拭我的泪水。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娃啊,生活就像这枚新芽,在没炒熟前,是有点苦味的。你再仔细地回味下,这苦中是不是还带点甘甜呢?”我默默点了点头,似懂非懂。

没想到,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后留给我的珍贵遗言。

乡情浓范文6

蒋啸镝,听其名字若电光火石,呼啸有声,接触其人,则感觉他为人行事具长者风范,富谦谦君子之风,集淳朴、温厚、贤良于一身,口碑极佳、受人拥戴。因此,从认识他那天起,我就尊称他为蒋老师。

初识蒋老师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美术社主持年画编辑室工作,编辑室的同事、画家彭本人曾与蒋老师同班同学,当时约好蒋老师为我们画门神年画。我们的年画作者多在北方的一些省份,本地创作年画的画家不多,发展本地作者乃当务之急。当彭本人将蒋老师的门神画递交我发稿时,我的第一印象是画得清雅、细腻、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粗野之处。尽管门神画可以弄得威猛豪放一些,但我很快认同了蒋老师那对雅致而工整的门神画,我同时觉得,画年画正是需要这种严谨工细的画风。从此,蒋老师就成为我们年画编辑室的常年作者了。

新世纪以来,和蒋老师的交往更多了,他主持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的教学工作,经常邀请我到学校给学生讲民间美术课,或是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每到他那间清洁而规整的办公室,先是热情与茶水的款待,接着就会看到他近期完成的工笔画作品。蒋老师的教务工作繁忙,家里妻子的身体也不太好,工作之余就在办公室的桌面上铺纸画画,且都是细腻入微的工笔画,有的已经赋彩,有的还是白描稿。常常让我从坐位上站起,走近画面,细细地、静静地欣赏他的作品,仿佛,只有以这样的观赏态度,方能与他的画面相匹配。记得有一次,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刚刚完成的工笔人物画,画上是一位温婉贤淑的中年女子,从人物的眼神与笑靥中我似乎读懂,这女子一定是他的亲人,一问果然画的是他的妻子。可以想象,在夜深人静的办公室,蒋老师伏案细描点染,画着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这心中溢满了情愫,是能感化许多人的……蒋老师的工笔人物多以女性为题材,古今、中外、时尚、乡土,无所不涉,若要细致地观察其外表和认真地了解内心,又有谁能超过自己的妻子呢?我还见到他画自己的年轻媳妇和可爱的孙子,我想,这也许是蒋老师常常取自己的至爱亲人入画的原因所在。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友人孙建君、王连海应四川籍艺术家许丹之邀,为成都企业家李世平先生策划“两河文化木雕长廊”的工程,“两河”指中国的黄河与长江,“长廊”将容纳全国各省份的历史文明、民间传说、文化名人、古迹名胜、物产风俗等内容,木雕前需绘制上千米白描长卷。北京的孙建君老师立马想起了长沙的蒋啸镝,因为他是绘制白描画的高手。于是将皖南、浙江卷交与蒋老师创作。接下来蒋老师多方搜集素材、勾描草图,中途几次邀我们去他办公室审阅长卷初稿,其认真谦逊的态度令我诚服。不出半年,蒋老师的长卷完成了。在他的笔下,皖南的徽派风格建筑与民俗风貌、浙江河姆渡文明与吴越文化风土人情构成的艺术长卷,跃然纸上,让人赏心悦目、细细寻味……蒋老师以他精湛的白描技法与皖南、江浙的风情水融、相得益彰,仿佛是为他量身定造!

不久,蒋老师和全国一拨白描长卷名家的画稿被放大三倍,陆续投入雕刻之中,以浙江东阳民间木雕艺人为主的近百余工匠,经过十年来的精雕细刻,一件高2米、长3000余米的阴沉木雕文化长廊即将横空出世,它将是我国白描长卷史和木雕艺术史上的一部旷世之作。

蒋啸镝老师长年身居艺术教育岗位,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副系主任、装潢系主任、工程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殚精竭虑,秉承“为学先为人”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曾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师大首届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荣获“曾宪梓高等教育基金会奖”。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多篇学术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出版了《中国工笔画技法》《透视学》等八部学术著作,设计的书籍封面达数百余种,插图、连环画上千幅,壁画稿数十余幅,其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性展览。可以这么说,蒋老师驾驭的艺术之舟,双手摇着两只桨,一只桨是艺术教学,另一只桨是艺术创作实践,两只桨都摇得振臂有力、激越欢畅。

2012年,在长沙北二环的隐居文化会所,蒋老师举办了个人首次大型国画作品展览,以“忆・境”为主题,展出了他从艺四十余年来创作的百余幅工笔人物、山水、花鸟及写意花鸟作品。

走进这所充满着书香气息的文化会所,蒋老师的作品有序地陈列于各厅房与走道,呈现出一种雅的氛围和美的和谐。在他的工笔和写意作品之中,我更看重他的工笔,因为他的工笔画更贴近他的人品气质、艺术学养、绘画功力和审美趣味。

蒋老师的工笔画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涉猎的领域的宽泛,可以说是山水、花鸟、人物兼而蓄之。先说蒋老师的工笔山水画。古人说山水画是文人寄托志向与情怀的体现;今人说山水画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蒋老师的工笔山水多表现湖湘山水,如《潇湘八景》《武陵风光天下奇》《韶山》《山水洲城》《四季美景》等;亦有祖国名山与古城,如《黄山》《丽江风光》等。他以写生画为基础,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壮美的大自然,抒发理想,寄托情怀,在工笔技法运用上,多吸取宋代院体画家繁密细腻的线条皴法,加之清丽葱润的色彩渲染,让自己的作品既透溢出传统山水画的典雅气息,同时也表现出新时代山水画的鲜明面貌。

再说他的工笔花鸟画。蒋老师的工笔花鸟画以小品居多,使我想起了湖南民间刺绣中的独幅绣片,一株折技花,一两只小鸟,或嘤嘤其鸣,或枝头对唱,好一派温馨平和景象。我想,这一定是他繁忙工作之后的遣兴之作,它能给人带来片刻宁静与休闲。既使画面丰满的《荷塘清趣》《荷花鸳鸯》,也都显得千般和谐、万般静谧。更有他笔下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无论是公鸡、鸡雏、猫咪、小狗、还是松鼠、猴子,甚至称为“王者风范”的老虎,它都是大自然王国的一员,充满着温存与灵性,彼此生存于各自的空间,相安无事。这也许就是“蒋氏工笔花鸟”的特出之处。

工笔人物画是蒋老师的“重头戏”,是他艺术生涯中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分创作成果。我将他的人物创作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他身边熟悉和关心的人物,如他的亲人(《绿荫下》《祖孙情》《青春》等),民间艺人(《大师新作》《瓷坛新秀》《沙坪绣女》《篾匠》),其他人物(《天工园里》《惬意》《雅兴》《茶余饭后》《香花丛中》等);第二方面是中外、古今美人画,如民族舞蹈(《千手观音舞》《扇子舞》《羽毛舞》《蝶舞》《孔雀舞》等),当代美女(《芭蕾独舞》《球操》《女人体之一至五》),古代美女(《西施浣纱》《貂禅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金陵十二钗》等);第三方面是少数民族人物风情,是他的人物画中着墨最多、用情最深、表现最出彩的一部分,以表现苗家生活题材为主(《胜似闺女》《婆媳情》《悄悄话》《世代相传》《布娃娃》《边边场》《姐妹俩》《母子俩》《盼归》《晨妆》《柜台前》等),其他少数民族题材(《彝家乐》《赶墟》《思》《盛装映春晖》《三代人》《牧羊女》等)。

蒋老师笔下的人物,无论是亲人、民间艺人还是美丽时尚的少女,抒发出的是脉脉的人文亲情,表现出的是宁静而高雅的情调。特别是他精心刻画出来的少数民族人物,如《婆媳情》《胜似闺女》《世代相传》《姐妹俩》等,是他深入苗寨,观察生活,认真提炼,精心绘制的艺术结晶,堪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典范之作。这些人物渗透出来的心灵与质朴之美,作品散发出来的浓浓乡土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