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肝脏肿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范文1

射频热消融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有10年的历史,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和研究,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癌比较成熟的技术。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治疗微创化

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它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定位及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射频治疗的方法有大致3种:一是体外经超声引导或CT引导直接从肝脏表面穿刺进肝脏肿瘤放入电极针进行治疗。二是在手术中经电视腹腔镜在电视直视下对肝脏肿瘤穿刺放入电极针,也可以在腹腔镜超声的引导下放人电极针。近年我们开展腹腔镜下的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充分利用外科腹腔镜的优势,让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在电视监视下直接对肝脏肿瘤穿刺,其效果确实并且可以把肝周的脏器分离开以避免肝脏周围脏器的损伤。第三是在外科手术中直接放入电极针,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手术发现肿瘤不能切除,或肝硬化严重不能作切除而做术中射频治疗,但同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临床观察表明,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有很好的效果。据报道,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方面,治疗后1、2、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是94%、86%、68%和40%。这近似于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效果,同时实现了肝癌治疗的微创化和根治的目的。

总之,射频热消融术最大的优点是把肝脏肿瘤治疗微创化。

射频的电极针只涉及直径最大5cm范围,对其余的肝组织影响不大,特别是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尽量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小肝癌和多发的肝癌,有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病人是比较适合的。病人治疗后的反应小,在体外穿刺或腹腔镜下射频治疗的病人,术后观察1~2天就可以出院休息,病人痛苦小,能在几天之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另外一个优点是,肝脏肿瘤射频可以反复进行,前阶段的射频对以后的治疗不影响。腹腔镜下射频也是这样,腹腔镜手术在腹腔内基本上不形成粘连,可以反复作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这就打消了许多人再次手术的顾虑。

选择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还是相对安全的,对全身的影响小,创伤反应也轻。治疗后的并发症一般在5% 6%以下。故治疗后需要有1~2天的医学观察,以防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发现并发症后能及时的治疗。

射频消融术适合哪些人

任何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肝脏肿瘤做射频消融治疗最重要是肿瘤的大小,大于5厘米以上的肿瘤射频消融的覆盖面不容易完全,残留肿瘤的比例高。这种病人应该首选外科手术切除,如果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是可以考虑做肝脏肿瘤射频治疗的。另一个影响效果的因素是射频电极针穿刺的准确性。在理论上说,肿瘤的各部位分布的电极针的各点,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位置不好,严重肝硬化结节对超声影像的判断,或设备的原因等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准确性,最后都对效果有影响。

按照射频消融技术特点,射频消融的范围要超过肿瘤边缘l厘米,才能达到肿瘤完全坏死的目的。一次电极针的射频消融范围是直径5厘米,3厘米以下的肝脏肿瘤可以达到一次电极插入后射频消融完全覆盖。据报道,3厘米以下的肝脏肿瘤有67%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肝脏肿瘤为3~4厘米时就需要调整电极针做至少6次的射频消融,而且残瘤率和复发率都明显升高。所以,最适合做射频消融的病人是肝脏肿瘤小于3厘米,肝脏肿瘤的数目在3个以下。

术后定期检测是否复发

肝脏肿瘤范文2

肝脏是全身各系统肿瘤易转移到达的靶器官,其中最常见的肝转移性肿瘤是来自胃 肠道的腺癌。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常有某些相似或 交叉之处,如高分化HCC与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间的鉴别,HCC与ICC 间及两者的某些亚型与肝脏间叶性肿瘤间的鉴别已成为日常病理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需结合某些特 异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来明确或辅助诊断。在肝胆系统常见 肿瘤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病理学诊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本文结合相应的工作体会,就部分较为常见的肝脏肿 瘤的免疫病理诊断特点作一综述.

1 肝脏上皮性肿瘤

1.1 HCC HCC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每年有20万~30万人死于肝癌。HCC 的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有时单纯依靠组织形态学观察难 以与其他类型的良、恶性肿瘤相鉴别,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断 准确率,需要依靠某些免疫标志物来进行相应的辅助诊断.

HCC主要表达细胞角蛋白CK8和CK18,极少表达 CK7和CK19。肝细胞抗原1(Hep Par1)在HCC中的阳性率 高达83.7%。Glypican-3(GPC3)是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家族 的成员之一,属癌胚抗原性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的形 态发生和生长控制。1997年,Hsu等首次提出GPC3可作为 HCC的潜在肿瘤标志物。而Wang等观察221例手术切除 的肝标本[其中111例HCC、48例HCA、30例肝局灶性结节 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及32例大再生结节] GPC3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示75.7%的HCC组织呈阳性表型,而其他110例良性肝细胞病变组织则呈阴性,提示 GPC3是一种鉴别HCC和肝细胞性良性肿瘤(尤其是HCA) 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笔者在工作中也发现,GPC3是 特异性针对HCC肿瘤细胞的抗体,其阳性率为50.9%.

部分HCC可灶性表达CK7或CK19,HCC若同时出现肝细 胞和胆管细胞表型特点,则提示肿瘤组织内含有可向肝细 胞和胆管细胞双向分化的干细胞成分,其生物学特性值得 进一步关注,但不宜将这类肿瘤归为混合细胞型肝癌.

1.2 ICC ICC是仅次于HCC的第二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在我国 其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6.7%。ICC是指来源于肝内 二级分支以下的胆管树上皮腺癌,常表达CK7、CK8、CK18、 CK19等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对80例HCC与80 例ICC病理组织的对比研究表明,ICC中CK19的阳性率达 92.5%,HCC中仅为14.4%;MUC-1在ICC中的表达率为 73.8%,HCC中仅为7.8%;ICC中AQP-1阳性率为65.0%, CA19-9阳性率为44.4%。故作者认为,ICC的一线诊断抗体 为MUC-1和CK19,二线诊断抗体为AQP-1,必要时辅以 CA19-9.

1.3 肝转移性腺癌, 肝外肿瘤特别是胃肠道腺癌易发生肝转移,而HCC、 ICC与MAC间的鉴别诊断是外科病理诊断常遇到的难题.

尽管大多数患者可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常规HE染色切片观 察结果作出正确诊断,但在临床和组织学表现不典型时,免 疫组化诊断则具有重要价值。在对手术切除的 365例肝肿瘤组织进行研究后,其中300例为HCC,35例为 ICC,30例为来自胃肠道的MAC,甲胎蛋白(AFP)、Hep Par1、 CK18、CK19、CD34、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和CA19-9等 7种标志物的对比检测结果显示,把握诊断HCC的一线抗 体(Hep Par1和CD34)及诊断ICC的一线抗体(MUC-1和 CK19)的表达特点,酌情使用二线抗体(pCEA、AFP和 CA19-9),可较好地作出HCC、ICC与MAC间的免疫病理诊 断和鉴别诊断。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 情况,适时、灵活地选用与原发性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加以 综合分析最终作出诊断.

1.4 HCA HCA是最常见的肝细胞性良性肿瘤,在大体标本上HCA通常 不易与HCC相区别,而组织学上,当HCA表现为细胞排列 密集,伴程度不一的透明变性、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和胆汁 淤积,局部出现假腺管结构,肿瘤边界无包膜的情况下,有 时不易与高分化HCC相鉴别。HCA肝细胞表达Hep Par 1、 CK18和pCEA等肝细胞性标志物,与HCC并无明显差异.

1.5 肝FNH 肝FNH是最常见的肝脏瘤样病变, 并非真性肿瘤。FNH由增生的肝细胞构成,细胞无异型性, 其特征性改变为由增生的纤维组织、薄壁小静脉、厚壁肝动 脉、增生小胆管及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构成的纤维瘢痕.

然而,在少数情况下,大体或镜下未观察到典型的纤维瘢痕 时,诊断会较困难。FNH组织GPC3表达呈阴性,在纤维瘢 痕内可见呈CK19阳性表达的小胆管结构,CD34表达类型 颇具特征性,微血管以局灶型分布多见,即仅在纤维瘢痕两 侧或其末端的肝组织内出现少量微血管表达,上述表现均 与HCC明显不同。少数情况下,FNH也可呈CD34弥漫性表 达,类似HCC,此时需仔细观察病变区域异常结构、细胞异 型性及生长方式,并注意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2 肝脏间叶源性肿瘤

2.1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是一种无明确组织特征分化的间叶源性恶性肿 瘤,多见于6~10岁的儿童,约占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6%~ 13%。组织学上,肉瘤细胞分化幼稚,呈梭形、星芒状或多形 性,胞质少,缺乏核仁,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排列松散或无一 定组织结构,细胞质内外出现嗜酸性、PAS染色阳性的玻璃 样小体和有良性增生的胆管为UES的2个特征性表现。.

超微结构显示,肝UES肿瘤细胞内见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和 次级溶酶体、细胞质内脂滴、少量肌动蛋白微丝及灶性糖原 池,与组织学形态相对应,提示其由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 和未分化细胞构成。笔者在研究中观察到,UES的免疫组 化结果呈多样性,如瘤细胞呈软组织和上皮表型,即波形蛋 白(vimentin)、α 1 -AT阳性和结蛋白(desmin)、平滑肌细胞抗 体(SMA)、S-100、肌红蛋白(myoglobin)和CD68灶性阳性, 少数区域瘤细胞呈CK18阳性,瘤组织内增生的胆管呈CK19阳性、panCK灶性阳性,Hep Par1、AFP、HBsAg、CD34、 白细胞共同抗原(LCA)、HMB45、CD117和CEA阴性。患者 诊断UES前还需排除肝脏的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2.2 肝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肝原发性MFH较少见,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困难。肝 MFH的组织学特点为细胞呈席纹状或编织状排列方式,可 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某些患者还可见淋

巴浆细胞浸润.

瘤细胞呈梭形、圆形或卵圆形、奇异形,各种成分可有不同 组合。免疫组化检查示,瘤细胞呈波形蛋白、CD68阳性,两 者染色呈颗粒状,定位于细胞质;α 1 -AT、α1-ACT胞质内空泡 呈阳性;溶菌酶阳性;上皮性标志物如CK、上皮膜抗原 (EMA)为阴性;肌源性标志物SMA、结蛋白、Actin呈阴性; 神经源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呈阴性。MFH 与其他具细胞质内空泡的恶性肿瘤鉴别,则在一定程度上 需依赖免疫组化。脂肪肉瘤细胞呈S-100阳性;上皮样血管 内皮瘤空泡为幼稚血管腔,CD34和F-Ⅷ呈阳性;平滑肌肉 瘤细胞质内空泡为人工假象或糖原,SMA呈阳性;横纹肌肉 瘤细胞质内空泡为糖原,PAS染色呈阳性,结蛋白及Actin 也呈阳性;恶性黑素瘤细胞为S-100及HMB45阳性;印戒细 胞淋巴瘤为LCA阳性.

2.3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原发于肝脏者 甚为少见。组织学上,该瘤由树突状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构 成,以含有细胞内管腔形成的空泡结构为特征,间质为纤维 性,局部区域呈黏液透明变性。所有EHE至少有一种内皮标 志物呈阳性表达,间叶源性标志物波 形蛋白也多呈阳性,阳性率达78%。15%~50%的 EHE细胞表达CK,30%表达CAM5.2,也可局灶性表达S-100、 SMA,但EMA表达呈阴性。EHE因胞质内含空泡状微血管 腔,而需与转移性印戒细胞癌相鉴别,后者内皮标志物CD34、 F-Ⅷ或CD31表达呈阴性而上皮性标志物CK和EMA等呈 阳性表达,黏液染色显示胞质内含有黏液,并非血管腔,且 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更明显。HCC癌细胞CD34呈阴性表达, Hep Par1、GPC3呈阳性,后两者在EHE组织中不表达.

2.4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由平滑肌细胞、 脂肪组织和血管3种成分构成,其主要成分平滑肌细胞 被认为可能来自血管周上皮样 细胞,这些细胞与黑素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及肌细胞具有 某些共同特征。 相关的2型癌胚糖蛋白,在肿瘤性黑素细胞及具有此结构 的其他细胞上表达,但AML呈HMB45及SMA特异性表 达,有时CD34及F-Ⅷ为阳性,SMCs不表达S-100。HMB45 在SMCs中呈颗粒状均匀表达,梭形细胞型常呈弱阳性;SMA 在SMCs呈弱阳性表达而在梭形细胞型呈强阳性表达,CK18、CK19、AFP和Hep Par-1为阴性。

肝脏肿瘤范文3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51-01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早期正确诊断是决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的关键, 如何进一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是影像学所关注的课题。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及新型造影剂的使用,超声造影在检查肝脏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对39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实时动态的超声造影检查,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龄28~59岁,平均48.60 岁。经病理或增强CT证实的原发性肝癌16例(肝细胞性肝癌1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3例),肝转移性肿瘤4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结肠癌2例),肝血管瘤9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肝脏硬化再生结节2例,肝不均质脂肪浸润3例,肝炎性病灶2例。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AloKa公司的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机械指数(MI)调整为0.08,造影剂采用意大利公司生产的声诺维SonoVue六氟化硫微泡,使用前在25 mg的干粉剂中加入5ml的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先用常规二维超声扫查肝脏,记录病灶位置、大小、数目、回声特征等,提示初步检查意见,然后选取清晰的观察切面,进入谐波造影状态,启动超声造影模式。自左侧上肢浅静脉团注法注入振荡混匀的混悬液2.4ml,一般在2~3s内将造影剂全部推进,尾随5 ml生理盐水冲洗。自造影剂开始推注时计时,实时连续观察病灶的灌注时相及回声强度变化,并存贮全过程动态影像,在造影后及时进行录像资料分析。

参照欧洲医学和生物学超声协会联盟(EFSUMB)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超声造影诊断标准[1] :观察病灶在动脉期(10~30s)、门脉期(31~120s)及延迟期(121~360s)增强特点(包括增强的时间、强度和消退时间)并和周围肝组织的增强情况比较判断病灶的良恶性。对在动脉期出现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消退、回声低于肝组织的病灶视为恶性;对在动脉期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持续、回声仍高于或等于肝组织的病灶,或在3个时相均无增强表现的病灶判断为良性。

2 结果

新近开展的超声造影技术,极大提高了超声的定性诊断水平。本组39例患者未发生与超声造影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比增强超声表现:①肝脏原发性肝癌,病灶在动脉期早期呈整体增强,病灶增强达峰时呈高回声,至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增强程度消退,表现为低回声,均为快进快出。②肝脏转移瘤,动脉期早期呈整体增强或周边厚圈状增强增强,轮廓清后呈“黑洞” 表现,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回声减退显著(图1)。③肝血管瘤,整体的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慢出”。 动脉期5个病灶呈周边结节状增强,3个病灶均匀增强。至门脉期和延迟期7个病灶增强范围呈向心性扩展,变为以等回声为主的表现,1个病灶表现为低回声。④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病灶动脉期表现为“轮辐状”增强(略呈离心型),在门脉期及延迟期消退缓慢,曾等回声或稍高增强回声(图2)。⑤肝脏硬化再生结节,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同步或快于周围肝实质开始增强,增强程度逐渐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同步消退。⑥非均匀性脂肪肝,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开始增强,高峰时呈均匀等增强,与周围肝实质同步消退,在整个造影过程中,病灶增强程度与周围肝实质始终一致。⑦炎性病变(2个病灶)在动脉期呈不均匀增强,其中1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表现为与周围肝实质相似回声,另1个病灶在门静脉及延迟期逐渐消退呈低回声。

3 讨论

超声造影是近年来超声发展的新技术,由于超声造影可持续动态观察肿瘤及肝实质内造影剂进入和消退的全过程,能更全面显示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及回声变化情况,因此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提高其定性诊断率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2]。

图1 肝转移癌超声造影声像图图2FNH 超声造影声图

在实时动态扫描中,本文13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有“快进快出“表现。动脉相瘤体多显著增强,并可见不规则、分支状增强的血管伸入瘤体内,至门静脉相、延迟相快速消退后,呈低回声。有学者认为[3]大多数肝癌的血供较丰富,且以动脉供血为主,供血动脉扩张、迂曲,肿瘤周围及中心有异常增生的血管及动静脉吻合支,故在显像中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对肝血管瘤造影可见周边结节状增强和向心性充填现象,国内外学者[4]认为这种增强形态或环状增强向心性扩大是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因肝血管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毛细血管、静脉血窦交织构成,瘤内血管血流速度缓慢,故造影剂进入病灶后能停留较长时间,所以消退时间延长。

肝脏是转移瘤的高发器官。转移瘤多发于消化道、乳腺、肺脏、胰腺及肾脏等脏器,大部分呈多发病灶,由于受原发癌病灶及血供的不同影响,灌注增强表现多种多样。瘤结节多在动脉相增强,持续至延迟相早期,瘤体增强形式可见较宽的周边增强,部分接近中心,少数于门脉相开始增强,至延迟早期完全消退,有“黑洞”表现[5]。由于肝脏转移瘤超声造影复杂,对于有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肝脏上出现的异常结节,如果造影后仍有争议者应做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在二维图像上表现为低回声、稍高回声或伴有声晕,病灶动脉期表现为造影剂由肿块中心向四周轮辐状增强模式,这与FNH无包膜,血供为自中央向四周离心性分布有关[6]。

总之,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随着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征、超声造影、影像特点认识的不断提高,超声造影将会在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lbrecht T, Blomley M, Bolondi L, et al. EFSUMB Study Group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contrast agents in ultrasound[J]. Ultraschall Med, 2004, 25( 4 ):249-256.

[2]Quaia E, Calliada F, Bertolotto M,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 with contrast-specific US modes and a sulfur hexafluoride-filled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confidence [J]. Radiology, 2004, 232(2 ): 420-430.

[3]王晓宇,李海鸣.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3):14.

[4]Dietrich CF,Schuessler G,Trojan J,et a1.Different/ation of focaI

nodular hyperplasia and hepatocellular adenom a by contrast―enhanced.

[5]徐辉雄,吕明德,谢小燕,等.实时超声造影对不超过2 cm肝细胞癌定性诊断的临床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7):532-534.

肝脏肿瘤范文4

【关键词】肝脏肿瘤;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59-02

在我国,肝癌是发病率较高而且较为严重的恶性疾病,同时还具有高复发、预后差的特点,手术治疗是治愈肝癌的唯一方法,但由于此种疾病在早期时的临床表现隐匿,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由此也就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导致患者的死亡率较高[1]。现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对其应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30例,年龄在3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岁,女性24例,年龄在42-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7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心、肺等重要脏器损伤。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方法行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 采用GE-VIVIDE9型的彩色索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腹部的探头频率定为3.5MHz,选择的射频消融系统,功率定为200W,在手术前的15分钟,实行度冷丁肌注处理,剂量为500mg,在手术前的1天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以超声引导将射频电极按照确定的手术及肿瘤部位穿刺点传入肿瘤,同时施加向前的压力以将伞形的电极针打开,对于治疗功率及电极展开的大小,要采用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高频振荡电流,促使组织离子根据电流变化而产生振动,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形成凝固性的坏死[2]。对电极针的放置部位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推回的现象,当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后,功率降到最低,阻抗则达到最大,此时治疗自动停止。完成手术后将电极缓缓拔出,治疗后的有效部针癌肿位置呈现出回声增强的情况,以及时观察治疗效果。手术后6小时停止进食,之后要保持饮食清淡,对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3]。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在治疗后出现好转,患者的流体完全消融率达93.1%,5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甲胎蛋白在术前及术后未出现升高现象,23例患者的甲胎蛋白术后较术前有降低现象。完成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5例患者出现发热、转氨酶升高等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实行随访,患者在三年后的生存率为51.3%。

3 讨 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逐步完善,其表现出的操作简便、诊断率高、无创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近年来,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此种手术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电极的非绝缘位置输出交变电,将其传入到人体的组织内,组织进行阻抗,促使射频产生热能,使得离子震荡产生高温,以导致细胞出现热凝固坏死现象,经过研究表明,此种治疗方法对于原发性肝癌或者是转移性肝癌的创伤较小,而且安全可靠,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4]。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流体完全消融率达93.1%,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效果显著。综上所述,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手术方法是治疗肝脏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对于延长患者的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海城,马鹰,何大馨,谭伟.彩超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45(01):45-46.

[2]纪东华,王峰,刘永晟,李城,李枫,赵丽君.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87(02):36-37.

肝脏肿瘤范文5

【关键词】 肝脏恶性肿瘤;腹腔镜;肝切除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047

近年来, 随着新的腹腔镜专用器械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腹腔镜肝切除日益引起肝胆外科医师的重视, 其具有创伤小, 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小等优势, 目前其多用于肝脏良性肿瘤的局部切除, 而对于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还存在一定争议。但本院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 术前均经超声、CT、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I/MRCP)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肝功能试验等明确诊断。其中男50例, 女28例;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52.5±12.2)岁。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66例A级, 12例B级。病灶最大径0.8~9.0 cm, 40例单发病灶, 12例2个病灶, 10例3个病灶, 5例4个病灶, 5例5个病灶, 3例6个病灶, 2例7个病灶, 1例8个病灶。

1.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取头高足低位,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变位置取左侧或右侧倾斜30°卧位。CO2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于脐部穿刺置入Trocar, 放置腹腔镜探查。根据待切除的肝脏病灶所处位置确定操作孔位置, 根据病变部位决定采用四孔法或五孔法进行操作。如患者病变位于右半肝, 主操作孔位于剑突下, 辅助操作孔位于锁骨中线右肋缘下2~3 cm;如患者病变位于左半肝, 主操作孔位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2~3 cm, 辅助操作孔位于右腹直肌外侧缘, 根据需要适当增加1~2个操作孔以用于术后引流。遵循“由远及近”的原则, 先全面探查腹腔, 再探查肝脏及邻近器官, 可结合腹腔镜镜超声对肿瘤病灶进行进一步探查, 全面掌握肿瘤大小、所处位置及局部血供, 综合权衡确定具体手术方式及手术切除范围。根据手术方案的需要用超声刀游离肝脏的周围韧带, 使病灶充分显露。行解剖性肝切除应先解剖出相应肝蒂, 再加以阻断。非解剖性切除时可借助腹腔镜超声, 尽量先将肿瘤主供血管解剖出来, 然后用钛夹夹闭后切断, 预切线由此确定, 解剖第一肝门。行左肝解剖性切除应尽量先解剖第二肝门, 用钛夹预将相应的肝静脉阻断, 解剖第二肝门。应用超声刀、电刀等逐步将肝脏切断, 这一过程中为使术野充分暴露, 可借助吸引器协助吸引。较粗的血管或胆管宜用连发钛夹夹闭后切断。肝静脉主干和肝蒂的处理应使用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肝断面点状出血和渗血可以电凝钩或双击电凝仔细止血, 处理完毕后以止血纱布覆盖创面。切除病灶装入标本袋内, 根据病灶大小适当扩大穿刺孔完整取出, 并立即检查肿瘤是否完整切除。冲洗腹腔, 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

1. 3 随访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 患者定期返院复查, 内容包括肝功能、CT、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9-9), 若怀疑肿瘤复发、转移时应行全面检查。

2 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手术者。42例患者为非解剖性切除, 36例患者为解剖性切除。手术时间50~305 min, 平均手术时间(245.8±105.4)min;术中出血量50~1300 ml, 平均出血量(210.6±134.3)ml。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48例, 肝脏转移癌14 例, 肝内胆管细胞癌8例, 肝门部胆管癌4例, 肝内胆管结石癌和肝囊腺癌各2例。术后1~2 d, 所有患者均可自行下地活动, 并拔出胃肠减压管, 腹腔引流管于术后2~4 d拔除。患者多在术后1~2周肝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2例出现胆漏, 经1~2周充分引流后愈合, 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水, 经保肝利尿对症治疗后消失。术后住院时间为5~20 d, 平均住院时间(7.5±1.5)d。术后随访12~48个月, 无失访病例, 8例肿瘤复发, 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

3 讨论

肝脏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 良性肿瘤较为少见, 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肿瘤较为常见,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肝脏肿瘤的治疗, 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近年来, 随着新的腹腔镜专用器械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腹腔镜肝切除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多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进行肝脏良性肿瘤的局部切除, 关于腹腔镜肝切除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1]。LH开展早期, 病例选择较为慎重, 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选择病例时也基本按照相关标准, 但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并非完全绝对, 应综合考虑病灶大小、部位、性质、病灶与第一、二肝门的距离等因素以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技术、熟练程度[2, 3]。腹腔镜肝切除根据手术切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和解剖性肝切除, 从技术层面而言, 对于左肝肿瘤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操作难度相对较小, 而腹腔镜下准确定位和切除右半肝某一叶或段操作技术较有难度[4, 5]。腹腔镜肝切除术涉及多个技术环节, 而肝实质离断过程中有效控制出血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为有效控制出血, 应提高肝实质深部管道结构的解剖、识别和处理技术, 选择合理的肝血流阻断方法[6]。作者经验如下:肝切除前充分游离肝周韧带;有选择的运用超声刀、电刀、双极电凝、连发钛夹等腹腔镜肝脏离断器械;保持暴露断面有足够的张力, 借助吸引器吸引使术野充分暴露, 肝内脉管结构解剖清楚后再行夹闭、切断。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245.8±10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0.6±134.3)ml;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5)d。提示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综上所述, 腹腔镜肝切除术创伤小, 恢复快, 可值得临床推广, 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吴飞翔, 黄盛鑫, 马良, 等.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l(6):522-525.

[2] 张翔. 258例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13(3):200.

[3] 魏鑫.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17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7):760.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与手术操作指南(2013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3, 12(3):161-165.

[5] 戴虹, 陈学敏, 孙冬林, 等.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60例手术经验.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 16(7):572-573.

肝脏肿瘤范文6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 老年患者;射频消融

肝脏恶性肿瘤(malignant hepatic carcinoma, MHC)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消化道肿瘤随病情进展而发生肝转移癌者亦渐增多。MHC以其度高恶性、迅速进展、病灶多发且常浸润大血管、胆管等特点, 仅一部分患者可行手术治疗,病死率高。而老年MHC患者因年龄较大,常合并其他脏器的基础疾病,更加影响手术的进行。针对无法手术的老年MHC,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微创治疗措施。经皮多极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FA)是指在各种影像设备导航下,局部热消融肿瘤病变,直接原位灭活肿瘤灶, 具有简便、高效、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尤其对高龄、肝硬化背景和多次复发的老年MHC患者而言,更为合适[1]。本项目通过观察PRFA治疗老年MHC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等, 探讨PRFA的优势及缺陷, 为合理应用PRFA治疗老年MHC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2月42例MHC患者共68个病灶施行经皮多极射频消融治疗, 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0岁;原发性肝癌28例, 转移性肝癌14例(肠癌肝转移9例,胃癌肝转移5例)。直径8cm肿瘤2个。所有入选患者不同意手术或不适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月患者增强CT/MR/超声造影变化,评估肿瘤消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1、2 、3年生存率。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②肝功能Child-PaughA或B级, 凝血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③无严重肺心脑胰腺等器官功能障碍;④术后复发或中晚期癌等不能手术切除的MHC;⑤不愿接受手术的MHC。排除标准: 肝功能Child-Paugh C级。顽固性腹水。近期有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脏器肺心脑胰腺的严重功能衰竭。

1.2方法 治疗设备:本项目采用北京博莱德RFA-I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射频电极采用RFA-1312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13支子电极),影像引导设备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SYSCT99多排螺旋CT。治疗过程:PRFA治疗时, 根据病灶大小及位置,设计消融范围,CT导航下把多极射频电极穿入肝脏肿瘤内, 位置适合后打开电极至合适直径,锚定肿瘤,采用电脑自动模式消融, 评价每个位点消融15~20min,消融结束退针时采用手动电凝模式消融针道。肿瘤位置靠近血管、胆管或肿瘤较小不易穿刺者,可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再CT扫描确认位置。肿瘤较大,消融范围不足时采用多位点重叠消融或分次消融。消融范围力求达到安全边界,即包括0.5~1.0cm的癌旁正常肝组织。

1.3疗效评价 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近期有效率,有效率=CR+PR。完全消融/缓解(CR):肿瘤完全灭活,影像学增强CT/MR/超声造影检查示治疗病灶各期相未见强化,无血供。部分消融/缓解(PR):肿瘤缩小,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50%。稳定(SD):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消融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消融情况。病灶完全消融32例(76.19%),部分消融6例(14.29%),稳定4例(9.52%)。

2.2生存率 术后随访6~46个月,共2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肝功能衰竭(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肝破裂(1例),呼吸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射频消融治疗后,1年生存率39(92.85%),2年生存率33(78.57%),3年生存率19(45.23%)。

2.3治疗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无明确死于消融术后并发症者。8例出现疼痛,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30例转氨酶升高, 6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肝被膜下出血,3例出现腹腔积液, 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2例胃壁损伤,7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动静脉瘘形成,1例胆汁瘤形成等,经休息及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和经皮射频消融(PRFA)等微创手段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以其高效、安全、微创为特点,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2],后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PRFA原理是射频电磁波通过射频电极针释放,使得肿瘤及周围组织细胞的极性分子和离子高速振动、相互摩擦,动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传导,使肿瘤组织及周围的实质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的蛋白质热凝固变性、坏死,同时肿瘤周围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环形反应带,切断肿瘤供血并防止肿瘤转移。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肿瘤直径小于5cm,射频消融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3]。老年患者随年龄增长各脏器功能出现明显退变,代偿能力显著下降,常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基础疾病,从而使老年MHC患者的能手术者更少,且手术风险增大及术后并发症增多。而PRFA具有微创的优点,经皮穿刺治疗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反应轻微,大多在治疗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恢复快,3~5d即可出院。

疗效分析射频消融中,当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并超出肿瘤边界1~2cm可以完全灭活肉眼可见的病灶,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根治效果。研究显示

安全性分析本研究显示RFA治疗后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射频治疗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有报道显示当肿瘤位于肝包膜下、大胆管、胆囊旁时,RFA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包膜下血肿、破裂、胆漏等并发症。RFA术后出血,其发生率约0%~3.58%。术后感染,主要是消融灶和(或)腹腔感染。肝内胆道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肝内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报道肝癌射频消融后肝内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在0.3%~3.6%。肺部并发症,经肋间途径射频治疗时,要注意肋间血管的解剖,尤其是肿物位于肝顶区时,慎重选择进针路径,尽量避免肺穿刺损伤导致血胸或气胸。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大部分无自觉症状,需要处理的病例如气胸、血气胸等约为2%。本研究中1例出现肝动脉静脉瘘,考虑与穿刺、消融损伤血管有关,栓塞治疗后动静脉瘘消失。1例出现胆汁瘤形成,考虑损伤胆管所致,给予穿刺置管引流胆汁后好转。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未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出现2例胃壁穿刺损伤,禁食后自愈。无肠道损伤,无穿刺道转移发生。穿刺点灼伤1例,与针道电凝相关。回路电极板烧伤皮肤2例,均发生于身体消瘦,皮肤松弛者,电极板贴合不紧密。电极板应贴在患者臀部外上方或等肌肉丰满、皮肤角化层薄处,并粘贴牢固,与皮肤紧密接触。防止因患者出汗致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皮肤角化层太厚导致电阻增大,引起局部皮肤灼伤。对于射频时功率较大,电阻较强时,电极板外给予冰敷或冰盐水降温,可显著减少皮肤灼伤发生。

4 结论

对于老年MHC的治疗,PRFA以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对肝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可补充治疗或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在老年患者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肿瘤,2011,31(5):385-388.

[2]陈敏华,杨薇,严昆,等.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1):15-21.

上一篇礼貌的名言

下一篇药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