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文章读后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国文章读后感

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思维品质;语言文化;综合语用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堂、赵思奇,2016)。它是对原有的英语课程五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因此,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和审美情绪等几大方面是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文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显性抓手。在核心素养时代,探讨课文教学离不开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课文教学的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强化阅读过程,优化阅读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图片,开发资源,关注语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及其文化内涵,阅读要between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基于文本,落实语言知识),beyond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走出文本,提升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重视学生阅读策略和技能培养;基于不同阅读文本,教师应研究不同教学设计。本文结合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第5单元Section B的阅读来谈谈英语阅读教学如何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做一点拓宽阅读文本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学生通过本语篇的学习,了解了大象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保护大象采取的措施;本单元情感、态度、价值观凸显主题,培养了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泰国的历史、宗教、文化、经济都与大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大象在泰国的重要性入手,激活学生的文本背景知识。

一、图片和视频――辅课程资源开发,激活学生元认知

在本课开始热身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观看快闪PPT有关动物图片后,追问:What animals can you remember? Can you describe one of them?学生描述他们熟悉的动物,其他同学猜。在本课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游客在泰国观看大象表演的视频,学生看后回答问题:What’s the video about? What can elephants do in the video? What do you know about elephants? 视频为本课的阅读文本做了铺垫:Elephants can play soccer or music, they can also draw well. They are very smart. They are useful in our life. They can help people do many things. It’s important in Thailand. 然后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处理新词。接着教师指着课文插图又问:“What the passage may about? Can you predic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通过视频和图片及T-S互动,之后导入阅读文本。(This helps Ss have a vivid impression about Thai elephants to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article better.)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后,选出文章的最佳标题,同时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这个标题信息的句子。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课前的图片和视频是教学的有利助手,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为课文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It can recall students’ memory of animals and motivate their emotions。

二、Between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基于文本,落实语言知识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浏览,理解文章的话题,并找出故事的What/Who/When/Where/Why 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文本信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x策略。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Read quickly and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You can often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from the first sentence or the la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每段的首句或末句在复述课文时可以设计下面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2b(With so much input before, it’s a necessary step before the activity “Retell”, which will help Ss output the target language better.)。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如本课文本框架清楚,句型优美,又以一位泰国学生的倡议书形式展开,话题接近学生生活。每段中心句明显,分别为:(1) 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e Thailand’s symbols,it’s smart. (2) But elephants are in danger. (Reasons and solutions)(3)We must save 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阅读内容和语言处理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Why is it one of the Thailand’s symbols? How can we say they are in danger? How to save them?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Beyond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走出文本,提升思维品质

Beyond the lines要求学生对阅读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以求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并推断作者的情感和倾向,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探究作者蕴藏的弦外之音。学生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从材料的四个方面:主题或标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倾向或态度,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预测,并能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引发讨论并进行适当的评析。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凭借已有语言文化原有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批判性理解三个哟巍K要求学生根据文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文中的观点进行题外发挥,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深层地理解和推理问题,达到阅读的回归(Read back)。在精读、细读后,从上下文揣摩文章的隐含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关注知识的拓展面,拓深思维度,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重组。

在文本复述完并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框架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读后感和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以读促写,训练语言有效输出。教师呈现几张熊猫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在中国的重要性,目前环境的影响和人为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熊猫的生存危机,倡导大家保护熊猫,这大大降低了难度。尤其对于七年级学生,适当地仿写是非常需要的。如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描写一种动物,教师可以由泰国的大象联想到中国的熊猫,因此不妨在本课教学输出中做如下设计:让学生仿写一份倡议书――Let’s save the pandas. (After reading and discussion, it promotes writing naturally. Besides, pandas are familiar to the Ss. It’s much easier to understand so as to write effectively.) Let’s save the pandas!

Hello. We are students from China, and we want to save the ____. Pandas are to Chinese people. They are one of China’s ______(象征). People like pandas very much. Because they are cute and ________(友好的).

Pandas eat ______(竹子) every day. They likes running over and _____(climb) trees. Usually they live in the places ______ food and water. Most of them in China are Sichuan.

Today Pandas _______(处在极大的危险中), because people_______(砍下) much bamboo. And there are only a few pandas left in China. So we need ________(save) them. We should be _____(友好) to pandas.

上面这种仿写方式既给学生写作框架做了搭建,又提升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为本课核心词汇的运用和落实打下基础。

另外,在本单元拓展设计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动物谚语,如: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lay a harp before a cow. (对牛弹琴) A crane standing amidst a flock of chickens. (鹤立鸡群) 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 It rains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等。

四、文化视角――阅读教学关注语言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是核心文化的表现,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英语课程标准》定义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刘道义(2000)指出“要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加强语言的时代感,增加信息量”。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辅和教材中的背景知识进行文化背景渗透,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加深对本国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其对英美文化的感悟。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提到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要体现课程的人文性性质,提升学科素养。本课由学习泰国文化(引入时补充泰国地理位置、泰国国旗,大象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等)到中泰文化对比。这几年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日益增多,大象在泰国的地位)跨界到我们中国国宝――熊猫,熊猫的重要性、象征性及国人对熊猫的情结及呼吁大家保护熊猫,整个教学思路由日常生活导入――深度理解文本――走出文本回归生活。

通过拓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大量阅读难度适当的各类英语材料,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增强语感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五、立德树人――阅读教学注意德育渗透,跨界融合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心智的启发。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德育教育应注意全科性、全员性。教师应善用教材,灵活、机智地将价值观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如本单元文本就有极好的素材用来拓展德育教育,在拓展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经典寓言故事,如蚂蚁和蚱蜢、蚂蚁和鸽子、老虎和狐狸等,让学生交流这些故事中动物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师平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2~3篇英语课外读物,并写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和读后感,使学生在阅读故事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意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的“Morning report”环节中让学生演绎这些故事,这种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还是学生素养培养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效果也好于那些机械、重复地抄写。基于课文话题拓展,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使课堂训练由me chanical training 到 meaningful practice 到communication。通过对本课文的学习,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的感慨:Animals are our friends! / Be friendly to the animals!! / Let’s save them together!!! (图二)

总之,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研究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学在课堂上可以将知识拓宽、延伸或者增加知识的输入量和输出环节。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模式,注重阅读过程,激活元认知,基于文本,超越文本,提升思维品质。此外,还要关注语篇的德育功能及文化视角,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宽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想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必须做好两部分准备:一是深度理解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教师自己要具备对这种素养的认知框架(如图2)。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不同文体的鉴赏力,要有教材重组整合意识及课程开发能力,拓宽教学思路,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语言功底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教育部,2011.

2.李冬梅.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7年级.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龚亚夫.构建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体系.2015.5

4.王春辉.《文学性文本阅读的思考》讲座.省90学时培训,2015.7.

5.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3.

6.王蔷.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北师大,2016.9.

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素质教育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然而,提高人的素质的关键在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从孩子抓起,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授课必须体现培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开拓”的高素质人才精神,把授课活动看作是传递信息,架桥铺路,内引外联的“成功教育”系统工程。教师要讲出个性,讲出风格,讲出精彩,讲出意蕴,为学生展示一个既得天独厚又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1.把科学性和思想性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陆游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长江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

2.落实课内双基要求与扩大课外知识范围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课文是例子,要把它用足用好,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但扩充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也非常重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灿烂文化和缤纷的显示生活引入课堂,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已为这种做法提供了时间保障。每学期我都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写读后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根据讲课内容随时提出紧密联系现实的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习惯。每学期一周的读报课或影视评论课更让学生欣喜不已,《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上的专题文章和同学们关心的影视就是素材来源,学生从中了解到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认为,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成功教育就是学生在自我激励的机制下获得成功情感体验,从而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取自信和力量,去追求新的成功。我在教学中针对课文的基础知识点、能力点、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略加思考后都能回答出来,“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在教《谈骨气》一文之前,我先设计好导语,让学生背诵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回忆朱自清、刘胡兰、等人的事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骨气”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主题思想,而且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三、深入发掘教材中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培养健康人格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我们中国历史长,文化遗产丰富,这个遗产丢了‘不好’。”我们在把握、研究、利用语文教科书时,千万不要忘记它内在的人文价值。在浩如烟海、佳作如林的古今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郭沫若等世界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史记》《唐诗三百首》《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雷雨》《阿Q正传》等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语文教材从这座珍贵的文化宝藏中精选了上百篇的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栗,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珍品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熏陶。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水平、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极大的帮助。我们教师要反复钻研,潜心思索,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在教学时巧妙设立启发点,引导学生发掘、体验课中具有人文素质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生。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人生的高尚情操;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让学生从或恶或善、或奸或忠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的褒贬,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培养向善之心;在鞭挞丑类的过程中,树立去恶之志。中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语文的工具功能只是它的“形”,人文价值才是它的“神”。只有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

总而言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凤,尹霖,柏亚基.浅谈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田.中国科技信息,2010, (05):245}246

[2]单立强.浅谈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田.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01):37

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3

作为曾荣获全国鲁迅作品课程教学银奖的这篇《孔乙己》教学,饶老师把一堂经典文学作品课演绎成中国文化集粹的享受之旅,渐入佳境的主题联接像“沙漏”漏沙一般娓娓道来,广博深刻的课外链接与文本形成整体酷似圆整规则的“玻璃球”,灵活自如的课堂设计更如“沙漏”那样回转有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奇妙,更能透过文本辩证地学习语文的真味。

一、“漏沙”时刻――主题串联

经典作品的教学难以突破传统模式标新立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不同常者的教学思维,这是教者智慧与能力的外显,更是教学技巧的呈现。普通的教师会采用“分层――解析段落大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解析课文,而饶老师自信地抛弃了这些无味单调的教学模式,走出封固传统的教学法则,大胆创新,采用多元主题串联的讲述形式开展教学。

她巧妙地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即初品孔乙己――“读书人”、再品孔乙己――“边缘人”、三品孔乙己――多余人”、走进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开放大气、衔接自如的教学安排,像沙漏在自然状态下漏沙一般,井然却不急凑,精炼而不冗长,每一个步骤都有她预设的运行方式和展现策略,不仅引导学生在小说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还带领他们走进理性的思辨世界,夯实的基础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知相辅相成,有着不着痕迹而相互融合的教学效果。初品文章,从动作和言语两方面分析文本,以最直观的方式解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再品文章,从饮酒的细节描写认知孔乙己的人物特点;三品文章,回归文本,从看客角度出发,以孔乙己的语言和神态着手,通过少而精的故事情节来挖掘知识分子的悲惨境遇;最后,着眼文本的戏剧化场面,联接写作背景,引用作者当时对社会的不满之言,进一步升华和领悟文本的中心思想。四个教学环节简洁明晰,步骤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过渡自然畅通,内容丰盈饱实,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将经典作品以别样的姿态为学生解读,为学生尘封的语文世界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自然能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探究兴趣,短短四十五分钟教学时间,他们跟着饶老师的主题引导,由浅入深,由轻及重,每一个文本知识点就像一颗细小的沙粒,学生在饶老师的教学规划下,感性理解着孔乙己的精神生活,理性辨析着社会时代的苦痛摧残,静静聆听沙粒之间交融共进的声响。

二、“玻璃球”原则――内外妙合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的根本就在于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实现不教的目的,抓住了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生长点。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课文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巧妙延伸,注重生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领域,使他们真正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

拓展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文学功底和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上拓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外知识的链接。《孔乙己》这篇小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有无数文人学者对其进行过深刻的评价,如果把相关的学术资料满堂灌,无疑会造成课堂知识的深度饱和,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如何选取合理生动的课外资料,并能顺其自然地将课内外知识融合为一个有规则的整体,是考验教师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饶老师的这堂课中,处处彰显着她深厚的文学底蕴,饶老师从多种载体出发,用多彩的形式为学生展现了绚烂的文学视听盛宴。课前,饶老师播放茅威涛的越剧唱腔《回字歌》,用独具一格的文化方式渲染课堂气氛;导入阶段,她抛砖引玉,用孙伏园先生对《孔乙己》的评论作为镇课之宝,引发学生对文章的研究兴致;初品《孔乙己》,用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先生对孔乙己人物角色的界定――读书人作为总结,回归到第一环节主题的明确。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将文学巨匠曹雪芹先生与悲剧人物孔乙己进行人生境遇的比较、用著名作家刘再复先生对孔乙己“多余人”的客观评判深化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把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对中国看客的抨击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述著名作家余华先生在《内心之死》中表述的《孔乙己》读后感激发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概括与把握。最后,饶老师升华主题,呈现钱理群先生的知人论世说和郁达夫先生的至理爱国言作为课堂结语,让学生静心沉淀,细味品磨该堂课的所学所感。

繁杂丰盈的课外知识与课内教学形成不可分割的同一整体,每一处拓展设计都恰到其处,如“沙漏”上清亮透明的“玻璃球”,有着规整端正的和谐美感。饶老师的语文功底和教学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旁征博引,纵观古今,这样的拓展教学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意义。

三、“沙漏”反转――灵动回环

作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超凡的教学技能,其教学设计更应该灵动而富有生机,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品评,都始终环绕教学重点而展开,每一个知识点的诞生,都能回归到主题的原位。

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堂,能漾起学生生命的律动,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演绎语文教学的精彩。饶老师的课堂,是一个灵气盎然的课堂,她的教学环节回环往复,首尾呼应,始终有度,如同“沙漏”翻转自如的运动规则。课前播放茅威涛的越剧唱腔《回字歌》调动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在教学最后又用《回字歌》作为尾声,反复哼唱的曲调把学生完整地带进了教师构设的文学世界中,学生听曲认知,用音乐的进退把握学习步调的快慢。从初品、再品、三品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教学环节来看,饶老师将每一个环节设置一个主题,在每一个环节结束时都通过课外知识链接回归到该环节的主题中来,如三品《孔乙己》,此环节的主题是分析孔乙己是一位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经过学生对孔乙己语言的细致分析,饶老师在最后用刘再复先生对孔乙己的“多余人”定义为该环节画上句号,整个教学过程灵活反复,收放自如。

回环反复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供了广泛的储存空间,关键点的重复敲击更易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启发性思维,深化对文本思想内涵的了解与领悟。饶老师看似平常的教学设计,实则在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奠定基础,反复回环的教学回放,方能真切体验出经典作品的深邃内涵和人文情致。

饶老师具有“沙漏”艺术的语文教学方式,温文尔雅地向学生讲述经典作品,既有小桥流水的缠绵美、橘红柳翠的意蕴美,又不失日升月落的规则美、细浪拂脚的反复美。她突破传统的教学程序,多方面拓展文本知识,链接百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谓匠心独运。然而,纵观整个教学设计,联系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饶老师的教学设计仍存在一些微小的不足之处。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教学,应有学生立场》一文中认为:教学要站在学生立场,教学的一切内容要立足学生的需要①。饶老师教授的学生阶层为初中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未完善,对于文本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在于自主的兴趣,缺少辨析问题的思维和理解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然而,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大量的课外知识拓展,如开场用茅威涛的越剧唱腔,虽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能肯定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地吸纳,再如结尾引用郁达夫先生的爱国名句,学生是否能将其与文本知识融汇贯通呢?此处还有待进一步推敲。

弥漫着“沙漏”艺术感的语文教学设计,把华夏文明精粹带到了中学的课堂,把经典的《孔乙己》述说得精妙入神,饶美红老师用最温婉、最隽永的方式为学生揭开旧社会的封印,演绎了孔乙己戏剧性的人生故事,娴熟的教学技巧让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她极富现代感、人文性和创造力的教学实践,实现了经典文学作品高格调的教学价值。

――――――――

注释

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4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在此形势之下,原来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因此,中国教育要做的,我们学校和老师要做的,与其说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如说是要让他们学习如何学习,为以后的自学打好基础。

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样的人能创新?只有具有渴望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人才能创新(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按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是难以达到的。他们需要在自主学习、探索、创新活动中培养。在此,我就语文新教材创新理念及其合理运用,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务必实现教师观念的三大转变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现代意义上而言,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穿针引线者。前者,教师的劳动是可以重复的,而后者,教师的劳动是一门艺术,不是机械的。因此,要当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必须实现以下三大转变。

1、由绝对权威者变为耐心引导者。长期以来,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甚而颐指气使,言出法随,学生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这种现象,有人美其名曰“师德尊严”。但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凸显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书育人的初衷离得越来越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耐心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语文学习是个性化学习,语言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由知识拥有者变为随堂学习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我们的学生只把教师当成知识的宝库,这对教育来说是悲哀的。我们教师要以满腹经纶为荣,更要以不授方法为耻。而告诉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方式,就是跟学生一块学习,师生互动,在经意和不经意中,在模糊和精确中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3、由公正裁决者变为善意鼓励者。教师的评论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很多教师“执法”公正,不吹“黑哨”。表面上看是好的,但实际上很容易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抹杀他的智慧的灵光。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很多问题都不是单一答案。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对他们学习和创造的鼓励,是他们提升学习兴趣,攀登更高知识山峰,发挥创新潜能的不竭动力。

二、务必完全归还学生的三种权利

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处于主体地位,是由学生的主体意识所决定的。古人云:“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受的多是被动教育,所以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他们的事,更多的是老师的事,从而就甘当一只鸭子,等着老师来填。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扶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须归还本属于学生的三种权利。

1、自主学习权。每位教师都应该清楚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架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灵性和活力,富于想象力的,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于一体的活生生的人。由于个性的差异,他们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选择的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习要因材施教,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学习、思考空间,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

2、人格平等权。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来到学校,并不是以单一的学生的面貌出现的,而是以形形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他们除了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尊重一个人的价值和人格。新的教育理念更提倡公平和平等,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合理的价值选择和独立的人格发展。对于以个性化学习为显著特征的语文学科来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文学本身的魅力。

3、自我发展权。现代工业对社会经济生活最大的贡献是“批量生产”,而现代教育最先进的理念是“手工制作”。我们不赞成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培养人才,也不赞成学多于悟,记多于想的学习模式。我们要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挖潜、自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多样化才是天道的合理,学生的多样化才是教育的平衡。

三、务必构建三种特征的课堂

“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本书”,有的还外加一根教鞭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使学生在里面不但感觉到单调,困乏,有时甚至感到恐慌。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构建新理念下的崭新的课堂。

1、综合性学习课堂。新教材和新的教学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具有游戏的魅力,它吸引着学生在不经意中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如老舍先生《茶馆》一文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读,可以让学生讲这个故事,写独特体验的读后感,也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全面展示作者生产、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甚而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方言的特色。再如小学课本中的《敕勒歌》一文的教学,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品读诗文来深化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来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更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图书、资料、网络等去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冲破三尺讲台、甚至冲出教室,到更广阔的课堂去获取知识的营养。

2、开放性学习课堂。语文知识涵盖百科,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老师懂得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科技、宗教、道德等学科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搜集天文、地理的有关知识,可以介绍人类征服太空的科技发展史,可以介绍我国古今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把课堂由课内延至课外。再如以“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教学可以讲“蜀山兀,阿房出”为始的黄河断流史,关注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讲黄河哺育中华民族,但又水患不断,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可以让学生搜集黄河沿岸的有关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让学生读有关黄河的艺术作品,使他们受到艺术熏陶。如此,多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趣味性学习课堂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强调学生要“愿学”,更重要引导学生“会学”、“乐学”,讲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主体在认知客体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常常表现为一种“兴奋力”,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种做法:其一,侧重一个方面。我总是认为:“想一切都灌给学生的老师一定会走向失败。”比如讲小说手法,我会在景物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中根据课文特色着重讲一个方面;讲诗歌时,我会在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文学美等方面中选取一个方面重点渲染。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易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其二,注重多方比较。文学中同一主题的作品有很多,教材中只是择一二而已,我们不妨将教材以外的作品列入一些引导学生比较、推敲、思考,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增加他们的趣味。其三,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增加知识含量。其四,充分展现个人的语言风格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其五,有时鼓励学生自主命题甚至“恶改”文章,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务必倡导的三种教学方式

1、自主性。学语文是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刺激。我们不能因为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个性化发展,从而不允许理解的多向化,答案的多元化;我们不能因为设计教学过程,而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教师的是同一版本;我们更不能高压灌输使学生感到厌倦,轮翻轰炸使学生感到迷失方向……我们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寻求答案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精神的愉悦。

2、合作法。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类之初是以合作求得生存,而现代社会是以合作求得更大发展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词”,甚至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精神。以前,我们总是扔几个问题下去,大家讨论,再选代表发言,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并不佳,因为责任没有到个人,仍然有大量的“出工不出力”者。最好的办法是每个人都分到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再逐一发言,这样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探究性。“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性就要体现在能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学习的资源。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思考的习惯,不仅要善于引导、梳理,更要巧于启发。孔子云“不愤不启”,就是指要掌握启发的时机。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多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五、务必提高学生的三个素质

教育以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为目的,但学校向社会提供的并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和空间的“初级产品”。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之外,更要学到学习的方法。形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的精神。因此,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要想有好的作为,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回归”。

1、回归自我。繁重的学习可能会使学生疲于奔命而疏忽思考其它的问题,特别是对自我的认识,从而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回自己的信心,确立自己的目标。“不做第几个谁,只做第一个我”。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他们的特征,张扬他们的个性,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在这个方面要发挥别的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2、回归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回到社会性的生产、生活中去。教育为生产生活服务,学习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这个素质,既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也是一个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社会处处是文章、生产、生活处处有学问,从而培养终身学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将创新精神和能力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大问题。语文学科在这个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