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全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徒生童话全集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1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 社会现实 道德 教育 影响

安徒生童话自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群体开始在社会中显现,继而影响到了社会文化思想的发展,社会教育问题的研究。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每一个故事人物的设定,都立起一架道德标杆,教育指引着人们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努力坚持的人生信仰。安徒生一生经历坎坷,而他创作出来的童话依然可以给予人们心灵的温暖,传达对世界美好的认识,来表现心中的爱与希望,

1 孕育童话的现实背景

1.1 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以及童话创作的社会背景

安徒生家境清苦,求学艰难,但他一直在争取进入上流社会,然而他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他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心中压抑的苦闷,用童话的视角来表达他所认识的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和苦难,以及他所认识的上层社会的压榨和冷漠。在他早期的童话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自信和乐观,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衣》、《拇指姑娘》,故事倡导和教育的就是人们对天真纯洁的执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虚荣批判和反思。然而在中后期,安徒生的作品更多的表达出来的是社会现实的残酷,作品中隐喻表达出的是19世纪的丹麦封建贵族对底层人们的压迫和剥削,西欧各大强国对丹麦人民无情的掠夺,社会人民生活穷苦不堪,他的作品里更多渗透出苦难的生活背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少了以前作品中喜剧性欢快的节奏。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安徒生在童话中掺入了对现实的批判意识。然而,即便是经历现实的剥削、生活的压榨,安徒生还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期许,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也在天堂和奶奶拥有光明的世界,冰雪皇后冰冷的封印最后也因为爱的力量而化解,小美人鱼最后也拥有了一个自由的爱的灵魂。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安徒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希望和爱的宣扬,他的童话艺术反应的是社会生活,表现的是社会情感,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没有安徒生的童话艺术。深切的社会体验和丰富的经验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安徒生创造出来的童话,是社会的产物,群众的产物,民族的产物,而正是由于社会、时代、民族、群众需要这样的伟大的童话艺术,必然产生出了安徒生和安徒生童话。

1.2 安徒生童话的创作目的以及其社会影响

安徒生一生经历苦难,他对生活的艺术体验有了丰富的积累,为生活中的形象所感动,于是这种积累就会产生升华、飞跃,要求传达给别人,这就是安徒生童话创作的心理动因。并且,安徒生童话所传达出来的文学意义和精神内涵,对当时丹麦社会发展起到了陶冶情操、净化道德、增长知识、提高审美的作用。在《跳蚤和教授》中,我们可以看到娇生惯养的怪脾气公主爱上了一只跳蚤;在《冰雪皇后》中,爱可以冲破一切艰难困苦,只要坚持就能获得自由……安徒生温暖的童话故事给予丹麦人民一种精神力量,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向善,总会得到好的回报。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只要有梦想,努力就可以变成现实。我们对安徒生童话的认可和赞扬,也是因为他的童话创作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真至善的世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树立一个正确地道德价值认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安徒生童话中的情感动力

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就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流露。在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中,情感是直接动因①。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安徒生每个故事中的角色设定都充满着个人情感,安徒生把自己的情感集聚,浓缩,最终爆发并创造出来,实际上就是表现自己。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作者本身得到了爱情、幸福、理解、价值、温暖,从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喜悦、乐观、自尊和自信。例如童话故事《幸运可能就在一根棒上》,而由于安徒生在特定的时代失去了理想和信念,经历了痛苦迷茫得时期,而他把失衡的痛苦转化为对真善美追求的动力。例如《踩在面包上走的女孩》,因为大人们对她不公的评价和唾骂,使她心变得冷漠,而天真女孩对她的同情使她获得了重生。《小锡兵》里那个勇敢,却只有一只脚的小锡兵,最后化成一块锡,心却可以和芭蕾姑娘在一起……正是由于这样爱的丰富性和恨的缺乏性,推动了安徒生童话艺术的发展。

3 安徒生童话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启发

3.1 安徒生童话吸引中国读者的原因

安徒生童话作为西方儿童文学能够在我国迅速传播并广受好评,原因在于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宣扬的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一致,善良的人们最终会得的应用的幸福,而邪恶的人最终会得到应有的报应。这样的价值宣扬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引起广泛共鸣,因此能够很快的被大众接受。并且,安徒生是一名虔诚地基督教徒,他在童话中表露出的“忍受苦难”的圣经情怀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中可以给予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给予儿童一个美好世界的想象,并且在观念形态上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增添了一笔理想色彩。

3.2 安徒生对我国儿童的教育影响

安徒生童话的文学思路在我国新文化时期,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系给我国儿童文学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它虽然作为儿童读物,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儿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用简单的故事和人物教育儿童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教育孩子平等、爱、勇敢、责任和希望。并且,再给孩子们一种健康指引的同时,也引发了成人对这个世界现实社会的思考。然而在我国,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为追求商业利益,我国少儿文化产品审美价值趋向滑坡,单纯追求低俗利益,用角强加给儿童错误的认识,泯灭了儿童应该有的天真和纯洁。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的交叉,当今社会的儿童在这种思想文化氛围中也深受影响,在这思想激荡的社会中就更应该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来引导,我们应该从安徒生童话中受到启发,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也应该回到儿童天性的本真,学习安徒生童话中象征隐喻的手法,传达对正义与邪恶,对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需求。

结语

安徒生童话里蕴含的艺术文化给予当代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有着深刻的启迪,安徒生童话中包含的深刻寓意和人生哲理,不仅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在成人之间得到理解和共鸣,引发人们对当代世界和社会现实的思考,真正有价值意义的儿童文学艺术,并不只是儿童取乐的玩具,而是应真正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引导指示和心理教育老师,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寻求人性魅力。用深刻的寓意和哲理,穿越年龄和时空的界限,打动每个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杨琪.艺术学概论.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2]安徒生.我的一生.东方出版社,2006-1.

[3][丹]安徒生,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全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4]弗里德里希・席勒,冯至,范大灿.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2

【关键词】禁果效应 期待―召唤 安徒生童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89-01

禁果效应也叫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的人参与或关注。

“禁果”(forbidden fruit)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禁果效应。从圣经故事中引申出来的“禁果”,其含义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东西。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利用禁果效应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安徒生也不例外,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禁果效应的出现,甚至在一部作品中反复使用,为作品制造悬念与转折,使得故得扣人心弦。同时因为偷吃禁果而导致的悲剧在给予孩子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雪人》中,雪人爱上了火炉,守院子的老狗跟他说:“你永远也不能到那儿去,如果你走近火炉的话,你就完了!完了。”这份禁止反而使得雪人产生了对火炉更强烈的情感,“我能不能到那儿去一趟呢?这是一种天真的愿望,而我们天真的愿望一定会得到满足的。这也是我最高的愿望,我唯一的愿望。如果这个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话,那也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一定要到那儿去,在她身边偎一会儿,就是打破窗子进去也管不了。”“雪人觉得有些儿奇怪;他感觉到身上发生出一种情感,他说不出一个理由来。他身上发生了一种变化,他一点也不了解;但是所有别的人,只要不是雪做的,都会了解的。”本来如果跟雪人解释清楚,热量和火对雪会产生一种什么影响,雪人肯定不会像飞蛾扑火一门心思想扑到火炉身边。禁果效应赋予了这个简单故事更为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猪倌》这篇故事中,禁果效应更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动力。王子扮演的猪倌做了一口精美的小锅,当公主被吸引想要得到它的时候,猪倌却不肯卖,提出要公主的十个吻,而得不到小锅使得公主的渴求越发强烈,最终还是付出了十个吻,得到了这口锅。同样,猪倌第二次也是同样利用禁果效应用一个会唱歌的玩具换取了公主的一百个吻。并不是这口锅或者这个玩具比王子献给公主的玫瑰和夜莺更美好,而是玫瑰和夜莺得到的太容易就不会被珍惜,而锅和玩具无法轻易得到,反而使得公主兴趣倍增。公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被皇帝赶出了国土,而扮成猪倌的王子也“把她关在门外,并且把门闩也插上了”,公主变成了弃妇。

《海的女儿》则是因为禁果效应导致了一场悲剧。人鱼公主们不被允许去往海面上。“等你满了十五岁的时候,”老祖母说,“我就准许你浮到海面上去。”“她们谁也没有像年幼的那位妹妹渴望得厉害,而她恰恰要等待得最久。”小小的人鱼公主等待了整整十五年才得到浮上水面,看看人类的世界的机会。十五年的等待使得她对这个神秘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期待。“这些姊妹们中随便哪一位,只要是第一次升到海面上,总是非常高兴地观看这些新鲜和美丽的东西。可是现在呢,她们已经是大女孩了,可以随便浮近她们喜欢去的地方,因此这些东西就不再太引起她们的兴趣了。她们渴望回到家里。一个来月以后,她们就说:究竟还是住在海里好――家里是多么舒服啊!”但是最小的妹妹还没有到十五岁,她不可以随便浮到海面上。看着姐姐们一个个自由自在,她的渴望也就越发强烈。这种对人类世界的向往导致了她的毁灭。她在十五岁时浮到海面上,遇到了十六岁的王子,爱上了他。她希望能够到人类的世界生活,但是前提是她必须要有一个不灭的灵魂。祖母告诉她“只有当一个人爱你、把你当作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有当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去,而你就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他就会分给你一个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又能保持不灭。但是这类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小小的人鱼不相信这类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是事实证明,真的不可能发生。王子爱的只可能是公主,人鱼的结局只有毁灭。

安徒生在童话故事中,讲述着一个个因为偷吃禁果而导致覆灭的悲剧。他带着宗教的虔诚反复告诫孩子们,禁果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如果你忍不住想要打开,带给你的一定是悲剧和灾难。

参考文献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3

关键词:人鱼故事;主题学;温婷娜;小人鱼

在中外故事的海洋中,总是不乏人鱼的形象,无论是西方有着动人歌喉,妖艳的塞壬,还是东方楚楚动人,对月流珠的鲛人,亦或是至今广为流传的美人鱼的故事……这些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不相同,这些故事或悲或喜,但它们有着共同的题材,共同的母题和重叠的主题。

以富凯(Fouquet)的《少女温婷娜》(Undine)、安徒生(Andersen)的《海的女儿》(The Little Mermaid)、小川未明(Ogawa Mimei)的《红蜡烛与美人鱼》(The Mermaid and the Red Candles)为例,它们都是以人鱼故事为题材,讲述了舍弃一些珍贵的东西去追寻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但美好的想象破灭,以失望告终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着相同的主题,亦有不同的意义。它们通过另一世界的生灵与人的交互,展现了人生中的诸多命题。

一、主题学浅述

主题学是源于19世纪德国学者格林兄弟等人对民俗学的研究,后来美国学者哈利・列文创造了英文术语thematology,汉译为“主题学”。主题学并不等于主题研究,它的研究范围要宽泛得多,它包括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等方面的研究。

在比较文学这样一个饱受争论的学科里,关于主题学的争论很多,目前,受到广泛认同的是谢天振教授的说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①

抛开针对主题学这种研究方法的争论,简单来说,它不失为一种视野。对于同一题材,同一情节,同一人物,不同作家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些不同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人的感悟,亦可以看到人思考的轨迹,更值得我们不断去思索这一题材背后更深的意义。

二、不同表现的人鱼故事

(一)《少女温婷娜》

《少女温婷娜》是18-19世纪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笔下的故事。讲述的是调皮充满野性的水族少女温婷娜,在养父家里遇到了骑士胡尔特勃兰特而一见钟情。婚后温婷娜性情变得温顺体贴,但后来胡尔特勃兰特爱上了别人,温婷娜伤心透顶回到水里,在胡尔特勃兰特新婚的当夜,按照族里的规矩,让胡尔特勃兰特死在自己的一吻中,温婷娜也在葬礼上化为银白色的泉水。

(二)《安妮特与人鱼王子》与《海的女儿》

与《少女温婷娜》不同,《海的女儿》是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住在海底的小人鱼在十五岁第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救了遭到海难的王子。从此便爱上了他,她为了王子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换取了双腿,来到了陆地上。王子把她带进王宫,他很爱小人鱼,但最终娶了邻国的公主,也就是当年醒来时在海岸上见到的人。按照海巫婆所说,在王子另娶她人后,小人鱼将会化作海上的泡沫,她的姐姐们为她求来了可以让她回到大海的刀子,但要杀死王子。小人鱼丢掉了刀子,跳进海里,在即将化为泡沫的时候成了天空中的女儿们的一员,为自己创造灵魂。

在小人鱼之前,安徒生还在《安妮特与人鱼男子》中塑造过另一个人鱼男子的形象。讲的是一个叫做安妮特的人类女孩遇到了一个人鱼男子,她随人鱼男子住到海底,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八年。后来,她因听到了教堂的钟声而想回到陆地,人鱼男子和孩子都没能拦住她。安妮特回到陆地后,发现五十年过去了,一切物是人非,她又想返回深海,但没能回去,死在通往大海路上的岩石间。

在这个故事中,作为人鱼的男子亦是个被背弃的形象,他面对妻子对于陆地和海洋两方面的留恋很无力。正如白慕申先说所说的,“她强调,一旦人类背弃爱情,将会导致人鱼感到孤单或‘被抛弃’,两者间的关系也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②

(三)《红蜡烛与美人鱼》

19世纪到20世纪,日本童话作家小川未明同样是以人鱼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不同于以往人鱼故事的《红蜡烛与美人鱼》。

它讲述的是一只美人鱼憧憬着海面之上的明亮生活,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孤独悲伤,于是将孩子生到了陆地上。这个孩子后来被一对蜡烛店的老夫妇收养。孩子长大后异常美丽,她在蜡烛上作画,蜡烛店的生意因此而特别的好。神奇的是,凡是带着这种蜡烛的人出海都会避免灾难。后来,一个商人听说了这个女孩是美人鱼,高价从老夫妇那买了来,小美人鱼临走之前匆忙将蜡烛都涂成了红色。这些红蜡烛后来被一个皮肤白皙的女人买走了,当夜便发生了海难。从此,只要看到被点起的红蜡烛,一定会发生灾难。没过几年,这个小镇就消失了。

三、追寻、牺牲与背弃――人鱼故事分析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这几个人鱼故事无一例外地有着这样的情节:渴望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与自己所生活的状态不同;鼓起勇气,舍弃了一些珍贵的东西,从而进入了曾经渴望的那种生活;现实与自己想象的不同,被背弃,悲剧收场。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在《少女温婷娜》中,温婷娜是父亲希望她有个他们水族所没有的灵魂,在《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希望能拥有人的灵魂,希望可以看看天上的世界,在《红蜡烛与美人鱼》中,美人鱼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明亮热闹的小镇幸福地长大,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和兽类生活在阴郁、黑暗、孤独的海底。

他们都在追寻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追寻属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之外的东西。这些带着美好想象的追寻便是所有故事的出发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追寻呢?我们从故事中可以发现,这些人鱼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有着类似人的心灵,但身边一起生活的却是缺乏感情的异类。温婷娜曾说,“无论是形体和文化教养方面,我们和你们差不多,所以也自称为人类。”③《红蜡烛与美人鱼》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自己的样子与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与鱼类呀,或者是住在深海里的各种凶猛的兽类比起来,自己的心灵和样子也许更像人类吧!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还要和鱼类呀、兽类什么的一起生活在冰冷、黑暗、阴郁的大海里呢?”④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环境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思想需要,所以他们是孤独的。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低等的,而自己的心智远远高于这个世界中的同伴,应该生活在更高级的世界,更好地生活。但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外在世界的美好仅仅是人鱼看来的美好,他们没有接触到那个更高级的世界,美好仅仅是想象中的美好。也许,这也是悲剧的源头。正如我们现实中一样,因为心灵的需要,势必会不断去追寻。当然,追寻中也会遇到这些人鱼同样的问题,自己所没有的在他们看来是最美好的。

其次,是放弃与牺牲。温婷娜的父亲威力无比,她的生活本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她自己也说,“比起你们人类来,我们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⑤但她放弃了这种生活,去品尝拥有灵魂的苦与乐。小人鱼是海底的公主,有爱她的祖母、父亲和姐姐们,有着海底最动听的声音,有着无忧无虑的三百年的生命。而她放弃了这些,带着苦痛去陪伴所爱的王子。美人鱼母亲为了让孩子在热闹明亮、充满人情的小镇成长,她和小美人鱼都放弃了可以让对方摆脱孤独,温暖彼此的天伦之乐。

面对舍与得,本就是个难题,因为放弃过一些珍贵的东西,因为为了追寻会有所牺牲,那么一旦失败便是双重的失败。对于温婷娜来说,假如骑士背弃她,她要按族里的规矩要了骑士的命,那么也就是说,温婷娜要么同时拥有爱情和灵魂,一切美满,要么同时失去爱情和灵魂,一切一场空。对于小人鱼也是如此,要么同时拥有爱情、灵魂与生命,要么不但不能获得灵魂,还要失去已有的生命,曾经海底的幸福生活也白白牺牲掉了。同样,美人鱼母女也是,假如所谓明亮的小镇生活冷得寒心,母女便白白忍受了十几年的孤独与离别。

所以说,这样的放弃与牺牲是有风险的,就像一场未知的赌局。而正因为有这样的风险,悲剧的结局便更让人唏嘘。

最后,就是背弃与破灭。温婷娜的丈夫爱上了别人,小人鱼的王子要娶邻国的公主,小美人鱼的养父母将她卖给了要展览她的商人,她们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背弃。温婷娜曾把人类拥有的灵魂看得那么美好,她珍视着自己获得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就拥有灵魂的人们是那么丑陋。小人鱼一直为王子默默付出,到头来才发现对她含情脉脉的王子并不爱她。美人鱼母亲曾认为充满人情温暖的人间竟是那么冷酷,小美人鱼怎么也没有料到疼爱她的老夫妇会为了金钱将她卖给商人。

这么看来,这种背弃换个说法就是现实与预期的不相符。

在温婷娜看来,灵魂是可以带来美好的。尽管她最初对灵魂有着一种恐惧,仿佛灵魂会禁锢一些自由:

“灵魂这个东西一定很可爱,但同时也一定非常可怕。”⑥

“灵魂一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光是想一下,就会叫我害怕,叫我伤心呢。哎,没有灵魂,我是多么轻松,多么欢快呀!⑦

而我们从她前后的对比可以发现,灵魂在最简单的层面上似乎是一种束缚,是文明、伦理对于野性的束缚。温婷娜似乎也把它看成了一种控制与约束。而在后来,随着温婷娜真正拥有了灵魂,灵魂又似乎不仅仅这么简单,它更像是在人类伦理社会所形成的的真善美,温婷娜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是她后来发现,身边那些本来拥有灵魂的人却不是这样。在她满心欢喜安排贝塔尔达与亲生父母相认的时候,却不曾想到贝塔尔达因为自己是渔夫的女儿而羞恼成怒;在她坚定信任丈夫的誓言时,却不曾想到丈夫会移情别恋;在她还相信着丈夫悲伤地怀念她的时候,却不曾想她的丈夫已经抛却短暂的悲伤准备迎娶第二位新娘。

这么看来,有灵魂并不等于成了美好的人,连温婷娜的丈夫都诧异,“要是我已给了她一个灵魂,那么这个灵魂比我自己的还好呢。”⑧那么灵魂是什么呢?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没有灵魂,所以他的心只能反射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和原始现象,无法看透内部的本质。”⑨也就是说,灵魂也许代表的是一种理解的能力。就像拥有灵魂之前的温婷娜粗鲁充满野性,只因为渔夫阻止她听客人讲故事便十分生气跑掉了,她只看到了表面的不顺心,没有想到深层的原因,而拥有灵魂之后,她温柔体贴地去爱自己的丈夫和养父母,甚至落魄的贝塔尔达。

温婷娜曾经没有灵魂,在她获得灵魂后,她像自己理解的人那样通过灵魂用爱和善来塑造自己,去待人。但事实上,人却并没有那么做。于是,她成了另类,所以她看到贝塔尔达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会惊诧地喊出,“你究竟有没有灵魂呀,贝塔尔达?”⑩她会说,“天哪,我对你们傻里傻气的风俗习惯和冷酷的思维方式一窍不通,我这一辈子也休想懂得其中奥妙。”这个有灵魂的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你们美好。

而对于《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来说,她的一切似乎是个赌局。温婷娜在人类中等待可以给她灵魂的那个人,她是有很多选择的,而小人鱼将一切放在了王子身上。王子的爱很简单,就是救他的那个姑娘,在王子心中,也就是那个邻国的公主,因为小人鱼身上有公主的影子,所以他对小人鱼含情脉脉,极其亲近。小人鱼错以为这些便是爱的表示,她以为付出一切便可得到爱的回报。然而她只是一个幻影,是王子心中的替代品。我们不能说王子娶公主便是对小人鱼的背弃,因为他并不知道救他的是小人鱼,这是另外一层次的悲剧了。但是,他对小人鱼种种的表示,甚至说出“我不会爱她的。你很像神庙里的那个美丽的姑娘,而她却不像。如果我要选择新嫁娘的话,那么我就要先选你――我亲爱的、有一双能讲话的眼睛的哑巴孤女。”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背弃了。她没有想过,她付出的本可以得到王子的爱,但障碍却在这些付出无人知晓。陆地上的世界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虽然说小人鱼被背弃了,她的爱情破灭了,但是这里的爱太过简单,本就值得商榷,在我看来,故事的核心并不在爱情上,小人鱼虽然也受到了背弃和破灭的打击,但是也收获了应得的东西,这是后话。

在《红蜡烛与美人鱼》中,背弃与破灭便有了不同的意味。背弃是小美人鱼遭到的背弃,破灭是美人鱼母亲对于陆地上那种光明生活的幻想的破灭。老夫妇发现小美人画的蜡烛非常受欢迎,便拼命地做蜡烛,而小美人鱼“忍着手痛,用红色的颜料画着画。”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隐约可以看出小美人鱼遭到的背弃,“虽然神明的名声这么高,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一心一意在蜡烛上画画的姑娘。所以,也就没有人觉得这姑娘可怜了。姑娘好累啊,她常常会在美丽的月夜把头探出窗外,含泪地眺望着北方那遥远的、让她思念的蓝蓝的、蓝蓝的大海。”小美人鱼之前一直想的是报答养育她的老夫妇,她是爱他们的,也相信他们爱自己,但是生活却并不像她母亲想象的那么温暖,那么富有人情,她在光明的小镇的生活同样是孤独的。

小美人最终没有逃过被卖掉的命运,这是她心中对爱的破灭,也是美人鱼母亲对于人间生活的破灭。故事一开篇便讲了美人鱼母亲对于人类生活的憧憬:

“说人类住的镇子很美,说人类比鱼类、比兽类都更有人情味,更善良。”

“听说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就是人类。而且还听说,人类从不欺负和折磨那些可怜无助的生物。一旦接受了,就绝对不会抛弃。”

但是结果呢?

“一开始,老夫妇觉得姑娘是神明赐给他们的,怎么能轻易卖掉呢!那么做是一定会受到惩罚的,于是就没有答应。”

“加上可以挣大钱,也就利令智昏,答应把姑娘卖给江湖商人了。”

“老夫妇的心肠已经像魔鬼一样了,不管姑娘怎么说,也听不进去了。”

“姑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心一意地在蜡烛画画。可是老夫妇看见了,既不觉得可怜,也不觉得哀伤。”

“‘好了,你该走了。’说完,就要把她带走。”

“这是一个非常平静的夜晚。老爷爷和老奶奶关上门,睡觉了。”

从上可以看出,老夫妇对美人鱼并没有所谓的“人情”、“善良”。他们开始不答应卖掉小美人鱼仅仅是因为怕受到神的惩罚,而不是爱她。他们后来决定卖掉小美人鱼的时候,没有一丝怜悯与同情。人类生活的景象与美人鱼母亲的设想成了天壤之别,人情温暖被麻木冷酷所替代。

当然,虽然有着极其类似的脉络与情节,几个故事还是不同的。

温婷娜的故事中,灵魂似乎是个主角。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温婷娜拥有灵魂前后的变化,以及拥有灵魂的温婷娜与没有灵魂的泉王科勒博恩之间的差别。在追求这个灵魂的过程中,她的心也明显在摇摆,她很清楚面前的两条路,不是义无反顾的,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恐惧。

有了灵魂之后,她是温柔娴静的,是博得大家喜爱的,但同时也是卑微的。故事中随处可见她害怕失去,她努力地去割断与自己世界的联系。当她发现自己与那个没有灵魂的世界仍有联系时,那个待人温柔的温婷娜瞬间会变得不客气,见到叔叔要护送她,她不是高兴,而是“只见温婷娜惊骇地扭过身去说:‘现在我跟你再也不相干了。’”所以说,她为了维护当下的幸福,是很卑微的活着、爱着。然而这一切却没有用,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极力忍耐,但当丈夫即将迎娶第二位新娘时,她杀死丈夫也并非恨,而是带着无奈伤心地维护水族的规矩,她救不了丈夫,只能化为清泉陪他。

她的爱情与灵魂是拴在一起的,要么同时获得,要么同时失去。这样的处理在安徒生那里便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一书中提到了安徒生的这样一段话,“那样的结局完全不对!那只是偶然出现的情况。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愿意看到那种情况。我让小美人鱼走上更贴近自然、更神圣的道路。”当然,按照白慕申先生分析的,“感情丰富的安徒生内心不忍让小美人鱼遭受到三重的不幸,即失去心爱的王子、失去不灭的灵魂、在15岁时像海面的泡沫那样离开世界。”这是一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让小美人鱼依赖人的爱情去得到不灭的灵魂”。 因此,小人鱼并没有依赖那段盲目的爱情去获得灵魂,而是自己去创造,这是更智慧的道路。

所以,在我看来,《海的女儿》中最核心的并不是个爱情故事,小人鱼的故事摆脱了最简单的依托爱情获得灵魂。我们可以发现,小人鱼的结局和祖母与海巫婆所说的不同,小人鱼用自己纯真善良的行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联姻获得灵魂只是规则,重要的不是这个规则的形式,而是这个规则的内涵,这样故事就不仅仅是故事这么简单,规则也就不仅仅是规则,而在于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少女温婷娜》没有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婚姻,为什么爱情破灭灵魂也会得而复失,《海的女儿》便解释了这一点,爱情的背后是无私的付出,是全心全意,是为了爱可以忍受一切苦痛,小人鱼做到了这些,所以即使她没有得到形式上的婚姻,她的行为也足以为自己创造一个灵魂。安徒生处理的很有道理,用这种不依赖外物的方式,通过自己内在精神上的东西获得,似乎才是灵魂应有的获得途径。

而《红蜡烛与美人鱼》又是另一层次的问题。美人鱼母亲在海中眺望陆地,忍受着海中的孤独,渴望着陆地上的生活,而小美人鱼在陆地眺望大海,同样忍受着孤独,思念着远方的大海。这里没有探讨灵魂,但却这有和灵魂一般的人心问题。故事中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人是最善良的,人间充满人情。这似乎就类似于人有灵魂这一说法。但小人鱼带着她母亲这种对于人的设定去和人类生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冷酷和黑暗。

其实,这些悲剧可以归结为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的错误的认知。这种错误不一定是不好的,比如温婷娜对灵魂的看法,小人鱼对爱的无私,小美人鱼对养父母的感激与报答。但是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不美好的一面。也许,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来揭示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来自另一个似乎是荒蛮世界的生物有着未受污染的干净纯洁,这种美好裸地暴露在我们生活的纷杂的世界里的时候,势必会受到伤害。这种伤害让我们心疼,难道干净纯洁不对么?她们渴望着我们的世界,却失望而归,这对我们是莫大的讽刺,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注释:

①乐黛云等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P184.

②(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59.

③(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2.

④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0.

⑤(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2.

⑥(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27.

⑦(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27.

⑧(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5.

⑨(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51.

⑩(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3.

(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4.

(丹)安徒生.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英)克拉吉英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P77.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3.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4.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0.-P51.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4.-P55.

(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5.

(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70.

(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70.

参考文献:

[1](丹)安徒生(Andersen,H.C).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英)克拉吉英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3](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4

文学作品解读要基于文学阅读。阅读要先于解读。因而首先要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经典,真实朴素地阅读。〔美〕哈罗德•布鲁姆在他那本《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里提到阅读第一个原则———“清除你头脑里的虚伪套话”,就是强调读者要去掉学院派的套话和框架,尽可能不要先入为主、带着已有的成见去阅读。我国学者赖瑞云也指出:“如果先入为主带着既定框架,或者带着有色眼镜,或者分心走神,雾里看花,阅读就可能失真。”刘勰在《知音第四十八》也提倡“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真实阅读。直接面对经典,原汁原味、真实朴素的阅读,是进入有助于文学经典解读审美自失的最佳理想状态。“审美自失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阅读状态。”学生直接面对外国文学名篇佳作,清除一切干扰、原汁原味地阅读,就能形成鲜活的原初印象和感受,切实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和。比如,在狄更斯长篇小说《远大前程》的解读教学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课前先阅读小说。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谈谈自己原初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反映虽然这部经典故事情节单一,但仍很喜欢阅读。一位同学感觉狄更斯这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自传体小说,以主人公性格匹普的视角观察和阐释世界,道德感比较模糊。另一位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对话”印象颇深,感觉狄更斯描写人物对话时很能抓住人物个性特征让人物说各自个性化的语言。还有一位同学认为小说是用反讽来写的,用匹普的命运对社会给人远大前程的可能性已消失的批判与反讽,形成小说特定的修辞效果。此外,有的同学认为初读作品给自己最大感触的是狄更斯在小说中对法律所持的批判态度,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还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童话色彩浓厚的小说……从学生诸多的反应来看,这部经典给同学们带来许多原初印象和感受,恰恰是解读这部经典小说的诸多切入点。教学中如能抓住学生这些真实阅读产生的兴奋点与原初印象,无疑为下一步深入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意蕴与表现形式打下良好基础。可见,阅读中整体鲜活的原初印象十分可贵,学生已被文质兼美经典的永恒魅力所深深吸引,并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这是消除对外国经典阅读隔膜的最好途径,也是珍惜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解读教学良好开端。温儒敏先生在《多读书,方能气质博雅》一文中也说过:“作品阅读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获取整体感受,相信和珍惜自己的印象,不急于分析寻找什么意义主题之类。”

二、唤起“阅读期待”:享受审美愉悦与乐趣

读者转向,重视读者接受研究的接受美学代表姚斯十分强调读者期待视野和作品意义生成之间关系。姚斯在前人基础上提出“期待视野”的术语,指“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也就是指读者本身的期待系统可能会赋予作品的思维定向。期待视野显然与读者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常常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语文课标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文学作品解读教学因而要注重珍视和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对文学的接受感悟力和想象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期待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在外国文学经典解读教学中,我们依然经常看到教师既不注意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不关注学生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教学步骤程序化: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内容———作品艺术特色。教师从头到尾一一讲来,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经典解读自然失去兴趣,甚至厌烦经典解读课程教学。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真正唤起,难怪乎布鲁姆说:“专业读书的可悲之处在于,你难以再尝到你青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那种阅读乐趣。”鉴于此,在解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情境,调动起学生阅读期待,唤起他们对探寻经典意蕴和表现形式的好奇心和欲望。比如,在“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你印象中的普希金是一位怎样的诗人,普希金诗歌给你总体印象与感受是怎样的?学生们在中学已经学习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对诗人传奇的爱情及生平有所了解,初步鉴赏品位过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感情真挚、旋律优美,语言质朴优美的抒情诗。教师巧妙唤起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令其渴望进一步了解诗人的阅读期待中。学生求知欲和兴趣被激发以后,教师再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诗人传奇的爱情经历和不平凡的生平,初步感悟到诗人浪漫热情、善良纯真、忧郁率真的诗性素质和血气方刚、奔放自由的天性;通过播放诗人抒情诗杰作《致凯恩》《致恰达耶夫》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朗诵音像视频,让学生初步体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抒情诗风格,对这位“俄国文学之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阅读期待。学生的生活情感经验和审美经验被深深唤起,就为解读诗人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良好的基础。布鲁姆说“阅读的乐趣是自私的,而不是社会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活动之间的张力,使得经典解读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新鲜感切入文本解读,让学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才能形成对文学作品解读教学良性循环的理想境界。

三、涵咏经典:自主探究深层结构

重视读者接受的阅读理论具有一个共同认识:一部文学作品存在着多种解释与分析的可能性。外国文学经典常常在表层结构之外还存在一个深层结构,需要读者深入寻幽探微,才能体味其中的“言外之意”和“味外之旨”。正如歌德所说“意蕴只有在实践中须和它打交道的人才找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经典解读教学要高度珍视学生阅读独特体验与感悟。温儒敏先生说“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应对技巧”接受美学另一代表伊瑟尔在强调读者的决定作用时也强调作品的制约作用,指出作品的意义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本中的“召唤结构”,指的是作品中之空白吁求读者去完成作品的未尽之意。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既要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独特体验,也要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创设开放对话的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涵咏品味,比较升华,建构生成作品的意义。比如,在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的解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提前布置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悲剧形象?让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作品,形成初步印象和感受,然后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录像《王子复仇记》,加深对剧情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反复细读作品,积累体验与感受;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升华成理性的体会,并撰写成发言提纲或发言稿在课堂上做报告展示。在课堂上,让同学做报告,并组织全班同学提问讨论,搭建合作探究、多向开放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再发挥指导、引领和点拨的作用,适当引入或补充介绍文本解读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用适宜的阅读鉴赏和批评方法去鉴赏解读。譬如告诉学生可以从社会历史学、知人论世、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俄底浦斯情结”、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元视角去解读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比如,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阅读鉴赏的体验与感受。通过反复阅读,涵咏品味和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深入领悟哈姆莱特形象丰厚内涵和多元解释的可能。此外,教师还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比如,专题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上升到理解与领会、鉴赏与评论的层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得审美愉悦和享受,又提升自己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健全审美人格。

四、名师的榜样作用:促进专业化发展与成长

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先要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小学阶段是文学教育的初始阶段。语文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生处在人生的童年阶段,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体验是以直觉和感性鉴赏为主,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入职时就应该具有高尚的阅读品位和文学感悟力、想象力和鉴赏评析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小学的文学教育。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因而应关怀学生未来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在经典解读教学中,要将学科知识和小学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未来教师们具备任教所需学科知识涵养和专业化素养。在教学中,可以引用小学名师鲜活的经典解读的教学范例,让学生零距离地与小学名师们进行对话,目睹名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学生在感性观摩中不仅吸纳名师们先进教学理念,领略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能感受他们博雅的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比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老师非常注重经典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必须明白:一流教育从经典训练开始”。她系列成功的名著导读课课堂教学案例,比如《丑小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注重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原汁原味直接阅读原著译文,重视学生对文学课文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文学感悟力方面,都是小学文学教育的范例。窦桂梅老师爱读经典,她曾说“要有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要有让经典以经典的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决心。”她的名著导读课就像她本人所期待那样,文学课上出了“文学的味道”,上出了文化的味道。在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童话名篇《丑小鸭》的经典导读课堂教学案例中。她大胆超越教材,引入原著译文,让学生原汁原味地去阅读,与经典对话。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安徒生的拟人童话《丑小鸭》。这篇童话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近7000字,但你知道吗?在课本里被压缩不到500字了。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5

关键词:爱情观 外貌 忠贞 父权主义 结局 背景 格林兄弟

1.外貌在爱情中的作用

如果说爱情是一个大大的苹果派,一块是智慧,一块是外貌,还有性格品质能力等等,那么外貌究竟在这个派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呢?格林兄弟告诉我们,这个比重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大家熟知的《白雪公主》,“这个女孩的皮肤白得像雪一般,双颊红得有如苹果,头发乌黑柔顺。”所以王子才对她一见钟情。再比如说《忠实的约翰》,当国王看到了公主的肖像后竟激动地昏倒在楼梯上。

可以说,在格林童话中,形容“美丽”的词语随处可见,而外貌似乎成了爱情的必然和唯一的前提,如若没有出众的外貌甚至是丑陋的话,是很难获得爱情的。就拿《青蛙王子》举例吧,小公主对于丑陋的青蛙是害怕和讨厌的,若不是他最后变成了王子,她又怎会屈身嫁给一只青蛙呢?说到变身的话,还有经典的灰姑娘,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出现在王子面前的是穿着破烂脏兮兮的灰姑娘,他会向她伸出高贵的手请她跳舞吗?

俗话说,男人是视觉动物,这点从古至今都未改变过。在格林童话中,美貌是一张通行证,而一见钟情似乎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爱情模式。这不禁让我思考,在格林童话中,择偶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是旗鼓相当的身家吗?那王子怎会跟灰姑娘在一起吗?是智慧吗?那国王又怎会想要抛弃聪明绝顶的牧鹅女呢?也许美貌真的在这个苹果派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吧,也许他们想从这个童话传达的思想就是,美丽必然会导致美好的结局。

2.爱是忠贞不渝

在现代社会,说到“忠贞不渝”这个词似乎会被人嘲笑,但是在爱情中,专一和付出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个思想在格林童话中也得以体现。在《爱人罗兰》中,姑娘和罗兰在私奔的过程中陷入巫婆的圈套中,罗兰忘记了姑娘,姑娘却对她念念不忘,拒绝了牧羊人的示爱,硬着头皮去破坏罗兰的婚礼,最终唤回了罗兰的记忆与爱。由此可见,坚贞的心和无悔的付出最后会获得爱情。

相反的情况,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不忠诚的人的结局。《三片蛇叶》中,公主不顾丈夫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和深深的爱,迷上了船长并合谋杀害自己的丈夫,事情败露后“被放在一条凿了洞的船上。船被推到海上,很快就在汹涌的浪涛中沉没了。”在读者对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拍手称快时,也能体会到,在格林童话中,一旦结了婚就要抛弃自己原始的欲望,背叛、不忠与欺骗是会遭受道德的审判与惩罚的。

爱是心有所属后不再改变自己的心意,爱是跋山涉水只为看到他的一个微笑,爱是忽略所有客观条件一往情深,爱是忠贞不渝。

3.父权主义与爱情自由

说到童话,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浪漫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然而在格林童话中,一段姻缘的发展过程缺少所谓浪漫的因素以及人物思想的变化,更多的是父权主义的体现。比如《十二个公主》里,国王下令能查出公主们晚上去哪里做了什么就可以娶一个公主,所以最后大公主嫁给了一个老士兵;而在《强盗新郎》中,由于父亲的武断和强势,差点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强盗手中......在很多故事中,男女主角连句话都没有说过,连一面都没见过,甚至怀着讨厌对方的心理就被安排结婚,这样又怎能算情呢?

格林中存在爱情自由吗?有的,有不顾“母亲”阻拦,决心与王子在一起的莴苣姑娘和前面讲过的关在高塔中仍不改变心意的玛琳姑娘......这些女孩执着而勇敢,为了爱情和自由甘于放弃原有的生活,用炽热的心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幸福。她们解放了自己,同时也解放了读者的思想。

可悲的是,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少,父权主义在格林中覆盖得太广太深。多数男女主角均是温顺,对长辈言听计从的,他们像是木偶一样被权力操纵着,无心或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对于故事中的女性来讲,婚姻就是人生的终点,所谓爱情,只是一剂调味品,可有可无。父权主义是逆来顺受,更是一种牺牲,在这种主义的集中下,爱情自由少得可怜。在父亲决定一切的世界里,爱情是被设定的。

4.一段爱情的结局

“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大家常见的童话的结尾,没有日常的吵架,也没有油盐酱醋茶的纷扰,故事都以幸福结束。格林童话,不同于安徒生童话中小美人鱼化为泡沫的悲剧色彩,善良的人都会拥有美好的结局。毒死的白雪公主和一直沉睡的睡美人会被彼此的王子吻醒,莴苣姑娘可以和自己的爱人生死相随,聪明的农家女虽然暂时被国王抛弃但最后还是挽回了国王的爱......然而并不是人人都有好的结尾,那些坏人,那些陷害他人和背叛爱人的人最终都会受到惩罚,比如灰姑娘恶毒的继母和姐姐被啄瞎双眼,《三片蛇叶》中背叛自己丈夫的公主最后被淹死,虽然这些都不是邪恶会被感化的完美的结局,但也是善恶终有报的让人欣慰的结局。

总体来说,格林童话相比安徒生童话来讲,是一个带有乐观色彩的童话。这样的童话可以带给读者温暖的力量以及无尽的信心,使读者拥有乐观的心和勇气来面对属于自己的爱情。格林童话里,一段爱情的结局往往是善恶归位,好人都会幸福的。

结束语

作为一本儿童读物,格林童话传递的爱情观对于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格林童话中众多的爱情故事里,郎才女貌是前提,父权主义是背景,忠贞不渝是条件,幸福快乐是结局。这种情节模式均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格林兄弟自身的遭遇和性格所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时代背景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以新.《格林童话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刘文杰.《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时期民间童话论略》.中文科技期刊.2004

[3]格林童话.百度百科

[4]《格林童话公主形象分析》本科论文范文.百度文库

安徒生童话全集范文6

看到学校“共读书、共成长”的征文题目,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转眼间,孩子已经上初中一年级了,回想孩子自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历历在心。孩子从小自立自强,热爱读书,学习积极主动,生活独立性也很强,很少让我们家长操心。

在孩子出生之前,家里已经准备了不少书籍,既有家长为自己准备的各方面育儿、教育、科普的,也有为孩子准备的故事、游戏、音乐方面的书。像所有即将为人父母的家庭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信心百倍,不把孩子培养成才誓不罢休。孩子出生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刻,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家长的辛劳和汗水。后来和孩子交谈,孩子说从小到现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那本有声书,书本打开后不但会有音乐伴奏的讲故事,而且每一页打开后是一幅立体的图画。每天下班回家,我放下手中的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把这本书再读一遍(准确说应该是再听一遍),这已成为孩子牙牙学语时每天的固定节目,孩子对所喜欢事物的耐心和毅力令大人自叹不如。

孩子一天天长大,与孩子共同读书自然成了家中的固定节目,每天睡前阅读是雷打不动的,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中国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大批图书陆续读完了。在读书过程中,在孩子睡梦中的微笑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间读书成了孩子的习惯,书籍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孩子一块选书,和孩子共同读书,然后交流读书心得,成了家里的常事。孩子的爱读书成了家里亲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了教育更小弟弟妹妹的榜样。逢年过节,亲戚给孩子的礼物大多是书籍。逛书店成了全家的一件乐事,周末节假日全家一起逛书店,徜徉在书海里,闻着墨韵书香,全家一起选书,为决定选那本书而争论不已,各说各的理由。选定后大家轮流阅读,然后交流阅读心得。在和孩子选书、读书的过程中,共同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随着孩子的长大,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如杨红樱系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探险、中国古典名著等古今中外的大量书籍。现在正为孩子的读书犯愁呢,随着学习压力加大、作业的增多,孩子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家长不得不压缩读书时间。忙里偷闲,孩子捧上一本喜欢的书,就像是抱了一块宝贝一样,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一定要读完,才肯罢休,简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面临期中考试的缘故,学习比较紧张,每天都要做不少的作业,不得不让那些喜欢的书寂寞了一阵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至今是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在孩子的假期中,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到各地旅游,旅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自己的所思所学,要能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和验证。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追寻中,才能开眼界、阔心胸。

有人说:“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