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解剖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解剖学课件

解剖学课件范文1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承担人体各个器官的教学重点,尤其是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等多方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突出在教学实践中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尤其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运用,形成全面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在总结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一、简述人提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够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结构的整体水平要求逐渐增高,因此,要从多方面强化知识的全面传授,学生在面对枯燥的模型以及尸体标本的情况下,没有形成关联性的想法,对于知识的整体过程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严重不足,教学手段单一,不能与学生的兴趣要求和个性发展相适应。

2、多媒体教学不够深入

有些教师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多媒体课件技术,但是,在教学实验中,没有将学生的整体需求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盲目的让学生自己观看,没有形成个性化的引导和知识讲解,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整体效果,譬如,在教学心血管大小循环的内容时,教师通过课件的讲解,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对心血管的运行环境进行了学习,但是教师没有深入的讲解,造成整体知识的严重不足。

二、分析多媒体课件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优势

1、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引导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增加了图像、动画、视频、音像等一些因素,将一些原本静止的、枯燥乏味的内容给与大众化、形象化,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记忆。将人体形态中的不同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供血模式等多能形成形象的展示,为临床使用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各种知识储备。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课件分化每一个知识点,对于整体的能力提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通过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参与,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在课件的教学引导下,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效的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储备,并且将不同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让教师在提高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强化对各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和运用。教师可以避免板书的呆板以及教学效率的停滞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形成科学化的教学管理,让学生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对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综合学习。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三、探讨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1、强化个性动手能力的培养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使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要“一刀切”、“一哄而上”。多媒体图像虽然直观形象,但毕竟是间接直观,在多媒体中设计动画模拟试验来取代实验操作,削弱了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亲手解剖标本和观察标本,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所学习的理论,丰富所学知识。

2、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如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代替的。而且,教师讲课的抑扬顿挫,思维的敏捷清晰,丰富的形体语言,也是计算机所不能代替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适当板书,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必要的笔记思维训练过程;适当提问、展开讨论,对于增强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同步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

多媒体课件应该图文并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件中可适当填加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临床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授课内容深入理解认真备课,并对授课内容融会贯通,讲解时深入浅出,将所教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提高教学质量。

解剖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人体解剖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种研究正常人体状态及构造的学科。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们根据解剖对象的不同,将人体解剖学分为局部解剖学和艺术解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以计算机为主体,以教师授课内容为依据,通过文字、音频、图像将所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大量数据和经验表明,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和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就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一、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较为繁琐并且十分复杂,初学者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时,会感到十分吃力。即使归纳完成后,也很难找到重点。多数多媒体课件对课本教学内容归纳得非常详细并且重点突出。多媒体课件会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范围,使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广泛。比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一章,此章节有很多需要学生记忆的专业术语,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将专业术语以图片的形势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简化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人体解剖学隶属形态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人体结构充分掌握,并且要极具想象力,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建立三维空间。比如,在学习“神经系统”这一章节时,对于脑干内核团的学习,学生可能在分析相同结构的冠状切面和矢状切面图时会比较困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就其三维立体图展开讲解,使学生对脑干内核团有直观了解。条理的学习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3.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先的灌输式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以通过图片、音频、文字等信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比如,在学习解剖学中内脏的这部分内容时,由于人体内脏种类多,并且其结构复杂,需要学生熟悉的掌握各个器官的位置、功能及状态。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所学内容。视频播放可以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内脏病变进行展示,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可以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 

4.为教师的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的掌握,通常情况下是非常精准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使他们的教学经验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融合,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的选择,要通过多名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由于人体解剖学是非常精准的一门学科,因此,课件提供的理论基础也要十分精细。教师应加大对多媒体课件筛选和改进的力度,使其教学过程及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二、采用网络课程强化人体解剖教学效果 

1.网络课程的内涵 

网络课程在多媒体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图像信息处理,将互联网资源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网络课件制作完成后,教师授课时对人体解剖缩略图进行放大或缩小的操作,缩略图不会发生形变。网络课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学生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行预习或巩固。互联网上信息资源较多并且更换及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拓展自身学习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离不开网络,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2.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的融入主要包括三种原则。一是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在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考虑情境教学的设立,高效教学情境的设立,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呈最大化趋势。网络信息资源非常广泛,教师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三是人体解剖学网络结构设计应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网络课程的实施步骤 

在进行人体解剖学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网络课件存在广泛的拓展空间,教师在制作课件前,应对课程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通过大量数据浏览,使课件的内容更加完善。在网络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科学的网络课程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巩固。大量的数据可以为解剖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网络课程的实施应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开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网络课程教学。 

本文主要简述了关于人体解剖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实质作用。首先,说明了多媒体课件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方式及特点的阐述,说明了多媒体教学与解剖学融合的必要性。其次,说明了网络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通过互联网海量资料的收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的先进性。由于个人经历的有限性,不能使所讨论的问题面面俱到,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解剖学课件范文3

【关键词】解剖教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中职卫校护理课程的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教育的考试科目,护生对解剖学知识掌握得如何,对其后续的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影响很大。人体解剖学为形态学科,使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创新教育,紧跟新技术革命的步伐,使中职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有用武之地,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讨新型教学模式,是我们广大教师更应努力去做的工作。

1.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优点很大.

1.1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解剖学的细胞与基本组织的形态,上课时,教师只能是照书讲课。再有才华的教师也只能在思考、态度、情感上表达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在学生面前具体地、直观地展示教学的形态和画面。而多媒体教学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后,能根据教学内容,阐述各系统的知识。如,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展示胸膜下界于肺下界的体表投影、脑积液及其循环、卵子的成熟过程等,这是传统教学办不到的。学生学习时,在生动、动感的画面里有了感官的认识,教师再运用技术含量高的教学策略,就可以支持学生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2流体水晶显示投影仪能够放DVD,也可以在上课必要时同时分享互联网。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可以一边放影,一边讲解。结合教材让教材相固定的内容依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变的活灵活现。也可以在网上看其他医学院校的解剖优质课,可以在学习中做必要的补充。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1.3手提电脑的使用使教学更灵活和方便。个人数字化手提电脑越来越被老师喜爱。平时,教师备好课,可以自由携带课件。需要资料随时可以查找。电子课件不仅可以减轻老师板书之累,还促使老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教师一边展示自己制作的优美画面的课件,一边精彩演讲,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教师教学的自身魅力,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课,学习更有干劲。

1.4数码相机可以让照片存储在记忆卡。教师可以把资料照完后马上就可以通过显示屏看到照片的效果。做课件时,做PPT下载一些照片插入教学中,更生动和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手能力。

2.学生喜欢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

2.1分析中职学生的智能结构和类型.学生大多是“网络一代”,他们喜欢那些数码的产品或者与之相关的一些东西,对科学技术特别喜爱。他们排斥概念、原理的陈述性知识,对专业实践、互联网络等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而对涉及纯理论课程兴趣不高。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新技术用于教学过程有许多好处:打破时空限制,信息量丰富,直观、形象,速度快,方便,尤其具有交互功能。

2.2分析运用信息技术与解剖课程整合技术的优点.如教师在讲授人体胚胎概要中的三胚层分化时,把三维动画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直观下更能明明白白地学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能掌握解剖学的知识。解剖学基础一贯来都比较难学,考试时,学生成绩也不理想。运用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后,学生易学易懂,考试成绩大大提高。选择“信息技术与解剖学课程整合”作为教学的技术,在中职教学中运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3.较好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3.1.1解剖学实施大整合,主要是指将解剖学各系统中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和结构的单一性,变革整个课程体系为生动、直观、可视、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

3.1.2“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解剖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3.2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自己编写。无论是那种整合,都要明确一点,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更快捷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教师自己编制的资料看也好,从互联网或其他教学信息而来的资料也好,都要让学生获得更好更多的学习资源。

4.分析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

4.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是手段,课程的有效实施是目的。解剖学是一年级学生学的课程,知识结构复杂,学生转变专业学习的准备性不够,所以,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些。传统教学中,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等获取,信息来源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直观下看到生动的例子,扩大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多媒体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使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使课程内容更丰富。

4.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它能改变单一、枯燥的讲授方式成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呈现从固化、到开放,从想象到直观。从模糊到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再现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

4.3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不但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引起学生对信息能力的兴趣和追求。

5.掌握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与技巧

5.1掌握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

5.1.1理论知识方面:深刻理解解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概念,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5.1.2信息技术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熟悉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FLASH, Authorware等,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熟练外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教学要求制作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多媒体课件。

5.1.3教学设计方面:把解剖学的各章节按教学大纲要求细致地用多媒体展示,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

5.1.4教学实施方面:在教学中,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解剖的学科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的效果。

5.2运用模拟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教学

运用模拟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教学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教材内容固化、静态改变为开放、动态的问题。所谓模拟教学就是在规范的技术路线和参数的控制下模仿(仿真)实时情景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最早运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军事演习就是典型的模拟教学过程。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模拟教学最早是用于解剖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壮大,模拟教学已从最初的实体模拟转变为计算机交互式模拟以及虚拟系统模拟。通过计算机虚拟系统,可以利用视、听、触等感受模拟病人、实验室、病房、手术室、医院等系统,甚至还可以模拟技能训练考核,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及考核方式,通过计算机的多媒体、交互方式,可以使学生看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脉管等,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解剖学。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解剖学课程的教学中能按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要求,使学生更容易学容易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积极探讨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因素出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化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陶志琼,透视课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王怀生,解剖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解剖学课件范文4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第二课堂;实践

1 开设局解第二课堂的初衷

“Anatomy without clinic is dead,clinic without anatomy is deadly.”这是奥地利解剖学家Weiglein在第11届欧洲临床解剖学会开幕式上所讲的一句话,他指出了解剖与临床密不可分的关系[1]。的确,身为一名医学生,只掌握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然而解剖学第一课堂的学习,并不足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但是,第二课堂能够很好地补充第一课堂的缺陷,对于解剖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借此机会,深入研究标本,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探讨解剖标本的制作,以及临床上相关的疾病。目前,全国许多医学院校对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密切联系临床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如开设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外科应用解剖学[1]等课程。建立于第一课堂基础之上的第二课堂有效地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又在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2 局解第二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参加此次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大一和大二两类学生,本人作为大一学生参与此次活动。大一学生学习过系统解剖学,但是不熟悉局部解剖学的操作流程,需要提前对局解的参考书(《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 第8版)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观看有关于解剖器械使用方法和人体各种解剖要领的视频。挑选平时理论学习扎实,对局解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加本次第二课堂的活动。选择医学形态学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指导教师。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为每周日上午,为期近两个月。

3 局解第二课堂实施

3.1第一阶段 将学生分组、选材,教师和技术员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3.2第二阶段 标本制作:教师提出制作标本的要求、时间安排计划,学生分组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每次上课前学生都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解剖部位进行预习,观看解剖视频,准备好解剖器械,携带局解参考资料等。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剖之前,会简要地结合PPT及相关图片复习解剖相关部位的知识,并且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指导老师还会结合有关临床知识进行思维拓展。在讲到“腹股沟疝”时,教师结合临床分析了如何判断疝气的类型。当在回纳疝出物后,压住腹环(深环),阻断了其出路,观察疝出物是否脱出,若脱出,则为直疝,反之为斜疝。在进行知识的补充之后,学生开始动手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解剖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解剖方法。在解剖实践中逐步形成系统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观[2]。同时,学生还体会了不同的解剖方法和技巧,学会不同结构的解剖方法。例如:在进行深筋膜解剖时,要用有齿解剖镊将深筋膜用力提起,用解剖刀的刀刃紧贴肌的表面切断深筋膜的纤维。运刀方向可与肌纤维的方向一致,也可与肌纤维的方向垂直[3]。人体各部位的深筋膜有较大差异,在头颈等某些部位应特别注意深筋膜形成的其他结构,解剖时要特别注意。制作过程中及标本完成后,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操作经验及做出的标本结构。

标本辨认、照相:各组将已经制作好的标本拍照,组与组之间相互辨认、交流。在制作标本期间,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解剖的大胆尝试,根据理论知识及小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血管、神经以及各器官的解剖。解剖过程中,会出现激烈的讨论,例如:在进行腹部解剖时,同学们曾就弓状线的位置出现争议,对解剖的位置犹豫不定,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对弓状线位置的解剖。

3.3第三阶段 总结:每位同学需撰写第二课堂总结1份,由两名负责同学收集汇总材料(照片)和总结。

3.4第四阶段 考核验收:教师结合标本显露结构、操作、讨论及总结情况考核评价。

4 局解第二课堂体会

局解第二课堂以独特的形式,更深刻地传递了解剖学的精髓。第一课堂的解剖学往往都是授予学生们更多的理论知识,为之后的临床学习做好铺垫。但是,如果只有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而非动手操作进行更多体会的话,进入临床学习就会比较吃力。第二课堂就相当于桥梁,把理论学习和临床探索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实际操作练习,巩固了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操作能力。其实,基础医学实际上是为临床实践打基础、做准备,因此第二课堂这种桥梁式的学习模式对医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局解第二课堂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不仅仅是听从老师教授知识。这种第二课堂模式对医学生在临床医院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局解第二课堂使同学们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通常的授课方式是老师直接教授给学生们知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去获取新知识。因为已经有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就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可以按小组为单位就问题进行讨论,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问题汇总的交流。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可以到图书馆进行相关文I的搜索,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扩充。在第二课堂,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进度,而非指导教师的授课。指导教师主要在大的方向上指导学生,由学生们自己去解决。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4]。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会将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在讨论中,将知识结合着标本弄懂、弄透。所谓实践出真知,应该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团队合作,同学们之间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以上实践,学生们普遍认为,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解剖学第二课堂科研教学较之第一课堂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内容实用性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效果好[2]。局解第二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进行了升华,以更多样的活动形式对第一课堂进行扩展,有效地弥补了第一课堂的局限性,使得解剖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具象化。同时,不同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是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而不再是仅仅依赖于老师上课所传授的知识。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提前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一个团队进行分工合作,才能成功做完一台手术。因此,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们在第二课堂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分组、做标本、讨论问题、互相交流成功及失败原因、总结,团队合作在操作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局部解剖学第二课堂在丰富学生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们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申新华,李沛,杨远帆,等.解剖学手术操作示教在解剖教学第二课堂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33(5):516.

[2]李文奇,何晓静,付升旗,等.开展人体解剖学第二课堂 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J].解剖学研究,2010,32(5):390.

解剖学课件范文5

【关键词】第二课堂;解剖实验;实践探索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系统解剖学有大量的专业名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需大量的实践操作,重要的是,系统解剖学的理论学习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医学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系统进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促使医学生更深入更系统的融合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知识,进一步的促进其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1 第二课堂的意义

第二课堂的实践主体为学生自身。因此,学生应当扎实自身在第一课堂所学习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图谱、材料、文献等提前对需要进行的进一步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一过程也在相当程度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第二课堂实践工作的开展使得医学生认识到解剖操作对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的同时观察尸体的变异、培养了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因此在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时要有意识的引入创新教育理念[2]。

2 解剖第二课堂小组的组建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主要面向临床专业学生。经系统解剖学理论以及实验课考试结束后,根据成绩学生可主动报名,由自身的解剖学老师负责面试主动报名的学生后,选择对解剖学有兴趣有想法的医学生并分成小组,每组5人。

3 解剖第二课堂的实践形式

在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学期,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约4小时)和晚自习时间(约12小时)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每次实践活动前,负责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学生讲解并示范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如何操作、进行。所有实践活动都在解剖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工作按照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尸体解剖

首先,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方案来进行分层次的解剖,按照步骤打开胸腔、腹腔,并熟练掌握器官的位置、形态、是否变异等。由于人体的结构十分复杂,学生需要参照图谱、资料等联系解剖操作,并相互交流。其次,教师在参与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根据进程结合器官的生理功能、临床病例等让学生对解剖的认识有综合的、自主的推断能力。最后,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在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提高了判断力、操作能力、推断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3]。

3.2 科学考核教学实践

因第二n堂的实践活动主要为实际操作,因此科学的评价其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我们结合多年的经验,制定并逐步完善、改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并定期对每个学生以及各个小组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评价。这一评价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医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掌握能力。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尸体的来源以及教学场地的硬件条件有限,因此无法使得每一位有报名参与的学生都能加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由于加入第二课堂的学生较多,负责老师无法照顾并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实践经验的缺乏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学生的操作过程有诸多不规范的方面。针对以上等等问题,我们将在未来的实践中加以重视和改进,加强对学生“三创”教育理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与动力[4]。

【参考文献】

[1]王栋,党瑞山,黄会龙,等.多管齐下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教学[J].解剖学杂志,2012,35(3):397-398.

[2]朱楚洪,应大君.解剖第二课堂活动与创新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 1737.

解剖学课件范文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MCAI进入课堂教学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在这场变革中,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应用MCAI的体会报告如下。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是指将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加工、传输或呈现,并通过人机交互应用于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个媒体有机组合起来的多媒体CAI(Multimedia CAI,MCAI)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MCAI是一种能在学生面前呈现集声、光、色、动画、动态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材料,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想象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解剖学教学特点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具有解剖学名词多,内容繁杂,逻辑推理少的特点。传统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挂图、人体模型、人体标本、尸体解剖录像等。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尸体解剖实践机会来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空间位置关系。面对各种模型和尸体标本,既要把它联想成生动的,有趣味的活体,又要建立立体感、层次感、透视感。因此,传统的静态、平面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CAI开始在解剖学教学中逐步推广,特别MCAI的应用,大大改变了解剖学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医学形态学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3MCAI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MCAI课件的优势

MCAI课件可视性好,直观性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通过MCAI课件的演示,学生可以从三维水平更好地理解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毗邻。内窥镜影像的演示,能直观地显示内窥镜所见的活体结构形态,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各种标本、模型的局限性。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文字多个方面接受刺激,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MCAI课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MCAI课件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进行交互性学习。如结合器官不同断面的图片、三维动画来加深对解剖结构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做自测习题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及研究现状来热爱所学专业并逐步确立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MCAI课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转贴于

3.2解剖学MCAI课件应用的思考

应用微机辅助医学教育,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是当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尽快适应现代教学模式,不但成为MCAI课件的优秀使用者,还要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创作者。为了使课件更为生动形象,教师就需要提高自身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编制成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作相应的测试和评价,引导学生的思维,实现人机对话。随着校园网的逐步完善,更多的MCAI课件进入网络后,学生可以在校园内任何一个联网的终端上自学、答疑、查阅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上Internet,真正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虚拟人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很快将运用到解剖学各系统、组织、器官的虚拟及合成分化,这将是多媒体解剖学发展的方向。当然MCAI在解剖学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控制信息量以突出教学重点;如何将MCAI更好地与解剖操作相结合而不是取代或部分取代实际的解剖操作;如何协调好MCAI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糟志科. MCAI课件教学的探索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8):58-59.

[2] 陈雪梅,李寄云, 张天伍,等. 解剖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应用的探讨[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