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鲁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1

鲁迅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了一个隶书一字。鲁迅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出去了。

别人都说鲁迅是天才,但他却说:“哪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他还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常常是夜里不睡觉,一直写文章到天亮。

之所以鲁迅先生这样珍惜时间,是因为他觉得时间是等价于生命的,不珍惜时间,就是不珍惜生命。就算在逝世前不久到逝世前一天,都抓紧时间,努力工作,拿着一支笔,同敌人做最后的战斗。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浪费过一点时间,这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

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一个把时间看成生命的大文豪。

六年级:贾晓楠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2

例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了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布置《我心目中的鲁迅》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别人,读有关写鲁迅的和鲁迅著的书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大胆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及理由。这不仅使学生在心目中树立一个鲜活的多维立体的鲁迅形象,而且引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语言。

±?:《气象学家竺可桢》

学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凭借课文为竺可桢举办一次事迹展览。合作提纲可以这样列:“展览内容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标题怎么定?该选择哪些典型事例?怎么编排?展览名叫什么?”这样的作业,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应用性,它源于课文,跟课文紧密相连又高于课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

例3:《春》

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谚语、古诗、文章、成语等,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春之美。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的诗句,看看在大自然中摄下的活动照、风光照。学了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吟春颂春,“音乐能手”选择唱歌,“语言能手”选择配乐朗诵,“绘画能手”选择画图,“写作能手”选择作诗……学生在这样开放的作业中,自主参与,不仅丰富了春的知识,又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开发。

例4:《桂林山水》

学习《桂林山水》,看了桂林风光录像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荡舟在漓江上,面对如此秀美的风光,你最想做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名画家,假如你是一名歌手,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假如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假如……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闭上眼睛很快地入情入境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学韩愈赞美桂林山水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也水到渠成。然后,再引导学生课外搜集、阅读、背诵有关歌颂祖国名山大川的篇章,进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吸收与积累。

例5:《笋芽儿》

学习“笋芽儿钻出地面来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哎呀,地面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辨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这一段时,先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然后,请学生结合古诗80首,结合课文插图,补充省略号内容:“笋芽儿还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6:《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

学了《落地的红枣也不能吃》,要求学生对故事中的文物说几句话,可以对文中的小战士说,也可以对说,或者对老乡说。以此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3

孙伏园是中国现代著名报人。他主编的《晨报》附刊和《京报》副刊,兼收并蓄,栏目繁多,后来都被称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后来,他还发起创办了《语丝》周刊。他为编辑这些报刊兢兢业业。鲁迅记叙说,孙伏园为了这些报刊,“自跑印刷局,自去校对,自迭报纸,还自己拿到大众聚集之处去兜售。”孙伏园在编辑这些报刊时,发表了不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恐怕就是他编发了鲁迅的《阿Q正传》。

那是1921年,孙伏园在《晨报》附刊上新开了一个“开心话”专栏。他向鲁迅先生约稿。鲁迅先生后来说,“阿Q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了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但是由于孙伏园“笑嘻嘻,善于催稿”,鲁迅才决定动笔写阿Q。鲁迅动笔之后,孙伏园“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鲁迅被催得没办法,只得在“连好好地写字的地方也没有的”情况下,一段一段地写下去……

《阿Q正传》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连载。孙伏园深知“阿Q”的价值,所以他不但自己时时督促,还不时地宣传这篇小说,动员别人作鲁迅的促进工作。他在给周作人的信中写到,“《阿Q正传》似乎有做长之趋势,我极盼望他尽管宽心地写下去……有许多平凡的生活,要是没有人写他,真是恐怕永久不会见书面的了,岂不可惜。”

鲁迅写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孙伏园因故离开北京。《晨报》另一编辑他的职务。这期间,鲁迅把第九章“大团圆”交了出去。1922年2月12日连载结束。后来鲁迅诙谐地说,“待到孙伏园回京,阿Q已经被枪毙一个多月了。”阿Q被鲁迅“枪毙”了,阿Q的形象却走向了万万千千的读者,后来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全世界。

如果没有孙伏园当年的约稿,鲁迅当时也许不会提笔写《阿Q正传》,所以,我们说《阿Q正传》问世,孙伏园功不可没。换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孙伏园是阿Q的“催生婆”。写作此文时,已经无法去作孙伏园先生的“专访”了。我们不知道他在《阿Q正传》的约稿、编辑和出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但是,有三件事我们可以特别注意:

第一件,孙伏园在自己编辑的《晨报》附刊和《京报》副刊上,先后刊登鲁迅的译著多达一百来篇。

第二件,鲁迅曾经满怀感念之情谈到他的稿子在孙伏园那里受到优待:“一是稿子一去,刊登得快;二是每千字二至三元的稿费,每月底大抵可以收到……”

第三件,1924年10月,孙伏园因为《晨报》总编辑把他决定采用并已付排的鲁迅的散文诗强行抽去,愤而辞职以示抗议。

由此,足见孙伏园对鲁迅的尊重和景仰。

这就进入了本文的主题。

――作为编辑,职责的神圣就在于为读者推出精品之作。编辑获得精品之作有三条渠道:作者送上门;别人推荐;自己约稿。前两者的关键是在于编辑识货不识货,这有另文另议,不去说它。后者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约来精品。编辑向作者约稿,作者给你不给你,给你的是哪等货色,绝不是很随意的。就像编辑会掂量作者的分量一样,作者也在掂量编辑的分量。你对作者有起码的尊重吗?你对作品有足够理解吗?你对稿件的编排合适吗?

编辑,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报刊赢得读者,首先就要赢得高水平的作者。要赢得作者,一靠业务水平,二靠人格魅力。而人格魅力在先――因为你在拿到作品之前,无从显示业务水平。

孙伏园――鲁迅――《阿Q正传》,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启示。

本文线索来源并资料参考:

(1)陈漱渝《尊重老作家培养新作者》,见《编辑杂谈》178页。

(2)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我和〈语丝〉的始终》。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4

回忆一:祖国的暖

“起来,不愿做奴隶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激昂的国歌从我的耳畔响起,每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我面前冉冉升起,我心里总洋溢着一种自豪感。

翻开昨天的历史长卷,在那山河破碎的年代,祖国母亲,您曾经经历过多少沧桑?想当初,耻辱的卖国契约在祖国母亲身上刻下疤痕,帝国主义的尘埃践踏过她的美丽。想当初,多少英雄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心中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让祖国永驻我心吧!哪怕我很渺小,我也要那一粒种、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我都愿意奉献,让神州大地欣欣向荣,’处处充满绿意!

回忆二:老师的情

风雨中,陪我迈出了共同脚步,这份感恩也只有化作文字来向你们表诉!我的老师。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

您的笑是美好的,在我的心目中,您的笑容是最美的,最动人的,您的笑容常常温暖我久居黑暗的心。

请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爱我们的老师心中的那份期望,微笑地等待老师的笑容。

回忆三:父母的心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生活,离不开亲情,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清晨,父母的爱准备在面包、牛奶里;傍晚,父母的爱溶在期盼的眼睛里;我生病时,父母的爱包在暖暖的手里;我进步时,父母的爱藏在一声声的祝福里。

父母爱我的心与我的心一起跳动,幸福的我,在她们用爱筑成的港湾里,感受着她们那份浓浓的爱。

天空很冷夜很深,但父母的爱却温暖着我寒冷的心,街头很静,但父母的心却让我不再寂寞。

冥冥中有一根无形的绳索,把父母的心与我的心灵捆在了一起,割不断、砍不断,只有越来越紧,越来越紧,永远永远分不开……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5

温州文献丛书的肇始者

浙南地区石棚墓族属探析

平阳栏杆桥历史状况初考

江心屿澄鲜阁徐公祠旧事

永嘉屿北村概况

华纫秋的水彩画与赏析

张志瑛甲辰日记(中)

追忆胡珠生先生

陈灨一致孙宣信札四通

我心目中的胡珠生先生

胡珠生与温州地方史的写作

蔼然可亲有问必答

纪念尊敬的胡珠生先生

论表演艺术的静态保护

胡珠生先生与会党史研究

温州虞师里钱馀昌锯板厂风波

泰顺土楼的建造背景与建筑特点

泰顺木拱廊桥历史文化概述

《许氏圹志》“两遇东宫册立”考证

困学斋主的学术道路——怀念胡珠生

苍南畲族民歌的传承与艺术特征

关于胡珠生先生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

温州一代史学巨匠胡珠生走了

温州博物馆藏鲁迅祖父的一封信

共事《温州文献丛书》的忆怀

故纸堆里淘金的胡珠生先生

驳郭璞温州建城暨县治选址说

温州历史建筑的病害分析

论温州专题博物馆的定位与发展

红十三军成立旧址枫林镇慧日寺考述

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心香一瓣祭师友——怀念胡珠生先生

苍南民间参龙歌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特征

单档布袋戏木偶的形制结构与角色类型探析

累倒在稿纸堆里的读书人——悼胡珠生先生

驳《平阳建县考》“太康四年建县”说

平阳县博物馆馆藏“明崇祯二年周应期诰命”

温州博物馆自然馆改造观众调查及改陈建议

县(市)级博物馆基本陈列刍议——以瑞安博物馆为例

人生道路坎坷学术成果辉煌——追悼老友胡珠生先生

如沐春风,胜似伯仲——与胡珠生先生交往回顾

怀念胡珠生先生——写在《大罗山志》出版十五年后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环境因素与可溶盐迁移关系的初步分析

温州地区女神生育信仰的演进——以陈十四、卢氏娘娘为例

志愿文化和志愿精神是推动博物馆事业新发展的动力

浅谈小型专题博物馆的发展——以温州矾矿博物馆建设为例

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工作体系新探索——以天津博物馆为例

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6

关键词 谈话课 探索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 谈话课的一般现状

(1)谈话课是德育的主要课程。谈话课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德育课程,是班主任开展德育的主要途径,一般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为谈话课安排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在时间与形式上有了一定的保证。(2)从“一家之言”到“百家争鸣”。谈话课的主角一般是教师,因为往往教师有话要讲,但课程改革告诉我们在知识型课程中,师生角色定位已经明确,但德育课程中,现实依然是“教师为中心”。谈话课往往成为“批评课”、“传经课”,不但价值较低,而且不利于学生发展。可见,有效的谈话课应该逐渐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成为学生德育发展的平台。(3)从着眼集体到兼顾个人。谈话课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谈话课时,往往着眼于班级大事,着眼于各类问题,较少顾及个人,对于个体的针对性较为薄弱。因此,要进一步促进谈话课的价值,我们要以学生为谈话核心,关心他们所关心的,谈他们所要谈的话题,并加以合理地引导,使谈话课的功能更有效。其实抓住典型,以点带面,应该是德育的基本方法,全面评价往往会缺乏针对性与形象性难以达到深入德育的目的。

2 谈话课的创新途径

2.1 内容引领

谈话必须有内容,内容是德育目标的载体,因此,选择合适、合理、有针对性的谈话内容,是开展谈话课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呢?

2.1.1 年龄分布式

小学生的谈话课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如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应该主要安排校纪班规的学习上,同时以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树立勇敢坚强的个性,并使学生爱上学,爱学校为主。随着年龄的长大,应当安排生活知识、交通知识、逃生知识、生命知识等教育内容,为学生的生命力提供营养。到了小学高段年级,谈话课的内容应当以树立人生理想以及团体心理辅导为主,为学生的生命搭建承上启下的桥梁。

2.1.2 主题人物式

祖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古人不仅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人物本身更是具有珍贵的教育价值。谈话课可以以人物为核心,挖掘德育价值,系统地安排学习内容。例如:“走进伟人”这样的主题,那么从思想教育上考虑学习、等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的人物,也可以学习如文天祥、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还可以学习鲁迅、朱自清这样的文豪。在谈话课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使谈话课变得丰富、深刻,弥补了学生思想教育上的不足,用这样潜移默化的人物品行进行教育,是德育的特点。

当然除了历史名人,学生心中的偶像,明星也是可以很好利用的。比如上学期,我们班在进行我心目中的明星介绍活动,在一次谈话课活动中,我们班的张某介绍了他心目中的明星科比,出众的身体素质、完美的后仰跳投、绝杀时的霸气十足,从他的口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是多么崇拜他,多么梦想成为科比那样的人,班级中的很多男孩子都有点被他说动了。在表示我也很爱科比的同时,我给大家看了科比训练的照片以及科比每周的训练安排,大家都惊叹了,原来科比取得这些成就背后是这样刻苦的训练。看着一些男孩子紧紧捏着小拳头,我想这次谈话课对他们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对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2.1.3 系列故事式

故事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因此“寓教于故事”是小学生十分合适的德育内容。“孝敬故事”、“感人故事”、“智慧故事”等,都是良好的德育题材,适合在谈话课中有序地开展。同时“公民教育”、“社区教育”等题材的教育内容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开展。当然能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情节开展谈话课,那样的效果会更好。比如我班开展过的《马小跳故事系列》,其中的人物马小跳、路曼曼、河马张达、猿猴毛超、企鹅唐飞、轰隆隆老师等与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品读分析这些故事、人物时学生都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高尚的品德情操都有很大的帮助。

2.2 形式创新

谈话课与平常的课程是一样的,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开展的。虽然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左右,但形式不能单调,使教育的效果降低。因此,在谈话课的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创新形式,使课程更适合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2.1 新闻播报

这是一个常规项目,由学生轮流讲新闻,新闻内容与学生有关的。要求尽量讲得具体生动,条理清楚。当然,老师也会对其中的新闻内容有所选择,更多以正面的形式来感染学生。比如陕西山村小学生天不亮打着火把去上学;比如我国研发的火星探测器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与发言能力,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同时,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2.2.2 班级讲堂

有主持人进行主持,学期开始定好发言内容后,学生报名开讲。教师可以做点评和补充。比如可以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易中天”、“于丹”,或者以“一周立波秀”等形式。给学生这样一个舞台,放手让他们去尝试,教师只进行一定的引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的品德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2.3 评价多样

2.3.1 建立机制促转化

通常谈话课是没有评价的,因为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目标,都是老师的事情,这样就不需要评价,也丧失了一部分教育机会。当谈话课的主体改变后,评价就成了重要的内容。因此,谈话课不但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还要致力于创新与提高,以评价促进谈话课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3.2 师生互动促实践

谈话课的目的是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没有实践,只有理论那么就是伪善,不是真正的教育。让德育的效果体现出来,教育者也应当建立合理的转化制度,让谈话课的内容成为学生的行为实践。例如,我班有一项制度,凡是在校园里做的好事,都可以到纪律委员那里去获得加分,同时谈话课中会积极提倡,并规定谈话课中提倡的更要积极去做。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都会在不自然中产生一种习惯,一种积极向上的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优良的品质慢慢就会形成。

2.3.3 树立典型促巩固

有了一定的评价制度,学生有了德育实践的动机,但是没有榜样带头,学生还是行动不起来。所以,我常常与学生一起捡起校园中的纸屑。久而久之,学生就开始放开手脚,加上谈话课上的表扬和强调,学生行为转化明显。

谈话课是一门完全开发的德育课程,无论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都值得教育者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