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1

取景显“志”。一幅项脊轩的今昔变迁图,所取之“琐景”如:昔之轩的小、破、暗、阴,“余稍为修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尤其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顿时令古轩生辉。那作者为什么特意选取兰桂竹三种植物呢?我们知道,这三种植物是品行高洁、人格完美的象征,是中国历代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而一幅“月夜桂影图”,更显出“蟾宫折桂”的寓意。那么当时,“明月”这一意象,是否还有望月怀远、思念爱妻的寓意呢?至于“借书满架”更透露出作者追求科举功名的志向。

家败立“志”。“迨诸父异爨”,家中凌乱、杂沓,一片破败景象,令人可悲,可“轩”屡遭火而未焚。这一切,令读者似乎找到了刺激作者由“悲”情而痛下决心立志苦读、期望科场得意后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深层原因。所以,家道中落反而促使作者从此发愤攻读,立志振兴归家门楣。

祖母激“志”。作者在写了母亲的养育之恩后,着重写了祖母对自己的成长教育,尤其是祖母把太常公当年上朝用的象笏相赠,并殷殷告之:“他日汝当用之!”长辈关怀之切、期望之高,“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仅仅是为亲情而“长号”吗?其实这是内心激动、决心痛立“长志”之“号”,是决心读书成“效”不辜负祖母殷切期望之“号”。到此,我们对作者刻苦自励、喜欢读书的深层原因便有了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枇杷寓“志”。作者在回忆了与妻子魏氏的阁中温馨之后,深情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似乎淡淡的一笔白描叙写,绝非仅仅写了对失去意趣相投、琴瑟和鸣、小鸟依人般爱妻的恋情,也非单纯地抒发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应该内含作者科场屡试不第的遗憾、伤痛,以及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枇杷已“亭亭如盖”,很快会硕果满枝矣,“我”则科场屡屡蹉跎,可痛也夫!文中所寓自我鞭策、立志成才之意不言而喻。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2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感 忽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7-0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因洋溢在文字之间的真情而富有感染力。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提到:“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情”字,从文章中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背景,品读文章细节,探讨文字里隐藏的被忽略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写作背景简析

据资料记载,归有光祖籍昆山,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能属文,通晓经史,擅长古文,博学多才,但他生平坎坷,历经家族衰落破败、丧母丧妻丧子、8 次会试不第,直至 60多岁才考中进士,可谓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 18 岁写了《项脊轩志》(补记部分是 30 岁左右写的),当时他尚未考取功名,面对家道中落,文中三位至亲的女性角色祖母、母亲和妻子都对他充满了期望,因此,他极其渴望通过科举应试,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遗憾的是,屡试不中的结果让他倍感失意,因此,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人们的怀念之情,而且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

二、品读文章细节,探讨被忽略的“隐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课本中 P49“文本研习”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这道思考题从“悲与喜”的情感脉络入手,涉及探究情感触发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这类问题。学生通常以“项脊轩”为线索,梳理文本并归纳出情感生发的缘由,且能分析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教师通常分析文本前部分写“喜”,后部分写“悲”,但仔细思量,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情感是否如题仅用“悲与喜”两字就能概括?这两种情感是否能够割裂存在?其实,我们不妨品读文章的几个片段,立足作者身世背景,就不难读出归有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一种精神苦闷。归有光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将难以言说的情感隐藏“悲”情之中,这点往往被授课教师忽略。

(一)向往慈母之深情关爱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文字是归有光的乳母怀念母亲一个片段,笔调内敛,情真意切。据归有光《先妣事略》中记载,他的母亲周桂出生于公元 1448 年,至 1503 年,她虚岁16 岁嫁到归家。1505 年,归有光出生,至 1513 年,归有光的母亲便与世长辞,年仅 26 岁。当时归有光仅有八岁,对母亲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能依靠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的乳母来回忆往事。这位乳母是祖母的婢女,乳养两代人,见证大家族由鼎盛时期的辉煌到分崩离析的衰败的情景,因此,与归家人有深厚的感情。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文段通过乳母忆母,将一件看似极为琐碎的小事,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富有感染力。乳母向归有光讲述了他的母亲如何关心刚出生的女儿的一件小事,作者通过“以指扣门扉”的动作,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淋漓尽致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关心、焦虑和担忧表露无遗。乳母在母亲过世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依然深沉的母亲感动流泪,甚至几度哽咽说不下去。母亲关心小女儿衣食冷暖,这是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琐事,虽不是发生在归有光的身上,但对于早年丧母的他而言,即便是乳母对母亲的回忆,依然可以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温暖,可谓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可想而知,母亲对一个尚在襁褓中女儿都体现深情的呵护,那么,对大家族极具希望振兴家业的长子更是如此。此时,归有光不仅有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怀念之情,更有对自己功名未建、尚不能为家族分忧的愧疚之情。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借他人之语写尽对母爱的向往,悲情中饱含歉疚。

如果说母爱是触动作者情感的一个方面,那么祖母对孙辈的期望更是加深作者的愧疚感。

(二)愧对祖母的殷切期盼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自 15 岁起便在幽静的项脊轩中发奋读书,一直揣封建士人对考取功名的梦想,可谓踌躇满志。他每日埋头苦读,极少踏出房门与同龄人一样玩乐嬉戏,难怪祖母嗔怪他像个躲在房中的大家闺秀,调侃之语的背后是对他的整日苦读心疼,对他一心读书的赞许和欣慰。

祖母看着大家族分裂衰败的现状,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不仅是无奈之语,更是寄重望于孙辈,希望他通过读书应试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使得衰败破落的家业重新恢复起来。作者抓住了“比去,以手阖门”这一动作,通过“阖门”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祖母迈着蹒跚步履,悄悄地退出书房,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读书小儿郎的情景。作者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祖母喃喃自语道:“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几个字表达对孙辈期望和鞭策,重振家业指日可待。祖母的祖父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可以说大宦官大家了,祖母对孙辈的期待自然也不低。当祖母特地拿出祖辈用过的象笏来给归有光看时,这块珍藏已久的象笏代表着家族显贵与荣耀,是对孙辈的激励和鞭策。祖母坚信他将来一定可以一脉相承,走上仕途,为官从政,光耀门楣,重振世家门第,祖母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期望便一览无余了。“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尚在读书求功名的归有光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作者久读无果,仕途尚未明朗,而祖母已然去世,当他瞻仰回顾遗物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想着自己功名未遂,家业难建,必然是辜负了祖母的谆谆教诲,可谓愧疚到了极点。文中“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见作者情感全然崩溃以至放声痛哭,悲痛之中表达了未达成祖母期望的无奈和遗憾。

年仅十八岁的归有光面对已逝的祖母和母亲,饱尝“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滋味,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和家族的依托,辜负亲人们的厚望,因此,情感除了怀念故人的悲痛,还有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

(三)痛失燮薜木神陪伴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段为补记,在情感文脉上从悲转喜。据记载,作者的妻子魏氏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对读书充满了向往,对读书求上进的夫君充满了崇拜,她常陪伴着整日苦读的归有光,向他学习写字,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妻子的到来给平淡的读书生活增添情趣,让鲜有人拜访的项脊轩中充满了夫妻其乐融融的情调,轻松愉悦的的氛围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寄托。

聪明、爱学、温顺的妻子希望他学业有成,也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回娘家探亲回来,也是句句不离项脊轩,从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她是以家有读书小室为自豪的,希望丈夫学而优则仕,可谓望夫成龙,用心良苦。然而曾几何时,妻子也去世了,当作者回想往事,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在项脊轩中的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自己未达成妻子的期待,所以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中亦有愧疚之情。若干年后,项脊轩虽有整修,作者却不常居住,可谓爱之深,痛之切。

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功名忙碌,一种不懈追求的“家”与“国”的理想与信念贯穿文章的始终。通过品读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家道颓败衰落,亲人相继离世,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无尽的“悲”情。然而,归有光没能实现埋头苦读振兴家族的愿望,无以回报亲人的愧疚感让“悲”情更为深刻。可以说,“悲”字背后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这点对于解读“悲“字的深意,尤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3

一、从情出发,丝丝入扣

在文学作品中,感情是贯穿散文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阅读过程与写作相逆,是“以意逆志”,就是以读者的体会迎合作者的本意。而这种迎合,也正是以呈现在他面前的文字作为出发点,然后借助于对这些文字的一步一步的深入理解,慢慢窥见作者深藏于心灵之中和文字背后的玄妙。近日笔者听了一节《项脊轩志》公开课,此课正是从情入手,披文入情的典范。

问题设置:《项脊轩志》第一节中“重修项脊轩”与第四节“室坏不修”两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个问题的设置很好,抓住“修”与“不修”这两个行为,能够很巧妙地引发出作者感情的变化,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很快便走进了文本。阅读文本时,抓住作者因为妻子此时已经去世,无心修整项脊轩之情,再通过深入研读文本最后两段,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可喜”场面,体味与妻子伉俪深情,从而把对妻子的深情引发出来。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整个课堂从情出发,在情感的矛盾中激荡、萦回,课堂具有了生机,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阅读品味,还原情感

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之后再来阅读文本,作者蕴含于文本中的情感便能够还原出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还原文本情感:

1反复吟咏,读出情感

宋学家朱熹在其《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在教授《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时,仅仅让学生读一遍是不够的。这节公开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第一遍让学生读时,毫无情味,仅仅是读清句读,但是通过细节品味、词语品味,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之后再读,便读出了可喜可悲的情感了。可见学生的反复吟咏,必须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节公开课的教师就持这一观点,并一直身体力行,让学生反复读,读好了,体悟,点评,品味。当然在这一步,教师也要参与进来,做好示范和点拨以及对学生思维方向的适度调控。

2以疑促思,巧加点拨

《项脊轩志》之所以有感人的力量,就在于一个“情”字,文中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事事关情,语语动情。归有光在本文中所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所以这位教师接下来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①文中作者除了写自己的妻子,还写了哪些人物?

②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体味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

③分析归有光“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如何还原作者本人的情感是一个难题。在带领学生体味情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情感的品味、还原。这三个问题的设置以疑促思,为披文入情提供了切入点。

在分析第③个问题时,教师问:“哭难道仅仅因为思念祖母吗?”学生答:“是归有光在考中进士后志得意满,回想当初自己的祖母的一番话,因而感到完成了祖母的遗愿。”学生的这个回答显然是不着边际的,这时便需要教师适时点拨。

这位教师适时地插入了对归有光的介绍:“八岁丧母。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通过归有光身世的补充,学生便理解了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伤痛。这位教师机智的教学,把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与归有光的身世背景联系起来,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境作结,情味悠长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文中有意留下的略写或省去的情节片断进行补足,描述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或故事情节。

在这节课中教师在最后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最后写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如果你是一位电影导演为结尾拍一个短片,你会如何拍?并且配上画外音。”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得很积极,其中一名学生做了精彩的回答:“如果我是导演,我要拍归有光背靠在一颗枝叶繁茂的枇杷树上,面容憔悴,仰望天空,然后运用蒙太奇手法,穿插回放在项脊轩中发生的种种往事,例如妻子凭几学书等等情景。配上画外音,假如我又看见你,我会珍藏你的笑容……”这个情境创设得非常精彩,赢得在场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黄宗羲评价《项脊轩志》:“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过本文之后结合归有光的思想感情,学以致用地把所学内容传达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范式。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以下好处:

首先,可以把阅读时激起的情怀,作为情动而辞发的起点,学生在高昂热情的支配下,很自然地进入了写作流程,而且能立即吸收文本表达方面的长处,学以致用,体验成功。能不断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维持对文本语言的新鲜感和持续欣赏的欲望,调动学生的感情。

其次,有利于学生借助想象,形成完整画面,对于文本情感的把握很有好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使学生深入文章的内容,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4

关键词:环境细节 生活细节 表情细节

《项脊轩志》,寥寥数笔,记三代之遗迹,笔意清淡,感情深至。读之,无不浮想联翩,为之大恸。有人评价,归有光散文写尽人世沧桑,可抵中篇、甚至长篇,细细揣摩,并不为过。何以如此?细节描写的高超运用,不容忽视。

一、环境细节作铺垫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常来到庭院里啄食,作者来了也不离去,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项脊轩的环境多么宁静、和谐,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尤其是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月亮照到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白日小鸟,月夜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风光图。作者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不由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闲适与宁静,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归震川的生活中,有小鸟,有明月,有桂影,人景交融,浑然一体,《项脊轩志》的环境描写亦有陶诗妙处。

又想到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2]方宅茅舍,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田园景色是那样的清新、淳朴,村居生活是如此静穆、安闲。《项脊轩志》的环境描写与之异曲同工,同时,陶渊明的田园向往也不一定就不是归有光的一种理想追求。

《项脊轩志》之所以构建如此的典型环境,我认为作者有一重要用意,联系孙犁的《荷花淀》加以说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清新、真挚、自然、明丽,充满诗情画意。我们要明白这是为战争铺垫的典型环境,孙犁的作品被称为“诗意的战争”,是为了表现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大勇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为此我仿佛看到,归有光通过典型的环境细节描写,构建出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逗人无尽遐想的月夜桂影图,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除了表达某种理想追求外,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大波澜、大悲痛作铺垫,因为,只有大平静、怀才配有大波澜、大悲痛啊!

二、生活细节展四情

“东犬西吠”、“鸡栖于厅”,要知道东犬向西吠,咬的原本是自家人;鸡栖于厅,而不是栖与庭。庭院由通到隔,由隔到堵,“始为篱,已为墙”,由狗吠到鸡栖,破败凌乱,诸叔伯分居所致,一个和谐繁荣的大家庭顿时变得零落衰败,真乃世态炎凉。仿佛看到红楼梦中贾珍、贾琏、贾环等齐登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家道中衰,人世沧桑,悲伤之情,可以想见。

归有光自幼丧母,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爱甚少,对母亲的印象自然也就不够清晰。母亲毕竟是母亲,母子情最深,作者深深怀念是必然的,但只能通过先大母婢的述说来回忆。一语一行,人物形象极鲜明,但印象不一定最美好。“娘以指叩门扉曰”,以指叩门,当当作响,有不满乎?有凌人乎?贵妇人仪态,跃然纸上。“儿寒乎?欲食乎?”,孩子是不是冷呀?是不是饿了呀?一冷一饿,极通俗,但真典型,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力透纸背,一字千金。语平凡,但情无比;言未尽,而情已致。六个字,透出的感情,有几个中篇能比得上?我们也不要忘记短短话语是对老妪的吩咐,有不满,有责怪。然“先妣扶之深厚”,母亲是有德之妇,犹如《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虽贤但毕竟是主子,吩咐下人还是满气势的。母亲的形象,鲜明而立体,却人已逝,爱已空,空留悲痛于胸中。

祖母与母亲比,形象更真切,感情也更深厚。对祖母的刻画,再不用转述,全凭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手阖门”,一个“阖”字,写尽了祖母对归氏的关心,怕孙儿着凉,还是怕外面的嘈杂影响孙儿的学习?或者兼而有之吧。“顷之,持一象笏至”,老太太迈着三寸金莲,一步三晃的神态,如在眼前。“笏”,做官的象征,“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乃传家之宝,老太太深藏多年,没舍得给自己的多个儿子,现在拿出来送给作者,体现出老太太对孙子的偏爱,更体现了祖母对孙子的希望与期待,“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祖母啊,祖母,关爱之情何以报? “瞻顾遗迹”,于是乎“长号不自禁”。

写亡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平平淡淡两件事,既刻画出聪明好学,知书达理的形象,又写出夫妻二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依相爱、幸福和谐。妻子归宁回来后,转述小妹妹的话,“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更是充满生活情趣,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很好地体现出夫妻二人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生活氛围,更能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二人卿卿我我、依依情话的场面,真可谓焦仲卿、刘兰芝再现,梁山伯、祝英台重生。天有不测风云,婚后仅六年,妻子即去世,幼年失怙、中年丧妻,乃人生之大不幸。况且是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地具有深厚感情的妻子啊,该是多么悲痛!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庭院中的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对亡妻的怀念仅枇杷树的细节而已,别无其他。但思念之情极为饱满,非他篇所能比?这亭亭的枇杷树啊,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三、表情细节有层次

听老妪对母亲的回忆,“语未毕、余泣”;对老祖母的回忆,“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妻子死后,“余久卧病无聊”。三种悲痛的不同表现,亦有层次在里面。震川八岁丧母,母子连心,作者回忆起来,肯定很悲痛,但母丧之时毕竟只有八岁,好多印象没有形成。而老祖母伴其半生,祖孙相依为命,感情更浓,故“长号不自禁”。我每读此处,颇有同感。我自小跟奶奶长大,与奶奶感情笃深,奶奶去世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归有光与妻子生活,不足六年,但毕竟是朝夕相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故感情更笃,至其死后,“久卧病无聊”,百无聊赖,此处无泪胜有泪,无语凝咽。

纵观《项脊轩志》全文,景淡事小,“言近旨远,辞浅义深”[3],但以小见大,情真意切,“一枝一叶总关情”, 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4]。《项脊轩志》的细节描写,含而不露,以情动人,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至此笔者闭目细细体味,回味无穷如酒酣如茶甘感受着古文学绝伦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陶渊明 《饮酒》其五

[2]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5

这学期我们学习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我在讲《项脊轩志》的时候,参看了几篇优秀教案(在“中学语文资源网”也可查到《项脊轩志教案》),发现教案对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纰漏。

归有光,明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即公元1507年1月6日)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可谓命途多舛。作者在19岁时完成此文前四段,之后五年作者补记后两段,他当时应该是24岁。教案在分析第三段时是这样写的:“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后面的教案中还分析:“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上文中分析了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原因,果真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归有光的简历:

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开始读书;

1513年(8岁)丧母;

1524年(19岁)写作此文前四段;

1528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丧妻,迁居之前,补记后两段;

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生徒数十百人;

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去世。

教案分析作者大哭的原因一是“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二是“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但是从作者的经历不难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19岁,后两段是五年后写完的,当时可能刚刚参加科举,这样的年龄参加科举失败是很正常的,作者还没有尝到科举路上的坎坷艰难,更谈不上怀才不遇和有负祖母期望。唐朝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归有光项脊轩志范文6

一、树“有”人亡,婉转言悲。明写树“有”,暗写人亡,人亡物在,睹物思人,倍感悲伤,这便是一般人所指出的借物抒怀、托物寓意手法,其法好在含蓄蕴藉,达情婉转,令人回味无穷。此法肇自诗骚(如屈原《橘颂》)而大行后世,但归氏用之,则又别有创意,而使此结尾“曲终奏雅”,不同凡响。那么,再看作者创意何在,又是如何“奏雅”的吧。

二、“吾妻手植”,悲因情深。换个角度暗示“人亡物在”之悲,强调“手植”,用心颇深。此文先写归氏修葺项脊轩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吾妻来归”后,夫妻相处欢恰,恩爱有加。妻深知夫的爱好品性(喜静乐书),于是也“手植”一树,以与“兰桂竹木”相依相伴,如夫妻相亲相守一般。按说,作为旧时闺秀的女主人,完全可指派个“仆人”去植,却亲为“手植”,其用心寄意不是十分深长绵邈吗?

三、“死之年”植,悲忆尤深。又换一角度,渲染“人亡物在”之悲。不难设想,归氏每当观睹枇杷(物),追忆其妻生时的音容笑貌,行事品性,如今阴阳两隔,见树而不见人,从而激起更大伤痛,更增无限悲凄,此悲不悲,更有何悲?

四、“亭亭”妻、树,悲而有赞。写树之“亭亭”(高耸美好),实乃描妻之“亭亭”(高挑娴美,所谓“亭亭玉立”是也)。“亭亭”一语,对亡妻充满无限赞美爱慕之情。“亭亭”树与“亭亭”妻,人、物双美,相映生辉;而今,一美犹在,一美已逝,岂不痛彻心肺,哀入骨髓乎?有什么比美的毁灭更令人扼腕嗟叹、震撼悲悼呢?

五、情、树长青,悲中有慰。树之“亭亭如盖”,繁茂长青,如夫妻恩爱,万古长青。这“亭亭”之树,又如一座突兀挺立的碑石,永久地镌刻承载着夫妻那美好如歌的岁月,和永生难忘的至爱亲情,则悲中当含些许安慰――慰乎悲乎,悲乎慰乎,怎能分清,怎好分清!由此,我们或可窥见归氏(包括人类)感情的天空是多么幽远深细,心灵的圣殿是多么瑰丽多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