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子的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子的思想范文1
一、论“道”
“道”是《老子》一书的总纲,更是该书的本原核心,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基于“道”而产生的。老子将“道”又称为“玄牝”,“玄牝”自然为一,是本体,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从本体出发,“一”是道本身,是不可道的本体,是道气不分的混沌。当这种本体被赋予人的观念时,他就有了原始的判断,这种生发于本体的、自然的原始判断,最初带来的脱离混沌的认识,是对阴阳的初期判断,由此也就产生了“二”。这种阴阳的认识催生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由此也就促成了对万物的认识逐步走向实践探索阶段,这种探索阶段,实质就是所谓的冲和之气,也就是老子说的“三”。“三”实质是人类走出本体(混沌)而真实存在的“此在”,正是因为有了“三”,万物的概念也就因此而生成,故“三”是生万物的根本。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为”是与“无不为”连称并说的,即“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言而简之就是“为”,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为”,其本意就是以自然为准,遵循客观的道,从而天下之事,无所不为。
二、如何“无为”
老子不但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而且做出了如何无为的方法论。其方法就是人应“道”“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本体的自然,而不能逆“自然”而强求,即“圣人常处无为之事”。
如何“常处无为之事”?老子提出首先要顺应民意。基于“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的认识,老子提出的无为,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但这并不是说要无所作为,而是针对百姓之苦难提出的养民思想。他用这套理论指出,顺应民意应是统治者的治国之根本,其实质就是于“自然”之中而有为,这种有为的结果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认为,唯此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进而达到无所不为、无所不治的目的。由此他进而指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就今天而言,这种由易入手,由小至大的处事态度和防患于未然的处事原则,无疑是“有为”的、科学的。
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度”的把握,它要求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控制事物的发展状态,只有真正做到“守中”、“知足”,才会有“新成”,而这种“新成”,正是“有为”的表现形式。他强调的“无为”,虽然是为“圣人”、“侯王”言,却于阐述之中提出了养民的思想,在要求统治者应“去甚、去奢、去泰”时,也间接地站在社会下层角度进行了考虑,要求统治者应让老百姓“实其腹”,“强其骨”,不能因一己之私而给老百姓的生活增加更为沉重的负荷。
老子的思想范文2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自然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道德经》第八十章的内容。在这一章里,老子描述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一个没有多少人口的小国家,即使有武器却不用,人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虽有船车,没有地方乘用它;虽有甲兵,没有地方陈列它;使得人民重又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使人民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安于他们的居处,肯定他们的风俗。邻国互相眺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可以听到,但是人民活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显然,这是老子虚构的理想社会,完全符合他韬晦自保、避世全身的思想追求。但是这一思想脱离社会现实,是不可能兑现的。如果从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角度来说,这种理想显然具有进步意义,给人以美好的启迪和向往。
二、老子的时代背景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守藏史,是东周王朝管理图书的史官。他晚年因感于周王室的衰落,辞官归隐。《道德经》一书就是老子在归隐后写下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代,首先,铁的使用和牛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其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在赋税、甲兵方面的改革。再次,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软弱无力的周王室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疾苦,沦为战乱的牺牲品。“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这些都是老子在揭发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罪恶行径,对他们经行的强烈的控诉和诅咒。生活在这样的乱世下,结合老子本身的理想,他非常向往三皇五帝时期的“圣治”时代,那个时期生产力落后,属原始社会,在传说中是圣主有德而民自化,君修德而民风古朴,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雏形。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人民之所以“难治”,都是当权者逼出来的,“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夫唯不压,是以不厌。”(《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这是老子对当权者的警告,也是老子的为政治国之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国寡民”之世的确是值得称羡的,人民“甘食”、“美服”、“安居”、“乐俗”,没有伪诈,没有干戈。
三、小国寡民观点对现代的启示
在今天,我们越来越趋向于追求大国、强国,追求进步化、现代化,在国际上我们努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等,在这样迅速的节奏下,老子的这种“小国”似乎会给我们一种国微言轻,自我贬损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素,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始终不能够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老子的这一思想不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在《道德经》里多次出现了“朴”字,“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二十八章),“道常无名,朴”(《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等,这个“朴”是朴素的朴,《说文解字》上说“朴,木素也”,老子在这里把“朴”看作是一种质朴的、原始的状态,他用“朴”来形容他的思想学说,正是由于对“朴”这样原生状态的向往,才开始了“小国寡民”的理想。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喜欢听原生态唱法,所谓原生态,就是没有经过修饰雕琢的唱法,它比较贴近自然的状态,从这一点看来,“朴”的观念其实是被我们国人深深接受的。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要像老子这样提倡“朴”呢?一味的追求“朴”,结果可能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现代科学和各种概念的武装,由于无知,最后会对世界、对经验以外的东西,做出错误的、愚蠢的判断。所以,我们不仅要尊敬“朴”,还要积极的去学习,去求知,去增加见识和阅历。可以这么说,《道德经》的第八十章从头到尾都涵盖了“朴”的意义。
老子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将工具、机器弃之不用。我们知道,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老子却提出要舍弃工具,这虽然并不适合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仍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有新的左派、左翼的出现,他们对大规模的使用机械、机器持怀疑态度,的确,大规模采用机械、机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完全自动化、机械化,会丧失人的个性,比如食品加工业,机器制作出来的食品无论多少都是统一的味道、统一的火候等等,而手工加工出来的食品,却能够保持单个食品的独特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经济来说,机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能够保证产品标准化,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是最明智的选择,也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社会步伐。
老子还提倡“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在古代没有文字的时候,都是结绳记事。我们都知道,把这个观点拿到现在,首先在社会管理上就肯定行不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哲学意味,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简单的、朴素的,真正的学问在于把复杂的问题能够适当地简单化。我们现在往往把生活复杂化,把知识复杂化,而老子却是提倡用最少的信息,来解决最多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思维方法,来解决你面对的复杂的挑战。
接下来老子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我们把这看作是自然大同的原始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欺压、人人平等、人人劳动,大家安贫乐道。由此可见,老子的理想社会蓝图是建立在其核心理念是自然无为、顺其自然的基础之上的。而老子之所以会憧憬这样的理想社会,我认为其根源在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和文化上的悬殊落后。我国现在积极倡导的和谐社会,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老子的这个思想的。人与人之间有矛盾,国与国之间有战争,说到底都是因为无尽的欲望、对自身没有的东西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所以我们讲和谐,但我们的和谐并不是说单纯意义上的安贫乐道、固步自封,我们也要进取、也要前进,这似乎又和老子的意思相矛盾了,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发展与幸福的关系。21世纪是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东西方国家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生产力、GDP等等,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了,GDP提高了,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吗?不,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那些因素,人民的收入和幸福感也不一定就成正比。所以,当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发展生产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也多关注一下人民对幸福的感觉呢?
在这章的最后,老子写道“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似乎是描绘了一个小国寡民的部落社会。老子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具有空想性质,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否定了文化和知识的作用,有闭关锁国的思想。但也有一定合理的成分,中国人向往“桃花源”式生活的人不少,外国人向往田园生活的也大有人在。比如说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词“香格里拉”,据说香格里拉是藏语,意思是美丽的月亮。有一首歌就叫“美丽的香格里拉”,就好像是世界上有那么一个遥远的山村,它和这个世界没有关系、和现代化没有关系、和全球化没有关系、和战争没有关系、和外交没有关系、和金融海啸没有关系。现代人对“香格里拉”的向往在另一个方面上体现了对现代城市的批判,空气恶劣、交通堵塞、人口密集等都成了城市人的噩梦,无法摆脱的噩梦。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知道,老子提倡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不能绝对的“不相往来”。人和人不往来,就没有了社会活动,就不存在教育、经济等等,社会就不能发展。所以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佳状态还是要交往,有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知识、见解、思想、技术都是流动的,才能提高自身,促进社会发展。
老子的这一章似乎都在说明一点,就是要向后看。在他看来,古代比现代好,也就是说,处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认为天下的黄金时代是周公的时代、西周的时代,所以老子旨在对世人进行一种道德的教训,希望国家能够回到周公的那个时代。老子厌恶当时社会的混乱和病态,在他的心里,太平盛世是过去、是从前,所以他极力想要拉住社会的步伐,回到私有制以前,虽然那时的社会并没有向前发展,但与老子生活的时代相比,人们还没有那么多的私欲,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剥削与杀戮。在某种意义上,老子相信在上古时期有一个最幸福、最美丽、没单纯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学性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有它自己的学理或者说是科学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看待生活,比如说,现在的科学技术发达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但是我们似乎并没有在方方面面都胜过古人。马王堆里的丝绸,汉墓里的壁画、金缕玉衣,秦始皇陵的铜车马等等这些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发现,试问我们当代是否有人或者机器可以做出来呢?所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人就只能是往前走的。另外,我们在发展、进步、向前走的过程中,必然会付出一些代价。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从童年变成少年,从少年变成青年,从青年变成壮年,从壮年变成老年的过程中,付出了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量。再比如,在不断进步的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付出了环境的代价、趣味上的代价、手工上的代价等等。如果人什么都靠机械来完成,原来很多精密的工作都可以依赖电脑操作的话,人类的手艺不就等于在退后吗?所以,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然、顺应自然,不能激进地、不顾后果地把人类意识强加给自然环境,实践已经证明,凭借人力并不能改变自然,我们也已经受到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任何文明进步事物的出现,都可能推动社会的前进,但是在发挥其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负面的消极影响,古代如此,今天也难免。问题在于怎么样理性的认识处理,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而绝不能因噎废食,毁弃文明,回到原始状态。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这一主张,虽然显得偏颇过激,脱离现实,甚至逆历史而动,但是,就其对社会现实认识分析的尖锐程度而言,老子却是言前人之未能言和未敢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时代的进步意义不言而喻。(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钱穆.莊老通辨[M].九州出版社.2011
老子的思想范文3
一、倡导各行其志,改变简单的衡量人的标准
儒家思想“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关系)非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以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尽管教育的内容很广,但贯穿其中的就是以仁治国,根据“仁”的标准,传授统治理论和统治方法,训练统治技能。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是统治管理者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用性成为儒家最大的特点,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这种教育思想被很好的传承下来。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人才这样的概念也越来越单一、简略,越来越向是否对社会有用,能够给社会创造多大的实际价值这样的标准靠拢。教育制度也随之越来越完美,清一色的教育让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越来越简单,也泯灭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张扬,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思考,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竞争力的加剧,致使许多人扭曲自己来获得荣誉,如一个仪表堂堂的大学教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而学术造假的大学教授仅有他一人吗?然而,在目前社会所倡导的人才衡量标准之下,教授的行为似乎又不全是他的错,没有权威的论文、没有权威的研究成果,他又怎样在这方热土立足,又怎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而自己又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只能铤而走险。能都潜心研究学术,不在乎名利的又有几人。因此这说明社会的风气和大环境会影响着很多的人。
“希言自然”道法自然要求的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应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是人为的规定的准则。社会所要倡导的应该是顺应每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提倡的应该是全方位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为无为,则无不治”,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愿自为的观念总比硬性的规定要好的多,从行为上改变一个人并不难,而从内心深处改变人的观念则困难的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以水喻得道之人,由于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也正是因为无争,遵循着本性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才能像水一样至善,所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二、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何谓“自然”?“自然”即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应该如此”,它表现为规律性和存在性的统一,老子认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先于天地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但老子并没有把道看做一切事物的本原,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将天、地、道德本原归结于自然。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说:“法,谓法则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这是对于“道法自然”的一个很好的解释,道法自然并不是道即自然。如陈鼓应说:“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法”的意思却被不适当的删除了,“道”就是“一切”,“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法自然”,王弼所谓的“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便是对这很好的解释。“道法自然”便是遵循天地间万物的规律,听任其是,任其自然发展。落实到教育者身上,其实老子是倡导一种少说多做的教育方法,这其实是与儒家的言传身教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补充,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给我们以许多积极的启示。
现代社会简单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着教育制度,死板教条式的教学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言传身教式的教学可以更直观的教育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内容。但在正统教育的思想中,师道尊严、师说神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满堂灌输、全盘接受成为更有效、更便捷的方法。八股教学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重言教,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但现在很多地方的应试教育却进一步把满堂灌输、全盘接受当成了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学生被一味的牵着鼻子走路,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精神,主要原因正是教育者言之过甚,教之过甚。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少说多做是育人最好的方法,但这种至高的境界很少能有人达到,所以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学习并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施教者以身作则,少说多做,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通过一次次测试分数、评比等指标压着学生学,要以“不言之教”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和效果。儒道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
三、返璞归真、淡泊名利
老子强调“无知”、“无为”、“无欲”,与其将其看做是老子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不如将其看做老子对现实的反击。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正是对现实最大的逃避,对人欲最大的抨击。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认为人若顺其自然发展,不必勉强,则自有社会的、道德的生活,道家虽未标明主张性善,而实则是极端地主张性善者”。顺应自然,不必勉强,本真的活着,应是人类最佳的状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即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讲到底,就是人要效法自然。怎样才能效法自然呢?就是学习不违背他的本性,用柳宗元的话说:“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郭橐驼》)。如同自然的生物一样,气候、土质、湿度不同,环境和物种也不同。各个物种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充分生长,适其本性,改变它就一定会变味,橘逾淮则为枳,口味不一样。
老子的思想范文4
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且诸子各家蜂涌而起;二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思想为老子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提倡礼治和仁政;法家主张法治;墨家支持兼爱思想;而以老子为主的道家则提出了“无为而治”。
老子之所以提倡“无为”,在老子看来,是因为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各诸侯国天子和诸侯之间的斗争不断,而儒、墨、法所提倡的政治思想拯救不了社会,所以,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主张。“无为”不仅是老子要求领导者顺应自然,同样还要求人们应该“不言”、“不争”等。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都想一统天下,而不争静观其变,不言并不是不说话,而是少颁布政令。在现代企业和单位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做领导,努力往上爬,甚至不择手段的和别人争,往往到最后不仅头破血流,最后还会一无所有,不争也许就是最好的争。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无为”是它的一个基本思想。老子所提出的“无为”并不是让人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做事。老子虽然提倡无为,但是里面还是包括一定的有为。“无为”从管理思想上是让领导者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顺从民意;“有为”则是不遵循客观规律,盲目行动。
在《道德经》中,“无为”出现了很多次。其中,第五章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来说的,其他章节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要求领导者实行“无为”的政治思想,但是却间接的指明要求领导者遵循“无为”的政治主张。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把“道”和“无为”联系在一起,就是说,如果天子能够遵循“无为”之道,治理国家将会更加顺心,百姓会更加拥护天子。
老子提倡“无为”,是因为领导者“有为”的思想和行动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老子希望能够通过“无为”的思想让诸侯的私欲有所减少,希望人们能够不再为生活所迫,四处奔波。由于老子生活的时代,统治者为所欲为,私欲膨胀,不顾百姓的死活。所以老子认为天子昏庸无能,盗贼遍地,而提出正国,无为治天下,以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和谐。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老子的无为思想则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无为”是爱民治国的重要手段,领导“无为”的手段才能真正让人民享受自由,让社会稳定。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人想在领导面前立功,而因急功近利,导致好心办坏事。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老子的理想中,领导都应该坚持“无为”,顺应自然万物而做事,因此,老子称它为“为无为”。在这里面的“无事”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无事可做,而是让人们顺应自然,不要无中生有,滋生事端,有些事情不用刻意去做,待到一定时机必会水到渠成。“无为”虽然不是“有所作为”,但是也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孔子曾经提出过天子要亲贤臣,远小人。老子在这里同样说明天子用人要用贤。在社会中没有不能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人。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要会用人,还要用贤人。刘邦无才且不会武,但最后却得到了天下,就是因为他会用人。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些企业倒闭,但有的企业却蒸蒸日上,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不会用人,那么企业必定不会善终,而如果会用人,且用的恰到好处,领导不仅会得到下属的尊重,而且那些人一定会为这个企业鞠躬尽瘁。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要顺应天时地利,根据自然的发展而发展,不妄为、不妄求、不妄见、无私心。在当时的社会,战争不断,有的人愿意去打仗,这种行为老子把它理解为欲望。正是由于战争不断,老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它认为以德治国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
作为统治者,不能大事小事都管,要学会放权,知人善用,如果大事小事都自己亲自管,不仅束缚了别人的自由,还会让人反感,相反,若能知人善用,别人不仅会称赞这个统治者,而且更会为这个统治者尽心尽力。无为从自然角度来看,是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一味的去破坏自然规律,那么不仅费时费力,更会收到自然灾害的惩罚。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乱砍乱伐,森林变黄土,土沙满天飞,这就是大自然的惩罚。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在道家影响深远,同样的,对后世的影响更加的重大。管子就是收到了老子的这种无为思想,把它运用到了人君层面,人君应坚持无为,而群臣则各司其职。
从现代角度来看,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非常管用的,事实证明,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管理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不管对于领导者来说,还是对于大自然,这种管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这种管理政策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作为领导者,善于抓大事,放小事,分工明确,这样,下属做事才会更加细致,事情才会办的妥当,更能取得最佳成绩。相反,如果领导者凡事事必躬亲,不仅会束缚员工的自由,还会顾此失彼。
老子的这种管理方面的无为思想适用于所有人,由于老子所处的环境使然,无为思想首先体现在政治方面,也就是领导层面,要想成为一代明君,成为一个有德明君,那么一定要在治理国家上无为,不能横征暴敛,更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致百姓的安危于不顾,而是对于百姓的生活,尤其是私生活,应少干预,甚至不干涉。老子的这种无为,也被现代人称做柔性管理,在《道德经》中,老子还提出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水乃至刚至柔,俗话说“水滴石穿”,水也并不是只知道往下流,它在流的过程中也做了一定的成绩。
综上所述,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治国重要的方针,领导者有所为,有所不为,顺应自然万物而做事,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老子的思想范文5
【关键词】老子 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6-03
离开了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是空中楼阁。家庭教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拥有最优秀的教师,最了不起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西方教育理论席卷而来,在不少人忽视中国自身的教育成就和教育长处、盲目效仿西方教育的今日;在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名目繁多的“育儿经典”把家长们弄得手足无措的今日,我们有必要,更应该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静心体悟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否则,我们的教育将会在千古悔恨之中迷失。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崇尚自然,提倡思辨,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睿智之光,亦能给现代家庭教育诸多的启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政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道德经》五千余言,此后便不知所终。① 《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 自然无为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精髓,老子对“道”的描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只注明章节)。道是一种充满着无限生机的生命力量,是万物的本原,是事物变化的动力。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老子所说的“道”,是天然的、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寄托。同时,对于人在宇宙中的价值,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四种最大的东西中,人是其中之一。天地由道生,人由天地生,按照天地规律办事,天地按照道德规律运行,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万物都要按自己的本性自然生长,人也如此,倘若对人的发展强加了外界干预,会违背了生命特性。由此,老子是把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真正让生命价值得到升华。任何不合理的人化过程,都是一种破坏。因此,“道”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人的生命价值是在遵循“道”的规律中不断被体现出来的,追求生命的自然价值是老子哲学的宗旨,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也要道法自然,提倡自然无为。“无为”也是一种“为”,就是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性。但目前很多家长不顾孩子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就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特长;另外,不少家长在孩子正常的学校教育之外,又给孩子请家教,额外布置大量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孩子身心俱疲。这种过高、过多、过早、过急的教育方式时间久了会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与身心发展规律的相背离,结果往往导致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发展,“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压抑和异化的过程,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文明的合理压抑和异化,但现实情况是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额外压抑,人被异化为某种机器,从而丧失了人的本性。”② 因此,家庭教育要依据孩子的本性和身心特点给予合理的引导,“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让孩子有自由探索和选择的权利,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干涉;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如果急功近利,强加干涉,只会对孩子的个体发展造成破坏,欲速则不达。
家庭教育要自然无为,另一方面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父母要能从容冷静的思考。如果家长盲目攀比、操之过急,就等于起跑太急太快,后面的路程就没有力气跑下去了。所以要允许孩子进步稍慢些,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六十三章)
自然无为,也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合理。每一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龙凤”的过高标准反过来却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残缺,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克鲁斯特斯之床一样。这样做违背了“道”的规律,扼杀了孩子的自然本性和生命的本真面目,最终将抹杀孩子正常个性的形成。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孩子能在成长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愿望喜好,尽自己的所长所能去行为处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快乐、随缘、踏实、坦荡,还能保持着婴孩时代的清澈与纯净,他一定能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生活,充分地发挥自主意识,会比别人更多地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二 不言之教
老子强调“不言之教”。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这与他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子认为,不用言辞的教化,无所作为的裨益,天下很少有人能懂,多言的教化已扰乱了天下。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不言之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是指家长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许慎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③ 家庭教育是一个上施下效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
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却重言传、轻身教,有的家长整天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进行训诫、督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对于这种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孩子十分反感,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行为,亲子关系紧张。有的家长将言传和身教割裂开,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要孩子多读书,自己却从不读书、不看报;要孩子讲礼貌,自己却满口脏话……这样做,孩子不仅难以信服父母,还耳濡目染,滋生了坏习惯。孩子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既要重视对孩子的说理教育,更要重视自我教育,以身作则,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垂范,避免不良的示范作用,“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在“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示范中,不断促使孩子向善。
家庭教育中倡导“不言之教”,也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的渠道,受传统影响,中国的家长在家庭中有绝对权威,孩子在家长面前难以有平等、民主。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老子的“不言之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 贵师
老子很重视教师,但他的“贵师”观与孔子不同,孔子认为师有“善”与“不善”之分,“择其善者而学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子却提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第二十七章)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借鉴。如果“不善人”不尊拜“善人”为老师,“善人”不吸取“不善人”的教训,这种人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糊涂。这是一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老子的“贵师”观认为一个人应该向所有人学习,不仅向善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善者学习。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深蒂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与积极上进的学生交朋友,和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拉开距离;不去看坏的现象,不去听坏的话,不去接触坏的事物。但是,孩子面临的是一个随时都在变化的复杂社会,只是单纯地灌输给孩子美好的东西,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将导致孩子对现实社会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也会比较片面,把事情看得太美好,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或挫折时,他会无所适从,难以适应,必然会在理想和现实中遭到沉重打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或事端,有的孩子想方设法逃避困难,有的还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应对,往往导致事倍功半或惨遭失败。所以老子的“贵师”观告诉我们,家长应当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体验和欣赏美好,理解和认识善恶,明辨是非,提高孩子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对生活失望和沮丧,从而更理性地看待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家庭教育中需要借鉴一些反面人物,可以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这是孩子学会判断是非善恶,引发孩子更深层次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辩证地看待荣辱得失,荆棘坦途。
四 贵柔
老子的“贵柔”思想是指以柔弱为贵,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不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后身体就僵硬了,就像万物草木活着时,枝干柔弱,死后才枯槁坚硬。如果军队强大了就会被消灭,树木强大了就会被折断。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老子还以水为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柔弱的东西能强大,在于柔能克刚。
现今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误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滥施家长权威。不听话,骂;成绩差,罚;闯了祸,打,如此严厉又简单、粗暴。结果是事与愿违,导致家庭关系冷淡、紧张,孩子人格扭曲,性格异化,报复心、仇恨心理强烈,为孩子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隐患。
另一方面,不少家长要求孩子在各方面都要争,争名次、争先进、争荣誉,无形中形成了孩子争强好胜的性格。培养孩子不服输的劲头固然好,但有句古话——出头的椽子先烂。不顾一切一直勇往直前,只想永远站在最高、最抢眼的地方,其负面的影响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只能赢却输不起;不懂得包容、退让,自以为是;不考虑人际关系的好坏,刚愎自用;禁受不住挫折,不懂得爱惜生命;不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甚至在成人后对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的成绩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快乐与幸福。
老子“贵柔”思想启示家长对待孩子的过失不应动辄体罚施暴,应尽可能地以说服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开导、理解尊重,在和谐的氛围中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安慰,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孩子在充满温情的教育中更懂得亲情可贵,更容易轻松愉快的学习,更能树立起自信,也更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不是尽力往前冲才是唯一的路。人生需要学会适当地放弃和退让,才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此外,老子的“贵柔”思想还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第七十七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与世无争,正由于它与世无争,所以世上许多的人和事都像流水一样流逝了,但水却依然亘古流淌。正因为生命“柔弱”,所以我们要教导孩子一辈子都要珍视生命,让生命像水一样充满柔性。
现今的教育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遇事爱钻牛角尖,缺乏抗挫力,思维单向而偏激,受到打击就不能正确对待,每年都有学生自杀的新闻见诸报端。老子“贵柔”的思想正好启示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生,在这条永远的单行道上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全身心地去享受生活的各种滋味,“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快乐的真谛。凡事不争即可得,不是一时受挫,生命便永远黯然无光。所以对生命要用心体会,倍加珍惜。
五 结束语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家庭存在,也就有家庭教育存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在教育也随经济发展而躁动不安的今天,丰富、睿智、深沉的老子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家庭教育的诸多启示。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育思想家,老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积极地借鉴先哲的教育思想,无疑会给我们的家长以极大的启迪和帮助,更好地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地成为“人”的教育。
注 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②王刚、朱兵香.道法自然:老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考试周刊,2008(14)
③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卞敏.哲学与道德智慧[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4]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老子的思想范文6
论文摘要:“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美学思想的重要观点,它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以及世间万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吸收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并把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绪论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音乐美学思想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与希腊,印度音乐美学三足鼎立的一门音乐学科。当谈及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时,人们免不了会提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本篇文章我仅代表个人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谈一些自身的体会。
一·老子的简介及“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意蕴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其主要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老子视其为化生万物的法则,其中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即自由与必然,和目的与合规律的理解。所谓的自然,即自来如此,本性如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是指道孕育,衣养万物,并顺物之性让其充分发展,此外不再另有目的与作为。“无不为”是说道由“无为”而成就了万物生命和世界之美,最终达到目的。老子认为:人只有处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自由。深刻的意识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如在《道德经》第34章这样说:“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名有,不为主”指道化生万物而不另有别的追求,它不以造物主自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完全遵循万物之性而让其生长,此外不另有自己的目的与作为。此即“无为”而正是由于“无为”道又达到了“无不为”成就了万物的生长和世界之美“成功遂事”最终达到了目的。它不自以为伟大,也不追求伟大,却又成了真正的伟大,显得无比伟大。也就是所谓的“成其大”.可见道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把自己的目的,追求完全融于万物的本性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令有追求。从目的与规律的关系说,目的是融于规律之中,而不是外于规律的。两者相互渗透和统一。以宇宙万物的生命运动来说,万物各有其性,只有符合其生长规律,万物才能各显风采,世界才能成为美的世界。反之,如果违背了万物之性,拔苗助长,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物性被扭曲或被扼杀,世界就变得丑陋,无美可言。可见,老子从万物的生命运动中看到了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但其结果又都是合乎其某种目的的。自然并没有有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达到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之中达到了一切,成就了一切。
二.“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从以上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他主张一切以自然为主,合乎自然规律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一种“无为”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无不为”其实静心思来老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的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在无形之中遵循着此规律。针对此问题我想就我个人观点做一下分析
1.“无为而无不为”对声乐演唱的启发
作为一个声乐演唱专业美声唱法的学生,时常会因为声音技巧达不到老师想要的高度而异常烦恼。声音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通过听觉来判断其好坏。并且很多时候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往往和老师所听到的声音是有误差的,自己觉得很舒服的声音在别人听来或许是最不好的声音,所以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就显得很难,这个难主要指的是对声音概念的把握是否准确。比如老师让学生声音往前走,学生如果把握不好就会使声音过于明亮而显得太白或真声过多失去其原有的美感。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态过急,越是想找到好的正确的声音就越是距离正确的声音远。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候,往往为了一味的追求自己听觉上舒服的声音而使身体或腔体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僵硬感,所以声音出来必定是不好的,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事物就会变得无美可言”。所以当我们在日常上课时遇到类似情景时,不妨多来想想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就是说,不要把声音想的过于复杂话,顺其自然,投入自己的感情,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感觉去唱出最舒服的声音,那么这时的声音则大多情况下是好的。当然,如果一味的追求自然而使身体各部位都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是不行的,因为那样产生不了歌唱时的兴奋状态,自然也得不到好的声音。可能有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在他们的学生中最好教的反而是那些思想比较简单的,想的比较少的同学,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思想简单,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让怎么唱就怎么唱,想的少一些,对自己能不能唱的好也不是特别在意,反而能很快按照老师的意思的到好的声音。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吧。当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抱有一种‘无所谓’态度就一定能唱好歌,而是针对于对待声乐想的过于多的,总是把自己的目标定的过于高而又总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同学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情,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静心研究其规律性,研究怎样顺应其自然的规律,这样的话,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无为”转化为“无不为”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所以针对于在声乐道路上不是很一帆风顺的同学(包括我自己)我个人认为,不能过于心急,急于求成就如同“拔苗助长”违背自然去做事,必然事与愿违。其实声音无非就是有一个非常打开的腔体,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有丰富的感情表现,有自身良好的嗓音基础。然后协调好各部位的关系唱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说来简单,做来却很难。因为这些部位的协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使其中的一部分出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声乐以及其他很多学科都是需要一辈子去潜心研究的,只有怀有一颗“无为”之心才能使自己不会过于急躁,心平气和的去研究它,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掌握其中的规律顺应其规律而行最终获得成功。 转贴于
以上是针对在声乐演唱中怎样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来更好的指导自己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其实,不单单是在学习中,生活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也处处给我们启示,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2.“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及生活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往往把人压得喘不过其来。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在无形之中互相攀比,该比得比,不该比的也盲目的去比,时间一长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做出很多不该做的而事情,从而失去了自己原本以来人性里很珍贵的东西。这样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做事,即使一时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能长久,而且最终会聪明反被,落的个不好的结果。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呢?我认为真的是要有一颗“无为而为之”的心态,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顺其自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过于注重其结果,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你争我斗,大家都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不会太过于在意自己比别人少得到了什么,无形之中也就调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都能和睦的相处,那么整个社会也就会和谐起来。所以,我认为要提高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要建立一个和谐,祥和的社会大家庭,“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我们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等到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真的能达到那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时,也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了。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
3.大自然给人们“无为而无不为”的启示
大自然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宝贵,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每天置身其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差,违背自然地规律去改造它甚至是破坏它,我们认为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有思想和意识,我们可以创造事物,也可以改变事物所以我们就认为我们是万物的主人,可以任意命令和指使万物,主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可以想怎样奴役就怎样奴役万物。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和无知呀!这种心态是多么可悲,可叹呀!殊不知我们是依靠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万物为我们提供了生机和能量。如果我们真是万物的主宰,那么在我们肆意蹂躏万物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但是为什么我们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我们大量砍伐树木,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结果是大地干旱,河流干涸,狂风肆虐,黄沙漫天。又比如我们任意扑杀野生动物,一些珍稀动物甚至成了我们的桌上美味,结果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非典等一系列传染疾病蔓延。还有我们刚刚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罕见的雪灾,日益明显的气温高升等等,哪一个不是大自然在向人们做出的反抗。所以我们现代人更要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境界,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去呵护她,改造她,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不合规律的去改造它,只有这样,大自然才会还给人类一个清新,自然的空间。
三.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刻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去领会其中的奥秘,并且拥有一颗平和之心,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最终达到“无不为”。
参考书目: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