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训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语言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语言训练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1

幼儿文学作品训练幼儿语言培养语言能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幼儿表达思想、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工具。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进行恰当的语言训练,幼儿完全能掌握本民族口语,为其学习书面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语言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幼儿语言信息源于生活和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语言有多种途径,而利用幼儿文学作品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

幼儿文学作品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它寓教于乐,是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教材;它内容丰富,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形象生动、情节有趣,能使幼儿受到文学熏陶;它充满幻想和夸张,可丰富幼儿幻想和想象思维能力;它具有游戏性,是幼儿游戏的好材料。幼儿文学除具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功用外,对于发展幼儿语言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为幼儿模仿、学习语言提供了范例。优秀的幼儿文学语言来源于幼儿生活,适合其年龄心理特征,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经过作家精心提炼,摈弃了生活中幼儿语言的劣质――不规范的“娃娃腔”、“小儿语”,形成生动凝练、清新优美、富于韵律节奏、有口语特点又富于艺术性的独特风格,经过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艺术处理,对于训练幼儿语音、丰富幼儿词汇、规范幼儿语言,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用幼儿文学发展幼儿语言也应体现在这三方面。

一、训练语音

幼儿发音特点是:四岁以前呈扩充趋向,发音越来越多;四岁以后呈收缩趋向,语音发展逐渐局限于掌握本地区语言。三岁左右的幼儿不易发准的声母主要是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约占41%),舌尖中音n、l和舌根音g、k、h(约占60%),因而讲话时常出现发音不准或重复音节式的“娃娃腔”。纠正幼儿错误发音要讲究方法,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动辄对孩子的发音错误进行纠正,只能使孩子丧失信心,使其对自己的话语困惑迷惘,踌躇不决。”较好的方法是正面训练。训练幼儿语音方法很多,利用幼儿文学作品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训练发音大有好处。如《七个阿姨来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儿、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儿歌一韵到底,咏唱中可区别同一韵母不同声母的字和读音,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方法,还可以区别体会普通话的四声(梨:阳平、李:上声、栗:去声)。有时幼儿发音不准某音,教师有针对性编写儿歌定点训练,效果更佳。如练习“z”的发音时,有的教师编写了儿歌《小猴子摘桃子》,并画成图片,用桌上游戏方式,边出示教具,边朗读儿歌:“聪明的小猴子,提着一只花篮子,爬到树上摘桃子,摘了满满一篮子,路上遇到小鸭子,小猴子请小鸭子吃桃子,小鸭嘎嘎嘎,谢谢小猴子。”幼儿学得兴致很高。绕口令幽默有趣,利于培养幼儿的发音、辨音和朗读能力,如:“肩背一匹布,手提一瓶醋,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卸下布,放下醋,去捉兔,丢了布,洒了醋。”有趣的情节,使幼儿在笑声中受到语音训练。儿歌优美,是音乐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二、丰富词汇

词是可以单独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只有在掌握一定词汇之后,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思想。

幼儿期是词汇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日趋丰富,运用词语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生活迫使幼儿扩大词汇量,加深理解词义,教会正确使用词语。幼儿文学作品充满口语和书面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词汇宝库;借助作品情节,可帮助幼儿理解词义;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又可指导幼儿使用词语,有经验的教师和家长都十分注意用文学作品提高幼儿掌握、运用词语的能力。在实践中,他们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借助故事情节理解词义法,有的直接利用幼儿文学作品,有的是作品的浓缩和变形。幼儿园常用的背诵幼儿诗歌、散文、复讲故事时更换词语等,也是丰富幼儿词汇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常用词“苹果”、“葡萄”、“石榴”、“桃”时,先编谜语:“大姐长得美,二姐一肚水,三姐露着牙,四姐歪着嘴。”经过几遍练习,幼儿就记住了,接着教上述四词,并画图说明,效果很好。教“推磨”时,先说:“石头层层不见山,短短路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飘飘不觉寒。”边说边用动作说明,幼儿印象很深,其速记率和巩固率都有明显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如: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交流所见的东西,及时丰富幼儿词汇。如秋天到了,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朵的变化。幼儿会惊奇的发现“有的叶子落下来像小船”,“松树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讨论、想象中及时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能力。

三、学习语法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2

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掌握语言就是社会化过程

幼儿语言就是在交际中发展,幼儿说话和学习语言,主要是为了和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满、请求或命令别人做事,保持自己和别人的之间关系,获得知识,发表见解等,慢慢会在与人合作活动中学会讨论、商量、争吵、辩论。

2.借助语言提高认识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发生了变化,可以使感知的东西成为理解的内容,也可把相似的东西区别出细微的差别,分析出事物的主次特点,易于掌握共同属性。

3.言语发展利于更好调节行为

随着幼儿理解、掌握语言的水平提高,对事物概括、分析综合能力不断发展,能用自己语言来提出对自己的要求,形成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和意志行为。

二、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1、语言发展过程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一环套一环,一岁以前儿童主要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一岁以后开始学说话,先说单词,然后组成句子,逐步完善。

1岁-1岁半练习指家中的物品,指鼻子、眼睛、耳朵等身体部位,有意识地称呼“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1岁半-2岁用言语辅以手势和表情表达需要;2-3岁将几个词组合起来组成简单的句子,学习用代词“我”、“你”,说短的歌谣等。

2、语言发展特点

幼儿随着生理上的不断成熟,发音能力快速发展,能基本掌握本民族、本地区语音,但不准确。

慢慢使用词汇量,使用词类范围日益扩大,词义逐渐丰富和加深,逐步学会使用语法,说话从不完整到完整词句、从简单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句子,能借助一定手势、表情帮助表达意思,随着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出现“游戏语言”。

幼儿到4岁左右,出现图形知觉发展敏感期,字母、数字、字词,特别是方块汉字,更像图形,小孩能分辨汉字字形,提高 识字、读书、写字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开发右脑。

三、重视语言发展敏感期

1、典型实例

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走并喂养多年,当人们发现他时仍不会说话,人们教其开始学习语言,十分困难,说明人的语言发展是有关键发展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这些能力将无法产生,是不可逆的破坏。

狼孩回归人类社会以后,学习语言有困难,走路无法像正常人那样,并且不论用什么手段都无法让狼孩学会语言,证明了错过了一些发育关键阶段,对应能力就无法再学会了。因此婴幼儿的每一项学习都要在敏感期抓紧,如果等到神经细胞老化,就难以学会了。

2、语言发展敏感期

人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只存在于其生命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在此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最佳发展,甚至形成某些特殊的能力。心理学家称这种特定时期为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称为“发育敏感期”。

从宝宝自言自语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这个时期,宝宝的大脑处于准备学习语言的状态,幼儿能容易地学会母语。在此时,宝宝要学习第二语言就简单轻松的多。

四、加强幼儿发音训练

1、多与婴幼儿交谈

1岁以内的婴幼儿具有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获得的。因此要多与婴幼儿交谈,创造一种良好地语言环境。

2、用“儿语”声调与婴幼儿交谈

“儿语”的特点是:发音清晰,吐字缓慢,运用高频语音,带有感情;句子短而重复多;一旦有所应答即给以强化,形成相互的交流。但是采用“儿语”的时间不宜过久,婴幼儿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主、谓、宾的句型)后,就要让他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自然交谈。

3、注意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每个婴幼儿开口说话的时间不同,最后会说的语言也不同,发音的清晰度不同,家长不要过分着急,更不要与他人相比,说话的迟早与生理发育(大脑、器官)和喉头环境的刺激有关系。

4、注重发展婴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经常用语言来调节婴幼儿的行为,扩大交往,并随时随地把接触到的事物名称、特征告诉婴幼儿,以促进语言的快速发展。

五、通过与人交往发展语言

1、鼓励尽早与同龄人接触

互相学习、用身体语言彼此交流,他们会在一起彼此模仿玩,能促进语言发展,也能提高与人交往水平。经常参与集体游戏的小孩比在家很少与人来往的小孩大方的多,敢于当众说话、表演、能同大家游戏,不但一起玩时能不断交流,还会使孩子能自觉服从一个目的,很好分工合作,因为要争取到让大家满意,否则别人会不跟你玩,把不服从的小孩轰出游戏圈。

2、学会文明语言

每次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客人最先发现的总是小孩子,要让孩子学会叫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客人肯定不会冷落小孩子的,总是会先关心的问孩子一些问题,“宝宝几岁啦?宝宝叫什么名字?宝宝上学了吗?”这时家长不要急着帮孩子抢答,让孩子自己去回答。

对于孩子来说,家里来客人是一件很热闹的事,他的情绪也会变得很高昂,主动去与客人交流,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无形中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也可以经常带小孩去其它家里做客,让孩子喜欢上“做客”和“好客”。

六、在实践中发展幼儿语言

1、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发音正确,用词恰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楚、连贯,并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音,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给予反复训练的机会,尤其和小朋友交往,并注重在与小朋友交往过程中用词准确和句子完整,切实让教师成为幼儿良好的言语榜样,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丰富幼儿生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广泛的认识周围环境,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词汇。在与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发展、规范语言。

家长也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如让幼儿听广播、看电视、阅读图书,也可通过观察、交谈,帮助幼儿用清楚、正确、完整和连贯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3、注重个别教育

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差异,言语的积极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不一样。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重视个别教育,如对语言能力强的,可提出更高要求,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言语交往任务。

对言语能力发展较差的幼儿,要主动亲近和关心,有意识的和他们多交谈,鼓励其大胆说话,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叙述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

七、在游戏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

要进一步帮宝宝发展语言能力,可以在亲子活动中,通过游戏,在与孩子说说唱唱中启发孩子的语言天赋。

1、悄悄话

可在幼儿耳边说一些悄悄话,吸引宝宝注意,让宝宝专心聆听妈妈的耳语。当宝宝2岁后,可全家人围成一圈,用传话的方式,看看后面的人跟前面的人说的是否相同。

通过游戏活动可锻炼宝宝的听力,让孩子养成专心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可锻炼宝宝准确发音。

2、字词的游戏

让孩子说出“同韵、音、部首、声调、笔画的字词”、“字头、尾相同的字词”、“用图画写字”、“用三个字词说(写)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词,如“火”字,让孩子自由联想,或说出可以用哪些字词来替代……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事实上,“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也是自发性、创造力、好奇心、想像力、探索、冒险及对未来处事的象征。许多父母常把学习和游戏截然划分,因此断送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得孩子视学习为畏途,实在可惜。

3、练习儿歌

练习儿歌和歌谣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 选择一些词句简单、押韵、有节奏感、有变化、容易上口的儿歌,特别是一些带故事情节或操作性强的,更容易被婴幼儿接受。

婴幼儿可以跟着成人背诵的节奏动作,过一段就可以随着成人说出逐渐完整的儿歌。 成人可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欣赏婴幼儿背诵儿歌。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3

关键词:幼儿语言; 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99-002

众所周知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强化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必须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情境,让幼儿的语言表达不断得到强化。为此,笔者在实际的幼儿语言训练活动中经常创设幼儿乐于表达的情境,积累了一些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技能,希望和大家共勉。

一、激励,让幼儿有想说的欲望

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幼儿表达的平台。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急于想把看到的、听到的和他人交流,得到肯定和认同。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者对幼儿表达不清的语言给予肯定,鼓励幼儿,增加他们的信心。即使幼儿的表达不够准确,这个时候也需要老师在纠正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说,反复练,而不是生硬的批评,打击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场景,给幼儿设置宽松、和谐、欢快的氛围,特别应该设置一些幼儿相互交往的活动,让幼儿想说。这样不仅能减少幼儿的恐惧心理,也能让幼儿在相互交往、相互模仿中提升语言能力。

老师还要给孩子树立自信,鼓励他交流、表达,进行新的语言能力训练的时候,孩子可能感到陌生,不敢在众多的小朋友面前表达,这时候老师可以充当他的翻译,这样,当他表达不清楚的时候就不会感到窘迫。

和孩子讲话时,即使你知道他不可能准确地明白你的话,应尽量多为他提供一些暗示和线索,以便帮他理解你的意思,例如,到了洗澡时间,你可以带他去浴室,拧开水龙头,试试水温,帮他脱掉衣服,告诉他你刚才所做的一切,然后说:“现在你得洗澡了。”因为你已经做了一系列形象化的动作,言谈中也对他做了一些提示,所以他自然就会明白你刚才所说的话。

实践证明,幼儿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成功的体验, 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语言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强化。

二、示范,让幼儿有模仿的榜样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初始阶段可能很难,因为幼儿的表达从词到句子,都是在模仿老师和家长,所以,老师的示范一定要准确、规范,才能让幼儿语言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比如,孩子一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可能受家长的影响,在实际交流中仍然使用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吃饭饭”“坐车车”“睡觉觉”,这就需要老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规范,但又不能刺伤孩子的自信心。老师可以这样说:“现在是大学生了,应该使用大学生的语言了。”

为帮助孩子加深理解,老师可以在说话的时候加上面部表情和手势,让你的话和动作结合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比如,你可以边比划边说:“下面我们来给小熊穿衣服。”

可能有人觉得幼儿的理解能力还不太强,所以,在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尽量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其实,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越是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教师向幼儿描述的应该做的每件事,越详细越好。例如,如果他拿不动某件物品,而其他的孩子能拿得动。那么你应该向他解释:因为其他孩子比他更强壮,而这件物品又太重,所以其他同学能拿得动。无论是否有必要,多和他谈谈颜色、形状和结构,如“你吃这块红色的糖,我吃这块黄色的。”“看,树枝上的蓝花多漂亮,我们闻闻。”“小鸡和小鸭子有两条腿,老虎和狮子呢?汽车呢?大卡车呢?”

三、反复,让幼儿有学习的方法

实践证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新语言才能在大脑中得到巩固和强化。由于幼儿注意的持久性不够,单纯的枯燥的反复训练很有可能引起幼儿的厌倦甚至排斥。所以,老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把训练的活动过程设置的更有趣味性,才可以吸引孩子学习语言的好奇心,增添无穷的学习乐趣,从而对语言的学习欲望也会随之得到增长。比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设置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情景剧,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如圣诞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扮演圣诞老人,让幼儿对圣诞老人表达不同的愿望,圣诞老人根据每个人的愿望发放不同的礼物。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老师可以设置让每个孩子用拜年的方式给自己的长辈送上祝福。这样,在每一次活动中每个幼儿又都会有多次反复训练的机会。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为幼儿练习语言表述创造了互动、可操作的锻炼机会,且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四、汇报,搭建幼儿愿说的平台

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孩子们搭建,愿意倾诉的平台,让幼儿产生语言表达冲动,从而乐于表达,语言能力得到训练。比如,在教学中,我通常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作为说话训练的内容,给他们开一个小型的汇报会,让幼儿们汇报在家里在学校在商场看到和学到的新鲜事,如喜欢看的动画片、电视节目、每天最开心的事及学会的本领等等。这时,老师应做好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欣赏者、赞美者、指导者,在听到幼儿说话不连贯时,不急着教他说或打断他们的话题,应以表情或眼神鼓励他们,幼儿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沟通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能说,表达强烈的说的欲望。

如:在小班的一个《动物王国》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我一边给幼儿看故事的绘图,一边不断地给他们搭建汇报的平台:画面上有什么动物?他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谁来表演动物的样子?等等,幼儿的兴趣很高,大部分幼儿都沉浸在较开放的问题情景中,大胆地进行猜测想象,思维活跃,并体现了初始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宽松,创设幼儿敢说的氛围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态和蔼可亲,孩子们就乐于接近你,产生语言表达的冲动;相反,不耐心细致的解释孩子们内心的疑问,粗暴蛮横的对待孩子们生活中的小错误,孩子们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表达,语言就得不到训练。所以,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训练要创设孩子勇于表达的氛围,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让他们的语言智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和提升。比如,鼓励表扬那些在需要喝水、上厕所、身体不舒服时能主动向老师提出的孩子们;引导孩子学习向别人问候,和别人招呼的各种有礼貌的方式;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宝宝,我会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呢?”就是在这样宽松、亲和的氛围中,孩子和人交流、交际的能力越来越好!

我在日常教学中和孩子们谈话时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是我故意留下一个词不说,设置宽松的环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用他们知道的词去补充。所以,在玩游戏的时候,我经常这样提示他们:“噢,孩子们,你们想从什么上滑下来?”这时,孩子们会兴奋地接口说:“滑梯。”或者在谈到他们在沙坑里玩什么时,我会说:“噢,你们打算用什么做沙饼?”这时,孩子们会异口同声的大喊:“水桶。”

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孩子表达的兴奋点,和他们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们也许对故事里虚构的人物不感兴趣,可以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谈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呢?也许孩子们对动物不感兴趣,但如果让他们自己讲讲动物妈妈和它们孩子的故事,可以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语言能力得到训练。

参考文献:

[1]唐兰兰.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教育科研论坛[J]2011/12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4

【关键词】语障儿童;游戏;运用

语言是人们交际、思维、学习、交流的情感工具,是文化传递的载体。而口头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交际的工具。儿童在出生的后半年,就开始进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从自发发音到模仿语言,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到短句,从学习语言中获得快乐到逐渐用词汇进行学习和交流。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每个儿童都需要游戏,残疾儿童也不例外。研究表明,支持残疾儿童参与使用的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及语言发展。所以,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机械地反复模仿跟读,孩子会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厌倦,训练效果差,然而,如果训练员将训练目标溶入到游戏之中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既符合其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其主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意愿,寓教于乐,且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下面结合实践教学就如何将游戏溶入到语障儿童的语言训练中,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1 策略1、用游戏法提高患儿的语言基本沟通能力

幼儿的语言基本沟通能力有:眼目接触、专注力、轮流作转、游玩技巧、模仿能力、概念建立、沟通动机。

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常有伴如下表现:缺乏与人目光接触、专注力、模仿能力差,基本概念未建立,游玩技巧处于随意地摆弄或抛出玩具这样一个最初的感觉运动游戏阶段,因此对于此类儿童在训练其言语的理解与表达之前,先要提高其语前能力。根据儿童活泼好动、喜欢颜色鲜艳、发光带响的玩具这一心理发展特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训练时可用奇妙的口袋 、吹肥皂泡、手指偶、带响玩具、推球传球等游戏来促进和发展儿童的轮流作转、专注力等语言基本沟通能力。

2 策略2:用游戏法加强语言理解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

对幼儿进行语训,可以从模仿听指令、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游戏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可以为其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激发其说话的愿望。例如,在日常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为了提升儿童的语言理解及遵从两部指令的能力,我通常会设置下面游戏来达到训练目的:

游戏《听话好孩子》

准备:把不同的物件(数量因小组人数而定)分布于教室周围,儿歌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可随教师自由做动作,待音乐一停,孩子们需要立刻停止不动,训练员说出指令(例如:把苹果放于篮子里)孩子们根据指令做出适当动作。

3 策略3:用游戏法提高游戏能力,增进发音的频率与清晰度,训练模仿发音、字、词、语、句等,从而促进应答性语言发展

孩子游戏行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言的发展。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孩子的游戏,进行指导和点拨,在提高孩子游戏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3.1 利用游戏法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智障儿童的认知、记忆、抽象、概念、理解和分析能力低下,导致他们的语言发展缓慢,词汇贫乏、语言单调、言不达意,答非所问,并且缺乏连贯性、条理性、颠三倒四、丢词落句,使别人无法理解,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训练员可利用以下游戏去帮助儿童纠正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语病,起到丰富儿童词汇、发展思维及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1)拼句游戏。以发展儿童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游戏,通过看图拼句、接龙拼句、问答拼句、指令拼句、节奏拼句、拼音学话等多种有趣的拼句形式,引导儿童正确使用词汇,学说完整、连贯的句子。

(2)想象游戏。如:在儿童玩《超市购物》、《娃娃家》等角色游戏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游戏,根据游戏主题及游戏情境的发展适时适度的引导孩子用语言进行协商、计划、设计、,完成对游戏内容(主题、情节)、角色、玩具或材料、规则、背景的安排,从而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3)猜谜游戏。 对智障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如日常用品、熟悉的动物等,先说后猜,并说说是从哪里猜出来的。对智障程度较轻的学生,还可以教给他们创编谜语(儿歌)的方法,从而发展思维。

3.2 利用游戏法训练发音,促进发音的清晰度

唇腭裂术后儿童常见的语音问题主要有:共鸣障碍、构音障碍、声音异常等问题。②在对其进行发音和拼音的矫正训练中,训练员可利用游戏训练模仿发单音、单字、词、语、句等,从而增进发音的频率与清晰度。如:在训练唇腭裂术后儿童语音的元音发音时,除了训练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发音的口形、舌位并结合自身示范让孩子观察模仿外,还可用以下游戏来训练:

《山谷回音》。

目的:提高儿童的目标音的清晰度。

玩法:训练员选定一目标音,双手模仿喇叭状放于两颊,训练员先大声地念出目标音后,请儿童模仿回应,看谁模仿的发音最准确。

另外训练发音时,也可让孩子配合看与目标音相关的图片,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训练的趣味性,如可采用以下游戏:

(1)《配对乐》玩法:训练员准备好所训练目标音相关的配套图片两副,训练员与儿童各手持一副,训练员分别出示其中的一张并大声念出其目标音,儿童依照从自己卡片中找出与之配对的图片,并模仿念出目标音。

(2)《齐揭晓》玩法:训练员将所需训练的目标音配套卡片分别倒扣在桌面,然后与儿童轮流翻看卡片并大声的读出卡片所反应的目标音,看谁正确的最多,奖励小贴画。

在孩子基本能独立正确发目标音后,训练员也可利用比赛性质的游戏来巩固其发音准确性,如:训练员事先将孩子所要练习的目标音列于一张表格内,请孩子独立发音,发对一次就用小印章拓一个图案,以此作为鼓励,或者还可以依次累计小图案,累计规定数量的图案后可奖励其最喜欢的玩具。

4 策略4:用游戏法增强患儿口肌能力、口肌活动能力和对口肌的控制

唇腭裂术后的儿童及脑瘫儿童大多存在口唇的肌力弱,舌的灵活性不够,腭咽闭合不全等口肌方面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从以下几方面通过游戏去训练:

4.1 利用游戏法对患儿进行口唇的运动练习:改变双唇的张力及形状,有助于双唇音的发展和讲话的口形变化,尤其对双侧唇裂术后的患儿应加强练习。

游戏(1)开火车 玩法:在日常的训练中,可组织儿童相互将手搭在肩膀上玩开火车的游戏,边玩边模仿火车响,说“呜”音越长越好。

游戏(2)口技表演 玩法:训练员播放节奏鲜明、欢快的音乐,儿童随音乐节奏做咂嘴、弹舌、鼓腮等动作。

游戏(3)在白纸上印口红印。

游戏(4)用棒棒糖在小孩的唇上转动,然后慢慢将糖果棒拉出,鼓励小孩用唇钳紧,阻止糖果棒被取出。

4.2 利用游戏法增强软腭的运动幅度,帮助患儿提高控制气流的分配能力,促使完成腭咽闭合,减轻鼻音。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可进行以下游戏:

(1)墨水吹画。

(2)做不要说话的信号:说“嘘”。

(3)吹燃烧的火柴及蜡烛,吹碎纸片、气球、羽毛等。但要注意安全。

(4)用吸管吹水泡或肥皂泡等。。

(5)鼓胀两颊做漱口状,并将气流从口唇挤出。。

总之,对于语障儿童来说,成人即使不直接指导游戏也要促进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游戏交流,成人干预最主要的是鼓励言语残疾儿童在个体游戏或社会游戏中进行语言表达及学会使用标准化、模式化的语言。

参考文献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5

关键词:幼儿 语言发展 环境因素

・ 【分类号】G613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他的未来发展前景。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特别要注意为幼儿营造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论文分析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其语言发展的语言环境的途径。

1、重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所处幼儿园在硬件设施、物质条件方面的情况。如幼儿园的整体设计、结构、布局,环境的绿化、活动室的大小、装饰,墙面的颜色、玩具的多少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在空馇逍隆⒒肪秤琶赖幕肪诚拢幼儿的心情舒畅、乐观开朗,自然会产生说话的欲望;而在凌乱不堪、脏乱污浊的环境下,幼儿就会感到烦躁,情绪不稳定,从而会乱喊乱叫或者沉默不语,这是非常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

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在保持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注重幼儿园各个区域环境的分区和控制,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来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教师在班级布置上可以单独创设一个“说一说”区域供幼儿练习说话,在这个区域中幼儿可以向大家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或者和其他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墙上粘贴一些画报和图片,通过生动活泼的图片来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等等。

2、重视幼儿园的非物质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不同于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是指除了幼儿园硬件设施之外的其他非物质条件。如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活动环境、心理氛围等等。国内相关调查显示,幼儿一般更加喜爱温柔和蔼、更多地进行肯定性鼓励、尊重关怀自己的教师。因此,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态度。幼儿教师要注重与幼儿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意见,态度要温柔和蔼,不能动辄生气、发脾气。对于幼儿学习说话的积极行为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多的尝试说话,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如教师可以先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磁带录音,在这一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倾听。故事听完后,教师让每个幼儿都来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并谈谈自己最喜欢里面的哪个情节或者哪个人物。这时幼儿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努力思考积极表达,其语言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在幼儿都复述完故事后,每个幼儿都对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分角色由幼儿进行表演。幼儿在课下准备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其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开展这样的活动,避免了刻意枯燥地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在充满兴趣的故事中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3、创设利于幼儿发展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教师在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着重考虑设计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语言环境。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幼儿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语言就得到了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在幼儿园中,大多存在幼儿较多而教师较少的情况。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幼儿,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些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少,就会产生挫败感,这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幼儿园目前管理更多的追求纪律性和有序性,大大限制了幼儿自由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使幼儿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变少。这样的环境都大大影响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因此,为了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中心,通过开展一些符合幼儿兴趣的活动来帮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多给予幼儿表达和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交谈来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为幼儿创造语言情境,训练幼儿表达的能力。如教师吃早餐时可以询问幼儿最喜欢吃哪种食物;早晨入园时问幼儿昨天晚上在家里做了什么;玩游戏时问幼儿你最喜欢哪种活动等等。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活动为基础来设立语言环境,刻意训练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除了在生活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外,教师也可以在其他活动中渗透语言训练,创设多种形式的语言环境。如幼儿在做游戏或者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时,教师可以编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和绕口令,使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念儿歌,不知不觉提高了其语言能力。在运动中创设的语言环境既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如在玩“丢手绢”游戏时,教师可以使围坐的幼儿念儿歌,而让输了的幼儿背一首古诗。这就充分的将体育活动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创设了新的语言环境。

总之,幼儿阶段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以后的发展影响重大。而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物质环境来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对幼儿多进行鼓励和肯定,对待幼儿态度要温和,从而产生训练语言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当更加注意语言环境的创设,把握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的机会,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晓晨. 浅谈如何创设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110.

幼儿语言训练范文6

【关键词】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思维

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语言思维是建立在教师读懂幼儿心理的基础上的,所以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一些语言训练时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总之,要改变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理念,从幼儿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又要有计划性地营造有利于语言教学的环境,培养幼儿在日常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幼儿语言思维。结合部分理论及相关实践笔者从三方面提了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作为幼儿教师,在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之前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较好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语言意识,从而自觉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源于生活,教师需要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引导幼儿逐步走入色彩斑斓的生活中,从生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自己独立的思维思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幼儿的知识面,加深他们对生活中不同类别事物的印象,让幼儿尽可能开口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教师可以从幼儿园中寻找语言训练素材,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思考等方式接触新鲜事物。例如,一些幼儿会对幼儿园中的娱乐设施感兴趣,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解具体设施的名称和功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自觉地提问和思考。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工具。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简单大方的学习工具,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丰富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询问幼儿选择这些学习工具的原因,进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所想去表达自己的选择理由。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的日常交往环境,把幼儿的交往场景引用到语言训练教学中,让幼儿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让幼儿思考应该如何与小伙伴交往,如何在交往中掌握语言技巧,从而增加彼此间的感情。为了提高语言环境的逼真度,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季节场景,当春天来临,教师可以用花朵、叶子等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让幼儿观察春天花朵以及树叶的形状和形态,欣赏生机勃勃的春意。当秋天来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落叶的形态,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感受学习一些形容词。教师创设良好的语言训练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意识,扩展幼儿视野,帮助幼儿感悟大自然的魅力,让幼儿提升组织自我语言的能力。

二、开展语言学习活动

幼儿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运用知识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传统幼儿语言教育中,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的语言功能能够自主形成,不需要专门进行训练。在这种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提升,要想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后天教育和训练。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语言情况,开展多样性又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感受了活动的乐趣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丰富语言学习活动的内容,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儿歌、故事游戏等融入语言学习内容中,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幼儿教师还需要增加自己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接触新世界。把儿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要求教师开展儿歌比赛活动或者儿歌传唱活动,通过竞赛或者传唱的形式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在开展此类语言学习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幼儿的一些差异。比如小班幼儿与中高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制定语言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小班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专门的游戏让他们感受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在给小班学生讲完《白雪公主与七矮人》的故事后,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这样小班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不但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幼儿的表演兴趣,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渗透礼貌用语意识

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重要一点是要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渗透礼貌用语意识,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让幼儿在交际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意识。现阶段,虽然大部分的幼儿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却在交往中缺少了礼节,甚至有的幼儿不屑说“谢谢”、“对不起”等。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渗透礼貌用语意识,教育幼儿在交际中懂礼貌,养成使用文明用语和礼貌语言的好习惯。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对话情境,可以以自己为例,让幼儿与自己对话,从对话中掌握幼儿的礼貌用语程度。教师还需要教育孩子主动帮助他人,并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主动说“谢谢”。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教育幼儿懂得倾听,了解倾听的重要性,要从大局考虑,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当然,教师需要耐心教授学生礼貌用语,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言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语言教育在幼儿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又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新技能,提升幼儿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