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文化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1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2

【关键词】手艺产业园 传承抢救 市场运作

在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名单中,湖州市善琏湖笔厂和长兴百叶龙演出有限公司获评首批浙江省重点扶持文化企业①。这可以看做是湖州手艺文化产业入驻文化产业园的雏形。

手艺文化产业入园,是市场经济时代传统农村手艺进入市场的一种方式,也是传统媒体在文化体制改革下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手段。湖州日报报业集团作为长三角的一家地方报业集团,应该立足古城湖州借势发力,利用传媒的自身优势,构建手艺文化交流平台,为传承濒危湖州农村手艺文化,发展湖州农村手艺文化产业添砖加瓦。为抢救濒临绝境的农村手艺,并将其传承与发展下去,这里,通过对湖州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建构农村“手艺产业园”园区建设的设想。

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入园建设,能起到规范乡镇农村手艺作坊生产各自为政的的混乱局面,发展符合标准的手艺文化产业,而且明确政府支持的重点。政府也会设立手艺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支持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让农村手艺百花齐放。

一、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入园保护

1、构建农村手艺产业园

农村手艺产业园,通俗地讲,就是农村手艺人的大观园,是传媒利用自身优势为传承与发展农村手艺文化而搭建开放的手艺产品融资、孵化、研发平台,汇集投资界、传媒界、高教所等各种资源。建构这样一个平台将致力于对濒临绝境的手艺文化进行入园保护。

手艺文化入园保护的本质就是生产上的保护,它不但包括手艺技能(工艺)、产品的保护,也包括手艺人传承上的保护。手艺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核心就是扩大生产营销,做强影响力。构建手艺文化产业园,加强园区建设,对于尚存的农村手艺,用市场机制运作手艺文化产业,将湖州本土的手艺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包装,对种类繁多的手艺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和管理,用以传承抢救濒临绝境的农村手艺文化。

2、手艺文化产业前景可观

手艺传承的道路坎坷,但手艺文化产业市场前景还是光明的,据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数据,2011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比重达2.85%②。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3%③。这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据悉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拿出5亿元人民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极大促进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湖州市的农村手艺文化产业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二、手艺入园让手艺重现辉煌

1、有利于吸纳年轻人才

手艺入园,是传统农村手艺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一种方式。

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目前,湖州农村传统手艺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传承人老龄化现象。这种老龄化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手艺的“高危化”和“脆弱化”。一旦这些老人去世,如果这门技艺没有很好地传承,将会有“绝种”的危险。如湖州的择笔匠,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想让该工艺恢复起来,但终因他们年纪过大难以操作,或因为做工之间的分工造成了无法通晓所有的工序的问题,而不得不作罢。究其原因,年轻人承担着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买房买车创业就业各方面的经济压力,农村手艺文化产业陈旧过时,缺乏创意,很难为他们带来经济效益。

手艺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传承发展优胜劣汰的大势所趋,但环顾湖州现存的农村手艺,大都成效有限,经济效益不高。只有通过专业人才把文化资源里面最有市场潜质、最可能产生效益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创意设计再加工,才有可能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园区平台,在政府、投资界、等各方面的物质资金支持下,不光解决了融资渠道的问题,还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会让年轻人重新拾起那些遗忘的手艺。

2、减少技术保密的困扰

手艺入园,是传统手艺传承发展的一个平台。

“艺不轻传”,它既是老艺人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也是对手艺认真负责的表现。农村手艺在传承上往往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师傅在传授技艺时会有所顾虑的“留一手”。进行市场化生产运作,对相关技艺实行版权保护,对优良工艺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将原有的“秘方”技术平台化、工具化,从而实现手艺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手艺产业园从一开始就实行公司企业运作,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汇聚起来,将同一行业精英整合成为一个(工艺)产品研发团队,团队间相互激励与学习,不但减少了同行间技术保密的困扰,也会激发团队成员创新能力。

三、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入园困境

当下,文化产业逐渐得到重视,并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纳入国家规划,这为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政策保障。很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古城名镇,本该借势发力大显身手,却在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销声匿迹、不为人知。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的古城湖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历来有“湖笔之都、丝绸之府”的美称。说是湖笔之都,却没有一个成规模的湖笔文化产业集群,美名“丝绸之府”,在中国绸都苏州、杭州的竞争下,早已失去了当年“湖州丝绸甲天下”的荣光,走向没落边缘。

1、产业界定模糊

所谓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即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手艺走向市场从而形成农村手艺文化产业。笔者认为,手艺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产业的分支,是农村手艺走向市场产业化所形成的经济体,属于经济范畴,所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是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

手艺文化产业化以后是不是就叫“手艺文化产业”?不是,或者说不是那么简单。由于技艺本身的问题,许多技艺的习艺周期过长,生产难度大,生产环境差,技术要求高,必须得长期实践体悟,才能达到精练的程度。

比如湖笔制笔工匠生产一支笔,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需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主要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而精制湖笔的制作工艺则多达一百二十多道。每道工序做工好坏,对湖笔质量都会有影响——外观影响和使用影响。笔头的每根毛,都要经过仔细挑选,再经梳、结、压、择等各种工序才能成型。而对这些工序的把关都要求手艺人按照具体材质因材制笔,需要把情感和经验融入成品毛笔中,这些都是产业化机器批量复制所不能达到的。

2、产业现状疲软

虽然湖州市目前没有出台相应的入园标准,但同为长三角文化产业园区的苏州、南京都为产业入园作了认定标准:建筑面积不少于8万平方米;文化及相关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70%,或文化及相关企业经营收入占园区总经营收入的70%以上;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30%;园区用于生活服务配套面积低于10%④。按照这样的标准,湖州农村手艺入园困境重重:集中表现在产业集聚功能不够、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盈利模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1)集聚功能不够,手艺后继无人。“天下毛笔出湖州,湖州毛笔出善琏”。善琏是中华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的发源地,自从湖笔之祖——蒙恬在此地革新了制笔技术后,善琏几乎人人为笔工,家家产湖笔,独以工艺考究出众!但如今,这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令善琏人骄傲的产业,却走向了没落的边缘。据湖州师范学院一项调查显示,善琏村湖笔工人年龄主要在48-60岁之间,最大的65岁,最小的38岁,30-40岁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严重缺乏,30岁以下更是几乎没有。然而制笔像水盆工其最佳年龄是在35岁以下。年龄大了,超过50岁,体力就跟不上了,只能当师傅带带徒弟。年轻人不愿学,继承者不愿干。湖州善琏镇善琏村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制笔的“刀具盆梳”已经成为杂物堆中的老古董,手艺文化传承濒临绝境。

(2)盈利模式单一,投机商冒名顶替。湖笔,顾名思义,就是在湖州出产的毛笔。然而这块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却被不产湖笔的地方盗用,在为他人创造着丰厚的利润。在善琏“湖笔文化一条街”莲花庄路上,我们了解到,现在善琏湖笔经销户及厂家近百家,虽然品种有几百个,但销售市场却较为狭窄。据悉,湖笔目前年产量66万支,其中一半供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善琏镇生产的正宗湖笔90%销往苏州,再由苏州厂家进行装饰、品牌包装,打上人家的商标销往日本等国家。据善琏湖笔行业协会会长杨新林透露:所有江西、苏州等地的毛笔,40%-50%是善琏出产的。

一个品牌难创,更难保。发源于善琏的善琏湖笔,为什么会被外地做得如此“热火”?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开放度不够。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湖笔的故乡湖州善琏镇就为上海、苏州等地的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贴牌生产,而今善琏本地企业仍没有形成自己的出口渠道链。不只是企业,就连整个古镇善琏也没能更多地对自身进行形象推广,使得在古代名声大噪的湖笔故乡善琏镇,到今天却不能广为人知。

结语

农村手艺产业入驻产业园,运用市场机制运作手艺文化产业,是追求持久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与此同时,保护传统手艺文化不仅要注重“物”的保护,更要注重“人”的保护,文化产业只强调创新和保护都是偏颇的,必须是创新和保护并举,才能成为文化产业高附加值回报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努力恢复和发展其技艺,提倡传统手工艺的大胆改革创新,吸收适当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手工艺的展现和制作。有些手工艺可以考虑实现标准化规程,每一道工序、每一项器具和设备,制定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指导各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将丰富的、珍贵的、独特的手艺文化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包装,并且还可以通过将种类繁多的文化产品实施产业化开发和管理,使之立足湖州,走出浙江,面向世界,成为全人类都能够享受的手艺文化产品。

【本文为浙江省2012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湖州农村手艺文化产业市场前景调研》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R425024】

参考文献

①徐惠林,《我市多家园区企业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湖州日报》,2012-9-12(A02)

②张贺,《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3479亿元》,《人民日报》,2012-11-15

③牛春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去年增加值1692亿》,

④韶静、陈小艺,《文化产业园不能“乱来”了》,《江苏商报》,2012-8-31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健全和完善新农村社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是否能够全面铺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新农村文化建设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比较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消除思想上的障碍、加大投入、明确责任、完善监督体制等手段来保障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除了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差距,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狭义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内容,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能驱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时期,除了关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着手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保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在21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

1.1文化产业的不同定义。

文化产业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

1.2本文文化产业的定义。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

2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物质方面不断得到满足,而文化精神方面相对较薄弱。经济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成果比较明显,而文化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效果相对不够理想,致使目前西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2.2西部地区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农村地区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乡村青年长期外出打工,乡村经典传统文化建设逐渐淡化,直接导致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断层,从而使西部乡村大部分经典文化失传。例如:广西浦北县和邕宁县的“舞春牛”,在当地又称“闹春牛”、“唱春牛”等,是起源于明朝末期,至今已流传了三百多年。舞春牛是一种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寄托蕉乡人民的新年祝福,预示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六畜兴旺。舞春牛这项庆祝新年的民间活动,在20世纪末在广西部分地区春节期间表演的热度比21世纪的热度高的多,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广西浦北大部分地区在春节期间几乎没有舞春牛这项民间庆祝方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老一辈已经年纪大了,没办法继续舞,而年轻一代又没办法传承,导致这项民间特殊庆祝春节的活动技术正在逐渐失传。经典文化的传承,唤起人民群众对新文化建设的重视。(2)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设施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的物质硬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地区文化设施的配置情况。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器材等,它对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虽然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增加很迅速,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解决,精神生活相对贫瘠。

3新时期背景下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新时期条件下,农村建设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3.1创新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理念决定思路,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产生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对于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而言,只有转变工作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模式,代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新工作模式。也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包办代办的做法,代之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工作新思路。政府的主题作用体现在做好文化建设规划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民众的宣传引导、投资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等。

3.2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深挖农村文化优势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村党员干部的组织和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建设科学合理,就能够团结群众齐心协力地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培养一支为农村文化提供新驱动力、使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惠的农村党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西部地区正处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实践性课题。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已的社会现状,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难度更大。因此,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取得突显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提炼的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在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沉淀的基础上,在党和政府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政策制度的支持下,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必将迎来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崔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

[2]王宝明.浅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4(22).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发展;文化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1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45-03 收稿日期:2012-01-2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同时,政治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没有文化发展作支撑,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完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难以持续。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建设,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农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农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农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入和发展,热切呼唤从农村文化建设切入,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怎样发展农村文化? 我认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硬件设施。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农村普遍严重落后于城市。因此,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工夫。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活动场所,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农民在劳动之余有所学、有所玩、有所乐。要千方百计地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一要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仅仅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二要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搞得更好,形成长效机制。三要引导人们趋向健康有益的投资观和消费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化投入才是长久的投入,文化收入才是长久的收入,文化品位才是真正的品位。

就像前文所说,依据现实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疏通文化渠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艺术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在一些乡镇调查的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乡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更加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农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农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农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农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农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化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农村文化,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农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农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生活来多样化展现农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农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农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农村歌舞、农村竞技、农村风情、农村婚俗、农村观光、农村耕织、农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农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农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农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农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农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上栗傩文化;传承;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44-03

上栗傩文化诞生于素有“中国傩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文化名县上栗,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博大精深,意蕴深远,被誉为“中华一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其赖以生存的社会语境遭遇变化,本文在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对传承困境、产业开发的SWOT等进行全面探研,并以此为据,推导建设产业开发的可行路径。

一、江西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

(一)人力资源困境

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当前很多人将上栗傩文化看成“陈旧老套”的代名词,其遭遇前所未有的冷落。随之,人力资源的匮乏便成了其传承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上栗仅存的傩艺人平均年龄偏大,渐趋老龄化,傩艺人的身份并非职业化,而是农闲时以业余的身份从事傩艺表演,加之其缺乏市场化运作,傩艺人仅靠傩艺表演难以维持生计。年轻一代对此抱排斥心态,缺乏学习兴趣。此外,从传承教育的角度,当前传承方式仍以父子相承、师徒相授为主,未能形成适合现代形势的传承教育模式。人力资源极度缺乏,处于较尴尬的局面。

(二)生存环境困境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致使上栗傩文化的生态环境发生突变,其逐渐被边缘化,式微化。

1.上栗傩文化作为驱邪纳福的精神寄托,已失去生态根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生存环境等,已有基于科学的清晰认知,之前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基本都可通过科学得到合理的解读,因此,上栗傩文化驱邪纳福的生存功能已消失。

2.上栗傩作为世俗娱人的艺术,喜爱人群的比例逐渐减少。受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当前人们的审美趋势已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人更愿意接受“现代”、“西化”、“时尚”的艺术形式。年轻一代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将其视为“陈腐老旧”的代表,并形成排斥心理。

3.电视、电脑等信息产品的大量普及,使休闲娱乐方式多元化,上栗傩文化作为落后年代休闲娱乐方式(上栗傩的嬗变经历了初始――驱邪逐疫象期、转续――酬神纳吉象期、异化――世俗娱人象期,世俗娱人是当前主要功能),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三)开发利用困境

面对上栗傩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蜕变,在当前语境下探索可行的开发路径,已形成共识。但当前对其开发利用的阻力依然很大,具体表现在:

1.尚未理顺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上栗傩文化的传承保护尚处在静态保护的层面,产业开发的力度欠缺。部分遗存区域的开发却过于盲目,造成遗产偏离其本真性。

2.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上栗傩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政府扶持力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开发利用的积极性,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滋生了一些盲目开发的行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需要在科学合理的轨道上进行,与法律法规的建设息息相关。

3.人力资源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开发利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是最核心要素。当前上栗傩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相关人力资源业务能力相对欠缺,对其资源开发缺乏总体的认识、对产业开发的知识体系缺乏系统的学习。

二、上栗傩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SWOT探研

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即是其传承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对于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要建构上栗傩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有效路径,需要对其产业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全面考量。本部分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上栗傩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全面探析,为推导建设上栗傩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理想愿景、策略提供现实依据。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上栗傩文化历史悠久,据上栗县杜氏家谱记载,“傩自周始”。悠久的发展历史,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遗存丰富是上栗傩文化遗产的另一卖点,是其它傩文化所不具备的,以傩庙和傩面具最为突出,上栗傩庙遗存多,分布广,实为罕见,有“五里一将军, 十里一傩神”的美誉,据统计上栗境内大小古傩庙170余座。上栗傩面具造型粗犷、意蕴深厚、遗存丰富,仅上栗赤山乡石洞口就存有52面,还有高约100公分的超大型傩面,用超大型傩面行傩仪,也是中国傩文化中的一大景观。上栗傩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遗存和独特的艺术气质而享誉海内外。1999年,上栗县被江西文化厅命名为“傩文化之乡”, 1999年国家文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上栗为“中国傩艺术之乡”的称号,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傩文化唯一的重要研究基地。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上栗傩文化是上栗先民超越自然的创造性智慧,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意蕴与审美意趣,彰显了上栗人民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身份。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在互联网技术、高科技等的影响下,上栗傩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遇深刻变化,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逐渐排挤到边缘境地,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形势。

其次,上栗傩文化当前缺乏品牌化运营,品牌影响力弱,缺少艺术衍生品,现有的衍生品缺乏创造性,不能适用当前人们的审美趋势,市场空间狭窄。

再者,上栗傩文化传承人老龄化加剧,人力资源极具匮乏,且团队缺乏管理经验、市场思维,业务能力欠缺,成为上栗傩文化传承与产业开发的最大障碍。

(三)机遇(OPPortunity)分析

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导向明确、政策积极,为上栗傩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上栗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政策及法律基础。同时,国家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能够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2013年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2013―2015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上栗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挑战(Threat)分析

当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加大,但民众对上栗傩文化遗产的消费总量不高,增长态势缓慢,需要进一步拓展上栗傩文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空间。此外,现有的文化体制阻碍着上栗傩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具体表现在管理体系混乱、用人机制落后、责权利不明确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上栗傩文化的产业开发的步伐。其次,上栗傩文化现有的组织经营者,年龄偏大,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对于产业开发缺乏整体的认识,其相关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与上栗傩文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键是农村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中农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忽略、式微、衰败等现象,已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面对如此境遇,新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上栗傩文化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村落、繁盛于村落,是村落文化的集中体现。上栗傩文化是上栗乡民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其构成上栗区域本土文化的根基。承传开创上栗傩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上栗乡民的精神诉求,激发爱乡热情,还有利于塑造村落的文化识别个性。

上栗傩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艺术意蕴和审美特色,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产业开发前景广阔。将上栗傩文化的保护、开发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赋予新时代的特色,不仅能达到承传开创上栗傩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目的,还能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两者科学合理的嫁接,形成合力,是建设村落文化事业的可行选择,也是双赢之举。

四、新农村视阈下江西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的策略

在明晰了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产业开发SWOT、新农村建设与上栗傩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本部分提出了文化自觉是前提、市场思维是突破、创意创新是关键、传承教育是保障的开发思路,建构上栗傩文化遗产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提升上栗傩文化的传承生命力。

(一)文化自觉是前提――政府与民众对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的规制与觉醒

文化自觉一词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本文认为,要将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落到实处,政府与民众的文化自觉是前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政府对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的规制。对于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政府职能部门责任重大,政府职能部门应深刻领悟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着重从行政导向、市场规范、法律法规等要素出发,引导遗产的产业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再者,政府职能部门还应对此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唤起相关民众对此的觉醒与认知,形成其思想认同,营造其良好氛围,建构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

2.民众对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的觉醒。上栗民众是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开发的当事人、推动者,在其运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民众对其传承与产业开发有一个整体科学的认识,对新农村建设与遗产的产业开发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积极主动、自主适应、形成共识、和平共处、连手发展,以期形成坚实的群众支持力量。

(二)市场思维是突破――建构以文化、旅游、农业、生态于一体的上栗傩文化生态保护区

以市场思维建构以文化、旅游、农业、生态于一体的上栗傩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其活在当下的可行途径。建构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视阈下将上栗傩文化的遗存区域原状存续在所属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一系列行为制度进行规范约束,使其在整体生态中进行活态传承,真正实现动态化保护,具有原真性、系统性、趣味性、商业性的特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构既要维护遗产的原真性、系统性,又要科学理性的开创与时俱进的商业性与趣味性。建构以文化、旅游、农业、生态于一体的上栗傩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上栗傩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理想愿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构当前已有成功范例,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以徽州的“一府六县”作为保护空间,对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其确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坚持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保护实验区内民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工作原则;遵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新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基本原则。并对资料收集、维护生态文化、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传承人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运营效果良好,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成功实践。当前,针对上栗傩文化遗产传承式微的境遇,提出建构上栗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想,不是强行挖掘开发,而是遵循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让其活在当下,赋予上栗傩文化全新生命力,实现上栗傩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创意创新是关键――以创意创新助力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产业开发

当前上栗傩文化出现传承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基于此,要延长其生命力,需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让其活在当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用创意创新的思维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使之形成符合现代人审美趋势的艺术形态,创新发展才是最好的继承。笔者认为以创意创新助力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产业开发可有以下几个路径。

1.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将创意创新的思维贯穿到其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理念的创意创新、传播的创意创新、艺术形式的创意创新等,用全新的模式、形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文化遗产的个性识别效应。

2.上栗傩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意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意创新其目的是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融合到上栗傩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诉求,形成崭新的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

3.上栗傩文化的艺术衍生品的创意创新。上栗傩文化的艺术衍生品的开发是产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傩面具等艺术衍生品,不能一成不变的仿照,应该多去尝试新的技术及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保留传统遗韵的前提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运用市场思维进行设计开发。创意创新是其产业开发的动力之源和重要因素,要想形成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符合当下的再创造。总之,应切实加强创意创新的理念意识,将创意创新的理念意识贯穿于产业开发的全过程。

(四)传承教育是保障――上栗傩文化人力资源的传承教育

当前上栗傩文化的传承教育主要方式仍为父子相承,师徒相授,教育方式滞后,严重影响上栗傩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上栗傩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

1.依托省内相关学校培养传承人才。学校是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也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民间文化的推展与人力资源的培育。可以在省内选取部分学校设置相关课程或设置研究基地,采用委托培养、订单式培养的灵活模式,聘请上栗傩文化的资深艺人参与到教育工作,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积极为上栗傩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开发输送人才,让学校教育成为上栗傩文化人力资源培育的“孵化器”。

2.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培养所需人才。单纯的学校教育及传承地的传统培育方式难以适应其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采取短期培训、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多途径的培养模式。

3.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上栗傩文化,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宣传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热爱上栗傩文化,以期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人力资源培养的后续力量。人力资源的传承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上栗傩文化得以存续的核心要素,需各方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传承教育的可行路径。

五、结语

上栗傩文化是上栗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上栗人既是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享用者,又肩负着承传开创的历史使命。笔者认为,上栗人们应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正确处理传承与开发的辩证关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当代社会语境,运用市场思维,构建创造性的产业化之路。就此,本文提出了文化自觉是前提、市场思维是突破、创意创新是关键、传承教育是保障的开发路径,以期赋予上栗傩文化遗产全新的生命力。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视阈下江西上栗傩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产业开发研究》(项目编号:YG2013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赣傩生态艺术资源教育承续的课堂志研究》(项目编号:15YB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女性农村劳动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420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是继之后的又一次农村经济体制的制度创新,也是河南省农业生产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但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广大农村劳动力,其中农村女性劳动力已经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因此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1 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概况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约有46046823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各约2300万人,女性劳动力略高于男性劳动力,占50.1%,高于全国水平近1个百分点。尽管女性劳动力已经成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一些传统观念、保守思想仍然在影响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女性。“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造成的社会对妇女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农村女性接受教育,获得培育和发展的机会要远远低于男性,由于长期受此思想的熏陶,很多农村女性缺乏自主自立意识,依赖性较强,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家庭非生产性劳动中,相夫教子成为她们生活的中轴。另外,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年龄明显偏大。第一产业劳动力中51岁以上的人数占42.8%,60岁以上人数占14%,分别比第二产业高33.2个百分点和13.6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36.7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女劳动力人数分别占69.9%、18.5%和11.6%,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51.4个百分点和58.3个百分点,但其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却是比较少,不足20%。

2 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培育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2.1 调查说明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课题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农户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7月5日至20日先后走访河南省洛阳、郑州、新乡和开封等地区的周边县区及农村,随机发放问卷30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培训经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等。另外,除问卷调查外还与56位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深度访谈,以期了解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对目前生活状况和劳动培育的真实想法。

2.2 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一系列问题,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育意识普遍较为薄弱。

通过调查,78%的女性没有意识到培育的重要性,75%的女性没有意识到需要技能培育。她们有的是自身尚无意识,有的是有投资意愿但承担成本能力有限,这些原因都制约着女性农村劳动力对自身培育的投入。很多农村女性认为技能培训都不是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随着全省农业产业化的广泛推进,很多女性都进入到自己村办企业进行务工,这样既不耽误自家农活,又可以额外补贴家用。所以大多数农村女性都是进入村办企业以后接受企业临时的上岗培训,由于技术含金量不高,都是特别容易复制性的体力劳动,所以广大农村女性没有意识到技能培训的意义,也不知道劳动力培育其实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操作培训。另外被访女性也大都认为自己在务农方面比较熟练根本不需要培育。问卷中设计一道题目“您是否愿意花钱去参加培训班学习农业技能或者其他技能?”,95%的回收问卷都选择的是“不愿意”。由此看来,仅仅靠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参与培育,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文化素质是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总体上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的文化水平仍比较低,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人口大省,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河南省农村女性,长期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受教育程度更是普遍偏低。通过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村女性中,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然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很大的比重,农村女性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8%,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劳动力多数从业于农村的非农产业领域,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

(3)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普遍缺乏。

调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占1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分别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两者分别低39.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而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联邦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我省农村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程度较低,说明政府和企业对农村女性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在农村女性自身缺乏加强技能培训意识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和企业又不加大对农村女性技能培训,势必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但仅靠政府的力量去承担农村技能培训的高昂成本是无法解决培训缺乏的问题的,而仅靠企业又不现实,因此,唯有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法才能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发挥主导作用,联合企业发挥市场资金来源等作用。另外,即使受过技能培训的小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她们接受培训的时间都较短,大都少于两个月,而且她们普遍反映培训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也要求日后在培训内容上要更贴近现实,更加务实。

3 政策建议

(1)摒弃传统思想束缚,增强女性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育的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尽管传统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观念的变化比较缓慢,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女性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就必须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女性自身培育意识,提高其社会地位。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意识到培育的重要性,同时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她们摒弃依赖性、封闭性的弱势心理和不思进取的思想,消除“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克服自给自足的闲适观念,解放思想。其次,通过加强素质教育使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参与培育才能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增强劳动能力,并意识到要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鼓励性政策,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意识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离不开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其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方面的服务职能。

在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消除全省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体制障碍,为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定宏观的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搭建教育平台;其次,政府要倡导全省各级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相关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分类的多样化培训,通过建立双向选择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据了解,焦作市几十名农村女青年接受培训的基地是河南科技学院,每人接受培训的资金标准为2500元,培训重点是比较效益高、增收潜力大、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行业或专业,如规模化养殖业、高效种植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物流业等,培训的产业会更加具体细化,如规模化养殖业要具体细化到类别或品种,如肉牛、奶牛、肉鸡、蛋鸡等;最后,省政府应该把女性农村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切实承担起培训的基本职能。

(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有针对性的女性农村教育培训机制。

借鉴国外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育,如日本、美国等国都是把培训费用纳入了预算,保证了劳动力培训的顺利进行。我国也实施了“阳光工程”,设立了专项资金,进行农村劳动力培训。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参与,我们至今还没有针对这个群体的专门培训机制。考虑到河南省作为一个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大省,以及女性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特殊性,省政府应该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女性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投入体制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智力投资保障机制,应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由省内各级政府、个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负担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投入机制,从而共同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参加培训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对于经济困难的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政府帮助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保证更多的女性农村劳动者能够接受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另外,应该加强我省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使广大女性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专业培育,基础教育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技能培训也不能忽视,因此,要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夜校、干校、电化教学、学生帮教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女性扫盲活动,并创办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最后,各级培训机构要将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广大妇联干部要当好培训机构和广大农村妇女中间的桥梁和纽带,发现、推荐适用于农村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好教材、好教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沟通配合,想妇女之所想,急妇女之所急,加强与政府、各级妇联、劳动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各方支持,最终通过对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积极有效地培育从而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