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身边的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身边的艺术

身边的艺术范文1

岁岁月月,朝朝暮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刹那间,在我身旁已流过4380天的时间了,已在我身旁流过262800个小时了。是啊!12个春秋过去了,美好的小学时光也即将结束,但是在我的身旁流动着6年的艺术——学吹口琴,如今还在我的嘴边吹响。别以为我只会吹一首曲子,其实我会吹的曲子可多了,有:《小城故事》、《小白船》、《龙的传人》、《妈妈格桑拉》、《茉莉花》……是啊,这就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从我们老师开始发口琴时到现在已六年过去了,太快了说不清,还是听我慢慢道来。

我清清楚楚的记着那一天,我们的音乐老师——卢兰兰来到我们班的教室,手拿一个个方盒子,我们看了都很好奇,于是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此时此刻,卢兰兰老师如狮吼一般的批评了我们,此刻教室立刻变的鸦雀无声。老师看我们都安静下来后,把她手中的大纸盒打开了,我们看到老师拿出绿绿的外壳,就问老师:“老师,这是什么呀?”老师打开了外壳,在打开外壳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心里都激动无比,会是什么呢?是吃的,还是玩的,难道是垃圾(小孩吗,总会幻想的啦。)开了,开了!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大约10厘米长的物品,外围两侧有银色的物体,中间夹着一层绿绿的东西,老师按照学生的位置每人一个发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新奇可过了2分钟左右,我们便觉的没什么可玩的,便问老师:“老师,这个有什么用!”老师对我们说:“这叫口琴是拿来吹的。”听了后我就使劲吹了起来,可是根本吹不出声,老师看看我们吹的脸蛋通红,便走了过来,说:“梓圣,你拿反了”我听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的太多真是累啊,不过我不说完下一段,我是不会停嘴的。知道我要说什么吗,我才不告诉你呢,你自己慢慢听。

我要说的是——口琴。它其实是一种很普通的乐器,相信你听了上面的故事应该更有所感悟,我们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口琴是一个小巧而普通的乐器,在很多人的眼中,它很不起眼,有些人还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它;在乐器的海洋里,它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请你相信我,口琴的声音,真的很美!

身边的艺术范文2

神性

西方传统艺术理想就是希腊艺术理想与基督教艺术理想彼此作用而催生的产物,而希腊艺术理想既是希腊艺术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传统艺术理想的首要基础。

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希腊的重要思想家柏拉图认为,艺术与神、理念具有实际的联系,由于神与理念的性质和地位,所以艺术应该具有神与理念所分得的荣誉与地位。比如在他看来,诗人写诗,画家作画,都是灵感的产物,是神谕的呈现,是神力的体现。如果得不到源自神的灵感,即“神灵附体”,艺术家就不能陷入神灵般的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艺术。

神性艺术主要包括宗教性艺术和类宗教性艺术,宗教的本义就是那些不能掌握自身命运或自身命运被别人掌握的人们,借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自己理想寄托和精神归宿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宗教艺术正是宗教活动的工具,它往往作为宗教仪式和传播宗教的工具。西方的宗教艺术主要以基督教艺术为代表,其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延续千年,至今不衰。基督教艺术的主要形式是教堂建筑、壁画(蛋彩画、油彩画和镶嵌画)、雕塑、插图、赞美诗及音乐,都竭力表现基督教神祗们的慈爱和威严。

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中世纪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筑的发展,无论是拜占庭式教堂高大的圆穹还是哥特式教堂火焰般的尖?,都充分显示出封建宗教的权威。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重新关注热自身,艺术作品中宗教情绪越来越少,世俗精神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人性

随着新兴城市资产阶级的壮大和教会僧侣阶层的衰弱,人性艺术逐渐兴盛起来,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在追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下,创造了最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希腊艺术来摆脱宗教艺术的束缚以张扬人性艺术,从政治的角度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艺术来反对神权、神学和神性艺术的一场政治运动。运动首先在资本主义手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市民资产阶级比较集中的意大利等城市共和国兴起,首先在意大利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初澜,他们鲜明地提出了反对神性、人性至上的人文主义口号,反对宗教哲学的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的愚昧残暴,主张享乐主义,肯定世俗生活,颂扬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得到了欧洲各国学者、艺术家广泛的响应,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性解放运动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蓬勃展开,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艺术作品。

身边的艺术范文3

关键词:艺术演变;审美形态;嬗变;唐诗

引言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可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时代的变化影响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正因如此,在不同的时代,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形态。

唐诗的发展演变即是如此。我国明代诗论家高总览唐代诗坛而概述道:“有唐三百年诗,总体备矣。……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w之于终。……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巾唐、晚唐之不同。”(《总序》)这大体是符合历史原貌的:初唐时期,统治者切身感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经历几十年的治理,国运昌盛,出现太平盛世;然而好景不长,经“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日益腐败,国运渐衰;最后社会进入动乱阶段,政权摇摇欲坠乃至分崩离析。整个唐帝国经历了少年、青年、中年到晚年的发展历程,那么唐诗也相应经历了壮美、优美、弱美到丑的美的形态的嬗变。我国明代文论家胡应麟曾就唐诗的演变分析道:“初唐体质浓厚,格调整齐,时有近拙近板处。盛唐气象浑成,神韵轩举,时有太实太繁处。中唐淘洗清空,写送流亮,七言律至是,殆于无可指摘,而体格渐卑,气运日薄,衰态毕露矣。”他分析了唐诗风格流变的三个阶段的优弱点,这大体上是与唐诗从壮美到优美,再渐变到弱美的审美形态的嬗变是相吻合的。可是胡应麟并没有提到晚唐涛风,事实上,晚唐诗歌由弱美走向“丑”的审美形态。

一、体质浓厚的初唐诗:壮美

从审美主体的心灵角度看,壮美的突出特征是“力的显现”。对象外部形式的各种特征都聚焦于此。“壮美是要求自我实现系列压倒要求和谐整一系列,自由意志凸显,英雄精神高扬,打破心灵的平衡态形成的形象是粗犷、奇崛的。”开唐之初,新兴的统治者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政治文化制度,大批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学而优则仕”参预到各级政权中来。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向他们开放着,等待着他们去开拓。政治地位的上升,促成了整个知识阶层主观精神的苏醒和自由意志的凸现。壮美感首先起于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心理以力量上的弹压,引起主体心理上的震惊乃至恐惧,壮美感中包含有使命感,显示榜样力量的壮美对象直接激发起主题的使命感,它召唤主体告别当下的平庸,向着高远的目标进取。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写道: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巾写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全诗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怀,他们不愿把青春消耗在笔砚之间,而是驰骋沙场,杀敌为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初唐四杰”诗人创作追求中也有表现出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表现出雄厚壮大的气势。正如王勃《游冀州韩家园序》所说:“高情壮思,有抑扬天之心:雄笔奇才,有鼓怒风之气。”这种壮大与气势在“得风气之先”的陈子昂笔下更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壮美之情与豪侠之气已跃然纸上。

总之,体质浓厚的初唐诗显示了英雄气概的壮美的审美形态,展现了一种壮健的生命力。

二、气象浑成的盛唐诗:壮美与优美并蓄

从审美主体的心灵角度看,优美对象的外部形式一般符合形式美的规定,它们各种特征生成的系统质是“和谐”。优美感是一种宁静的愉悦,优美超越了直接利害关系,是无目的的,但是它导致心灵的和谐,有益于生命的健全,因而又潜在地合乎目的性,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使优美感既是宁静的,有是愉悦的,还是纯粹的。优美感至始至终是一种恬适,舒畅的体验。

唐诗优美形态的形成应该始见于山水田园诗,在这诗国的清澹世界里,被喻为“诗佛”的王维把诗歌向情和美的方向延伸,他不仅开掘了大自然中蕴藏着的美,把主观的内在旨趣融入到客观的外在景物之中而且将哲学思考引入诗中,创造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其诗歌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其诗语不假雕饰,自然纯净而又采秀内映。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云者,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优美感充溢着强烈的情感,但它渗透于宁静的观照。在山水田园诗人笔下表现出静逸明秀的诗境。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是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文与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实现了文质彬彬的文学理想,他实践了这一文学主张,他强调“清真”、“天真”,就写道:“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书八之西京》“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他强调感情奔放,就写道:“黄河落天走东溟,万里泻入胸臆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优美是审美性的主客妙合。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欣赏,继游物而赏心,“心随物婉转,物与心徘徊”,心物交融,达到物我一体的和谐状态。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境与寂静的敬亭之山冥会,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浑然一体。李白天生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在他的七绝佳作中,多表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明秀特色,体现了清新飘逸的优美风格。

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上的无语伦比的高峰,瑰奇壮美与明逸优美构成了这颗明珠的最美形态。当然,体现了和谐状态的优美比起单面的壮美更显灿烂,它是人类审美理想的终极。

三、淘洗清空的中唐诗:弱美

弱美的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力的贫弱”,从审美主题的心灵角度看,其形态的实质在于,体现了人的心灵中要求自我实现的倾向贫弱乏力,被要求和谐整一的倾向所遮掩。可能它并不缺少情感体验与价值评价,但却缺少自由意志的有力统帅,因而有关情思局限于秀雅的感性形式内回流,得不到现实的外化――通过改造现实来实现自身。冷落萧瑟,衰败消沉。中唐诗歌中失去了盛唐壮美之音,没有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气,也投有优美之调“夜静春山空”的完满与自得。它们欠缺一种力度,欠缺要求自我实现的意志力,尽管中唐诗歌在追求“传神”与“意韵”方面似乎比盛唐更盛一筹。所以从传统的“气”与“韵”的美学范畴上看,此时的诗歌明显表现为气弱韵显。在审美形态上,其风格与壮美之风相对应,我们称之为“弱美”。

如以韦应物、刘长卿为代表的山水景物诗处处弥漫着一种平心静气的孤寂、冷漠和散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以简洁的景物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在宁静的诗境中,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又如边塞诗人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虽有慷慨壮烈之气,但毕竟带有缕缕伤感与悲凉。

因而,中唐诗歌大体上以苦闷彷徨,哀愁为主调,失去了对社会政治的关心,不再对大好河山进行赞美,而是抒发内心的痛楚。

四、苦吟艰涩的晚唐诗:丑

晚唐时期,国势衰微,世风日下,大批作家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空虚绝望,逃遁社会。在晚唐社会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他们以苦吟的态度作诗,可谓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们徘徊吟哦,但诗境狭窄,往往是有句无篇。内容不足一味苦吟,不免琢伤元气,减损诗美,露出小家习气。

如许浑的《金陵怀古》“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杜牧的《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晚唐诗歌在内容上是缺失的,在形式上趋于混乱,由于内容的缺失,它显得空洞无物,了无生气;由于形式上的混乱,它往往有句无篇,缺乏完整的意境。所以在审美形态上是气乱韵无,倾向于“丑”。即自由意志与自性原型均被遮蔽,心灵两系列的活动被扭曲,被变形,既不合规律性,又不合目的性。

身边的艺术范文4

搜狗输入法,步骤:

1、在搜狗输入法上点击右键;

2、点击“设置属性”;

3、跳出属性设置框,点击左侧的“外观”;

4、勾选中“更换颜色”;

5、点击更换颜色后面的下拉列表,选择需要更换的选项;

6、点击“设置”,跳出选择颜色弹窗,选择颜色;

7、点击“应用”,即设置完成改变字体颜色。

百度输入法,步骤:

身边的艺术范文5

关键词:装饰艺术;形式;风格;审美

在视觉艺术中,装饰与人的关系可谓是最密切,影响也是最为广泛。从衣食住行一些生活必须用品到独立的工艺装饰,处处都体现着装饰的作用。装饰艺术风格有其自身在纵向发展中的历史传承,也有在社会、时尚等现实因素横向影响下的变异;有以实用为目的适用性,也有根据主观愿望的个性化表现,这一切决定了装饰艺术风格的丰富内涵。

装饰艺术强调形式的作用,也具有自身的风格与内涵。在不同形式特点的基础上有着不同的装饰风格,比如:古拙的、灵动的、凝重的、轻柔的、单纯的、精细的等等。这些效果借助形式特点表达出来,形成不同的装饰艺术风格,被分别派为不同的用场和对象。当这些整体形式关系适当,并符合使用需要的时候才就会被认为是“美”的。例如,在博物馆内的装饰一般会选择古拙和凝重的形式,而对幼儿园的布置则主要选择可爱和温馨的风格。由此可以看出,装饰艺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来满足不同的需要,从而适宜于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装饰风格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社会、文化、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装饰艺术风格的审美标准也在发生悄然变化,同时装饰艺术风格本身也在逐渐演变为人们所认同的形式。

中国古代装饰经历了由原始的几何向自然的有机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国传统图案成熟期风格的形成原因同手工业生产方式有密切联系。许多学者认为,编织技术的出现对图案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各种几何形、秩序化的图案有可能就是在这种编织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编织物的结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秩序感和连续性,其肌理感也可以说是形式美感的潜在因素,一些织造工艺实际上就是装饰工艺。当然,中国古典装饰艺术,除了注重秩序结构和倾向于对自然的改造等特点以外,也有很多抽象概括、灵活多变的形式,不乏许多精美而又大气的装饰作品。诸如汉代的古拙大气、唐代的富丽堂皇、清代的精细柔媚等变化,这些均与时代的特点密切相关。由于中国近代没有经过工业革命这样的社会巨变,所以说本土的装饰风格始终没有脱离出传统装饰风格,直至后来改革开放,才开始受到巨大的外来的冲击与交融。

其实,某种形式特征被某一时代所喜爱,与当时的生存环境也有密切关系。生活在蛮荒自然环境下的人,可能会比较喜欢整齐的图案。因为纷扰而无规律的生活,会使人希望得到有秩序的形式,这样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中国图案以秩序化的风格,逐渐演变成规范化的程式中,手工艺的特点可谓是十分突出的。这种秩序化、规范化的装饰,使其在合适的用途上展现了她的艺术价值,完成了当时的历史使命,至今也不失为满足多样化要求的一种艺术形式。曾经,以对称、均衡为主要形式感的装饰,流行于民间和过去;如今,以抽象构成的多样化表现盛行于城市和现在,它们各得其所,不同的装饰艺术风格演变满足了不同的人们,符合了不同时代的要求。

在世界装饰艺术风格的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包豪斯”风格、“后现代”风格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由繁琐的自然形态向简洁的抽象构成转变,由孤立的装饰性能向实用功能转变的清晰脉络,这是一个逐渐变化又不断反复的过程。

包豪斯风格是继现代主义风格之后的又一种装饰风格,它的兴起为其后的国际主义风格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形式风格的演变中扮演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在德国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包豪斯极力倡导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强调功能性,而不是装饰性,表现为一种简约的艺术形式。从形式审美的角度来看,包豪斯主要是以几何形构成的形式风格满足了当时求新、求变的审美心理要求,也适应了建筑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实用需要。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始于建筑设计,由于机械加工和建筑业的功能要求,使得简洁的几何形式应运而生。在20世纪中叶,出现了大量由整体的直线、抛物线构成的几何结构,这些简洁的形式除了出现在建筑结构和装饰之中,还广泛地出现在各种产品造型和装饰中。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引起审美心理的变化,所以致使那些熟识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的人们,对这简洁、新异的形式感到耳目一新,倍加关注。同时商业主义所追求的便捷和效率也是这一形式的催化剂,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了包豪斯风格曾经一度风靡世界。

这种着眼于几何形构成的整体感,删繁就简、简洁明快,既满足了现代的功能性、适用性的需要,也满足了当时审美心理求变的需要。但是,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形式风格都不可能永远是先进的、永恒的、完美的形式。虽然包豪斯以及其后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上个世纪中叶几乎改变了世界多数大都市的建筑风格,但是这种理性、机械的标准化形式风格,也很快遭遇了厌倦和反对,被认为是非人性的、缺少自然文化特征的形式。

事实证明,人对形式感的需要不可能持久不变,社会审美心理的求变、求异,会不断的刷新记录。就像“后现代艺术”所倡导的多元化、人性化、自由化的取向中,又出现了向古典装饰回归的苗头。种种迹象表明,不同时期的人们,审美标准也一直在更变,人的生存状态是艺术形式的变化之源,人对形式感的需要永远是多样性的,任何一种风格都不可能独揽天下,不可能持久不变。

结语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装饰形式也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然而不同时期的变化有时会带有明显的社会印记和时代色彩。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其基础就是人类的共同性或互通性。在历史上,从盛唐时期的装饰艺术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受到波斯风格和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从忍冬花纹样发展到“唐卷草”,从印度佛教象征的莲花转变为隽永的“宝相花”;从脱身于佛珠的“联珠纹”发展到“章彩绮丽”的“陵阳公样”等等。这里更多的是融合、改进,正是这些造就了唐代艺术的辉煌。世界各国的装饰艺术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彼此间在形式风格上相互影响,促使了装饰艺术更加丰富。由于人类的共同性,时代的延续性以及地域之间的互通性,致使在新旧之间、中外之间并没有断然的界限,一切都在自然的渗透、转化、变革之中,所以说,无论装饰形式如何变化,装饰艺术皆是我们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当它以某种特点见长的时候,同时也隐含着欠缺,当它盛行于世的时候,也预示着未来的衰变到来,这就是历史辩证法。时代的长河冲刷着社会,审美心理也在其中流转。装饰艺术自然没有一成不变之理,它有纵向的传承性和更新性,也有横向的适合性与制约性。从审美心理看,形式变化本身就具有心理调节的价值;从需求的多样性来看,新异的形式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新的形式并不一定代表“先进”,代表更高层次的审美观念,但是,它一定是那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顺应人们审美心里的。无论什么时候,所有的形式变化都应该朝着贴近人性需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这才是一个更值得人们探讨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参考文献:

[1] 《视觉艺术心理》 王令中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年8月

身边的艺术范文6

美丽的新疆有个美丽的乡,美丽的乡里有个美丽的书记,布伦口乡党支部书记李文娟。一名火辣的四川妹子,温暖了整个布伦口乡。近期,李书记同苏巴什第一书记吐干比在走访入户苏巴什村牧民家,不仅宣讲党的好政策,更是实打实的解决村民的诉求。入户达吾提家,家中只有达吾提一个人是护边员,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经济上确实困难。想给妻子申请护边的工作,增加经济来源。李书记了解情况后,给与落实工作问题。达吾提一家都特别高兴,为了好好感谢李书记和吐书记的帮忙,特意热情款待,敬上柯尔克孜族特色奶茶和馕饼。一桌子,其乐融融。

苏巴什第一书记吐干比在遍访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贫困户时,遇到这样一个家庭,父母一线护边员值班,一个老人带着两个孩子,老人身体不好,高血压、关节炎,还要照顾两个没有劳动力的孩子。吐书记也是做妈妈和丫头的人,心疼孩子,更心疼老人。不时便带着生活用品、医用药品前来慰问,帮忙收拾卫生,带带孩子,亲成一家人。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常年寒冷的苏巴什村,就是有这样暖心的书记,这样热情的牧民,才不觉得寒冷。关心关爱没有距离,关心关爱没有民族,关心关爱没有辈分,只有付出真心,才能回报真情。好人在身边,好事在身边,打开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体会那来之不易的温暖。

上一篇只是近黄昏

下一篇绝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