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1
经部
1、《大学》 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2、《中庸》 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3、《论语》 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史部
1、《山海经》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2、《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3、《战国策》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4、《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子部
1、《老子》道家最精要之书。
2、《庄子》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3、《公孙龙子》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4、《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集部
1、《楚辞》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
2、《六朝文絜》我国最杰出的骈文作品选。
3、《唐诗三百首》清代以来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2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3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最后,我们还尝试着当了一回小诗人,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就从我们的笔尖流露出来。我也写了首诗——《四季的树》。
四季的树
春天的树,
秋天的树,
发了绿芽,
金黄一片,
归来的鸟儿
孩子们收到
有了新的家。
秋姑娘送来的信。
夏天的树,
冬天的树,
郁郁葱葱,
光秃秃的,
炎热的天气
像年迈的老人
有了一丝的清凉。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4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56-01
一、黄自生平介绍
黄自,1904年3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现属上海市),1938年5月9日病故,年仅34岁。黄自留下的作品共有一百余首,其中就是多首是他回国后在近八年时间里创作和改编的。他的音乐创作题材多样,涉及交响音乐、室内乐、清唱剧、合唱、重唱和艺术歌曲等,而已声乐作品为主。黄自的管弦乐《怀旧》是我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引用钱仁康先生评价是“….初试锋芒,就才华毕露,充分显示了他长于抒情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特点”清唱剧《长恨歌》(韦瀚章词,1932年)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大型声乐作品。1934年与萧友梅等创办了《音乐杂志》,艺术歌曲主要有《思乡》、《春思》、《玫瑰三愿》等。
二、艺术歌曲
(一)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一个外来词,最早产生于德奥,是由德语Kunstlied翻译而来,关于其定义国内外有不同的阐述,《中国大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关于艺术歌曲的描述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
(二)艺术歌曲的特征。1.诗与音乐的结合。一般的艺术歌曲都是采用文学性丰富的诗作,因此艺术歌曲通过诗词的含义及原诗的押韵与否等进行创作,歌曲所呈示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2.结构精致。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精华之后的音乐小作品,在聆听或演唱时要特别注意细节,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原诗作者特意的安排及用意。3.要求演唱者就有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三、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的风格特征
黄自的艺术歌曲数量虽然只有屈指可数的九十二首,可里面却融合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性。
(一)旋律的抒情性。黄自先生所作的艺术歌曲大多是选自唐宋古典诗词以及同时期的诗词来作为歌词的,歌曲《玫瑰三愿》就是在中国处于战乱时期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反应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作品。
这首歌曲生动刻画了一位弱女子不甘命运的安排向往憧憬美好的生活,并且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爱。音乐旋律委婉,词曲紧密结合,触景生情,精细的力度速度安排都为演唱作品的歌者提供了发挥歌唱技巧的良好条件,此作品是一首小提琴协奏,伴有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歌曲,并在这首独唱曲中黄自先生做到了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等一一与歌词吻合,同时还利用和声伴奏将情感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黄自先生在旋律上的巧妙配合,使此作品更加显得活灵活现,抒情的旋律,拟人的修辞,都不难看出黄自先生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因此才使得后人对此类抒情作品产生深深的喜爱。
(二)歌词的文学性。音乐与诗词都是表达人物情感的一种艺术题材,但是想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黄自先生所做的《花非花》一曲中就充分体现了歌词的文学性。其中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就是“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并且加上优美的旋律也非常自然的形成了由平向高的一个变化趋势,另外“夜半来,天明去”是“仄仄平,平平仄”从中不难看出此歌曲的声韵和旋律的结合,更加准确的表现了我国的诗歌语言所富有的音乐性质,也突出了一定的民族特色韵味。
(三)内容的深刻性。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是其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代表了他本人在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有大部分的作品多以古诗词为题材,更加进一步的体现了文化的深刻性,并且也能进一步渲染其艺术作品的内容,但是从我们所了解的社会背景来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因此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在内容上不应该仅仅的局限于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的一个体现,而具有了一种抒发现实的一种体现。
四、研究黄自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特征的意义
黄自先生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好多作品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成为经典。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专业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我国现阶段的艺术歌曲创作缺乏生机,不被重视,课堂教学缺少民族性教材,笔者希望通过研究黄自先生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特征的这一角度,探究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赵震.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黄自歌曲集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5
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美,是教育的磁石”,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情感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需要美的推动。工整富有乐感的格律,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说起来朗朗上口、富有乐感的诗歌,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不启而发,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从而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先秦文学时,引一首短小易懂的《硕鼠》诗,诙谐的语言,流畅的格律,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能够启发学生对历史的联想,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
历史上一些诗人,或身处盛世,享受盛世太平;或亲历目睹世乱变故,身受世变之苦。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进行描绘。如杜甫描绘安史之乱后社会惨象的《无家别》,曹操描写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蒿里行》、白居易痛恨唐玄宗荒的《长恨歌》。这些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画了一幅幅直观形象的历史画面。若在课堂恰当地引用,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再有,一些诗人截取历史上某一事件人物,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
这些作品有的寓意精深,有的偏颇甚至错误。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正确的辨析,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如,对于昭君出塞,杜甫感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欧阳修哀叹“红颜胜人多薄命”。他们对昭君命运的寄以同情的同时,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耻辱。而却赞扬:“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在此,如能点拨学生比较分析,就很容易认识到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认清古人错误的民族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唯物史观。
三、有利于发掘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
历史教育要树立“大文科”观,将文史政地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教学中引用诗词是很好的方法。首先,引用诗词本身就体现了历史与语文“文史不分家”的内在联系。其次,在教学中对古诗歌恰当适时地引用和巧妙地设问,是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如杜甫《咏怀古迹》一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名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我国第一部诗歌范文6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诗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中所蕴含的诗性审美,催生了许多具有诗性特质的创意设计作品。
【关键词】
古典诗歌;诗性审美;创意设计
一、中国古典诗歌诗性审美
(一)诗歌意象说1.意象何为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通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和体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较早,《周易•系辞》里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庞德在《诗刊》上声称:意象是一种在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2.诗歌意象诗歌意象,是指诗词中的一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使用过一次之后,后来的诗人开始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得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意义上。诗歌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诗歌意象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其诗人的感情。
(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的诗性审美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浸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借助意象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表现自己的希冀与追求。古典诗歌里意象的主体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是由诗歌里面的“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构成,不同的意象会构造出不同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写的是萧条落寞单调的秋景,这种秋景,渲染的是一种沉郁悲凉的意境,浸透的是主人公羁旅断肠的情怀。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王昌龄《闺怨》中的“忽见陌头烟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白《忆秦娥》中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些诗句中借用“送别、留恋”的杨柳意象来抒写离愁别绪。如:“红豆思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这首诗,借借生于南国的红豆这个意象来抒发对刘友人的眷念之情。红豆常用来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燕子的意象也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被古人用来表达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如,宴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诗经•谷风》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二、中国文化创意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文化创意设计是以文化为元素,将融合了多元文化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通过设计的方式加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背景的创意设计是时代的潮流,中国设计发展的趋势。
三、中国古典诗歌诗性审美下的创意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智慧和含蓄隐喻的修辞特点,这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也是世界文坛的艺术瑰宝。
(一)王维《杂诗》与园林空间设计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通过一树寒梅将家整个院落的空间氛围营造出来。诗人为了使意象具体鲜活,在空阔的空间中,选取一二件景物去描绘,使场景趋于单纯化、固定化,勾勒出了一个简单纯明的小空间。
(二)李商隐《夜雨寄北》与平面设计诗歌语言在语法上具有独特鲜明的跳跃特征,这种跳跃不仅仅是体现在语词的不连续,更体现在诗歌意象的镜头切换。[1]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的想象从巴山飞驰家中,绕西窗,又从家中折转飞回巴山,形成一个往复环旋的心理轨迹。空间上往复叠映,时间上回环旋转,虚实相生,婉转缠绵,荡漾出千种风情。把诗人在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与对妻子的伉俪情深表现得自然流畅,跌宕有致。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第三届亚洲艺术节设计的海报。(如图2)该作品利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镜头变换原理,巧妙地把印度舞蹈演员的前额、中国京剧脸谱中的旦角眉眼、印尼脸谱中的鼻饰、日本歌舞伎的嘴部等四个国家艺人的面部化妆组合成新的脸谱。不同文化背景的传统图形通过拼合嫁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亚洲艺术荟萃一堂的主题。
(三)Luckydoll作品《桂林米粥品牌形象设计》湖北设计师Luckydoll以桂林山水及倒影为主造型,以“米”作为创意点,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山水画,让人在进餐的时候享受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设计师抓住了桂林山水和米粒造型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让标志图形从外形上直观地传达出品牌两个最根本的信息点:品牌的所在地在“桂林”,品牌的经营内容与“米”有关。中国古典诗歌的诗性审美将日常物象给予了丰富多样的精神内涵和美好意愿,这些都在当代艺术设计灵感构思方面带来了启示。
参考文献:
[1]钱小兰.中国古典诗歌对平面设计诗性语言的启迪[D].中国美术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