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文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文文章范文1
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
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 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
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
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
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
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 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 本文的不足
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
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
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
讨论时一定要说,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 结论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
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en this from this data
Our results are lack of ...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
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
研究打下浮笔。
Notwithsta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tudy does suggest..
However, these problems culd be solved if we consdier
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来说,这一部份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
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
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这些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游可能
英文文章范文2
Ladies and gentlemen,
How time flies! Two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Mrs Brown came to our school to teach English in September,1998.Now she's completed her work successfully and will leave for home tomorrow.Mrs Brown is very strict with us.She's very patient and never tired of helping us in our studies.Her teaching is so lively and interesting that we can easily remember what she teaches us.We all like to attend her lectures.
Now I will,on behalf of all the students,express our gratitude to Mrs Brown for her remarkable work.We wish her a pleasant journey and good health.
英文文章范文3
2、《万有引力》,2011年4月上映,讲述了机场安检探测器的突然失灵,让延误了飞机的商务男邂逅了纯情女安检员的故事。
3、《失恋33天》,2011年11月上映,讲述了女主角黄小仙从遭遇失恋到走出心理阴霾的33天的故事。
4、《真心话大冒险》,2012年2月上映,讲述了因“真心话大冒险”游戏而引发的一系列发生在都市时尚男女群体中的故事。
5、《不二神探》 ,2013年6月上映,讲述了神探王不二在同事黄飞红和女上司的协助下,破获由女演员刘金水引发的“微笑杀人案”的故事。
6、《不二神探》里文章也太拼了,穿着短裙追凶,闪转腾挪好身手。
英文文章范文4
关键词:视觉文化扩张;电影;流行文化;消费群体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5-0071-02
一、前 言
自电影从不经意间引领了流行文化后,在其后的发展中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它创造流行文化的步伐,甚至成为了流行文化传播的载体和风向标。纵观国内外,由电影带动流行文化的现象不胜枚举,如在1953年拍摄的影片《飞车党》中,美国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影片中身着机车服的形象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和效仿,甚至他在骑机车时牛仔裤上的形成的褶皱在今天依然是牛仔裤经典的款式。同样,在影片《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在影片中饰演的公主的发型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国际流行的发式。这就是电影“流行文化”的力量,它可以弘扬一种文化,推动一个产业,甚至引导一种意识形态,这种力量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电影是视觉流行文化的引领者
电影从1895年发明以来,最初是作为一种活动影像记录的方式,但它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主体,风靡全球。在当今这个视觉文化扩张的时代,电影在其中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生物与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表明:“相同时间内,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视觉信息是听觉信息的900多倍,相同时间内,看电视新闻比听广播的信息量多900多倍,一个人看30公分厚的关于一个城市的书,还不如看30分钟关于这个城市的影像” [1],也就是说,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影像提供的信息是多层次、立体的,能更多、更快、更直接的被人脑所接收。就如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贝尔教授所说,“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2]匈牙利电影评论家、编剧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提出,“目前,一种新发现,或者说一种新机器,正在努力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并且设法给予人们新的面部表情方法。这种机器就是电影摄影机。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低于印刷术。”并进一步大胆的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3]
电影承载的信息以视觉再现的形式冲击人们的感官,以“可感受性”将其引导并推向流行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电影中,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超现实的世界都能被逼真的表现出来,它比文学、绘画、声音等媒介能更直观的传递信息,以影像内容的多元化表达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水平的观众想看想听的东西,讲述和推动反应大众文化潮流的故事。影像使我们与客观世界保持着一种真实的联系,我们消费电影的同时,也消费它呈现给我们的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从语言、服饰、音乐到行为等各个方面,电影对流行文化的形成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三、电影在流行文化传播中的平台作用
(一)电影是流行文化产业的核心与载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视觉文化急剧扩张的时代,电影正在成为21世纪流行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在视觉文化传播方面电影无外乎具备了制造和传播流行文化的绝对优势:空前充裕的资金、强大的明星效应,高品质的视听体验,新媒体技术平台,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等。电影可以说是各产业流行文化的集合体,这注定了电影将以其在视觉文化领域中的“霸主”地位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文化的不二“人选”。
除“硬件”条件外,电影与流行文化之间有其必然联系。一方面,从精神层面上看,影像能直通心灵,电影往往就像一面镜子会投映出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片段,使观众在跟随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景象中解读、对照、剖析自我。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书中,作者麦茨认为电影通过预先设定的符码构成的“意义世界”来叙事,人们接受各种传播符号的同时,其实是电影符号牵动了其中的象征意义,一件服装、一句台词、一个表情,甚至整部影片,一旦与某一观众群体的认知产生融合,形成共鸣,就形成了电影产生流行文化的必要条件,如切•格瓦拉在纪录片中头戴贝雷帽的装束,已经成为了革命精神的代表。
另一方面是电影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知道利益需求和供需关系是一切社会行为产生与发展的根源,通俗地讲就是需求产生供给,生产满足需求,从而达到利益平衡,这也是市场规律下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艺术和文化作品受到商品原则的支配,文化生产的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在文化工业中,交换价值和利润动机具有决定性因素。” [3]因此,在影片、流行文化、观众三者之间,流行文化成为了电影产业中联系电影与观众的重要纽带。并且,从当下观众的消费心理,影片内容,后产品开发等方面看,电影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流行文化产业,其发展是需要不断产生推动力的,这个动力就是满足观众的需求。无论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还是作为娱乐工具,观众在观影中都需要得到精神的满足或慰藉,一旦这种影响积累到足够强烈,这种感受在人的内心中就会产生强大的需求动力,于是人们通过模仿来延续这种满足感,这就成为电影产生流行文化的根源和能够维持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就是这样“借助影像的力量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3]
(二)流行文化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力
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曾说:电影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反对玩弄光的把戏,提倡“言之有物”。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一部影片能够成功登陆海外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更注重添加不同文化元素,以迎合观众。如《碟中谍3》、《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都包含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占领全球电影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它在避免电影叙事和电影美学上平庸与教化性的同时,将电影的景观性与文化元素很好的结合。它的电影表述往往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体现一种精神和文化,以此来打动观众,在得到观众认可的基础上,随之而来的是通过成熟的电影产业体系将音乐、图书、玩具、游戏等后产品推向市场(有时甚至会将衍生品先于影片推向市场),从而在全球进一步实现文化与商业利益共赢的局面。如1998年上映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先期推出的电影原声音乐在影片放映前就已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并进一步推广了影片,带动了影片的成功。但让我们反思的是,近些年制作的大部分国产影片除了追求高票房却很难给观众留下些什么,在国际上也难有共鸣。一些看似成功的影片往往是靠票房来吸引跟风的观众,天价的制作费配上牵强的故事,生产出了一部部“贫弱”的大片。从中也表现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观众的不成熟。缺乏观众认可的“流行文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流行文化的匮乏也造成了在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很难看到原声音乐、玩具、游戏等电影衍生品的成功开发,这使中国电影进一步丧失了以文化价值为核心实力,吸引观众,构建国际化、品牌化的优势。
四、电影语境中的流行文化对现实的影响
20世纪末,国产电影市场开使逐步走出颓势,大制作影片也随着贺岁档的形成悄然兴起。十几年来,国产电影市场日渐火爆,2010年全国票房已达到了100亿,随着一、二线城市观众观影习惯的形成,出现了一个潜能巨大并不断扩张的电影文化消费市场。据《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大陆观影人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以18~35岁的人群为主。这一年龄阶段的观众正是流行文化的消费主体,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认知的形式,对消费群体产生着重要影响。
如今,选择一个不受电影“流行文化”影响的现代都市几乎是不可能的,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成熟,使电影文化在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中得以迅速扩张。电影与新的传播手段相结合,使人们获取电影资源的途径更加便捷,人们也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与电影媒体有关的活动范围。而由此所产生的新媒体对青少年教育的积极与负面作用在近些年来也开始不断被人们争论。新媒体环境中,电影承载的信息在青少年之中的影响也更为巨大,在各大量生产的信息化时代,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一些电影中承载的负面信息:、枪支、暴力、烟草等等。当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在银幕上看到偶像吸着香烟或为“义气”大打出手时,“榜样”的力量会极易使跟风效仿的行为发生。因此,人们越发关注影片内容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这一问题。因为普遍认为青少年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还没有构筑起一个能抵御外界侵害的“心灵堡垒”。
因此电影的正面引导、教育作用关键在于它传递的“流行文化”所反应的核心价值观。一部电影承载的东西很多很重,有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化环境中,电影不仅仅是商业和娱乐产业,它还要承担起 “教化”大众的社会责任,去影响他们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向,而不仅仅是追求票房。如今,穿插在电影中的许多桥段几乎都成为商家利用观众心理,推销产品的广告。正如贾樟柯所说:“必须对中国电影过于拜金、泛娱乐化的倾向进行反思。中国电影如果始终笼罩在拜金和为娱乐而娱乐的氛围中,文化层面的东西就不可能凸显。这样的中国电影,是不可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尊敬的。”
五、结 语
电影与流行文化的发展是共生的,电影承载的文化内涵是电影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为电影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文化也凭借影像传播的优势地位,以视觉再现的形式得以扩张。如果说文化是内容,影像是形式,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出电影作为宣传、教育、娱乐等工具的作用。如今,电影语境中流行文化的形成以及影响应当成为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不断发展迈进的中国电影业积极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叶永胜.电影:理论与鉴赏[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英文文章范文5
根据联想投影机业务总监王钧的数据,2006财年联想投影机的年销量12200多台,07年上升到32400台,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联想投影机仍一枝独秀,业务销量激升至49100台,连续两年保持高增长!另据IDC研究机构调查显示:08年联想投影机连续三个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5.9%,DLP市场分额已经上升到第3位!
在采访中,联想投影机业务总监王钧将联想投影机在大市场环境出现种种不利因素情况下,仍然取得快速发展的业绩归功于凭借不断创新的产品及技术、人性化服务理念和PC强大渠道优势。
不断创新
王钧表示,联想在1999年初次进入投影机市场,2007年开始大范围的进入,一直以来,联想投影机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和资源进行产品技术的创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着重指出,联想的本地化研发能力在服务中国市场的时候发挥了“奇兵”的功效,可以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应对中国用户的需求。王钧还透漏,在2009年,联想将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这将是对联想研发能力的有力证明。
正是由于不错的产品表现和对特殊需求的快速响应,2008年底,联想投影机顺利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广播影视系统设备质量认定,并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广播影视系统设备质量认定证书。此次通过质量认定,标志着联想投影机已经得到国家广电部门的认可,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真实度。
服务不断升级
在售后服务方面,联想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和服务政策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联想针对投影机产品推出了“整机(不含灯泡)自销售之日起算2年保修;灯泡自销售之日起算6个月内且使用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保修”售后服务措施,如果投影机出现故障时,拨打联想外设产品阳光热线400专线服务电话进行报修,可得到就近的联想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现场服务。同时,联想还加强与用户间的交流与互动,以积累多年的服务经验对用户进行培训,根据用户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提供适应的服务计划。作为首家投影机服务商推出的VIP服务,一直以来更为投影机用户所津津乐道,投影机用户购买VIP服务产品后,联想为用户在全国35个城市内提供VIP服务。
整体优势 屡中行业大单
2008年联想利用其特有的客户、渠道“优势资源”:一方面来自在投影机市场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渠道和原有的PC渠道,另一方面则获益于联想在中国市场多年的积淀形成的客户积累,在投影机市场攻城凉地,屡中大单。
众所周知,联想占据国内PC市场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其在政府和教育行业上有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在2008年,依据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很好的用户基础,在文化共享工程(累计中标14048台)、数字影院(2300台)、金融保险(1896台)等多个项目中,斩获大单,成绩斐然。
结语
英文文章范文6
【关键词】隐喻 语言文化 社会背景 文章内涵 英美文学作品
隐喻是历史最为悠久且使用范围也相当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们在日常表达及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类型。只要我们留心注意就会发现,隐喻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让许多语言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如此热衷,并对此一直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
一、隐喻的含义及其在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作用
在高校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原著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醒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鉴赏能力。而在一些英美文学评论的文章中,隐喻的运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原著的把握和分析。
隐喻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行为中。换句而言,用中国的成句来解释就是人们常说的指桑骂槐。他们相似的地方都在于借助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拟那些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利用熟悉的物体过渡到陌生事物达到让人们更为形象了解的效果。
隐喻包含本体和喻体,但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完全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事或物,但二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和相似之处则构成了“隐喻空间”。隐喻能够有效的增强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性。
二、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社会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的关系
隐喻不仅自身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或是范式,虽然我们对于隐喻的具体使用方法并不陌生,但是隐喻的使用来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知识的影响。在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隐喻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原作者对某一个领域的熟知和掌握程度,既能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之间进行迂回,同时又能让人去理解与明白作者的意思,足以可见作者的个人知识范围之广和写作技巧水平之高。
隐喻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同时与文化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隐喻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在隐喻的使用过程中发挥这引导的作用。在以往对历史文化和隐喻的相关研究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隐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同r,隐喻在文章中所呈现的方式与作者的思维形式紧密相关。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疑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渲染力和感染力;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阐述的话,可以解释为对具有相似性事物的联想;隐喻作为一种语言手段来看的话,那么隐喻所表达的就是重复性的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议论。
三、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关联隐喻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形态背景下,有着其特定的话语模式,同时也表征着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交流方式。而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则会造成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理解的方式和角度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折射出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形象。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话语的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如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那么在英美文学中作者运用隐喻时可能会与大海、航行等内容相关。
隐喻也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借助于隐喻来表达一些抽象陌生的事物。如何正确的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关系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隐喻中包含了对社会制度的评判、对个人信仰的推崇、作者心理变化、社会文化背景灯各方面的内容。虽然,在理解隐喻时不能完全依赖于对于社会文化的理解,但是文化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促进了各国人们进行更好的交流。因此,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只有掌握了各国的知识背景,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中的隐喻,这样才能实现用英语与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从而达到高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教学目标,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当然,对于作品中的隐喻我们不可能去一一的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但是采用有效的文化理论和基础知识去理解或是阐释文中的隐喻结构,对于当今大学生英语学习和其他语言的学习还是显得尤其必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反映了原作者的个人经验感受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隐喻的生存空间已经变得相当广泛,并且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为此,隐喻的使用离不开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及渊博的学识,只有当人们真正的认识到隐喻的作用并且能够深入的理解其含义时,才能充分的体现隐喻使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