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1

心医国际是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公司致力于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医院临床业务系统软件和医疗信息技术服务。

心医国际目前拥有员工150多人,覆盖了全国80%左右的区域,先后在大连、沈阳、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了营销中心,并在郑州、长沙、成都、西宁等多个地区成立了售后服务分支机构和高效服务团队。目前成功服务于青海省卫生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医学院沈州医院、天津武警总院、天津南开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200余家。

伴随香港世铭投资正式注资,心医国际将全面与国际接轨,公司的目标是五年内努力成为中国数字医疗系统领域最专业和最具价值领军企业,业务规模突破10亿元,客户超3000家,并成功实现上市。心医人怀揣着致力创新、服务医患的坚实信念与您真心相伴,共赢未来!

企业优势和特点

优秀的团队是心医国际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级管理层与研发团队都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平均拥有15年以上的医疗或IT行业经验,80%以上的团队成员拥有医学学位或相关临床经验。无论从产品的研发还是市场的推广以及相关的服务,都会紧紧贴近客户的需求,以最简洁最实用的方案解决客户的问题,努力成为“您医院的医院”。

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贡献和表现

心医国际自2011年正式进入市场以来,已经成为近年来医疗IT领域成长最为迅猛的公司。从一次性获得IHE全部认证到一年内通过SFDA、ISO9001、ISO13485,从首次参与省级政采项目就顺利中标到两年内迅速覆盖全国范围超过200家以上的二甲级以上医院,心医国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认可,并于2013年初正式获得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世铭投资公司的价值注资,成为倍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最具成长性的医疗IT企业。

解决方案简介

青海省“省、县、乡三级远程会诊平台”的运营建设是以中西部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建设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有效提高中西部省(区、市)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该项目目前已经覆盖150家以上的各级医疗机构。

解决方案在获奖领域的优势和特点

由卫生部远程医疗产品标准制定专家主导设计,包括了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监护、区域协作、运营维护等模块内容。该解决方案:

基于B/S架构,客户经安全认证后可参与远程会诊;

支持各种影像格式,支持各种数据采集方式;

支持固定会议室模式的会诊和移动接入的会诊集成语音/视频能力,语音视频数据实时展现;

全面的会诊管理,丰富的统计查询和计费功能;

支持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上下级医院沟通更为顺畅;

支持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多点质控。

典型用户案例及用户反馈

青海省远程会诊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共开展远程会诊超百例,省级医院面向各州县医院共举办远程医学教育讲座千余人次。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使省级医院与各州县医院加强了医学交流,促进了各州县的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促进了青海省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省级中心医院与各州县级医院的沟通交流。依托远程会诊系统,各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开展了诸多例会诊,和诸多远程教育学习,通过对现实病例或专业讲座的讨论与讲解,加强了各医院间的沟通交流,使县级医院医生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方便患者就医,减轻患者痛苦,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使患者不用赶路、不用排队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临诊,省时省力省财。

系统为数字化的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远程会诊系统项目是青海省数字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它很好解决了相关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是青海医疗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与大通县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案例

2012年8月29日,大通县人民医院接待了一名马姓患者,该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曾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术后好转出院,但十天前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明显加重,故来大通县人民医院就诊。

接诊后,大通县人民医院立即对该患者进行拍片检查,以“双髋部及右大腿疼痛待查”收住院。同时,鉴于此患者病情复杂,随即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发出会诊申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到申请后,立即组织专家对该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网上教学平台;功能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7—0012—08

一、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国外部分教师逐渐开始尝试网上教学,他们将自己的课程框架、讲稿笔记和阅读清单等放在网上供学生浏览,通过E-mail等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1]。随着网上教学的尝试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专门的网上教学平台开始出现。

国外典型的网上教学平台有Learning space、WebCT、TopClass、Virtual U、Web Course in a Box、Asymetrix Librarian、FirstClass Classrooms、Blackboard、ARIADNE、CoMentor、CoSE、Learning Landscapes、Claroline 、Moodle、Dokeos等。国内典型的网上教学平台有电大在线平台、中华在线平台、人大的PRCEDU、北师大的VCLASS、清华的THEOL、奥鹏平台、网梯平台等。从来源上来看,国内外平台都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研发,二是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商业研发。从功能上来看,国外网上教学平台主要提供课程教学功能;国内平台不仅包括教学功能,还包括强大的教务管理功能。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3

摘要: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以及cernet2逐渐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实践,高带宽、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网络将为远程教育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包含视、音频等大颗粒信息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在不久的将来,将广泛运用于远程教育实践,并对整个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制作、同步

1. 多媒体课件的生成与再编辑系统系统框架

多媒体课件生成与再编辑系统包含两个大的模块:课堂直播录制模块与课件再编辑模块。课堂直播模块主要完成教育资源的实时收集、同步和播放;课件再编辑模块主要完成教育资源的重新整理、组织,并修订课件的描述信息和版权信息;两者配合形成可以实际运行的标准化多媒体课件。

1.1课堂直播录音模块

课堂直播录制模块,是b/s结构的。在教师端(服务器端),能够方便地将教师讲课的视、音频采集,并可以记录教师讲课过程中所用到doc文档、ppt文档、html网页、图片、flash、视、音频媒体资源,特别是可以将他们与教师讲课的视、音频中的影像同步播放和记录;同时,也可以同步播放和记录教师当前的桌面;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特殊硬件的支持下,课堂直播录制模块可以同步播放和记录教师在白板上的操作。在学生端(客户端)能够实时观看或是点播教师讲课的影像以及与此同步的各种教育素材、桌面和白板操作。课堂直播录制模块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将多媒体课件,实时播放;也可以,将课件记录到本地硬盘,形成课件毛坯。

教师端,视频捕获模块捕获教师视、音频或者其他视、音频媒体文件作为课件的主视频,用来控制整个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桌面视频模块在没有切换到桌面时播放黑视频;在切换到桌面时,实时保存或实时播放教师桌面。白板模块将硬件检测到的白板数据,以视频脚本的形式发送到主视频。资源收集模块将doc文档、ppt文档、html网页、图片、flash转化为网页的形式,发送到web服务器。桌面视频模块把桌面视频切换的每个动作通过资源同步模块,形成脚本,发送到主视频内部;白板模块把每五个落笔数据及其落笔的时间,通过资源同步模块,形成脚本,发送到主视频内部;资源收集模块把资源切换的每个时间点,及其资源url,通过资源同步模块,形成脚本,发送到主视频内部。整个课件可以保存,也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发送出去,进行教育直播。

学生端,通过url链接到流媒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获得它们的直播同步流。媒体播放模块用来播放其中的主视频,而脚本检测模块检测每个脚本同步点,当到达一个时间点控制页面进行资源切换。

1.2课件再编辑模块

课件再编辑模块,是一个本地应用程序。她可以将教学中运用到的doc文档、ppt文档、html网页、图片、flash、视、音频媒体资源进行同步组织形成多媒体课件。同步组织的主要原则是将教师讲课的语音、动作与教育素材的出现顺序同步,老师讲到那个地方,教育素材就跟着播放到那个地方。同时,也可以将已经组织好的课件重新进行排序组织。此外,在课件再编辑模块中,可以对于课件及其资源的描述信息和版权信息进行编辑、修订。采用学习对象元数据对课件进行描述,在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管理保持了教育资源的特征信息量,但大大压缩了网络传递的带宽;同时,采用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中的rights标签对课件的版权信息进行描述,增强了系统对课件的版权保护能力。

课件再编辑模块架构如图:

 

整个课件再编辑模块共包括四个部分:课程编辑准备部分、课程编辑部分、标准打包部分和xml编辑部分。

课程编辑准备部分,包含导入模块、课程管理模块、模板管理模块、资源收集模块。导入模块,负责将已有的网络课件包解包;课程管理模块,是准备部分的核心,负责课程的新建、打开、保存;模板管理模块,负责课件演示模板的新建、修改和删除,客户可以定制演示区的个数,分布位置,大小,以及填充内容;资源收集,负责将所使用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可用的html类型。

课程编辑部分,包含课程结构编辑模块、时间线模块、同步录制模块、预览容器。课程结构编辑模块排布课件的章节目录以及与所用资源之间的对应;时间线模块排布不同模板演示区中资源播放的顺序;同步录制模块负责将时间线模块中规定的资源播放顺序,写入到主视频中;预览容器是一个负责预览的控件。

标准课件打包模块负责将课件的一些特征信息转化为符合内容包装规范和学习对象元规范的标准文档,并同时把版权信息嵌入,最后,把这些标准文档和课件实体组织、打包形成标准化的网络课件包。

由于教育标准中涉及到很多xml内容,所以,xml编辑模块就是做关于xml的基础操作。

2.关键技术探讨

 2.1整体解决方案

系统采用微软的一整套视频处理方案。系统主要支持的媒体格式是:wmv、wma、asf;采用的视频编码codec是windows media video 7、windows media video 7、windows media video 9 screen;采用的编码sdk是 windows encoder sdk和windows format sdk;采用的流媒体服务器是windows media server。

采用微软的一整套视频处理方案的主要的原因:

微软的windows系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微软的媒体播放器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媒体播放器之一;

微软提供了一整套的免费而且效果还不错的视频解决方案,它的采用可以达到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要求,同时,降低网络教育的成本;

基于微软的视频软件,与操作系统结合的比较好。同时,流媒体的播放也采用微软流媒体服务器,因此,在微软整个解决方案的共同配合下,基于微软的视频软件,给我们的总体视、音频效果最好;

微软的整体视频解决方案基于mpeg4,所以,它的编辑性十分强;同时,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与其它视频解决方案比较,对于带宽的要求也比较低;

微软的视频编程接口丰富。windows encoder sdk和windows format sdk使得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编辑一些基于微软格式的视频资源和一些通用的视频资源类型,同时sdk中提供的一些编程例子对于我们迅速开发视频软件有很大的帮助。

 

  2.2同步方案

在本系统中,多媒体同步解决方案分为三个部分:教师的视、音频与一般教育素材之间的同步;教师的视、音频与教师桌面视频之间的同步;教师的视、音频与白板事件之间的同步。但是,无论何种方案都是基于微软的流媒体脚本控制技术的。

  2.3多媒体codec解决方案

微软提供了一些对于视、音频的数字信号编码器,每种多媒体数字信号编码器定义了对于支持的媒体的配置。利用这些codec可以根据需要压缩和解压缩媒体内容。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根据profile(.prx文件)中的配置进行媒体数据压缩。profile中的配置信息保存在压缩文件头中。当媒体数据进行解压缩时,保存在媒体文件头的配置信息就被读取,用来解压缩媒体数据。

各种多媒体codec的特性不同,而且对于视频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根据其特性合理使用。如:windows media video 9对于对比度强的内容表现的比较清晰,而且cpu消耗比较小,但是,对于颜色丰富的内容处理的就不近乎人意。而,windows media video 7对于颜色丰富的内容处理的就要好的多,但其他性能就都不如windows media video 9。

3.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制作、编辑系统完成了网络课件的制作生成、编辑,在这个流程中,融合了对于学习计划的安排和学习进度的管理,大大地提高了网络教育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泽运,《远程教育发展展望》,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2]包国庆,《教育系统工程——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高教探索》,2003年

[3]刘均,李人厚,郑庆华,倪冰,《面向同步实时授课的多媒体通信模型》,计算机工程,2003年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4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煤”、“科技兴煤”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网天下智力,育煤炭人才”的宗旨。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曹凤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摘要:本文以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为研究对象,面向开展行业培训的培训体系建设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远教战略与理念、组织管理与设计、课程体系与制作、平台建设与体系、专业队伍与建设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以探索一条开展行业培训的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新思路。关键词:煤炭行业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2、发展思路。着眼于“行业化、专业化、网络化”,沿着“推动、支撑、引领”的发展思路,落实“质量、服务、共享”、“平台、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开创煤炭行业“云培训”的崭新发展时代。

3、战略定位。立足职工教育培训,辐射人力资源建设;立足继续教育,辐射学历教育;立足主体专业技术,辐射多元化需求;立足煤炭行业,辐射能源领域。

4、煤炭远教第二个五年发展目标——985工程。煤炭远教网覆盖90%大型特大型煤炭产业集团,并兼顾中小煤炭企业;满足会员企业80%的煤炭主体专业培训的要求,并兼顾非煤专业;50%的煤炭员工可以通过煤炭远程教育网学习。

5、“456”煤炭远程教育模式“4”是完善“一网四平台”。直播网平台:脱网、随网并行;企业局域网平台:搭平台、铺网络、设端点、重运行、要考核;互联网平台:管理、分发、上传、使用、考核;有线电视网平台:搭平台、建网络、用课程、重宣传。“5”是推广五种课件使用模式:在线课堂集中使用,互联网上自学使用,企业局域网络使用,企业有线电视使用,脱网学习使用。“6”是健全“六类管理模式”:领导管理机构模式,网络技术管理模式,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服务与运行控制模式。

6、远教文化。以“网天下智力,育煤炭人才”为宗旨和使命,以“打造煤炭行业第一培训品牌”为愿景,以“忠诚煤炭培训事业,献身人才强煤战略”为核心价值观等,构建了完整的核心理念层和基本理念层。

二、组织管理与设计

良好的组织管理设计是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煤炭远教网在推进网络运行与使用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行业的实际,有机协调和整合企业组织的相关利益相关方,构建了符合企业和行业实践情况的集管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于一体的“三委会”的组织管理运行模式。“三委会”组织管理设计的出发点是工作节点和利益关联,落脚点是工作的目标实现和运行效率的直接优化,突出优点是高效便捷、渠道多元。具体做法就是组建管理委员会,委员由会员单位的主管领导组成,负责战略管理;组建教学委员会,委员由会员单位的部门领导组成,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主导计划的拟定;组建技术委员会,委员由会员单位的技术主管组成,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技术实现和技术转化。

三、课程体系与制作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开展好教育培训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刚性约束之一。煤炭远教网着眼于韩各样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面向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以煤矿生产、安全和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建构了教育、培训、认证、信息四个维度的综合项目一体化解决方案,开设了十个栏目板块,主要栏目有:安全培训、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煤炭主体专业知识更新、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煤炭大讲堂、党政管理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行业信息、学历层次教育、企业节目等。9年来,每年制作播出近3000课时教学内容,现在网上资源储量10000余课时,建设成了庞大的课程“超市”,部分会员企业通过网上培训解决了企业60%以上的培训任务。从资源保障上看,在全国范围与行业科研院所、院校通力合作共建了采煤、安全、机电、环保、地测、信息、管理、文化等领域的专业节目制作中心与演播中心。开发多媒体精品课程,采用三维模拟、二维动画和现场操作视频的方式打造全新课件表现形式。与会员企业合作共建《实用小课堂》精品课程,以动画、动漫、现场再现、虚拟仿真等多种表现手法,通过“一事一议”、“一日一题”、“案例分析”、“解读对话”等多种形式,“短、精、快”地传授各种实用知识与技能。

四、平台建设与体系

平台是支撑。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的技术平台能够很好解决传统意义上的交互学习、模拟学习现场等问题。煤炭远教网建立了集在线直播平台、互联网学习平台、局域网学习平台、电视点播平台于一体的“一网四平台”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制订了适应煤炭企业网络条件和不同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线直播平台是依托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直播和会议现场直播的网络系统。互联网学习平台是在中国煤炭教育网上建立的网上在线学习系统。电视点播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络在电视机上实现煤炭远教网的课程点播。局域网学习平台是在企业局域网基础上增设一台煤炭远教网课件服务器,通过互联网络与煤炭远教网实现对接,接收和更新课件资源,供煤炭远教网会员企业的学员在线点播课程。可以全自动接收及数据包,局域网数据收发系统真正实现无人值守功能。

五、专业队伍与建设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SOAWeb Services XML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56-02

1 绪论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教育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要求教育不局限在校园内,教育应该面向各种年龄的人群,应该满足不同职业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日益增多,信息量日益增大,表现形式日益丰富,远程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分散孤立、定位不准、缺乏交互等弊端日益显现。因此,要解决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必须开发高智能的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基于Internet的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给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 XML/WEB Services/SOA技术架构

2.1 XML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W3C 组织于1998年2月的标准。XML是一种通用数据格式标记语言, 使用者可按需创建新的标记,给基于WEB的应用软件赋予了强大的功能,给开发者和用户带来了很多好处:(1)可扩展性。XML让使用者创建和使用他们自己的标记, 而不是HTML的有限词汇表,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针对自己的需要定义文件格式, 并且以XML文件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2) 灵活性。XML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表示方式, 使得用户界面分离与数据结构化。XML定义的数据允许指定不同的显示方式, 使数据表现更合理;(3)自描述性。XML文档中的数据可以被任何能够对XML数据进行解析的应用提取、分析、处理、并以所需格式显示。XML表示数据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独立于应用系统, 并且这些数据能重用;(4) 不同来源数据的集成。XML能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很容易地结合在一起,发送到客户或其他服务器集合、处理和分发;(5) 搜索更有意义更准确。数据可以被XML 唯一标识, 从而使搜索变得更方便、更有意义;(6)本地计算和处理。XML 格式的数据被发送给用户后, 用户可用应用软件解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编辑和处理, 处理数据不必回到服务器端就能进行。

XML是一个开放标准,容易使用,支持国际化,与平台、工具、数据库、协议、编程无关, 是一种优秀的数据表示格式, 在远程教育中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实现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上网络资源的交互。

2.2 Web Services

Web Services 应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是面向服务的Internet应用。Web服务所使用的XML可以用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来描述任何数据,跨系统交换数据,建立了一个松散耦合的系统。只要遵守Web Service的接口即可进行服务的请求与调用,具有完全的平台和语言独立性。Web services是以XML为主的、开放的web规范技术,使用了一系列标准和协议来实现相关功能。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Web Services 体系结构

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包括XML ,WSDL ,SOAP 和UDDI。WSDL用来描述服务, WSDL是一个通用的描述Web服务的XML框架,WSD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包括:数据类型定义、服务所支持的操作、输入/输出信息格式、网络地址以及协议绑定等。UDDI用来和查找服务,UDDI标准定义了Web服务的与发现的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商业注册中心的方法,该商业注册中心维护组织和组织提供的Web服务的全部目录,其中的信息描述格式是基于通用的XML格式。SOAP用来执行服务调用,在Web 服务架构中,模块之间及模块内部以XML格式传递消息, 使得分布应用可以动态地集成,高效应用。关系如图2:

图2 Web services技术规范

2.3 SOA

SOA是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主要内容有:(1)所有功能都被定义为服务,包括较高层次的业务功能,交互功能和系统服务功能;(2)所有服务是相互独立的,外部构件根本不用知道,只要能取得所需要的结果就足够了;(3)接口是可调用的,无论服务位于本地还是在远端都不影响调用,服务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也不用关心;(4)在安全方面,验证请求,在需要时加密和解密数据,确认信息的有效性;(5)在部署方面为了优化性能,允许网络中的服务位置动态变化。

3 构建远程教育共享平台

一个优秀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平台应该要提供以下支撑服务功能:(1)在信息管理方面,建立元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统一数据口径、统一编码体系、统一维护基础信息、统一数据库的技术架构;(2)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开发方法,搭建统一技术平台,统一门户、统一对外信息交换平台、统一安全管理机制;(3)通过组织结构管理、工作流机制、权限管理等提供相关应用的协同;(4)为远程教育应用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可复用性提供技术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基于SOA架构的以XML为基础的Web Services平台无疑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理想选择。

3.1 XML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3.1.1 在教育资源描述方面的应用

网络教育中资源种类众多,格式各不相同,有很强的分布性,造成资源结构水平低下, 为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不便。利用XML结构化数据表示方法, 可以为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一种统一的数据描述机制。一个组织很容易根据应用需要定义一组XML标记, 将资源结构化表示, 并可以在组织内部将XML标准化, 实现局部资源描述的标准化。只要为整个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制订统一资源描述标准, 就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XML的数据描述和数据表现相分离的特点, 使得利用XML构造个性化的远程教育资源描述变得简单。使用可以通过XSL定义转换模板, 将XML文档转换为带样式信息的可浏览文档。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转换为HTML文档、SVG文档PDF文档等。当客户浏览XML文档时, 相关的DTD文件随着文档一起下载到客户端, 客户浏览器就知道通过XSL处理器处理相应的XSL样式表文件, 客户浏览器就能够以正确的格式显示信息。

3.1.2 在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XML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管理, 包括存储、查找、修改、删除、更新、交互等。经过包装的XML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独立单元进行传输和交换, 可以在不同的平台被执行、被重用。用XML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信息的描述,利用XML的特性和资源的元数据来开发智能化、综合化的Web 应用和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3.2 结合Web Services 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开办分校、二级学院等分布式结构特征,各校院系拥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进行自主维护和管理。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我提出了一套基于Web Services 技术的“自底而上、先内后外”的教育资源整合解决方案,即首先集成学校内部分散的教育资源,封装校内原有教育业务逻辑,建立校内认同web service 注册中心,利用系统集成这些web service ,实现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再建立校际远程教育Web Service 注册中心,集成校际Web Service,实现校际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最终综合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如图3所示,构建这样一个Web services平台,通过XML封装现有校内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形成标准的信息系统接口定义方式;通过WSDL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通过UDDI实现资源的与共享,通过SOAP实现在广域网、异构网络环境中信息与服务的交互。

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分层结构整合教育资源,自上而下分别是数据库层、XML 统一描述层、web service 统一访问层、web Service 注册层、应用逻辑层和设备访问层。

图3 结合Web Services构建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3.3 基于SOA架构的数据整合平台

SOA是新型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在校园Web 上分发并集成应用程序逻辑, 解决了Web 数据集中、冗余、无法共享的缺陷,屏蔽了后台技术的复杂性。该体系结构提出了服务提供方、服务方、服务请求方三个角色, 通过、搜索、绑定三种基本操作完成了Web 应用程序的实时整合,实现了Web 集中计算模式向分布式计算模式的转变, 并克服了原有分布式对象模型的紧密耦合的缺点。SOA在传统的校园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增加了一个服务层,这个服务层可以通过一套协议把应用程序从底层调出来,加以封装,再根据应用需求灵活组合,像配餐服务一样推送给用户。有了这种不依附于任何平台的服务层在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沟通、组合,信息系统就变成了“松耦合结构”,改动调整非常方便。

4 小结

基于XML/WEB Services/SOA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在一个异构的环境中实现信息稳定,可靠传输,为用户提供一个标准的信息通道 ,极大地提高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可靠性。

这种面向服务、松散耦合的体系结构,使所有开发平台都遵从一个标准,所有应用都可通过Internet使用和集成Web Services,减少了部署和集成费用。不同教育实体所拥有的远程教育资源经过新技术XML的描述和包装, 在基于Web Services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基础上,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和服务调用, 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共享,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高效率, 降低费用。

(基金项目:2009年度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立项课题,“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利用校园网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研究”(Fjg-0914))

参考文献:

[1] 沈培华. 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与实践[Z].珠海:《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大会报告,2002.

[2] 朱光宇,李松年.一个基于XML的数据收集与分发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2 ,28(1):257~259.

[3] [美] Thomas Erl. SOA概念、技术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柴晓路,Web Services 技术、架构和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远程教育解决方案范文6

通过宽带IP网络,为用户提供可交互视听节目的远程教育平台,已经在逐渐被用户采纳。由于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又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然而,摆在用户面前的方案可能林林总总,怎样选择一套合适的远程教育平台解决方案,需重点考虑安全问题。

四大安全威胁

远程教育平台的安全威胁可以从内容、业务、网络、用户四方面来分析。

远程教育数字内容的安全威胁可能包括非授权的内容观看和使用; 非授权的内容拷贝、截获,即通过非法监听业务网络获得数字内容; 以及破坏数字内容完整性,包括非法删除、插入、修改等行为。

远程教育业务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 未经授权访问业务; 假冒远程教育业务内容提供者的行为; 针对远程教育平台使用的各类服务器(AAA认证服务器、媒体服务器等等)进行恶意攻击,例如利用服务器应用软件或者通信协议的安全漏洞发动攻击、采用拒绝服务攻击等等; 盗窃敏感业务信息或者篡改信息(例如计费信息等等),这一类行为通常通过恶意程序窃取敏感的业务信息。

网络传输的安全威胁包括: 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电力问题、人为破坏等)造成的网络设备/传输线路故障; 针对网络设备或隐形资产(带宽)的恶意攻击; 针对内容交付系统节点的恶意攻击; 另外还存在传统内容下发(组播)技术中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如基本组播协议中并没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例如没有对组播源的认证机制和动态组播树成员的控制机制等。针对IP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存在拒绝服务、侦听、伪装、修改数据、非授权接入、事后否认等六类主要的安全威胁。常见的安全攻击行为有IP欺骗、重放攻击、反射攻击、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分片攻击、网络侦听、应用层攻击等。

针对用户的安全威胁包括: 用户终端的安全漏洞,例如操作系统、服务、端口没有设防; 网络恶意代码/病毒对终端设备的危害; 还有用户信息被盗取的行为,黑客一般是采用木马类程序来远程盗取用户信息。另一种威胁是,用户接收设备由于受到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或者大量的垃圾流量而造成失效,还可能有未经授权的终端设备连接到远程教育平台网络。

三重安全保证机制

用户层接入安全

首先需要保证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安全,防止由于它们的安全漏洞对远程教育业务系统和网络带来的冲击。终端设备可通过相应的认证协议对远程教育业务系统进行反向认证,确保远程教育业务系统的身份及合法性,杜绝第三方恶意伪造远程教育业务站点。

在远程教育平台业务层面上,要求业务系统能识别用户身份,区分合法用户与非法用户。系统应加强与合法用户的通信标准安全协议,对于非法用户需要记录其通信链接信息,可用于日后审计,并拒绝提供对非法用户的服务。另一方面,系统应采用保护机制防止DoS/DDoS攻击,确保远程教育平台不受到第三方恶意攻击,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

在用户接入网络中进行访问控制和授权,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在认证授权过程中,用户信息的机密性保护也是必须的。方案应要求用户的权限分配流程是安全可靠的。在用户认证过程中,推荐使用双向认证机制(例如,基于PKI的认证),以保护用户不受伪装业务提供者的攻击。对于已经认证通过的用户设备,业务系统可在流程和通信中使用与其匹配的安全措施,保证远程教育业务访问的安全。

内容的接入控制与认证

在远程教育平台上需要建立内容和内容管理编辑者的审核机制,保证内容管理编辑者和远程教育平台之间是可信任的。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业务提供源的认证等)保证内容编辑管理者的真实性,防止内容管理编辑者对远程教育平台的滥用。

内容访问安全机制保证了内容只被授权的使用者在规定期限内以规定的方式使用,并能够实现防止远程教育内容被任意分发。

内容加密机制可对内容进行访问限制。平台内容只有在客户端被判断为合法使用时,才能被临时解密使用。这种安全机制极大地保证了终端用户看到的远程教育平台内容是合法和真实的,彻底杜绝了伪造内容被接收的可能。另外,系统还应提供加密机制,能够防止解密后的内容被任意复制或修改。

防止内容被任意使用的机制指用户终端通过可靠途径获取内容的使用方式(如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间)。另外,端到端的业务访问安全机制采用了网络组播安全保护,远程教育平台传输网络使用的IP组播协议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功能: 例如组播源的认证、对组成员控制等,以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保持业务的有效性,如启动应急DoS防攻击和业务模块备用倒换功能。

系统还应保证终端设备和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安全,支持通信的可用性、完整性、可鉴别性、机密性和不可抵赖性。

视频广播监控功能利用设置相应的监控点,对视频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有非法内容应可进行内容切断。

系统应能保障远程教育平台在终端设备上的页面安全,能够对远程教育页面生成服务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有非法入侵,或非法修改页面,系统能够立即告警和阻止。

业务溯源机制可记录用户使用业务的操作信息,在出现故障或者有审查需求时,能够根据时间、用户、特定操作来查询定位问题,还应能提供实时的统计查询,对平台内容进行的操作,包括、修改、删除等行为都需要有记录。

远程教育平台的安全审计机制用来验证和测试现有的安全要求与实际的情况是否一致。远程教育平台需要在接入控制安全、内容安全和业务安全等方面提供可审计的手段。

内容播控安全机制

内容播控安全是为了保障播出不间断、内容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到用户的播出不扰、播出的内容符合监管要求。

远程教育平台面对大量用户提供服务,为保障播控安全,除了在技术上保证播出的实时节目的安全和服务质量外,平台中还应部署相应的播出监控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告警。播出内容的主观审查系统主要负责审查节目到远程教育平台的输入不间断、内容质量有所保证、内容本身符合国家监管要求等。

直播节目在播出时应当有延时功能,对播出的内容进行控制,在必要时中断节目播出,进行切换片源、插播垫片等操作。

为保障远程教育平台到用户的播出通道不中断和不扰,IP网络层设备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还应对VOD内容的节目进行审查,监测内容质量和播出安全等。

梳理关键技术

通常安全机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如下内容:

1. 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

只有认证通过的用户能够被授权使用数字内容。相应的授权内容可以包括: 接收设备(一台或是一组)、使用该数字内容的时间段、可以使用的次数、输出格式等等。未经授权的用户不能接收媒体流,即便收到了也不能解码使用该数字内容。

方案应设计数字内容的完整性和机密性。远程教育系统应能够保证在平台网络中存储、传输的数字内容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版权保护能够使远程教育业务网络中传输和存储的数字内容版权不受非法编辑和操作。

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器端的DRM 构件加密需要的媒体内容,并记录相关的加密信息。产生和记录密钥,并为内容加密构件提供分配密钥的服务。服务器端的DRM 构件检验用户的访问权限,并以安全的方式向授权用户提供加密内容的解密信息。远程教育平台用户终端的DRM 构件利用收到解密信息解密加密内容,并将明文送往解码组件。

2. 内容分发策略技术

在传输分发远程教育平台内容之前,需要对接收内容的存储设备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进行内容分发; 如果验证未通过,则不会传输该内容。

3. 设备验证机制

远程教育平台内的每台服务器设备都具有设备验证机制。每台设备在与系统内的其他设备通信之前,都需要注册且定期验证,只有成功注册并验证通过的设备,才能进行正常的业务通信。这样能有效防止非法设备的插播等恶意攻击。

4. OS安全技术

除了在网络层使用防火墙和ACL关掉不必要的网络端口以外,还应关掉系统自身不必要的进程和业务端口。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病毒库也是必须的,防止Hacker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对操作系统自身进行DoS等攻击行为。

5. 终端认证技术

终端用户设备在访问远程教育业务之前,都需要进行设备认证; 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到IP地址,然后再进行终端设备的系统接入认证。当这些认证都通过以后,系统才会允许用户设备访问其他远程教育业务。

6. VLAN划分

在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内部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对不同的子网进行隔离,可减少广播包对不同网段造成的影响,对不同的VLAN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也可提高网络和平台服务器的安全性及性能。

7. 防火墙保护

利用防火墙技术对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器进行严格保护,除了禁止Hacker对系统进行非法主动连接以外,还可设置严格的TCP/UDP端口及IP网段限制,只有防火墙明确打开的IP网段及TCP/UDP端口,才能对系统进行访问,否则一律丢弃。

8. IDS/IPS入侵检测/防护系统

远程教育平台还可采用IDS/IPS入侵检测加强入侵检测及防护功能,它们将与防火墙产生联动操作,当IDS/IPS检测到Hacker攻击行为时,除了立刻阻止该攻击行为以外,还会通知防火墙改变安全控制策略,达到预警及彻底拦截攻击行为的目的。

9. ACL端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