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荀子劝学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荀子劝学篇范文1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 荀子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48、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2、礼者,人道之极也。 —— 荀子名言

5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55、酒乱其神也。摘自:名人名言网

5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58、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59、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荀子名言

6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 荀子经典语录

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65、公生明,偏生暗。

6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

6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7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71、思索以通之。

7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7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7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7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76、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7、笃志而体,君子也。

7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7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80、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8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8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 荀子名言

8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8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

8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劝学篇范文2

一日,吾正伏几观书,忽见一虫,其腹生六爪,皆如黑线,几不可见。身小若樱桃,玲珑小巧,赤质 而元 章,吾甚异之。吾无意间将此虫翻转。后吾观此虫:已复爬起矣。吾心疑之,欲观其复爬之过程,遂将其翻转。但见其六爪乱挥,身躯乱抖,可怜之状,吾亦不忍。方欲助之,见其抓吾放于一旁之尺边,猛翻起,身几斜而后正,则复爬起矣!吾奇之,乃翻举尺于空中,其竞能吊爬于尺背而不松,真奇虫也!

嗟夫 !虫皆如此,人亦可乎?荀子于其《劝学篇》中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则凡事锲不舍,即成!

其虫虽小,不足一提。但其予吾启示,吾虽不知其名,而铭记其亦矣!

荀子劝学篇范文3

关键词:儒家思想;美丽旅游环境;两个圈层;构建要素

儒家文化当今社会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但在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状况却不容乐观。在清华同方网中,查词条“儒家文化在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获八十九篇论文,几无一例真正反映和论述这一内容。再查词条“儒家文化在旅游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得一千零七篇论文,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也几近空白。即使偶有为之,也多是就某一景区的传统文化特质、或是对文化的某一载体如建筑或建筑装饰、或对某一区域或区域内的某一资源环境保护等展开研究。有个别文章虽然研究了旅游环境,但仅仅是就环境直接研究,并未引入儒家观点或以儒家文化视角加以阐述。由此看来,对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方面的应用研究,是颇为贫瘠和单薄的。基于这一前提,笔者欲将这这一领域稍掀开一个视点,作浅显尝试。

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于“礼”和“仁”,就是儒学的本质和本源。由本源发展而来,经过数代儒学大师的推崇和发展,对儒学本源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①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抗,提出了“性恶论”。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儒家学说从源头上发展出“性善”与“性恶”的对抗性理论,对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延伸应用的启示是:追本溯源,是人类的本能和永恒的追求。显然,旅游环境构建的本质是美丽,这是旅游环境构建的源头和内驱力。旅游环境的美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美,一是人工美。还未生发人类之前的地球环境,可称之为纯粹的自然美,这时的环境就是一张白纸,是纯自然的存在和世界固有的状态,未沾染上半点人类的印痕。人类祖先生于地球之后,美丽的纯自然就宣告了它的结束,此后的自然环境再也脱不了人的干系。虽然这时候的自然美,同样可划分为自然美与人工美两种,但与人结合后,也只能是指人工影响下的有人的烙印的自然之美。因此,我们当下研究的旅游环境构建的美丽本源,就是指有人时代影响下的自然环境的美丽构建。当然,也包括建筑在自然环境之上的人文环境的美丽构建。

放眼当今,纯自然或纯人文的旅游环境,是不可能存在的了。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或自然与人文的人为划分,是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主体环境。这种环境,在美丽构建中又可划分两大类型,或称为两大圈层更为合适。一个圈层是旅游背景(旅游界常称之为旅游环境,指景区之外的旅游环境),一个圈层是旅游景区或景点(但也包括旅游景区点之内的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或旅游景区(点),都是属于旅游规划的内容。自改革开放伊始,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至今已逾三十余年,翻看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库专家成员所做的部分全国性旅游规划案,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旅游规划偏重于旅游景区(点)的规划设计。少量规划案中涉及到旅游背景或环境问题,但只是作为其中一个篇章或一个要点迫不得已的略写,重景区重景点轻环境轻美丽背景的现象,在旅游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呈现着普遍性,这显然与儒家所秉持的“中庸”之道相违背。《中庸》第一章纲领里讲:“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这一意思是说,“中”乃指不偏与一方,“庸”指常规、不变之理。传统观点认为,孔子孙子子思是《中庸》的作者。他指出:中庸,放开来可充塞天地间,收拢来可深藏与隐密内心,意味是无穷的,是实实在在的学问。附和中庸之道的人是孔子心中高尚的人。儒家宣扬的“中庸”,是着眼于人性修养这一角度的,如包括学习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包括做人规范:“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三达德”(智、仁、勇),修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至德。后世常将儒学中庸之道的“中”延伸使用,其核心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不偏于一方。旅游环境与旅游景区是旅游规划的两个核心内容,偏于任何一方都显示出旅游规划这一学科的不成熟。共属于旅游规划“母体”上的两个圈层,也可用儒家所持“中庸”里的“庸”作进一步诠释。“庸”讲的是不变之理,恒常性。旅游环境与旅游景区作为规划两个核心,肯定同样具有恒常性,除非旅游规划学科消亡。但是,从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来看,又与中庸里“庸”的含义存在着极大差异性,这应是对儒家思想的逆向引申认识。两个圈层,并非是具有严格界限的两方,并非是非阴即阳、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从理论上,可以将两者进行绝对的区分,但在规划实践中,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状况。两个圈层之间,在实际规划中经常处于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互为前提、互为背景或景区点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换句话说,旅游环境可变为旅游景区点,旅游景点可变为旅游环境。如杭州西湖、泉城公园,将院子围墙一拆成为公共休闲空间和场所,名义上为景区,实则已成为旅游的环境或城市旅游的背景空间,这在旅游上已有新的称呼,被称为“场地类景区”或不收门票的景区。还有一例,我国多数城市都建有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号称城市大客厅,被赋予了旅游和健身休憩的功能,称之为旅游景点当不为过,但称为城市中的美丽环境中似乎更为恰当。

现实中两个圈层的关系,还会进一步复杂化。所有的旅游景区内部必须得依托旅游背景或旅游环境而存在,旅游环境或旅游背景做到一定质量,可上升为旅游景区(点)。因此,构建好景区内部或景区(点)的旅游环境,不仅可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同时也必将提升旅游景区(点)所在区域的旅游品质,而这一点恰恰是旅游规划所忽视的。大量的旅游景区尤其是景区环境的低劣和杂乱,使得旅游景区成为一个个杂乱差环境中的美丽孤岛,即使旅游景区做得再优美,也必然导致游客对景区所处区域整体上的评价打折。当然,若景区及景区内部的旅游环境再做得不尽人意的话,旅游效果可想而知。提升旅游环境的优美度,已成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品质和景区旅游氛围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举。改造提升或重新打造的思路很多,借鉴儒家思想指导我们更好的构建美丽旅游环境,是众多思路中的首选。

《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儒家的“和而不同”观,实质是“”。总理在国际外交上所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方针”,实际就是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而不同”观,从人的修养出发,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管理等若干层面。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重在借鉴和倡导“和”。“和而不同”观中的“和”,是指不同思想观念和利益需要之间的协调最终达到和谐。优美旅游环境的创建和提升,也离不开这一观点的延伸指导。优美旅游环境的构建,不是“观念和利益”之间搏弈后的和谐,而是“各种要素有机运用”组合后的和谐。旅游环境构建的基本要素大致有六个:自然地理、交通、建筑、植被、配套设施、文化,六大要素还可分解为若干个子要素,如自然地理,有各种的山、水等;交通有道路、桥梁、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类型;建筑有中式、西式、东亚、西亚、少数民族、宗教建筑之分;植被有南方、北方、高大与短小、灌木与草木之分;配套设施,如各种工程管线、路灯、广告牌、下水井、弱电等,文化的要素极复杂和繁多,不再列出。总之,要素(包括子要素)无论多少,最终组合的总目标是达到整体上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整体上要达到或统一、或均衡、或对称、或动感、或雄壮、或刚劲、或柔和、或流畅、或轻婉、或轻巧、或稳定、或有节奏、或有韵律、或主从分明、或比例适中、或符合黄金定律美感,或几种美感相叠加等。旅游环境组合构建后整体上呈现出的和谐度、优美度、视觉舒适度、完美结合度,是评判旅游环境优劣的主标准之一。反过来说,各种要素组合后呈现出杂乱、无序、失衡、突兀、参差不齐、坚硬、沉重、生涩、单调的环境效果,就是严重的不和谐。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杜维明对“和而不同”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同”与“和”的区别是:“和”的对立面是“乱”。“异”是“和”的必要条件,无“异”就不能“和”。杜先生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和”与“异”是互为前提的,“和”不是无原则的“同一”,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个性”就是“异”。整体上呈现“和谐美”的旅游环境,是有缺憾的美,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钢筋混凝土浇铸成的水泥丛林,虽然整齐划一,但却是窒息压抑的。如何才能达到“异”,是旅游环境构建必须慎重考虑的。对于这一点,荀子的《劝学篇》给我们提供给相应的思路,由思路可沿展成方法。《荀子·劝学篇》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与“冰”来自于构成要素,却胜于要素本身,奥妙在于构成的理化方法。这一理念,与美丽旅游环境构建不谋而合。旅游环境是否优美,最终取决于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这种组合绝不是简单的相加、堆砌、排列或叠加,而是受制于多种技巧和方法。组合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空间、尺寸(如体量、大小、厚薄、宽窄等)、色彩、形状、材料。以上各种构景要素(包括子要素)组合在什么空间内、组合成多大体量、赋予何种颜色、呈现出哪种形状、使用什么材料,是根据构建者的思路和想法变化而变化的。同样一条街道、一个庭院、一个村落等,由不同人将各要素用不同方法组合起来,旅游环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同一人所为,在不同时段也会表现出相异。

“和”与“异”是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两种追求,不能偏颇任何一方,否则又可能出现与儒家思想相违背的局面。《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反映了儒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偏于文,亦不偏胜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李泽厚引《朱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过犹不及”是儒家极为重视的理论思想,实质是要注重“度”。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很重要,但度的把握更重要。偏重“异”就意味着忽视“和”,重视“和”必须兼顾“异”。这就需要环境构建者对构建区域作深入调研,将所构建区域的各要素包括子要素情况烂熟于心,再恰当运用组合方法,最终达到旅游环境的“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美。

旅游环境的构建,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环境的再造或重造,二是提升或改造。毫无疑问,再造重造或提升改造,都应追求多样又统一、有个性又和谐的美。但是,这种追求的前提是环境必须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的改变提升必须是以不牺牲资源为代价。环境构建不美,只能是功夫不到家。在构建美丽环境的过程中,让环境资源遭到破损甚至灭迹,那就是罪过了,这一点尤为重要,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对这一问题就有过类似阐述。《孟子》中曾论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认为:牛山的树木曾经很繁茂,用刀斧砍伐,繁茂必然不能保持。山上的树木日夜生长,嫩芽新枝长出来,放牧牛羊后,山变成光秃秃,人们就以为这山不曾长过成材大树。人物一理,有些人之所以丧失善心,类似刀斧天天砍树,善心被经常“砍”掉,最终善心不保。

孟子此段话本意是为说明如何保住“仁义”“善良”之心,无意间却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过度砍伐或过度放牧。孟子不仅看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保护的方法。《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粮食吃不完,就得做到不耽误农时;鱼鳖吃不完,就得做到大塘捕捞不放细鱼网;木材用不完,就得按时令采伐。孟子的思想观点不言而喻,与当今时代我们常讲的可持续发展如出一辙。这一思想放之在旅游环境构建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做就必须做好,就得构建出真正秀美的环境。否则,环境构建不好,甚至构建过程中环境还遭到破坏,宁可不做。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旅游景区。

儒家的思想博大精深,难以穷尽,给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无尽的宝藏,如儒家的“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思想;和合思想;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思想;荀子《劝学》篇中体现的人要有恒心有毅力的规劝思想;甚至在儒家“礼”的思想上发展为“隆礼”、并成为法家思想源头的思想等,均可被旅游环境的构建广为借鉴引申,生发出有效的方法。“天人合一”与“和合”思想可指导解决当下环境膨胀、环境危机、生态恶化的问题;“人定胜天”与“做事情要有恒心毅力”的思想,可引申说明在美丽旅游构建中,要重视人的作用,更要端正做这一事情的态度,这如同儒家的“义利”观。美丽旅游环境的构建,不仅仅追求利益的驱动,根本上是为了使当代幸福并造福子孙后代。“礼”上升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规则,就是法。礼法,是约束全社会的。同样,我们可以引申应用到旅游环境构建中。旅游环境构建的美丽与否,不是凭主观判断,更不能凭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嗜好,而应交由相应的专业机构和公民进行打分评价,最终筛选而出。专业机构打分和公民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的有效应用。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儒家思想,成为指导美丽旅游环境构建的思想源泉和构建方法的生发库,在此我们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还有待于假以时日坐下来,细细揣摩,认真体味,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

荀子劝学篇范文4

不久前,一位作家朋友应邀回小学母校做演讲,他告诉我在和学生们交流的时间里,有学生递上了不少纸条。有一张纸条上写的是:您上小学时的理想是什么?

这位作家朋友在学生们面前很坦诚,微笑着说他上小学时的理想不是当一名作家,而且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作家并且靠写作安身立命。他给学生们讲述起了自己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堂课。

在那堂课上,语文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站起来畅说。有的说是当科学家,要发明很多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有的说要当歌唱家,唱出许多动听的歌曲;有的说要当作家,要出很多人们爱看的书;有的说要当画家,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来;有的说要做一名光荣的军人,保家卫国;有的说做航天员,飞上月球……那时的他站起来唯唯诺诺地说:“我想上初中。”作家朋友告诉我,立刻,那演讲台下的同学们爆发出了笑声。作家朋友微笑着给我说,记得当时在小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笑了,觉得他说的太没有理想色彩了。

紧接着,他告诉我,他之所以说出那样的话,是因为他的农民父母对他小时候的教育。那时,他家境不好,父母要他好好上学读书,就盼着他读完小学上初中,上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参加工作。因此,他的父母从他上学时就教育他,不管将来做什么,都要像农民种庄稼那样,踏踏实实地劳动。天灾不收庄稼那是没办法,但还可以再等来年啊。将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怨天尤人,要有勇往直前向前冲的干劲。当时,他觉得那时的理想就是考上初中,只有考上初中,才算登上一个新台阶,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他所坚信的。

后来,他确实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过来的,虽然第一次考大学时落榜了,但他在复读时通过努力还是考上了大学。再后来,他靠辛勤的笔耕成长为一名作家。

荀子劝学篇范文5

图/耳东东

儿时,在课本上读荀子的《劝学篇》,能熟背全文。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却仅仅限于字面上,对其深义,不甚了了。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背诵不那么流利了,甚至记住这句,忘了那句。但是,自觉对其深义,渐渐有了些体味。

《劝学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当年,老师讲清了这段文字的含义,吾认为这段话讲得在理,但心中有几分疑问。在吾之老家,螃蟹并非仅寄居蛇鳝之穴、岩洞石缝,它们也是打洞的。在田埂上,在靠河边、溪边的土坎下,常常可以发现蟹打的洞。蟹洞漏水,因此蟹为水田一害。那时,吾与小伙伴经常抓蟹,这些是知晓的。荀夫子大概没抓过蟹吧!后来才懂得,蚓蟹之说只是说明一个道理的比喻,既是比喻,就只能“近”当而非“尽”当。螃蟹确多寄居蛇鳝之穴者,夫子之说未尝不可。夫子要说明的道理是:学习必须“用心一矣”。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使吾深感夫子所言“用心一矣”,乃一千真万确的道理,学习是这样,工作是如此,做其他事也亦然。有兄弟二人,年岁接近,学习、生活环境相同,智力上也看不出多少差别。但是,两人的学习成绩,却相去甚远。吾不解,仔细观察了他们一段时间。哥哥很贪玩,玩起来真是忘了一切,坐在那里旁若无人地打上两小时棋谱、做半天木石小玩意儿,是常有的事。但是,读起书、做起作业来,也同样旁若无人。任屋中乒乒乓乓、吵吵嚷嚷、人来人往,他似乎根本没听见,头不抬,眼不邪。如果突然有人跟他说话,他会抬起头来,瞪大眼睛,一脸愕然。弟弟学习很下功夫。放学归家,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总在看书写字。但是,看一会儿书,又写写字,字未写完,又去看书。屋中有人说话,他停下来听听。窗外有人走过,他探头出去看看。哥哥学了,也玩了,成绩很优秀;弟弟学了,没怎么玩,可成绩不如其兄。观察之后,吾得出了一个结论:哥哥为何学习好?用心一矣――无论是学还是玩;弟弟为何差些?不专一,用心躁也。

吾曾识一君,颇具才华,思想敏捷,文字流畅,诚挚待人,工作积极。吾曾不只一次暗想,此君将来是可以成就点什么的。不想,此君在机关干了几年,觉得机关太清贫,便下了海。在海里扑腾了几年,先后做过几样营生,又觉得商海无常,想搞学问。听说在一个什么研究所干了几年,又觉得搞学问太枯燥,耐不住寂寞,想做点别的什么。一晃十多年过去,此君已过不惑之年,然而,除了已娶妻成家之外,没听说“立”了什么。吾闻之挺感慨。与此君学历、年龄、才智差不多的几位同志,有的已是教授,有的成了高管,有的身居要职,有的财产不菲。以此君之才,不该在人后,然无大成,吾以为乃因此君“用心躁也”。

吾另识一君,十几岁入伍,没有上过大学。从战士到提干,转业到地方后,从一般干部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此中之努力、艰辛,可想而知。一日,忽闻此君策划、构思了洋洋近百集的长篇历史电视剧,播出后在社会上相当轰动。吾见到此君,一番祝贺之后,便问及此剧的创作过程。君告吾,他很早就对这一段历史很感兴趣。二十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多么忙,从未间断找书看、向行家请教、收集资料、谋划构思,今天终有所得。听罢此君一席话,吾感慨良久。学问基础并不高,才智并无超常过人之处,更无充裕的时间,然成就如此鸿篇巨制,使一些大家难以望其项背,何也?“用心一矣”!

“用心一矣”方能学有所成,功有所成、业有所成,已为众多事实所证明。然吾生性好钻牛角尖,不满足于知其然,欲对其所以然稍知一二。为什么“用心一矣”方能成事?思来想去,有了点想法,不知是否沾边“要领”。

想法一,“用心一矣”方能集中精力。吾以为集中精力的含义有二:不分心走神;集中诸多能力于一点。有些事,必须全神贯注,方能成功。若身坐教室,一心却想着“鸿鹄将至”,岂能听清教师所授,学有所得?一边抚琴,一边想着升官发财、灯红酒绿,怎能奏出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有一则故事讲,一卖油老翁,能将一瓢油,点滴不洒地从一铜钱眼中,注入瓶内。虽是多年磨炼熟能生巧,但若注油时心有旁骛,定难滴油不洒。吾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全神贯注地看书、写东西、想问题时,全然忘了其他。家人唤叫,或无动于衷,或老大不高兴。之所以如此,乃因入境可以一气呵成,停顿分心,将事倍功半矣。

有些事,须集中意、智、体、能,方可做得好。打枪射箭,目不转睛,体就位,臂、手协调动作,调息定神,集目、体、神于一心,一心注“的”,方可得心应手,弹不虚发,百步穿杨。刘翔跨栏,堪称一绝,为世人所称道。但仅凭双腿能完成这一“绝跨”吗?吾以为不能!吾以为,须集中意、技、体、能于一跨,方可创造出如此奇迹。集中诸多能力于一点,还有些类似集中兵力。面对强敌,分兵难以取胜;而集中兵力击敌一部,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用兵如此。学习、竞赛、工作,与用兵事不同而情理相近矣。

想法二,“用心一矣”方能坚持不懈。世间之事,大多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大事、难事,非经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能成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勋立业非一日之功。高敏跳水,辉煌在一瞬间。可是,十多年她流了多少汗、流过多少泪、受过多少难熬的痛苦,局外人是无法知晓的。旧时求取功名,有“十载寒窗无人问”之说。如今要在科学技术、学问上做出点成绩,就不是十年的事了,仅中小学就不是十年能念完的。长期的艰苦努力,不是随随便便所能做到的。

“用心一矣”才能坚定信念。信念,是坚持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基础,而只有用心一矣,才能有坚定的信念。那些可敬的先辈仁人志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艰险,前赴后继;面对屠刀,慷慨就义;百折不挠,终生不悔。他们为何能如此?用心一矣!他们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做成一项具体的事业、乃至具体的工作,也需要坚定的信念。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那些用心不一,朝秦暮楚、朝三暮四的人,是不可能有坚定信念的,也就谈不到为理想、为完成一项事业,长期坚持不懈。

荀子劝学篇范文6

伯牙是不会咬人的。伯牙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斯斯文文的音乐大咖。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等,是他冠绝千古的代表作。

伯牙的原籍是在楚国的郢(ying)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也有人说“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其实这都是上了小说家冯梦龙的当,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其实,他就姓伯。

创作俱佳的伯牙

伯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琴师,他擅长七弦琴演奏,琴艺非常高超。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既是弹琴高手,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素有“琴仙”的美誉。因为伯牙过人的才华和崇高的声誉,非常重视高雅艺术的晋国,就委任这位很有文艺范的伯牙老师一个不小的官职。

你要问伯牙老师的演奏技艺究竟有多高明?咱就这么跟你说吧,在《荀子・劝学篇》中有这样生动传神的描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mo)。意思就是说,每当伯牙弹琴的时候,美妙的音乐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儿也会仰起头来聆听。你看看人家有多厉害,别以为对牛就不能弹琴了,只要你琴艺足够高明,无论是牛呀马呀猪呀,也都是能够欣赏的。

自然成就非凡

据说,伯牙从小就非常聪明,酷爱音乐,他拜当地一位很有成就的演奏家――成连为师。常言道,琴不离手曲不离口,伯牙同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几年时间的刻苦练习,伯牙的琴艺大有长进,已经成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伯牙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一直在苦苦琢磨,如何才能突破瓶颈,再上一个台阶。

成连老师对伯牙说:“你的演奏技巧已经很不错了,致命的缺陷就是你对音乐的理解还不到位。你一直都是用自己的手弹别人的琴,没有把音乐的喜怒哀乐融入自己的生命中,说白了就是不走心。这就好比一个人穿着偷来的衣服,不合身。你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很难去打动别人。”

伯牙一听,连连点头,他迫不及待地追问:“老师,那您说我该怎样才能穿上自己的衣服呢?”

成连老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孩子,我已经把自己能教的技巧全部教授给你了。如果你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话,那就跟我一起去拜访我的恩师方子春吧!他老人家琴艺出神人化,平时隐居在东海仙山。只是,这路途遥遥,车舟劳顿,非常辛苦啊!”

“老师!您放心好了,只要是为了学习,吃再多的苦我也是乐意的。”少年伯牙毫不犹豫地保证。

于是,师徒俩立刻备好行囊与干粮,驾船出发了。

伯牙跟随着成连老师,风雨兼程,终于来到海上音乐圣境――连岛。可是,师徒俩寻遍了整个岛,也没有找到方子春大师。

成连老师问伯牙:“现在要么你跟我回去,要么你就在这孤岛上等他,我过些日子再来接你。”

一心想要讨取“真经”的伯牙,毅然地选择了留下。

连成老师驾船离开了。伯牙一个人在孤岛苦苦守候。他整天与海鸟相伴,与浪花交谈,沐浴海雨天风,渐渐就进入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境。

有一天,伯牙坐在岩石上,他仰望天空云卷云舒,觉得心中有美好的旋律如泉水般喷涌而出。于是,伯牙席地而坐,即兴抚琴。他正弹在忘情之处,忽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据说,这是琴与琴师的心灵感应。

“妙,真是妙不可言啊!”隐身在不远处树林里的成连老师由衷地赞叹。

到了这个时候,伯牙才真正理解成连老师的良苦用心。原来老师就是要让他感悟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到创作灵感啊!

上一篇实心球教学

下一篇节能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