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彬彬有礼造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彬彬有礼造句范文1
一、释义: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二、造句:
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近视镜,身穿一身学生装,显得文质彬彬。
三、来源: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近义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温柔敦厚;
彬彬有礼造句范文2
1、当着众人的面责骂小孩,会使他害羞得无地自容,而伤害了自尊心,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2、这种想法对她问是不公平的,对他自己也不公平。但是,初次有自我意识的他却还不具备判断的条件,他呆望着自己耻辱的幻影羞愧得无地自容。
3、这样,要是我再见到这个镇子上的随便哪一个人,我肯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愿意趴在地下求饶。一般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嘛。
4、面对早已心痛入骨的父母,这个一直给家人带来烦扰的年轻人感到羞愧至极无地自容,跪倒在地请求他们的原谅。
5、买爷客气的让我无地自容啊!买爷是当今少有的两大一天当一年的青年才俊之一,以后还请多贴宝贝,让我们学习学习啊!
6、被当面指出所犯的错误时,他直羞得无地自容。
7、话才说出口,她立即觉得不妥,脸上一抹红云,羞愧得无地自容。
8、请你设身处地替我想一想吧,像我那么无地自容,那么羞愧难当。
9、他是被那追逐得他无地自容的“自责”的冲动驱赶到这里来的,而这“自责”的胞妹和密友则是“怯懦”。
10、这么重要的表演竟然出错,几乎把我急得无地自容。
11、我反省刚才送饭给他时是不是不够尊重,眼泪便潸然落下,为自己的势利和有眼无珠羞愧得无地自容,背过身偷偷抹掉泪水。
12、出了这种家丑,他感到非常难过,简直羞愧得无地自容。
13、劳笠站在她们的母亲身边,羞愧满面,无地自容。裘马上原谅了他。
14、一想起汤姆在她说野餐时的那副神气样,()她心里阵阵灼热,感到无地自容。
15、当有人突然当众拉下他的假发时,他窘得无地自容,不知如何是好。
16、得饶人处且饶人,眼见她如此无地自容的样子,你就少说两句吧!
17、通过提高教育和经济水平,他们有信心让有意歧视他们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18、很难相信这个彬彬有礼,衣着光鲜的绅士就是那个15年前顽劣无比,令所有人头痛,令其父母无地自容的坏小孩。
19、老板严苛的目光使他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
20、那我现在就告诉你,除非姚明能像当年的奥拉朱旺让大卫罗宾逊无地自容那样,否则火箭就将在第一轮告别整个季后赛。
彬彬有礼造句范文3
关键词: 汉英文化差异 跨文化意识 英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一
语言的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导致外语运用的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而是指外语学习者说外语时不符合该外语的语言文化习惯,或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规范的语法编码模式遣词造句,顶多被认为“说得不好”;但如果没有按照语言文化的语用规则说话,就会被认为“表现不好”,有时甚至会被认为“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努力纠正学生在英语运用中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失误。
二
汉英文化背景的不同常会导致社交准则的差异。这类失误常出现在谈话一方母语为汉语,以英语作为外语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们交谈时,双方因生活方式、文化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从而影响交谈的目的和效果。例如,当汉族人听到别人称赞他的妻子“How beautiful your wife is!”(你妻子真漂亮!)时,许多人立即反应过来,说:“No,no,not at all.You are kidding.”(不,不,根本不漂亮。你是在开玩笑。)甚至闹出了用“Where,where”(哪里,哪里)回答的笑话。而英语民族的人如听到这样的称赞时大多会很高兴地回答说:“Thank you.”(谢谢。)由此可见,“贬己尊人”是汉民族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汉民族听到别人的称赞时,往往会自贬一番,以示礼貌。而英语民族则没有贬己尊人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听到称赞时会乐意地以一句“Thank you”表示接受。当他们听到汉族人断然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惊讶。
汉族人饭前饭后碰到同事、朋友或熟人时常问“Have you eaten yet?”(你吃了吗?)这是很典型的问候方式。可是如果我们随意地把这种汉族人的问候方式搬到英语民族中,就有可能造成误解。他们的回答很可能与汉族人的本意搭不上。在汉语的文化习俗中,这句话只不过相当于英语中的“How are you?”(你好吗?),并没有更深的含意,但对于那些不熟悉汉族问候礼节的英语民族人们来说,他们很可能会把这句话当做一种间接表示请客吃饭的方式,或某年轻男子有和某年轻女子约会的意向。
一位到中国买辆自行车的外籍老师问我,为什么他和中国学生分手时,中国学生总说:“Ride slowly.”(慢骑。)如果没骑车,中国学生便说:“Walk slowly.”(慢走。)这一点也反映了汉英文化习俗的不同。“慢走”、“慢骑”是汉民族的客套话。英语民族(除非是老态龙钟者)不能理解,时间宝贵,再说我又不衰老,为什么要“慢走”、“慢骑”呢?如果开车,慢了就会挡道影响别人的车速。英语中找不到与“慢走”、“慢骑”相应的话,直译又达不到汉语原意的效果,在这种场合下,我们可说:“Take care.”(珍重。)
某一称呼在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热情、有礼貌,但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却被认为无礼,反之亦然。例如,英语民族不分尊卑长幼,直呼对方名字。学生对教授直呼其名,女婿对岳丈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在汉语文化中这种“亲切”被认为是唐突无礼,不能容忍。汉语文化中的称谓十分讲究,尊卑长幼,要分得清清楚楚,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不懂礼貌。汉语民族在称呼兄弟姐妹时,喜欢用“xx哥”,“xx姐”等来称呼。有些人把这种称呼直译成英语“Brother xx”、“Sister xx”。而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在和别人谈及兄弟姐妹时才能这样称呼,而面对面称呼时一般都直呼其名,前面不冠以Brother或Sister。
有一次学生问我,汉语中非亲属关系的称呼“xx嫂”,如《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在英语中该如何当面称呼呢?能不能用“Sister-in-law Aqing”?这样称呼有几个问题,首先,“阿庆”不是“阿庆嫂”本人的名字,而是她丈夫的名字。其二,《沙家浜》中胡传魁和阿庆嫂没有亲属关系,不能用“Sister-in-law Aqing”来称呼她。其三,即使胡传魁和阿庆嫂存在叔嫂的亲属关系,在英语中也不能用“Sister-in-law Aqing”直呼其名。那么,该如何翻译“阿庆嫂”呢?“阿庆嫂”实际是阿庆的妻子。胡传魁向刁得一介绍阿庆嫂时可以说“This is Aqing’s wife”,但不能直接叫她本人“Aqing’s wife”。直接称呼她时,应称“Madam”;假如知道阿庆嫂的姓,假定为“Wu”,也可称“Mrs Wu”;或者知道阿庆嫂本人的名字,可直呼其名。
汉英对隐私的定义和价值的理解也不同。许多汉族人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收入情况等。但这些会被英语民族人们认为是侵犯个人隐私权和干涉个人自由的行为。
三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失误,主要与英语教学中没有注意加强对背景知识和汉英文化差异的介绍和分析有密切关系。我们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能力,加上学生套用母语运用英语,因而出现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减少学生由于缺乏背景知识和不了解汉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失误。
多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和汉英文化的差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英语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指与英语语言有关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信仰等,尤其要特别加强对与中国有着显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比较介绍,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人们的思维表达方式也会随之不同。学生学习英语时易受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说出不够地道的英语。在初学英语阶段,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中的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成为一种对人的尊敬。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的简单理解。殊不知,英语中称呼某人时一般用Mr.,Miss,Mrs等。因而,在称呼“王老师”时应该用Mr.Wang,Miss Wang或Mrs.Wang,较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课本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Ah,it’s a secret!”这段对话要让学生明白:在英语国家,除了对小孩,人们不会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What’s your religion?So you’re divorced,what was the reason?等等。英汉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双方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Easter,April Fool’s Day,Christmas”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这在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
英语教师除了言传外,还可采用身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可以通过身教启发学生感受和领悟西方文化。如“致谢”: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一般不说“谢谢”,否则会被认为过于客气、缺少亲切感。可是西方人则从早到晚谢不离口,不仅接受他人服务时说“Thank you”,就是亲如夫妻的关系,也会为帮忙倒杯水、取报纸等琐事表示感谢。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常会因为忽视这些小小的恩惠不致谢,而被认为缺乏教养,不够彬彬有礼。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帮忙做的日常琐事(收发作业、擦黑板、回答问题等)表示感谢,提示学生中国日益走向世界,人际交往和风俗文化也在随之变化,要想在日常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绝不能忽视这些细节的培养。
利用多种渠道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具体的语言实践,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创设文化语言情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文化氛围。如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此外还可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努力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英语、运用英语的习惯,摆脱对母语心译的依赖。鼓励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英语中不断积累符合其文化习惯的表达法,逐步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英语交际能力。
此外,还可采用设立问题、师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要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激活学科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母语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进行比较和鉴别,让他们通过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加深认识和理解。最终让他们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领会两种语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的融合,进而加快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彬彬有礼造句范文4
关键词: 商务英语 文体风格 使用原则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间的商务交流、商务谈判、商务会议与日俱增,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务英语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同于具有文学性或欣赏性的小说和散文,商务英语有自己特殊的文体风格,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与革新。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交流速度大幅提高,人们正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商务英语渐渐摈弃了过去唆客套的特点,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以准确地表达商务双方的意图。因此,学习商务英语就不仅意味着学习与商务英语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型、表达方式等,还包括掌握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即适合商务英语场合的相应文体。本文首先从词汇、术语和句型等方面分析商务英语的语体风格,其次从礼貌原则、简洁原则、体谅原则、委婉语气、模糊语言等方面评述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特点。
一、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学科之间的综合叉学科。自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被采用,文体学摆脱了直觉式分析的局限,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伴随文体学的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形成并快速发展起来。商务英语属于应用文体,是职业英语的一种,职业英语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英语。正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用英语等分支一样,其都是以英语为基本语言基础,在各自相应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针对性、实用性是商务英语最大的属性。应用文体风格、专业领域限制,这就形成了商务英语简洁直接、条理清楚、目的明确的独特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是应用文体,这就意味着它主要是在实际的商务活动中使用和发生功效的,所以在学习商务英语时,就应很好地把握其作为应用文体的文体风格,以提高交流效率和交流能力。因为当人们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要懂得如何使用它的语法规则去遣词造句,而且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相应文体,才能运用得体,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20世纪70年代,韩礼德在他的系统功能文体学模式里,主张把语言连同社会和人一起加以考察和研究,提出了“语域”理论,即使用特有的一种语言(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的社会文化群体,由于使用的目的和场合不同而产生了语域的变异。韩礼德还认为语域变异的标记是语言材料,可以表现在词汇方面,也可以表现在语法方面,它们随着语域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商务英语是商务文化群体中所特有的一种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功能变体,它与普通英语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目的和意义方面,而且表现在词语用法、句子组成和篇章的构建方面。
1.简洁明了的文体风格
商务英语是实用文体,其内容和读者都有很强的针对性。为了使读者一目了然,不存疑问,就要求这种文体语言简洁、直接了断、条理清楚,而且文体较为正式,不求虚饰、不容自由挥洒。因此在使用商务英语时,无论是书写商务信函,草拟商务文件,还是进行商务谈判,词语选用除了要正确得体之外,还力求简单明了,这就形成商务英语简练的文体风格。
对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要求商务英语的语言言简意赅、直截了当,做到以最短的时间准确地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商务英语在用词及遣词造句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1)商务英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商业术语,专业词汇和术语的大量使用,不仅节约了时间,还节约了篇幅,更避免了不同国家地区商务人士之间交流的障碍。如: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F.P.A――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平安险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
Special Preference――优惠关税
(2)商务英语在使用中多涉及商务信函往来、商务合同签订,其严谨精炼的文风不同于文学欣赏型的小说、散文语言,严肃准确的用词风格是商务英语的突出特点。如:
beforeprior to在……之前
enclosed herewithenclosed随信附上
at the time of this writingnow现在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all upon us.Please write to us.请告知我方。
(3)一般词汇的专业化使用。一词多义是展现语言丰富美丽的精妙所在,一般词汇通常含有多层义项,在长期的商务交流过程中,很多词汇由于行业特点,具有了新的意思或组成了新的词组短语,使用演变逐渐形成了商务英语中固定的用法。如:
enquire询问询盘 offer提供报盘
order命令订购 claim声称索赔
draft草稿汇票
(4)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还体现为语言朴实无华,避免使用那些过时的、毫无意义的套话,取而代之以清新入时的表达方式。如:
Enclosed herewith please find two copies of ...We enclose two copies of ...
随信附上两份……
Please make sure that an enquiry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eason.
Please find out the reason.请速查原因。
Please be advised that we have received your invoice.
We have received your invoice.我们已经收到你方寄来的发票。
2.模糊语言的使用
在商务英语的写作中,有一条原则是“Clarity”,即“明白、精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商务英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清晰精确。对于数字、地点、术语、条款等的表述,当然必须做到“明白精确”,以避免误解或损失。但清晰与模糊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清晰没有模糊的语言与只有模糊没有清晰的语言一样,在商务英语的使用过程中都是不可取的。商务英语是人类语言在商务中的应用,因而同样具有“模糊”和“精确”两种属性。在商务英语中同样存在语言的模糊性,在特定的情境下需要有意地使表述“模糊”,以达到特定目的。使用模糊语言通常是为了给说话人或对方留有余地,以达到礼貌、避免尴尬的目的。例如:
Should,by any chance,your corporation not deal with the import of the goods mentioned in the enclosed catalog,we would be most grateful if this letter could be forwarded to the correct import corporation.
如果贵方不经营以上提及的商品,若能将该信件转交相关进口公司,我方将不胜感激。
Your prices appear to be on rather high side.We are obtaining the same quality through another channel at a much lower price than that you quoted us.
贵方的价格似乎偏高。我们正从其他渠道购进质量与贵方相当的货物,但价格低于贵方报价甚多。
You may be aware that some parcels of India origin have been sold here at a level about 10% lower than yours.
贵方或许也知道一些印度原产的产品在我处以约低于贵方报价10%的价格销售。
二、商务英语的使用原则
1.礼貌原则
约翰逊曾说:“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都没有,却能奇妙地减轻我们的颠簸。”礼貌之于商务尤为重要,随着国际商务的发展,更多的企业重视员工礼仪,将礼貌作为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一部分,所以礼貌也成为商务英语的重要语言特点之一。彬彬有礼的语言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进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尽量使用礼节性的语言,在尊重对方的同时,也能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进而促进双方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礼貌用语在商务英语中大量使用,使用礼貌用语不仅可以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起一座更顺畅的交流的桥梁,塑造良好的个人及公司形象,而且可以避免交流中尴尬或冲突的出现。例如:
We should be much obliged if you would inform us of their financial standing and modes of business.
如贵方能向我们提供这家公司的财政状况和业务经营方式,我公司将不胜感激。
At present,we are keenly interested in bed-sheets and shall be glad if you will kindly send us your latest price list for bed-sheets in various colors specifying sizes and designs.
目前,我们对床单很感兴趣,希望贵公司能把各种颜色、尺寸及图案的床单的最新报价单寄给我们。
除例句中出现的这些礼貌用语外,还有“be pleased to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 be good enough to ...,we shall appreciate it if ...”,等等。这些礼貌语言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向对方传递感激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委婉地提出要求,从而对商务活动的成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体谅原则
体谅原则在商务英语中被称为You-attitude,意思是在写作中突出对方本位,进行角色置换,将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需求与愿望,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体谅,从而为双方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体谅原则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尽量避免使用“I”,“we”,而是采用“you”,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例如:
When you pay cash,you can earn two percent discount.
如果贵方用现金付款,即可获得百分之二的折扣。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y of the items,please don’t hesitate to let us know.
如果贵方对任何产品感兴趣,请告知我方。
Enclosed you will find details of our conditions of sales and terms of payment.
随信附上我们贸易条件和付款方式的具体条款。
3.委婉原则
在商务交流中,难免会有分歧,为了避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冒犯对方,商务英语中多采用委婉、温和的语气。委婉语气通常用使语义模糊的词语体现,这些词语有助于使语气和缓,包括:I’m afraid ...,we would say ...,we might say ...,we would think ...,it seems ...,as you are aware,we would suggest ...,等等。比如:
In the meantime,we would think it necessary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bed-sheets used.
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强调一下床单用料方面的重要性。
For your information,we would like to state that we usually pay for our imports by sight L/C which,we feel sure,will be agreeable to you.
我方对进口货物一般采用即期信用证方式进行付款,相信贵方也会接受的。
But after considering it carefully,we feel it would be better to offer you a special allowance on the following sliding-scale basis.
但是在仔细研究了贵方的提议后,我们认为更好的方案是根据以下的递加法模式给贵方提供一个特殊的折扣。
三、结语
商务交往中,商务英语不仅是保证交流顺畅传达信息的工具,同时是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商务友谊的纽带。作为实用性文体,商务英语对于精准地传达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通行的工作语言地位决定,商务英语必然随着英语语言和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商务英语的学习、应用及研究也必然随之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商务英语涉及范围大,覆盖面广,存在于商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商务信函的写作、经济合同的拟定、商务文书的草拟、商业单证的填制、贸易谈判的磋商、经济案例的申诉都离不开商务英语的有效使用。由于商务英语与欣赏性、文学性的语言文体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的学习和研究,并将之运用到实际商务活动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et al.The Users of Language:Variet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C].ed.R.W.Bailey & J.L.Robinson.Macmillan,1973.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程同春.新编国际商务英语函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甘鸿.外经贸英语函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5]廖瑛.商务英语函电[M].长沙:精品课程,2005(7).
[6]凌华倍,朱佩芬.外经贸英语函电与谈判[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彬彬有礼造句范文5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68倍。2015年,全国各地共接待入境外国游客2711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入境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酒店业对服务人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出一批能胜任涉外服务的酒店服务人员是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酒店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近年,我国酒店业在旅游业的影响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调查显示,旅游饭店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酒店服务人员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尽管如此,酒店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却越来越高。根据一些酒店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容乐观,不能满足酒店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酒店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中职酒店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1 酒店英语的重要性
1.1酒店英语的学习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目前,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都不是非常理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在餐饮连锁企业或者一些档次较低的星级酒店工作。即便能在五星级以上的酒店工作大部分也只能在客房部,能在餐饮部门工作的都寥寥无几,前厅部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最高,英语水平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根本没办法胜任。很明显,学生只能选择对英语水平要求不高甚至没有要求的企业工作,这就违背了我们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培养五星级以上高素质服务人员的初衷。我们都知道,五星级以上的酒店工作环境好、酒店管理理念先进、成熟,对于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2酒店英语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要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在工作中往往需要与外国客人接触,这就需要学生通过结合酒店英语中相关知识,运用英语为客人服务。酒店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我国酒店行业的印象,进而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而,酒店英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阅读英语相关资料,能用英语与外国游客熟练交谈,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2目前中职学校酒店英语教学现状
2.1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
据调查显示,在中职学校中英语教学并不得到重视。虽然各学校都按照要求开设了酒店英语的课程,但教学成果非常不理想,通过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开不了口”。这是因为教师很自然地认为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一般,学不好甚至不学英语很正常;而学生也觉得学好技能就足矣,英语学不学无关紧要。这无非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他们根本不能达到众多酒店对服务人员的要求。
2.2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酒店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就教师而言,依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强调英语读、写能力,忽略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哑巴英语”学生。就学生而言,基础普遍较差,口语表达能力偏弱,厌学情绪严重,更觉得英语学习与现实脱节,枯燥无味。
2.3教师的复合能力欠缺
当前中职旅游英语教师的复合能力欠缺,一些教师英语水平很高,但不了解旅游专业知识,不能使学生通过上英语课的同时学习到专业知识;有些酒店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用英语将酒店专业知识及国际酒店市场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酒店专业学生在酒店和英语两个方面的优势。
3 酒店英语的教学改革策略
3.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的现行酒店英语教材大多与现实脱节,有些教材甚至没有配套的语音光碟,给现实教学带来极大困难,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酒店英语的教学内容应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使学生在掌握酒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情景模拟等环节为学生分配任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模拟真实语言情景的英语课堂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某个语言情景的不同人物角色,并把那一情景可能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其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核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可通过角色扮演这一训练模式,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酒店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播放一段彬彬有礼的服务员在华丽的酒店前台用英Z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视频。接着结合教材教师重点讲解服务专用术语、服务规范、口语表达等。然后教师给出特定的场景,由学生根据情景编写对话。情景教学法克服了语言学习的枯燥感,使语言学习充满活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语言知识。
(2)游戏教学法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这是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实践证明,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词汇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校兴趣不高,通过游戏地方式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学好英语。例如:上英语课时,教师可以把一些单词按照顺序标号,单词的数量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而定。把游戏内容和规则印在一张A4纸上,将学生分组,3―4人一组,一组一颗骰子,一人一颗棋。两人按照先后顺利开始扔骰子,扔到的数字找到对应的单词并把棋放在相应的位置,选择正确的时态造句,两人交替,回答正确棋向前行,错误的再重头开始。先到目的地的为赢家。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能把游戏融入到学习中,那就两全其美了。
3.3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
为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都要有不应少于三分之一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有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课堂实践采用的教学原则是“精讲多练,听说领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等。校内实践包括: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讲英语故事比赛、表演英语小品和唱英文歌等。校外实践是:利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练习。学校应与一些大型酒店加强联系,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饭店实习,让学生可以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通过校外实践,突出了校企合作的优势,多手段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大酒店的涉外工作。
3.4 建立新型的(旅游+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教师队伍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使酒店英语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提高教师的复合教学能力非常重要。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英语水平,而且还应参加各种酒店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如《餐厅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教师在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后,再来传授酒店英语,必定会更准确、更生动、更受学生欢迎。培养新型的酒店英语师资队伍,是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4 结语
新世纪的中职酒店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酒店英语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强化酒店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效果,通过整编教材、创新教学实践提高酒店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为导向,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中职酒店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谭泉泉.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J]. 知音励志.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