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诗词范文1
春秋时期,楚文王十四年(公元前683),楚国举兵攻破息国(今河南省息县),俘获国君息侯及其夫人息妫。楚文王贬息侯为守门人,却垂涎息妫的貌美,关她在宫中,欲强纳为妾。
汉代刘向《列女传》记述,一天,楚文王离宫出游,息妫伺机溜出来找息侯,表示决不改嫁楚王,并作《大车》诗,末四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
其意是生不能居住在一起,死则埋在一起。要是认为我撒谎,有明亮的太阳作证。她劝说息侯一起以死抗争。可看到息侯态度暧昧,她便义无反顾地自杀身死。
五代时,蜀国后主孟昶有位妃子费氏,称花蕊夫人,青城(在今四川灌县西)人,以才色入选蜀宫。乾德三年(公元965),宋太祖赵匡胤发兵攻打后蜀,孟昶投降。
后蜀灭亡,花蕊夫人随孟昶归宋。途经嘉陵江西岸的葭萌驿(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花蕊夫人心绪悲苦,执笔题壁一词:“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不料,才写下二十二个字,押送的军骑促行,无法写完。
后来有无名氏戏续下半阕:“三千宫女如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恩爱偏。”有人评说续篇:“不仅虚空架桥,亦且狗尾续貂。”
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才色兼备,即召入宫,令其赋诗。花蕊夫人悲愤地诵其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当时两军对垒,后蜀兵十四万,宋军仅数万人,却落个亡国投降,也就难怪花蕊夫人言词激烈,骂得痛快淋漓了。
古代诗词范文2
一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重要的艺术范畴,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构成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周易·系辞上》中虽早已出现“意”与“象”的概念,并提出“立象以尽意”的方法,但第一次将“意象”并提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是南朝刘勰,其《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即作家先观照自然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然后开始动笔写作。按照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解释,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主体对外物的一种知觉方式,是有一定意义的形象。意是象中之意,象是意中之象,意和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物我同一,主客交融的和谐统一体。作为审美意象的柳,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增大,它的含义也有一条历时性发展演变的轨迹可寻。《诗经》中言柳诗凡四首,基本上处于借物抒情的初级阶段,但已开诗中言柳之先河。《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借杨柳表达士兵的思乡恋亲之情,情景交融,堪为千古佳句。“柳”因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且易种好活,可以寓示远行之人落地生根,随遇而安,清人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故在汉代又产生了折柳相送的民俗,流传至今的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卷六“桥”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乐府中像《小折杨柳》《折杨柳行》《折杨柳枝》《攀杨枝》之类的题目几乎被人们用滥了。魏晋时代,人物品评之风颇盛,柳又成了君子比德之物,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世说新语·容止》曰:“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南史·张绪传》言武帝夸赞张绪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这说明魏晋六朝时期柳的人格化对象基本上还是男性,并且是有美好品格的男性。这种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几乎绝迹。
柳文化内在的流变规定并制约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迁移。齐梁宫体诗以至初盛唐诗歌对柳意象的审美关注,除了在渲染离别情绪上胜前一筹外,从中又发现并赋予了更多的柔情媚意,人们惯于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与眼,用柳枝比喻女子们的腰与舞姿,用柳絮比喻女子的生死由人与情意无定,柳的女性化意味在逐渐增强。据有人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达二十九次之多,且大多与女性有关。清代诗评家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时即云,“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中晚唐迄至宋代诗词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成为贱称女的贬义词。于是汉语词汇依附着柳意象殖生、扩展出一系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贬毁女子轻浮为,讥讽男子为寻花问柳,女居住之处为柳市花街,甚至连性病也被称为“花柳病”。所以,柳意象经过长期积淀,逐渐成为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特殊情感和思想的大众意象。
二
艺术的天敌在于重复、雷同,咏柳诗词数以千计,然而首首不同,各有妙处,这是因为不同诗人以不同的审美心境关照客体对象,使柳多方面的属性都得到了反映,也使诗人各不相同的情感得到了表现。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将永远不会枯竭,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说:“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完的”。据初步统计,《全唐诗》中咏柳诗约有四百首,每首立意各不相同,柳意象的蕴含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谜面。下面即以此为例略加绎述。
1.柳为自然之物,本无情感可言,然诗人吟咏,往往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思。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皆言柳之无情而恼人。
2.柳寓示离情别绪。如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正因为柳与留别相连,柳促人离怀,故与前此相反,诗人有时不愿攀折柳条,不欲柳条生长。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此可为情痴之语,非伤心之极者不能道此言语。
3.柳柔弱细长,多喻娇好女子。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故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说:“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首联以楚王爱柳之典,写与美人的交往。颔联写美人的可爱,颈联写与美人的离别,尾联回忆昔日盛筵的欢乐,以反衬眼前离别的痛苦。正因为柳似美人,故唐代诗人往往因柳怀人。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4.柳作为春光春景,寓示着青春、欢乐与幸福。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柳象征人的青春与欢乐,此时本当欢聚团圆,却要无奈分离,故曰“悔”、“愁”。后诗中的“杨花”与柳絮实为两种不同的花卉,植物学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故古人多混为一谈。
5.杨柳春荣秋凋,寓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诗中大有人世沧桑,美人迟暮之感。又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通过柳荣、枯的对比描写,融合着诗人对生命、政治与爱情的慨叹。
6.柳絮为素白之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故多以喻白发,寓示人生老迈。如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雍裕之《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是雪,莫近鬓毛生。”此诗绘柳絮传神逼真,呼之欲,由柳絮联想到白雪,再联想到白发,最后写到人的苍老,贴切自然,形态毕肖。
7.柳絮无根,随处堕落,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状况寓示天涯游子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二诗借随风飘荡的柳絮抒发作者俯仰由人,不能自己的身世之感。与此同时,柳絮因微小繁多,暮春漫天飞舞,撩人思绪,且 “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故又寓示闲愁多而广。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其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又如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
8.柳絮随风飘荡,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故多寓示女人的轻浮,谓之“风流之花”;又因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多寓示小人的轻狂,被贬为“颠狂之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在唐诗中成为倡女的代名词。而李绅的《杨柳》则曰:“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这里柳絮又是颠狂嚣张,得意忘形的小人的象征。
三
从上分析可见,柳意象是一种因物感于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意念的感性形象,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单纯说理或直接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条件是物象。其次,意象要求诗人不能对物象进行简单复制,甚至照相式描写,而必须运用审美经验对物象进行淘汰与筛选,以符合自己的美学趣味。两千余年来,柳意象被历代诗人反复地加以运用,由此呈现出诸多特点:
积淀性:历史从来就不是割裂的,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审美意象也是这样。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天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其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为经典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接受。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如上分析的柳意象,经过历代诗人长期使用,便已成为凝聚着具有较为稳定含义如离别、伤感、柔弱、漂泊、轻浮、轻狂的典型意象,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柳意象蕴含的丰富与稳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再生性:诚如文化一样,柳意象亦具有极大的再生性。它经过历代诗人不断的使用,随着文化背景与社会现状的变化,该意象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柳意象在先秦时不过是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普通词汇,在魏晋时代多用于形容具有美好品格的男性,初盛唐则转而形容柔弱的女性,中晚唐迄至宋代又多与青楼女子与小人相联系,成为一个具有负面道德人格象征意味的贬义词。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诗人的审美心境也有别,因而对同一客体事物便会赋予不同的情感,从而使意象的含义更新。其二,客体对象具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属性便会不断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突出描写,从而导致意象的多重含义。柳意象的这一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表情层次,使古代诗人的抒情方式趋向多元。
差异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诗人对柳意象的理解、运用有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伤感的诗人可能会钟情于残花败柳,富有朝气与激情的诗人多着意于繁枝绿叶,阅历深厚的诗人会由杨柳而生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慨,多情善感的诗人则会因之而联想到离情别绪与意中人。如身处高位的贺知章所写《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漂泊异地他乡的郑谷所写《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古代诗词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代诗词以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被世代传承。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方法落后、手段不新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下面,我以初中几个古诗词的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就会接触到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复读机等,这使他们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各种课外活动很多,诸如唱歌、舞蹈、游泳、绘画、书法、棋类、跆拳道、武术等,可谓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无所不触,但这些活动留给学生值得记忆的东西并不多,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会成为运动员、歌唱家、舞蹈家、武术达人。相对而言,古代诗词在学生的成长及以后的生活中会显得意义非凡。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古诗词,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启迪智慧,发展能力。
古诗词一般句式工整、篇幅短小、押韵上口,利于背诵,学生多背诵古诗词,对提高文学素养很有帮助。
二、初中阶段古诗词创新教学的意义
古代诗词博大精深,诗词中所记的事,所描的景、所抒的情等都与学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因此,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不应在量上有奢求,也不能过于强调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么透彻,而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时代进步的源泉。教育当然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创新、教学的宗旨要创新、教学手段更要创新。古诗词包罗万象,有的说理透彻,有的抒情真挚,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寄情山水,有的诗情画意,有的是内心的独白,有的是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有的现实主义浓烈,有的浪漫主义凝重,对初中生们来说,要求他们能够深刻领悟这丰富无比的诗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新古诗词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古代诗词的海洋里自由地畅游。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策略
1.创新不离“境”,激发品读兴趣。
同一首诗词,不同的读者对其意境的认识是不同的。如《游子吟》,有人会想到儿子进入了梦乡,母亲坐在床边为他缝着新衣服的场面;有人会想到临行前,儿子穿上了母亲亲手缝补的衣服的景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意境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意境与意蕴结合起来,达到理解诗歌的目的,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播放黄梅戏《谁说女子不如男》,欣赏了戏曲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戏中的女英雄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认为这个女英雄是个怎样的人等,音乐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
2.创新不离“情”,体会诗词的意蕴美。
在引领学生在欣赏古诗词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和体会“物我一体”的意蕴美。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首诗词的教学,教师不妨抓住“浓睡不消残酒”和“昨夜风疏雨骤”等情境描写,使学生融情于画意之中。学生就会自然地生发出“惜花”之情。
3.创新不离“真”,品诗词的“写实”。
很多古诗词是“写实”的作品,比如小学学习的《锄禾》、《悯农》;初中阶段学习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汉乐府的《木兰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都是写实的作品,写实的目的是情有所托、有所依。不同的是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是各异的。以《过故人庄》为例,诗的首联描写友人的热情款待,反映旧友的热情好客。颔联采用白描手法,了了几笔就将农村的特有风光写得很真切。颈联夹叙夹议,显得亲切自然。尾联属于语言描写,再一次写出了友人的热情,在结构上起到了首尾圆合之作用。全诗虽没有艳丽的言辞,但情感的抒发却是真真切切的。诗歌的写实手法及其优点,对我们指导学生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一些学生的作文假大空,无病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无法抒真情。我们应让学生明确,写作应“写实”,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文章才能动人心。
4.创新不离“用”,培养创新思维。
在学习古诗词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诗词的独特的理解方式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评价古诗词,学会创作诗歌。
如学习了《陋室铭》,可让学生模仿这首诗而改写,写写自己的房间或教室;学习了《木兰诗》就可将文章的略写的――“征战沙场”部分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诗词等。
这里的“用”还包括用所积累的阅读古诗词的知识,诵读古诗词。能读出“诗味”、“意味”和“情味”,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的情怀。如《木兰诗》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木兰替父出征、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回乡等不同的情节作情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描写“征战沙场”的四句诗,应读出“悲凉雄壮”之感;“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和“还故乡”应读出“渴望还乡”的迫切心理;“开”、“坐”、“脱”、“著”、“当”、“对”等六个动词应读出铿锵有力,又不乏轻松愉快的心情。
创新古诗词教学应将“传统”和“创新”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创新,创新要不离宗、不离本、不离境、不离真、不离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诗词的教学离开了创新就会像大地离开了阳光,鸟儿折断了翅膀。因此,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有必要且很重要,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教法,古诗词教学就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古代诗词范文4
1.正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多么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
2.反衬。所谓反衬,就是运用某些意象从反面来衬托意境,并揭示主旨的一种技法。古典诗词中的“反衬”常表现为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虚衬实等:如以动衬静 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作者通过“花落”、“月出”,特别是“鸟鸣”这些动态景象,既反衬出春涧的幽静、迷人,又使春涧绝不枯寂而显出内蕴生机。以动衬静,动静相映。
3.侧面衬托。侧面衬托指写景时从与其看似无关的侧面景物入手,通过描写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如《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前两句是实写,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蜀道山峰的高峻、地势的险要。下面两句似乎宕开一笔,写的是黄鹤和猿猱,其实正是通过这些飞禽走兽的“不得过”“愁攀援”使我们对蜀道高、险的特点有了更真切、深入的把握。
4.以乐景衬乐情。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春花”写出了迷人的春意,把诗人科举取胜的狂喜之情衬托得淋漓尽致元稹的《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诗中的“嫣红的桃花盛开,满眼春光”衬托出诗人奉召归京途中的激动、欣喜之情,这里运用了“以乐景衬乐情”的手法。
5.以乐景衬哀情。诗词中为了突出人的痛苦、哀伤,有时也用令人愉悦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对比,达到强化 愁苦之情的目的,以欢悦之景写愁苦之情更加凸显人之愁苦。我们来看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所作。字面上写了昔日的繁华,游上苑时的浩大声势,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鲜艳的花朵。作者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过去繁华生活的梦境来反衬,梦境越是热闹、繁华,越能反衬出梦醒后悲哀的浓重。
6.以哀景衬乐情。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7.以哀景衬哀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残阳”没有生机的意象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思乡怀人的愁思。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对秋景的描绘充满无尽的悲凉之意,正是这秋景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成为“以哀景衬哀情”的典范之作。
8.用动作衬托人物的心理。我们来看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寓情于事,借日常生活中寄家书时的行动细节表达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书信写好放入信封封好似乎已经将要说的话说尽了,但当捎信人就要上路时,主人公却生怕信里漏掉什么重要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作者没有直接叙述浓重的乡思,而是通过“封”后又“开”这一动作传达了这一思想。
9.动静相衬。动静相衬是指“动”的景或境况和“静”的景或境况相互衬托,目的上是突出、强调其中的一种景或境况。动静相衬形式可分为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其中以动衬静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通过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突出青山、春涧的“静”。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的“凉月、柳湾、山色、桃花、溪水”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的静态画面。末句的“半夜鲤鱼来上滩”,生动活泼,富有动感,与前三句渲染的静相互映衬。
古代诗词范文5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情思。如: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听到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声音,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总之,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等。
在意境的塑造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
(四)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那种自由自在、驰骋豪放、不为权贵折腰的心志。又如他的《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诗人实现理想的豁达。
三、结构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的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铺垫
如:
江上看山
苏 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首尾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感。如: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辛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三)对比
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故结构性较强,如: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古代诗词范文6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对于诗歌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收集与所学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诗人的人生经历。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的情景,以及创作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对相关资料背景的了解,能让学生深刻地触碰到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歌中的灵魂,更好地了解创作的意图,从而更加客观地解读诗人的作品。这也体现了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观点。但是知人论世要建立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上,不能只是凭借作者的时代背景资料来主观地臆断。不仅仅是这样,学生对于背景材料的学习了解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查阅收集资料。
在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先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诗歌的主要客观事物。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具体的画面,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现阶段的高中生由于接触的事物也比较多,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应该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加强积累,把诗歌学活。
信息技术开拓了教师诗词鉴赏知识的视野。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是综合性极强的学习内容,涉及到语文知识面比较广。正因为诗词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所以教学方法必须灵活,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就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把单纯的课本知识向课外生活拓展,拓宽诗词教学的空间。这样,语文教师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储备自己的对于诗词的鉴赏知识,在教学时就能厚积薄发,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又可以把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媒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轻松地教学,使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进一步成为教学现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诗词之所以在我国源远流长,是因为诗词具有陶冶人的情操,熏陶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能感受诗词美的人会与诗词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这是古诗词最吸引人的地方。但由于诗词采用的是古代人说话的修辞手法,因而没有现代白话文那么通俗易懂,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上的障碍,也是导致学生对于诗词产生抗拒心理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是现代这个时代的标志,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喜爱,时常传播于大街小巷,可以算得上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连三岁儿童都能随口哼唱几句,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容轻视。而实际上,诗歌指的是,用歌唱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诗,诗经中大多数是在古代人们广为传唱的。因而,如果将流行音乐与古诗词教学巧妙结合起来,必定可以提高同学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将大有好处。
歌词与古诗词的整合是一个重点,一方面,由于古诗词的言辞表达方法和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容易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古代音乐都和当代的有很大的不一样。因而,在当代来说,许多作词者并不会直接使用古诗词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是以其作为一种再创作的素材,通过对古代诗歌来取景、取境、释义、释意、沿袭等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歌词,这可以说是一种“文字融合”。
吟唱与古诗词教学的对接。通过吟诵学习诗词是自古以来的学习诗词的方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其音韵美,有各种韵词,韵脚。诗词的教学的终点不应该只是在分析和理解上,而要定位于能将诗词声情并茂地吟诵出来,并且能够有创作诗词的想法和欲望。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所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可以唱一曲许嵩的《清明雨上》,二者同表达了天人相隔的凄凉和遗恨之情。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当中的韵味,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诗歌的极大兴趣,要是对音乐感兴趣的,还可以培养音乐方面的特长,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