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醒着做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醒着做梦范文1
拥抱阳光
伫立在半山腰上
凝视那遥远的东方
抚摸着虔诚的心房
延伸着希冀的目光
多少个日子在暗夜里逝去
多少个足迹在身后延续
时光,难以觉察的时光
已悄悄将我的记忆收藏
一步又一步
用磨破的双脚将痛苦度量
一步又一步
用黑色的眼睛去征询坚强
多少遗恨,多少感伤
洒落在山间的石阶上
多少期盼,多少热望
盈满了干枯的眼眶
为了光荣
为了梦想
伫立在半山腰上
凝视那遥远的东方
我静静地期待着
醒着做梦范文2
司马迁在《孟荀列传》中说:“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赵岐的《孟子题辞》也这样评述孟子:“治儒术之道,通五经,犹长于《诗》、《书》。”[2]这里的《诗》、《书》显然是指《诗经》和《尚书》。先就《诗经》的在《孟子》一书中的引述情况来说,全书七章,引述《诗经》原文共计35处,其中孟子本人引诗31次,他人引诗4次(其弟子万章、咸丘蒙、公孙丑和齐宣王各1次)。可见,孟子本人对《诗经》非常熟悉,并且《诗经》作为其知识储备和理论来源的一部分,在后来游说诸国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开启情志,遥述典章以为己用的作用。
对于《诗经》的引用和解读,孟子遵循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基本原则。本文试从《孟子?梁惠王》上、下篇中几处对《诗经》的引述情况,来讨论孟子如何通过引诗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及《诗经》在建构孟子哲学思想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
《孟子?梁惠王上》第二节讲了一个“与民同乐”的故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一面顾盼欣赏鸟兽自得其乐,一面漫不经心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3]3孟子回答说,“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3]3意思是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享受这一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纵使有这种快乐也是无法享受的。孟子的回答从一正一反两条线索展开,这里显然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贤者乐此与否,而是偷换了概念,王问“亦乐此乎?”,回答却是“而后乐此”。杨伯峻译“而后”为“才能”显然是意译却有失精确。“而后”有两个意思,作“而后”讲,是“以后,后来”之意;作为连词,是“然后”的意思。这里因为没有比较的对象,所以作“以后、后来”理解。他的回答则是“贤者有此以后才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3]让真正有道德的人做了君王,拥有此情此景,他才懂得享受此乐,那些没有道德的人(这里或许暗指梁惠王)是享受不到此情此景带来的快乐(境界)的。更深一层意思很明显,梁惠王您虽然占有这些财产(鸿雁麋鹿在池塘上自得其乐),身临此景,但您真的是有道德的人嘛?您真的懂得享受这种快乐吗?
梁惠王或许听懂了孟子的意思,或许没听懂,但孟子必须为其已经表述出的意思、抛出的观点(或称给出的回答)做更进一步的解释,所以他引用了《诗经》中“文王之乐”和《尚书》中“商纣之乐”一正一反来展开论证。其中,对“文王之乐”的描述引用《诗经?大雅?灵台》前两节: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鹿濯濯,白鸟■,于■鱼跃。
接着这首诗没有停顿,并以此为基础继续议论,他说:“文王以民力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3]3
这里应该注意“与民偕乐”并非是《诗经》中直接记载描述的现成哲学思想,甚至引文中没有提到一个“乐”字,但是此情此景,已经勾画出了一幅“君民偕乐图”。孟子看到梁惠王站在池塘上这种情景,借助《灵台》篇中描述的“君民偕乐图”,再结合自己“仁政”主张,从而得出一剂教化梁惠王的良方――爱民,更具体一些即要求梁惠王要“与民同乐”。一方面说梁惠王,您像周文王一样也让人民修筑了灵台,算是雄伟的大工程吧,但您是不是也应该像周文王一样与您的人民共同分享这种快乐呢?此处可见,孟子对梁惠王宣扬“与民偕乐”政治主张,实则来自对《诗经》中《灵台》篇“君民偕乐图”的提炼。
孟子看似因势诱导梁惠王接受自己的主张,让梁惠王意识到自己作为君王应该“与民同乐”,但其实还应该引发更深一层的哲思,即是对何为真正的“乐”的思考。
对于《灵台》篇的解释,《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4]。《笺》:“民者,冥也,其见仁道迟,故于是乃附也。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象,察气之妖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春秋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为备故也。’”[4]501即文王秉承天命,民因其先有灵德而相依附之,遂集全民之力修建灵台,并与民同乐,甚至鸟兽都明白其中的缘由而雀跃欢呼,此种乐已经超越了人类种群,是上升到自然而达到了“民胞物与”的更高一层境界。
是文王召集人民修建灵台,还是人民自发为文王修建灵台,在这里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文王和臣民能融为一体,人民对王的爱戴之情可以让王振臂一挥而一呼百应,鸟兽虫鱼闻之欢腾雀跃,即是“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
在这样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中,“与民同乐”这一概念,只是“大乐”中的一部分“小乐”,虽然没有达到爱人爱万物的终极境界,却是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具备的由其爱民思想而展开的基本力量,这是施政的根源,是王道之本。
孟子的“乐”,从《灵台》篇来看,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满足,究其终极则是精神层面的富足。虽然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灵,但它毕竟不是决定性因素。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5]97。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87。这些都是精神超越物质的典型。所以说如果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如后文引述《尚书?汤誓》中夏桀的例子“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3]3。老百姓都要与你同归于尽了,然“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乎?”[3]3
后文中孟子质问梁惠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犹为何也?”[3]15则是在引述《灵台》篇勾画“天人合一”之“大乐”背景下,从反方向角度再次向梁惠王发问,足以见孟子论辩的严密性以及《诗经》相关篇章在构建孟子哲学思想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
《孟子》中其他哲学思想的构建也离不开《诗经》的基础性作用。关于“仁”的实践问题,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92。即要求“行仁”时要“推己及人”,以这样的方式来追求“仁”要求自然过高,“欲立”说明还未立,自己未立而何以“立人”?“欲达”乃是未达之状态,自己未达之时,何以“达人”?孟子正是看到了这种追求“仁”的苛刻的非一般人所能接受的要求,所以对孔子“行仁”的方法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运用到王道中去,还是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则,却从本体出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5若如此,则“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推己及人”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具有逻辑和实践的可能性。虽不如孔子的要求高,但却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更富有人情味。那么这一理论(或者叫方法)上的改进来自哪里?接下来,孟子又引用《诗经?大雅?思齐》篇中一句:
刑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毛诗正义》中,《疏》云:“作《思齐》诗者,言文王所以得圣,由其贤母所生。文王自天性当圣,圣亦由母大贤,故歌咏其母,言文王之圣”[4]516。“齐”本作“斋”,“庄重、敬重”之意。此处孔颖达认为文王之母“常思庄敬者”,当他成为文王的母亲时又“常思大姜之配、大王之礼”,所关注的事情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即是有德。所以《思齐》篇目具有“以德行仁”的含义,故而被孟子所关注[6]。这三句引文是《思齐》篇五节中的第二节尾句,“刑”为“法”,“寡”为“少”,则“寡妻”即为“少有的、贤良的妻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王以礼法善待贤良的妻子,连及兄弟,由此推及开来,延伸到国家的治理中去。显然这里有“推恩”的雏形,有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的哲学理趣,从最亲近的人做起再扩散开来,又符合人性伦理。
孟子以此为根据而展开论证,这样把好心好意扩大到其他方面去,由近及远地把恩惠推广开来,便足以安天下,在满足了自己情感需求,或者说在尽到了自己孝亲爱子义务的情况下,再由近及远地推及开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尊敬其他像自己父母一样的老人,爱像自己子女一样的小孩。这是责任和情感的延续,自然难度要比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92容易得多。接着他从反面说,如果不这样,甚至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最终得出古代圣贤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是善于推行他们好行为的结论。
显然,此段论述孟子深刻明晰《思齐》篇“由己及人”的哲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直接展开的。假如没有这个理论来源,则不知从何说起。这里足以见证孟子在继承并阐发孔子哲学观点时借助《诗经》来启发深化自己思想主张的特点,《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可见一斑。
三
有时候,孟子也会引用《诗经》来印证自己的理论主张。如梁惠王问“交邻国有道乎?”[3]28孟子直截了当地回答“有!”紧接着却说“唯仁者为能以大事小”,“唯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最后直接得出结论:“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3]28。每说完一句,结合史实举例,仍觉得论据不够,所以再次引用《诗经》中《我将》篇相关诗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这里的“畏天”实则是上文论述的理论来源,只是在这里作为对结论的印证,梁惠王你看,我的观点,其实是和古代人一样的,您是不必怀疑我的。
《毛诗序》说:“《我将》,祀文王于名堂也。”《笺》云:“将,犹‘奉’也。我奉养我享祭之羊牛,皆充盛肥■,有天气之力助。言神飨其德而右助之”[7]469。这首诗描述了后人祭祀文王乞求保佑的情景。此处引用最后两句,点名所有祭祀的行为都是统治者敬畏上天以求得统治长久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孟子得出的“畏天者保其国”的理论根源。这里不是巧合,而是孟子论辩之术的高明之处,先虚设答案再逐步论证得出结论,表面看似与古代典籍记载暗合,实则是从典籍出发,运用演绎的思维方法,得出一套富有哲理的逻辑推理,最后用典籍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以增加其说服力。
这里孟子将“畏天”与“乐天”对应起来,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民本主张,也是在《我将》篇“畏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大而形成的。
此段论述完毕,但梁惠王却说:“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此话一出,即等于孟子前段的论述没有达到令梁惠王心悦诚服的效果。孟子针锋相对:“王请无好小勇。”[3]28接着进一步解释“小勇”为“匹夫之勇”,又借助《思齐》篇中“推恩”的哲学思维方式,要求梁惠王将此“小勇”推及开来,进一步扩大,变成“大勇”,以达到“安天下之民”的目的。这正是梁惠王所思所想,孟子此时直指其终极目标,想必梁惠王也正听得入神。
他描述何为“大勇”以及“大勇”可以达到的效果时,引用了《诗经》中的《皇矣》篇: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毛诗序》:“《皇矣》,美周公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笺》:“监,视也。天视四方可以带殷王天下者,维有周耳。世世修行道德,唯有文王盛耳”[7]387。《毛诗》的观点,此诗是对周文王的赞美。孟子提这首诗,一方面是描绘“大勇”之人可以“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种英雄情结,另一方面其实是对梁惠王的暗示。
梁惠王是战国前期赫赫有名的魏惠王魏茔。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也就是说周文王算得上是魏惠王的老祖宗。魏惠王(梁惠王)即位时魏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但与孟子谈话此时,魏国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战役。“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3]9。此时魏国实力已大不如从前,梁惠王也显得狼狈不堪。正是在魏国已经失势又欲重整旗鼓的大背景下,孟子此时引述《皇矣》篇举例,实则是要梁惠王效仿学习老祖宗周文王那样施行“大勇”而达到“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的目的,想必此时周文王对于梁惠王的榜样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游说本身所起到的功效。
在此番辩论中引述《皇矣》篇,一方面是从前文《我将》篇“推恩”思想演变出来的由近及远的“请大其勇”,另一方面,则是遥述典章,暗示梁惠王要学周文王存“大勇”而弃“小勇”,这种引述起到强有力的引导性作用和榜样作用。
醒着做梦范文3
长春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使用孟鲁司特钠来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从2011年7月—2013年6月之间被确诊为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癫的患者共170例做为要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8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孟鲁司特钠来进行治疗。然后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为76例,显效率为89.4%,无效的3例,无效率为3.5%。治疗的总有效率的达到96.5%。而对照组患者显效的共52例,显效率为61.2%,总有效率为72.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对比(χ2=6.04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癫小儿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也容易使患者接受,属于更安全、更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过敏性紫癫;血管炎性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16-02
[作者简介] 唐宏杰(1969.5-),女,吉林长春人,本科,研究方向:临床药
过敏性紫癫(即HSP)通常是指因为患者毛细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变态型出血性疾病,产生其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感染与某些药物作用以及过敏等,从而在患者体内形成IgA或者IgG类循环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真皮的上层毛细血管而导致血管炎[1]。该病多发于儿童身上,不仅会损伤患者的胃肠道与关节,甚至肾脏,如果是严重的患者,则会导致肾病综合征或者肾脏衰竭,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病毒感染与药物过敏是过敏性紫癫患者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并且病情会经常反复的发作,发病病时间也会反复的延长,目前在临床的治疗上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3]。为研究和分析使用孟鲁司特钠来治疗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癫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之间使用孟鲁司特钠来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从收治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癫的患者共170列来做为研究的对象,全部的患者都符合过敏性紫癫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共8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女性患者共39例,男性患者共46例,患者的年龄为2~8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5.1±1.4)岁,病程周期为1个月~2年之间,平均周期为(9.2±1.8)月,发作的次数为4~8次之间。而对照组的女性患者为36例,男性患者共49例,患者的年龄为3~9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5.9±1.2)岁,病程周期为3个月~1.5年之间,平均周期为(8.5±1.3)月,发作的次数为3~9次之间。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都要实施补液与抗感染,抗过敏与抗血小板凝集等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2 d以后,另外使用孟鲁司特钠来进行辅治疗,每晚给予患者孟鲁司特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372)5 mg,口服,一直坚持使用到患者病情好转以后,出院继续服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该组的患者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时间为3~7 d。
1.3疗效判定标准
以患者的紫癫、腹痛以及关节肿痛、体征等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有显著的缓解,并且经过医生的检查证明都已恢复正常的为显效;以患者的紫癫、腹痛以及关节肿痛、体征等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存在偶而的发作现象,并且通过尿常规的检查偶而见有蛋白及尿红细胞者则为有效;以患者的紫癫、腹痛以及关节肿痛、体征等症状在治疗后还是反复发作或者出现加重则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的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为76例,显效率为89.4%,无效的3例,无效率为3.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的达到96.5%。而对照组患者显效的共52例,显效率为61.2%,总有效率为72.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 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癫的发病原因还没有明确的参考依据,有关临床研究[5]表明:其病发的原因可能和T细胞功能的紊乱、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合成等有关系,加上其诱发的因素多样化与复杂化,其中感染与过敏因素目前属于过敏性紫癫的病因中最重要的原因。其病理的基础症状一般是痉孪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以及毛细血管堵塞等症状[6]。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是属于诱发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该病常见于儿童,加上病情会长期发作,这也给临床的治疗上带来了困难。
通过该次研究,患者在实施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孟鲁司特钠来进行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癫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5%以上,周红霞等[7]相关研究的总有效率为92.0%,该研究与之基本相符。药物孟鲁司特钠属于选择性高、并且耐受性好的高效半肌氨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因为在过敏性紫癫的产生过程中,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变化中白三烯一起产生作用[7],而药物孟鲁司特钠可以特异的阻断白三烯产物和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炎性反应,更好的降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另外,孟鲁司特钠服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其药治疗效果持续的时间很长,耐受性高、安全可靠性、依从性好等诸多的优点[8]。所以得到了患者家长以及临床医师的肯定。
综上,临床上使用孟鲁司特钠来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癫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也很容易接受,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方湘玲,易著文,党西强,等.儿童过敏性紫癜23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6,13(1):175.
[2]魁艳风,曾.孟角一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癫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2):68.
[3]乔文华.小儿过敏性紫癫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2(6):1288.
[4]方锦平.孟角一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发作性小儿过敏性紫癫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88-89.
[5]龚方彪.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癫的临床疗效[J].中医药学报,2012,40(2):120.
[6]冯枫.小儿过敏性紫癫32例诊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16.
[7]周红霞,梅柏如,赵丽萍.孟鲁司特钠治疗反复发作性小儿过敏性紫癫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9(8):610.
醒着做梦范文4
有时候嘲笑自己不着边际的幻想,这种嘲笑慢慢变成更刻骨的讽刺,自己把自己击打的体无完肤,于是在梦里都在不断的战斗,刀光剑影晃动冷峻的面容,负伤累累,飞溅的鲜血和对手痛苦的哀号也唤不醒嗜血的狂性,没有休止的战斗着,疲惫到没有累的感觉,听不见,看不见,只有一种不受控制的意志在支配着身体不停的动着。
恐惧做梦,恐惧做噩梦,恐惧做美梦,美梦在现实的压迫下总也挺不直被压弯的腰杆。觉得自己那么的渺小,力量那么的单薄,我的光芒只能在最黑暗的地方才能忽隐忽现,而我的幻想却那么的光彩四溢。
可偏偏总是做梦,美梦噩梦交错重叠,反反复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将矛盾复杂的思想拍摄成影像,或者幻化成现实的人物场景,在睡梦中不羁地演绎,只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开头,没有看到过结尾,仿佛就是人生的一个片段,被遗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每当睡眠时就开始活跃,提醒着它的存在。
在昭示什么吗?还是在暗示什么?不明白。或许,心中还有梦想,否则怎么会那么在意种种事物呢?否则怎么会还在无休止的战斗呢?否则怎么还会不时的用不羁的眼神直视命运残酷的面容呢?
因何而生?为何而生?
醒着做梦范文5
2、云淡风轻
3、坐看云起时
4、时光荏苒
5、旧时模样
6、只饮烈酒不谈过往
7、夏末染殇
8、醒着做梦
9、潇潇雨歇
10、怣惢
11、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12、命中劫
13、寂若安年
14、晗夏
15、向善若水
16、往事随风去
17、岁月静好
18、酒酿樱桃子
19、半岛弥音
20、时光不老べ我们不散
21、心安是归处
22、白衣未央
23、浅眉
24、低吟こ曾经
25、掩于岁月
26、無痕
27、君踏桃花归
28、夏有乔木
29、爱恨随你
30、永不言棄
31、愿得一人心
32、梦里飞花
33、荷塘月色
34、以诚待人
35、谈笑风生
36、默ゎ
37、七街九友
38、许我一墨〃绘你倾城颜
39、怣
40、故人未归
41、徒手敬岁月
42、稚初
43、笙
44、心静如水
45、浮生未歇
46、忙着孤独
47、凉栀°
48、傲了一生败给情
醒着做梦范文6
1
睡在水底的那个人,一点点地醒了。
他伸了个懒腰,浮出水面;
然后像逐渐恢复记忆一样,
缓慢地游回岸上……
不用我提示,你也能猜测到他是谁。
端午赛龙舟的锣鼓声把他吵醒了吧?
他肯定想像不到,这是专门
为他而设立的一个节日。
水里冷吗?快上岸歇一会儿。
那个人依照原路返回,潮湿的脚印
留在晒得发烫的沙滩上。
他像想起什么,望了望,
树林还在,堆在一旁的衣服还在。
唉,后来的诗人,把先驱者的鞋袜
都保管得好好的。
他穿上鞋子,套上衣服,在腰间
重新佩戴好长剑,把倾斜的峨冠扶正了,
像要行一个注目礼,抬头远望:
哦,故国还在,人民还在,炊烟还在……
他所告别的一切,都还在!还在等着他。
没人会偷他的东西,没人能偷得走
他的东西。哪怕是一针一线,一草一木,
都按照原样摆放着,仿佛时间根本不曾流动,
仿佛他根本不曾离开。
他很激动,又想写诗了。
标题已想好了,叫《离骚》。
2
那个人并没有真的复活,只是
从我梦里醒来了。而在现实中,
一个死者的醒来是不可能的。
他梦见自己死了,死于水中。
他真的死了,死于梦中。
他做了一个有关死亡的梦,无法挣脱。
怎么呼喊,怎么翻滚――都无法挣脱。
梦像一条倒淌着的河流,他没有未来,
只有过去,小到无穷小的过去。
他周而复始做同一个梦:水草温柔地
缠绕自己的尸体,
至于游鱼,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听话了,
只是亲吻自己而不啄食自己……
如果他不做这个梦该有多好。
如果他做的是另一个梦,或者根本
就不会做梦,该有多好。
他没有选择这个梦。这个梦,选择了他。
他梦见自己死了,他再也没有醒来。
这个梦真是太长了。做了该有两千年吧?
可能还要多?
3
或许他并没有死,只是成为
被梦挟持的人质。谁能够
解救这位著名的溺水者呢?
他并没有死,只是在水底睡着了。
他并没有死,他在梦中活着。
除了做梦的自己,没有谁知道他还活着。
他在梦中呼救,别人听不见。
他在水中挣扎,别人看不见。
他只是梦见自己的声音与动作。
他只是梦见岸上的行人(伸出援助的手)。
除了做梦的人,没有谁知道:他在何处?
他梦见自己死了,再也没有醒来。
他竭尽全力,也无法梦见自己醒来。
他不可能再做别的梦了。
他所能梦见的,仅仅是自己的死以及死后的事情。
他死了。他在死后,继续做梦。
4
他投水之前,对死亡已不陌生。
在强虏压境的时候,在顶撞国王的时候,
在为香草美人而感动落泪的时候,
在流放途中,听渔父唱晚的时候,
他多次预感到自己的死。
尤其写诗的时候,他已提前死在纸上。
这就是诗人:只需要活一次,就可以死很多次。
死后都保持生前的姿态呀:
眉头紧锁,星眸圆睁,长发飘逸,
嘴唇半开半启作吟唱状……
你简直看不见他在做梦,而像是醒着。
5
在散步的过程中,走着走着,
突然就走神了,就做梦了,
梦见了死,再也走不动了。
这使最后一次散步彻底变成梦游:
迷惘的眼神,僵硬的四肢,麻木的表情,
以及痉挛的心……
他出发了,再也无法回归。
他梦见自己在人群中迷路。果然就迷路了。
他视而不见地一步步走进水里;先是没膝,
继而齐肩,最终没顶!
应该说在诗人迷失的地方,
他的祖国也迷路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就因为没有听从诗人的劝告。
6
无法挽留了,那个执意
要为祖国作出牺牲的人。
他周而复始地做着同一个梦。
他没有死,只是梦见自己死了。
他没有死,他在梦中活着――在自己的梦中,
乃至别人的梦中。
我是后来的诗人中的一个。
我梦见屈原――走在最前面的诗人,
同时还梦见他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