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朦胧诗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朦胧诗人

朦胧诗人范文1

雷子人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对于中国水墨发展的断层问题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但在创作层面上,他却不是一个全然以理性控制画面的艺术家。在我看来,雷子人常常以直觉通抵自我经验的真实,我们仿佛能在他的绘画中看到某种“超意识”般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与西方超现实主义有某种跨越时代的共鸣,又比超现实主义增添了更多东方玄化的飘然意境。因此很多评论家都会以“不可言说”来形容他的画。这种创作方式让人实难按时间为他的作品划分风格段落,因为在各个阶段他都时常跳脱当时的创作线索,另辟蹊径,令他的绘画风格和内容迂回反复。与艺术家倾谈之后,笔者尝试着按照他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为他的创作理出一条线索。

2000年前后,雷子人在中央美院就读硕士期间,在李少文等教授的影响下,打破水墨画惯常的构图与用色规范,对观察对象进行各种合理变形。对于怎样刻画中国古典审美体系之外、古代艺术家从未表现过的现代工业文明,以及生活在这种文明社会中的人,是雷子人在这一阶段集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当以水墨表现当代现实对雷子人不再成为问题以后,雷子人便跳出了对现实的简单摹写,不断在画面上投射他各种灵动而私密的潜意识活动。于是我们看到了2005年以后的“女人味”、“出入境”等以女人和男人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系列作品。

现代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潜意识的核心,雷子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非常有共鸣,他的“女人味”和“出入境”系列作品便充满着各种喻。但正如评论家彭锋所说:“……这些性的成分或暗示却并不给人以强烈的生理刺激,原因在于男人更多地被安排在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的位置上,画面上展示的世界是一个经过了静观的净化的世界,它已经失去了那种原始的或本能的冲击力。”①雷子人对性的描绘有别于中国古代春宫图对男欢女爱的直接刻画,反而与印象主义雷诺阿画笔下富于光感和肉感的裸女有某种联系。雷子人笔下的男男女女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夏加尔以象征主义手法描绘的爱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水性》、《朵云》等系列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再后来,雷子人以短暂的时间进行了一段“新古意”系列的实验。这个阶段,雷子人常用古人诗词作为画的题跋,画的内容也颇为清远闲逸,精神意趣颇具古风,但艺术家骨子里的某种不可言说的“超意识”状态似乎受到了这个框架的束缚而难以呈现。很快,雷子人从这个阶段的实验中跳出,既汲取了“出入境”时期作品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又汲取了“新古意”时期跳出狭窄的喻主题的超然清逸,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艺术家的视野日益丰富,画面包容古今,意涵多重。2011年的一幅《屋漏痕》就是一幅充满了丰富隐喻和谐趣的作品。“屋漏痕”原是中国水墨的一种特殊笔法,似屋漏痕迹蜿蜒而下,但雷子人的这幅《屋漏痕》并非以这种笔法画成,而是借用了人们对“屋漏痕”这三个字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楼连天、天连水、水连楼,并且在各种连接线之间泄露了各种不同的风景的“屋漏痕图”,有人,有山,有水,有动物……万象风景之间荒诞的错落,生出了各种充满隐喻的哲学关系,亦虚亦实,亦真亦幻。

朦胧诗人范文2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迁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橘那么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 0月8日),北京市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前即开始诗歌创作。主要著作有:《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新诗自选集》《顾城散文选集》等。“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从六七十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出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便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最具代表性的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晓斌等。在艺术主张、表现手法上,朦胧诗人倾向主张写自我,强调心理;手法上反铺陈、重暗示,具有较强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是诗人顾城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这首小诗的分析为例,让大家对“朦胧诗”的特点及阅读鉴赏“朦胧诗”的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走了那么远,去寻找什么呢?是在为寻找一盏灯。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作者在这里没有具体地说明,“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显然,这盏灯的象征义是多边的、不确定的,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这正是朦胧诗的特点。尽管如此,在“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的反复排比之中,我们还是能够隐约的窥见到诗人那一颗满怀憧憬的心、充满希望的心和不畏艰辛、苦苦寻觅、不停追寻的心在字里行间跃动。每节开头和最后收束全篇的“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便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旋律,反复刺激着我们,强化对我们的暗示。这盏灯对诗人来说可能就是他人生的自我许诺、希望之所在……而对读者而言,每个人又都可以因每一具体的个体而赋予其新义,使仁者可以见仁,智者得以见智。朦胧诗最大的特点不是在向读者传达什么,更不是在向读者强行灌输什么,而是在对读者作这样或那样的积极有效的暗示。

那么诗人笔下的那盏“灯”就是抽象的超经验么?不是!应该说它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因其抽象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超强的象征性和普遍性;又因其是具体的所以这个意象才具有了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这盏“灯”“它在窗帘后面”“它在一个小站上”“它就在大海旁边”,窗帘、车站、大海,够具体的了,但多少还是让你有些捉摸不透,是的,你不要企图象在实验室里一样,要把显微镜底下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读诗不能这样,读朦胧诗就更其不能这样。不错,带雾看花别样姿,朦胧诗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你别问诗人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你只要问自己究竟感受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这才是我们读朦胧诗应该有的态度。“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读着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到随着诗人不断“寻找”的脚步,从一个相对单纯闭塞的房间来到了一个宽广而又有几分凄凉的荒郊,再由这荒郊最终来到了无比辽阔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大海边。随着诗人的追寻,我们也越走越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境界也越来越阔、越来越大。这不似乎正在暗示我们:人生的境界就是在这不停的追求“寻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不断升华的么?

在诗人生活的那特殊的年代里,诗人跟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失落过,孤独过,迷茫过,彷徨过,悲哀过……当他们从噩梦中醒来,猛然发现自己青春已经逝去,“使他们已不能正常地从头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就像还没有学会飞翔就被剪去翅膀的鸟。”面对这些诗人没有沉沦,诗人也不甘沉沦,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寻找”,就有希望,现实就会被改变,未来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不正是在给我们作这样的暗示吗?当然“寻找”的路途不都是一马平川,碰到的天气也不都是蓝天白云,“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是的,你想步入天堂吗?那就请你从地狱中走过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让我们不远万里、不惧艰辛奋力去寻找吧!

朦胧诗人范文3

[关键词]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舒婷顾城北岛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different edition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

――taking Shuting、Gucheng and Beidao as an example

HUANG Can

Abstrac:Hong Zicheng revises his viewpoint greatly when he rewrit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inland modern poem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revised edition).The rewriting about Shuting、Gucheng and Beidao obviously reflects his new idea of literal history,as well as his thingking and contradiction about literal history.

Keywords:Hong Zicheng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ShutingGacheng Beidao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领域,洪子诚、刘登翰编写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后简称初版本)是一部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85―1987年完稿,1988年4月后记于北京,1991年冬略改,1993年5月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然而编者在后记中却表达了深深的遗憾,“面对眼前这部书稿,我们主要感觉是遗憾,一种未能企及目标的遗憾。”[1]548言辞恳切,不似谦辞。17年后,在“重写诗歌史”的浪潮中,这一遗憾终于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两位作者历经三年时间(2002年―2005年)重新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后简称修订版)一书。在评价其重写的动因机制时,有论者指出,作者认识到“文体自觉”意识的不足,和“祛除文学史‘历史真实’的时间神话,突出文学史写作在本质是一种带有修辞和想像性质的话语方式”的努力,是两个主要原因[2]。

在修订版中,由洪子诚负责的中国内地部分改动较大。很多地方的改动,都体现了洪子诚这一严肃、严谨的文学史家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深入思考。其中八十年代诗歌创作,距离初版本的编写只有“咫尺之遥”,作者身处其中,为我们提供了“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样本。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对“朦胧诗”(初版本中称为“新诗潮”)及其代表诗人的评价。通过对两个版本中三位“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顾城、北岛的评价的比较,笔者试图找出“身处其中”和“拉开一定历史距离”的作者看待历史的眼光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与洪子诚的文学史观紧密结合的。

(一)

舒婷是初版本中最先评述的诗人。(在代表诗人简介中的排序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但北岛并未单独评述。在修订本中的排序是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这一排序是耐人寻味的。初版本十一章《崛起的诗群》(下)共分三节:第一节作为运动的新诗潮;第二节新诗潮的前卫诗人;第三节新诗潮的“新生代”,大致呈现出总(背景介绍)――分(朦胧诗)――分(第三代诗人)的结构,并有意把“朦胧诗”与“第三代”等量齐观,将二者整合进“新诗潮”,又将“新诗潮”整合进“崛起的诗群”中。这种对文学现象不断整合和归根溯源的整体性文学观,应该说是体现了初版本全书的编写方针的。在引言中作者曾提到:“对于中国新诗的这一‘当代’发展阶段,我们希望勾勒出它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心理)的推动与制约下整体的发展状况与态势,考察这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诗歌在题材、主题、艺术形式上的特征和变化,以及诗潮波动、演化的脉络和轨迹。……通过对诗人的研究,由点的分析到面的聚合,达到对诗界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向的把握。”[1]2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洪子诚发现了舒婷身上的独有的价值――她是联接主流诗界和地下诗坛的纽带,是最早获得社会部分承认,并带来巨大社会影响的朦胧诗人。在洪子诚看来,舒婷代表着朦胧诗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向”,因而对其评价多为正面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作者并非对这种整体观没有任何警惕。在初版本引言中,他也非常恳切和遗憾地指出:“为了保持全书体例和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对于近年正在兴起而尚待被更多了解和时间检验的新诗潮的'新生代',也不准备转换另一种批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也许是我们意识到的本书最难以令人满意之处。”[1]2从中不难发现洪子诚对“朦胧诗”独特性的注意,和他对以整体观来规范“朦胧诗”的担心。

这种警惕和遗憾在修订版中得到了果断的纠正。与初版本相比,修订版对舒婷的评价是较低的,甚至言语中颇有讥讽之意,如“舒婷诗在思想艺术的创新上显得较为不足,不过,她却因此拥有最多的读者,最先得到‘主流诗界’有限度的承认,也最先获得出版诗集的机遇。”[3]194又如:“用一连串的比喻性判断句来强调这一宗旨的《致橡树》,常被看做是她的重要作品。”[3]195不难看出,尽管洪子诚经常反省“自身的诗艺把握能力”,他仍然把艺术价值作为修订版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选诗也多从艺术价值角度出发。较之初版本“身处洪流”的激动和把握时代的冲动,修订本中的作者显得更为冷静、客观,也更贴近诗人的真实个体和具体的文本本身了。同时,与初版本相比,洪子诚在修订版中拓展了评述的范围,对围绕舒婷的“创作史”、“批评史”、“接受史”都进行了含蓄的评价。这种“扩容”使文学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评论和作品分析,而是的连接更广阔、更开放的史家笔法,成为文体自觉的一种突出表现。

(二)

如何面对、评述“顾城之死”,是历史留给文学史家的一道难题。在修订本中,由“童话诗人”指向“死亡诗人”的转折有两处,这两处当可算是修订本中顾城部分最重要的两处,然而作者的处理仍有些许可资商榷之处。

第一处是:“虽然他执拗地讲述绿色的故事,在诗和生活中偏执地保持与现实的间隔,实行‘自我放逐’,不过,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使他为有关人生归宿、命运等问题所缠绕,特别是‘死亡――那扇神秘的门’成为后期诗歌的持续性主题,并越来越散发出神秘的悲剧意味。”[3]193这一处评述点出而未真正说明两个问题:为什么诗人实行“自我放逐”却无法摆脱“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为什么“紧张关系”又使他为有关人生归宿、命运等问题所缠绕?杨匡汉在评价洪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曾说到洪子诚的“点化”,“点到为止,这是老刀笔。”[4]352这是对作者的赞扬。然而在面对“童话”向“死亡”转化这一问题时,评述者要面对的不仅是记录、书写历史的外部研究的问题,更面对的是创作主体内心分裂、放弃生命这一内部研究的问题。这样高度概括地处理诗人的内心剧变,是否略有疏漏之嫌呢?

第二处转折是:“1987年以后,顾城生活在国外。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越发尖锐。”[3]193从时间上来说,这一描述与第一处转折大致重合。如果说第一处转折略显突兀,那么这里的描述几可用“断裂”来形容。作者在《序》中,曾对顾城有过一段极为相似的评述,“1987年以后移居国外,遭遇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4]277通过比对这两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在《序》中,洪子诚是将移居国外当作顾城创作与生活的巨大转变来描述的,并没有有意识地从诗人的一贯创作(包括80年代前中期)中寻找死亡因子。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修订版中作者将其改为“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越发尖锐”,以期建立与1987年前的历史的延续。但是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第一处转折就没有对“紧张关系”和“归宿、命运等问题的缠绕”进行充分论证,间接导致后面有意接上的尾巴也唐突了。总之,修订版在处理顾城诗心转变的问题时,洪子诚力图体现出一种前后延续、有始有终、因果相连的程序性,但最终还是呈现出明显的断裂感。与初版本相比,诗人的死亡给作者带来沉重的评述压力,不仅无暇多谈“童话”部分的艺术特点(这是初版本的主体),更一度放弃艺术标准,转而起用道德标准进行评价。

当然,这种道德标准的使用是非常隐晦的。王光明评价洪子诚的文学史,说它的优点是“努力克服主观视野的遮蔽性。”[3]103在正文部分,作者确实是力求持中、公允、冷静、旁观的姿态,但在最后,仍然还是表达了自己对人们“美化诗人之死”的态度:“在一段时间里,顾城的死被从生命、从道德、从文学、从哲学、从诗歌等形而上层面,不断加以阐释,不断引申出各种寓言,各种象征。”[3]194这段话中不乏批评之意,关键是,它引出一段重要的注释――修订版194页注①中张枣、钟鸣的评价,鲜明地指出这种美化的荒谬和危害。作为作者,在如此敏感问题上选用两则类似的评价作注释,应该也蕴含了自身的立场。这一注释与正文部分的评述一正一奇,构成了对话。这种对话一方面揭示了诗人之死对作者的巨大冲击,使之觉得有充分表达立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洪子诚关于“个人经验”的看法:“它的‘价值’,并不存在于它的自身,而是在与另外的经验、叙述的比较、碰撞中才能呈现。对当代史的研究而言,它的重要性是有助于建立必需的历史观察、叙述的‘张力’。”[4]103

(三)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在初版本中并没有专门的介绍。此种现象及其原因,似乎可以作为“当代人不宜写当代文学史”的佐证。但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将其排在“五位诗人”之首,作了重点的评述。这一评述体现出两个特点。

其一是将北岛作为“白洋淀诗群”与“五大诗人”的联接点,并有意归纳出朦胧诗的整体脉络,把“五位诗人”纳入这一运动的有机整体中。近年来随着史料的不断充实和研究的不断拓展,对“朦胧诗运动”的认识和描述越来越丰满和逼近历史的真实。一种有机、整体的发展历史观逐步取代了只讲“五位诗人”的片面、静止的历史观。修订版对“朦胧诗运动”的评述,当可算作这种进步的集大成者。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力图勾勒出一条“60年代地下诗歌”/贵州黄翔等诗人――食指――“白洋淀诗群”――“五大诗人”的线索。这是一条由“地下”逐渐走向“地上”的线索,而《今天》则被视为“朦胧诗运动”的发端和培育“五大诗人”的摇篮。

对朦胧诗源头的追溯,得益于《沉沦的圣殿》[5]、《持灯的使者》[6]等研究“朦胧诗”之前地下诗歌的专著。对于这些学术成果,洪子诚表现出开放的学术品格,不仅在修订版中多处引用,更撰文《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专门评价这两部专著,肯定了诗人的诗歌史论述的独特价值。[4]307-319

在大量史料的支撑下,“朦胧诗运动”评述体现出一种“还原历史”、“触摸历史”的努力,这是洪子诚一直努力追求的文体自觉。而北岛被放置在“白洋淀诗群”的参与者,《今天》的创办者以及“五大诗人”之首的三重位置上,他成了描述“朦胧诗运动”的关键人物,也成了章节评述的枢纽。

第二个特点是巧妙处理“内容”上的意识形态争议,把中心放到对诗艺的形式分析上来。修订本中利用一段注释[3]190指正了人们对《回答》与历史事件的联系的误读,并名正言顺地把中心放到诗歌主题和意象分析中来。在对三位诗人的评述中,作者对北岛的诗歌的形式分析是最为鲜明,也是最为精彩的,从中可以看出洪子诚对北岛的欣赏与认同。

纵观三位诗人在两个版本诗歌史中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当代诗歌史》(修订版)的一些编撰特征:

第一,高度的文体自觉。在初版本的后记中,作者曾不无遗憾地指出:“我们未能更自觉、更集中地从文体的角度来审查当代新诗的进程。”[1]548修订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很大的弥补,不再局限于作家作品,而是对文学现象进行更开放和冷静的评述。

第二,“拉开距离”的冷静笔法。如果说初版本是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片面单纯的整体史观,则修订版更多体现出“置身事外”的冷静与理智。

第三,“还原历史”、“触摸历史”的努力。修订版最让人尊敬的地方莫过于作者尽力克服自己主观判断的偏误,进行还原历史原貌的尝试,以及在“历史的合理性”与“今人的评价”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的努力。

朦胧诗人范文4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题解(5分钟)

1、朦胧诗: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10分钟)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自读课文朗读课文。)

四、问题研究(5分钟)

1、诗人用“柔软得象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自学理解分组讨论,集中归纳思考、理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朦胧诗人范文5

1. 了解朦胧诗特点;

2. 学习和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3. 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掌握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朦胧诗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讨论、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语:(1分钟)师: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爱情,也是文学艺术表现最多的主题,用诗文歌赋来表达爱情的篇章,浩如烟海、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反映爱情的诗。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一首新的诗歌,倾听一位不平凡的新女性对爱情的理解——《致橡树》。

二、板书:(2分钟)(课题、作者)——致橡树 致:给予。如:致函,致电。 作者:舒婷。可以看出这是一封信,是一封写给“橡树”的信。下面我先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看课文,并用笔画出诗中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① 舒婷是谁? ② 她为什么要给橡树写这封“信”呢? ④ 她笔下的爱情是什么?

三、设疑:(5分钟)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作者简介: 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 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后调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其《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奖。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2. “朦胧诗”概念(板书:朦胧诗——第一教学目标),师:朦胧诗又称新思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内容含蓄隽永,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探索人的自我价值,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意象叠加、扑朔迷离,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

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诚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等。

四、释疑:(4分钟)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或听录音)

2.师:可以看出,这篇诗歌谈爱情的,现在请同学就所学知识首先浅谈:什么是爱情?

3.学生抽答:师总结: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给出不同的答案。爱情有时会给人力量, 爱情有时也会让人迷惘。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 “爱情”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爱情?

五、课文分析:那我们看课文中,作者笔下“木棉树”怎么回答的! (板书:木棉的自白):(18分钟)

1.分析一:(板书)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虚荣、攀附、一厢情愿、丧失尊严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单恋、依附、失去自我

也不止——像泉源——遗憾、一味奉献、残缺、不圆满

也不止——像险峰——遗憾、

甚 至——阳光、春雨——遗憾、

(1) 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2) 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 师分析、明确:

①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没有自身的人格尊严,这是一种“虚荣、攀附” (板书)的爱情。“绝不像!”爱情态度何其鲜明,立场何其坚定,坚决予以否定,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

②痴情的、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绝不学!”这种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的鸟儿,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这是一种“单恋、依附” (板书)的爱情。

③诗人接着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被赞美的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请问同学们木棉的态度是什么?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没有全盘否定,但也表示 “遗憾”和不足(板书)。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只知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 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自我牺牲的精神虽然可嘉,却令人遗憾。 因此,这只是一种“一味奉献” (板书)的爱情。

2.小结:(板书)否定、批驳—— “世俗的爱情”。——破(构思)

以上是第一部分:诗人对两种爱情的模式的蔑视和摒弃

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

3.分析二:(板书)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1) 全班女同学齐读至尾。 其他同学边看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并标注。

(2) 师提问,同学讨论、回答。

(3) 师分析、明确——诗人的爱情观:

板书: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爱的前提——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

①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指出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板书) 。

②爱的前提: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强调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相互依存”(板书) 。

③爱的理想:师: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板书: 爱的理想:爱的男方——伟岸挺拔、坚强有力(品质——比喻)

爱的女方——青春秀美、充满生机(外在)

——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内涵)

——勇敢顽强的品质、热诚友爱的态度(精神品质)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 勾画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 “伟岸挺拔、坚强有力”(板书)的。

④爱的女方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充满生机”(板书)的。 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这里有点难以理解,(师分析)中国的过去,更多的是一个男权社会;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有些人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也试图通过反抗来改变这不公正命运,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大部分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无疑加重了自身的悲剧色彩。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诗人,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作者认为一个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具有内在美成熟之美,应该具有 “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板书)。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热情友爱的态度”(板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才能构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4.小结:(板书)确立——理想的爱情观——独立、平等、默契、真诚、相知相依——立(构思)

师: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男)“仿佛永远分离,”(女)“却又终身相依。”师:“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 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一种“相知相依”(板书) 。因为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最后,诗人坚定明确表白: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这一部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板书)

六、总结全文:(3分钟)

(1)艺术构思:先破后立——教学目标之二(板书)。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同时提出了理想的爱情。在作为女性诗人的舒婷看来, “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2)表达技巧: 采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情味盎然,洋溢着诗人强烈的感情;通过一连串鲜明生动的比喻、排比,围绕一个主题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表现缠绵的倾述和诗人坚定美好的信念。

(3)艺术表现:以整体象征手法构造意象,借助一些自然物象进行“象征类比”(板书),(木棉、橡树对应象征爱情双方)寓哲理、思想、意念于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可感而真切。

七、讨论:(5分钟)

1.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其他物象及其特征,依据上述方法是对具体意象进行分析,说说此前“我”和“橡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请同学们说说在课文中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3.请同学们还是从下列诗句中找出具体物象和特征, 来看看作者所追求的是什么样人生理想?

八、联系自己,谈谈感想:(4分钟 )

1.通过学习本文,谈谈你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人类之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早恋在中学生中并不鲜见,过早涉猎这个,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一个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的人,事业还未确定方向,更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又怎么可能收获真正幸福的爱情!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任务,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存的本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和成熟自己,成为努力向上的人、奋发图强的人、独立自尊的人;要培养自己胸怀大志、沉稳坚定、自信坦诚的品质,学会懂得如何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等到我们真正成长了、成熟了,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教学目标三:自尊、自爱、自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如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甚至对未来的爱; 在人类历史上,千千万万热血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大爱,放弃了男女个人的小爱。用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抒写了众多可歌可泣、悲壮动人、流传千古、泽被后世的颂歌。个人爱情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大爱却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是我们永远需要去追求、去努力、去奋斗的东西。

九、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1.5分钟)

十、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朦胧诗人范文6

关键词:凤姐;《延河》;朦胧诗

时下,网络红人凤姐紧步“芙蓉姐姐”之后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大众的视野,谛造了又一个平民神话,也成为恶俗、粗俗、媚俗、低俗的代名词,当人们再次“被眼花缭乱”,听着平民大嘴的信口狂言之时,或许多少也带着幸灾乐祸的微笑表情静观或唾骂。

就在这时,凤姐携着她的8首诗作优雅而华丽地登上了陕西老牌纯文学期刊《延河》,顿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引起了公众激烈的争论。

身份认同错位:凤姐写诗

就在人们早已习惯了芙蓉的搔首弄姿与凤姐的狂言妄语的时候,我们等来的却是恶俗之下的单纯,喧哗过后的宁静,混乱之余的序列存在。凤姐写诗了,还是朦胧诗,而且还被编辑认为不错的诗,更让大众无法理解的是竟然在《延河》杂志上一口气刊登八首!这让人们如何接受!到底是凤姐的神经错位了,还是大众的思想位移了?凤姐能写诗吗?凤姐不能写诗吗?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高雅艺术,是文学之桂冠,古往今来,人们亦喜将人品与文品相提并论 。诚然,文品与人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人的美学修养和情操对文风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二者之间也无必然联系,明人胡应麟在《诗薮》里说:“光尧题金山一绝云:‘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这首诗气势雄浑,洋溢着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但“光尧”即是向金称臣纳贡的儿皇帝宋高宗赵构,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人,所以胡应麟评论此诗“殊不类其人”。所以元朝诗人元好问曾写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文如其人”不是“必然”的,钱钟书也曾说“以文观人,自古所难”,凤姐虽然是靠极度恶俗且低俗的言行走红于网络报端,虽然是个公众人物,尽管她的为人有极强的功利性,她的种种做法为人所不耻,她的人品到底怎样,暂且搁置不论,但她也有自己的生活,情感,有自己的想法,她也有写诗的权利,她也完全可以无拘无束自由放飞思想,写出优秀的诗歌来。“话题大王”与“诗人”之间并不矛盾,如果公众单纯以她的为人来否定她的诗,将会有失公允。

唯质按需论稿:《延河》刊发

“从天空落下的黄沙/与这个世界无关/与滚动的人群无关// 清洁工在收拾一个/从树上掉下的橘子/晨光中,一只刺猬招摇过市//所有树叶开始朝一个方向聚拢/收集从西方来的风/人们把镜子藏在背后/开始赶集”(《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如果我们隐去诗歌的作者,摘掉带有偏见的“有色眼镜”,从作品本身出发,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凤姐的诗作,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相当不错的好诗,与恶俗毫无联系,而且洋溢着清新朦胧之气。有诗人认为凤姐的诗受到上世纪名噪一时的朦胧诗的影响,有顾城、席慕容、汪国真等人的影子。此诗中作者精心选择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意象,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干净而纯美的画面,诗意跳跃而凝炼,情感真挚而饱满,极富空间感与想象力,正如著名诗歌评论家刘全德所言:“她的诗歌存在的意义在于,她把顾城经常演绎的一种近乎完美的童话式心灵结构的两端拆除了。那原本必不可少的代表黑暗的魔性和代表光明境界的神性都化为乌有,一种新的但仍然具有普泛性的心理结构凸显出‘人’的悬空感、漂浮感,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不再是人间宠儿,而是一个无所归依的弃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任人唯贤,用稿唯质,《延河》在“新诗经”栏目,策划“80后诗歌六人行”专题,目的是以文学为特征呈现“80后”一代人的写作状态和精神成长,而凤姐的诗作完全符合刊物栏目的要求,符合编辑审稿理念,很自然的被刊发,有何不可?执行主编阎安说:“凤姐的生活道德不等同于美学道德,或许她生活中有很多反常的行为,有很多超出道德常态的形象,但那是在道德范畴,最起码凤姐还没有违法,那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和所有公民有同等的权利。”是的,凤姐对于刊物来说,只是很普通的自由作者之一。刊物为何不能发凤姐的诗作?

当高雅与粗俗相撞之后,被审视被考验的不仅是高雅,也不仅是粗俗,还有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与文化、公众的审美与趣味,其实炒作与否都不重要,因为喧嚣终将趋于平静,浮华终将归于平淡,让我们真心期待老牌《延河》延续精彩,凤姐继续诗心飞翔……

作者简介:

上一篇圆柱体积

下一篇牛顿三定律